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王顯瑜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王顯瑜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王顯瑜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王顯瑜學歷產品中有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父親節快樂】 父親節的早晨,老王說他要去一下公司,然後就忙到快一點才回家。 我是最喜歡禮拜天的,因為那是老王唯一可以休一整天的日子。哦!不過這可是最近的事喔!疫情席捲台北之前,他是一個月只有兩個完整的星期天可以休息。 其實我覺得自己滿厲害的,居然可以接受另一半這樣的工作模式🤣 有天晚餐,老...

王顯瑜學歷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1:31:09

【@girlstyle.mag】港姐2021|22歲冠軍宋宛穎似雷莊𠒇? . 《2021香港小姐競選決賽》昨日(12日)完滿落幕,三甲出爐,分別由8號宋宛穎奪冠軍、15號梁凱晴獲亞軍及14號邵初獲季軍。邵初亦是友誼小姐得主,而10號楊培琳成為「最上鏡小姐」令人感驚訝!惟3號陳聖瑜、4號關楓馨及13號...

王顯瑜學歷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7-08 19:02:00

【@girlstyle.mag 】「40億千金」富三代蔡頌思選港姐! . 【港姐2020】《2020香港小姐競選》於6月30日就舉行了第一輪面試,全部參選的佳麗亦都隨即曝露於媒體的鎂光燈下,亦有不少風頭人物開始被網民迅速起底!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是家底顯赫、背景雄厚的候選入圍佳麗蔡頌思(Joce...

王顯瑜學歷 在 嘟嘟鼠漫畫? (張芊穗)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4 05:23:08

以下是性別薑餅人的解釋: ❤️生理性別 Sex assigned at birth 以基因 / 內外生殖器這些能夠客觀地量度的特徵為區別的性別,如女性擁有子宮、陰道等,男性則有陰莖、睪丸等。 在一些罕見情況下,嬰兒出生時會有多於一個生殖器(如陰唇和陰莖),或 XX/XY 以外的染色體,他們被稱為 ...

  • 王顯瑜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9 21:53:35
    有 223 人按讚

    【父親節快樂】

    父親節的早晨,老王說他要去一下公司,然後就忙到快一點才回家。

    我是最喜歡禮拜天的,因為那是老王唯一可以休一整天的日子。哦!不過這可是最近的事喔!疫情席捲台北之前,他是一個月只有兩個完整的星期天可以休息。

    其實我覺得自己滿厲害的,居然可以接受另一半這樣的工作模式🤣

    有天晚餐,老王眉頭深鎖,抱怨公事繁忙。我只是跟他說:「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我現在已經看清楚了,我們這種人,就是勞碌命,閒不下來,有事情就是想把他做好。無法擺爛無法放著應該做的事不做。」

    「因為你心中總是有一個Vision, 你會想要達成他,想要拼完理想中最後一塊拼圖。你有使命感,想把手上的牌打好。所以你開始一個想法就停不下來,所以你每天都這麼忙哈哈哈哈哈」

    隨然他總是被工作纏身很Annoying 🤣 但我同時也覺得總是充滿動力、渾身紀律的男子,非常的迷人❤️

    之前聽 #中古小姐女子會 講到婚姻, 真的是非常點頭如搗蒜呢!中古小姐說,她老公領了兩面免死金牌,也就是說,『對方可以有很多缺點,但只要有一個能讓我們付出最大敬意的優點,婚姻就能走下去』

    老王是一個非常有紀律的人,這完全展現在他的身形。我們已經要步入中年了🤣 要維持身材真的是要加倍努力。認識他這麼久,從來沒看過他肚子上有肥肉,我是真心Respect! 他吃東西很節制,每天都一定要做完一整套他自己的workout 才會去洗澡睡覺。

    剛結婚的時候,我們週末常常跟朋友喝嗨晚晚回家。有次我洗完澡已經神智不清快昏倒,去叫老王趕快洗澡睡覺,登愣!居然發現他還鋪好瑜珈墊在workout!!! 我真的快嚇死哈哈哈哈哈

    另一個我相當尊敬他的一點,就是他的氣度。

    從小我們一起長大,以前我是非常汲汲營營追求功成名就的女子。考試要考很好,比賽要贏,一般世俗眼光的名利,我都要入手!

    他從來不會Judge我。

    記得大學一起去澳洲遊學。他明明英文比我好超多,可是我就是求表現,上課一直發言,第一期結束時,老師宣布可以升到高級班的只有我和另一位瑞士人。

    老王也沒酸我或不服氣,說我很厲害。

    記得有一次在渋谷Uniqlo 逛街,廣播說:「現在只要OOO買幾件就送OOO」而那個東西正好是老王在買的,我就很興奮的翻譯給他聽。他聽到就很開心的跟我說:「幸好你日文這麼強👍🏻」

    其實也沒有什麼,我突然害羞了起來。但是呢!我是非常感謝他總是讓我做自己,在我喜歡追求分數、語言能力、學歷、社會地位的人生階段,他從來不會詆毀這些看起來很市儈的行為。

    會有這麼深刻的感觸,應該是因為我到日本唸書之後,接觸到許多日本男子的感想吧。

    先說,我接觸的日本男子樣本非常偏剖,大多數是醫療界,這也全都是我個人經驗而已,不用以偏概全。

    在日本的時候,可能因為遠距離戀愛,大家都自動把我歸為單身女子。許多日本男子接近,但是都會馬上彈開。

    可能是被我嚇到了吧。

    有時在討論一些對事情的看法,在我講完我的觀點後,他們會明顯表現出:「一個女生怎麼會有自己的想法?」

    聊著會講的語言種類、讀過的東西、去過的地方,他們會看似好心的說:「女生懂這麼多,就不可愛了哦!」好像我應該為他被輾壓的自尊心負責似的。

    講到關於職涯規劃,他們會驚訝婚後居然有不是以先生小孩為重心的人生。

    聊到學生時代的經歷,他們無法想像我的世界有多麼遼闊。

    他們說我的外型和條件,符合世間對完美嬌妻的想像。我只想說,我的人生不附屬於任何人。

    而當時我的男友已出社會,後來有兩年在美國。即時總是離得很遠,一年沒辦法見幾次面,但每次和男友聊天時,總會感受到一股極度清新的開放感。他接受完完全全的我,欣賞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常常帶給我全新的觀點和視野。

    他總是站在一個很適切的高度,微笑著,守護我也帶領我前進。

    20代的我,願意盡一切努力也要在日本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我想也是因為,我想要站在和他一樣的高度看世界。那時我想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永遠激盪出火花。

    今年我們都36歲了,即將成為一家四口。即使成為媽媽,我也仍舊有我自己想過的生活。而身為父親的他,守護著我們,也讓我保有著一貫自由的靈魂。

    每天我都感謝上天,可以讓我和這麼好的人類生活在一起。更感謝我們可以一起成為父母,一起養育孩子,讓我再再發現這位先生的美好之處❤️

  • 王顯瑜學歷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6 11:55:35
    有 129 人按讚


    略談元清非中國論(三)

    五、愛國詩人屈原不是愛國詩人

    這一系列講到元清非中國論,並沒有直接針對這個理論做很深入的解釋,因為其實現在在台灣流傳的,並不是正統的元清非中國論,但卻是以這個理論為核心的各種變形版。(延伸閱讀1)

    你不會看到特別有人、有組織,在大肆推廣元清非中國論,但卻可以在很多綠營的政治粉專或是帶著台派思考的非政治粉專、youtube、老師、學者等身上看到這種思維。

    這些人很多是名校出身,卓有所成,有的看起來不涉政治。但是在骨子裡面的那個思維,因為浸入了不知道哪裡來的元清非中國論式的歷史脈絡,一講起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就邏輯與心態炸裂到你懷疑自己智商。

    所以我認為對元清非中國論做狹隘針對性的介紹,其實不能完整呈現我這些年,尤其是這兩年觀察到的,獨屬於台灣的,美日式洗腦智缺氛圍。必須換個方式,用另外一個角度切入。

    不過不管怎麼寫,我想要說完我看到的全部,肯定超過上萬字,這對臉書社群的閱讀習慣來說,是個跟天一樣高的障礙,只好切割分段,但分段也有分段的壞處,就是單一篇觀之,恐更加突兀難有完整性。

    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就矇著眼寫下去吧。

    ……

    ……

    屈原是愛國詩人這件事,應該是中華文化裡面的普遍常識,不過只要你有心,屈原也可以是「不愛國」詩人。

    這篇文章作者說(圖-3.1,圖-3.12):

    “當時的楚國只是一個諸侯國,如果稱他為「愛國詩人」的話,以今天的觀點,那他愛的應該不只是楚國,而該是整個周王朝不是嗎?

    所以,若只將屈原視為一個「愛國詩人」,恐怕過於草率了。”

    ……

    ……

    其實,從那篇臉書文章下面的留言可以看出,作者本來不是寫「周王朝」而是「周帝國」。

    所以他上面那段話原文應該是「那他愛的應該不只是楚國,而該是整個周帝國不是嗎?」

    這樣違反常態地將周王朝改成周帝國,再搭配上他下面的論述:

    ……

    ……

    “我們必須知道,「愛國」並不是人類的本能,而是一個後天學習來的觀念。但是,我們對於自己所生長的土地,包含故鄉的山川水土……卻很容易建立起一種不可分割的情感。

    屈原也是如此。

    他在楚國長大……他關心的,絕對不只是個人的榮辱,而是這個自己土生土長、血脈相連的國家。

    對屈原來說,他不會對一個形式上高於楚國的周帝國盡忠,因為他愛的並不是一個形式上的「國家」。他愛的是他生於斯、長於斯的楚國……”

    ……

    ……

    作者寫這篇文章想傳遞的概念是什麼,就呼之欲出了。

    如果不夠清楚,那再往下看吧:

    ……

    ……

    “我們對於家鄉的情感,並不需要透過什麼概念或論述來建立……這樣的情感是不需要被教導的……和我們今天對家鄉產生的情感一樣,並不會隨著時代演進、政治制度改變、國家版圖變革就跟著改變。

    我們可以透過教育,或以種種看似合理的論述,告訴一個人他應該愛一個他根本不曾有過連結的土地。但我們不可能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製造出任何真實的情感連結。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透過任何方式,去斬斷我們與這塊土地的情感。

    畢竟熱愛一塊土地,是如此自然的一件事,不應該受到什麼意識形態左右,或被教導應該怎麼去愛。”

    ……

    ……

    整篇文章白話翻譯其實很簡單,屈原愛的是鄉土不是國家,這情懷是高尚的,愛國家是被洗腦,就像現在愛台灣是高尚的,愛中華民國是被洗腦。

    因為要扣住「愛國家」是虛矯的,因此把慣用的周王朝改成周帝國,被網友指正以後,才改回來。

    因為要扣住「愛國家」是虛矯的,因此把比較常被比擬成聯合國這樣國際組織的東周王室改比擬成「國家」,而把當時確有國家之實的楚國,變成家鄉。

    反正,寫周帝國或是周王朝,也不能證明作者心中在想啥,反正東周王室像什麼,是沒定論的,我說「比較常被比擬成聯合國」,你也可以否定。

    ……

    ……

    整篇文章作者做了兩次妖:

    1.刻意把愛國與愛鄉土分開。

    2.刻意把早已在戰國時期,影響力以及情感上虛化的東周王室再度實體化。

    所以在看文章的時候,你會有,他好像說的都對,又會覺得,有哪裡怪怪的彆扭,這就是作者「想借周室楚國之古來暗喻中國台灣之今」,卻不適宜產生的。

    若真要拿古代歷史對比今日,東遷的西晉,南遷的南宋,都更加比楚國適合拿來對照今日的台灣與中華民國。

    周帝國以後又楚國,難道作者沒發現「楚國」也被他定義成「國家」了嗎?

    整篇行文因為要強制把周王朝變成屈原心中的國家,因此產生了很多扭曲。

    中華民國是失去了大陸國土,被迫遷移到自己「本有的」的台灣島上偏安。而不是跟周王朝與楚國關係一樣,是一個大國家逐漸分裂成很多小國家,而原來的大國家,只剩下如聯合國般的影響力。

    現在大部分人提到春秋戰國時的人物,大多會再附上他所出身的國家,而不會單純只提他是「周人」,這不就更證明,我們大多把春秋戰國群雄視作真正獨立的國家。

    這在歷史學上,不都是「常識」嗎?怎麼會有人忽然間就不懂了呢?

    ……

    ……

    六、愛國家是洗腦、愛鄉土是本性?

    文章裡面提到,愛家鄉是本性,愛國家是被教育洗腦而成的,這事實嗎?

    試想:

    如果有天,郭台銘在歐洲某個荒涼的角落建立了一個跟台灣現狀一模一樣的國家,建築乃至文化、制度等等,都一樣的國家。

    而這時候台灣發生了各式天災,十二級地震,超強颶風,中美又在台灣島進行決戰,幾萬枚飛彈,甚至核彈炸過,台灣到處都是斷垣殘壁,根本不能住人,然後還因為核彈後遺症,產生了會吃人的變異人。

    你會選擇留在台灣,還是到郭台銘建立的安和國度去?我相信,沒人會留在沒水沒糧,荒涼一片的台灣!

    所以,誰有資格說「愛台灣」、「愛鄉土」?

    當「台灣」破敗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離祂而去!所以,哪裡有人愛台灣(鄉土)?頂多只說喜歡,喜歡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喜歡台灣帶給我們的好處,喜歡利用台灣!

    愛跟喜歡,兩回事!愛是付出,喜歡是獲取。

    一個父母愛小孩,小孩遭遇橫禍,即是身體衰老了,也咬牙照顧。

    我們對台灣並不能說是愛。

    作者所說的愛,就只是習慣、喜歡、適應自己出生的地方與國家。

    而更重要的是,你的國家之於你的家鄉、鄉土,就像是人的生理機制之於人的皮肉骨血。

    你有看過得病而全身皮肉爛光的病人,就會知道,沒有一個中控機制,平時光鮮亮麗的皮膚肌肉,就只會是一堆噁心的腐爛物。

    你喜歡這塊土地,那為何這塊土地會不被入侵,你的房子不會被別的國家、民族、別的地域的人,甚至是自己鄉土上的其他強豪,要拿就拿,朝不保夕?

    就是因為「有國家」作為你享受這塊土地好處的防護罩。

    對家鄉的情感的確不會因為家鄉落入敵國之手而有改變,但是你為何要不愛國,任由國家衰敗,導致家鄉易主,徒增傷感與失去利益呢?

    切割愛家鄉與愛國家,本就是種扭曲,一種為了切割愛台灣與愛中華民國而來的扭曲。

    家鄉與國家之間,的確有可能出現必須擇一取捨之時,例如國共內戰,很多人東渡來台就是選擇國家不選擇家鄉,而留在大陸的那些,就是選擇了家鄉,而捨棄國家。

    可是這狀況不適用在屈原身上,何必為了自己的政治意圖,強制比擬?

    ……

    ……

    七、哲學、歷史和文學可以是偷渡自己政治意識給群體最好的工具

    把愛自己的國家當成被洗腦,因此寫就一篇屈原是否愛國的反思,這很明顯就是先射完箭,再去畫靶。

    看起來教的是國文與歷史,但其實藏著的是政治意圖。

    在文章截圖裡面,我故意略去作者,但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知道這文章來源為何。

    這篇文章的來源,是幾年前一度很有名的粉專,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

    這粉專的人氣,六萬多。更重要的是,他表面上不被定義成政治類粉專。

    ……

    ……

    說個我曾聽過的故事:

    A女與男友是大學同系的學長學妹,根據A女自述,因為男友長得不特別亮眼,所以她一開始也沒特別注意,而她「相信」男友一開始也沒要追她,根據A女所言,她這位男友學長,初見她之時,還對她表示出頗不以為然的態度。

    A女之所以會對男友產生好感,是因為剛上大學那學期,她因為太多其他學長約,導致有些女性同學會對她多有閑言,因此她的男友,為了排解她所受的攻擊,維持系上和諧,便以學長的身份,特地將她約出來。

    因為當時在很多同性朋友間受到委屈,就在講述這委屈之際,哭了起來,然後得到了學長的安慰,因此對學長產生好感。

    好了,故事說完了,到底A女的男友只是無心插柳柳橙汁還是怎的,就以一個連情人眼中都無法變成帥哥的顏值,追到了全系第一美女,也只有天知地知她男友自己知了。

    人性本就是如此,面對一個對你有防備心的人,你要改易他的意念跟情緒方向,本就比較困難。

    所以,你想用政治粉專的身份將自己的政治意識浸入異溫層人心,比起非政治粉專要難多了。

    請問,非綠陣營有這樣的粉專嗎?那種表面上在探討文學、歷史與哲學,但內在卻不斷在偷渡作者政治意念到可以扭曲解釋知識常識的粉專!

    不要說綠營跟非綠陣營的政治性粉專,在「人氣量」上有明顯的多寡差異,在「質」上,從上述所言來看,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

    ……

    其實,我寫這些文章,心理壓力都很沈重。因為看的人不會多,但是寫著擺著卻有機會讓自己陷入險地。

    別人說自己是歷史粉專、哲學粉專、文學教育粉專,你卻說他偷渡個人政治意識,你這不是小人嗎?不打死你打死誰?

    但是看到地表最強國文課粉專作者,陳茻先生,這幾年跑去跟楊翠、朱宥勳、「奇異果文創」,一塊編寫他們心中的國文教科書,也屢屢跟朱家安、朱宥勳兩個政治味道那麼濃厚的「非政治網紅」在一起話事。

    甚至在地表最強國文課這粉專撐香港、挺性平,乃至自己個人粉專上以另外一種文筆性調去大肆揶揄韓國瑜。

    我只能說……不管其他人怎麼想,我只覺得可怕。

    屈原這一篇文章,是寫在2015年的9月,離他粉專開張才四個月,當時執政的是國民黨。其實在2015年那一年,他還寫了不少類似調性的文章。

    例如『諸葛亮說清楚』,是在藉著諸葛亮的出師表說:現在的政治人物有必要在做出每個決策的時候,將自己的立場梳理清楚,並將之整理出來告訴人民。

    『伯夷叔齊想幹嘛?』是在說掌權者會利用手段操弄民意,而百姓被騙往往不自知。

    這些都是在2015年中以後那段選舉緊繃的日子中寫的文章。

    但是包括屈原在內的這三篇文章,老實說,都很扭曲。

    例如講述伯夷叔齊的那篇,完全無視司馬遷已經在自序裡面寫出為何寫伯夷叔齊的故事,硬是替司馬遷內心開了個司馬遷自己都不知道的小劇場。

    ……

    ……

    最後,這篇文章實在太長,不停不行。

    政治意識,不是在說,我要選哪個政黨、哪個政治人物,更多的是,我要選哪個社會、國家方向,我要選擇哪種看待事物的態度。

    例如挺同反同、擁核廢核、親中仇中乃至要採取怎麼樣的教育方向,這點在陳茻先生的國文粉專以及他為關鍵評論網等媒體寫的文章裡面,表現得真是淋漓盡致。

    他跟朱家安、朱宥勳等人真可以說是承接了他們前輩們的大旗。

    你以為國民黨跟韓國瑜敗是敗在2016或是2020,那就錯了,你以為國民黨是敗在政治能力與辯才不佳,那就錯了,一錯再錯,豈能再起?

    這是一座冰山,你只看到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

    我一直都說,側翼粉專如只是堵藍、打馬悍將這些只是綠營傳媒勢力,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如果沒有冰山潛於水下部分的支持,這些綠營粉專的粉絲數量又怎麼會隨便都遠勝非綠粉專?

    你覺得陳茻、呂捷等人教過的學生、演講過的受眾,人數是超過只是堵藍還是不及?

    而陳茻、朱家安、朱宥勳等人的「所知」、「所想」又是怎麼來的?難道是天啟?

    這一切都得從數十年前大學內的各種「學術研究」和「課堂教育」開始吧!

    其實當年的文革,難道不是從民國初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演變來的?很多人會覺得拿這兩者相提並論很侮辱五四運動。但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一個普通中性的學術研究與思想創建,被有心者拿來利用,又不是第一次。

    大家最常嘴的儒家思想,老是想要打破的禮教,不也是如此才被詬病嗎?

    更何況,現在很多,站在領導宗師地位的台派思想學者,他們的初心本來就不單純。

    到現在,這些前輩們播下的種子,藉著他們教過的菁英學生在網路社群,開出最嬌豔卻也最毒媚的花朵與果實。

    更慘的是,有些以前只能在學術領域挖空心思扭曲一切的學者,現在終於進入權力中樞,並建立起新黨國體系。

    這樣子的逆行,變成制度內外,盡在我手的絕對優勢,國民黨現在才要還擊,晚矣。

    羅智強以為他可以挽回一切,天天上街街講,我看到也只是呵呵。我對他的傻勁與品格是抱持著敬意。但問題是,你根本沒看清楚別人到底做了啥,你做了別人所做的百分之一,又能挽回什麼?

    所以,國民黨天天只能在改名被笑,不改名也被笑的窘境中打轉,卻連「看清楚」對手做過啥的意願都沒有,真的是東施效顰。



    延伸閱讀:

    1.略談元清非中國論-1:https://reurl.cc/R1YXZn

  • 王顯瑜學歷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4 20:52:46
    有 1,698 人按讚

    【為何中國黨派出的市長候選人都是這等貨色?】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被民意唾棄的「被罷免人」韓國瑜,今晚將回到高雄,推薦李眉蓁為他的繼任人選。


    很多高雄人都很好奇,為何中國黨在高雄,只剩下這樣的貨色能競選市長?


    言必稱庶民的韓國瑜,當然不是「菁英」,但頂多是「墅民、土豪」,而不是「庶民」,他象徵了黃復興黨部與數股非主流利益的合流。然而在中國黨打倒在高雄執政二十年的民進黨,爽的要死的時候,背後顯示出來的警訊,卻是中國黨人才培養系統的徹底崩潰。因而在韓國瑜被罷免後,只能推出學歷造假,連話都講不清楚的二流派系政二代李眉蓁。


    全台第二大黨,把高雄人藐視到這種程度,恐怕連在地的一些中國黨支持者都不一定能接受。


    這篇文章又是一篇長文,但若你是「解嚴後」一代,我們邀請你花點時間,了解中國黨是怎樣在高雄政治佈局,怎樣培養地方到中央的行政人才,卻佈局佈到全盤敗退,連在地市長的人選都派不出來;又是怎樣不得先用叛將,再被一個養出大批親衛軍的黃復興鐵藍+雲林土豪挾持的?


    #省轄市時代的派系政治

    這個故事當然很長,最關鍵的那年,還是1979年。


    當年7月1日,高雄升格院轄市,資源變多同時,其實很重要的就是「#再也不用選高雄市長了」,每一屆市長,從此都會由中國國民黨直接指派,在選舉制度改變前永無政黨輪替可能。這招,在台北升格時中國黨已經嚐過甜頭。中國黨在台北市長的選戰中,先是意外輸給黨外的高玉樹,好不容易做票贏回來,卻又被美國警告首都市長作票試試看而再輸。在台北升格後,終於可以無後顧之憂,任意的安插自己人。


    在1979年以前,高雄市長大致上是派系輪替的格局,由於高雄是1920年代後才快速成長的移民城市,因此在早期,高雄的地方政治由外縣市移民基於同鄉情誼產生的派系維繫,大致分為澎湖派、台南派,和本地政治家族三大勢力。


    在實施地方自治後,第一、二任市長謝掙強是澎湖派,第三任市長陳武璋是台南派,但在陳武璋任內,由於十全路開闢工程、愛河原木浸泡等案圖利岳父,而被議員巫義德發動高雄史上的第一次市長罷免,但中國黨動用國家機器,硬是透過威脅利誘,讓已經連署罷免的市民紛紛放棄,巫義德也被列為重點觀察名單,但他仍然繼續爭取「真普選」(國會改選)而被警備總部以「中(華民)國版國安法」逮捕,判處十年徒刑,顯示雖有選舉,但沒有人民表達政治理念的空間。


    然而,中國黨也發現陳武璋的施政引發眾怒,因而第四任市長提名本地派的陳啟川參選,並連任到第五屆。陳啟川家族實力、名望都足夠,震得住各方,但在他卸任時,中國黨因再次提名過了風頭的台南派陳武璋,引發認為應「派系輪替」的澎湖派不滿,導致中國黨分裂,雖然在選戰過程,中國黨不斷打壓政敵,黨外的楊金虎(也是台南出身)仍意外當選第六屆市長,成為第一位非中國黨籍市長,亦是戰後學歷最高(台大醫科,日本醫科大、南洋大學博士)的市長。


    不過,楊金虎並非堅持民主改革的堅定反對派,在中國黨統治的環境下,也受到「中央」種種政治干擾,不得不妥協求生,在任內將壽山和愛河改名「萬壽山」與「仁愛河」來諂媚蔣介石,但又涉及市府顧問洪劍鋒「賣官鬻爵」案,詳情如何雖不得而知,但結果就是楊金虎一屆任期結束就被收押,官司纏訟17年,至死都未定案。


    1973年,中國黨提名本地出身,政商雙棲的前市議會議長王玉雲競選,擊敗已退黨的「澎湖派」謝掙強成為第七屆市長,這顯示了兩點:


    一、派系與中國黨的結合大抵只出於利益,而若得到黨的加持,一對一廝殺大致都能獲勝。
    二、到了1970年代後,高雄成為人口近百萬的工商大城,早期同鄉移民的「人親土親」影響力漸漸減弱,地方的家族取而成為政壇要角。


    有趣的是,王玉雲原本僅小學(公學校)畢業就出社會發展,但擔任議長後,竟然取得「日本產能短大工商管理系」學位,引起對手謝掙強質疑。謝掙強敗選後還一狀將王玉雲告上法院,控告偽造文書(學歷),並向庭上表示,如果王玉雲能從頭到尾把26個英文字母寫完,他就不姓謝,改姓王。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下,揭發中國黨籍的政治人物偽造學歷還是不了了之,眉蓁若活在當時可能會很羨慕吧!


    #官派時期

    在王玉雲連任第八屆高雄市長就任期間,高雄升格直轄市,「高雄市長」這個職缺在升格後,與台灣省長、台北市長並列,成為層級最高的地方行政首長職位。由於中央部會官僚和行政首長政務性質仍有不小差異,因此當時黨國想培養的重點對象,大多要經歷「院級地方首長」歷練。但對中國黨來說,高雄在他們眼中最低下,因此也成為一個「入門級」職務。


    在高雄升格院轄市之前,中國國民黨的選舉要擺平各方不同的派系勢力,還要抗衡黨外逆襲,升格之後就沒這種煩惱,因而王玉雲當完任期後,中國黨不再讓地方派系出任市長,在院轄市官派時期,前後共指派四位市長,分別是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和吳敦義接掌高雄,其中楊金欉和許水德卸任便升任台北市長。以下我們就簡單介紹為何是這四位。


    楊金欉是「台電幫」出身,典型的「技術官僚」,他能獲派素無淵源的高雄市,是因為擔任行政院長的老長官孫運璿力挺。楊金欉剛進台電時,被派到水力發電廠,就曾讓前來孫運璿留下好印象。因在台電表現優異並曾赴沙烏地阿拉伯擔任技術團團長,1978年在台電協理任內被拔擢擔任台灣省建設廳長,又以黑馬之姿出任高雄市長。但僅做不到一年就「升任」台北市長,是史上任期最短高雄市長,看來只是來高雄過水,但孫運璿中風後,楊金欉身體亦有狀況,政治道路最高止於台北市長。


    接下來三位,許水德、蘇南成、吳敦義則是延續蔣經國「催台青」風潮下,逐漸成為中國黨主流的「本土藍」地方政治菁英。


    在1970年代,中國黨政權在長期堅持僵化與脫離現實的外交政策下,最終走進死巷,退出聯合國,也和美國漸行漸遠。當時蔣介石的生命已如風中殘燭,稍微務實一點的中國黨人也都知道「反攻大陸」無望,自己的命運和他們佔領的這個島嶼再也分不開,於是實際領導人蔣經國,在1973年掌握大權後,一面繼續鎮壓反對運動,一面把把中國黨加入本土化的成分,推動了「催台青」政策,提拔台灣籍的官僚進入政府較高層位置,讓台灣菁英有支持政府的誘因。


    在蔣經國統治下,台灣人能做到最大的實權行政長官職位是「台灣省長」,而在內閣裡面只能做到「內政部長」,而與外交、國防無緣。這隱含著你們台灣人跟英國統治下的印度、馬來人一樣,地方可以給你們族人「自治」,提拔你進中央政府已經是極大恩惠,但我們「中華民國」的法統還不能直接給你。至於打破這點的人叫李登輝,其政治手腕實在無人能及。


    1931年生的許水德,教育界出身,歷任高雄市、屏東縣、台灣省教育,社會等公職,在王玉雲任內擔任市府秘書長,自創「水車哲學」,認為現實與理想要兼顧,屬於處事圓融之官僚,卸任後出任台北市長。


    1936年生的蘇南成,曾退出中國黨,在1977年參選台南市長當選,其貼近民眾,舉辦活動,大興土木的風格,已是嫻熟於選舉的一號人物,當選後被蔣經國再度「收編」回到中國黨,於1985年空降高雄,任期中和地方家族派系為主的議會頗多摩擦,在1990年卸任後轉任國策顧問,侯任國大代表與議長。


    接下來這位,大家就很熟悉了,他是年輕許多,1948年出生的吳敦義。


    台大畢業,由中國時報記者從政,歷任台北市議員,南投縣長,當時是中國黨培養的新生代政治人物,成為末代官派市長,他和議會的關係稍微圓融,也順利當選第一屆民選市長,然而,吳敦義任內市政格局突破不大,無法解決市民關切的交通、環境等議題,而在1998年敗選。


    吳敦義在1998年的敗選,以及接下來2000年中國黨失去政權,李登輝被趕出黨內,讓中國國民黨地方的發展,從此走上另一條道路。


    最大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黨差不多忘了有高雄這個地方。


    #後李時代的地方崩潰

    在後李登輝時代的中國黨,黨內保守勢力復辟,排擠所謂本土藍,先是造成一波親李登輝人士出走,仍有強大勢力的黃復興黨部等死硬組織,從此對「台籍人士」充滿戒心,並將中國黨路線帶向極端化,在李登輝之後,20年間,竟然沒有所謂「本省人」再度代表中國黨參選總統!


    當「高雄市長」不再是個可以培養領導人的方便空缺,而天龍人也不願意「下」高雄深蹲打辛苦選戰,中國國民黨在吳敦義的副市長黃俊英兩戰皆墨後,只能再次由派系中擇人出戰高雄市長。


    然而,在長期地方勢力缺乏向上發展機會的狀況下,地方派系以佔領議會,鞏固地盤為優先,在高雄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幾大家族紛紛跨足地產、金融等多元產業,形成政商複合集團,既然中國黨殖民體系不容許本土派進入層峰,那對政二代而言,守護家族的地方利益,就比起政治上的專業更加重要。


    再者,由於中國黨既失去地方執政權,又不願意從頭培養專業素人參政,在沒有一套世代交替的遊戲規則下,地方黨部放任小諸侯政治分贓,割據一方,卻又沒有一個明顯霸主。在金權政治影響下,2002朱安雄議長賄選案中,許多家族雖被牽連其中,包含李眉蓁父親在內,但都隨即派出妻子兒女出馬競選,更令年輕一代選民感到厭惡。


    因此,當中國黨要從地方政治人物中挑選市長候選人,不是自己有案底、就是家族或樁腳涉案,就算我們看本人就好,這些地方議員的學經歷或談吐,大多一看就是靠爸才有辦法從政的。


    在2010年黃昭順慘敗,首次落居第三後,中國國民黨迫於無奈,只能在2014年啟用叛將楊秋興出戰。可以看出,在韓國瑜出現之前,中國黨地方人才庫已經山窮水盡。


    #中國黨引狼入室

    韓國瑜的背景特別之處,是作為黃復興鐵桿深藍出身,但又娶了雲林地方砂石派系的女兒,成為中國黨「外省權貴」和「本省派系」的匯流,因而能調動許多高雄境外資源參與選戰。


    但在韓國瑜靠著矇混詐騙的風格獲勝後,沈溺在勝選中的中國國瑜黨,不知耕耘地方,治理能力一塌糊塗,把高雄當墊腳石落跑,惹惱93萬高雄人,進而將他罷免成功。


    韓國瑜任內,其實也沒有培養任何人才,一幫挺韓市議員在議會荒腔走板的護航,一下唱歌,一下追蹤器,當主子被罷免後,要從這其中挑人出戰,還真是不容易的任務。


    因此,我們就看到李眉蓁,一個二流政治家族,講話講不清楚,比韓國瑜還草包的地方政客,竟然雀屏中選。在短短一個多月的選戰中,鬧出申辦已經截止的亞運與世大運,用抖音拍片侵權,發明丹丹沒有的食物,論文整本抄襲還不誠懇道歉,主張全民種甘蔗釀蘭姆酒,全市引海水沖馬桶.......除了給予市民一些樂趣外,只是讓中國黨難堪而已。


    中國黨在高雄提名這些人選,等於在羞辱全部高雄市民。


    事實證明,中國國民黨永遠沒有下限,而且從來都輸得不夠慘。明天再一次出門投票教訓中國黨,讓他們連陳其邁的1/3票數都拿不到,早早瓦解進入墳墓,才是唯一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