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玉成段四小段都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玉成段四小段都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玉成段四小段都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玉成段四小段都更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林欽榮Charles Li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市都委會第705次會議 完成蘭州國宅-斯文里整宅公辦都更計畫案及士林通檢審議 並接手啓動南港通檢審議】 今(20)日召開都委會第705次會議,審議通過「大同區蘭州國宅及斯文里整宅都市更新計畫案」,宣告法定都更行動正式啟動。本案分為四處更新單元,市府並期許以「一年一期」為目標,本(2017)...

  • 玉成段四小段都更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1-20 13:47:16
    有 80 人按讚


    【市都委會第705次會議 完成蘭州國宅-斯文里整宅公辦都更計畫案及士林通檢審議 並接手啓動南港通檢審議】

    今(20)日召開都委會第705次會議,審議通過「大同區蘭州國宅及斯文里整宅都市更新計畫案」,宣告法定都更行動正式啟動。本案分為四處更新單元,市府並期許以「一年一期」為目標,本(2017)年度將優先推動居民意願整合已高達近七成的斯文里三期,由市府更新基金自行辦理開發。而歷時5年審議的「士林區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全案經委員會審決通過,市府將繼續報請內政部核定。此外,市府同時針對2016年8月30日公開展覽的「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循例先進行簡報會議,後續將組成專案小組並預定於2月期間至現地會勘後,開始進行討論。

    本次市府所提都市更新計畫,除擴大劃定大同區大同段一小段465-2等4筆土地為更新地區,並併同89年6月26日公告劃定之更新地區,據以擬定都市更新計畫,同時劃定四處更新單元。後續更新策略,斯文里整宅之容積獎勵將依都更條例規定核以50%,至於蘭州國宅更新範圍因尚無法滿足居住單元水準,俟意願整合完成後,另由市府協助辦理都市計畫變更。目前,斯文里三期同意比例更高達近七成,並將於本(2017)年度由市府協助辦理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更新期間,市府將協助由明倫中繼住宅先進行安置,未來三期更新完成後,低樓層將提供部分空間作為社福及公益設施使用,市府依權利變換取得之公宅或中繼宅,則接續做為下一期更新單元更新時之中繼安置使用。

    至於【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自2001年9月28日發布實施迄今的南港區主要計畫通盤檢討,在鐵路地下化完成、高鐵南港車站通車、臺鐵南港車站升格為一級車站,以及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家生技園區等五大中心各項建設逐步完工下,儼然成為本市東區重要門戶,扮演交通、文化、生技產業發展重鎮的角色。在面對地區發展結構已產生巨大改變,部分傳統工業區轉型與更新等發展課題,以及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等,確有必要重新進行全面檢討與因應。市府於2015年啟動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除進行東區門戶戶外開講外,並曾提2016年5月12日及6月15日第687次及第689次兩次委員會議,就通檢計畫草案進行研議。經綜合委員建議以及民眾陳情意見,市府於2016年8月29日公告公開展覽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並提送都委會審議。

    南港區通盤檢討計畫案在「生活環境人性化」、「生產環境國際化」以及「生態環境永續化」的計畫目標下,計畫年期以130年為目標年,規劃範圍涵蓋20個行政里,面積2184.24公頃,市府提出南港區發展功能與定位,並分為「成德」、「玉成」、「東新」、「經貿」及「中研」五大生活圈進行檢討,提出應配合之都市計畫變更內容,全案共計變更主要計畫20處,擬定及變更細部計畫11處。公開展覽期間都委會接獲陳情意見計88件、968人次,其中多數是對於工業區變更以及產業生活實驗特定專用區之規定提出陳情意見。本案後續將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討論,針對市府所提南港區發展定位、構想以及與東區門戶之關聯性、各生活圈變更內容與議題、公展期間民眾意見等內容,分次進行詳細討論與審視,並將於專案小組召開前先至當地現勘。

  • 玉成段四小段都更 在 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3-09-14 22:17:50
    有 5 人按讚


    兒童發燒生病處置建議

    台灣兒科醫學會
    2011年11月22日

    1. 發燒的現象: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 38OC,人體生病引起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的定位點提高,所以造成發燒現象。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小孩可能會覺得冷、四肢冰冷,這是體溫設定點提高的結果。一旦體溫提高到設定點之後,四肢變成溫熱,也不會有明顯怕冷的感覺。過一段時間或使用退燒藥以後,體溫定位點下降,小孩可能會覺得熱,並開始流汗退燒。
    2. 體溫的測量: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但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口溫平均比肛溫低,腋溫平均比肛溫低。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
    3. 發燒的影響: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人體對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有調控機制,所以一般不會超過41OC。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沒有積極退燒,小孩體溫可能一直往上飆高,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坊間小孩腦子燒壞的傳說,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
    4. 危險的病徵:發燒的有無、體溫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度,兒童生病時,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的危險病徵。無論有無發燒,如果兒童出現下列情形,宜儘速至兒科專科醫師處診治:
    l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l 尿量大幅減少
    l 哭泣時沒有眼淚
    l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l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l 持續頭痛與嘔吐
    l 頸部僵硬
    l 咳痰有血絲
    l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l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l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l 皮膚出現紫斑
    l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5. 退燒的時機:如果體溫沒有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體溫沒超過39 OC的時候。然而,發燒對於下列情形的負面影響較大,當體溫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積極退燒:
    l 慢性肺病
    l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l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
    l 嚴重神經肌肉疾病
    l 慢性貧血
    l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例如先天酵素缺乏)
    l 孕婦
    l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特殊不適症狀
    6. 退燒的方法: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引起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可能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單純注射點滴也沒有退燒效果。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產熱與散熱失調的情形,或使用退燒藥以後開始散熱流汗的時候,使用物理退燒法才有些幫助。各種退燒藥物中,除了阿斯匹靈不可用於18歲以下兒童之外,其他口服與塞劑均可於必要時適量使用。
    7. 後續的處理: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造成醫療的浪費。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其目的在帶給兒童短暫的舒適。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其中有些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家長必須注意有無第4項所列的危險病徵,並持續遵從醫矚追蹤治療。

    台灣兒科醫學會參與制定建議委員:

    召集人:李秉穎
    委員:何慈育、呂俊毅、黃玉成、黃美智、黃清峯、鄒國英、劉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