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hun-Ming HOU Solo Exhibition " The Flag Carriers – A Tainan Residency Interview Project with Taiwanese Shaman 2019"
Date: 13:30-19:00 (Thur-Sun)...
2020 Chun-Ming HOU Solo Exhibition " The Flag Carriers – A Tainan Residency Interview Project with Taiwanese Shaman 2019"
Date: 13:30-19:00 (Thur-Sun), Sept. 15~Oct. 25, 2020
Venue: Mizuiro Workshop Contemporary
Contact: 06-2216806
Interview with Taiwanese Shaman (1)
Shaman for God of Northern Sky-Xuanchang Tan. Yangzheng Academy-Zhang Lijun(張理筌)
2020 侯俊明個展 「背令旗的人– 乩身訪談創作」
展期|2020.09.19-10.25 13:30-19:00 (週四~周日)
地點|水色藝術工坊當代藝術館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環河街129巷31號
電話|06-2216806
乩身訪談(一)
玄天上帝乩身-玄昌壇.養正書院-張理筌
志瑋
四十歲,已婚,有一個兒子,十個月大。
建築系畢業。在四百人的公司擔任董事長特助。
也曾在中國、美國工作。
幼年時外公帶著志瑋操五寶。 外公也是乩身。
據說乩身體質多來自母系遺傳。
志瑋十八歲第一次起乩。
家族旅遊鹿港時三太子來附身。
二十四歲出道。在保安宮池府王爺神桌下睡四十九天完成乩訓。上刀梯。
志瑋起乩「辦事」不打赤膊,不穿神衣。
在桌上才講話,不在桌不講話。
他説是為避免人神不分。
乩童社會角色,是助人也是祝人。要能先安撫信眾,才有所謂「準」、「不準」。
志瑋説信眾帶著疑惑來,不能讓他們帶著恐懼離開。
信眾把生死疾病問題託負給了乩童,乩童的身心承擔很重。
但社會對乩童的觀感很負面,「乩童」是貶抑詞。
志瑋母親不願自己辛苦栽培的兒子是乩童。連乩童志瑋也不願自己的兒子長大後成為乩童。
但現在家族成員都投身服務神明。姊姊也是法師。
降乩
搖頭晃腦 薰香 抖腳 喝酒
都是為了讓身體、意志鬆開,在暈眩恍忽中靈體抽離。
玄天上帝從後腦勺進入。
池府王爺從丹田進入。
三太子騎馬來,咚咚震動,心悸。
濟公親和。
辦事多由濟公開口逗笑眾生。
二零一九年十月
禁山侯
記于台南水色
#TheFlagCarriers
#shaking
#HouChunMing
#legendhou
#MizuiroWorkshop
#theartoffolkbelief
#InterviewProjectwithTaiwaneseShaman
#shaman
#Taiwaneseshaman
#spiritmedium
#背令旗的人
#顫動
#侯俊明
#六腳侯氏
#禁山侯
#水色藝術工坊
#乩身訪談創作
#乩童
#乩身
#宮廟藝術
玄天上帝乩身寶衣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談宗教信仰與獨立精神 / Jimmy Chen
回頭看宗教引進台灣的歷史,西班牙人帶來「天主教」,荷蘭人帶來「基督教」,鄭成功帶領明國人,來台殺了信奉多神教與祖靈的台灣先民,也帶來了漢人「玄天上帝」、「關公」、以及「王爺」的信仰。原本明鄭時期諮議參軍(相當於宰相)陳永華為革除荷蘭人所留下的基督教信仰,積極興建三十九座漢人寺廟,其中以八所玄天上帝廟和九所關聖帝廟最多,還有保生大帝廟、觀音寺等各種廟宇,就是沒有媽祖廟。
後來清國起用明鄭叛將施琅(殘暴的鄭成功殺了他全家)為水師提督,負責攻打台灣。因為施琅數度帶領清國兵攻台,都遇到颱風,無功而返。施琅家族原信奉玄天上帝,為了收民心、揚軍威,遂利用「媽祖」信仰,來作為號召征台的工具。
因為當時施琅旗下攻臺主帥吳英是莆田人,莆田人在軍中勢力很大。施琅先以莆田平海做為海軍基地,取「討平海逆」之意,並運用媽祖家鄉的民力民氣;接著親自率領各陣營將領到福建湄州天妃宮向媽祖致謝,捐錢重建媽祖的梳妝樓朝天閣,以獲取信仰媽祖的福建、廣東沿海居民認同。
施琅在澎湖海戰中,大敗明鄭大將劉國軒,鄭克塽投降,自此台灣部份地區被納入清國版圖,從此讓自古人文薈萃、民族多元、民風純樸的寶島,成為了清國的殖民地。
施琅隔年班師回福建,因為清康熙皇帝因為歷經三藩之亂,據傳當時康熙對施琅有懷疑之心,施琅為避免功高震主,上奏編造神話,提到媽祖神蹟:在澎湖攻敵時,部將們都看到媽祖彷彿在上方,又像在左右。平海的人也說看到媽祖神像的衣袍濕透,深信是媽祖顯靈助戰,而媽祖早有預言:「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將戰功歸功於媽祖,請求清帝敕封媽祖。
康熙皇帝應允將媽祖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施琅順著旨意,率領征臺將領捐出薪俸,將寧靖王府改為大天妃宮,大天妃宮改建完成後,康熙皇帝賜「輝煌海澨」匾額。二十四年後,翰林海寶、徐葆光奉命出使琉球回來,以媽祖默默助佑有功,將媽祖列入朝廷的春秋祀典。一七二○年,大天妃宮改名為大天后宮,成為台灣奉祀媽祖的首廟,此時媽祖開始將逐漸成為台灣人民信仰的主流。
由以上的歷史,我們知道清國侵略台灣最大的功臣是「媽祖」,若以清國侵略東土耳其斯坦維吾爾民族的歷史來譬喻,媽祖與施琅對於台灣人而言,就好比左宗棠對於維吾爾人的意義。白話說就是,因為有她的庇佑,所以台灣變成了清國的殖民地,台灣先民成了任殺任奪的中國奴,延續到如今的我們也因而成了華國人(相當於次等的中國人)。看著那些90%身上流著原民血液被漢化的台灣族人們,跟著像奴隸一樣的跪拜威權統治者所冊封的神明,神轎旁還簇擁著一群穿著3百多年前兵勇服飾的轎夫跟黑道人物,讓人內心有股很深沉的哀傷。
因為媽祖信仰獲得清朝廷鼎力扶持,如日中天快速發展;加上清朝廷在台灣設立番屯制度,將台灣原民平埔族漢化,再將平埔族以外的台灣原民趕離丘陵與平原,並在清國占領的地區四處建立媽祖廟。被建了媽祖廟的地方,即代表著清國政權掌控之所在。自此「媽祖」信仰,成為台灣先民被漢化,被殖入中國腦很重要的象徵。
由於台灣先民敬天惜福的先天性格,威權殖民者利用這樣的民族性,以政治的手段,串聯了台灣各地香火鼎盛的大廟,作為舉辦盛大進香儀式,甚至作為綁樁拜票、買票,操控地方的基地。讓容易受騙、愛熱鬧的台灣民眾,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威權殖民統治者所編織的漢人信仰的巨網之中。
台灣的媽祖傳說,大概都是廟方所聲稱媽祖用裙擺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空投炸彈等神蹟。例如二次大戰期間,盟軍丟兩顆炸彈在大甲街上,一顆炸燬火車站一帶;一顆未爆彈落在媽祖廟旁的市場邊,傳說是鎮殿媽祖顯靈接砲彈,才使鎮瀾宮城內一帶沒有受到炸彈損傷。另外,朴子配天宮也有同樣的故事,二戰期間盟軍丟了一顆飛彈在朴子街上水塔附近,配天宮媽祖用裙擺將飛彈接住丟入朴子溪中,使得朴子街免受戰火的波及。雲林西螺廣福宮、彰化縣埤頭合興宮、東螺開基祖廟北斗奠安宮、屏東縣萬丹萬惠宮、台南市鹽水護庇宮也有相似的傳說。
筆者是西螺人,家裡信奉佛教,阿嬤吃了近一甲子的長年齋。37年前我請教阿嬤,為什麼大甲媽祖來都要到福興宮?阿嬤說,因為那是政治廟,我們當地老一輩的人都拜廣福宮。我又問阿嬤,那為什麼我們要拜廣福宮的媽祖,因為她很靈驗嗎?阿嬤說,據說日本時代她曾幫西螺收了很多的彈藥,讓西螺免受炸彈的破壞。
我接著問阿嬤,有人看到嗎?阿嬤說,據廟裡面的人說,媽祖的外袍被子彈打了很多孔,顯示媽祖顯靈幫忙西螺擋災,所以我們要感謝祂。當時我還小,聽這樣的話語,我覺得媽祖人真好,就這樣跟著阿嬤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都到媽祖廟裡去燒香。
長大以後,我遍訪各大宗教名山尋找心靈禪師,希望學習人生的智慧。從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一貫道、日蓮正宗、密宗,甚至奧修跟妙禪我都花過一段時間去了解。最後,我選擇跟「三昧智學院」學習禪修,因為我在這裡找到安定、祥和與智慧。
我從小跟武術館出獅陣,看過無數乩童上身演出,看過廟宮與法師辦事,也看過扶轎的人幾乎是閉著眼睛上上下下飛快的衝南鯤鯓廟前的長階梯。甚至自己跟著進香團進香的時候,感覺都有神靈上身,讓我的手腳不自覺的抬起來,像七爺、八爺一樣的走路姿勢,一路搖擺進廟裡。
我不否認包含基督教、道教與媽祖在內的宗教信仰,有我們所不能解釋,但卻真實存在的力量。但那些不是我尋求信仰引領我的理由。當我走進一個宗教、教堂或寺廟,能吸引我主動再來的理由,不是因為祂旺,也不是因為那些不知所云的靈動。純粹只是因為來到那個地方,讓我心安、心定,更讓我增長智慧。
我是獨派人,我不人云亦云、人拜跟拜。我尊敬所有勸人向善的神明,但我只跪拜能讓我的靈魂更自由、更貼近如來的信仰。
想想,宗教對你而言,代表什麼意義呢?
資料來源: 駱芬美《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