雖然這篇現代化理論阿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現代化理論阿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現代化理論阿摩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推薦閲讀:如果丘吉爾領導當下的美國,美國能避免衰落嗎?》 Niall Furgeson /英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21 當美國於一片混亂中撤離阿富汗時,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殞落。 一位歷史學家警告:阿富汗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因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帝王谷是古埃及中王朝以後歷代法老的墓地。在開羅以南700公里,尼羅河西岸岸邊7公里,與盧克索等現代化城市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於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岩峽谷中。作為大約從西元前1539年到前1075年時期的主要陵墓區,並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
-
現代化理論阿摩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12-16 08:00:00帝王谷是古埃及中王朝以後歷代法老的墓地。在開羅以南700公里,尼羅河西岸岸邊7公里,與盧克索等現代化城市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於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岩峽谷中。作為大約從西元前1539年到前1075年時期的主要陵墓區,並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始於圖特摩斯一世時期終於拉美西斯十世或十一世時期。現在能夠看到的只有幾尊石棺,不知是否墓穴中的陪葬品都已進了博物館。墓穴中的壁畫卻異常美麗,色彩豔麗,繪製精細,內容大多是描述天上的神祗和法老王的豐功偉績。壁畫從墓穴口直至最深處,兩側的牆壁和頭頂全部有畫,畫中有神,有史,有法老的今世、前世和來世。據說當時威名顯赫的法老選此地為墓地是因為巨大的黃色山體似自然形成的金字塔,葬在金字塔下自然是最安全和榮耀的。王墳集中的帝王谷後來成了盜墓者的天堂。在被盜墓者報廢的群墓中有一個僥倖存活者——圖坦卡蒙墓。圖坦卡蒙(Tutankhamun,西元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英俊帥朗。他少年登基,19歲暴斃,死因疑團重重。圖坦卡蒙對古埃及歷史貢獻平平,但卻因其古墓完整地貢獻於今,才成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的墓是英國探險家Howard Carter在Carnarvon伯爵資助下,先從理論上推斷出這個墓的存在,然後耗費了幾十年時間的研究探索,在上個世紀20年代發現。由於這個墓隱藏 得極為避秘,幾千年來從未被盜,所以那些令人眩暈的的大量隨葬品極為珍貴,帶來了那個時代完整又真實的資訊,也給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現在其大多數出土文物保存於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
現在所見到的哈基蘇女王神殿 是重朔而成。神殿分成三層,方型廊柱是女王神殿的一大特色,中間的斜坡走道也是少有的,聽說以前長長的走道旁是整排的人面獅身像,現在卻全部不見了,哈基蘇女王神殿 最值得欣賞的是裡面的壁畫,這些壁畫描繪了哈基蘇女王時期重要的歷史事蹟。第一層左側柱廊,描繪古埃及利用太陽船把方尖碑從亞斯文搬運到卡納克神殿 的過程,右側的壁畫是法老王狩獵的情況。第二層樓左側,描寫女王從紅海到龐特的情形,右側則是女王的出生過程,她自稱是太陽神阿蒙的女兒。右邊還有個阿努比斯神殿,這裡的壁畫色彩保存得相當良好,實在令人驚訝,歷經五千年歲月的風霜洗禮,色澤依舊亮麗,天然色料的持久性真是讓人佩服呢!第三層柱廊,外側整排哈基蘇女王的站姿雕像,他仿冥神歐里西斯的姿勢,戴著假鬍子刻意展現男性特質,大多數都已遭到損毀破壞,斷了的頭顱雕刻被擺放在已無雕像的基座上。
現代化理論阿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薦閲讀:如果丘吉爾領導當下的美國,美國能避免衰落嗎?》
Niall Furgeson /英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21
當美國於一片混亂中撤離阿富汗時,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殞落。
一位歷史學家警告:阿富汗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因此導致更大的衝突。
「許多人仍沈浸在無知之中……而他們的領導人為了獲取選票,不敢點醒他們。」
在《集結風暴》(即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第一卷)一書中,丘吉爾如此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英國。
他痛苦地回憶:「拒絕面對令人不愉快的問題,渴求人民的擁護和選舉勝利,不顧國家的重大利益。」
美國讀者看著他們的政府「丟臉的」離開阿富汗,聽著拜登總統緊張而努力地為他造成的不光彩撤離辯護,可能會發現:丘吉爾戰前針對英國的批評,有一些會令他們心裡不舒服、但卻似曾相識。
借用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Paul Kennedy 的一句話,當時英國的精神狀態是整個國家的疲憊和「帝國過度擴張」的產物。
自1914年以來,英國經歷了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大蕭條,並且在1918至1919年經歷可怕的大流行病——西班牙流感。
財政被堆積如山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儘管英國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發行國,但在貨幣方面,它已經不再是當年無可匹敵的角色。高度不平等的英國社會,促使左派政治家要求即使不實行徹底的社會主義,也要進行社會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配。
一部分知識分子在這方面走得更遠,他們選擇擁護共產主義甚或法西斯主義。
與此同時,凝固而無法變通的統治階層,傾向於忽略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英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在歐洲、亞洲和中東都受到威脅。集體安全體系——當時建立在國際聯盟的基礎上,它是1920年戰後和平解決方案成立的國際組織,也正在崩潰,只留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勉強補足業已離散的帝國影響力。
但結果卻是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式的失敗:英國人既沒有認識到極權主義威脅規模之大,也沒有積累出阻嚇獨裁者的手段。
英國的教訓,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美國權力的未來?
美國人更喜歡從美國自己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他們很少從他國歷史,看待世界。但將美國與上一任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對比,或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啓發。因為今天的美國與戰時的英國,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與任何歷史類比一樣,這樣的類比當然也有缺陷。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統治了廣闊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屬國,今天的美國卻沒有相同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使得美國人在自我認知上認為美國並非一個帝國,即使他們的士兵和公民在阿富汗駐紮了20年才撤退:他們依舊如此認為。
儘管美國的新冠病毒死亡率很高,但也並沒有嚴重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經歷的那種受創傷的程度。當時英國有大量的年輕人被流感屠殺(近90萬人死亡,15至49歲的男性中,佔了大約6%,至少170萬感染者)。美國如今面臨的威脅也不像納粹德國對英國造成的威脅那樣明顯而迫切。
不過,某些相似之處還是很驚人,而且這兩個國家在阿富汗強行建立自己相信的價值秩序,都相繼失敗了。
早在1930年2月,在「過早的」現代化改革引發了一場叛亂之後,《經濟學人》雜誌已指出:「很明顯,阿富汗不會採用西方的東西。」
近幾十年來,預測美國衰落的書和文章已經太多了,以至於「衰落主義」已經成為一種陳腔濫調。
但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之間的經歷提醒我們,還有比溫和的、漸進式的衰退更糟糕的命運。
《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
我們從堆積如山的債務開始談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公共債務從1918年佔GDP的109%,上升到1934年略低於200%。而美國的聯邦債務與英國雖有所不同,但在規模上是可以比較的。如今她的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近110%,甚至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前一個高峰。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2051年,它可能超過200%。
當今的美國與大約一個世紀前的英國有一個重要區別,美國聯邦債務的平均期限相當短(65個月),而英國超過40%的公共債務採取的是永久債券或年金的形式。這意味著,今天的美國債務對利率的變化,要比當初的英國危險且敏感得多。
另一個關鍵差異是財政和貨幣理論的巨大轉變,這很大程度上正是凱恩斯對英國戰時政策的建議。
1925年,英國決定以戰前過高的價格將英鎊回歸金本位,這使英國陷入了長達八年的通貨緊縮。工會權力的增加意味著大蕭條期間,工資的削減落後於物價的削減,這導致了就業機會減少。
在1932年的低谷期,英國失業率為15%。然而,英國的大蕭條主要還是因為英國在1931年放棄了金本位制,這使得貨幣政策得以放寬。實際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償債負擔的減輕,為英國財政創造了新的迴旋餘地。
在未來幾年,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償債成本的下降。以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mers為首的經濟學家預測,當前美國的財政和貨政策,將導致通貨膨脹的危險。
英國的實際利率在20世紀30年代普遍下降,而美國的實際利率預計將從2027年開始轉為正數,並穩步上升,到本世紀中期達到2.5%。當然對利率上升的預測,往往是錯誤的,而且美國聯準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但是,如果利率真的上升,美國的債務將需要更多的成本來償還,擠壓聯邦預算的其他支出,特別是國防等可容易調整的支出。
這將問題的關鍵,擺在我們面前了。
丘吉爾在20世紀30年代最關心的問題是:政府在拖延時間——這是英國綏靖政策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積極地重新武裝英國軍隊,以應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國主義政府越來越多的侵略行為。丘吉爾反對英國綏靖主義者另一個關鍵論點是,財政和經濟方面的限制——特別是管理一個覆蓋斐濟、岡比亞、圭亞那、溫哥華的帝國,其高額成本使得快速重新武裝英國,變得不再可能。
稱美國今天面臨著類似的威脅——不僅是來自中國,還有來自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威脅——這可能顯得異想天開。
然而,僅僅是這一事實,就說明問題所在。
大多數美國人,就像二戰之前的大多數英國人一樣,根本不想考慮在國家已有大量債務下,如何面對希特勒正在發動一場重大戰爭。
如今的美國也正在走向相同的道路。預計美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3.4%下降到2031年的2.5%。
這會引起丘吉爾主義者的驚愕。他們也將會經歷相同的敵意和指責——如同當年譴責丘吉爾在煽動戰爭一樣。
《力量是相對的》
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相對衰退,和當初的英國另一個相似點: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產值不僅被美國(早在1872年)超越,而且還被德國(第一次在1898年,在經歷了災難性的戰爭、惡性通貨膨脹和不景氣的年代後,於1935年再次被超越)和蘇聯(1930年)超越。
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規模比英國大,特別是如果把各殖民地包括在內的話,也許是其兩倍大。但美國的經濟規模更大,儘管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更嚴重,美國的經濟體量,仍然是英國的兩倍多。
今天的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經濟產值相對下降的問題。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考慮許多中國國內商品的價格更低,中國GDP在2014年已趕上了美國。按當前美元計算,美國經濟體量仍然更大,但預計兩國的差距將會縮小。今年,中國的美元GDP會是美國的75%左右,到了2026年,則將達到89%。
中國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挑戰比蘇聯曾經帶來的更大。這不是什麼秘密,因為蘇聯的經濟規模在冷戰期間從未超過美國的44%。
在許多運用於國家安全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美國,這也不是什麼機密消息了。中國領導人的雄心壯志也是眾所周知的。
這五年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好感明顯轉變為負面。即便如此,公眾對於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也沒有多大的熱情。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大多數美國人可能會與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觀點一致,他曾臭名昭地將德國在1938年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描述為「遙遠國家的爭吵,而我們對爭吵的雙方都一無所知」。
在兩次大戰之間,英國態度軟弱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知識分子對帝國的反抗,以及更普遍的對英國傳統價值觀的反抗。
丘吉爾厭惡地回憶起1933年牛津大學辯論社在辯論中提出的動議:「我們拒絕為國王和國家而戰」。他指出:「在英國,人們一般會對這樣一個插曲一笑置之,但在德國、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他們會有英國已經變得腐朽墮落了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種想法也動搖了許多人的盤算。」
當然,這也正是如今中國新一代「戰狼」外交官和民族主義知識分子對美國的看法。
納粹、法西斯和共產主義者都認為英國人對自己充滿了憎惡。「我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國正在消亡,」喬治·奧威爾在他的文章《獵象記》中記錄了他作為殖民地警察的時光。沒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有奧威爾這樣的洞見,認為英國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許多人——不像奧威爾——他們選擇了信仰蘇聯共產主義,他們為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與此同時,令人震驚的是,大量上流社會的貴族精英還被希特勒吸引。甚至《每日快報》的讀者,也樂於取笑而非讚頌大英帝國。
《帝國的終結》
美利堅帝國不像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有英聯邦自治領地、殖民地和受保護國,但它現在所處的國際主導地位,以及過度擴張帶來的代價,完全與大英帝國相似。
現在美國的左翼和右翼都習慣性地嘲笑或謾罵美國帝國主義的計劃。《國家》雜誌的記者湯姆·恩格爾哈特(Tom Engelhardt)幸災樂禍地說:「美利堅帝國正在崩潰。」
對於右翼來說,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譏諷地想像著「美利堅帝國的衰落會是什麼樣子」。:
與此同時,進步的非裔美國哲學家康奈爾·韋斯特(Cornel West)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與反對美利堅帝國的抗爭殊途同歸」,還有兩位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瑞安·詹姆斯·吉爾·杜斯基(Ryan James Gir dusky)和哈倫·希爾(Harlan Hill)認為最近的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國其實穿著皇帝的新裝」。
右翼仍然捍衛著美利堅共和國建國的傳統:與此相反,「覺醒」的左翼則試圖將美國歷史改寫為充斥著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血淚史。但政治光譜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多少人渴望回到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扮演全球霸權時代。
簡而言之,就像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人一樣,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已不熱衷於帝國主義——中國的觀察人士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對此津津樂道。
然而,帝國仍然存在。
美國幾乎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的殖民地:只有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北太平洋的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按照英國人的標準,這些殖民地根本不值一提。然而,美國與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軍隊遍布全球,無處不在。美國的武裝部隊人員在150多個國家都有部署,駐外軍隊總人數約為20萬人。
承擔如此廣泛的全球責任並非易事。但是,要想擺脫他們同樣不容易。
英國人為此吃過苦頭,美國人則要吸取英國人的教訓。
拜登決定從阿富汗進行「最後的撤軍」被認為是不明智的,這說明了美國想要減少其在海外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容易。
歐巴馬曾經也做出了類似的從伊拉克撤退的決定,並於2013年宣佈「美國不是世界警察」。
川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原則只是同一種衝動的民粹主義的版本:他太渴望離開阿富汗,並以關稅取代「反恐支出」。
在阿富汗發生的撤軍災難完美的說明,想要放棄對全球的主導權,這個過程是不太可能和平度過的。不管用何種措辭,宣佈放棄這場歷時最長的戰爭,就是承認失敗。
這不僅僅對塔利班,是他們的勝利。
中國也在密切關注,畢竟中國與阿富汗也有一段狹小的接壤土地。俄羅斯也在幸災樂禍的作壁上觀。
就在歐巴馬宣佈放棄做世界警察的幾個月後,俄羅斯立刻就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進行了軍事干預。
這並非巧合。
拜登相信美國可以像之前從越南撤軍、擺脫越南這個泥淖一樣從阿富汗撤軍。
越戰是段不光彩的歷史,美國在越南受到的屈辱確實產生了後果。它為蘇聯及其盟國以可趁之機,在其他地方製造了麻煩——包括非洲南部和東部、中美洲以及蘇聯於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
於是我們可以推論在喀布爾重演西貢當年的淪陷,未來也將產生類似的不良影響。
即便新保守主義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抬頭,狂妄自大到了頂峰的時候,美利堅帝國的終結也不難預見。
我在《巨人:美利堅帝國的興衰》一書中首次提出,當時美國的全球地位至少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弱點:一是人力赤字(很少有美國人願意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地方長時間工作);二是財政赤字(見上文);三是關注度不夠(選民在大約四年後就對任何大規模干預失去了興趣);四是歷史視角的缺失(決策者不願從前任那裡汲取經驗教訓,更不願意從其他國家吸取經驗教訓)。
但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從來沒有這些事件。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這比財政赤字要深刻得多——是美國的負國際投資(NIIP),它佔GDP的比例是-70 %。
負的國際投資本質上意味著外國人對美國資產的所有權,超過了美國人對外國資產的所有權。相比之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儘管有大量的海外資產被清算以資助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仍然有著龐大的正國際投資。從1922年到1936年,它一直保持在GDP的100%以上:到1947年才下降到3%。
拋售剩餘的帝國白銀(準確的說,是迫使英國投資者拋售海外資產,交出美元)是英國為二戰買單的一種方式。
但是美國作為一個債務大國,並沒有與之對等的儲備金。只有通過更多的公債出售給外國人,美國才能負擔得起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成本。
這對於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言,實在太不穩定了。
《丘吉爾:「我當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丘吉爾在《集結風暴》中的論點並不是在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崛起這一不可阻擋的進程來譴責英國的衰落。相反,他堅持認為,如果西方民主國家在1930年代早些時候採取更果斷的行動,戰爭本來可以避免。
當小羅斯福總統問丘吉爾這場戰爭應該叫什麼時,丘吉爾立刻回答說:「不必要的戰爭。」
同樣的道理,中國的崛起也並非不可阻擋,更不用說俄羅斯了。從朝鮮到委內瑞拉,所有與他們結盟的小國都是經濟上的弱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勞動力正在萎縮。
居高不下的公營及私營部門債務正在拖累經濟增長。它也可能在氣候危機中,首當其衝,因為它無法輕易改掉依賴煤炭,作為工業能源的現象。
然而,一系列事件的發展又很容易導致另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最有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爆發。
中國要統一台灣,而美國模糊地承諾要防禦中國——隨著東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轉變,這種承諾越來越缺乏可信度。
美國航母越來越難招架中國的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而這還只是美國國防部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一。
如果美國的威懾失敗,習近平發動突然襲擊,美國將面臨更嚴峻的選擇,要不然打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就像英國在1914年和1939年所做的那樣——要不然就像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那樣,直接認輸。
丘吉爾說他寫《集結風暴》是為了表明:
邪惡者的惡意如何因善良者的軟弱而愈發猖狂;民主國家的結構和習慣為何——除非與更大的有機體結合在一起——會缺乏為卑微大眾提供安全感的毅力和信念;甚至在自我保護的問題上……謹慎和克制的忠告反而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以及因為渴望安全和平靜的生活,而採取的中庸之道,可能會直接導向災難的中心。
他用一句精辟的格言作為這卷書的結束語:「事實勝於幻想。」
近年來,美國領導人過度熱衷於幻想了,譬如小布希領導下新保守主義者「全面統治」的幻想,還有川普想像出的美國「大屠殺」的黑暗噩夢。
隨著另一場集結風暴的到來,也許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丘吉爾看透了這一點:帝國的終結很難不伴隨著陣痛。
——圖片:美國運輸機撤離阿富汗難民、美國最後離開的軍事領袖、拜登在白宮發表演說
現代化理論阿摩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私讀推薦~《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意猶未盡的黃金時代》】
1913年,大戰前刻,此時歐洲正激烈爭論過往與現代的矛盾及未來。
==================
藏匿於維也納,埋首撰寫〝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的史達林(Joseph Jughashvili Stalin,1878-1953),與剛從藝術學院落榜,只能苦哈哈兜售水彩畫求生存的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正好每天都在現今已是著名觀光景點的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花園裡散步,或許還常擦身而過。
→到底是哪個沒眼光的傢伙拒絕了希特勒的入學申請?
-------------------------
《蒙娜麗莎的微笑》從羅浮宮被竊兩年後終於尋獲。兇手原來是羅浮宮找來的玻璃裝配工人,基於對於祖國義大利的熱愛而帶走了她,打算〝物歸原主〞。在全世界翻天覆地尋找她的時候,蒙娜麗莎就躺在距離羅浮宮只有一公里外的某張床底下靜靜微笑。
說來都是為了抗議拿破崙當年橫掃歐洲,掠奪太多文物,但是那位愛國工人沒搞清楚《蒙娜麗莎的微笑》可是達文西自己帶來法國。最後當然被法國政府判刑七個月,但在牢裡卻收到許多來自義大利的感謝信與禮物,還有眾多女子的仰慕之意。
→這下子忘了好好讀歷史的小偷突然變成民族英雄,而《蒙娜麗莎的微笑》從此更是神聖不可侵犯,難怪惹惱杜象(Marcel Duchamp,1887-1968)在1919年惡搞幫她畫上兩撇翹鬍子啊~
-------------------------
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現年51歲,依然維持浪蕩的作畫生活,黃金時期的澄燦耀眼風格已轉化成對鮮麗色彩的研究,然而異國風情不變。除了夏天固定到湖邊別墅放暑假〝休養生息〞,待在維也納時,每天周旋於主動為他寬衣解帶的一長串麻豆的青春肉體之間。以致他去世時,跳出來認爹的私生子就有14人。
→現在你知道為何他愛穿長袍了,不只是因為迷戀浮世繪和日本文化,某些時候也很方便…
-------------------------
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以他具有魔性的天才,直接強烈地刻畫出女性裸體,情人瓦莉(Valerie Wally Neuzil ,1894-1917)的肉體讓席勒相當著迷,為她畫下無數作品,甚至逼她在素描簿寫下一份愛情宣言。
→兩年後,席勒便娶了出身中產階級的愛迪絲・漢斯(Edith Harms,1893-1918),不過妄想妻子和情婦兩邊兼顧,結果瓦莉當然氣得直接走人。
-------------------------
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的藝術創作已經從分析立體主義進入綜合立體主義,名利雙收,與新歡伊娃搬到巴黎的另一角落蒙帕納斯區,整個八月都與馬諦斯在沙灘上出遊騎馬,兩位現代藝術大將相互肯定,〝感情回溫〞,成為蒙帕納斯和巴黎地區,以致全世界的大事。
→可惜兩年後伊娃病逝,畢卡索傷心不已,伊娃的早逝也使她成為難得沒有被畢老拋棄,還能被緬懷的一位女子。是說伊娃病重時,再怎麼情深義重,畢老那一腿還是伸向了鄰居…
-------------------------
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受夠了巴黎陰冷的冬天,一路往南,甚至越過地中海逃到摩洛哥。燦爛的陽光,湛藍的海水,交織成他的異國情懷,那些明亮色塊和簡潔造型讓他有別於燃燒得正熾烈的抽象熱潮,照樣在現代藝術道路上無畏前行。
→雖僅短短數月,摩洛哥時光將會是他往後創作的重要養分來源。
-------------------------
香奈兒女士(Coco Chanel ,1883–1971)在度假勝地諾曼地杜維埃(Deauville)開設了她第一家精品店,簡潔實用的穿著很快突破貴婦們的疑慮而大受歡迎,女裝終於也要迎來現代化。
→如果可以穿得優雅自在,有誰想要雜沓笨重?不過香奈兒的生平摯愛,也是事業起步時的重要推手Boy Capel(1881-1919)卻在短短6年後死於車禍。
-------------------------
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1939)與分析心理學始祖-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因學說分岐在『第四屆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上正式決裂。
→就兩人曾經的師徒關係,甚至父子情份而言,是否也印證了弒父理論?
-------------------------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 1922)的《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1927)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1913)終於有出版社願意出版。
→浸過緞花茶的瑪德蓮蛋糕那美好滋味,在文學史與甜點史就此留名。也讓法文裡的madeleine常被拿來形容一種〝愉悅回憶重新浮現〞的奇妙感受。
-------------------------
卡夫卡(Franz Kafk,1883-1924)在自我矛盾、舉棋不定中掙扎著求婚行動,為了治療神經衰弱還跑去甘藍菜園裡拔草。
→大作家明明感情生活超豐富,一旦論及婚嫁卻萬般糾結。
-------------------------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 1911)遺孀-阿爾瑪(Alma Mahler,1879-1964)雖再度覓得未婚夫,仍盡情施展魅力,周旋於追求者之間,而且一定有備胎。馬勒之後,這位奧地利名媛又陸續嫁給一位建築師和作家,另有情人數位。
→生前已苦惱於阿爾瑪移情別戀,得求助於佛洛伊德的馬勒,若地下有知,究竟該喜該憂?
-------------------------
被稱為〝世上最美麗皇后〞的伊莉莎白皇后(Elisabeth von Österreich-Ungarn,1837-1898)被刺身亡已十多年,但丈夫奧匈帝國君主-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1916)依舊對她念念不忘。
→雖然皇帝本倫身邊早有固定女伴,而且還把梅毒傳染給皇后。
-------------------------
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1901-1971)這一年13歲,初次在紐奧良登場,距離他第一次接觸樂器不過才8個月。
→再過些年,他便會以出色卓越的小號演奏技巧,為爵士音樂史寫下精彩故事。
-------------------------
而婚姻始終不被祝福的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1863-1914),這時還是很滿足於他的小家庭生活,即使另一半並不被上流社會所接受。不久後,這對夫妻便會在塞拉耶佛被暗殺身亡,引燃世界史上首度大戰。
===================
在經歷了文藝興盛,滋養豐富,如今看來仍是熱鬧喧嘩的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之後,1913年在巴黎、維也納、慕尼黑和柏林等大城市中,看似不相關的各界人士,其實彼此連結,各自影響;既可往前追溯,亦能向後延伸,細密交織出現代主義大網絡。然而此刻雖是看似已攀上高峰,萬事蓬勃讓人嚮往不已,可惜高潮甚少迭起,終究是物極必反,繁華自此而落盡。
如此美麗的時刻,想必還有更多的故事。
由於精彩紛呈,欲罷不能,強烈建議《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與《意猶未盡的黃金時代》兩本搭配一起享用。
然後,有誰可以發明時光機?(大聲問
===================
品飲小記:
夏天到了,簡單泡泡輕鬆喝。
柑橘氣息勇敢直接,爽快單純不複雜,氣泡爽快不拘小節→比不得香檳複雜細膩。簡單易飲,果味乾淨,加州陽光的滋味,可惜酒精感稍強。
反正隨意喝嘛~
#作者真是博學
#芸芸人物貫穿現代史
#太多好玩故事簡直噗嗤個不停
#沒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蟬聯歐洲暢銷書排行榜實至名歸
圖片來源: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現代化理論阿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伊朗,一個在強權、宗派政教合一和現代化中幌盪掙扎的石油國家
【1979年伊朗親美政權巴勒維倒台 宗教領袖何梅尼返國主政 進而引發長達444天“伊朗人質危機” 伊朗與西方世界對抗在兩伊戰爭達到高峰 美國扶植伊拉克海珊政權對付伊朗 此次伊朗爆發示威抗議 川普發表推文聲援示威者 但歐盟與安理會認為 此次抗爭為通膨.青年失業率等內政問題 安理會不應介入 經濟學人提醒 西方世界還是需要與溫和派總統魯哈尼打交道 作為政教合一特殊體制 若魯哈尼垮台 伊朗恐更朝向核武.民族與宗派主義發展】
從18世紀開始,伊朗就曾經被俄羅斯和英國入侵兩次,1953年,美國中情局秘密策畫政變,推翻將石油國有化的摩薩台總理,由巴勒維國王重掌大權,巴勒維將伊朗導向一個世俗化,西方化的國家,但長年政權貪污腐化和祕密警察統治引發民怨。
1978年工人罷工,學生罷課,經濟陷入癱瘓,民眾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1979年一月巴勒維國王被迫出走,流亡巴黎的宗教領袖何梅尼返國,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建立政教合一,10月巴勒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激怒伊朗的革命者,何梅尼將美國政府稱作,「撒旦」和「伊斯蘭的敵人」,號召人民向美國示威,1979年11月4號,發動伊斯蘭革命的學生,佔領美國駐德黑蘭的大使館,90位使館人員有66人被挾持,「伊朗恐怖行動震驚了文明社會,」這場「伊朗人質危機」持續長達444天,美國民眾祈禱,綁上黃絲帶,CBS主播克朗凱每天晚間新聞,結尾不忘提醒觀眾,人質被綁了多少天,卡特總統一切救援手段都未能奏效,導致連任失敗,直到1981年1月20號,雷根總統宣誓就職幾分鐘後,人質才被釋放。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成功,中東出現一個強勢的什葉派國家,和伊朗爭奪區域霸主的遜尼派大國沙烏地以及鄰國伊拉克,對於伊朗「輸出革命」備感威脅,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海珊入侵伊朗進行兩伊戰爭,他希望終止伊朗革命,併吞伊朗石油,但戰事進展不利,「戰爭因為壕溝戰,化學武器,大量民眾傷亡陷入僵持停滯狀態,當伊朗開始獲勝,沙烏地感到焦慮,因此前往解救伊拉克,沙烏地提供金錢,武器和運輸援助,沙烏地協助伊拉克戰事變得重要,他們必須抵擋遏阻伊朗部隊的全力進攻。」
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推翻了伊拉克遜尼派的海珊政權,什葉派居多數的人口,成為伊拉克的新政權主體,伊朗對伊拉克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除去伊朗在兩伊戰爭中的死敵,留給伊朗一個親密的什葉派夥伴,深化中東地區,伊朗和沙烏地兩強對峙的局面,兩大強權雖然從未正式宣戰,但是它們間接支持各自的敵對勢力,包括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都受牽連,各擁其主開展的「代理人戰爭」,使得當地情勢越發複雜,受操縱國因戰亂更加貧弱不堪。
伊朗是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最高領導人是未經民眾普選產生的領袖,但伊朗同時又有議會,有經由民主選舉考驗的總統,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國」,是目前世界少見的政治體制,「伊朗最高領導人具有絕對主導地位,他為國家政治和政策定調,包括伊朗的核計畫,以及官方對西方世界的敵意。」
美國在1950年代,為了幫助以色列抵抗阿拉伯國家,曾經協助當時友好的巴勒維政權發展核能,之後伊朗持續秘密發展核武,1989年哈米尼接替何梅尼為最高領袖,加速研發核武腳步,直到2004年才停止提煉濃縮鈾,但艾馬丹加主政下的2006年4月,伊朗宣布成功生產低純度濃縮鈾,12月23號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737號決議,對伊朗實行一系列與核計劃,有關的禁運 凍結資產等制裁措施,「我們希望伊朗能完整尊重它的國際責任,伊朗的決定卻是不予回應,」時任法國總理德維爾潘。伊朗不僅不予回應,進一步在新發行的五千元鈔票上,印上環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加註先知穆罕默德的一句話,讚揚波斯人科學上的卓越才智,
一般民眾則必須承受經濟封鎖的苦果,2012年10月初,德黑蘭歷史悠久的商業中心大市集,集結大批示威群眾,抗議伊朗幣值狂貶,造成物價飛漲,民眾大罵總統艾馬丹加是叛徒,指責他的核計畫引發伊朗的危機,「物價太驚人了,高到簡直瘋狂,太瘋狂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無法理解這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伊朗民眾。
國際制裁對伊朗經濟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在2012年,進一步切斷伊朗銀行,與環球銀行財務電信協會(SWIFT)的業務往來,SWIFT掌控美元計價的全球清算業務,伊朗石油交易結算斷線,形同癱瘓,歐盟也跟進下重手,全面停止自伊朗進口石油,歐盟是伊朗第二大石油出口市場,而石油是伊朗最重要的經濟命脈,石油禁運重創伊朗的外匯和財政收入,伊朗當年度經濟萎縮6.8%,貨幣貶值一半,導致惡性通膨,「由於受到制裁的關係,過去一年伊朗石油出口大幅減少,石油出口占伊朗強勢貨幣收入的八成,財政收入的六成,他們需要把石油輸出到市場上,也需要獲得收入,」伊朗經濟專家莫拉維。
但鷹派的艾馬丹加,仍持續推進伊朗的核計畫,直到2013年,溫和派魯哈尼當選總統,在聯合國大會表示願意推進對話進程,才讓伊核問題出現轉機,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美,中,俄,英,德,法六大國,經過漫長談判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以未來10-15年核活動的受限,換取國際分階段解除,自2012年實施的金融及石油制裁,但維持5年的武器禁運,與8年的飛彈技術採購禁令,「這是歷史性的一天,因為我們為建立互信開創了條件 ,歐盟外交政策代表莫格里尼,別擔心,我絕對會把莫格里尼女士看過的英文協議,上呈一份內容完全相同的波斯文協議,」伊朗外長札里夫。
「繁榮的伊朗,不需要核彈,繁榮的伊朗,不需要核彈,」伊朗民眾。當伊朗民眾獲知談判達成協議,經濟制裁將解除後,首都德黑蘭彷彿不夜城,徹夜狂歡,「伊朗會從國際孤立中重新站起,」伊朗民眾。伊朗人企盼著,掙脫經濟枷鎖,從國際孤立中重生,經濟缺血的伊朗,終於等到回歸市場的大日子,伊朗擁有近1580億桶石油蘊藏量,全球第四大,2015年日產量為280萬桶,解禁後可再增加100萬桶,當時外界紛紛預期,伊朗未來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道,「最顯著的改變,是伊朗人民會因國家GDP增加,而提升消費能力,這是拜石油出口增加之賜,以及拜醫療工業用品出口增加之賜,」路透社專欄作家。
「伊朗擁有近八千萬人口,三分之二是30歲左右的年輕世代,約1千1百萬伊朗民眾,擁有手機可以上網,他們得以接觸時下流行趨勢,目前西方品牌多是走私進入伊朗,購買者多是負擔得起的伊朗富裕階級,一旦制裁解除,伊朗將有更多人口,可直接購買像是,勞力士,耐吉,蘋果等品牌商品,」華爾街日報記者。
但是2018年初,在伊朗各地街頭抗議縱火的民眾,顯然對經濟制裁解除後的好處,完全無感,即使各項經濟指標呈現改善,但是對年輕人來說成長仍然太慢,2017失業率12.4%,青年失業率達到28.8%,美國總統川普17年10月宣布不再認可,伊朗核協議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兩國間的緊張關係也拖累伊朗復甦,「我的三個兒子不是醫生就是工程師,但他們都沒有工作,」伊朗民眾。「即使我先生和我都在工作,我們仍然一直感受到物價高漲的壓力,日子過得很辛苦,」伊朗民眾。「民眾的挫折感已經沸騰好幾個月,當然事實上你也可以說好幾十年,有個關於抗暴起義的理論是說,當民眾的期望被提高然後突然被粉粹,就很容易導致抗議暴動,民眾的期待因為達成核協議而被提高,他們認為生活品質會改善,但是核協議之後,顯然改善生活品質的目標並未達成,」卡內基智庫學者。
抗議者質疑伊朗和沙烏地競逐中東影響力,介入敘利亞,伊拉克,葉門局勢,資助巴勒斯坦與黎巴嫩什葉派團體「真主黨」,沒有多關注國內經濟問題,政府打算提高油價和改革補貼政策的計劃,也加深民眾不滿,伊朗總統魯哈尼正遭受國內鷹派,和華盛頓鷹派政府的左右夾擊,美國總統川普推特支持伊朗抗議者,「外交政策」雜誌則認為,川普如果真想支持伊朗抗議者,首先應取消旅遊禁令,接納更多伊朗各方面的人才,同時採取國際外交手段並信賴歐盟協助,「金融時報」社論指出,魯哈尼總統仍是伊朗變革的最大希望,政府必須妥當回應民眾的不滿情緒,「2018新年伊始 人們就意識到」,「專制政體可能也是脆弱的」。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