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狗安樂死標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狗安樂死標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狗安樂死標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狗安樂死標準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95的網紅陳建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那天南寮流浪狗嚎吠追趕,造成75歲婦人摔倒過世的訊息,還有那天154隻走私貓獲得安樂死處置的新聞,同樣讓人感到心痛。 這個問題其實說到底很單純,卻很難解,奠基於社會對於流浪動物生命價值觀有極大分歧,但網路平台比較容易被注目的,都是天秤兩端的偏激言論。 天秤的一邊著重批判這人類文明社會不該有流浪動...

狗安樂死標準 在 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08:52:23

🐶 大概是看了十二夜 痛哭流涕後 才發現原來已經沒有安樂死了🙏🏻 才發現一直都有志工隊在陪伴收容所的狗狗們 因為這樣 使得放假有空就會到五股動物之家陪狗狗玩 但今天還是第一次到板橋動物之家來 其中上午陪了二隻狗狗出來玩、散步、餵食 🔻 名字: QQ 籠號:C區 編號:2021021703 第一...

狗安樂死標準 在 林于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07:58:11

我是因為動物,才走入政治的。 2002 年,我參加了一個大專青年動物保護營,認識了對我人生影響蠻大的兩位貴人:動物社會研究會的朱增宏及陳玉敏。他們可能不會承認是貴人,因為現在的說法都是「坑主」(帶人一起跳坑的人)。 當時,我在中山籌組流浪動物社,養了很多學校的流浪狗、幫他們找主人。每一隻流浪狗,我...

  • 狗安樂死標準 在 陳建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8 22:34:51
    有 309 人按讚

    那天南寮流浪狗嚎吠追趕,造成75歲婦人摔倒過世的訊息,還有那天154隻走私貓獲得安樂死處置的新聞,同樣讓人感到心痛。

    這個問題其實說到底很單純,卻很難解,奠基於社會對於流浪動物生命價值觀有極大分歧,但網路平台比較容易被注目的,都是天秤兩端的偏激言論。

    天秤的一邊著重批判這人類文明社會不該有流浪動物搗亂,該結紮的、該收容的、甚至該安樂死的,都應該儘早處理,政府機關應該花大筆公帑,解決流浪動物街頭亂竄的狀況。

    天秤的另一端,捍衛著每一條生命的公平性,他們希望讓社會、讓自己的孩子、讓未來世代保有對自然生態的尊重,人類是萬物之靈,就該要負起萬物之靈的責任,這個責任,就是讓所有生命在水泥叢林裡平等地共存。

    我擔任議員後的第一次定期會質詢,30分鐘的質詢時間,花了幾乎20分鐘時間跟大家討論「新竹市浪浪友善照護行動計畫」,當時希望市府及呼籲民間,我們可以一起就五個方向努力:
    1.彙整新竹市浪浪地圖。
    2.爭取更多收容空間。
    3.促進動保志工參與TNvR工作意願。
    4.強化動物認養媒合平台。
    5.動物認養後主動關懷追蹤。

    我們夢想的是一個「零浪浪生活」,這代表每隻毛孩都有愛他的主人,街上沒有可能隨時受到驚嚇而追逐導致受傷的遊蕩貓,但現實情況總是距離完美太遙遠。為了完成這個夢想,我們可以討論以下幾個方向:

    一、擴充收容空間:公帑的投入 vs 流浪動物數量

    動保法14條規定,地方縣市需依人口,與浪犬貓數量比例編列預算去安置這些浪犬貓,加上2017年全面實施的「零撲殺」政策,去年動物保護教育園區便應運而生,只是去年啟用至今,安置犬隻數量幾乎成長了一倍,儘管動保園區透過美化館舍、志工導覽,認養率有五成之高,只是往園區送來,最終結算的留置數量仍然不斷攀升。

    「浪浪地圖」正由相關單位進行編彙中,完成之後,我們才能對最終流浪動物收容數量有所掌握。但在那之前,動物收容那就像一個黑洞一樣,完全無法衡量需要投入多少公帑,增加多少空間才有辦法完成全部流浪動物的收容。

    另外,14條也提到可委託民間機構、團體設置動物收容處所,縣市政府應該積極尋覓洽談相關民間單位,設置負擔較輕,相對小型短期的中途收容場所,補不足也增能量。

    二、收容後的有效處置:認養 & 上工

    除了依據動保法14條,動物收容處所辦理公告認養工作外,23條並指出方向,推動「多元創新性認領養」,如工作犬、校園犬等。致力在浪犬貓收容後的訓練,可發掘更多轉型工作犬貓,過去工作犬貓不僅在救災、監護的工作中有亮眼表現,近年心理治療中亦發現動物有安定人心,使人得到內心平靜及療癒的具體事實。

    除了認養,讓收容之犬貓在社會發揮長才,犬貓盡其用,期盼能讓遊蕩犬貓收容後有更多才能的發掘,也是提高個人及機構或團體認養率的一種方式。

    三、落實絕育TNvR:R vs 不R,也是兩難

    TNvR工作是在「零撲殺」實施後更要強力落實的一項措施,是控制流浪動物數量成長的主流方式,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提升民眾對於TNVR(誘捕、絕育、施打疫苗、放回原處)人道控制流浪犬貓數量計畫的知識普及,讓更多民眾可以參與提高各區浪犬貓的絕育率,降低無限繁殖的數量。

    重點是R。居民、機關、動保團體對於「放回原地」意見多有分歧,討論至此,整個議題又回到原點。

    人跟動物在文明社會中如何共存,或者到底沒有沒辦法共存,這個問題到幾時會有答案,我想還是沒有人說的清。流浪動物確實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解決是否被解決,標準是非常非常高的,對於動物收容,我們只能不段追趕、補足。

    只是期盼在達到完美境界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理解,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這是一個對生命價值觀不同造成的意見分歧,是一個難解的習題,我們應該互相體諒包容,在磨合中尋找最大的共識。

    至於我,始終還是老話一句,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想,人類究竟憑什麼可以決定這些生命的命運。

  • 狗安樂死標準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5 22:11:08
    有 10,127 人按讚

    「石虎很好吃耶!」

    最近動保議題熱議,想起那次埋在心底的恐怖親身經歷。鬼故事般毛骨悚然,適逢鬼月,和大家分享。沒有很長,3千字。

    今年上半年的某日,和幾位朋友到苗栗一位友人的私人莊園作客。管家阿姨(或許應該稱大媽?),煮了簡單的午飯,和大家一起用餐。席間大家閒話家常,身為苗栗銅鑼鄉當地人的阿姨,從午餐的臘肉,聊到她們那邊的居民都會打野味的日常生活。

    田裡的、山區的、路邊的田鼠或小型哺乳類,都會打來吃。有時候也會抓到蛇,把蛇剝皮,吃內臟、蛇肉、喝蛇血、泡酒。小朋友下課了,就揪同學一起來吃。下午或晚上大家也會串門子烤肉,感覺整個村子,整個社區鄉里就是這樣愜意的日常。阿姨講的起勁。

    我就順勢問一下關於社會禁忌的話題:「那你們會吃貓咪和「香肉」(狗肉)嗎?」

    「吃啊,為什麼不吃?」阿姨秒回。然後描述一些吃貓狗的料理細節。這邊我已經有點出神了,因為腦中正在醞釀下一個問題。其實我真正好奇的不是貓狗,只是怕問地太直接,不知道對苗栗人來說會不會冒犯、覺得有成見、偏見、污辱當地人?不過,經過了阿姨熱心介紹貓狗料理的過度性話題潤飾,也差不多可以很順的接上正題…

    「那…你們會吃石虎嗎?」

    「石虎很好吃耶!」阿姨又是秒回。

    這時候,席間友人們包含我,看似平靜的聽阿姨敘述。但內心就像漫畫分鏡那樣,低頭吃飯裝沒事,但眼睛睜的大大的滿臉汗珠。好像美國驚悚殺人魔情節,意外發現兇手是誰,又像是惡靈古堡的里昂來到奇怪的村莊,突然發現村民怪怪的…

    「石虎很好吃耶!」這句話實在太震驚了!不只是描述的事件本身,而是阿姨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是那麼的輕鬆自然,好像一個圍著圍裙的大媽,端出一盤烤雞,說著「烤雞好吃唷~」那樣的稀鬆平常。

    阿姨一邊述說料理石虎要用什麼漿料、吃起來像什麼肉,但我記不得了,太可怕了。

    更驚悚的是阿姨他們吃石虎的心態:獵到石虎的時候,是很爽的,是值得慶祝的,會把村子認識的都找來,阿姨說:「因為石虎是稀有、珍貴的」。所以他們根本就知道石虎是稀有的保育類,而不是因為好不好吃。

    這並非個案,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是普通的飲食文化了。(後面會附上網路新聞資料)銅鑼鄉,也不是很偏僻深山的地區,查了一下地圖,大概也算是有個規模的鄉鎮吧。參與這樣飲食文化的居民,究竟有多少人呢?據阿姨說,他們打野味使用的工具是獵槍和捕獸夾。但捕獸夾不是已經被動保法禁止使用了嗎?不過,都吃石虎了,違法使用捕獸夾也不意外了吧?

    村民們打到石虎,就開揪,開酒,老幼婦孺都來吃,石虎是一種食材,一種分享、榮耀。更可說是一種「炫耀」。阿姨確實用了這個詞彙。

    想起之前去帛琉,當地一個中國人餐廳,也是有賣野味「水果蝙蝠湯」之類的,就有華人客人向老闆詢問,是否有賣帛琉國寶魚「蘇眉魚」。庫存還真的有!不一會就端上桌了。點餐的客人,心態就跟那些吃石虎的一樣,就是炫耀。拿起相機拍照,一臉滿足的樣子。你幾乎可以看到,那些人回國之後,跟親友炫耀他吃了珍奇異獸時的得意嘴臉。

    不想給人貼上特定族群或地名的標籤。但是就阿姨的自白看來,銅鑼鄉有人吃石虎,可說是公開的祕密,甚至某些當地人心中連祕密都不算,是可以分享給外人聽的故事。更可怕的是,有石虎可以吃的時候,苗栗銅鑼當地的民代鄉代,還常常負責主揪!

    席間,我依稀想起以前也看過苗栗有政府官員反石虎,甚至吃石虎的新聞。且好像不是個案。於是拿出手機搜尋「苗栗 吃石虎」,果然就搜尋到一堆新聞標題:

    環評大會鄉代:品嚐石虎來找我!全場譁然
    「石虎多到可拿來打牙祭」 銅鑼鄉鄉代為失言道歉
    「石虎可以吃」遭批!苗栗鄉代改口:玩笑話
    挺三義外環道鄉代:石虎多得很,當地人拿來打牙祭!
    這些新聞日期落在2014年4月16-17日,地點就是這位阿姨的家鄉銅鑼鄉。

    「交通部與苗栗縣(劉政鴻)政府主導開發台13線三義外環道闢建,因穿越台灣特有貓科動物石虎的棲息地引爆強烈抗議,環評會上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在會議上語出驚人,他說苗栗的石虎和野狗一樣多,當地人拿來打牙祭用的,如果要品嚐石虎滋味可以找他,引發全場譁然」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吃石虎,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那些中國黨籍的鄉代,除了口頭表示失言,說是玩笑話,當然一如往常的不用負任何政治和法律責任,就安全下庄。

    2014年那時候看到這樣的新聞,就像聽到台灣有邪教吃小朋友一樣不可思議。當年反對環評的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說吃石虎可以找他,真的是玩笑話嗎?代理石虎大餐的民代,只有他一人嗎?回到2021年的當天,我在餐桌爬文,對照銅鑼阿姨口述現今的日常。彷彿什麼都沒改變。

    近十年來,台灣瀕臨絕種動物石虎,路殺數量122隻
    資料來源: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石虎路殺數量統計)

    苗栗縣 83
    臺中市 14
    彰化縣 2
    南投縣 23
    其他縣市為「零」
    全都是中國黨長年執政的縣市,並幾乎集中在苗栗。

    石虎不但是保育類,又超可愛,社會輿論的容忍度(或者該說漠視度)怎麼會這麼高?依照近幾年的民眾對監督執政黨(限中央,不含地方)的責任標準,只要發生一兩起石虎路殺,輿論就該要炎上了。路殺5隻,就該有主管單位高層要下台了不是嗎?

    苗栗那些中國黨鄉代民代,選擇了開發,把石虎視為擋路石,覺得吃光最好的心態。可是比村民為了炫耀和虛榮心,更加可惡。環境與經濟勢必需要找到平衡點,那苗栗這些年來除了負債快七百億,有什麼說的出來建設?有誰這些事負上政治責任?民眾對這些事有什麼記憶?

    前鎮子在吵保護藻礁反天然氣電廠的時候,一堆中國黨陣營的政客和網路聲援者衡空出世。我就一直想起「石虎很好吃」的事。如果連藻礁,都一夕之間,有那麼多人要來聲援。那更有靈性更可愛動人的石虎,怎麼會任由苗栗的官僚陋習帶頭踐踏殘殺,輿論是船過水無痕?

    大家都知道,主流中間選民對議題的情緒性關注和淺碟,非常容易受媒體操弄。那麼,一直以來主流媒體是掌握在什麼陣營的手上呢?

    和這幾天的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品種貓事件一樣,藻礁公投也是徹頭徹尾的假議題,容我趁今天再講一次基本重點:2018年,沙包黨的燃氣方案,已經迴避兩個最主要的潮間帶,開發面積為馬政府的十分之一,且那十分之一,是使用馬政府任內已經開發的土地。等於三接燃氣站在民進黨任內,開發的藻礁面積是「零」。但是反對者仍不滿意。2021年五月,沙包黨再退讓的方案是,退到海外五公里,等於幾乎完全退出「潛在、可能」的藻礁生態區了。這樣的外推方案,要再增加150億經費,延遲三年完工。這不論在環保或在經濟民生上,都是為了安撫民眾情緒的作為。根本反專業。但這就是民主政治,不要把這些愚蠢的決策,又再一次怪給順從民意者。什麼叫做巨嬰政治?就是只會拉屎又不負責清。這不叫民主,民主是人民為自己作主,作主就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是針對公眾議題罵一罵,就叫關心社會關心政治。

    連藻礁的保護,做到上述那樣,還要被罵是環境殺手,連署立案順利通過,年底要和減碳能源轉型(也就是平日大眾最關心的產經民生議題)的取捨,做對決公投了。這藻礁在大眾心中的份量,不是普通的重要啊!

    石虎議題呢?保護石虎的公投在哪?罵苗栗縣長和民代是石虎殺手,滾下台負責的聲音在哪?「水泥石虎公園」聽過嗎?2018年的事而已。

    苗栗花了八千萬前瞻計劃的經費,在佔地五公頃的生態溼地,蓋了一片水泥公園(還非常醜!),摧毀石虎和其他原生動物的棲息地來「復育石虎」。

    砸8千萬把苗栗石虎家變公園 專家PO千字文+衛星照狠打臉
    2018年12月23日

    石虎保育》苗栗石虎公園成為生態墳場(連結整理在留言)

    很多議題,拿出來比較一下,就知道滿嘴公平正義的輿論,其實多是失衡和不理智。本月21日查獲中國走私品種貓等後續,引起的社會輿論轟炸,因為連總統都親自出來「安撫社會情緒」。再過幾天。誰會記得這些日子,記得急著跳出來做政治鬥爭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嘴臉?誰還記得那些議題在罵什麼?一日政治迷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嘛偽善刷聲量,要嘛幫倒忙。

    不只是動保,任何議題都是。政治議題非我們多數人本業,大家都在學習的路上,10年、20年前學生時代的你,看一個議題,跟現在的看法,如果還是一樣,那是你沒有成長,還是政治太簡單?

    就像以前,我也覺得安樂死很殘忍,幻想如果能推動零安樂死,世界該有多美好。現實是,零安樂死其配套代價是否為公眾可以承擔?結果推行了漂亮的口號,後續衍生骨牌效應,卻是把更多動物推向無間地獄。這就是當初都沒有想到的殘酷現實。

    民主政治遠比獨裁複雜,因為人民要自己作主,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人民如果不好好做功課,了解自己在堅持的政策,經歷史不斷證明,往往在做劣幣驅逐良幣的蠢事。永遠是在幫媒體聲量高的一方在推動他們的政治利益而已。

    查獲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名種貓事件,至今過了4天。也差不多沒有人再討論了。雖然只過了4天,也產生很多很精彩的論述,晚點陸續整理在留言,大家真的有心要解決問題,就多爬文,多做功課,多學習。

  • 狗安樂死標準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2 19:03:56
    有 8,377 人按讚

    走私的動物必須都必須安樂死(不管是貓狗,還是其他任何種類的動物),你認同這項作法嗎?還是你不認同,且認為應該不計任何代價處理,絕對不能安樂死?

    理由說明:安樂死的原因主要是避免傳染病。如果不安樂死,就必須要支付高額的檢疫費用(包含隔離跟各種檢驗費用,預估成本約20萬元),且仍須承擔未知疾病的風險(因為如果有你根本不知道的疾病,就根本連要檢查什麼都不清楚)

    另外,如果要修法,那保護的對象,是否有必要針對貓狗(或列舉出因為人類同情與喜愛的程度)進行特別的保護?還是不論任何動物都一體適用?

    接下來可能會有修法的討論,希望大家能夠先思考清楚。走私動物的人非常可惡,因為動物絕對是無辜的,針對這些人有更高的刑罰,這應該多數人都沒意見。

    但要讓被走私的動物免於安樂死,那要考慮的問題就真的很多了。高額的檢疫費用誰要出?到底必須要隔離多久?如果有未知的疾病,就算檢疫跟隔離都無法阻擋的怎麼辦?到底要只保護貓狗?還是只要多數人覺得夠可愛夠可憐的都保護?還是所有動物都保護?如果動物保護了,那被走私的植物要不要保護?

    另外如果喜歡貓咪,全國目前還有數千隻貓咪在收容所等待收養。但也不是希望大家立刻就一股腦去領養貓狗,他們都是一條生命,如果你沒有想清楚就一時衝動領養了他,對這些貓狗的生命,其實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大家可以利用週末好好思考一下。台灣人多數都很有愛心,這是值得驕傲的事,但我們也要小心,還沒被認真思考過就付諸行動的愛心,導致被某些人利用,甚至導致我們承受不了的結果。

    舉個同樣是貓科動物的例子,石虎保育自治條例就在苗栗縣議會被退回,某個這次出來大喊要保護貓咪的政黨,就是退回此條例的主力,該黨議員退回此條例且一票都沒有跑。如果相同標準,希望這個政黨能夠大力譴責該黨的苗栗縣議員,要求近期將此條例通過。不然要比可愛,石虎有比較不可愛嗎?要比珍稀程度,石虎有可能更不珍稀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