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獨生子女心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獨生子女心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獨生子女心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獨生子女心理產品中有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親子天下‧寶寶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要不要生第二胎?父母請先思考這幾個問題】 許多父母生了一個孩子後,不時冒出猶豫「要不要生老二」的念頭,煩惱的原因,也許是擔心獨生子女沒伴,也許是擔心養不起、教不來...... 無論如何,生老二是個重大的決定,諮商心理師提醒,不論是什麼動機促使爸媽思考「生老二」這個問題,在做出決定前,請先審慎思...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sther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從了悟死亡活得更精彩 ~ [相聚一刻] ep191 播出:2018年2月5日, 8pm 嘉賓:修代明博士,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心理創傷及哀傷干預) 客席嘉賓:Santa Lau, 光行者中心創辦人 主持:Esther Lee 監製:Weller Choi, Tony Chau 場地:匯智社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2:09:55

week11 以多重項目榮獲國家黛玉認證的我,也來提供AZ資料庫分享; 家人安排交錯時間,是為了讓彼此好互相照應跟心理緩衝(實際上我為了選施打單位由我病歷所在的醫院負責,是獨生子在照顧我)。 我是燒慘系,六小時後頭脹好像趕稿但沒靈感那樣,十小時後逐步溫水煮青蛙燒到近39,我就吃了普拿疼換得清晨前舒眠...

獨生子女心理 在 BIG Studen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08:38:57

【家中排行決定你的性格?心理學家一揭箇中奧秘】 #大學生聊生活 判斷一個人個性的方法有很多種, 除了星座、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等等之外, 你知道家中的出生順序也是評斷標準之一嗎! 來聽聽 #左手香 怎麼說! 也歡迎在下方跟我們說說🙋🏻‍ 你是家中排行第幾以及自身性格有沒有符合選文所述! 「 📍 什...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5 09:00:53
    有 27 人按讚

    【要不要生第二胎?父母請先思考這幾個問題】

    許多父母生了一個孩子後,不時冒出猶豫「要不要生老二」的念頭,煩惱的原因,也許是擔心獨生子女沒伴,也許是擔心養不起、教不來......

    無論如何,生老二是個重大的決定,諮商心理師提醒,不論是什麼動機促使爸媽思考「生老二」這個問題,在做出決定前,請先審慎思考以下四個情境所需面對的問題,以做出全面性的考量:https://cplink.co/C3fJSHvB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0:19:15
    有 60 人按讚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是完成了生理上父母的任務,
    教養的每一天,卻讓我們做好心理父母的責任與使命,
    孩子的反饋與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傳承的美麗與可貴,
    陪著孩子長大,也讓自己成熟,是親子之間的愛讓彼此共好。

    每個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去學習、去成長,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盡其在我的、游刃有餘的父母。

    孩子幾歲,我們就當了幾年的父母,而且還要靠不停地覺察與修正,找到親子之間最容易溝通與相處的模式,好好陪著孩子長大,同時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起初,只有大兒子時,我是個嚴格的母親,生活起居作息,都一板一眼的執行。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我都很審慎的對待與回答,所以養就了哥哥很便己的口才和思考邏輯,甚至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心,和追求完美的個性。

    常常在白天,我處罰過他或是兇過他,在夜裡,看著他熟睡而可愛的臉龐,會流著淚跟他說對不起。即便每次處罰過他之後,我一定會抱抱他跟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母子和解,但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經常因為自己的教養方式而陷入後悔,這種複雜與錯亂的教養心情,一如在迷霧中找著出路,你知道自己一定能出得去,卻又徬徨驚恐於一時找不到出口。

    弟弟出生後,兩個孩子個性截然不同,我也用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一天,我們母子三個人在玩,二歲半的祐亨突然說:「媽媽,妳要用看弟弟的眼睛看我!」。
    我笑著回答:「媽媽看你的眼睛,跟看弟弟的眼睛,是同一雙眼睛啊!」
    他說:「不一樣,妳看弟弟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眼睛都好生氣。」
    當時,我的心真真實實受到震撼。為此,我寫了一篇文章敘述這個故事。那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

    我自以為給了孩子一樣的愛,但孩子接受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我要努力的,就是在付出與接收之間,讓那感覺誤差的距離拉近,讓愛不致於在傳遞中被誤解、被錯判、甚至孩子根本沒有接受到那份愛。

    那份覺醒也讓我發現,自己需要的愛要學習說出來。

    哥哥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個禮拜,因為他學習能力強,也很會陳述校園發生的事,所以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適應得很好,更期待一周後要在學校午睡。
    但當開始在學校午睡時,問題與衝突才正式浮現。他抗拒午睡,最後甚至抗拒上學。那時,幼兒園的園長跟我說:「祐亨媽媽,我發現妳在潛意識中,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是啊!難怪我對他這般嚴厲、這般認真、這般在乎,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竭盡所能地教導他,只因為我希望他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天啊!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大人了,我到底對孩子做了什麼事?我常常會忘記他還是一個在學習中成長的孩子,卻戴著看大人的濾鏡在檢查孩子,這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二次覺醒。

    這份覺醒也讓我回想到跟大學同學對話時,提到我並不想生養孩子這件事,因為我無法面對不完美的孩子。原來深埋在心底的心病,要自己去扒開來治療才可能痊癒。

    當弟弟也慢慢成長,兄弟之間開始會有衝突、有口角、有肢體上大大小小的碰撞,因為我太在乎關係的和諧,他們之間所有發生的事,我都太認真對待,造成孩子們愈來愈會爭寵,最後終於壓垮了我的理智線。

    有天,我真的要衝上四樓去跳樓,想要一死百了,留著他們自己再去爭、再去吵、再去後悔。孩子們哭著、抱著我,我也在哭。三個人筋疲力盡地哭成一團。

    不論是當下或如今回想起這件事,我都自責不已,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實在是太任性了!

    我發現原來的情緒是會生病的,所以開始看心理學的書,也回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探詢問題的緣起,剖析自己為何會有如此的情緒表現。後來,我明白了這是種報復心態,源自於小時候。當時父母在吵架後,母親會離開家去外地工作。這一離開,從來都不知道會是多久。小時侯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到家見不著母親。母親一消失,不知道又會是多少個日子,我又得經歷深深的期盼與無盡的等待。

    因為我失去過母愛,那份痛苦始終沒有被消化,所以我也想讓孩子嚐嚐那份失去的痛苦。拿自己受過的傷害來傷害孩子,這種報復的心態,著實令我不寒而慄。我怎麼可以傷害他們,報復他們?我要做一個好大人。

    於是,我有了教養孩子上的第三次覺醒。我找回在童年中受傷的自己,用現在成熟的自己去療癒童年受傷的心靈。

    在第一次覺醒中我發現,每一對新手父母一定都有過慌亂而不知所措的困頓時期,雖然我們很愛孩子,卻不一定很會照顧孩子,因為沒有經驗,會用自己以為愛孩子的方式來給孩子愛,比方說,我們打孩子、罵孩子,是因為我們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因為愛他,但孩子只接收到被罵、被打的討厭和恐懼,他怎麼會覺得那是父母在愛他呢﹖愛孩子,是要用耐心好好跟孩子說話,是要為孩子示範正確的做法,在心平氣和地說與做中,孩子才可能學習到正確的事,你付出的愛才可能真正的被傳遞與接收。

    在第二次覺醒中,我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常常用大人的濾鏡來看孩子,在心中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範,以為孩子學一次就會,聽一次就懂,無法忍受孩子會犯錯、會吵鬧,會發脾氣甚至會頂嘴,這些狀況在只有生養一個孩子的時候特別明顯。因為獨生子女享有父母的一切照顧,父母也自然會把所有的期望與想像都投射在他的身上,但孩子跟我們一樣,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更何況他還只是在努力學習與成長的小孩。

    很多人在教養孩子發現問題後,會重新審視自己跟原生家庭間尚未解決的課題,這也是我在第三次覺醒中的深切反省,因為我們想把孩子教養好,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生命中尚未處理好的事情,比方說跟父母和手足的關係,還有相處模式。如果沒有透過覺察與改變,我們會很自然復刻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直接套用在對待下一代身上,但這樣做卻不一定正確。

    教養就像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鏡子,我們在看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之後,會發現他說的話、做的事,怎麼都跟我們這麼像﹖這樣的發現,會讓我們對教養的態度更慎重,更謹言慎行。同時,發現生養孩子的不容易之後,會讓我們回過頭感謝父母當初的養育之恩,並藉機修補之前親情有漏洞或缺損之處。

    為人父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覺醒中,找回失去的自己,慢慢變圓滿與睿智,這需要我們持續保持學習。

    #感謝孩子,讓我學會如何成為好父母。

    我們把孩子從子宮中擠壓而出生,孩子卻把我們擠入自我成熟的陣痛之中,因為我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所以要不停學習與優化自己。看著是我們在教養孩子,但孩子帶給我們的反饋和省思,其實遠比我們付出的多。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才不會覺得自己在付出中,一直在被虛耗與掏空。

    保持覺察與調整,協助孩子完成階段性的需求與成長,當孩子愈長大,父母也愈成熟,生活就會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蜜與和樂。

    延伸閱讀: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07:25:46
    有 62 人按讚

    獨生子女,就一定備受尊竉嗎?

    出生順序在一個家庭中對性格的養成有著明顯的影響,情形有很多種,在這我來列舉其中一種我觀察到的狀況。老大出生時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而老二出生後,老大所得到的關注就必需被老二給分割,這時若是在3歲前就容易在全能感幻滅未整合完全時呈現斷裂。若加上與母親的心理臍帶未切斷,就容易直接跳過小孩的角色,扮演起母親的小幫手、助理、代理或授權者,也就是當母親無能時跳出來當替身。父母常告誡長女/子要懂事要照顧弟妹,於是責任由肩扛就是扮演一個懂事幫父母分擔的小大人,然而那被分割掉的全能感及關注,會在長大後以權力、能力、財經地位、智識來顯現。

    一個要求自己必須長大的小孩,是無法忍受自己其實尚未長大的。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以外境中看似強大的表徵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比如權、錢、名、性。所以才會有俗氣的說法:「有錢講話就大聲」,那是一種以金錢堆疊地位的象徵,也是展現權威的表現。然而,這正說明了這樣看似強大的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被自己壓抑的脆弱,那也是兒時不被父母接受的樣子。於是,強大就成了防護自己的盔甲。長子/女就容易有責任感、過於掌權、成為家人的靠山卻忽視自己的需求。當然也可能有極端不管事沒有責任感的長子/女,但只要是極端就是另一種表現,實是同一件事。

    若是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沒有老二來分割掉全能感,那麼也許可以是個掌上明珠,但同時也集聚了父母的期待與壓力於一身。如若與母親的心理臍帶未切割,也有可能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父母的人生。這個孩子在與父母的三角關係中,就會成為某一方同盟的夥伴、或是某一方的寄生宿主、亦或是兩方合起來控制的對象。這個三角關係的平衡取決於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恩愛,如果孩子不易位站穩孩子的角色,那麼會相對健康平穩的發展。但若是孩子站到了父或母的角色,去擔任其中一方的伴侶,那麼家庭序位的錯亂就會使這個孩子沒有當夠小孩,而急於背負父母的人生責任,處理及消化父母的情緒感受,而無從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立的靈魂旅程。

    有些人一生中都與父母糾纏難斷,除了認為自己沒有選擇權地必須背負父母的人生責任之外,更是包含了對其它兄弟姐妹的怨戁及憎恨、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與不甘,及對父母的愧疚與厭惡。這其中的情緒是很糾結複雜的,愛與恨可能同時存在,無能與強大也可能同時呈現,需要與被需要同時掙扎,於是要活出真實的自我就相對難了。若是有了自己的家庭後,那理不斷的結就會更加龐雜,所以有時候一個人的議題勾住的是一連串的家族史。

    比如一個在家庭中常犧牲自我需求的長姐,為了符合父母的期待照顧妹妹,於是那股「需要被看見」的隱形需求不斷地在底層湧動。因為在原生家庭中無法被看見,於是會在伴侶關係中呈現,在對象身上會期盼得到關注、疼愛及呵護。但是因為習慣了扮演照顧者來獲取被需要的價值感,或者習慣自給自足地造就伴侶的不被需要感,等到自己組成了家庭有了孩子後,自己就會更加隱形。此時,如果伴侶把注意力分散到孩子身上,自己就會開始感覺到內心的空洞又再次出現,以寂寞的姿態不斷地吶喊,兒時那個不被看見、被忽視、找不到自我價值的深淵又再次呈現。若是身邊出現了新的伴侶,以戀愛(眼中只有對方)的方式填補了那個黑洞,那麼很有可能依附就會暫時轉移。然而,有天那股被滿足被看見的全能感幻滅時,又回到了深淵。

    這當然可以再往前追溯母系或父系家族議題,很多時候會發現這是參雜著龐雜的家族史的,一個沒讓自己幸福的母親,女兒為了表現忠誠可能很難真正讓自己幸福;一個強勢掌控極其侵入的母親,兒子很可能感到窒息進而排斥女性而有同性愛戀傾向;一個家庭失功能的父親,女兒很可能為了在潛意識中拯救父親而活成了女漢子。因此,探索自己的生長背景其實是了解自己一個很好的方式。除了理解自己的人格是如何養成的之外,也可以理解代際間的傳承有著什麼樣的影響,甚至可以明白父母當時年代文化的差異所帶來不同的環境差別。人格形成的原因,通常不會只有一項,程度及深度都各有不同,因此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這也是我很常說的:「自己是一本讀不完的書。」不同時間點,對自己都會有不同的領悟及見解,把時間花在了解探索自己,是最有益處的。

    當我們能覺察到從自動化的扮演中暫停下來,探究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那麼就不會入戲太深。

    #更多相關內容在靈魂之旅課
    #週六晚剩最後一位名額
    #十月初開課
    #年底最後一班

    illustrator: victoriya kryzhko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07 16:05:50

    如何從了悟死亡活得更精彩 ~ [相聚一刻] ep191
    播出:2018年2月5日, 8pm
    嘉賓:修代明博士,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心理創傷及哀傷干預)
    客席嘉賓:Santa Lau, 光行者中心創辦人
    主持:Esther Lee
    監製:Weller Choi, Tony Chau
    場地:匯智社

    最近很多朋友的父母、小毛孩往生了,甚至香港多了年青人自殺的數字,令人惋惜。很奇妙神|宇宙最近讓我認識修代明博士,一個不可多得的年青人,才31歲的他,對生死亡教育甚是投入,鑽研這個課題。

    修博士本來是個徹徹底底的科學家,一次冥想或呼吸練習,他遇見了… …,然後開始了他的靈性歷程。他到底看到甚麼了?未知死焉知生?死亡似乎是一個沉重的題目,但同時如果能夠正面了解死亡,就更加能夠活出精彩、豐盛、無憾的人生。今集為你請來,來自中國四川省,畢業於瑞士蘇黎世大學心理學系的修代明博士,現任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心理創傷及哀傷干預)工作,還有客席嘉賓,光行者中心的創辦人Santa Lau, 一起探討,透過了悟死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為什麼我們那麼怕面對、接觸死亡?現在的年青人怎樣看年青人自殺?什麼是“失獨父母”?就是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內地就有二百萬個失獨家庭,他們怎樣面對餘下的人生?他們面對怎麼樣的困難?關你和我什麼事?那麼遠啊!我們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在那裡?

    大多數家庭都會投放很多資源在小孩子身上,尤其教育,對於老人家的關注呢?就少得多了。我們的父母會衰老,我們自己都會老,老了怎樣可以活得精彩呢?怎樣可以提高我們的生命質素?這些經歷人生慘劇的失獨父母,有些活得很慘,甚至很快就死亡,或很憤怒、避世,也有繼續活得開心、精彩的。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其實,老人家可以做得還多,例如藝術創作,真的好捧。他們的作品令人感動!原來透過藝術,好像畫菊花、畫南瓜,能改變人心。

    今集並不傷感,也不說教,更不沉重,我們只是探討生死教育,分享、關心一下我們的老人家,我們自己的生命意義。今集很有意義,多謝觀賞!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16 13:09:11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在輔導青少年的時候,
    總是聽見其背後來自大人的質疑:
    「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都受不了挫折?
    我們以前都不會這樣啊!」
    年輕人,真的如大人所說,是玻璃心、草莓族嗎?
    暢銷書作者《人生路引》楊斯棓,
    從醫師到講師、再到作家,
    經歷了一再跳脫框架、超越自我的歷程,
    一路上遭遇過什麼樣的打擊和挫折,才走到今天?

    兩位前輩與您分享親身經歷與實務心法,
    帶您將未來將會遇到的每一個困難化為養分,
    打造強韌的內心,迎向新的挑戰!
    -
    📍心理韌性 https://cplink.co/OoDZUw3B
    📍人生路引 https://cplink.co/ksAg4aWE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 獨生子女心理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24 19:00:11

    #神秘ㄉ行為複製 #心衛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
    想知道更多心理衛生資訊?請點👉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
    什麼?臺北市社區心衛中心還有臉書粉專?快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entalhealth/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7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
    00:48 家庭互動模式有哪些?有些可能暗藏問題?
    03:04 如何面對互動中產生的問題?
    04:50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複製?
    05:24 「自我分化」和「情緒掙扎」的影響
    07:04 那該怎麼掙脫負面互動代代相傳?
    07:32 我們的觀點
    08:15 提問
    08:3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從結構派家族治療理論分析自我家人互動關係 by洪家榮
    → 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 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pdf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https://bit.ly/2OASb6j
    →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 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https://bit.ly/2ZwNNqj
    → 家庭系統理論:https://bit.ly/2TaS68b
    → 家庭次系統:https://bit.ly/2yCSjYv
    → 自我分化:https://bit.ly/2yA8tSn
    → 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https://reurl.cc/zdGN6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