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真的代替購買了嗎?》
投稿人|林宏廷
❙前言
如果上網搜尋哪種管道較適合取得寵物,我想時下多數網友必定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領養」吧!市調公司時勢也曾預估台灣的毛小孩數量將在2020年超越兒童數量,達成黃金交叉,不禁使我懷疑,究竟身處動保意識高漲且少子化的時代,「領養代替購買」是確實篤行的承諾還...
《領養真的代替購買了嗎?》
投稿人|林宏廷
❙前言
如果上網搜尋哪種管道較適合取得寵物,我想時下多數網友必定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領養」吧!市調公司時勢也曾預估台灣的毛小孩數量將在2020年超越兒童數量,達成黃金交叉,不禁使我懷疑,究竟身處動保意識高漲且少子化的時代,「領養代替購買」是確實篤行的承諾還是虛有其表的口號而已呢?
-
❙領養的現況
2020年的數據顯示,北市動物之家至少超額收容了60%的流浪動物,位居全台之冠,然而與此同時,領養率竟然創下了歷史新低!自從廢除12天安樂死的法規後,動保團體鼓吹的「領養代替購買」等標語,無形中似乎過度推崇了領養,呈現出一種只要購買寵物即代表助長不肖業者的道德綁架,卻沒想過或許只是人們炫耀自己愛惜動物的虛榮心作祟而已。因為在大力鼓吹的背後,事實上領養人數近年來並沒有顯著上升的趨勢。那麼,為何領養始終代替不了購買呢?
-
❙寵物市場存在的理由
1.品種
相信大家選擇寵物時必定有自己鍾愛的品種,例如:拉不拉多、摺耳貓等。另一方面,物以稀為貴,有些寵物對權威人士而言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例如:小獅子犬、薩摩耶犬等,證明了人類的慾望或許是寵物店存在的必要原因。
2.年齡
收容所的犬貓多半已流落街頭多年,年齡勢必不小了,然而飼主多半喜愛幼犬可愛的模樣或是希望從小就開始和牠培養感情,於是間接催生了寵物店的生意。
3.空間
台灣的市區高樓林立,不像外國的土地一望無際,偏偏收容所的動物體型都較為龐大,因此對某些愛貓愛狗人士來說,現實因素迫使他們只能購買小型犬飼養。
-
❙購買寵物的隱憂
1.遺傳疾病
生物課有認真上課的人都知道,近親繁殖會大幅增加後代罹患遺傳疾病的風險。為了使特定品種狗的血統純正以吸引人們購買,同種間繁殖造成純種個體先天即患有特殊疾病的案例不勝枚舉。
2.非法繁殖
非法繁殖場為了牟利而割掉小狗的聲帶、給貓打玻尿酸的新聞社會上層出不窮,且動保團體和民眾多半認為以領養代替購買將會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從農委會的「特定寵物業者管理系統」觀察亦可發現,合法業者的數量正逐漸成長。「以2019年至2020年短短一年為例,增加了153間合法業者,平均每個禮拜增加3間!截至2020年12月底,全臺總共有1263家合法繁殖犬貓業者。」可見源源不絕的購買需求,是令業者們前仆後繼投入的重要原因。
-
❙我對領養和購買的看法
不論選擇領養或是購買寵物,個人認為純粹只是取得途徑的不同而已,並沒有所謂涇渭分明的答案,因為更值得關注的是開始照顧寵物後才會接踵而至的問題,例如:放養、棄養等。
和人類一樣,貓貓狗狗的命也是命,也一樣不可逆。我們常警惕一位即將成年的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但諷刺的是,卻總是看到許多成年人因曇花一現的念頭而衝動地購買或領養一條擔不起的生命。
順帶一提,或許該抵制的不是繁殖場,而是「非法不當」繁殖場。坐鎮海關的米格魯、驅趕羊群的牧羊犬,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夥伴,明明非法繁殖的不肖業者才是罪魁禍首,而非熱愛純種狗的飼主,那麼為何主人們無法享有選擇寵物品種的自由呢?
-
❙解決後續問題的方法
瀏覽完購買寵物的隱憂後,一定有人購買寵物的心早已堅決,仍舊認為購買寵物才是王道。「根據世紀奧美執行的一項網路問卷調查顯示,當計劃養狗時,80%的民眾不會選擇飼養黑色的狗狗,當中高達近50%的原因認為黑狗性格兇狠、流浪犬的表徵會帶來壞運氣,導致牠們通常不會是被領養的首選,甚至乏人問津。」但我想說的是,實際上黑色犬隻和色彩繽紛的犬隻並沒有不同,同樣是人們最忠誠的夥伴,我們沒有理由因外觀而棄牠們於千里之外。因此除了被動地接受教育以外,有意願養貓貓狗狗的主人若能主動改變自己的心態,或許我們可以離促進動物福祉的方向更進一步。
此外,如同大規模的結紮和安樂死都無法立竿見影,試圖對抗非法業者的道路也是如此。近年來,英國著名的「露西法案」或是美國的「寵物店只能販賣獲救動物」計劃,都旨在推動禁止透過第三方購買寵物以打壓繁殖場的不人道對待,儘管這只是開始而已,但我認為台灣或許可以效仿這些國家,不僅可以減少賣家將貓貓狗狗櫥窗化的機率,還能透過飼主親臨育種場所的行為間接監督各大繁殖場。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法律僅僅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唯有建立完善的系統和周全的配套措施來教育飼主,才能真正喚起人們對於動物的同理心,讓即使沒有照顧動物經驗的意願者,也能確保自己經得起養育生命的考驗。
狗狗結紮後變兇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認養文,是三條顏色很漂亮的狗子,如果你正在上班途中滑手機或是在公司吃早餐,或是正在廁所大便,希望你能花點時間把這篇短短的認養文看完,謝謝你。
第一條狗子
名字:福恩
年紀:約6歲
品種:米克斯
狀況:身體健康,一眼混濁,但生活不受影響
所在地區:台中潭子
男生/已結紮/約6歲/一開始不大親狗,但可教化,已經可以跟朋友狗狗玩在一起!
三年前因為癱瘓被網友通報進收容所,因為知道癱瘓有黃金治療期,趕緊帶出就醫後,還好只是被車撞擊造成的脫臼,壓迫神經所以才癱瘓,手術後就恢復正常了。
到現在三年了活動自如,不過右眼看起混濁,可以感受到光線不過視力應該是模糊的,醫生推測那是因為撞擊太久沒有就醫造成的,另一眼視力正常,所以生活跟一般狗狗沒有不同,這三年的血檢指數也都正常沒有異狀。
不過當時癱瘓時身上有被其他狗攻擊的傷口,醫生猜測不是流浪時打架就是癱瘓後被趁虛而入,所以福恩一開始不那麼親狗,對其他狗狗都有防備心,但這陣子發現,可以跟社會化完全的狗狗和平相處,甚至還可以玩在一起!
福恩是可以被教化的,是很棒很棒的狗狗,只是需要給他一些時間,讓他知道他不會被攻擊,不需兇兇的保護自己,需要一些安全感,超級親人撒嬌,洗澡剪指甲也不會反抗喔!!至今從收容所帶出已經要三年了,還在等願意愛他的爸爸媽媽出現,帶福恩回家!
第二條狗子
名字:Oscar
年紀:約2歲半
品種:比特+比利時狼犬
狀況:身體健康,護主撒嬌
所在地區:台中南區
男生/已結紮/約2歲半/很親人也很會認主人/忠心護主
八月底從收容所帶出,從小是被訓犬師養大的狗,所以相對是非常穩定好訓練的,忠心會護主的Oscar。
雖然之前可以跟任何體型的狗狗正常相處,但因體型算是中大型還有血統關係,優先希望是沒有狗狗的家庭認養、或是家裡的狗狗是體型相當的。
本性就是大寶寶,超級撒嬌!!超級親人的個性非常適合被疼愛,洗澡跟剪指甲都非常穩定,全身都可以摸,不用擔心反抗洗澡的問題喔!!
第三條狗子
名字:Max
年紀:約2歲
品種:大丹犬
狀況:身體健康,活潑愛玩
所在地區:台中南區
男生/已結紮/快兩歲而已/超級親人活潑愛玩!
月底從收容所帶出,個性呆萌沒有攻擊性,因為還算年輕的孩子,非常愛玩愛撒嬌。
因體型太大了~需要適當的活動空間,或是天天散步一定的時間,不希望整天待在磁磚地板,這對大狗狗的Max是很折磨的!
只是體型大了一些的狗狗,但心裡跟愛玩的小朋友沒有兩樣,都是需要有家渴望被愛的狗狗!!
以上是三條狗子的故事,這三條狗子都很漂亮很優秀,個性也都很好,希望家裡有扣打的人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或是你的狗如果去了彩虹橋,你又看到這篇文章,或許是緣分帶給你的接班狗,我們最後都會在終點再度相遇,請勇敢的讓緣分延續下去。
之前整理資料時發現,我已經寫了超過三百多則認養文了,寫這些文章然後編排圖片和畫圖,至少都要一個小時,這都是花我工作外的個人時間,雖然不能確保每一隻狗都能送出去,但是這至少給了他們多一點被有緣份的主人看見的機會。
而我畫了那麼多天使狗和接班狗系列,就是希望這些我寫的認養文的每一隻狗,都有機會成為接班狗,讓愛繼續延續下去。
如果可以,麻煩你看完之後能夠幫忙分享出去,人生運氣運氣,狗也是一樣,也許剛好有喜歡這隻狗的人看見了,你等於是給了他一個新的生命,你改變了這隻狗的一生,救了他一命。
謝謝所有看完文章並願意幫忙分享的人,謝謝你們!
認養方式:
葉恩廷
臉書私訊網址: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088458557895020&id=100001928090251
電話號碼:0912072122
狗狗都在台中
希望可以先來互動
深思熟慮後再決定是否願意愛他一輩子
狗狗結紮後變兇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飼主責任
#好飼主們請轉發
#不要縱容你身邊不守法治的人
#兇猛犬種請戴嘴套
#就是要打晶片做寵登還要結紮
#立委們不要再抱隻狗拍照搏版面了
#修法提高檢舉獎金給檢舉人和可憐的動保員吧
今晚兩個事件發生,讓我此刻無法休息,大概也是一種PTSD吧
《事件一》
一隻大前天來醫院做手術(其他醫師的病患)的藏獒(是藏獒喔),說這兩天都不吃,本來約了昨天回診,結果no show,然後卻在今天的傍晚六點,突然來現場說要看診,櫃檯看我應該有時間,跟我說這個現場診要看不吃東西。我才處理完前一個病患,櫃檯大喊:「那隻狗要不要趕快看!牠咬人了啦!」
我到櫃檯向外望去,看見一個阿媽已被同事們扶到椅子上,我一眼看到她的大腿內側有好大一個洞⋯趕緊叫助理打119,我們趕快幫阿媽先沖洗傷口跟包紮。
帶藏獒來的不是真正飼主,似乎是員工,我叫他立刻把飼主叫來,然後叫帶來的把嘴套給藏獒戴上。
飼主到了後,我看藏獒一臉驚恐,問了飼主「她有咬過人嗎?」飼主說有,後來先開鎮定藥,請他先把狗狗帶回家,下次吃了藥再來醫院,而且要戴嘴套。在飼主離開醫院時,櫃檯淡淡的跟我說:「飼主說牠這個月已咬人三次了⋯」
相關文章:太報 Tai Sounds
https://www.taisounds.com/Taiwan/Society/uid4616159065
結論:請養這六種犬種或是有咬狗咬人紀錄的狗狗飼主,把嘴套幫牠戴起來,請不要害牠變成眾矢之的,因為那是你的管理不當造成的結果。動物醫院狗多人多,敏感的狗,一下子就會被這些刺激物引爆,一個簡單的嘴套,可以保護周遭的生命體。
《事件二》
一隻年輕的柴犬來看診,上了診療檯看牠不斷發抖,評估一下以後,建議先開立口服藥緩解症狀,再另外安排時間,先吃解焦慮藥再來做檢查。
(對話)
我:「如果有很多都是要鎮定下做的檢查,看你們要不要順便安排結紮跟打晶片,我看牠還沒結紮。」
飼主:「我們不要幫牠紮。」
我:「但是動保法規定這是必須要做的喔,那好吧,你們至少做個寵登打晶片吧。」
飼主:「我們就不要打晶片呀,就不會被查到呀。」
說實在話,我有一度腦壓升高的感覺,可以直接跟獸醫師說「我不要守法喔」,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結論:沒人檢舉都沒在怕,檢舉獎金開到5000、10000的,應該就不會有人敢不遵守吧?
—
一個晚上,兩個事件,讓我對臺灣人民對寵物的不負責任感到非常失望,而且還是成年人⋯只能努力的繼續向下扎根,教小朋友們正確的觀念
狗狗結紮後變兇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二夜之後,浪浪並未迎來曙光,人也是。
現行流浪狗的根本問題不外乎是:零撲殺卻沒做好源頭管理,動保法規嚴但沒人力執行,出了事沒有人出面負責。但,#除了互相指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在開始深入談流浪狗議題之前,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想像: #2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1. 街上都看不到遊蕩犬
2. 每隻狗都有人負責照顧
3. 不用再害怕被狗追/咬
雖然這三個選項看起來是同一件事情,但其實卻又非常不一樣。
#街上看不到遊蕩犬:可能是流浪狗、放養狗都一律被抓到收容所,或是被限定在一定活動範圍的專區。若再加上飼主觀念大幅提升,為狗狗做好絕育,且不棄養,遊蕩犬就極有可能漸漸消失在街上。
#每隻狗都有人負責照顧:這邊的「人」指的不一定是飼主,也可能是餵養人,狗狗也有可能是放養在外面,總之出了事情就會有人要負責,並賠償受害人。
#不用再害怕被狗追咬:這或許是最多人的期盼,但動物行為人又無法完全控制,要嘛是街上都沒有遊蕩犬 ; 或是雖然有,但只要有人覺得受到威脅,就可以通報捕狗大隊來抓走,狗狗被關到收容所。最終能夠在街上生活的遊盪犬都是跟人互動良好,且有人負責照顧的。
不管想要達成上面哪一個目標,就現行台灣的狀況,如果沒有改變,再過 20 年也還是老樣子。
👉【#問題出在哪】
1️⃣ #沒有源頭管理的零撲殺,只是讓問題從收容所換到街上,#讓安樂死變成不安樂的死。
紀錄片《十二夜2 回到第零天》就是在從各個面向探討零撲殺上路之後的現況。收容所爆滿所以流浪狗數量變多,公部門和各個協會忙著家戶拜訪宣導、抓流浪狗、做下鄉絕育、推廣生命教育,但短期來看似乎趕不上野狗和未絕育家犬繁殖的速度,都市和鄉下的觀念差異,也造成問題不斷惡性循環。
到頭來,街上遊蕩犬數量無法有效控,更多的是被攻擊、路殺、病死的狗。#各地收容所也因為超載狗狗互咬受傷事件層出不窮,甚至一輩子在裡面被關到死的也有。
2️⃣ 法規要求飼主植入晶片、未經申請禁止繁殖,但開罰案例少之又少;一來沒稽查人力,二來罰則雖重但都以勸導為主。
現行的動保法雖然已明文規定飼主要為寵物施打晶片並做寵物登記,不然會有相關罰則,但 #依然有非常多的民眾沒有幫寵物打晶片或做寵物登記,可能是不清楚相關規定,也可能是覺得麻煩還要花錢,甚至還有放養的狗也不承認是自己養的。
未絕育私下繁殖的問題就更複雜了。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截自今年 7 月底,全台灣有寵物登記的犬隻總計約 163 萬隻,其中有高達 56 萬隻,超過三成,是沒有絕育或沒有申報的,但政府也不會主動要求限期改善,更不用提寄罰單給飼主。
#有些觀念較落後的長輩認為絕育後未來就沒有狗狗可以養了,或是結紮後狗狗就不兇無法看門,也有人認為生育是動物的權利,不能隨便絕育,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去溝通,還不一定有效。
公部門也因為相關罰則過重,例如寵物未結紮又沒申請免絕育規定要罰 5 至 25 萬,所以動保單位都不太敢積極開罰,怕惹民怨,加上沒有人力做挨家挨戶做調查,也造成私下繁殖未申報的情況持續發生。
3️⃣ 被棄養或野外繁殖的犬隻大多是米克斯,通常都沒有寵物晶片,出了事找不到飼主負責,要餵養人承擔又不太可能。
源頭管理沒辦法落實,絕育速度又跟不上,遊蕩犬數量居高不下,政府沒辦法通通收容,只好讓牠們待在街上,#照顧流浪狗的重擔就落在愛媽身上,不然所謂的自然淘汰,其實比安樂死還殘忍。
除了花自己的錢餵食,不少愛媽還會配合相關單位抓狗結紮,或是通報新狗,這些原本是政府應該做的,但愛媽擔起來。如果因此出事情要愛媽負責,那也說不過去,#真正該負責的是沒做好源頭管理的政府。
👉【#什麼方法是有效的】
✅ #高強度絕育,防止流浪狗、放養犬、遺失或棄養寵物不斷繁殖。
「撲殺不是解方,絕育才是。」
在《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HOTAC 的「下鄉絕育」; 相信動物(社團法人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地毯式普查」的結紮計劃,各協會志工挨家挨戶到社會角落宣導飼主責任,免費協助寵物晶片登記、結紮。此外,針對流浪狗的絕育也和愛媽合作,提高執行效率。
政府單單用 TNVR 來作為零撲殺的配套措施,其實是遠遠不足,因為 TNVR 只在處理末端的問題,但前端的家犬私下繁殖的問題完全沒有解決,只要一旦被棄養,就會造成流浪狗的數量繼續攀升。唯有短時間投入大量資源高強度、#全面性的絕育才有可能讓問題獲得舒緩。
✅ #增加動保人力,地毯式普查揪出家犬未做寵物登記黑數,同時提升飼主觀念,降低違法繁殖和棄養。
從相信動物協會在新北市的地毯式普查可以發現,許多較山區或鄉下地方的家戶是沒有幫家犬做寵物登記的觀念,更不用說結紮,光是溝通就要耗費非常大的力氣。
家犬普查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的工作,單靠幾個協會要完成全台灣的普查,恐怕緩不濟急,追不上流浪狗或未絕育家犬繁殖的速度,所以公部門一定也要投入大量資源一起合作才行。
除了地毯式普查之外,查緝違法繁殖和棄養也是需要耗費相當多的人力,而且只有公權力介入,嚴懲開罰,才有可能達到目的。
✅ #政府培訓餵養人成為區域族群管理員,控制遊蕩犬數量,並協助通報棄養和抓狗絕育。
現行愛媽的角色看似是造成流浪狗群聚、傷人的主因,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上面提到的三點。與不切實際地其禁止一切餵養行為,倒不如將愛媽納入區域族群管理的政策當中。
透過培訓愛媽,讓他們知道絕育的重要性,並願意主動提供協助。同時間做為管理員,定期回報該區域流浪狗的數量和狀態。一旦發現有未曾看過的新狗,第一時間就通報相關單位來結紮,並查緝棄養人,這樣才能確保該區域的流浪狗只會愈來愈少。
✅ #推動生命教育、加強飼主觀念,並提高飼養寵物的門檻。
透過學校課程以及各民間單位舉辦的活動,讓未來的潛在飼主了解流浪狗的問題,願意用領養代替購買,且會做一個負責任的飼主,不棄養。現有公有收容所也要陸續轉型成動保園區,透過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和民眾認識、喜歡上米克斯,而不會一味追求一定要養品種狗。
另外,在成為家犬飼主前必須上相關課程,了解關於飼主權利義務的法規,通過測驗取得養寵物證書後,才能夠合法飼養犬隻。如果要同時養超過四隻狗,則需要額外申請許可,政府確認環境適當且無私下繁殖的可能後才合法許可。
👉【#有方法但經費遠遠不足】
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其實很明確,也都有許多民間團體正在做了,所以就又回到最關鍵的資源分配:#政府應該花多少資源來解決流浪狗的問題。
目前新竹市動保所每年的預算約是 2,400 萬元,包含約 20 位正職和計畫人力,所處理的業務涵蓋經濟動物、保育動物、貓犬寵物和動保案件等。然而,真正專職在查緝非法繁殖、棄養和寵物未登記的只有 1 位專員,其他人都是兼任多重任務。
另外,每年花在遊蕩貓犬的 TNVR 費用,大約各 100 萬元左右,往往委外的動保團體兩、三個月就做完了,錢還是直接給醫院,平均 1 隻結紮 1,500~2,000 元,只能做大約 300~400 隻,總不可能要動保志工花自己的錢幫額外的流浪動物絕育。
沒有足夠的經費和人力,沒辦法短時間高強度絕育,很快一切就會變成徒勞無功,只是一年又一年重複同樣的事情。而且就算新竹市的遊蕩犬都結紮了,也還會有鄰近新竹縣、苗栗縣的人拿來南寮、香山棄養,防不慎防,所以一定要是整個大範圍的區域一起解決。
假設要在新竹市做地毯式普查、下鄉絕育、高強度 TNVR,少說 5 千萬元跑不掉,加上動檢員人力補充、收容所變動保園區、推動生命教育課程,最少也要幾千萬的預算,這樣每年約要花費 1 億元在解決流浪狗問題上,是現行的約 15 到 20 倍的經費。
要解決遊蕩犬問題,#我認為政府勢必要提高動保預算,不過增加動保預算就可能排擠到其他業務經費,除非多數民眾認為這是急迫需要被解決的事情,不然流浪狗的問題很難被根除。
在經費尚未有著落下,我們可以做的是不斷提醒身邊養狗的親友一定要幫狗狗施打晶片、做好絕育,不棄養。如果繼續飼養真的有困難,又找不到其他人領養,務必送到各縣市的收容所,由他們協助處理。
另外,針對 TNVR 入法和餵養行為管理,#我認為行政院農委會不能夠再採取模糊的態度,無助於解決遊蕩犬問題,例如是否應禁止非絕育志工的餵食行為,並透過入法讓民眾更明白絕育是最根本的解方。
流浪狗的問題很複雜,光是探究就要花費非常大的力氣,但也只有當問題看得愈來愈明確,才有可能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我會繼續關注,並和大家一起努力。
#浪浪 #動保 #十二夜 #零撲殺
#人犬衝突
【延伸閱讀】:
《十二夜2》觀後感——迎合同溫層的美好,現實卻總是殘酷
https://npptw.org/fBnVKw
回到第零天 《十二夜》續作探討零撲殺後的掙扎
https://npptw.org/SWaL28
十二夜之後7/導演嘆成「罪人」 批零撲殺政策蒼白空洞
https://npptw.org/7bttZa
窩窩 wuowuo TNVR 入法專題
https://npptw.org/1fRx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