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身失眠故事 恐怖的鬼壓床,手腳癱瘓!真的是被鬼怪纏身了嗎?!還記得那陣子,因為手上有幾個老師交代的專案正如火如荼地同步進行,平常臨床照顧病房、看病人、值班的時間不能犧牲,於是短暫的兩、三周都在熬夜工作,每天與疲勞和壓力共處。
我還記得那天晚上,應該是連續馬不停蹄地趕工作進度好幾天了,前...
#我的親身失眠故事 恐怖的鬼壓床,手腳癱瘓!真的是被鬼怪纏身了嗎?!還記得那陣子,因為手上有幾個老師交代的專案正如火如荼地同步進行,平常臨床照顧病房、看病人、值班的時間不能犧牲,於是短暫的兩、三周都在熬夜工作,每天與疲勞和壓力共處。
我還記得那天晚上,應該是連續馬不停蹄地趕工作進度好幾天了,前一天又剛好熬夜值班,其實我是已經累癱的,大概凌晨一、兩點工作告一段落上床睡覺,在我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已經失去意識入睡了。但那晚在睡眠當中,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鬼壓床」!
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清楚地記得,我很真實地聽到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正在我的身邊大聲地吼叫和說話,雖然看不見是誰,也聽不清楚確切的內容,但我可以感覺到自己十分地驚恐和害怕,我甚至意識清楚地知道,我應該就是正在面臨典型的睡眠麻痺吧,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想個辦法脫離這個情境!」
我感覺無法移動任何肢體,所以還記得自己想了一個妙招,想要掙扎脫離那個狀態,我努力地對著床頭的手機大喊,想要喚醒手機,所以我大喊:「嘿Siri!打給達賴喇嘛!」但無論我如何大聲地呼喊,我的手機畫面一動也不動!(苦笑,我甚至想打給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相識的人,人在睡眠狀態中的想像力真的無窮啊)
我就這樣可能掙扎了將近半個小時之久,直到我鼓起最後一絲力氣,氣憤地想要翻身去摔落那個拋棄我的失靈手機,那一刻,我突然從睡夢中清醒過來!
▍鬼奪走了控制身體的能力?
起床那一刻,我背脊濕透了,我還可以感覺到心裡深刻的恐懼和不安。你也曾經在夜裡醒來,卻發現自己動不了,甚至感覺自己漂浮在半空中,看到超自然景象,彷彿被神祕的力量控制了,這種被稱為「鬼壓床」的現象,在臨床上是典型的「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現象,或稱「睡眠癱瘓」。
根據研究,約有7到8%的人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睡眠麻痺經驗,學生族群的盛行率更提高到25到30%,偶發的狀態下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太過擔心。但有時睡眠麻痺是疾病的表現,像是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發病率更高,睡眠麻痺也是「猝睡症」的常見症狀。
大多數睡眠麻痺發生在我們從快速動眼期,也就是作夢高峰期醒過來的時候,在這期間,大腦會啟動內建的安全機制,讓肌肉進入放鬆狀態,避免我們隨著夢境起身活動傷害到自己,因此,睡覺時大部分的肌肉都無法隨意活動,彷彿麻痺或癱瘓一般,而當我們意識快醒過來時,這些被麻痺的神經尚未活化,也就出現「鬼壓床」現象。
▍不只被鬼壓,有人還會看到鬼?!
有過睡眠麻痺經歷的人,常會感覺到房間中有不明「異物」,2019年發表在《Sleep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統計,185名被診斷患有睡眠麻痺的患者中,約有6成的人感覺到他們房間內還有其他東西,通常是「非人類」,另外約有2成的人會彷彿看到房間裡還有陌生人。
當我們經歷睡眠麻痺時,腦中處理恐懼、情緒的杏仁核也跟著活躍,並將危機訊號傳至其他腦區,讓患者陷入警覺狀態,所以我們常會感到恐懼跟備受威脅,也常會產生幻覺、幻聽現象,分不清是夢還是現實。
#常見睡眠麻痺症狀:
🔸身體無法動彈,有些人無法說話。
🔸恐慌、聽覺和視覺上的幻覺、耳鳴。
🔸感覺周遭出現陌生人或不明物體,使人感到備受威脅。
🔸胸悶、呼吸不順暢、感覺胸口有重物壓住。
🔸假醒,以為醒過來後,卻發現自己還在夢裡,現實中也還處在睡眠狀態,通常會重複多次,並對這種無止境的重複產生恐懼。
🔸感覺自己靈魂出竅,漂浮在身體上方觀察自己。
而此時感受到的胸悶或是胸口被壓住的感覺,則是因為這段期間,胸口的肌肉運動也被抑制,因此睡眠麻痺患者,可能會感到呼吸困難,或有東西壓在身上。
▍避免發生鬼壓床的好眠Tips
🔸#改變睡姿:盡量不要仰臥著入睡。研究發現,「仰睡」姿勢可能會增加睡眠麻痺的機會。
🔸#避免引發睡眠麻痺的危險因子
▫平時睡眠不足、過度疲勞、淺眠反覆覺醒、睡眠呼吸中止症。
▫壓力大、高張緊繃情緒。
▫學生族群發生率高,除了因為青春期荷爾蒙濃度劇烈變化,更要小心調適課業壓力及熬夜情況。
▫作息時間不規律,例如輪班或值班工作。
▫情緒問題,如焦慮或憂鬱。
🔸#確保睡眠穩定性:維持固定上床和起床時間,盡量不要熬夜,並保持充足睡眠時間。盡量確保睡眠不會被打亂,例如睡前排尿清空膀胱,將毛小孩與自己分房睡,因為若是在晚上反覆醒來,是引起睡眠麻痺的潛在危險因素。
🔸#刻意保持睡前放鬆狀態:睡前要盡量避免情緒起伏,或是避免從事需要高度用腦的活動。平時就要避免使用會影響神經穩定的成分,例如菸草、大量酒精。睡覺前盡量不吃大量宵夜。晚餐時也要避免過於油膩、刺激性的食物。
▍#本文摘自 我撰寫的《腦科學博士的高效入眠法》一書 http://bit.ly/2P0pbD6
猝睡症症狀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選熱文【工作打瞌睡、開車睡著…4情況可能是嗜睡症! 一表自我檢測】
嗜睡症患者會在應該清醒時感到很想睡覺和疲倦,例如工作時或是上課中打瞌睡,情況可能會愈發嚴重。
猝睡症則是嗜睡症的一種,患者會在走路時或講話講一半突然睡著,肌肉失去力量,可能會直接跌倒並陷入睡眠。
究竟嗜睡症會有什麼症狀?致病原因為何?你有嗜睡症嗎?1張表自我檢視⬇️⬇️⬇️
-------------------------------------------
📍追蹤康健IG,看更多健康飲食、醫療資訊與心靈雞湯>>https://bit.ly/3C63oAu
猝睡症症狀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是睡眠不足還是嗜睡症? 1張表自我檢測】
嗜睡症患者會在應該清醒時感到很想睡覺和疲倦,例如工作時或是上課中打瞌睡,情況可能會愈發嚴重。
猝睡症是嗜睡症的一種,猝睡症的患者甚至會在走路時或講話講一半突然睡著,肌肉失去力量,可能會直接跌倒並陷入睡眠。
究竟嗜睡症會有什麼症狀?致病原因為何?你有嗜睡症嗎?1張表自我檢視↓↓
--------------------------------------------
💎放在口袋裡的醫療指南>>https://bit.ly/2Z9VtkB
猝睡症症狀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國衛院陳慧諴 (Hwei-Hsien Chen)教授指導
#我和泊喬共同寫了一篇GHB的科普文章! #多多指教!
#神仙水 #乖乖水 #液態強暴丸
#GHB無色無味__小心防範不受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廖泊喬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 陳亮妤副主任
一、前言
Gamma-hydroxybutyrate(γ-羥基丁酸,以下稱GHB),為中樞神經抑制劑,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也有粉狀或粒狀的型態存在,易溶於水。俗稱為液態搖頭丸、液態快樂丸、迷姦藥水、神仙水、G水、X水。GHB會使人快速昏睡及暫時性喪失記憶力,被居心不良者加入飲料中,也很難察覺,是一種惡名昭彰的約會強暴藥之一,我國以第2級毒品及管制藥品列管,以避免該藥物被濫用的情形發生。
二、GHB各國管制概況
GHB於1874年第一次由俄羅斯化學家柴瑟夫合成,曾在1960年代被廣泛使用於實驗室神經傳遞物質之研究中,並約於1970年代開始被濫用。1990年代,美國濫用GHB之人數明顯增加,尤其於酒吧與俱樂部常見,然而同時也發生了許多中毒及死亡之個案。依美國藥物濫用警示網路(Drug Awareness Warning Network,DAWN)報告,1999年因使用GHB至急診就醫病人高達2,960位。在1999年時,美國聯邦緝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宣布將GHB、愷他命及FM2(Flunitrazepam,一種安眠鎮定藥物)三種被嚴重濫用的毒品,併稱為「約會強暴藥」(Date Rape Drugs)。並於2000年時,進一步將GHB列入第一級毒品管制。管制後,不論是持有、製造或販售GHB的都有刑責。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核准GHB(商品名為Xyrem)為有效治療猝睡症(narcolepsy,一種在非睡眠需求時段多次睡著的睡眠障礙)之藥物,為醫師可合法開立的處方藥物。另,英國亦於2003年開始,GHB被列為其第三類毒品,納入英國濫用藥物法(Misuse of Drugs Act)之中。
GHB於台灣開始濫用時間稍晚於美國及歐洲,約於2000年左右濫用情形較多。在2001年,法務部於第260期法務部公報中說明,因GHB為無色、無臭、無味之液體,經常被濫用於俱樂部內,而導致中毒與約會強暴之結果,是故將GHB列管為第二級毒品。另,GHB於台灣目前尚未拿到任何藥物使用許可證,因此並無合法處方的可能性,皆為非法使用。
依據筆者的臨床經驗,GHB常以液態盛裝於小瓶罐(約為眼藥水瓶般大)中,需要施用時再酌量倒出,以瓶蓋就口喝,或是稀釋於水或飲料中服用,也因此施用者常常描述自己一天喝幾「蓋」。台灣濫用者多半是使用工業用GBL、較少見到濫用者使用GHB,但由於GBL有怪味,直接服用,會刺激使用者的口腔、喉嚨以及胃部,因此一般都會加入果汁或其他飲料後飲用。
三、GHB之藥理機轉與作用
GHB 的英文全名是gamma-hydroxybutyrate,中文名為γ-羥基丁酸,又稱4-羥基丁酸。與GHB類似性質的化合物有GBL(γ-丁內酯,gamma-butyrolactone)和1,4-丁二醇1,4-butanediol (1,4-BD),這些藥物可能為GHB的類似物或前驅物質 。
其中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經過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的催化作用產生γ-羥基丁醛(γ-Hydroxybutyraldehyde),再經過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產生GHB;GBL 則在進入人體內後,經由血液中的內酯酶(lactonase) 作用代謝成為GHB,其化學結構類似物與代謝圖如圖。
GHB具有鎮靜與麻醉效果,其作用與人體內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GABA (gamma-aminobutyric acid) 類似,代謝路徑係經由GHB 脫氫酶(GHB dehydrogenase)的作用代謝成Succinic Semialdehyde(SSA) ,如圖一。並透過結合GABA-A(α4βδ)受體 以及GABA-B受體產生神經傳導抑制效果。除此之外,GHB本身可由人體自行產生,為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抑制性傳導物質,可以調節睡眠、情緒與焦慮感。
口服使用GHB的吸收快,開始作用時間為15至30分鐘,血中最高濃度為20至45分鐘,半衰期 為30分鐘至50分鐘,作用時間為1至6小時。也因此,個案通常需要在數小時內,再度使用GHB,以避免濃度下降與戒斷症狀 表現。
四、GHB的中毒與戒斷症狀
GHB常被宣稱可助性慾、增加性功能,具欣快與幻覺作用,與酒類併用時更會加強其作用。GHB的毒性相當強,大於60 mg即有過量危險,使用過量會有類似其他鎮定劑過量之表現,包含血壓低、心跳慢、呼吸慢等表現,意識狀態包含失憶、嗜睡、躁動、昏迷甚至癲癇,其他身體症狀包含噁心、嘔吐、頭痛等,嚴重時,甚至會呼吸抑制或昏迷。根據2017年Madah-Amiri D等人在挪威發表的研究,發現約有69% 的GHB使用者曾有意識昏迷的經驗。
GHB戒斷症狀與酒精戒斷症候群頗為類似。另外,GHB的戒斷症狀與停用時間相關,在停用1小時到3小時內,可能會有強烈渴求感、心搏過速、大量冒汗、躁動等症狀。停用3小時到3天內,會有交感神經異常導致生命徵象不穩定、譫妄、意識模糊、精神病症狀(如聽幻覺)等。在2008年Jeremy M. Wojtowicz等人進行文獻回顧研究後發現,GHB最常見戒斷症狀表現包含手腳顫抖(67%)、幻覺(63%)、心搏過速(63%)與失眠(58%)。一般而言, GHB的戒斷症狀比起酒精戒斷症候群,發作時程更短、症狀更為嚴重,個案譫妄表現的比例更高(12%)。
五、GHB臨床診斷與治療
由於GHB在人體內停留時間不長(半衰期約3-6小時),且絕大部份會被代謝,只有1-5% 在尿液中,因此在臨床中大部分施用者無法以尿液檢驗方式測出。同時由於人體本身就會產生,即使尿液檢驗出來,也無法斷定施用者有使用GHB情形。因此,臨床上主要是依據施用者使用非法藥物暴露史(個案的接觸場所、同伴使用)、施用容器(小瓶)、或是家屬轉述得知,同時評估個案臨床症狀表現給予適當治療。
有關於GHB過量中毒之治療,目前並無任何解毒藥物,主要是緩解症狀的支持性療法。至於成癮者的戒斷症狀治療,臨床使用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BZD) 以緩解戒斷症狀,若是產生幻覺、躁動、肌肉抖動與抽搐等症狀時,再分別針對症狀治療。在國外的案例中,也有針對戒斷症狀而使用醫療用GHB來進行漸進式減量,除此之外,2018年筆者的研究團隊發現,以治療酒精戒斷譫妄的方式,可以成功處理GHB戒斷導致的譫妄。
六、結語
GHB又稱G水、神仙水,無色無味且作用快速,臨床上常見施用者服用過量甚或戒斷症狀而發生危險的併發症,實需要對此物質使用提高警覺。呼籲民眾注意自身的安全,拒絶來路不明的藥物、飲料或食品,對於來路不明的休閒零食、即溶咖啡包、奶茶包等飲料,須提高警覺,切記「不是我的東西我不碰」,請勿隨便接受別人請的飲料,更別讓已開封的飲料離開視線,也避免出席用藥性愛派對,以免為了一時欣快而遺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