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獨木舟教練資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獨木舟教練資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獨木舟教練資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獨木舟教練資格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

獨木舟教練資格 在 阿樂YGT ? ╵台灣景點╵旅遊╵美食╵住宿╵居家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27 23:46:19

小琉球。透明獨木舟🌊🐢 這次在小琉球划透明獨木舟,真的太驚喜! 水很清澈外,透明獨木舟往下看就有機會看到可愛的海龜,真的是超特別的體驗😍 - 拍分水鏡照,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要在海浪中控制好分水的比例和構圖,又要剛好有海龜 獨木舟也要控制好位置,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不過這次拍到新的畫面,超開心的...

獨木舟教練資格 在 花露露?台南美食/高雄/台中/嘉義 旅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3 22:12:35

我要飛上青天!上青天🤣#抽旅遊金 這個盛夏就是要跟著 @klooktw 一起嗨上天! 太刺激太好玩太嗨了啦❤️夏天就是要來澎湖看花火節,泡在海裡! 真心很推薦澎湖唯一的 #觀音亭盛夏海上樂園 一票玩到底!一次可以體驗SUP、彈跳包、海上跳水、滑水輕功、水上漂!我都以為我來參加Running man了...

獨木舟教練資格 在 豪小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20:09:13

每次上記招其實都無好事講。。。 我只是一個無名教練,應該不是由我來發聲的,亦沒有能力代表整個業界表達意見。 以下都是疫情以來我看見的事及個人心聲。 希望政府可以關注體育運動! 首先,全世界都面對疫情,大家都要擔起抗疫的責任,重視身心健康發展的運動業界,亦同樣重視。 我是全職籃球教練,都是疫情下的...

  • 獨木舟教練資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0 12:03:54
    有 1,923 人按讚

    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松,但她仍努力訓練並代表俱樂部報名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Switzer以原本貫用的中性縮寫註冊成功、取得參賽資格,進行賽事。但跑到一半時,被賽事人員發現她是女性,試圖阻礙她、要將她趕出比賽,但Switzer仍堅持跑完全程(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嗎?)
     
    當時波士頓田徑協會主任對此表示:

    「女人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規則禁止這樣做。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陷入混亂。…..如果那個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會打她。」
     
    這次賽事後,勇敢的Switzer和其他女選手努力與田徑協會溝通,希望開放女性參與的機會。

    在她們的努力下,五年後,波士頓馬拉松終於開放讓女性跑者正式參賽,而且,連之前努力要把Switzer趕出比賽的賽事人員也幫助推動女性參賽!
     
    #奧運的性別平等推進

    其實不只是田徑,許多現在大家習以為常、女性能自由參與的 #運動空間,都是這樣一步步辛苦爭取而來,並非從天而降。奧運中的女性,當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1896年 首屆奧運有女性運動員,但無參賽權。

    1900年 女性取得少部分奧運項目的參賽權。

    1928年 奧運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田徑項目。

    1981年 國際奧運組織首次出現女性委員。

    1991年 奧委會制定的新規章,所有新增加的項目必須男、女選手都可參與。

    1997年 國際奧會首位副主席由女性擔任。

    2012年 首次所有奧運參賽國皆有女性參與。

    2014年 國際奧會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將參賽選手男女性別比各佔50%列為目標。

    2020年 首屆「性別平等」的奧運。
     
    東京東奧在性別平權上的突破包含:

    ⁠🏅女性運動員達48.8%,為歷屆奧運最高。
    🏅增加9個男女混合項目,總數提升到18個。
    🏅獨木舟、賽艇、射擊、柔道、帆船、舉重項目,首次實現男子及女子項目一致。
    🏅首次開幕式上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以往旗手一位且多為男性)。
    🏅規定每個代表隊運動員至少有一位女性及一位男性運動員(過去曾有部分代表隊禁止女性參加)。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通過納入禁止性傾向歧視。
    🏅為歷屆奧運中最多出櫃LGBTI+選手(據Outsports統計共168位)。

    本次東奧開始前,國際奧會便宣示:

    「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作為奧運的領導者,國際奧會正不斷採取行動促進性別平等。」

    #台灣男女選手都傑出
    #台灣女性選手超亮眼
     
    台灣過去歷屆奧運共得到24面奧運獎牌,其中女性共獲15面(4金、4銀、7銅),佔62.5%。

    本次東奧,台灣68位參賽選手中有35位女性,人數超過一半。

    台灣獲得的12面獎牌中,女性獲得6.5面(1金、1銀、4.5銅,銅牌包含混雙),可見不分性別,台灣選手表現皆相當傑出,和東奧設定的標準比,台灣女性選手的表現,又更為突出!

    #從基層開始支持更多女性進入運動領域

    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 #體育深耕 不能只停留在奧運,更要從小且從基礎做起。

    我在立法院內多次對此質詢及提出預算案,便是希望能從基層體育開始,在學校教育、全民運動到選手培訓等面向,打造更加友善、更加平等、不受暴力傷害的運動環境。(歡迎參考:https://bit.ly/2XIX7v5 , https://bit.ly/3qk4cec , https://bit.ly/3D1BfLB , https://bit.ly/2N6a8Kf , https://bit.ly/2W7r3As , https://bit.ly/3D34ihN , https://bit.ly/3szL3rb

    只有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愛運動,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以及支持來發展,台灣的體育潛能才是真正發揮!
     
    #遺憾與歧視仍然有
    #改革和突破要繼續

    這些年來,台灣體壇和奧運在性別平等上都有進展,我們很開心看到許多女性自在發揮運動專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許多女性選手,必須刻意隱藏自己的女性身分。

    但,性別平等這條路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像本次東奧籌備及舉辦期間便發生許多重要的性別事件:

    ⁠🔎⁠東京奧運主席因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在輿論批評下辭職,改由前奧運選手橋本聖子接手,東京奧組委因而檢討將朝增加女性參與決策的方向邁進。

    ⁠🔎⁠美國體操隊核心運動員Simone Biles在比賽期間察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在決賽前決定退出比賽。

    她的決定和說明,促使大家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體育領域的性侵害、性騷擾問題及 #MeToo 運動。(2017年美國體操隊爆出史上最嚴重的性侵案,上百位選手站出來指證遭隊醫性侵,Biles是其中一位長期受害者,也是唯一一位現在仍繼續參與國際賽事的倖存者。)

    ⁠🔎⁠為了抵制體操界性化女性的現象,德國體操隊選擇穿著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上場。
     
    ⁠🔎⁠韓國射箭選手安山(An San),只因為剪短髮、就讀女子大學,便遭許多韓國網友列為「女性主義者」及「仇男」,並被嚴重攻擊。

    以上列出的,只是有被報導的部分事件。

    在台灣,我們偶爾還是會看到針對女性是否賞心悅目、男性運動員是否能有陰柔動作等各種爭論;也還是有女性運動員遭遇性騷擾等事件、從小訓練期間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各種數據也顯示女性在基層參與運動的比例仍然較低。

    這些現象都提醒著,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前方還有更多的路要大步邁進。

    就像勇敢「破壞社會秩序」報名參賽的女選手Kathrine Switzer在跑道上被驅趕的50年後,再度參與波士頓馬拉松時所說的:

    「看看過去50年我們做的改變,未來的50年,我們肯定會做得更好!」
     
    下一屆2024巴黎奧運的Logo已經揭曉,法國作為主辦國,決定用一張女性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意,並呼應1900年的巴黎奧運,就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賽的奧運!

    曾經是大學田徑校隊的我,親身體會過運動帶給我的許多挑戰、成長與快樂。期待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以及未來台灣基層的各種運動場域,都能看到更多人,從小到大,不分性別,在運動場上自在翱翔,揮灑汗水,為更好的自我而突破。

    也提醒大家,帕運會緊接著將在8月24日開幕,歡迎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繼續為台灣選手加油!

    最後,一定要向大家推薦我去看的這個「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去了解與感受女性參與運動的突破過程。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發展更加平等、友善與茁壯!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
    展期:2021/08/05-12/12,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管理處、臺灣國家婦女館、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 獨木舟教練資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7 14:35:08
    有 157 人按讚

    【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

    「所謂小說家是把不必要的事情刻意變成必要的人種。」
    (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頁20)

    去年,在《聯合文學》10月份準備做一期「村上春樹」的專題,請我以運動員和教練的身分,加入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談村上春樹的跑步。剛好我是村上春樹的書迷,讀過他不少小說和散文,因此很爽快就答應了。下面是去年就寫完的文章,如今重讀也很有感覺。原文發表自《聯合文學》432期,臉書上也再重新編輯發表一次:

    --
    我個人很喜歡跑步、游泳、自行車和鐵人三項運動,學生時代投入大量時間訓練,熱情正盛,有親友怕我虛擲光陰,好心提醒「趕緊為未來打算,你練這些對將來找工作有什麼用?」當時年輕氣盛,剛聽到時會覺得很不舒服,但靜下心來想,他們說的話也不無道理,花時間投入訓練倒真沒什麼用,當時也沒想到用處,只是興趣、當純地喜歡訓練而已。不過後來沒想到的是,退伍後開始透過轉譯訓練的知識為生,從事耐力訓練的教育事業。

    這讓我想到村上先生自述成為小說家的起點,那是在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的午後,二十九歲的村上先生正在神宮球場看球,當養樂多隊的首棒外籍打擊者希爾頓擊出二壘安打瞬間,他忽然興起寫小說的念頭,他回憶到:「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天上慢慢飄下來,而我正好用雙手接住。」(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頁40)比賽結束,他搭電車去買稿紙和鋼筆一個字、一個字寫,後來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聽風的歌》。

    我開始從事耐力運動的經驗也跟村上先生很像,我也記得很清楚,那是二○○一年的十月十五日,剛進大學沒多久,因為打球扭傷腳踝醫生建議我去游泳當復建,第一次到泳池去時看到第三水道的泳者們像獨木舟般在水面上快速向前滑行,而且他們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車流般,相隔固定的距離來回地在水道中右去左回地游著,到岸前還有三、四公尺就潛入水中,像是被彈簧彈出般流暢地蹬牆轉身。我就這樣站在岸上一直看著他/她們游,深深地被那優美的體態與泳姿與所吸引,像是大海上鯨豚集體潛游的動人場景。從那天起我開始每天下水與他們同游。

    那是我投入訓練的起點。若要回過頭問我為何開始訓練,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並沒有任何目的,甚至剛開始的兩三年,訓練特別辛苦,也沒有練出什麼成績來,連大學運動會乙組的前八名都拿不到,但還是很喜歡訓練,毫無來由的喜歡。

    村上先生說:「寫第一本身說時所感覺到寫文章時的『愉悅』、『快樂』,現在基本上沒有改變。……我想如果不快樂的話,就失去寫小說的意義了。」(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頁51~52)

    游泳、跑步或在自行車上向前奔馳數百公里,對某些人來說是需要強大意志力忍耐痛苦的運動,但對我來說卻是很快樂的事,可以動用身體的能量,有技巧地把垂直的地心引力轉換成向前移動的過程非常有意思、樂趣無窮。我十分幸運,因為某種特別的力量,被賦予傳承耐力訓練理論與方法的機會,當上了運動員與教練,我不知道是誰賦予我這樣的「資格」。對此我唯有衷心感謝。

    雖然喜歡訓練,但好幾年來「對於我這種永遠無法得取得名次的耐力運動員而言,認真投入訓練到底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我一直無法回答清楚。但在村上先生的文字裡,我找到了答案,他說了一個「兩個男人攀登富士山的故事」,他說……

    --引文--
    這兩個人都不曾看過富士山。頭腦聰明的男人只從富士山麓的幾個角度看過,便知道「啊,富士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原來如此,這個地方實在真美麗」。於是就回去了。非常有效率。真快。然而頭腦不太好的男人,卻無法那樣簡單地理解富士山,就一個人留下來,實際以自己的雙腳試著一步步攀登到山頂。這樣做既花時間,也費工夫。相當消耗體力,走得筋疲力盡。最後終於心想「哦,原來這就是富士山。」與其說是理解,不如說總算信服了。小說家這種族類說起來算是(至少大都是)屬於後者,換句話說,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妥,是屬於頭腦不太好的那種男人。如果不實際以自己的腳登上山頂,就無法理解富士山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類型。或者說,不但如此,可能攀登幾次還不太明白,或越攀登越弄不清楚。也許這是小說家的天性。這麼一來這已是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了。無論如何,都是頭腦好的人辦不到的事。(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年1月出版,頁22)
    --

    耐力運動員大多也屬於頭腦不太好的那種人,以42.195公里的馬拉松這種運動為例,練跑很花時間,也相當消耗體力,如果只是看跑者的影片而不以自己的腳實際跑過42.195公里的比賽,就無法理解馬拉松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類型的運動,而且,就算是像我實際跑了好幾次都還不太明白,或越跑越弄不清楚。我原本以為那是我特殊的天性,是我跟村上先生的共鳴。但他的另一句話開啟了我對世界的認識,原來活在當代這種重視效率的高科技社會裡,我們反而需要這種「無用或效率低下」的興趣:

    -引文--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是由效率好而機敏的東西和效率差而迂迴的東西,互為表裡,多層存在所成立的。缺少了任何一方(或一方成為絕對劣勢),世界可能就會變得歪斜扭曲了。(村上春樹著:《身為職業小說家》,2016年,頁20)
    --

    從小我的功課就不錯,讀書考試都重視效率,也因此考上了不錯的高中與大學。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考試就是為了升學,升學就是為了找到好工作。這樣的邏輯,我從小深信不疑。但後來為什麼會毫無來由地投入游泳、跑步與鐵人三項訓練呢?

    我一直搞不清楚原由,但村上先生助我認識自己,原來是為了找到生活的「平衡」。十八歲以後,我終於找到了一種沒有用、沒有效率、純率只是為了喜歡而做的事業。應該很難找到比游泳和跑步的效率更差、更浪費體力的移動方式了。而我正是需要這種效率極差的行為,不然我自己的世界就會開始變得歪斜扭曲。人生中有段時間,太重視訓練成效、訓練量、追求科學化的訓練效率、重視比賽結果,結果訓練的美好就消失了,以村上先生的話語說就是「變得歪斜扭曲了」。

    歪斜之後,陷入低潮之時,我開始問自己:「沒有追求什麼的自己本來是什麼樣子的?」我在腦子裡把無所求、純粹只是喜歡訓練的自己在腦中視覺化出來,並重新體會游泳、跑步時的快樂心情。這是一種重新「返」回原點的作業,它有助於我把「妨礙快樂的多餘零件、不自然的要素,一件件去除。」

    前些日子有些年輕的鐵人三項運動員來花蓮移地訓練,這次移地訓練的選手中有不少是從小學開始練起,體育是這些年輕選手的專業。聽帶隊的教練說,他們到了大學之後會開始聽到一些「訓練無用論」的聲音,要他/她們少花時間訓練、趕快抓緊時間發展能養活自己的技能、考取能有利取得工作的證照。不少師長和親朋好友會開始在他們耳邊叨唸:「訓練沒有用,別花太多時間,多花些時間為未來打算。」這麼聽來有道理啊~工作與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嗎?何者為本、何者為末?

    如果我說「自由、幸福、變好、成長、樂愛生活、活出自我、快活……等無形的價值」才是生活的本質,應不會有人反對。然而,要體驗到上述的無形價值,需要有一項自己擅長且熱愛的專業,才有辦法體會到。

    工作賺錢很重要沒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錢就沒有持續養活專業與興趣的本錢。所以我們不應為了工作與生活而拋棄專業,那等於是拋棄了體驗到上述各種美好價值的機會。

    我覺得從小就訓練的孩子很幸運,無論訓練的是體育、音樂或是繪畫,看似無用,但這種無用之有,有其大用。如果真心熱愛它,它就成為瞬息萬變且人心浮動的社會中,自己所能抓住的一個不變的主軸,它讓人有所抒發、有所潛伏、有所表現的一個重要倚靠,並透過它去探求自己身心的極限與潛能。這是一種很幸福的事。我很慶幸我有游、騎、跑、鐵人三項運動當作我的倚靠。我也覺得年輕的運動員,也比很多高中、大學生幸運,因為他/她們很早就有一項專業可以倚靠,雖不是實務上鐵飯碗(有實質收入)的倚靠,但卻是一種無形價值(錢買不到)的重要靠山,這座山是很多人心中沒有的。

    此時再思考,「賺錢工作」vs「專業興趣」,何者為本,又何者為末呢?心態不同,就會看到不同版本的「本末倒置」了。

    武漢肺炎之後的世界局勢正經歷劇烈變動。能在變動中確立本質,並堅持不變,持續守住自己相信的事,才能活出自己的意義。只要這些事是你真心喜歡且不影響他人,就算有人說你這樣做很笨、沒用、沒效率,是傻瓜才會做的事,但請你繼續做下去。套用村上的話:這已是凌駕於「效率」之上的問題。

  • 獨木舟教練資格 在 打工換宿.背包環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1 21:00:11
    有 27 人按讚

    單位|浮定咖啡
    地點|台東成功
    日期|六月起
    床位|『同房分床』或視房況『男女分房』
    (可接受混合房優先,皆是獨立床位上下層)
    伙伴|數名

    浮定咖啡https://www.facebook.com/fudincafe/

    🐟浮定咖啡的陳設佈置、內外裝潢等都由同為阿美族部落青年的兩夫妻共同打造,一接近店內,映入眼廉的就是老闆娘手作的設計編織,用名片裝飾而成的補夢網,充份展現出老闆兩夫妻對這個咖啡屋投入的心力與熱情。
    老闆娘表示,不只是提供咖啡,而是透過與旅人互動的過程中傳達獨木舟水上活動體驗的樂趣,因此像是”混水摸魚”的活動,結合了溯溪、野外探險、獨木舟體驗、無菜單料理饗宴等,帶你玩山,帶你走水,還帶你吃原住民獨特的風味料理。

    【換宿工作項目】
    工作內容就是環境維護、房務整理接待、吧檯飲料調配、餐點擺盤、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跟教練溯溪、野外探險、獨木舟體驗。

    ✅基本上班時間分早晚:
    早班 11:00-17:00
    晚班 15:00-21:00

    🈵換宿最短一個月🈵️
    每月固定店休禮拜二,工作滿一個月可再多排兩天(不能排五六日,因為暑假期間會很忙噢!!!)

    ✅供食宿:
    📌供一餐
    📌住宿地-混水摸魚客棧(膽曼天主教旁)

    ✅換宿條件:
    1.年滿18歲以上,不分男女可接受混合房優先
    2.自備交通工具且有駕照者優先。
    因為浮定咖啡跟客棧有一段小距離,差不多15分鐘。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休假且可欣賞美麗海岸線。
    3.無不良嗜好 、獨立自主、嚴禁媽寶、公主病有禮貌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工作認真、有時間觀念、活潑開朗
    積極主動、動作迅速、反應敏捷、不怕曬黑、健康陽光的你(妳)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4.一個禮拜試用期,如不適任職務者,有權終止換宿資格。
    5.必須經父母親同意或告知父母、家人,畢竟在外我們有權保護你們的安全。
    6.會雙語者優先,會接觸外國客人。

    ⚠️以上可勝任者請私訊FB粉絲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fudincafe/ ⚠️

    履歷內容可以天馬行空,但是有幾項必須填寫
    1. 請形容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優、缺點是什麼?
    2. 換宿的時間日期。
    3. 自己有什麼興趣或專長。
    4. 有無餐飲打工經驗。
    5. 經歷、背景、出生年月日。
    6. 為什麼想來浮定咖啡打工換宿原因。
    7. 附上近期生活照三張及FB、IG、LINE。
    8. 父母親聯絡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