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獨立媒體有哪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獨立媒體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獨立媒體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獨立媒體有哪些產品中有5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11的網紅台媽日爸樂共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每個好學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偉大的媽媽 每年暑假前,日本的中、小學生和台灣孩子一樣,都會拿到暑假作業。當中除了常見的習題、讀書心得之外,還有最重要的 #自由研究。 自由研究顧名思義,就是自行找研究主題,寫一份報告,只要是能完成既定的項目,什麼天馬行空的題目都可以自己挑。由此可見,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思...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德國聯邦大選,目前各黨席次都塵埃落定,但最後會由哪些政黨來組成聯合政府,還是未知數。拿下206席、排名第一的社民黨希望在耶誕節之前,組成新政府,至於執政10多年的基民黨,則是獲得196席,另外兩個共獲得220席的綠黨還有自民黨,也成為兩大黨能否跨越過半門檻的關鍵少數。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22:15

##研究室日常|前幾天,我們在長期支持台灣青年擔任國際志工的 #劉曜瑋志工基金會 分享 #不一樣的創新國際志工行動,你也在現場嗎? 主講的數位外交小隊長 #郭家佑 前陣子與政委 #唐鳳 直播時談到,「Taiwan Can Help」的「Help」,不是由上而下援助的意思,而是平等互惠的概念:「讓其...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筋肉媽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1 08:25:50

盡量沒有在一直追新聞,但是每天兩點後,心情都會忍不住一直往下沉。 想著,可能下週,不會是最後一週停課; 即使下下週,可能也無法恢復工作; 但是生活在繼續著,該繳的該付的也很難減少.... 前兩週覺得生活井然有序:按表操課的運動、唸書、居家工作...一度還感到十分神清氣爽。 進入第三週後,時間...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Erin 居家.徒手.大重量訓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28:52

你想念那些長而有意義,不受應用程式打擾的對談嗎? 我討厭大數據去預測我的喜好,讓我想更黏著在我的觀點上。 現在人們經常談論到如何不在乎他人的想法。 但一顆人腦怎麼跟一群工程師對抗?我們還沒進化到能適應每五秒就需要一個即刻的互動或認同,而社群媒體幾乎是用潛移默化的餵養,讓使用者處於上癮後多巴胺缺乏的...

  •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台媽日爸樂共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09:51:36
    有 63 人按讚

    #每個好學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偉大的媽媽

    每年暑假前,日本的中、小學生和台灣孩子一樣,都會拿到暑假作業。當中除了常見的習題、讀書心得之外,還有最重要的 #自由研究。

    自由研究顧名思義,就是自行找研究主題,寫一份報告,只要是能完成既定的項目,什麼天馬行空的題目都可以自己挑。由此可見,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上,日本不是沒有下過苦心(在改革校規上也請多用點心好嗎?#黑心校規)。

    每年開學後的這個時候,不少新聞節目甚至會找出優秀、有趣的自由研究主題做專題報導,特別在疫情期間各種負面新聞中,這算是少見既暖心又有啟發性的內容。今年一位小學生4年級男孩--相庭唯人的研究成果,就引發了話題。

    唯人是個很有研究精神的男孩,不僅非常投入自由研究,還能想出稀奇古怪的題目,像是上次他就研究:擦下來的橡皮擦屑會不會跟原本的橡皮擦一樣重?

    今年暑假前,他在圖書館借了一本紀錄日本海岸線上共94處小石子的圖鑑,他對內容很感興趣,只可惜沒有去到當地,便無法摸摸看書上介紹的小石頭。他忍不住思考:如果能收集到書上的樣本,製作一個可以摸的小石頭圖鑑該有多好(呃~台媽光是聽到『石頭』就會想勸退孩子)。

    果然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不瞭解這研究工作可以多龐大....(如果是碩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畢業)。不過,唯人媽倒是很有勇氣地沒有反對,即便實地造訪近乎不可能,仍向孩子提議利用社群媒體,請住在海邊的人幫忙寄送石頭樣本(由唯人家負擔郵費)。

    唯人媽剛開始還天真的想,就算只有幾隻小貓回應,也是好的結果,卻萬萬沒料到,才沒幾天的時間就收到了近千件熱心網友的回應。

    光是一則一則回覆網友們的善意,或是整理94個地點中哪些有沒有人去,還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唯人媽收到網友們回報,才知道有些地點根本不對外開放,得先打電話去各鄉鎮市公所查,才知道能否採集小石頭。

    唯人媽認為這是孩子的功課,不管工程多浩大,大人都不該插手,只好從如何講電話開始訓練他。可是,當唯人自己打去公所時,卻緊張到不知所云,劈頭就說:「我需要小石頭!」害對方摸不著頭緒,唯人媽只能無奈地承擔起這個任務。

    之後,小石頭順利地從各地送到家,許多包裹裡還附上網友們加油打氣的信。甚至,連負責他們家的郵差先生知道後,也不再透過唯人媽,每天親切地把包裹直接送到唯人手中,讓母子備感溫暖。

    不過,整理這麼龐大的樣本數、畫地圖、撰寫報告,畢竟是一件有點超乎小四生能力的事。寫報告時,唯人好幾次都崩潰想放棄。為了鼓勵他堅持下去,唯人媽便會把網友們寫給他的信一封封讀給他聽,讓他知道有這麼多人在默默支持著。

    #皇天不負苦心媽,唯人終於自己完成了報告,最後還拿到了100分。但看到最後⋯⋯大家都會和台媽想得一樣:分數真的已經不重要了,重點是孩子在過程中一定成長了不少,也讓人很期待他明年又會做什麼研究。

    #認真的媽媽最美 #這麼多石頭不知道最後怎麼處理 #寫一份作業需要整個網路的力量 #歡迎分享
    _____________

    番外篇
    事後,唯人媽當然沒忘了給每一個幫忙寄送石頭的網友寄謝函。

    其中一位男網友後來又回信給唯人媽說:「不用謝了,我才該謝謝你們。去幫唯人挑石子那天,我約了心儀已久的女孩一起去。多虧了你們,我才能與那個女孩交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心會有好報,一個舉手之勞說不定還會得到引女神、男神的心。(笑~)

    _____________

    #日本學校跟你想像的不一樣:黑心校規
    https://www.facebook.com/FunTipsForStorytelling/posts/2656048064699655

  •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1 07:44:25
    有 318 人按讚

    【早報:香港法官罕見匿名評論唐英傑案「很不公平,法律不該這樣」】https://bit.ly/3zwuU7L

    一覺醒來,世界發生了什麼:

    1. Vice世界新聞報導,一名香港法官罕見打破慣例,匿名向該傳媒講述唐英傑案,稱「私下裏,我覺得這個案子很不公平,法律不該這樣運作。」對於香港司法的未來,匿名法官稱,「我們可能會變得更像新加坡。商業法沒有問題,但在刑法和人權方面問題很大」。

    2. 維權網發文指,女權獨立記者黃雪琴、職業病權益倡導者王建兵截止昨晚已失聯超過24小時。知情人士稱,王建兵有可能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遭調查拘留。王建兵原計劃9月20日送別黃雪琴經香港赴英國留學,兩人自19日下午便失去聯繫。

    3.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秘書長黃宗殷解釋《電影檢查條例》修訂管轄範圍指,只有自己在自己家看,不受條例管轄。否則,無論使用放映機、投影儀等設備,播放無論網上下載或流媒體等來源的影片,只要現場有其他人觀看,就構成放映行為,受條例規管。

    4. 美國政府週一表示,11月起將撤銷因疫情而對33個國家實施的旅行禁令,包括英國、歐盟、中國、印度、巴西、南非、伊朗等國家。相關禁令已持續18個月。

    5. 美國白宮2019冠狀病毒疫情協調員贊茨(Jeff Zients)還宣布,自11月起,飛往美國的外國公民須完成接種符合條件的2019冠狀病毒疫苗,且在出發前3天內對病毒檢測呈陰性。他沒有詳細說明哪些疫苗符合條件,稱美國疾控中心會進一步解釋細節。

    6. 輝瑞公司週一宣布,臨床試驗顯示,該公司較低劑量的2019冠狀病毒疫苗對5至11歲兒童安全且有效。

    7.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最嚴格反墮胎法本月生效後,該州一名醫生布雷德(Alan Braid)因承認提供了違反該法的墮胎服務而遭到起訴。德州新法禁止為懷孕6週以上孕婦墮胎,此案或將成為檢驗該法是否違憲的第一案。

    8. 俄羅斯彼爾姆大學週一上午發生槍擊案,該校一名男生進入學校後便開槍,造成6人死亡,28人受傷。槍手與一名警察交火時中槍,已被拘留。

    ============================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早晚報 #早報 #晚報

  •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07:30:11
    有 27 人按讚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20:47:48

    德國聯邦大選,目前各黨席次都塵埃落定,但最後會由哪些政黨來組成聯合政府,還是未知數。拿下206席、排名第一的社民黨希望在耶誕節之前,組成新政府,至於執政10多年的基民黨,則是獲得196席,另外兩個共獲得220席的綠黨還有自民黨,也成為兩大黨能否跨越過半門檻的關鍵少數。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82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21 21:00:48

    美國宣布,預估在11月初會解除對歐盟和中國等33國的旅行限制。但入境美國前,要先檢附三天內的PCR陰性證明,還要附上完整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證明。目前美國只有認證BNT、莫德納和嬌生疫苗,未來不排除會認可其他廠牌。至於國產高端疫苗採用免疫橋接通過了國內的EUA,未來能不能獲得美國認可?對此指揮中心表示,美國在未來會認可哪些品牌,目前還沒有定案,將會密切注意、找出對策。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578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獨立媒體有哪些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01 14:48:10

    5月中旬本土疫情大爆發,北市萬華區成了新冠疫情熱區。雖然疫情已獲得控制,但社區恐怕仍潛藏黑數,難以清零。北市府近期與台北醫學大學、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與北市聯醫合作,鎖定萬華區居民進行血清抗體研究。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證實,確實有這個計畫,將可查出哪些人是無症狀感染者,並進一步了解疫苗是否有保護力。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68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