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王之逆襲角色介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王之逆襲角色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王之逆襲角色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王之逆襲角色介紹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 夏季日劇不負責講座 . 好的,第三級警戒兩個月過了,上一季的日劇也都追完了,Netfilex、MOD 等平台想看的電影也都看完了,只剩期待的夏季日劇來滿足一下追劇慾望了!不得不稱讚一下,上季日劇非常精彩,大家稱讚連連。雖然說夏季日劇普遍少了些刺激,但本季也是有許多期待,雖然比起卡司,有點單...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巴哈姆特電玩瘋直播手機遊戲《King’s Raid – 王之逆襲》全新改版,由編輯小鈺與特約 Weapon 主持。遊戲為使用 Unity 引擎打造的 3D 西方奇幻角色扮演遊戲,這次要帶來改版後新的該隱神殿關卡與靈魂武器系統介紹!...

王之逆襲角色介紹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7:35:34

#波妞聊演員 潔西卡·雀絲坦 各位粉絲晚安🙆🙆最近天氣又轉涼了,大家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了喔😣😣又到了每週介紹演員的時間了,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美麗與演技兼具的潔西卡·雀斯坦,趕快來看看關於她的精彩介紹❤❤ - 1977年3月24日出生於美國加州沙加緬度。 - 她天生紅髮,但因為西方人對紅髮的刻板...

  • 王之逆襲角色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2 00:36:41
    有 32 人按讚

    2021 夏季日劇不負責講座
    .
    好的,第三級警戒兩個月過了,上一季的日劇也都追完了,Netfilex、MOD 等平台想看的電影也都看完了,只剩期待的夏季日劇來滿足一下追劇慾望了!不得不稱讚一下,上季日劇非常精彩,大家稱讚連連。雖然說夏季日劇普遍少了些刺激,但本季也是有許多期待,雖然比起卡司,有點單薄,但是幾齣新劇的題材也是挺有意思!這次就來個八部,讓在家防疫有些目標能追著!
    .
    .
    《 名偵探主廚 / シェフは名探偵 》
    ★★★★★
    實在是很喜歡西島秀俊一臉酷酷的模樣,偶而又有點冷面笑匠的設定,這次不是警察,是個法餐主廚,有著敏銳的觀察力與推理能力,為每位顧客解開心結與煩惱。而搭配著濱田岳的喜感碎嘴,與各式美食的交錯,滿足了味蕾與推理的雙重樂趣。
    .
    .
    《 孤獨的美食家 9 / 孤獨のグルメ 9 》
    ★★★★★
    不用多說,五郎的美食雷達依舊犀利!睽違兩年的回歸,不過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似乎有點吃力。但看著五郎吃相,那些煩惱就佔丟一旁了,先筆記下來,有機會再實地探訪!
    .
    .
    《 女子警察的逆襲 / ハコヅメ ~たたかう!交番女子~ 》
    ★★★★★
    女主角是戶田惠梨香就是要加入追蹤!這是一部漫畫改編的日劇,原著漫畫家 泰三子,原本就是個女性警察,有著十年警察資歷之後,毅然辭職改畫漫畫。原先沒有任何漫畫基礎,靠著警察工作時的「 似顏繪」深厚底子,成為了暢銷漫畫家。而她成為漫畫家的動機,是為了「讓你更了解警察」,實在是有趣的奇作。而搬上螢幕之作,由戶田與永野芽郁兩位妹子搭擋,瞧瞧女警日常的忙碌工作,還有實際寫實遇上的工作問題,帶點笑點的有趣。
    .
    .
    《 八月在夜晚的棒球打擊場 / 八月は夜のバッティングセンターで 》
    ★★★☆☆
    奇妙直白的日劇名,是從打擊練習場開始的日劇 (但是現在才七月)。好陣子沒留意到仲村亨主演的日劇了,這次的主題也蠻特別,是以棒球為題材。「只要看揮棒就能告訴對方該有什麼煩腦」的中年男子,在練習場上找尋打者迷惘因子。第一集的來賓是演著內向OL的木南晴夏 ( 玉木宏的老婆,好不習慣她演內向角色。),然而畫面一轉,直接到棒球場上講起來棒球理論,還請來了岡島秀樹特別演出,看起來是蠻有一回事的!繼續追蹤。
    .
    .
    《 家族募集 / # 家族募集します 》
    ★★★★☆
    作為 TBS 周五 “金ドラ” 時段強作 ( 今年前兩部為《 我家的故事》、《 離婚活動 》)這也是讓人期待之作。主要焦點是在於單親家庭們的故事,因為一個 Hastag 「#家族募集します」將各自有著問題的單親家庭,匯集一起在一個屋簷下互相照料。或許這正是當代的社會上許多人的問題吧,有著溫馨親情的蘊染,是蠻催淚的。不過有個問題,才拍攝前幾集,主角太賀就染疫了..... 保佑他健康歸來了!(應該還可以順利拍攝吧!)
    .
    .
    《 獨酌亦可 / ひとりで飲めるもん 》
    ★★★☆☆
    是個以女生為主角的美食日劇。主角大政絢飾演個時尚產業女主管,而下班的興趣是去平價連鎖店喝杯啤酒享受平民美食。其實是個蠻衝突的主題,畢竟一般定食、丼飯連鎖店,很少會有年輕女興單獨一個人進去用餐(更何況是講求面子的時尚產業)。而拋下成見,進去天丼店豪邁大啖美食的享受,第一集就是我最愛的 「天丼てんや」 !(第二集的預告是「餃子の王將」) 這名單實在是讓人有興趣!
    .
    .
    《 如果合您的耳朵的話 / お耳に合いましたら 》
    ★★★★☆
    另一個以平價美食為主的美食日劇,不過這部以 PODCAST 為主題的,原本內向少言寡語的伊藤萬理華,講起來美食就可以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有人推薦嘗試起 PODCAST ,第一集介紹了松屋的各項料理,似乎也激起來不少食慾!而伊藤年輕時候熱愛廣播,還會用 MD 錄下留存,這也是個上個世代的逝去科技了....
    .
    .
    《 家裡蹲老師 / ひきこもり先生 》
    ★★★★☆
    這部是 NHK 的日劇,老實說主題或許有些無趣,是日本有關現有的社會問題 「繭居族」。但一看到主角是佐藤二朗 ,就是要繼續追蹤下去了!飾演著繭居 11 年,而重新邁出房間重新生活的陽平,突然被邀請成了中學的臨時教師,專門輔導有著家庭問題、社交恐懼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如何走出壓力的陰霾。難得佐藤二朗正經的作品,但看到他的臉,還是會傻笑一番。
    .
    .
    這季先這樣,下回再見!

  • 王之逆襲角色介紹 在 我是吳小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4 20:46:15
    有 42 人按讚

    速評《浪姐2》首播 (微雷)

    經歷愛奇藝《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系列、以及騰訊《創造101》《創造營》系列和去年夏天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如今看第二季的《浪姐》,我終於能用一種「追劇」的方式,來看這所謂的實境真人秀了。所以《浪姐2》首播,吸引我的看點是30個姐姐的選角、人設如何建立,以及劇情有什麼樣的起伏發展。

    如果你有看第一季的《浪姐》並稍微關注一下成團七人組的發展,你就會知道:成不成團,一點都不重要!你可能在第一季的第一集,就會想到冠軍一定是寧靜;但你或許沒料到,她會在成團夜說「我不想成團⋯⋯」(那你來幹嘛?),更意想不到這個連團名「X-Sister」你都還沒記起來的「期間限定女團」,就在成團3個多月後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直接宣布解散。

    那麼,許多女明星搶著來《浪姐2》是為什麼呢?官方說法一定是突破自我、跨出舒適圈blabla⋯⋯例如張柏芝說是要讓大家看她「40歲後怎麼活出我自己的人生,我現在活得很快樂,看到很多陽光⋯⋯」恩,應該是看到錢幣的光芒吧。不信?來看看有多少商業合作,《浪姐2》第一集一開場,除了「冠名贊助」金典有機奶,「首席合作夥伴」美團優選,還有Vivo手機、唯品會、有道精品課、Swiss自然營養品牌、LUX、豌豆思維、德芙、衛生巾、小刀電動車、智能空調、金龍魚調和油、隔離霜等12個「官方合作夥伴」,光是唸完所有品牌的口播就花了快90秒。

    我不確定有錢能不能使鬼推磨,但我相信有錢就請得動大明星。拜託大家看一下黃曉明幫美團嚴選拍的廣告⋯⋯恩,該怎麼說呢?你會懷疑自己不是看到80年代的廣告,就是心想曉明哥哥是不是一線男星,是的話那他還真⋯⋯親民⋯⋯到可以帶動唱。還有一直紅在香港的天后容祖兒也來了,她真的是天后啊,但也一直就紅在香港,不要說內地,就連台灣她都沒攻下來。還有那英,她是7屆《中國好聲音》(有兩年叫《中國新歌聲》)的導師耶,卻要在《浪姐2》和吉克雋逸、陳梓童這些出身《好聲音》的學員比賽。放下身段、挑戰自我,你信?

    讓我們來賭一把(如果我輸了那就⋯⋯算了),《浪姐2》的C位一定是那英啊!就像李玟去比《歌手》的那一年,冠軍不會給聲音比她還高的迪瑪希,就像林憶蓮去的《歌手2017》,你該不會天真地為那時還沒懷孕的張碧晨加油吧?那英再怎麼不願意坐在大教室中的C位,最終她必然會是C位(也蠻呼應姐在哪裡,哪裡就是C位),她的角色,就是第一季的寧靜。

    第一季有個五音不全、舞蹈障礙但自帶鏡頭與話題的張雨綺,很顯然在《浪姐2》交棒給張柏芝,巧的是兩個人也都曾經是「星女郎」呢!張柏芝鴨嗓眾所皆知,初評級不斷跟現場所有人和觀眾打預防針「我唱不好也跳不好⋯⋯」,她有自知之明這點倒是不錯,但有顏值、知名度高、會炒作,節目組會需要她走到最後的。

    至於伊能靜的角色,一開始我直覺聯想到同樣來自台灣、也都嫁給大陸男星的陳妍希,但看完第一集《浪姐2》,楊鈺瑩脫口就是四字金句的說話方式,讓我忍不住覺得跟靜姊姊太像了!而且年紀在30位姊姊中也是坐二望一。楊鈺瑩台灣觀眾可能比較不熟,她是90年代大陸的玉女代表,她介紹自己的方式「我都嫌自己太呆板了,都穿一條裙子,笑得甜甜美美地」,稱讚姐姐們的方式「我們不就走進了百花園了嗎,像是場眼睛的盛宴⋯⋯」著實讓我驚呆了。

    還是喜歡那英那種令人捏把冷汗的直爽,例如對著張馨予、李菲兒問:「你們倆誰啊?」跟張柏芝說:「你別哭,我都沒投你票。」但最有勇氣的是跟黃曉明說:「我沒認出來你。」我當場噗哧大笑(笑什麼?自己去看曉明哥的臉)。

    有耿直的,當然也有需要說說場面話的。例如張柏芝唱完跳完,有人說「好可愛,太可愛,把我唱哭了(不是嚇哭吧?)」,有人說「她就是輕輕鬆鬆就好漂亮喔(嗯哼,優雅而不失禮貌的稱讚)」。滿分100、獲得64分的她本人則說:「今天那個分數,我已經很高興了。」互投階段還叫眾女星「姊姊們不要舉手,你們舉手我心裡特別難過」,接著哭了!哭了!哭了!她說:「我太感動了,明明我跳不好也唱不好,我真的好感動你們那個愛。」

    Oh My God!這種做作的應對真是太好看了,就像選美冠軍一定要說:Peace&Love。

    《浪姐1》有孟佳、王霏霏這種在韓國以女團身份出道的,《浪姐2》則是網羅了《超女》、《快女》、《好聲音》優勝者,除了吉克雋逸、陳梓童,還有2004年首屆《超女》冠軍安又琪、隔年亞軍周筆暢,以及2009年《快女》冠軍江映蓉。

    編劇也懂得往資歷比較淺、或知名度比較低的姐姐們身上加戲,例如江映蓉被女團經理人杜華直批「你沒打到(動)我」,安又琪更慘,接連被批「開高走低」、「心態配不上能力」。但,別忘了孟佳在《浪姐1》可是先墊底、被淘汰、再逆襲、終成團。先入地獄,真的沒什麼。

    終究是套路啊!袁姍姍初評才40幾分,因為她唱壞了,不斷問「我可以重來嗎」,明明曉明哥介紹規則時就說「初評級不能重來」,老師講話妳有沒有在聽!(報告有!但是這樣才有戲)

    董璇(高雲翔前妻)選唱那英的〈夢一場〉,亮點當然不是原唱也在現場,是歌詞「早知道是這樣 像夢一場 我才不會把愛都放在同一個地方 我能原諒你的荒唐 荒唐的是我沒有辦法遺忘」,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沒有?沒關係,陳妍希加碼上演感動落淚「女人特別會心疼女人」,這樣解釋總該懂了吧!還是不知道的話,就請你上維基百科查新聞。

    追起來吧!

  • 王之逆襲角色介紹 在 柳廣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5 20:56:33
    有 255 人按讚

    Day 2 笑什麼 你也是Sequential Art (上篇)
    少時專心琢磨技藝,長大後發現創作者最需要克服的是既定認知、刻板印象。
    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個媒介苦修打滾多時,自然而然會走出自己的軌道。但太過自我感覺良好地走在這條路軌上,就會只專注看著自己軌道的正前方,不經意放棄了觀看其他路軌的景色,甚至還以為那些景色根本沒什麼好看的。

    我是個由漫畫出發了解藝術的人,所以今天容我從漫畫講起。

    如 Day 1 所說,可能因為日本成長的緣故,自人生有記憶起,我就每天在看漫畫,尤其是少年Jump。隨著漸漸長大,我也變得喜歡解構集英社旗下的漫畫。什麼每頁平均5-7格分鏡、黑白色比例、玄幻打鬥漫畫的武器一定有劍、男女角色數目的比例等等。聽起來像是個專家。

    那時全中大Fine Art Undergraduates只有我一個在畫漫畫,(江記黃照達等人都早就畢業了)心想,該沒什麼人challenge到我關於漫畫的認知吧。突然一句。

    「喂,你覺得漫畫是什麼呀?」

    聽起來多簡單的問題,我卻支吾以對地答辯著。

    用「答辯」,是因為我發現自己不懂得回答,卻又不想被看穿。即使看著那提問者純粹出於好奇的誠懇臉色,那毫無敵意的請教,我還是選擇砌詞答辯。那刻即使真的成功說服了他,也讓我內心誤以為足夠堅牢的漫畫知識庫像國人玻璃心般輕聲敲碎。

    隨著多年對漫畫漸漸深入的認知,鞏固下來的是對漫畫的既定認知。且這種既定認知在內心刻劃得愈深,就愈難以接受其他形式的漫畫,甚至拒絕理解,把不熟知的漫畫歸類為邪魔外道。

    幸好我未算病入膏肓,仍能就自己對一種媒介輕妄、粗糙的觀念提出質疑。

    然後我就認真地想「漫畫是什麼」。

    我嘗試把視野拉遠來看。但一旦把視野拉寬,什麼影像藝術、動畫、舞蹈等等的,都映入視線。媽啊。我只是想思考漫畫是什麼。為什麼你們都走進來了?

    「因為你剛才在想『漫畫是有序的圖像排列』啊」。

    錄像 動畫 舞蹈 etc has joined the chat。

    「我也是有序的圖像排列。」

    「我們也是。」

    「那我們都是漫畫囉?」

    「不是吧。」

    「為什麼不是?」

    「那你們是何時開始出現分野的啊?」

    「圖像排列的邏輯、媒介、方法。」

    我嘗試扒開來看它們之間出現分區的界線。但發現界線很糢糊,糢糊得像是形容顏色的詞語,什麼「藍綠色」、「綠藍色」、「青色」、「鴨綠色」、「青玉色」、「綠松色」、「碧綠色」。但後者要定義區別,其實可以用光波長、Hex Color Code等賦予每個詞彙絕對且可量化的定義。可是,藝術媒介又可以嗎?或許硬要在藝術形式上找出絕對量化的定義並不可行,但透過思考媒介間微妙的區別及共享之處,就能更理解自己處理不同媒介時,腦袋究竟出現過怎樣的思維轉換。

    於是,媒介之間的糢糊界線、未明之處,變成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也開始在這些地方鑽起牛角尖,用另一種心態重新畫起漫畫來,還把一批Copic Marker,G筆頭擺進蘋果迷你倉封印起來(說起來,有人想要嗎?可dm我,還有很多哦)。

    如果真的深究這道問題,需要大量實驗及閱讀經驗。於是就傾家蕩產買起書來。還記得,第一年受邀參展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時,我花了10000多元港幣買了一個行李箱份量的書。因為那時覺得當地的書,錯過就沒了,因為我活在被港漫、英雄美漫、日漫當道的香港,生怕回來後就再也找不到這些書。所以當時的想法就是有殺錯無放過,要買下一眼間看不透是什麼東西的書,回港再慢慢研究。
    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將介紹我自己在一些作品的嘗試,以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2、3、4張:Cube Escape Paradox (柳廣成)
    _________________
    我在腦海內的漫畫VS動畫之思辯:Frame Rate vs Panel
    年少時買過漫畫化的寵物小精靈劇場版:《超夢夢的逆襲》、《利基亞爆誕》、《結晶塔的帝王》、《穿梭時空的相遇》。發現內文都是電影動畫幀格的截圖,排列成漫畫形式印作紙本漫畫書。後來我在想一個顯而易見但卻耐人尋味的問題:

    是否把上述電影的Frame Rate 調至平均On 90(不是粗口哦),就看起來像漫畫了?

    (得出on 90的根據:90分鐘電影有129,600幀(24FPS),用一頁漫畫平均7 Panel,一本書200頁的算法來算,129,600/(7x200)≈90)
    影片需要高frame rate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圖像連續變化、運動(播放)的速度而導致肉眼的視覺殘象產生的錯覺,而誤以為圖畫或物體(畫面)正在活動。漫畫的Panel間的提示因不需要考慮殘象運動錯覺的事實,令腦袋足以腦補Panel間的缺失即可。

    自4年前畫起動畫後,我就在想如何把畫作的frame rate變得尷尬,慢得既不像動畫,快得又不像漫畫。於是在此書,就試試看了。動畫裏上一個幀格映入你的眼球後,就是下一個幀格的事了。上一幀格消失,下一幀格出現,如此輪替。但漫畫就是要所有畫面乖乖地印在紙上讓人一覽無遺。那不如讓onion skin更透徹些、延伸得更遠些幀格,全畫出來好了?(哈哈,literally OnionGhost)

    在我這次作品上,我覺得漫畫可以玩的是發生於頁面上的圖像排列,不是輪流替換單一幀格畫面。但又可以應用在處理動畫會思考的事。

    這時你可能會說,漫畫就非得是平面紙本不可了?
    很好的提問。所以,下一個。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5、6、7張:Here(Richard Mcguire)
    _________________
    要在電子熒幕介紹這本書的魅力,恐怕有點難。因為Here作出的嘗試,是有意圖地讓漫畫書作為立體、具厚度的印刷品,如何藉其物理性與內文的空間感巧妙呼應。但它不是pop up立體書,因為它還是以完全平面的紙本製作而成,圖像的解讀仍然依賴平面紙張的表達。我說的立體,意思是指作者賦予書本在釘裝上的立體空間意義,令書本的釘裝不流於紙本書籍純粹的物理特徵。

    Here是左揭書,封面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屋子窗口,封底則同樣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牆壁。內頁則是由屋內視覺向外看的景象。亦即,內頁左頁一定是向窗戶外看的,右頁一定是向牆壁看的。以90度角翻閱,就會構成封面、封底是屋外空間,內頁則是屋內空間。Here這本書的原則,就是空間上的視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Here內文近300頁,透過漫畫鏡框再加標明的年份,由固定的視覺,持續變化的時間,交代這一空間發生過的人和事。

    內文最初較在想像範圍內,就是屋內在數十年間換過不同的租客,有過長期租客,看著家人數目多了起來。還有數頁這樣的場景:在相隔甚遠的時間說過的各種話語,硬被漫畫的分鏡力量截下來,放在同一畫面。彼此間的語句本應毫無關聯,但卻因為漫畫的力量而被安排在同一空間重遇,使得兩者間的話語像在交談般。

    後來,時間的尺度開始拉闊。時間延伸至房屋仍未被蓋起來的時代,剛好有個獵人經過,他射出的箭,剛好擦過漫畫內永恆不變的視點;還有城市化的經過、築屋的過程、工人等,都被這絕對不變的視點映下來。漫畫中後段還來到未來的時光、以及遙遠的過去:地球剛誕生,仍無大氣層之際,漫天星星、隕石的場景。
    _________________
    我發現自己寫太長了。要分兩天寫。明天會進入動畫世界多一點。
    另外,介紹多點在漫畫媒介的既定語言、概念上大作發揮的藝術家及作品,可以google,還可以上網買買他們的書看:

    (此Post第8、9、10張)

    榮念曾 天天向上

    Tobias Schalken Balthazar

    Chris Ware (我推薦他所有書,算是Infographic x comics的始祖)
    _________________
    老實說,愈是探索,就愈不知道漫畫是什麼。但我樂在其中,如Day 1 所說,這並不是一種迷失的狀態,而是令我雀躍的事情。就像研究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般,發現在宏觀世界行得通的物理定律,在微觀世界卻莫明其妙地一一被推翻否定。量子力學像是有意識般地對你說,「再想清楚才嘗試定義『規則』吧。」

    漫畫的全貌是什麼,就算是手塚治虫,我也不覺得他會知道。他也只是漫畫作為藝術形式的始祖發現者。像是物理學的…愛因斯坦吧。愛因斯坦發現了很多事,卻也帶著對量子力學的種種不解,歸入塵土了。不是他們渺小,而是世界太宏大了。

    漫畫的世界還有什麼未被發現,其實真的還有很多人不想停留在已知的既定形式,貫徹實驗精神,務實地用創作探索著。就算眾人不一定關心,作品不一定出名。

    動畫也是吧。

    隨著在藝術的造藝及年齡的增長,就更得提醒自己要謙卑。

    謙卑不是說在公眾形象上盡量以禮待人、說話盡量客氣謙遜,而是指對藝術保持謙卑。才能看得更清,藝術史的接龍遊戲才能玩得下去。於我而言,藝術是一種思考訓練,要對自己的創作時刻保持質疑,不能只苦修技藝,被自己畫作的視覺之美矇騙。

    我覺得對藝術形式愈是Judgemental的人,他們對藝術媒介的既定認知就愈深,就愈需要否定,以捍衛他們內心對於藝術媒介片面的認知。因為如我經歷般,這種認知好歹也是用歲月建構出來的,就算被據理力爭地挑戰了,也會害怕信念失守,於是需要死守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才不會令長年建構出的自我搖搖欲墜。

    Artist Statement 常見的語句「向____提出挑戰」雖有被濫用之嫌,但考慮適當的Context,其實本身的說法並沒有錯。

    挑戰的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作品會證明某些認知是過時的,此時我們就得承認這些認知已不合時宜。而這種不合時宜,與今期流行什麼東西無大關聯,因其否定來自創作上實驗結果的推敲。經不起推敲的觀念就捨棄吧。若此觀念出自你心,就更需要虛心捨棄。

    打了四小時字,發現打子4000字,見諒lol
    下篇明天出!再會!

    #onionghost #onionghosthk #動畫 #動畫推薦 #插畫 #illustration #animation #illustrationartists #animator #happynewyear #newyear #drawing #art #artist #pencil #comic #manga #bd #bandedessinee #柳廣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