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王水成臭豆腐價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王水成臭豆腐價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王水成臭豆腐價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媛來就在新加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阿媛說星國 #關於榴蓮的硬核知識 樸實無華的新加坡,每年6-9月都為了榴槤這回事瘋狂!!今天來聊聊榴槤百科101~ 💪 #如何判定榴槤熟了嗎 榴蓮不必看外表,也不必捏一捏,等自然掉落時就是熟了~ 新加坡吃的都是從馬來西亞每日進口,不打催熟劑也不提早採收。農夫架好網子接住榴蓮寶貝,晚上掉果,早上...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秋楓起,又到了賞楓的好時機!根據日本氣象網站預測,今年日本的天氣較暖,各地的賞楓時間會延遲幾日,11月出發正好捉緊秋天的尾巴!機票方面,截稿前在網上格價,今年機票便宜過Skyscanner顯示的平均價格,大部份平約兩成。 參考日本Weathernews和日本氣象株式會社首次預測,紅葉集中在11月下...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瑄瑄?食記|花蓮 台中 台北 宅配美食|抽獎中⛄️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38:52

#花蓮 #新開幕 🔍追蹤我 @eat_xuanxuan 一起吃美食 |花蓮·串串門子| @chuanchuan0816 地點位在市區中山路上 於𝟵/𝟭𝟮正式開幕啦🥳🥳🥳 當月壽星享𝟴𝟱折優惠呦🎂 🐔雙人套餐 $𝟰𝟰𝟵 (牛沙朗,豬梅花,雞腿肉,小羔肩,魚片 草蝦,魚餃,燕餃,蛋餃,香菇貢丸...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愛吃鬼小蝦老師|台中美食|台灣景點|台北|新北|台南|高雄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13:07:45

這次的主題不完全是餐點,而是要非常感謝此次的特別來賓 @slin.xy_ @hope0120 @hey__wake_up @jimmy_5201 才有機會成功建立了這個跨越全台灣【北、中、南、東、離島】的部落客群組,此群組歡迎任何懂禮貌的部落客們加入,只要你認識群裡任何一位朋友願意幫你介紹加入即可...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湘湘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22 13:52:19

❥ ❥ ❥ 來深坑老街就是要吃臭豆腐呀~ 不然要吃什麼🤔 老街上賣臭豆腐的店家十來家 其實大部分我都吃過 心裏最喜歡的就是王水成臭豆腐 王水成創立已經45年,老店在老街外面的大街上,但現在廟口也開了一家分店,整家店非常的文青,木製的裝潢整體非常舒服,長型的店面裡面座位區非常多,最裡面還有...

  •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媛來就在新加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23:07:56
    有 137 人按讚

    #阿媛說星國
    #關於榴蓮的硬核知識
    樸實無華的新加坡,每年6-9月都為了榴槤這回事瘋狂!!今天來聊聊榴槤百科101~ 💪

    #如何判定榴槤熟了嗎
    榴蓮不必看外表,也不必捏一捏,等自然掉落時就是熟了~

    新加坡吃的都是從馬來西亞每日進口,不打催熟劑也不提早採收。農夫架好網子接住榴蓮寶貝,晚上掉果,早上採收直達饕客懷裡。味道隨著採收時間而逐漸變質,所以當日現吃最完美!

    泰國的榴蓮會打催熟劑,在口感丄就打折扣了。

    #如何挑選好榴槤
    之前看分享說開榴槤就像開驚喜包,總會有驚(失)喜(敗)...但其實有撇步的!

    首先挑選最完整渾圓的一顆,看看下面有沒有裂痕,有的話代表水份太多。接著請店家敲一敲,聲音清碎的那顆就是命中註定。

    最後看榴蓮上面的梗,如果是綠色沒枯萎,代表剛採收很新鮮!

    但千挑萬挑,不如直接挑個好評店家吧!

    #如何挑選榴蓮品種
    大部分我們都知道貓山王,苦中帶甜,以底部是海星出名;D24最受旅客歡迎,味道沒那麼濃郁,苦甜餘味適合初階者!

    金鳳也是黑馬自有一批粉絲,果肉偏白,苦甘綿糯;紅蝦適合愛吃甜的朋友,果肉橘色,味道比上述三款還甜。

    但其實榴槤有超過30個品種分佈在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這麼多種以新加坡的最貴,一顆要價可高達$5000新元。你知道爲什麼嗎?😏😏

    #為何榴槤聞起來如此特別
    榴蓮就像臭豆腐或藍乳酪,愛的人很愛,怕的人送到千里之外。

    但為何這水國之王有特殊香氣呢?一切源自於成熟果肉所產生的乙硫氨酸。隨著果肉越成熟,濃度越高。

    只能說這是榴槤愛好者與榴槤間的費洛蒙.…#偏偏我不懂

    //
    那天認識到 #黑金榴蓮,比貓山王更高等級的品質,大叔形容貓山王像稀釋過,黑金更濃郁綿滑。

    推薦給想嚐鮮的朋友們!

    #什麼時候來新加坡最好呢?
    每年6 -9月榴槤季。坐在大排檔店家,現開現吃,是最最最棒的回憶!!

    //
    #推薦好評店家

    1⃣️ Spike Empire Durian
    臉書5星好評,貓山王品質完美!也有外面少見的黑金!想輕鬆在家吃的話,Grab 有外送!

    2⃣️ Durian Empire
    東北部Punggol 的朋友來選這間,保證不踩雷!

    3⃣️ 空軍山榴蓮
    一樣是老字號好評店,價格偏貴但品質也是棒!現在都需要What’s App 提早訂購。

    4⃣️ 99 Old Tree Durian
    好評老實店家!記得非榴蓮季跟他買時,還會一直提醒很苦喔。好的我知道。

    (以上順序不分排名)

    #榴槤季是新加坡的小確幸
    #但我更想念台灣的愛文芒果🥭
    #你也是榴槤愛好者嗎

  •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二師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22:28:01
    有 15,470 人按讚

    過去,我曾與朋友們陷入「誰才是台灣小吃霸主」的爭論之中。​
      ​
    我們討論出許多強力的角逐者,包含名揚國際的珍珠奶茶、稀有度MAX的愛玉、排他性極強的臭豆腐、人見人愛的炸雞排等等。​
      ​
    不論大家如何爭論,在我心中,烤香腸永遠都是當之無愧的台灣小吃之王。​
       ​
    原因很簡單,烤香腸在台灣無所不在。​
      ​
    從百貨公司到路邊攤,從阿里山到日月潭,全台每一座夜市、每一處名勝古蹟,甚至每一間大學宿舍,都少不了烤香腸。​
      ​
      ​
    金庸曾經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有沒有江湖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在台灣,有人的地方就有烤香腸。​
      ​
      ​
    我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情,是在大一寒假與家人一同環島的旅途中。​
      ​
    途經花蓮時,我們參訪了知名景點砂卡噹步道。​
      ​
    那是一條沿著山壁開鑿的古老步道,步道一側是峻峭的山谷,另一側則是湍急的溪流。​
      ​
    整條步道迂迴鑲嵌在河谷之中,時有狹窄的路段,必須貼著山壁行走,即使靠近斷崖邊設有扶手,仍難免感到驚心動魄。​
      ​
    走步道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原因讓過去的人們花費這麼大的心血於堅硬的岩壁中開鑿出這樣一座步道?​
      ​
      ​
    他們在尋找什麼?​
      ​
    步道的盡頭,有什麼在等著我?​
      ​
    我走到底後才發現,那裡除了跟我一樣的觀光客外,就只有一處烤香腸攤。​
      ​
    周遭沒有其他攤販,讓香腸攤顯得更加突兀。​
      ​
    當時我並沒有多想,只是好奇這麼大一個烤香腸機是怎麼運過險峻的步道。​
      ​
    我已經忘了香腸的售價,只記得是遠超一般香腸行情的價格,但我還是買了。​
      ​
    香腸串在竹籤上,烤得紅通,邊緣有些微焦,我一口從中間咬下,險些燙著舌頭,趕緊鬆口。​
      ​
      ​
    那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其實並不特別喜歡吃烤香腸,卻總是會吃到。​
      ​
    為什麼呢?​
      ​
    沉思間,我的竹籤猛然抖了一下。​
      ​
    我低頭一看,烤香腸從我剛剛咬一口的地方斷裂開來,前半段脫離了竹籤,掉落在地面。​
      ​
    我一陣茫然。​
      ​
    為什麼我會買這麼貴的烤香腸?​
      ​
    為什麼我的烤香腸會掉到地上?​
      ​
    為什麼,我明明已經是大人了,香腸掉到地上還是會這麼難過?​
      ​
      ​
    當是已經是下午,夕陽的餘暉映照在我手中僅剩半截的香腸上,看得我的胸中一陣悲涼。​
      ​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
    隔天的旅程中,我在台北一處山區看到了鑲嵌在岩壁上的貝殼化石。​
      ​
    以前地科課有教過,這些都是千萬年前沉積在海底的貝類,經由地殼推擠的造山運動才慢慢抬升到高山上。​
      ​
    令我訝異的是,在這些貝殼輪廓的旁邊,我發現一條帶著弧度的圓柱狀輪廓,看上去像極了香腸。​
      ​
    我不禁覺得自己有點好笑,竟然對一條香腸心心念念到這種程度,連石頭都能看出香腸的形狀。​
      ​
      ​
    旅程結束後,我跟朋友阿翔談起這件事,把當時用手機拍攝的相片拿給他看,笑著告訴他香腸對我的影響有多麼根深蒂固。​
      ​
    卻不料阿翔看了我的照片後,臉色嚴肅地搖搖頭。​
      ​
      ​
    「這不是幻覺。」他說。​
      ​
    「啥?」​
      ​
    「這是香腸的化石。」阿翔斬釘截鐵地說道。 ​
      ​
      ​
    阿翔現在的職業是國中生物老師,他在學生時期曾沉溺於各種莫名其妙的研究中,雖然因此差點沒辦法畢業,但也因此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知識。​
      ​
      ​
    「高中生物課你還記得多少?」阿翔問我。​
      ​
    「我只記得貓頭鷹的腿其實很長。」我說。​
     ​
      ​
    阿翔清了清喉嚨,開始跟我賣弄起淵博的知識。​
      ​
      ​
    「據今約五千五百萬年前,地球曾經有一度快速升溫的現象,科學家稱之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
    「具地層資料顯示,當時有極大量的溫室氣體被釋放到大氣中,全球氣溫急遽上升了十幾度。」​
      ​
    「極熱事件使得全球森林急遽擴張,間接促進了哺乳類動物發展,甚至讓靈長類得以出現。」​
      ​
      ​
    「那跟香腸有什麼關係?」我問。​
      ​
    「關於極熱事件成因有很多爭論,包含彗星撞擊、火山活動、海底可燃冰融化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
    「但我的想法不一樣。」阿翔的眼睛放出了光。​
      ​
    「你的想法哪次跟別人一樣?」我無奈地說。​
        ​
      ​
    「我認為,始新世極熱事件,其實是由大量的烤香腸活動造成的。」​
      ​
    「在五千多萬年前?誰烤的香腸?」我皺眉。​
      ​
      ​
    阿翔沒有理會我,自顧自又拋出一個問題。​
      ​
      ​
    「你知道嗎?肌肉組織是沒有辦法形成化石的,你在山上看到的,其實是香腸的骨骼化石。」​
      ​
    「你到底想說什麼?」​
        ​
    「五千多萬年前的香腸還是有骨骼的,千萬年後,牠們卻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捨棄骨骼,到底是為了什麼?」​
      ​
    「三小啦,所以五千萬年前到底是誰在烤香腸?」我問。​
        ​
      ​
    阿翔神祕地笑了一下。​
      ​
      ​
    「是香腸自己在烤自己。」​
      ​
    「香腸想讓自己變得更美味,牠們想被吃掉。」​
      ​
    「不僅如此,香腸還透過加溫整個地球來孕育能吃掉自己的物種。」
      ​
      ​
    這個白癡到底在說什麼......​
      ​

    「你有看過人類的染色體嗎?」阿翔突然問我。​
      ​
      ​
    我腦中浮現了一幅生物課本上的圖案。​
       ​
      ​
    「你瘋了......」我的瞳孔放大,震驚到說不出話來。 ​
      ​
        ​
    「沒錯,人類的染色體早已經變成香腸的形狀。」 ​
      ​
    「你是說,人類從遠古開始捕食香腸的行為,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自己的DNA?」我問。​
      ​
    「你還是沒搞清楚。」阿翔苦笑。​
      ​
      ​
    「並不是人類『捕食』香腸,而是香腸選擇寄生在人類體內。」​
      ​
    「一直以來,生物學家都在猜測,未來的人類會演化成什麼模樣。」​
      ​
    「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再過幾百萬年,人類就會演化成一條香腸。」​
      ​
      ​
    阿翔看著我的眼睛。​
      ​
      ​
    「這不是天擇,而是香腸的意志。」​
      ​
      ​
    「神經病。」我大笑。​
      ​
      ​
    阿翔的理論實在過於荒謬,我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
    我越笑越心虛,越心虛笑越大聲,像是要用笑聲將心中的不安蓋過。​
      ​
    一股陰暗深沉的恐懼感在我心底不斷搔刮。​
      ​
      ​
    我想起砂卡噹步道上那條掉落的香腸。​
      ​
    我一直拒絕承認這個事實。​
      ​
      ​
    ──牠根本不是被我咬斷的,牠是在掙扎中扯斷了自己的身體。​
      ​
    ──牠想要鑽進我的身體裡面。​
      ​
        ​
    「不要逃現實了,我們早晚都會變成香腸的。」阿翔拍拍我的肩膀。​
      ​
    「你才是香腸!你全家都是香腸!」我慌得大叫,推開了阿翔。​
      ​
      ​
    我奪門而出,再也不願意去思烤香腸的事。​
      ​
      ​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下意識地避開了任何可能出現烤香腸的場合。​
      ​
    直到前幾個禮拜,我前往台北工作。​
      ​
    工作告一段落後,餘下了一些時間,我於是首度買票登上台北101。​
      ​
    那是台灣的指標性建築,一度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
      ​
    搭乘曾是世界最快的電梯,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上高空,內心充滿興奮的悸動。​
      ​
      ​
    在市區從那樣的海拔居高臨下,我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呢?​
      ​
      ​
    答案很快揭曉。​
      ​
    那天的霧很大,我從觀景窗根本看不見什麼風景。​
      ​
    但我發現,台北101的觀景樓層中,也在賣烤香腸。​
        ​
      ​
    我感到很困惑。​
      ​
      ​
    這是一棟聚集了世界頂尖的科技、人力、智力、財力,耗費整整五年的光陰、580億的資金所建造的巍峨大樓。​
       ​
    毫不誇張地說,是人類工程界的奇蹟。​
       ​
       ​
    結果你們在樓上賣烤香腸。​
      ​
       ​
    到底為什麼?​
      ​
    為什麼非得是烤香腸?​
      ​
      ​
    我實在太過疑惑,疑惑到等我清醒過來的時候,手裡已經拿著一串烤香腸。​
      ​
    我連自己是什麼時後結帳的都沒意識到。​
      ​
      ​
    過去的人生片段像幻燈片一樣在我腦海閃過。​
      ​
    國小園遊會、中秋節烤肉、每年年夜飯、廟會慶典、選舉造勢……​
      ​
    我二十幾年來的人生,全都活在被香腸包圍的環境之中。​
       ​
      ​
    這是一個網羅,也是一種制約。​
      ​
    如同植物需要陽光與水份,吃食烤香腸已經內化為我的生存本能。​
      
      ​
    我一直以為是香腸攤跟著人潮出現,那天我才明白,是人類在跟著烤香腸活動。​
      ​
    並非是所有景點有賣烤香腸,而是有烤香腸的地方才會變成觀光景點。​
      ​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有烤香腸就行。​
      ​
      ​
    人類的一舉一動,早已被烤香腸掌握。​
      ​
    過去已經有無數物種被香腸的基因同化,變成虱目魚香腸、山豬肉香腸、墨魚香腸等不同種類的香腸,如今終於輪到我們。​
      ​​
      ​
    我完整地回憶起金庸的那段話。​
      ​
      ​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
       ​
    我終於明白了人類的宿命。​
      ​
      ​
    ──有人的地方就有香腸,有香腸的地方就有香腸,人就是香腸。

  •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6 08:09:29
    有 593 人按讚

    【紀念跪著造反的出版人沈昌文】(本文在《報導者》同步刊出)
     
    那年秋天,北京天高風爽,陽光燦爛。
    那家飯店大堂,卻光亮不足,顯得陰暗。
    從外頭走進來的人,有些背光,我設法看清他的面貌,揣測這是否我在等的人。
     
    他不快不慢地走近,說:「郝先生嗎?我三聯書店沈昌文。」臉上帶一點淺淺的微笑。聲音不高也不低,音量很結實。他的頭髮是黑的,鏡框後的眼神不顯銳利,但讓人摸不準遠近。
     
    後來,我談起第一次見沈公的情景,老說當時見到了一位活脫脫武俠小說裡「深蘊內斂的中年練家子」。
    那時三聯書店的同事雖然都稱呼他「老沈」,我從開始就稱他「沈公」。
     
    >>串糖葫蘆的神奇人脈
      
    那是1989年9月。我第一次去北京。
    行前打探需要拜碼頭的人,各方訊息都指向三聯書店總經理沈昌文這個名字。
     
    我很快就確認,那是個不只台灣,所有海外,以及中國內地各處要去北京的人,都要知道的名字。
    不只因為三聯書店這個重要的出版品牌,也因為當時他在主編的《讀書》雜誌緊密呼應甚至引動中國思想、文化界的脈動;不只因為他努力為中國各界文史作者、學者提供發表作品的機會,也因為他有本領在改革開放之後引進戴尼提、蔡志忠這些風動一時的暢銷書。
    沈公不是那種初見就熱情四射的人,但他的深蘊內斂像個黑洞,不讓人疑懼,而吸引人一步步接近。
     
    對剛去中國的我,他的人脈廣得很神奇。
    談起對中國(不只出版市場)的任何問題,講起任何我想在大陸認識的人,出版界的人就不說了,文化、藝術,甚至某些政界的人,他都能在言笑間輕鬆送出答案。直似劍光閃動,只見燭芯短了一截的行雲流水。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半基於好玩問他能不能介紹崔健,心想這他可沒轍了吧。但沈公只是淡淡地說一句「我來看看」,然後沒幾天我就見到了這位中國音樂界的大腕。
     
    比較熟了之後,沈公說他自己就是愛「串糖葫蘆」,也就是趁著機緣把各方相干、不相干的人串聯在一起。
    並且因為他出身上海,所以很服膺十里洋場時代做什麼事都「閒話一句」的氣派。
    這些都不只基於他的個性,也因為他就是有這種本領。
     
    沈公眼神讓人摸不準遠近的另一面,也就是對人不分親疏。
    看著他交往的對象五湖四海,我也就一直謹守和一個武林高手相處的分際,保持客氣的距離。
    不過,後來我們畢竟是越來越親近了,和別人不同的親近。
     
    >>計劃經濟之下紮實的馬步
     
    打從開始,沈公就給了我各方面的啟發。
    在出版的領域,他讓我對中國出版的歷史和當時的現況,快速抓到些梗概。
     
    1990年代初,中國的出版市場和國際還沒有接軌,書籍的許多印製條件也有待改進,然而我從沈公身上看到一個在計劃經濟之下做出版的人,受著種種限制,但他的馬步可以蹲得多麼紮實,內功可以練得多深。
     
    我學著體會中國出版社裡所謂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的種種微妙關係,也聽到沈公在他一把手位子上要管多少台灣同行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政治課題就不說了,社內同事的住房問題、入黨問題、婚姻家庭瑣事,簡直無所不包。
     
    在那個中國社會和經濟環境都在轉型的階段,沈公在三聯書店總經理的位置上,既要小心翼翼地不能在政治上犯錯誤,又要維持三聯書店引動思潮的傳統和風格,還得自行創利,壓力很大。他引進的戴尼提固然造成巨大的暢銷,但也有人不喜;他出版的蔡志忠作品固然造成萬人空巷的熱潮,也得來有人說他只會「賣菜」的評語。
     
    此外,在那個主渠道出版社對民營二渠道或者有敵意,或者根本不放在眼裡的年代,沈公又帶我對二渠道有了很多了解。我很好奇他怎麼有這些門路。後來得知他雖然貴為三聯書店總經理,但贊同一些二渠道年輕學者編輯的西方學術文庫,慨然允諾立場開放的合作出版,為支持二渠道民營出版立過典範。
     
    總之,我在中國結識的第一個出版人就是沈公,很幸運。
    沈公讓我看到中國出版界一個高標,也影響了其後多年我和中國出版市場來往的基調。
    這麼多年來,台灣很多人在中國走過買書號出書的路,我從沒做過。一來是我不想走這類落人把柄的路;二來也因為我覺得認識沈公,不走這種門路也罷。
     
    >>共產社會國營體制的實相
     
    沈公也讓我對中國社會的一些特別情況有了直觀的機會。
    有一次,沈公帶我去友誼商店買一台傳真機送他的作者。看好機種、價格之後,沈公留下一張空白的三聯書店支票,就離開了。
    我很驚訝,就問沈公難道不怕商店亂填金額。
     
    「怎麼會,我們都是國營機構啊。」沈公哈哈一笑。
    沈公說,反正大家都是國營機構,不怕對方亂來。他要自己填金額的話,還得計算稅金之類,寫錯了還麻煩。交給對方寫,對方敢亂填,最後自有雙方國營機構的主管單位出面查證、解決。
     
    我見識了共產主義國家裡,大家都是國營單位體制的實相。如果連友誼商店和三聯書店都因為是國營機構而難分彼此的話,那中國所有出版社、書店之間的關係,當然就更不在話下。
    出版、印刷、發行、零售都要聽出版總署的,出版總署又要聽中宣部的,真是上下內外,渾然一體。
     
    我學到了很重要的一課。
     
    >>「打擦邊球」和「跪著造反」
     
    來往中國多年,我始終保持一個原則,不主動找政治話題來談。和沈公也是。但沈公還是指點了我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1990年代初,我出版了一本《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出版後,很多人說毛澤東仍然在中國有很大的光環,這下子以後我再去中國可能有麻煩。七嘴八舌的很多分析。
    我問沈公。他聽了之後,說了一句話就不但讓我安心,也讓我開竅:「只要不是批評現在當政的人,談過去的事沒什麼問題。」
      
    沈公也跟我說過,中國有一個差點就開放出版的時刻。
    改革開放之初,隨著中國社會各個層面都在鬆綁,出版也是。曾經擔任中共建政之後第一任出版總署署長的胡愈之,倡言成立形同民營出版的產銷合作社;人民出版社也準備了「東方出版社」的副牌,準備當開放的試點。
     
    沈公說:就在大家都很興奮的時刻,中共的元老陳雲說話了。陳雲講了一句話:「你們都忘了共產黨是怎麼起家的嗎?」
    開放出版的事,就此封箱;中國其他行業再怎麼開放,出版不在其內,形同國策。
     
    不過,即使此後出版仍然一直在共產黨緊緊掌控之中,也設了重重禁忌,但是中國的出版和言論尺度還是持續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像《讀書》之得以出現,正是代表。
    聽沈公談一些兼有官職和知識份子身分的人,如何為他們雜誌巧妙而迂迴地創造空間;他們實際工作的人又如何善加體會,細加運用,是很動人的。
     
    所以沈公介紹人給我認識的時候,最愛強調誰誰誰是個「自由主義」;他聊天最興高采烈的,就是談他在出版,以及主編《讀書》的過程中如何一次又一次打「擦邊球」,在一些禁忌議題的邊緣上行走的經歷。打擦邊球要打得有驚無險才高明,這固然要賭一些運氣,但更多的是要有膽識,有見解,還有一些幽默。
     
    相較於有些人主張知識份子就當「敢言」,沈公這種擅打擦邊球的作法,有人稱他是「跪著造反」。
    不論這麼說他的人是褒是貶,沈公毫不以為忤,一再轉述。的確是,對他來說,「打擦邊球」就是為了「跪著造反」,而「跪著造反」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打擦邊球」。因此沈公引述「跪著造反」之語,是帶著一點自得的。
     
    >>大家都是一家人和「一僕二主」

    在都是國營體制之下,在都歸出版總署和中宣部管轄之下,中國各個出版社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演變,我們台灣人很難想像。
     
    以三聯書店來說好了。
    這個1949年前就卓有聲名的出版社,到中共建政後新成立旋即遭到撤銷,到1954年才又得以成為人民出版社底下一個「三聯書店編輯部」。三聯書店的招牌刊物《讀書》雜誌,是在1979年創刊的,但當時名義上是出版局研究室的刊物,由人民出版社代管。至於三聯書店從人民出版社分家出來,真正開始獨立經營,是1986年的事。
     
    而沈公和他兩位關係密切的領導,陳原和范用的關係,都是從他1950年代初進人民出版社的時候就建立起來的。
     
    陳原,人稱原老,是語言學家,是人民出版社總編輯室的成員之一,54年起兼任「三聯書店編輯部」主任,到改革開放開始,擔任商務印書館的首任總經理兼總編輯,但同時也是《讀書》雜誌創刊主編。
     
    范用,人稱范老板或范公,在49年之後先在出版總署、中宣部工作過,調來人民出版社,歷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等職位,在《讀書》雜誌創刊時,實際貢獻很大。
     
    三聯書店還沒獨立出去的時候,范用兼任總經理,但是到1985年正式獨立前夕,他卻因故退休,改由沈昌文擔任了三聯書店獨立後的首任總經理。
    沈公從工作的第一天,就一直受范用的領導,所以他說自己在組織上是范用的系統,但是他在思想和觀念上一直同陳原比較一致。
    這樣,當沈公在三聯書店成立了編委會,范用和陳原兩位老領導又都在內,他就面臨了日後自嘲「一僕二主」的局面。
     
    沈公在他的回憶錄《也無風雨也無晴》裡,有一段著墨不少。
    《讀書》以創刊號上<讀書無禁區>一文發生轟動性影響,也同時成為另一派力量想要「打棍子」的對象時,兩位退休的領導給了沈公不同的建議。
    范用跟沈公說要「敢於講話,不怕封」,說國民黨時代封過三聯書店的刊物,結果更壯大了三聯的聲名。
    而陳原則認為歷史條件改變,今非昔比,情況已經不同,要怎麼說話可以研究,但不能走「不怕封」的路。
    就當家者的立場,沈公同意陳原的見解,也從此發展他「跪著造反」的路線,結果也引來范用說他沒出息,認為沈公辜負了他的一手提拔。
     
    沈公跟我講過一段六四期間的事。
    那天,三聯書店開會,范用在會中慷慨激昂,主張大家都要聯署上街的聲明。開會的人傳閱聲明,沈公說他很猶豫,但是在范用的注視目光之下,也只得勉強和大夥一起簽了名。
     
    這份聯署聲明傳到當時也在開會的陳原面前時,陳原拿在手裡看一看,微微一笑,就傳給下一位。
    沈公說:「別人再給他,他就再微笑傳回去。如此來回三次。他始終什麼話也沒說,也什麼都沒簽。」
     
    我問沈公,六四後來秋後算帳,那大夥簽的聲明沒事嗎?
    沈公說他也很焦急,問了范用怎麼辦。開始范用沒回答他,問了兩次後,要他別管了。原來那個聲明范用後來並沒有送出去。
    這個故事,沈公講了不只一遍。
    每次講,他對陳原和范用都不下任何評語,但每說到陳原接過遞給他的聲明,再三微笑傳給下一位的那一段,他都會跟著頷首微笑;再講到范用說他後來並沒把那個聲明送出去,他又會再頷首微笑一次。
     
    >>進入「打招呼」時代
     
    沈公常講他在1996年1月1日怎麼得知自己在前一天退休的。
    他說那天早上接到電話,電話那一頭跟他說:「沈昌文同志,你已經在昨天 12月31日傍晚六點退休了。」
     
    沈公的個性和形象,都從退休開始出現些微妙的變化。
    之前,雖然也海派,他的沉穩內斂多些;之後,他就交遊更廣,言談更無所禁忌。宴席上,他說編輯的工作就是要「談情說愛」、「坐以待幣」 等金句,妙語如珠,舉座皆歡。
     
    在工作上,我和沈公也因此出現了兩個階段的關係。
    他在三聯書店任內,擔任我的顧問;他退休那年,我也正好要創業,想在中國市場多探索一些可能,所以就邀請沈公一起工作,成為同事了。
     
    大致從沈公退休時開始,中國政府對出版的控制也進入另一個階段。
    之前,有命令,有肅殺,有邊界,所以有擦邊球可打。那之後,進入「打招呼」的階段。
     
    沈公說:他接到的通知他已經退休的電話,就叫作「打招呼」。
    之前,黨和政府會傳達正式命令或通知;之後,轉為私下打一通電話的「打招呼」。不必正式通告要禁什麼書、封殺什麼人,上級單位只要對出版社的領導打個招呼就好。而這個領導將來有沒有出路,就看上級眼裡的他是否識相,願意接受打招呼。
     
    大致和軟性打招呼的年代一起開始,中國對民營二渠道的立場也有了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國營出版社把民營二渠道不是視為不法,就是不屑一顧。
    第二個階段,大致是沈公說開始「打招呼」的年代起,為了應對加入WTO,國營出版社要集團化、上市,造大船出大海。於是容忍民間二渠道以「工作室」身分存在,把這些工作室的產出當作國營出版集團的資源。
     
    這些遊戲都已經不是沈公自己所熟悉的了。但感謝有沈公的指點,我多少能看出點趨勢的變化。
    當然,我也感謝他介紹于奇給我,讓我多了個不同世代的得力助手。
    和沈公、于奇在北京一起工作的日子,是我人生中很美好的回憶。
     
    >>看清「戰友」和「火力」的重要
     
    除了對中國出版市場、社會的了解之外,我最感謝沈公指點了我為人處世的一課。
     
    那年,我要離開上一家公司的時候,在一件事情上被人家設局,事後很不甘心,想要反擊。聞風而來,願意提供「火力」支援的人不少,該如何取捨,一時拿捏不定。
    正好我去北京,就請教沈公。
     
    飯店屋角有一柱立燈,沈公坐在沙發上聽我講了一大圈之後,幾乎沒經考慮就大致說了這麼一段話:願意提供你火力,想借你的手來打擊對方的人,肯定不少。但是你用了某人的「火力」,就等於承認此人是你的「戰友」。不過,你想要打擊敵人是一回事,但你也得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樂意和此人是「戰友」,是同一陣線。
     
    這段話對我真有警醒作用,受益良多。
    一般人在氣急攻心之下,只想打擊自己痛恨的對象,所以有任何支援火力都照單全收,不會考慮這些火力的來源。沈公的話,讓我冷靜下來,開始衡量究竟是反擊的快感大,還是事後可能因為和一些價值觀不同的人沾上邊而懊悔更大。
     
    我檢查了一遍,發現是後者。我還真不願意就此和某些人當「戰友」。於是就婉謝了許多火力支援,也把反擊的事放下,從此不再回顧。
    這真是我人生比較明智的決定之一。
    行動之前,先評估戰友是誰,先看清支援的火力來源,也成了我日後行事的重要提醒。
     
    >>氣功、羊蝎子、臭
     
    沈公也是個追星族。追鄧麗君。
    和中國70、 80年代很多人一樣,他從第一次聽鄧麗君的歌,就為之著迷。
    他說每天清晨起來,最快樂的事就是自己在書房裡,把鄧麗君的歌放得很大聲,然後一面手舞足蹈,一面開始剪刀、膠水齊飛,整理各種資料。
     
    他是個道地的資料控,講解過一些心法給我,端地是說來簡明扼要,但不是人人都能實踐。
    再接下來,他每天的行程就是去搭公交車,去潘家園淘寶,找舊書刊。然後就是去親近熱愛的「傅小姐」——複印機了。大量複印他收集的資料,給一些人當「內參」,是他的樂趣之一。後來網路發達了,他則開始用電郵傳送。
     
    沈公也熱愛吃喝。這應該歸功於兩點。
    一是他練氣功,身體底子好。沈公少年時期體弱多病,因為練了蔣維喬的氣功方法而得益。他幾十年氣功練下來,大小周天、任督二脈都打通,平常聊天就不時兩手交握,左右大姆指來回交搓。所以不只精神恒常飽滿,頭髮一直不染也烏黑。
    有一次他用辦公室的浴室沖澡,別人沖澡開心會唱起歌來,沈公讓大家聽到什麼是武俠小說裡的「長嘯」。于奇說他是練成了氣功的三花聚頂。
     
    第二是他有一位當醫師的賢內助白大夫。白大夫知道沈公在外吃喝百無禁忌,每天關注他的身體情況,隨時調理他需要服用的保健藥品。沈公有這個憑仗,就更加吃得天南地北。
    所以,想到沈公,就不免想到和他一起的吃喝。
    從1989年北京夜裡找不到什麼吃的地方,到沙灘出現第一家「二十四小時都有飯」;從凱賓斯基的啤酒,到三里屯的酒吧。
     
    猛地說起來最難忘的,還是去吃羊蠍子那次。
    那家店是一面吃羊蠍子,一面把骨頭吐到地上。所以店裡地上到處都油膩膩的。
    沈公很得意地說:吃羊蠍子就得這樣!還加一句:「這就要喝小二!」(小二指小瓶的二鍋頭。)
    我難忘那家店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有件事後來怎麼都想不通:當時我還不坐輪椅拄拐杖,怎麼走得進地上那麼油滑的店裡?
     
    沈公是寧波人,愛吃醃的臭莧菜梗,所以在飯桌上特愛講那些醃菜要臭到什麼程度,醃缸裡要看得到白白的蛆等等。大家要攔他,他才樂呵呵地轉移話題。
    不吃臭莧菜梗,他就愛吃有臭味的美食。凡有台灣同事來,他就要推薦炸玉米窩頭片塗上王致和臭豆腐乳的美味。
    結果引發過一場慘劇。
     
    那年冬天,台灣有幾位同事去北京。聽他慫恿,其他人都掩鼻避之,有一人卻勇敢地嘗試了。勇敢的人不但吃了,還喝了杯可樂。所以稍晚她們幾人一起搭計程車出門,車子一顛簸,喝可樂的人打了一個大嗝,全車人包括司機都慘叫起來。
     
    沈公真是喜歡逢人推介各種奇異的飲食。
     
    >>因為反服貿而中斷聯絡
     
    2013年7月,為了反服貿,我從寫第一篇文章起,就決定不再去中國了。
     
    前面說過,中國官方對民營出版曾經有過兩階段的立場。最初,是對「二渠道」或者打壓,或者睜一眼閉一眼的階段;再來,是對民間「工作室」容忍利用,以便國營出版集團造大船出大海的階段。
    而當時,已經進入更高明的第三階段。
     
    有些國營出版社已經體會到不需要自己做大,而是提供養分讓「工作室」做大,把民營公司做大、做集團、做上市,再往海外伸足。國營出版社,及終極主導他們的中宣部,隱身在重重的商業包裝之後,幕後掌控就好了。
     
    這樣做,最聰明的就是中國可以透過分身進入海外市場,卻不必相對地開放國內市場。而當時,早在服貿協議還沒簽之前,他們透過資助和投資等方式,就已經在台灣有一些相當活躍的代理人和合夥人。一旦服貿協議生效,他們可以更正式地往台灣投入資金和資源,兩岸出版業的不對等競爭,以及後果,都可想而知。
     
    我們政府完全覺知不到這些。甚至連人家出版社都是國營,最上游的大老闆是誰的本質也意識不到。中國的出版社早就成長為出版、印刷、發行、零售各個環節一條龍發展,多頭一身的巨物,我們政府竟然以為這些環節像台灣一樣是各自獨立的存在,可以分割談判,還相信簽下服貿協議有助於換取中國未來開放出版。
     
    至於對岸為了一手保護自己出版市場不要對外開放,一手又要走出海外,已經演化出多麼精細的攻守途徑和方法,根本不在我們政府的意識範圍之內。
     
    用天真到像一張白紙來形容,不知算不算最客氣的。
     
    而我寫了許多文章,雖然只是批評自己政府的愚昧,卻也決定從此不要再去中國。
     
    我立刻和許多人都不再聯絡。不必讓大家為難。
    其中,當然包括沈公。
    不只沒再通電話,連電郵我也再沒寫給沈公。
    我知道那裡對一切聯絡的掌控有多嚴密,也可以想像他應該已經接過不少打招呼的電話了。
    這樣,沈公和我斷了五年聯絡。
     
    偶爾,想起和沈公在北京的種種,恍若隔世。
    中間,只有從共同的朋友那裡聽來一些消息。
    大家都說沈公生活依舊,還是常去潘家園,還是常坐公交車到處亂逛;餐宴照去,吃喝依舊,精神好得不得了,唯一就是耳背越來越嚴重。
     
    聽著朋友的形容,沈公頷首微笑,雙手交搓姆指的神氣,就在眼前。
     
    >>「你說這不是很享受嗎?」
     
    2018年春天,我突然接到沈公在紐約的女公子來信,說沈公會在那年夏天去美國,想見我一面。
    大喜過望。
    我安排了行程,濶別五年後,和沈公在一家義大利餐廳見面。
     
    那一天本來我以為和沈公會有很多話要說。
     
    過去沈公雖然不怎麼談六四,但是對1949年後,一直到文革的種種經歷倒談了不少。他會講他是多麼忠貞的共產黨員,各種鬥爭都相信黨是對的。毛澤東發動各種運動時,半夜發表一個什麼文稿,大家都要激動地上街遊行等等。
     
    我聽他活龍活現地描述那些場景,也聽他說過林彪之死對他造成多大衝擊。
    連永遠的林副主席都會背叛黨和國家,這使得他對過去所有堅信不移的事情都產生了動搖。
     
    也因此,沈公常說他感謝鄧小平,不論別人怎麼評價,他認為中國文革之後的發展,以及他所能過上的日子,都是這位總工程師的功勞。
    而我每次問沈公,文革有沒有可能再次捲土重來的時候,他都會微笑,也搖搖頭。
     
    所以那天要去見沈公之前,我準備了一些問題,想問他對這幾年中國的看法。
    只是見面之後,那天是我和沈公話說得最少的一次。
     
    主要是,一見面就覺得,不必多問了。
    另外,沈公確實耳背得厲害。雖然他仍然精神奕奕,但是必須靠著他耳邊很大聲地說話才行。他自己一開口,音量也非常大。
     
    沈公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說趁五四一百周年紀念的時候有個出版計畫。
    「你有什麼書,有什麼資料要找的,就告訴我吧!」在那家義大利餐廳裡,他聲若洪鐘,然後又加了一句,「我願意永遠幫郝明義工作!」
     
    我問他家人怎麼不試一下助聽器。她們說再好再貴的都買了,但沈公都說適應不了,不肯戴。
    「其實戴一戴就會習慣,但是他就是不肯。」她們說。
     
    「沈公,你怎麼就不試試呢?」我靠近他耳邊大聲說。
     
    這時沈公又使出他那個可能是跟陳原學來的頷首微笑的絕招了。

    那天,他對助聽器這個問題就一直保持微笑和沉默。他不回答,誰也沒辦法。
     
    直到餐後上甜點的時候,沈公突然對著我又中氣洪亮地說了:「我早上出門,搭上公交車就坐到總站再坐回來。我可以一路看北京的風景,練自己的氣功,別人說些什麼我可以什麼都聽不到,你說這不是很享受嗎?」
     
    我聽了之後,忽然覺得聽懂了,就大聲地回他:「享受!享受!真享受啊!」
     
    >>不屑老化、三花散頂
     
    去年底,于奇告訴我沈公前陣子腿腫、腹水,住院檢查。
    一周後出院,于奇去看他,沈公要她錄一段視頻給我。
    幾經輾轉收到視頻後,我看沈公對著鏡頭還是中氣十足地說:「郝先生,我等你來北京吃辣的啊!」沈公從初識我開始,就一直封我是台灣最會吃辣的台灣人。
    然後沒幾天,得知沈公去世。
     
    我和于奇通電話,聽她所知道沈公去世前兩天的情形。
     
    沈公回家後仍大致如常生活。元旦前後,北京遇上寒潮降溫。但沈公還是堅持要出門自己去買膠水,好回來剪貼整理資料用。
    去世的前一天,他沒有像往日一樣在家喝啤酒。他大女兒看他氣力很弱的樣子不放心,就留下來在他家裡陪他。半夜去看他還睡得很熟。到早上再去看他,身體微溫,人已經走了。
     
    我們兩人得到的共同結語,就是這真是個永不服老的人。
    年紀再大,他也不怕喝醉摔跤。
    風雪再大,也攔不住他出門準備工作。
    他一定要盡情把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燒到徹底的乾淨。
    絕不留下任何牽絆。
    他不肯戴助聽器,不只是因為他圖個耳根清淨,也因為他根本就不想讓自己跟任何老化的象徵相聯接。
     
    沈公不只享受生命,不只是不服老,還根本就是鄙視老化。
    他根本沒法接受自己戴助聽器的形象,更不會等到自己可能要用手杖、用輪椅,甚至必須別人照顧的那天。
    所以他必須用氣功把自己的狀態保持到最好,然後在無法持續的時候,就三花聚頂也三花散頂,把所有的精氣神一次耗用殆盡。
     
    在他滿九十大壽的時候如此離開塵世,實踐了他期盼的無疾而終,用他自己的話説:「這不是很享受嗎?」
     
    >>也無風雨也無晴
     
    沈公走後,回顧和他來往這三十多年,最感欣慰的,還是為他出版了《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本回憶錄。
    當年邀他寫回憶錄,有多重理由。
     
    他目睹自己家庭從富裕而敗落,經歷上海從十里洋場到進入社會主義,很有時代感;
    他個人從1949年前在一家銀樓當學徒,到考進出版社當校對,再一路成長為出版界的標誌性人物,過程很勵志;
    在他一路成長的過程中,由秘書而編輯而管理者,對不同領域的工作都有自己獨到的心得;
    他學習與見識的許多政治、文化、學術界人物,有太多精彩的軼聞和傳奇;
    他經歷1949年後的種種運動,又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版路程的實際開拓者之一,必定對這段出版史有很深刻的觀察和總結。
    最後,他還是資料控,想必可以整理出一些他人忘記或視而不見的資料,讓人拍案驚奇。
     
    沈公最初都是打哈哈,不當一回事。
    請他吃飯、喝酒,邀著其他朋友一起遊說,也不成。
    像是要栓住孫行者般鬥法良久,最後終於說動他了。但是到實際寫出來,又是漫長的路程。
    同事共同押著他簽下不只一張承諾書,還是一拖再拖,不知何時才會真正兌現。
    這樣熬了至少應該有個十年吧,沈公終於交出了書稿。
    交稿後又顧慮這裡敏感那裡敏感而一再刪節、調整,最後終於在九年前,在台灣出版了《也無風雨也無晴》。新書發表時,他還和家人一起來了一趟。
     
    回頭讀這本書,雖然知道他還是隱去了許多地方,但發現所有當初邀他寫書的理由都有相當完整的回應。
    這本書不只寫出了沈昌文個人在大時代裡的足跡,不只寫出了三聯書店的歷史,也寫出了中共建政之後的社會環境,還有思想、文化界許多不同領域的人物面貌。
    更重要的,是沈公透過註解、關鍵時刻的重要政策文件和書信,留下了一些線索。這些線索不只有助於讀者勾勒過去的一些樣貌,也可能有助於理解當下,甚至對未來有一些想像。
      
    謝謝沈公。
    再會。
     
    《報導者》網路版 https://bit.ly/3c2IcQ0
     
    #沈昌文 #三聯書店

  •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30 08:00:00

    秋楓起,又到了賞楓的好時機!根據日本氣象網站預測,今年日本的天氣較暖,各地的賞楓時間會延遲幾日,11月出發正好捉緊秋天的尾巴!機票方面,截稿前在網上格價,今年機票便宜過Skyscanner顯示的平均價格,大部份平約兩成。

    參考日本Weathernews和日本氣象株式會社首次預測,紅葉集中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北海道: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東北: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
    關東甲信: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
    北陸、東海、關西: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中國、四國: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
    九州: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 https://youtu.be/0fspyD1XI7s )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 https://youtu.be/-tjOom7O7iM )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 https://youtu.be/ZRxuvymM7j4 )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


    #果籽 #賞楓   #紅葉 #日本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28 08:30:12

    今天是消委會45周年紀念日,早在1974年,消委會已開始製作「主要食品零售價格行情報告」,每日檢查14款柴米油鹽街市行情,透過電台發佈。幾十年來格價行情越做越大,變成今時今日的規模。

    上任七年的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說,當年(1973年)就是因為石油危機,引起通貨膨脹,特別是入口的食米,好些米商囤積居奇乘機抬價謀取暴利,「香港好細啫,但當年可以這邊賣五毫子的貨,別處賣三元,差六倍價錢啊!」現在一切轉做網上自動每日更新格價,二千多件貨品按類別或名字,就可見每日價格流動,格價專員就正式完成歷史任務了。不過發展下來,消委會的工作變成對不同貨品品質測試及比較,或監察各種不誠實或不良營商手法的機構。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暫別熟食中心】周潤發發哥每周必吃半世紀老店即炸巨型豬扒 兄弟檔同場破解不和傳聞 (果籽) (https://youtu.be/nmUTwMG7818)
    【窮茫青年2/4】五人迫爆300呎公屋 低薪青年嘆香港閹割夢想:「搬去劏房為有喊的角落」(果籽)(https://youtu.be/WOQdpMG11Z8)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https://youtu.be/-tjOom7O7iM)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精明眼 #黃鳳嫺 #安全套 #石油危機 #格價 #消委會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王水成臭豆腐價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26 17:30:11

    來到柏林,幾乎在每條大街小巷都會找到經典街頭小食咖喱香腸(Currywurst),今年是它誕生的70周年。
    相傳在1949年4月,小食攤販Herta Heuwer從駐守柏林的英軍得到喼汁及咖喱粉,她隨意加入番茄醬及其他配料,製作出了一種風味獨特的醬汁,搭配煎香腸一起出售。價格低廉又份量充足的小吃很受柏林人歡迎,1950年代中期,柏林人開始將她的這個發明叫做「咖喱香腸」。她將醬汁配方「Chillup」註冊專利,終其一生都沒有將配方轉交給任何人。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德國 #咖喱 #香腸 #醬汁 #配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