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小鸭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叫阿蒙,今年39岁,是一位全职太太。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聪明懂事,我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和老公一直过着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关系还不错,我对他也非常信任。 老公经常在外出差应酬,但赚的钱都会交给我。 我们的婚姻风平浪静,十几年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下...

  • 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6 09:03:26
    有 0 人按讚

    我叫阿蒙,今年39岁,是一位全职太太。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聪明懂事,我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和老公一直过着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关系还不错,我对他也非常信任。 老公经常在外出差应酬,但赚的钱都会交给我。

    我们的婚姻风平浪静,十几年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下来了,很少发生大的争吵或矛盾。

    一直以来,我都是周围人眼中的幸福女人,我也觉得自己挺知足,毕竟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能嫁给这样一个有事业心又爱家的男人,挺满足的。

    我对事业也没什么向往和追求,相夫教子几乎成为我生活的全部主题。 可是,这样一个生活无忧、家庭幸福的我,却在今年出轨了。

    事情是这样的:春节后,我老公接管了单位一个大项目,经常连续一个月都要常驻项目地,我们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就比以前更少了。 这样的生活本来我已经习惯了,直到今年4月,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他是我在小区附近的健身馆里认识的。 那段时间,我们都会在晚餐后去健身,碰面多了,彼此互有好感,就加了微信。

    我经常在夜不能寐的时候找他聊天,他也会积极给我回应。 其实我们也没有聊什么露骨的话题,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和关心之类的话。

    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也是他的空窗期,刚好他的妻子也外出公干。 不知是出于寂寞,还是纯粹想找个人打发时间,我们就这样开始了.......

    我现在甚至想不起来我们第一次发生关系的场景了,有种很恍惚的感觉,但是我却记得,那种恍惚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我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对了,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和丈夫之间的性关系。 我们结婚十几年,差不多一年能有十次不到的性生活。

    我丈夫对这件事不太感兴趣,每次我暗示他,他都会说太累了,或者说下次吧。 时间久了,我就没有主动了。 十几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甚至觉得这可能就是老夫老妻之间的常态吧!

    我也并没有感觉自己对这件事有特别的渴望。 直到遇见他,欲望被突然唤醒了。

    我知道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会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指责我——是的,我也在谴责我自己。 今年以来,我的失眠更加严重了,多少个夜晚都被内疚和彷徨折磨得不能入睡。

    我很清楚,这种不见光的关系如果继续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可我还是忍不住想他。 现在,他已经不怎么联系我了,他说我们再继续下去,对双方家庭都不好。

    我很失落,也很纠结。 脑子里每天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告诉我:我想他,想和他继续下去。 另一个又说:别傻了,你们只是一时乱了心性、走火入魔,他对你也只是一时的性需要;

    现在,我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困境告诉大家,其实我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甚至我就是希望你们能把我骂醒,把我从这个泥潭里拉出来。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出轨者

    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遭遇丈夫出轨的女性,内心极其痛苦;从她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她们丈夫的出轨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女性。

    也就是说,在出轨的人群中,男女同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与很多传统女性所认为的,出轨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男人更花心、对婚姻更加不忠有很大出入。

    我也接触了很多出轨的女性,在出轨后,面临着本能与道义之间的纠缠与拷问。 就像是前面故事中的阿蒙。

    她的婚姻不能说完全是无性婚姻,但至少在性方面有着重大的缺失;而丈夫在事业上的成就、在经济上的担当、在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上,表现都不错,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在性方面的缺失。

    尤其是作为妻子的阿蒙,自身思想传统,又长期作为全职太太料理家务,认为这样的婚姻没有问题,甚至在出轨以前,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直到后来遇到那位男士,性需要被唤醒,这时才看到,她的婚姻其实存在很大的缺口,更重要的是,在性缺失的背后,还有她和丈夫感情上的疏离。

    长期以来,阿蒙丈夫的重心都放在了事业和赚钱上面,而阿蒙的重心则全部寄托在了家庭。 这种寄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她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从个人情感满足和性满足的角度看,她显然是不被满足的。

    再加上在她的生命中,缺乏除家庭以外的其他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所以,在诱惑面前,她的抵抗力会更低。

    我们当然可以站在道义和责任的角度去谴责她,但是性和情感满足是人的本能需要。 在本能和欲望面前,道义和责任往往是退居第二线的。

    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是潜在的出轨者。

    女人因何而出轨

    从大体上说,女人出轨的因素包含了三个方面,即:诱惑的大小,个人道德感和意志力以及出轨的成本和代价。

    这三方面的因素对男人同样适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诱惑的大小是一个相对因素,而非绝对因素,既取决于诱惑本身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个人自身需求被满足的程度。

    好比同样面对一桌山珍海味,一个已经吃饱饭的人,和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态度是不同的。

    就像阿蒙,如果她的婚姻在性和情感上面更加圆满,她的需求被基本满足,那么即便面对婚外的诱惑,可能不会被那么轻易得诱惑。

    (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情况,并不排除少数例外,就好比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已经吃饱的情况下,有的人滴米不进,但有的人可能还想尝尝餐后甜点;

    还有就是,一种美味吃久了,很多人就会想要尝试换换口味;

    此外,每个人的食欲程度、胃口大小,都是不同的。 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一条万能定论,能概括所有的出轨情形。 )

    著名的婚姻治疗师Esther Perel 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男人出轨是由于厌恶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而女人出轨则是由于寂寞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求。

    出轨的核心原因是人们借此找到一种对情感的息息相通、新鲜感、自由感、自主权、性爱强度等,以此来弥补自身对某种缺失的渴望。

    在女性出轨原因调查中也发现,女性出轨的原因更多在于渴望受到关注和重视、渴望获得非凡的亲密感受;

    如果在婚姻中,这种渴望和感受长期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被受到诱惑,走向出轨之路。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一旦出轨,往往容易玩真的。

    阿蒙在来信中说,自己出轨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和丈夫之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精神和情感交流,夫妻间的亲密互动很少,比如牵手、拥抱、爱的眼神,等等。

    十几年婚姻的惯性,或者说人的惰性,常常会掩盖掉婚姻中的很多问题和漏洞。 再加上我们普遍缺乏经营婚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会导致这些潜藏的婚姻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和及时解决。

    这样的婚姻,即便看上去很幸福很圆满,但实际上却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甚至连当事人也难以觉察。

    直到婚姻触礁的一刻,才猛地意识到,所谓的幸福美满,不过是是油尽灯枯前的回光返照;是暴风骤雨前的风平浪静。

    价值观多元化时代

    女人出轨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人类的感情,总是离不开时代的烙印和影响。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声色犬马、暗潮涌动的时代,人们的感情生活更容易跟随本能的洪流,陷入欲望的泥潭。

    因为这个时代,更重视自我的感受,更强调个体主义、享受和利己主义。 而女性作为人类的一部分,在情感上也具有这个趋势。

    所以,虽然我们没有关于女性出轨的具体数据,但这个数字无疑是庞大的,甚至已经成为了某种趋势。

    只是相较于男性出轨而言,女性出轨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台湾著名艺人寇乃馨曾在一次演讲中分析过女性出轨的「优势条件」和隐蔽性特征。

    01

    女人一心多用的能力高于男性。 这是有进化因素在其中的。

    因为远古时期,男性负责打猎,所以需要更加专心致志;而女人负责采摘和养育孩子,习惯于同时料理多件事情、擅长于多任务并行管理。 所以女人一边应付老公、一边处理和情人的关系,会更加容易。

    02

    女人的生理基础更「适合」出轨。 因为女人的「潜力」是无可限量的,只要女人想,要同时搞定几个男人,相对男人的生理特点而言,是更容易做到的。

    03

    女人是天生的「特工」。 比如她知道自家男人在说谎的时候眼睛眨几下,这让男人的「完美犯罪」基本不可能实现。

    男人永远搞不懂女人神奇的第六感是哪里来的,他们厌恶女人的猜测,因为那往往都是真的。

    而具有如此强大侦查能力的女人,要想"犯罪"和反侦察,是不是会更容易实现呢?

    04

    在互联网时代,女人渴望倾诉和沟通的愿望更容易实现。 这种和异性的谈谈心、聊聊天,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谈谈恋爱了,所以出轨也就更容易发生了。

    当然,在这里,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女性在出轨行为中,所拥有的以上种种「先天优势」,真的是一种「优势」吗?

    不被丈夫所知晓的出轨行为,对于妻子而言,真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吗? 当女人一边享受家庭的稳定和现实好处,另一边和情人保持关系时,她内心是否真的愉悦和轻松呢?

    事实上,像阿蒙一样,出轨后,在内心承受巨大煎熬的女性不在少数,这种煎熬甚至会泛化导致当事人产生躯体化症状和其他心理不适,并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比如失眠、焦虑。 毕竟,人总是同时受制于本能和道德两个层面。

    所以,在有动机、有条件出轨的情况下,女人究竟如何抉择,才是利益最大化、幸福最大化? 这是极考验女人心性和智慧的一件事。

    面对婚外情

    如何理性看待并抉择

    当婚外情已经发生的时候,如何理性看待并做出抉择? 这就不得不提到关于人性的某些方面。

    人性是复杂而幽深的,既有自私和懒惰的一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又有超越本能的可能性。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基本层面:

    01:本我

    以快乐为原则,追求本能的欲望和满足。

    02:自我

    以现实为原则,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既受本我的驱动,又受超我的约束,最终寻求两者平衡,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成为现实层面的「我」。

    03:超我

    以完美为原则,遵循道德的约束,压抑本我的原始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婚外情的发生,始于本我的本能冲动,经过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和博弈,最终它是一个基于现实的选择。

    所以,出轨行为,实际上并不是「一时冲动」那么简单。 它一定是经过特定的心理过程的。 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当事人不一定能清晰地意识到。

    阿蒙用「恍惚」「不知道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语言形容,实际上,她内在的本能和道德感,早已在她脑中上演完一场博弈大战。 出轨,不过是权衡博弈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出轨,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只不过,有的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加谨慎理性;而有的人则更加感性和冲动。

    既然是选择,就存在发生和不发生两种可能性。 但是,这两种可能性是否为非黑即白的二元选择?

    也就是,要么不出轨,在缺失的婚姻中将就甚至苟且;要么出轨,背着爱人追求自己的愉悦和快乐? 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这里仅提供几种初浅层面的提议供大家思考:

    01

    重新反思并评估自己的婚姻,看看它在行使婚姻各项功能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自己从中受益多少? 如果离开这段婚姻,自己又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代价?

    衡量清楚以后,当事人再做出继续或离开的选择。 当然,本条提议是建立在婚姻忠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不考虑开放婚姻等情形。

    02

    自己是否足够用心去经营和改善婚姻质量,提升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提升和改善的空间有多少? 是否愿意去做这种努力的尝试?

    另外还需要区分是自己没有做,还是做不到(比如伴侣身体因素导致的性缺失)?

    03

    据婚姻调查大数据显示,婚外情最终修成正果的比例并不高。 所以,站在出轨边缘、或者已经迈出这一步的女性,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出轨对象真的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吗? 他是你的理想伴侣吗? 你们对这段感情的期待和规划是一致的吗?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婚外情往往是自身婚姻出现问题的一个表现或结果。 但是在决定自己的婚姻去留这个重大问题上,建议抛开婚外情,单独去思考和衡量,因为婚外情常常有冲动和不理性的因素存在。

    现实中就有不少女性,因为婚外情的吸引和诱惑,抱着飞蛾扑火的态度贸然离婚,结果发现对方并非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甚至当两个人抛开现实阻碍真正在一起后,各种问题很快显现,后悔不已。

    04

    如果你觉得婚姻万万不可舍弃,但又放不下欲望,这时,不妨思考一下出轨的后果和代价,权衡这一下这是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然后再做出决定。

    05

    如果是婚姻有缺失,但依旧选择婚姻的女性,这并不代表要完全忽视自己在婚姻中不被满足的需求。 只是,这个需求究竟以何种方式满足、需求是否存在升级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有探索的余地和空间。

    比方说,改善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多元化性方式探索、发展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寻求价值实现多元化,等等。

    相信在做了那么多努力尝试之后,无论成功与否,至少可以降低出轨带来的内疚和负罪感。

    希望在你浑噩无助的时候

    可以为你排忧解难。

  • 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08:26:55
    有 0 人按讚

    我叫阿蒙,今年39岁,是一位全职太太。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聪明懂事,我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和老公一直过着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关系还不错,我对他也非常信任。 老公经常在外出差应酬,但赚的钱都会交给我。

    我们的婚姻风平浪静,十几年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下来了,很少发生大的争吵或矛盾。

    一直以来,我都是周围人眼中的幸福女人,我也觉得自己挺知足,毕竟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能嫁给这样一个有事业心又爱家的男人,挺满足的。

    我对事业也没什么向往和追求,相夫教子几乎成为我生活的全部主题。 可是,这样一个生活无忧、家庭幸福的我,却在今年出轨了。

    事情是这样的:春节后,我老公接管了单位一个大项目,经常连续一个月都要常驻项目地,我们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就比以前更少了。 这样的生活本来我已经习惯了,直到今年4月,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他是我在小区附近的健身馆里认识的。 那段时间,我们都会在晚餐后去健身,碰面多了,彼此互有好感,就加了微信。

    我经常在夜不能寐的时候找他聊天,他也会积极给我回应。 其实我们也没有聊什么露骨的话题,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和关心之类的话。

    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也是他的空窗期,刚好他的妻子也外出公干。 不知是出于寂寞,还是纯粹想找个人打发时间,我们就这样开始了.......

    我现在甚至想不起来我们第一次发生关系的场景了,有种很恍惚的感觉,但是我却记得,那种恍惚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我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对了,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和丈夫之间的性关系。 我们结婚十几年,差不多一年能有十次不到的性生活。

    我丈夫对这件事不太感兴趣,每次我暗示他,他都会说太累了,或者说下次吧。 时间久了,我就没有主动了。 十几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甚至觉得这可能就是老夫老妻之间的常态吧!

    我也并没有感觉自己对这件事有特别的渴望。 直到遇见他,欲望被突然唤醒了。

    我知道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会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指责我——是的,我也在谴责我自己。 今年以来,我的失眠更加严重了,多少个夜晚都被内疚和彷徨折磨得不能入睡。

    我很清楚,这种不见光的关系如果继续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可我还是忍不住想他。 现在,他已经不怎么联系我了,他说我们再继续下去,对双方家庭都不好。

    我很失落,也很纠结。 脑子里每天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告诉我:我想他,想和他继续下去。 另一个又说:别傻了,你们只是一时乱了心性、走火入魔,他对你也只是一时的性需要;

    现在,我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困境告诉大家,其实我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甚至我就是希望你们能把我骂醒,把我从这个泥潭里拉出来。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出轨者

    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遭遇丈夫出轨的女性,内心极其痛苦;从她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她们丈夫的出轨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女性。

    也就是说,在出轨的人群中,男女同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与很多传统女性所认为的,出轨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男人更花心、对婚姻更加不忠有很大出入。

    我也接触了很多出轨的女性,在出轨后,面临着本能与道义之间的纠缠与拷问。 就像是前面故事中的阿蒙。

    她的婚姻不能说完全是无性婚姻,但至少在性方面有着重大的缺失;而丈夫在事业上的成就、在经济上的担当、在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上,表现都不错,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在性方面的缺失。

    尤其是作为妻子的阿蒙,自身思想传统,又长期作为全职太太料理家务,认为这样的婚姻没有问题,甚至在出轨以前,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直到后来遇到那位男士,性需要被唤醒,这时才看到,她的婚姻其实存在很大的缺口,更重要的是,在性缺失的背后,还有她和丈夫感情上的疏离。

    长期以来,阿蒙丈夫的重心都放在了事业和赚钱上面,而阿蒙的重心则全部寄托在了家庭。 这种寄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她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从个人情感满足和性满足的角度看,她显然是不被满足的。

    再加上在她的生命中,缺乏除家庭以外的其他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所以,在诱惑面前,她的抵抗力会更低。

    我们当然可以站在道义和责任的角度去谴责她,但是性和情感满足是人的本能需要。 在本能和欲望面前,道义和责任往往是退居第二线的。

    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是潜在的出轨者。

    女人因何而出轨

    从大体上说,女人出轨的因素包含了三个方面,即:诱惑的大小,个人道德感和意志力以及出轨的成本和代价。

    这三方面的因素对男人同样适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诱惑的大小是一个相对因素,而非绝对因素,既取决于诱惑本身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个人自身需求被满足的程度。

    好比同样面对一桌山珍海味,一个已经吃饱饭的人,和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态度是不同的。

    就像阿蒙,如果她的婚姻在性和情感上面更加圆满,她的需求被基本满足,那么即便面对婚外的诱惑,可能不会被那么轻易得诱惑。

    (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情况,并不排除少数例外,就好比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已经吃饱的情况下,有的人滴米不进,但有的人可能还想尝尝餐后甜点;

    还有就是,一种美味吃久了,很多人就会想要尝试换换口味;

    此外,每个人的食欲程度、胃口大小,都是不同的。 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一条万能定论,能概括所有的出轨情形。 )

    著名的婚姻治疗师Esther Perel 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男人出轨是由于厌恶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而女人出轨则是由于寂寞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求。

    出轨的核心原因是人们借此找到一种对情感的息息相通、新鲜感、自由感、自主权、性爱强度等,以此来弥补自身对某种缺失的渴望。

    在女性出轨原因调查中也发现,女性出轨的原因更多在于渴望受到关注和重视、渴望获得非凡的亲密感受;

    如果在婚姻中,这种渴望和感受长期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被受到诱惑,走向出轨之路。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一旦出轨,往往容易玩真的。

    阿蒙在来信中说,自己出轨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和丈夫之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精神和情感交流,夫妻间的亲密互动很少,比如牵手、拥抱、爱的眼神,等等。

    十几年婚姻的惯性,或者说人的惰性,常常会掩盖掉婚姻中的很多问题和漏洞。 再加上我们普遍缺乏经营婚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会导致这些潜藏的婚姻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和及时解决。

    这样的婚姻,即便看上去很幸福很圆满,但实际上却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甚至连当事人也难以觉察。

    直到婚姻触礁的一刻,才猛地意识到,所谓的幸福美满,不过是是油尽灯枯前的回光返照;是暴风骤雨前的风平浪静。

    价值观多元化时代

    女人出轨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人类的感情,总是离不开时代的烙印和影响。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声色犬马、暗潮涌动的时代,人们的感情生活更容易跟随本能的洪流,陷入欲望的泥潭。

    因为这个时代,更重视自我的感受,更强调个体主义、享受和利己主义。 而女性作为人类的一部分,在情感上也具有这个趋势。

    所以,虽然我们没有关于女性出轨的具体数据,但这个数字无疑是庞大的,甚至已经成为了某种趋势。

    只是相较于男性出轨而言,女性出轨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台湾著名艺人寇乃馨曾在一次演讲中分析过女性出轨的「优势条件」和隐蔽性特征。

    01

    女人一心多用的能力高于男性。 这是有进化因素在其中的。

    因为远古时期,男性负责打猎,所以需要更加专心致志;而女人负责采摘和养育孩子,习惯于同时料理多件事情、擅长于多任务并行管理。 所以女人一边应付老公、一边处理和情人的关系,会更加容易。

    02

    女人的生理基础更「适合」出轨。 因为女人的「潜力」是无可限量的,只要女人想,要同时搞定几个男人,相对男人的生理特点而言,是更容易做到的。

    03

    女人是天生的「特工」。 比如她知道自家男人在说谎的时候眼睛眨几下,这让男人的「完美犯罪」基本不可能实现。

    男人永远搞不懂女人神奇的第六感是哪里来的,他们厌恶女人的猜测,因为那往往都是真的。

    而具有如此强大侦查能力的女人,要想"犯罪"和反侦察,是不是会更容易实现呢?

    04

    在互联网时代,女人渴望倾诉和沟通的愿望更容易实现。 这种和异性的谈谈心、聊聊天,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谈谈恋爱了,所以出轨也就更容易发生了。

    当然,在这里,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女性在出轨行为中,所拥有的以上种种「先天优势」,真的是一种「优势」吗?

    不被丈夫所知晓的出轨行为,对于妻子而言,真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吗? 当女人一边享受家庭的稳定和现实好处,另一边和情人保持关系时,她内心是否真的愉悦和轻松呢?

    事实上,像阿蒙一样,出轨后,在内心承受巨大煎熬的女性不在少数,这种煎熬甚至会泛化导致当事人产生躯体化症状和其他心理不适,并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比如失眠、焦虑。 毕竟,人总是同时受制于本能和道德两个层面。

    所以,在有动机、有条件出轨的情况下,女人究竟如何抉择,才是利益最大化、幸福最大化? 这是极考验女人心性和智慧的一件事。

    面对婚外情

    如何理性看待并抉择

    当婚外情已经发生的时候,如何理性看待并做出抉择? 这就不得不提到关于人性的某些方面。

    人性是复杂而幽深的,既有自私和懒惰的一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又有超越本能的可能性。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基本层面:

    01:本我

    以快乐为原则,追求本能的欲望和满足。

    02:自我

    以现实为原则,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既受本我的驱动,又受超我的约束,最终寻求两者平衡,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成为现实层面的「我」。

    03:超我

    以完美为原则,遵循道德的约束,压抑本我的原始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婚外情的发生,始于本我的本能冲动,经过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和博弈,最终它是一个基于现实的选择。

    所以,出轨行为,实际上并不是「一时冲动」那么简单。 它一定是经过特定的心理过程的。 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当事人不一定能清晰地意识到。

    阿蒙用「恍惚」「不知道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语言形容,实际上,她内在的本能和道德感,早已在她脑中上演完一场博弈大战。 出轨,不过是权衡博弈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出轨,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只不过,有的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加谨慎理性;而有的人则更加感性和冲动。

    既然是选择,就存在发生和不发生两种可能性。 但是,这两种可能性是否为非黑即白的二元选择?

    也就是,要么不出轨,在缺失的婚姻中将就甚至苟且;要么出轨,背着爱人追求自己的愉悦和快乐? 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这里仅提供几种初浅层面的提议供大家思考:

    01

    重新反思并评估自己的婚姻,看看它在行使婚姻各项功能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自己从中受益多少? 如果离开这段婚姻,自己又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代价?

    衡量清楚以后,当事人再做出继续或离开的选择。 当然,本条提议是建立在婚姻忠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不考虑开放婚姻等情形。

    02

    自己是否足够用心去经营和改善婚姻质量,提升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提升和改善的空间有多少? 是否愿意去做这种努力的尝试?

    另外还需要区分是自己没有做,还是做不到(比如伴侣身体因素导致的性缺失)?

    03

    据婚姻调查大数据显示,婚外情最终修成正果的比例并不高。 所以,站在出轨边缘、或者已经迈出这一步的女性,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出轨对象真的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吗? 他是你的理想伴侣吗? 你们对这段感情的期待和规划是一致的吗?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婚外情往往是自身婚姻出现问题的一个表现或结果。 但是在决定自己的婚姻去留这个重大问题上,建议抛开婚外情,单独去思考和衡量,因为婚外情常常有冲动和不理性的因素存在。

    现实中就有不少女性,因为婚外情的吸引和诱惑,抱着飞蛾扑火的态度贸然离婚,结果发现对方并非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甚至当两个人抛开现实阻碍真正在一起后,各种问题很快显现,后悔不已。

    04

    如果你觉得婚姻万万不可舍弃,但又放不下欲望,这时,不妨思考一下出轨的后果和代价,权衡这一下这是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然后再做出决定。

    05

    如果是婚姻有缺失,但依旧选择婚姻的女性,这并不代表要完全忽视自己在婚姻中不被满足的需求。 只是,这个需求究竟以何种方式满足、需求是否存在升级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有探索的余地和空间。

    比方说,改善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多元化性方式探索、发展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寻求价值实现多元化,等等。

    相信在做了那么多努力尝试之后,无论成功与否,至少可以降低出轨带来的内疚和负罪感。

    希望在你浑噩无助的时候

    可以为你排忧解难。

  • 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在 In Design DI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4 15:32:56
    有 3 人按讚

    转载 很值得看!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特别推荐)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位家长说: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听到这篇演讲!

    01 别让孩子跑错方向。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

    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很多人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

    “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

    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02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

    前几年,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

    学者杨佩昌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

    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

    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

    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

    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学,突然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 时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倪明江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太空人”。

    他说,这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开了试卷,似乎就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学习新知识,二是思维的依赖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照着做而不习惯问为什么这样做;习惯有人指导他做而不习惯主动去做;习惯在很好的条件下去做而不习惯创造条件去做。

    浙大城市学院甚至尝试用中学模式和军事化教育方式来管理新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在高中时代好比身上绑了10根绳子,不能一到了大学,就把这10根绳子一下全放了,这会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我们要尝试一根一根放。”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对记者说。

    03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案例简况: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

    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 · 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第二位是马加爵。

    第三位是韩寒。

    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

    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1. 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 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

    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

    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

    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

    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