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與分離焦慮症[續集]
上回跟大家分享我與得意的故事後,
很多朋友私訊我:「可以去看看『會思考的狗』」
其實得意原本有習慣在看的醫生,
服用焦慮藥已經一個月了,狀況還算穩定,
但因為真的很多人建議我試試看,
而且我上網看了看評價真的滿不錯的,
還有改善老年狗狗的經驗,
於是我...
憂鬱症與分離焦慮症[續集]
上回跟大家分享我與得意的故事後,
很多朋友私訊我:「可以去看看『會思考的狗』」
其實得意原本有習慣在看的醫生,
服用焦慮藥已經一個月了,狀況還算穩定,
但因為真的很多人建議我試試看,
而且我上網看了看評價真的滿不錯的,
還有改善老年狗狗的經驗,
於是我加了H醫生的 line 馬上預約看診時間,
雖然要等一個月,
但只要有機會我都是願意等的。
在看診前我花了一些時間填寫問卷,
我想應該是要方便醫生事先了解得意的狀況,
所以問題還蠻多的,要填的很仔細,
不過我填完問卷通知醫生後,沒收到回應,
就等到 7/26 看診那天,
我帶著得意和他喜歡的餅乾前往阿牛犬貓急診醫院。
進入診間後,
醫生說把得意當作空氣不要理他,
我專心的看著醫生,認真聽他說話,
過了一陣子之後我開始有點不耐煩,
因為醫生一直在唸著我問卷寫的回答,
然後我也就一直嗯嗯嗯,應該有20分鐘吧,
醫生說得意的行為就是分離焦慮症,
其實我本來就知道得意有分離焦慮症,
我沒有打斷醫生,繼續仔細聽他說,
他講了很多專有名詞、術語,
反正就是身體大腦如何產生分離焦慮症,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最後醫生說
:「所以看你是要在這邊治療還是原本的醫院都可以」
我當下黑人問號,問了醫生
:「我想知道的是,在這邊的話吃藥的方式是如何進行?」
然後醫生又花了一段時間跟我解釋分離焦慮症,
我真的聽到快睡著,
還好他還是有講到重點,
他會先開一個禮拜的藥給得意吃,
一個禮拜之後再視訊看診然後回診拿藥,
兩週三週四週這樣子,
我二話不說:「好,就在這邊治療」
醫生說:「ok,今天門診諮詢的費用沒有到一個小時,所以算你$700就好」
原來如此,難怪前面要花那麼多時間唸我寫的表格。
醫生表示在開藥前,
需要先了解得意的身體狀況才能開藥,
所以他要求我們要做紅白血球以及甲狀腺檢查,
另外,因為得意有做過心絲蟲治療,
然後剛剛在看診的途中咳了兩聲,
又建議我們最好照三張X光確保心臟的狀況,
如果有看到問題,再做進一步的超音波,
我當然說:「好,沒問題」
40分鐘後,我再次進入診間看檢查報告,
醫生指著得意的X光說了很多,
結論是得意的心臟沒問題,
但心臟右邊看起來有點大,
X光看不到心臟的裡面,
所以建議我們再做超音波,
我黑人問號,剛剛不是說X光有問題再做超音波嗎,
現在X光沒問題也要照超音波?????
那時候我已經不太愉悅了,
我沒再讓得意做超音波。
結論呢,
這次看診我總共花了 $7,600 ,
花錢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半滴焦慮藥都沒拿到,
因為醫生說得意的肝腎指數看起來有問題,
要我再回去問原本醫生的開藥成分,
確定是否為藥物造成的結果,
如此一來才能開適合得意的藥,
好吧,算了。
要離開的時候快下雨了,打了幾聲雷,
醫生又叫我多買兩包藥粉 $100,
說可以讓得意聽到打雷聲不會那麼害怕,
尊重專業,我買了。
回程路上,我一直回想剛剛看診的過程,
我以為我帶得意去看診,
醫生會多觀察得意的表情、情緒...等等,
從得意的行為提供更專業的建議,
結果完全沒有,
他反而很在意得意莫名發出的聲音以及咳嗽,
說這個很有可能是心臟有問題,
再三跟我叮嚀要做X光檢查。
我一直說服自己不要把醫生想的那麼直銷,
兩天後我帶著報告去找得意原本的醫生,
結果被罵了一頓,
說我沒事去做個垃圾報告幹嘛,
腎肝指數也都是正常波動。
然後醫生再開一個月的藥給得意,
說一個月後停藥再觀察看看,
回家後我決定把我去「會思考的狗」的看診心得分享出來,
是好是壞大家自己判斷。
狗狗憂鬱症治療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禮拜五下班要好好回家吸狗療癒自己!!
#妞書僮 #狗狗 #汪星人 #寵物 #幸福
狗狗憂鬱症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睡覺應該是件簡單的事。
畢竟,這是我們做起來最自然的事之一,我們需要休息,也要睡覺。但有時我們就是睡不著。那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大腦在作怪。運轉中的大腦,就像油門上放了塊磚頭的卡車,就算沒人操縱,也會一直運轉,如果沒人阻止的話,甚至會快轉一整晚。再加上一個忙碌、混亂的世界,過多的咖啡因,還有長得驚人的螢幕使用時間,都清楚解釋了為何許多人覺得睡個好覺並不容易。
朋友們,別擔心,我們可以試著找回輕鬆的睡眠,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益處與美好。不過這需要一點練習與建立習慣的紀律,但我保證不用多久,你就能夠比你小時候更快入眠、睡得更久。醒來之後會覺得你已經充分休息、放鬆,甚至發現,這些故事也在你醒著的時候種下了一些正念的種籽。(額外好處!)
我最早的記憶之一,就是躺在床上講故事給自己聽,講到睡著。那時我差不多是四歲,我還記得故事內容:一個帶有懸疑感的白手起家故事,其中的轉折,有一部分是源自爸媽唸給我聽的童話故事。故事的結局開心、令人滿意,不管我講過多少次,它每次都能讓我安穩入睡。
無論是我運用想像力在月光下編織的情節,或是爸媽坐在床沿講著別人想出來的故事,我很自然就被這歷久不衰的傳統吸引:睡前說故事。事實上,我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一定會說故事給自己聽。雖然,故事裡不再是海盜船與大壞蛋,而是燉煮的湯與睡著的狗狗,效果一樣好。
我們會在睡前說故事是有原因的。故事會幫我們理解事情,替我們指出可行的方向,讓我們跳脫現在,進入新的時空。它提供我們想像自己、還有他人生活的新觀點與新方式。當用某種特定的方式講述時,這些故事就能使人心情平靜。
這輩子這麼多年來,我都在練習利用說故事幫助入睡,訓練自己的大腦,現在只要仰躺下來說故事,我就會自動想睡、放鬆。
但隨著年紀漸長,開始有親友跟我分享他們晚上睡不著、焦慮、慢性失眠的事,我才開始了解到,這些狀況會如何削弱身體的健康,從增加心臟病、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到整個人就是感覺很糟、滿腹牢騷。我發現我這個說故事的練習,其實是一種不為人知的超能力,是其他人非常需要的一種能力。但除非我在他們輾轉難眠的時候待在他們身邊(這想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也不切實際),我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幫上忙。
有天晚上我半夜沒睡(有點諷刺),跟我的老狗在一起。坐在我的米格魯旁摸著牠的背時,我靈光一閃:用我的故事來錄個podcast!這樣我就能在夜晚用我的聲音安頓人們的心,能夠在親朋好友(或許還有一些聽眾)上床睡覺時陪著他們。於是那天凌晨三點,我就坐在地板上上網訂了一支麥克風。
《大人的床邊故事》在六週之後開播,我立刻發現自己的直覺是對的。我開始收到來自世界各地聽眾的訊息,告訴我他們幾年、或是幾十年來,第一次得到了一夜好眠。這份超能力是可以與人分享的。
很難把工作模式切換到睡眠模式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現在我們經常帶著工作入睡。我們回電子郵件、著魔般地查看同樣的三、四個社交媒體、在睡覺前一刻都還在收發訊息。難怪大腦不願休息,讓我們在凌晨三點醒來,想要解決一個我們睡前一刻才在想的問題。只要大腦知道我們還在工作,它就會這樣。我們得關掉白天的迴圈,才能向大腦發出工作暫時結束的訊號。
為了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你必須設定一些界線。最好能把所有數位裝置放在臥室以外的地方。真的,那是最理想的。那會改變很多事。但如果這對你來說有困難,你就必須在別的地方設下界線。譬如說,在睡前三十分鐘,就必須把設備關掉,把手機改為勿擾模式,把有螢幕的設備都收到抽屜裡。把工作的東西放在一旁後,就進行一個小小的「睡前儀式」。儀式能有效幫助我們轉換心境。可能包含了刷牙、洗臉、準備隔天要穿的衣服、向寵物、家人道晚安,或泡一杯睡前花草茶。目的是創造一個慣例,向身體與大腦發出睡覺時間到了的訊號,所以你要在這個時候做一些能夠發出這種訊號的事。
下一步,躺到床上,讓自己舒舒服服的。把一切都調整到你覺得剛剛好的狀態,全身放鬆地躺在床單上。
除了睡覺以外,你在白天的時候,可能也會需要心靈平靜,保持專注。首先要說,你並不孤單,許多人也為焦慮所苦。這極為常見,而且當碰到現代生活中容易激發戰逃反應的事,從不覺得焦慮的人才稀奇呢。要記得,當焦慮來襲,你會失去較高的推理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你會無法描述自己的感受,也無法跟自己的大腦講理。邏輯行不通,所以你必須改用身體的語言,讓大腦能專注在某件事上。
當你感到焦慮時,盡量找一個能夠遠離噪音與他人干擾的地方坐下來。開始調節你的呼吸,讓空氣透過鼻腔進出。你必須透過呼吸,告訴神經系統一切都沒事。首先,你可以開始計算呼吸的節奏。吸氣時數四拍,吐氣時也數四拍。如果你的呼吸又急又淺,別擔心,要花一點時間,神經系統才會接收到訊號。沒關係。繼續數拍子呼吸,把氣吸到肺部底層,讓吸氣的時候感覺到腹部脹起,吐氣的時候腹部往內縮。你做得很好。現在,試試看你能否吸氣數四拍,吐氣時數六到八拍,然後暫停兩拍,再繼續吸氣。呼吸的時候,注意腹部的移動。吸氣四拍,吐氣六拍,暫停兩拍。依照你需要的時間長短,做這樣的呼吸練習。
當你呼吸慢下來、胸腔也放鬆時,回想你最喜歡的那些故事裡的小細節。想著那些東西看起來、嚐起來、聞起來的感覺。停留在那些感官經驗中。我們正把你的注意力從焦慮的源頭,轉移到你想像中的安全區域。
你越常做這個練習,就會做得越好。你會開始越來越能證明自己可以快速輕鬆地平靜下來、回到中心。你會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不再是個焦慮的人,而是在焦慮發生時知道如何冷靜下來的人。你做得很好。(要知道,有時候,處理焦慮會需要更多外力協助,醫生、治療師、藥物都很有用。如果需要的話,請尋求更多協助。)
現在,讓自己待在一個舒服的地方,盡可能放鬆。你即將進入床邊故事的世界。這是一個友善、熟悉的空間,有許多可以品味與享受的事。我們一起用鼻子深深吸一 口氣,用嘴巴吐氣。再來一次。吸氣、吐氣。很好。
我的朋友,祝你有個好夢。
.
本文摘自《#大人的床邊故事》
千萬次下載,助你安定情緒、輕鬆入眠的正念冥想
作者:凱薩琳.尼可萊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本書真的很神奇,我只是專心讀一個故事,就開始感覺頭腦有些昏沉。事實上,打開這本書的期間,我一直處在想睡的狀態—明明我感覺我之前晚上睡得還不錯啊?!
或許是因為想著贈書直播要講什麼的緊張感,讓我還是勉強把書翻完了。要不然,我真想把書放下來先好好睡覺再說。
我把這本書的前言摘錄成上述文字,是因為這段前言其實相當珍貴,講到了幾個跟睡眠有關的重點。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是一個心智練習,讓我們用五感想像,脫離我們的憂思煩惱,走向寧靜。
也推薦各位多聽聽出版社幫讀者錄製的幾個冥想,聲音很好聽,當成一個溫暖的陪伴者也好。
祝願您,睡得好,心情好!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狗狗憂鬱症治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拍了好幾年,真的沒好好紀錄下跟自己的愛犬合照😍她是我領養回來的愛犬,大約在她三週大時帶回家,難得有機會工作完請攝影師幫我根本呆比合影幾張♥️
她8歲了,陪伴我的家人8年了~
現在我們對她的真的不再只覺得是我們的家犬而是一輩子的毛小孩家人🐶
因為是家人所以不覺得麻煩,反而出門沒帶她在身邊還很不習慣♥️
我始終相信人的責任心同時會反映在照顧毛孩,顯現出責任感、面對生命的態度😉
養久了就會了解的狗狗是真的能感應到人類當下的心情,也能吸收主人的情緒,還能幫助治療憂鬱症患者,狗狗的忠誠度、樂觀度或許遠比你想的還深♥️
你們是不是也有養狗的經驗呢?
你特別喜歡狗還是貓呢?
☺️
#Pockydoggy #poodle #dabby #toypoodle #玩具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