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狄俄墨德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狄俄墨德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狄俄墨德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狄俄墨德斯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地平線競賽等完整入選名單】 . 本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單公布。鍾孟宏導演的《瀑布》闖進官方競賽的地平線單元,蔡明亮導演的《良夜不能留》則挺進競賽外短片單元。此外,本屆意外沒有任何中國長片入選,未知是否與坎城影展選映《時代革命》有間接關係。 . 主競賽的入選導演則包括阿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伊俄爾科斯之王埃宋的兒子,原來的名稱是狄俄墨德斯,凱隆收養了他之後,便改名伊阿宋。 擔當阿爾戈號的船長,展開了許多冒險。 身高/體重:181cm・76kg 出典:希臘神話 地域:希臘 屬性:秩序・善 性別:男性 啥?我是Saber?怎麽不是Lancer或者Rider? 伊阿宋向父親埃宋的同父...

狄俄墨德斯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19 04:16:59

【@businessfocus.io】美國大選最快幾時有結果? . 美國在當地時間11月3日(周二)展開新一屆總統大選,美國50個州份及哥倫比亞特區會在香港時間11月4日(周三)起陸續開票,本網為讀者整理出各州份關票站時間(香港時間)以及該等州份預計有完整結果的時間。不過由於今屆不少選民使用郵寄形式...

狄俄墨德斯 在 BusinessFocus | 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19 04:16:52

【@businessfocus_knowledge】美國大選最快幾時有結果? . 美國在當地時間11月3日(周二)展開新一屆總統大選,美國50個州份及哥倫比亞特區會在香港時間11月4日(周三)起陸續開票,本網為讀者整理出各州份關票站時間(香港時間)以及該等州份預計有完整結果的時間。不過由於今屆不少選...

  • 狄俄墨德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18:53:26
    有 389 人按讚

    【2021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地平線競賽等完整入選名單】


    本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單公布。鍾孟宏導演的《瀑布》闖進官方競賽的地平線單元,蔡明亮導演的《良夜不能留》則挺進競賽外短片單元。此外,本屆意外沒有任何中國長片入選,未知是否與坎城影展選映《時代革命》有間接關係。


    主競賽的入選導演則包括阿莫多瓦、保羅.索倫提諾、珍.康萍、史蒂芬.布塞、米開朗基羅.法爾瑪提諾、保羅.許瑞德等名導。日本動畫導演湯淺政明也順利入選地平線單元。


    本屆威尼斯影展將在2021年9月1日召開。

    .

    ▅▅▅▅▅▅▅▅▅▅▅▅▅▅▅▅▅▅▅
    主競賽
    ▅▅▅▅▅▅▅▅▅▅▅▅▅▅▅▅▅▅▅
    評審團:
    (主席)奉俊昊 Bong Joon Ho(導演、編劇)南韓🇰🇷
    薩維里奧.康斯坦佐 Saverio Costanzo(導演、編劇)美國🇺🇸
    薇吉妮.愛菲亞 Virginie Efira(演員)比利時🇧🇪
    辛西婭.艾利沃 Cynthia Erivo(演員、歌手、作曲人)英國🇬🇧
    莎拉.蓋登 Sarah Gadon(演員)加拿大🇨🇦
    亞歷山大.納瑙 Alexander Nanau(導演)羅馬尼亞🇷🇴
    趙婷 Chloé Zhao(導演)中國🇨🇳
    ▅▅▅▅▅▅▅▅▅▅▅▅▅▅▅▅▅▅▅
    入選片單如下(含英文片名、與導演中英名):

    《Parallel Mothers》西班牙🇪🇸(開幕片)
    佩德羅.阿莫多瓦 Pedro Almodóvar

    《The Power of the Dog》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
    珍.康萍 Jane Campion

    《Spencer》美國🇺🇸英國🇬🇧德國🇩🇪智利🇨🇱
    帕布羅.拉瑞恩 Pablo Larrain

    《Mona Lisa and the Blood Moon》美國🇺🇸
    安娜.莉莉.阿米普爾 Ana Lily Amirpour

    《Un Autre Monde》法國🇫🇷
    史蒂芬.布塞 Stephane Brize

    《America Latina》義大利🇮🇹
    狄諾錢佐兄弟(D'Innocenzo brothers)

    《L’Evenement》法國🇫🇷
    奧黛麗.迪萬 Audrey Diwan

    《Official Competition》西班牙🇪🇸
    加斯頓.杜普拉特 Gaston Duprat & 瑪莉安娜.柯恩 Mariana Cohn

    《Il Buco》義大利🇮🇹
    米開朗基羅.法爾瑪提諾 Michelangelo Frammartino

    《Sundown》墨西哥🇲🇽
    米歇爾.法蘭科 Michel Franco

    《Illusions Perdues》法國🇫🇷
    札維耶.賈諾利 Xavier Giannoli

    《The Lost Daughter》美國🇺🇸英國🇬🇧希臘🇬🇷
    瑪姬.葛倫霍 Maggie Gyllenhaal

    《Freaks Out》義大利🇮🇹比利時🇧🇪
    蓋布瑞爾.曼尼提 Gabrielle Mainetti

    《Qui Rido Io》義大利🇮🇹西班牙🇪🇸
    馬利歐.馬爾多那 Mario Martone

    《On the Job 2: The Missing 8》菲律賓🇵🇭
    艾里克.馬帝 Erik Matti

    《Leave No Traces》波蘭🇵🇱法國🇫🇷捷克🇨🇿
    揚.馬杜辛斯基 Jan P. Matuszynski

    《Captain Volkonogov Escaped》俄羅斯🇷🇺
    娜塔莎・摩古羅瓦 Natasha Merkulova & 艾力克西.楚波夫 Aleksey Chupov

    《The Card Counter》英國🇬🇧中國🇨🇳美國🇺🇸
    保羅.許瑞德 Paul Schrader

    《The Hand of God》義大利🇮🇹
    保羅.索倫提諾 Paolo Sorrentino

    《Reflection》烏克蘭🇺🇦
    瓦倫廷.瓦夏諾維奇 Valentyn Vasyanovych

    《The Box》墨西哥🇲🇽美國🇺🇸
    羅倫佐.維加斯 Lorenzo Vigas
    ▅▅▅▅▅▅▅▅▅▅▅▅▅▅▅▅▅▅▅



    ▅▅▅▅▅▅▅▅▅▅▅▅▅▅▅▅▅▅▅
    地平線競賽
    ▅▅▅▅▅▅▅▅▅▅▅▅▅▅▅▅▅▅▅
    評審團:
    (主席)潔絲米拉.茲巴尼奇 Jasmila Žbanić(導演、編劇)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
    莫娜.費斯沃德 Mona Fastvold(演員)挪威🇳🇴
    沙朗.莫克利 Shahram Mokri(導演、編劇、影評人)伊朗🇮🇷
    喬許.辛格 Josh Siegel(策展人)美國🇺🇸
    娜蒂亞.泰拉諾瓦 Nadia Terranova(作家)義大利🇮🇹
    ▅▅▅▅▅▅▅▅▅▅▅▅▅▅▅▅▅▅▅
    入選片單如下:

    《Les Promesses》法國🇫🇷
    Thomas Kruithof

    《Atlantide》義大利🇮🇹法國🇫🇷美國🇺🇸卡達🇶🇦
    Yuri Ancarani

    《Miracle》羅馬尼亞🇷🇴捷克🇨🇿拉脫維亞🇱🇻
    Bogdan George Apetri

    《Pilgrims》立陶宛🇱🇹
    Laurynas Bareisa

    《The Peackock’s Paradise》義大利🇮🇹德國🇩🇪
    Laura Bispuri

    《瀑布 The Falls》台灣🇹🇼
    鍾孟宏 Chung Mong-Hong

    《El Hoyo En La Cerca》墨西哥🇲🇽
    Joachin Del Paso

    《Amira》埃及🇪🇬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
    Mohammed Diab

    《A Plein Temps》法國🇫🇷
    Eric Gravel

    《107 Mothers》斯洛伐克🇸🇰捷克🇨🇿烏克蘭🇺🇦
    Peter Kerkekes

    《Vera Dreams of the Sea》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
    Kaltrina Krasniqi

    《White Building》柬埔寨🇰🇭法國🇫🇷中國🇨🇳卡達🇶🇦
    Kavich Neang

    《Anatomy of Time》泰國🇹🇭法國🇫🇷荷蘭荷蘭新加坡🇸🇬德國🇩🇪
    Jakrawal Nilthamrong

    《El Otro Tom》墨西哥🇲🇽美國🇺🇸
    Rodrigo Pla, Laura Santullo

    《El Gran Movimiento》玻利維亞🇧🇴法國🇫🇷卡達🇶🇦瑞士🇨🇭
    Kiro Russo

    《Once Upon a Time in Calcutta》印度🇮🇳法國🇫🇷挪威🇳🇴
    Adita Vikram Sengupta

    《Rhino》烏克蘭🇺🇦波蘭🇵🇱德國🇩🇪
    Oleg Sentsov

    《True Things》英國🇬🇧
    Harry Wootliff

    《犬王 Inu-Oh》日本🇯🇵 中國🇨🇳
    湯淺政明 Yuasa Maasaki
    ▅▅▅▅▅▅▅▅▅▅▅▅▅▅▅▅▅▅▅



    ▅▅▅▅▅▅▅▅▅▅▅▅▅▅▅▅▅▅▅
    地平線競賽──Extra
    ▅▅▅▅▅▅▅▅▅▅▅▅▅▅▅▅▅▅▅
    入選片單如下:

    《Land of Dreams》伊朗🇮🇷(開幕片)
    Shirin Neshat, Shoja Azari

    《Costa Brava》黎巴嫩🇱🇧
    Mounia Akl

    《Mama, I’m Home》俄羅斯🇷🇺
    Vladimir Bitokov

    《Ma Nuit》法國🇫🇷
    Antoinette Boulot

    《La Ragazza Ha Volato》義大利🇮🇹
    Wilma Labate

    《7 Prisoners》巴西🇧🇷
    Alexandre Moratto

    《The Blind Man Who Did Not Want to See Titanic》芬蘭🇫🇮
    Teemu Nikki

    《La Macchina Delle Immagini di Alfredo C》阿爾巴尼亞🇦🇱
    Rolando Sejko
    ▅▅▅▅▅▅▅▅▅▅▅▅▅▅▅▅▅▅▅



    ▅▅▅▅▅▅▅▅▅▅▅▅▅▅▅▅▅▅▅
    地平線競賽──短片
    ▅▅▅▅▅▅▅▅▅▅▅▅▅▅▅▅▅▅▅
    入選片單如下:

    《Don't Get Too Comfortable》
    Shaima Al Tamimi

    《Techno, Mama》
    Saulius Baradinskas

    《4 AM》
    Mehdi Fikri

    《Sandstorm》
    Seemab Gul

    《Heltzear》
    Mikel Gurrea

    《Los Huesos》
    Cristóbal León, Joaquín Cociña

    《頭繩,雞蛋,作業本 Hair Tie, Egg, Homework Books》中國🇨🇳
    羅潤霄 Runxiao Luo

    《IL TURNO》
    Chiara Marotta

    《Fall of The Ibis King》
    Josh O’Caoimh, Mikai Geronimo

    《New Abnormal》
    Sorayos Prapapan

    《La Fée des Roberts》
    Léahn Vivier-Chapas

    《The Last Day》
    Momi Yamashita
    ▅▅▅▅▅▅▅▅▅▅▅▅▅▅▅▅▅▅▅



    ▅▅▅▅▅▅▅▅▅▅▅▅▅▅▅▅▅▅▅
    地平線──競賽外短片
    ▅▅▅▅▅▅▅▅▅▅▅▅▅▅▅▅▅▅▅

    《Ato》
    Bárbara Paz

    《Diario Di Uua Passeggiata》
    Giuseppe Piccioni
    ▅▅▅▅▅▅▅▅▅▅▅▅▅▅▅▅▅▅▅



    ▅▅▅▅▅▅▅▅▅▅▅▅▅▅▅▅▅▅▅
    競賽外單元──劇情片
    ▅▅▅▅▅▅▅▅▅▅▅▅▅▅▅▅▅▅▅
    入選片單如下:

    《沙丘 Dune》加拿大🇨🇦匈牙利🇭🇺英國🇬🇧美國🇺🇸
    丹尼.維勒納夫 Denis Villeneuve

    《Il Bambino Nascosto》義大利🇮🇹法國🇫🇷(閉幕片)
    Roberto Ando

    《Les Choses Humaines》法國🇫🇷
    Yvan Attal

    《Ariaferma》義大利🇮🇹瑞士🇨🇭法國🇫🇷
    Leonardo di Costanzo

    《Halloween Kills》美國🇺🇸
    David Gordon Green

    《La Scoula Cattolica》義大利🇮🇹
    Stefano Mordini

    《Old Hnery》美國🇺🇸
    Potsy Ponciroli

    《最後的決鬥 The Last Duel》英國🇬🇧美國🇺🇸
    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Last Night in Soho》英國🇬🇧美國🇺🇸
    艾德格.萊特 Edgar Wright

    《Scenes From a Marriage(第一集至第五集)》美國🇺🇸
    Hagai Levi
    ▅▅▅▅▅▅▅▅▅▅▅▅▅▅▅▅▅▅▅



    ▅▅▅▅▅▅▅▅▅▅▅▅▅▅▅▅▅▅▅
    競賽外單元──非劇情片
    ▅▅▅▅▅▅▅▅▅▅▅▅▅▅▅▅▅▅▅
    入選片單如下:

    《Life of Crime 1984-2020》美國🇺🇸
    Jon Alpert

    《Tranchees》法國🇫🇷
    Loup Bureau

    《Viaggio Nel Crepuscolo》義大利🇮🇹
    Augusto Contento

    《Republic of Silence》敘利亞🇸🇾德國🇩🇪法國🇫🇷卡達🇶🇦
    Diana El Jeiroudi

    《Hallelujah: Leonard Cohen, A Journey, A Song》美國🇺🇸
    Daniel Geller, Dayna Goldfine

    《Deandre#Deandre Storia Di Un Impiegato》義大利🇮🇹
    Roberta Lena

    《Django and Django》義大利🇮🇹
    Luca Rea

    《Ezio Bosso. Le Cose Che Restano》義大利🇮🇹
    Giorgio Verdelli
    ▅▅▅▅▅▅▅▅▅▅▅▅▅▅▅▅▅▅▅



    ▅▅▅▅▅▅▅▅▅▅▅▅▅▅▅▅▅▅▅
    競賽外單元──特別放映
    ▅▅▅▅▅▅▅▅▅▅▅▅▅▅▅▅▅▅▅
    入選片單如下:

    《Le 7 Giornate di Bergamo》義大利🇮🇹
    西蒙娜.文圖拉 Simona Ventura

    《Il Cinema Al Tempo del Covid》義大利🇮🇹
    安德烈.塞格雷 Andrea Segre
    ▅▅▅▅▅▅▅▅▅▅▅▅▅▅▅▅▅▅▅
    競賽外單元──短片
    ▅▅▅▅▅▅▅▅▅▅▅▅▅▅▅▅▅▅▅
    入選片單如下:

    《Plastic Semiotic》羅馬尼亞🇷🇴
    哈都.裘德 Radu Jude

    《良夜不能留 The Night》台灣🇹🇼
    蔡明亮 Tsai Ming-Liang

    《Sad Film》
    瓦西里 Vasili
    ▅▅▅▅▅▅▅▅▅▅▅▅▅▅▅▅▅▅▅



    (圖為《Spencer》劇照,本片由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飾演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

  • 狄俄墨德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8 02:40:35
    有 940 人按讚

    【2021坎城影展主競賽+平行單元+會外賽完整得獎名單】


    2021年坎城影展揭曉得獎名單。最大獎金棕櫚獎授予法國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Julia Ducournau)的《鈦 Titane》。


    這是迪古何諾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前一部作品《肉獄 Raw》(2016)當時也在坎城技驚四座,獲得費比西獎殊榮。今年也是繼1993年的珍.康萍(Jane Campion)之後,闊別28年,女性導演再次於坎城折桂。


    不過今天全場的焦點或許更多擺在評審團主席史派克.李(Spike Lee),當他在介紹第一個獎項時,疑似誤解主持人的意思或不清楚頒獎流程,提前爆雷公布金棕櫚獎得主,令全場譁然,使得今年成為史上最反高潮的一屆坎城盛會。



    ▅▅▅▅▅▅▅▅▅▅▅▅▅▅▅▅▅▅▅
    主競賽單元
    ▅▅▅▅▅▅▅▅▅▅▅▅▅▅▅▅▅▅▅
    評審團:
    (主席)史派克.李 Spike Lee(導演、編劇)美國🇺🇸
    瑪姬.葛倫霍 Maggie Gyllenhaal(演員)美國🇺🇸
    梅蘭妮.洛宏 Mélanie Laurent(演員、導演)法國🇫🇷
    瑪蒂.迪歐普 Mati Diop(導演)法國🇫🇷
    瑪蓮.法莫 Mylene Farmer(歌手、演員)法國🇫🇷
    塔哈.拉辛 Tahar Rahim(演員)法國🇫🇷
    克雷伯.曼東沙.費侯 Kleber Mendonça Filho(導演)巴西🇧🇷
    宋康昊 Song Kang Ho(演員)南韓🇰🇷
    潔西卡.賀斯樂 Jessica Hausner(導演、編劇)奧地利🇦🇹
    ▅▅▅▅▅▅▅▅▅▅▅▅▅▅▅▅▅▅▅

    【金棕櫚獎】
    《鈦 Titane》法國🇫🇷比利時🇧🇪
    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 Julia Ducournau

    【評審團大獎】
    《A Hero》伊朗🇮🇷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
    《Compartment NO.6》芬蘭🇫🇮俄羅斯🇷🇺
    導演:尤侯.郭斯曼寧 Juho Kuosmanen

    【最佳導演】
    李歐.卡霍 Leos Carax
    《Annette》法國🇫🇷德國🇩🇪比利時🇧🇪

    【最佳男演員】
    卡賴伯.蘭里.瓊斯 Caleb Landry Jones
    《Nitram》澳大利亞🇦🇺

    【最佳女演員】
    蕾娜特.瑞因斯夫 Renate Reinsve
    《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挪威🇳🇴瑞典🇸🇪法國🇫🇷

    【評審團獎】
    《Ahed’s Knee》以色列🇮🇱法國🇫🇷
    導演:那達夫.拉匹 Nadav Lapid
    《Memoria》泰國🇹🇭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墨西哥🇲🇽英國🇬🇧中國🇨🇳卡達🇶🇦瑞士🇨🇭
    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最佳劇本】
    濱口龍介Ryusuke Hamaguchi & 大江崇允 Takamasa Oe
    《Drive My Car》日本🇯🇵
    ▅▅▅▅▅▅▅▅▅▅▅▅▅▅▅▅▅▅▅



    ▅▅▅▅▅▅▅▅▅▅▅▅▅▅▅▅▅▅▅
    一種注目單元
    ▅▅▅▅▅▅▅▅▅▅▅▅▅▅▅▅▅▅▅
    評審團:
    (主席)安德莉亞.阿諾德 Andrea Arnold(導演、編劇)英國🇬🇧
    瑪尼亞.梅杜爾 Mounia Meddour(導演、編劇、製片)阿爾及利亞🇩🇿
    艾莎.齊柏斯汀 Elsa Zylberstein(演員)法國
    丹尼爾.布曼 Daniel Burman(導演、製片、編劇)阿根廷🇦🇷
    麥可.安傑洛.柯維諾 Michael Angelo Covino(導演)美國🇺🇸
    ▅▅▅▅▅▅▅▅▅▅▅▅▅▅▅▅▅▅▅

    【最佳影片】
    《Unclenching the Fists》俄羅斯🇷🇺
    導演:姬拉.高維蘭高 Kira Kovalenko

    【評審團獎】
    《Great Freedom》奧地利🇦🇹
    導演:賽巴斯汀.邁瑟 Sebastian Meise

    【整體演出獎】
    《Good Mother》法國🇫🇷
    導演:阿芙皙雅.艾薇 Hafsia Herzi

    【創新獎】
    《La Civil》羅馬尼亞🇷🇴比利時🇧🇪
    導演:緹奧朵拉.安娜.米赫伊 Teodora Ana Mihai

    【原創獎】
    《羊懼 Lamb》冰島🇮🇸
    導演:法迪瑪.約翰森 Valdimar Jóhannsson

    【評審團特別獎】
    《Noche De Fuego》墨西哥🇲🇽
    導演:塔蒂雅.胡艾瑣 Tatiana Huezo
    ▅▅▅▅▅▅▅▅▅▅▅▅▅▅▅▅▅▅▅



    ▅▅▅▅▅▅▅▅▅▅▅▅▅▅▅▅▅▅▅
    短片競賽與電影基石單元
    ▅▅▅▅▅▅▅▅▅▅▅▅▅▅▅▅▅▅▅
    評審團:
    考瑟.班.哈尼亞 Kaouther Ben Hania(導演、編劇)突尼西亞🇹🇳
    涂娃.娜蘿特妮 Tuva Novotny(導演、編劇、編劇)瑞典🇸🇪
    艾莉絲.溫諾克爾 Alice Winocour(導演、編劇)法國🇫🇷
    薩摩赫.阿拉 Sameh Alaa(導演、製片、作家)埃及🇪🇬
    卡洛斯.穆基羅 Carlos Muguiro(導演、編劇、策展人)西班牙🇪🇸
    尼可拉斯.帕里澤 Nicolas Pariser(導演、編劇)法國🇫🇷
    ▅▅▅▅▅▅▅▅▅▅▅▅▅▅▅▅▅▅▅

    【短片競賽:最佳影片】
    《天下烏鴉 All The Crows In The World》香港🇭🇰
    導演:唐藝 Tang Yi

    【短片競賽:特別表揚】
    《August Sky》西班牙🇪🇸
    導演:賈思敏.泰努奇 Jasmin Tenucci

    【電影基石:首獎】
    《The Salamander Child》比利時🇧🇪
    導演:西奧.戴根 Théo Degen

    【電影基石:二等獎】
    《Cicada》南韓🇰🇷
    導演:尹大文 Yoon Daewoen

    【電影基石:三等獎】
    《Love Stories on the Move》巴西🇧🇷
    導演:卡琳娜-蓋布莉葉拉.達索維亞努 Carina-Gabriela Daşoveanu
    《Cantareira》羅馬尼亞🇷🇴
    導演:羅德里哥.里比羅 Rodrigo Ribeyro
    ▅▅▅▅▅▅▅▅▅▅▅▅▅▅▅▅▅▅▅



    ▅▅▅▅▅▅▅▅▅▅▅▅▅▅▅▅▅▅▅
    金攝影機獎(最佳首部長片,官方與平行單元綜合評選)
    ▅▅▅▅▅▅▅▅▅▅▅▅▅▅▅▅▅▅▅
    評審團:
    (主席)梅蘭妮.蒂莉 Mélanie Thierry(演員)法國🇫🇷
    奧黛莉.艾比文 Audrey Abiven(音效師)法國🇫🇷
    洛宏.達易詠 Laurent Dailland(攝影)法國🇫🇷
    羅曼.柯杰特 Romain Cogitore(導演)法國🇫🇷
    皮埃爾-西蒙.葛特曼 Pierre-Simon Gutman(影評人)法國🇫🇷
    艾力克.卡拉沃加 Éric Caravaca(演員)法國🇫🇷
    ▅▅▅▅▅▅▅▅▅▅▅▅▅▅▅▅▅▅▅

    【金攝影機獎】
    《Murina》克羅埃西亞🇭🇷美國🇺🇸巴西🇧🇷
    導演:安東尼塔.阿拉梅.庫斯安諾維克Antoneta Alamat Kusijanović
    ▅▅▅▅▅▅▅▅▅▅▅▅▅▅▅▅▅▅▅



    ▅▅▅▅▅▅▅▅▅▅▅▅▅▅▅▅▅▅▅
    平行單元:影評人週
    ▅▅▅▅▅▅▅▅▅▅▅▅▅▅▅▅▅▅▅
    評審團:
    (主席)克里斯汀.穆基 Cristian Mungiu(導演)羅馬尼亞🇷🇴
    狄達爾.多梅莉 Didar Domehri(製片)法國🇫🇷
    卡麥莉亞.裘丹娜 Camélia Jordana(演員、歌手)法國🇫🇷
    米歇爾.麥凱特 Michel Merkt(製片)瑞士🇨🇭
    卡雷爾.歐克 Karel Och(卡羅維瓦利影展藝術總監)捷克🇨🇿
    ▅▅▅▅▅▅▅▅▅▅▅▅▅▅▅▅▅▅▅

    【最佳影片】
    《Feathers》埃及🇪🇬法國🇫🇷荷蘭🇳🇱希臘🇬🇷
    導演:歐瑪.佐黑利 Omar El Zohairy

    【萊卡發現獎】
    《朵麗 Lili Alone》中國🇨🇳香港🇭🇰新加坡🇸🇬
    導演:鄒靜 Zou Jing

    【路易.侯德爾基金會崛起新星獎】
    《Amparo》哥倫比亞🇨🇴比利時🇧🇪
    導演:賽門.梅薩.索托 Simón Mesa Soto

    【Gan 基金會發行獎】(會外獎)
    《Zero Fucks Given》法國🇫🇷比利時🇧🇪
    導演:裘莉.樂古斯特 Julie Lecoustre & 艾瑪努埃爾.馬爾 Emmanuel Marre

    【SACD最佳編劇獎】(會外獎)
    艾利.葛雷佩 Elie Grappe & 菈菲爾.迪帕希辛 Raphaëlle Desplechin
    《Olga》瑞士🇨🇭法國🇫🇷

    【Canal+ 短片獎】(會外獎)
    《Brutalia, Days Of Labour》希臘🇬🇷比利時🇧🇪
    導演:馬諾利斯.馬瑞斯 Manolis Mavris
    ▅▅▅▅▅▅▅▅▅▅▅▅▅▅▅▅▅▅▅



    ▅▅▅▅▅▅▅▅▅▅▅▅▅▅▅▅▅▅▅
    會外賽: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

    【正式競賽】
    《Drive My Car》日本🇯🇵
    導演:濱口龍介 Ryusuke Hamaguchi

    【一種注目】
    《Un Monde》比利時🇧🇪
    導演:勞拉.汪戴爾 Laura Wandel

    【平行單元】
    《Feathers》埃及🇪🇬法國🇫🇷荷蘭🇳🇱希臘🇬🇷
    導演:歐瑪.佐黑利 Omar El Zohairy
    ▅▅▅▅▅▅▅▅▅▅▅▅▅▅▅▅▅▅▅



    ▅▅▅▅▅▅▅▅▅▅▅▅▅▅▅▅▅▅▅
    會外賽:酷兒金棕櫚獎
    ▅▅▅▅▅▅▅▅▅▅▅▅▅▅▅▅▅▅▅
    評審團:
    (主席)尼古拉斯莫瑞 Nicolas Maury(演員)法國🇫🇷
    喬薩・安潔比 Josza Anjembe(導演、編劇)法國🇫🇷
    瓦朗.穆哈提昂 Vahram Muratyan(平面藝術家)法國🇫🇷
    蘿珊.梅斯基達 Roxanne mesquida(演員)法國🇫🇷
    ▅▅▅▅▅▅▅▅▅▅▅▅▅▅▅▅▅▅▅

    【酷兒金棕櫚獎】
    《The Divide》法國🇫🇷
    導演:凱薩琳.科西妮 Catherine Corsini
    ▅▅▅▅▅▅▅▅▅▅▅▅▅▅▅▅▅▅▅



    ▅▅▅▅▅▅▅▅▅▅▅▅▅▅▅▅▅▅▅
    金眼睛獎(最佳紀錄片)
    ▅▅▅▅▅▅▅▅▅▅▅▅▅▅▅▅▅▅▅
    評審團:
    (主席)以斯拉.艾德曼 Ezra Edelman(導演)美國🇺🇸
    茱莉.貝托恰麗 Julie Bertuccelli(導演)法國🇫🇷
    黛博拉.馮索 Déborah François(演員)比利時🇧🇪
    愛麗絲.布雷 Iris Brey(影評人)美國🇺🇸
    奧爾瓦.尼拉比亞 Orwa Nyrabia(導演)敘利亞🇸🇾
    ▅▅▅▅▅▅▅▅▅▅▅▅▅▅▅▅▅▅▅

    【金眼睛獎】
    《Feathers》印度🇮🇳
    導演:帕瑤.卡帕迪亞 Payal Kapadia

    【金眼睛評審團獎】
    《Babi Yar. Context,》烏克蘭🇺🇦
    導演:瑟蓋.洛茲尼察 Sergei Loznitsa
    ▅▅▅▅▅▅▅▅▅▅▅▅▅▅▅▅▅▅▅



    ▅▅▅▅▅▅▅▅▅▅▅▅▅▅▅▅▅▅▅
    其它主要會外獎項
    ▅▅▅▅▅▅▅▅▅▅▅▅▅▅▅▅▅▅▅

    【歐洲電影院獎】(導演雙週單元之歐洲電影)
    《A Chiara》義大利🇮🇹美國🇺🇸
    導演:喬納斯.卡皮那諾 Jonas Carpignano

    【戲劇作者與作曲家協會獎】
    《Magnetic Beats》法國🇫🇷
    導演:文森.邁爾.卡爾多納 Vincent Maël Cardona

    【基督教人道精神獎】
    《Drive My Car》日本🇯🇵
    導演:濱口龍介 Ryusuke Hamaguchi
    《Compartment NO.6》芬蘭🇫🇮俄羅斯🇷🇺
    導演:尤侯.郭斯曼寧 Juho Kuosmanen

    【法蘭索瓦.夏萊獎】(由國際記者協會頒發)
    《A Hero》伊朗🇮🇷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

    【狗狗金棕櫚獎】
    三隻可卡犬
    《我們的相愛時光II The Souvenir Part II》英國🇬🇧美國🇺🇸愛爾蘭🇮🇪

    【狗狗金棕櫚獎:評審團獎】
    蘇菲 Sophie
    《Red Rocket》美國🇺🇸
    潘達 Panda
    《羊懼 Lamb》冰島🇮🇸

    【原聲帶獎】
    史帕克斯樂團 Sparks
    《Annette》法國🇫🇷德國🇩🇪比利時🇧🇪
    羅恩 Rone
    《Paris 13th District》法國🇫🇷
    ▅▅▅▅▅▅▅▅▅▅▅▅▅▅▅▅▅▅▅



    ▅▅▅▅▅▅▅▅▅▅▅▅▅▅▅▅▅▅▅
    榮譽獎
    ▅▅▅▅▅▅▅▅▅▅▅▅▅▅▅▅▅▅▅

    【榮譽金棕櫚獎】(表彰終身成就)
    馬可.貝洛奇歐 Marco Bellocchio(導演、編劇)義大利🇮🇹
    茱蒂.佛斯特 Jodie Foster(演員、導演)美國🇺🇸

    【導演雙週:金馬車獎】
    費德瑞克.懷斯曼 Frederick Wiseman(導演)美國🇺🇸
    ▅▅▅▅▅▅▅▅▅▅▅▅▅▅▅▅▅▅▅



    (圖為榮獲金棕櫚獎的《Titane》。)
    #坎城影展 #Cannes #Titane #茱莉亞迪古何諾 #JuliaDucournau #SpikeLee

  • 狄俄墨德斯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8 11:00:27
    有 27 人按讚

    核廢監督專家:核安不能靠運氣,如何抵抗核能工業的環境不正義?(06/29/2021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美國看似先進,核工業卻習於侵害印地安人權利,壓迫底層、而政府則是管制失靈,而從美國的結構性問題反觀國內,類以的場景也在臺灣發生。

    從鈾礦開採到高階核廢的處理,核工業集眾多環境不公義於一身。但核工業數十年來卻一再對外宣傳,最終處置高階核廢只是技術問題。近年來核工業更聲稱,先進反應爐的技術指日可待,唯有核能才能穩定供電,並因應迫切的氣候危機。

    為了幫助民眾理解核電與氣候議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特別於2021年5月15日邀請美國反核運動的代表人物、超越核能(Beyond Nuclear)核廢監督專家凱文.坎普斯(Kevin Kamps)發表線上演講,探討北美核工業所造成的社會與環境壓迫以及環境運動者的持續抵抗,並以北美經驗說明核能為何無法減緩氣候危機。

    坎普斯曾多次代表美國非營利組織與美國聯邦高層官員會面,包括能源部 、核能管理委員會和環境保護局。此外,他也就相關核能議題,教育國會辦公室官員和在聽證會作證。他曾於2010年1月於佛蒙特州眾議院與參議院的聯合聽證會上,就反應爐放射性洩漏的風險作證。幾週後,佛蒙特州參院遂以26票比4票的決定,關閉佛蒙特洋基核電廠(Vermont Yankee Nuclear Power Station)。此事也為反核運動寫下重要一頁。

    坎普斯於演講中分析核能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核燃料鍊不同階段所造成的社會、環環壓迫,乃至於軍工複合體在核工業所扮演的角色。

    核電自顧不暇、又如何抗暖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今年8月台灣即將舉行「重啟核四」的公投,再加上513與517兩次停電事故,引發民眾關切能源議題。有人主張必須續建核四以避免日後發生類似事故。然而,核電需要三天才能達到滿載,是能力最差的救援投手,一旦發生故障,耗用的恢復時間不僅最長、更會造成整個供電系統極大的負擔。此外,核電在極端氣候漸成常態,一遇到酷寒或酷熱就自身難保,又如何能承擔減碳、抗暖化的任務?

    關於核電能否因應氣候災害的研究汗牛充棟,坎普斯首先建議台灣聽眾可以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學者雅各森(Mark Jacobson)、洛文斯(Amory Lovins)、美國能源和環境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主席馬凱賈尼(Arjun Makhijani)、該所首席科學家史密斯 (Brice Smith)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學者索瓦庫爾( Benjamin K. Sovacool )等5名學者所發表的研究入手。這些研究明確顯示,核能無法解決氣候問題,再生能源方能減緩氣候危機。

    坎普斯用以下幾個例子說明核電何以無法因應氣候危機。

    2011年6月密蘇里河淹入內布拉斯加州的卡爾洪堡核電廠(The Fort Calhoun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業者竟僅僅以砂包阻擋洪水。當時廠內因火災使得冷卻系統失法電力。業者因該嚴重事故停機3年後,再於2016年永久關閉卡爾洪堡核電廠。

    同樣的場景也在內布拉斯加州古柏核電廠(Cooper Nuclear Station)上演。密蘇里河於2011年氾濫時,業者為了省錢,僅以堆置沙包因應洪患。古柏核電廠所使用的馬克一型沸水反應爐與福島核災爐心熔燬的反應爐為同型設計。(奇異公司刻意設計用過燃料棒冷卻池緊臨反應爐壓力槽 。如此一來,業者在取出用過燃料棒置於冷卻池時,不僅移動距離最短,也最省錢。) 若核電廠不幸失去電力,發生核災,情況就會與福島核災如出一轍。

    內布拉斯加州尚有其它與極端氣候相關的天災人禍。例如密蘇里河流域有諸多大小不一的水壩,一旦密蘇里河氾濫造成水壩潰堤,就會造成內陸海嘯,吞噬該州的核子設施。

    核子設施不只難以因應海嘯、洪患、高溫、也無法抵禦嚴寒。2021年2月中旬暴風雪侵襲德州。當時德州的核電廠冷卻水系統結凍,業者為避免反應爐溫度持續升高導致爐心熔燬,因此被迫停機。

    核工業的社會和環境壓迫

    與台灣多數民眾的印象正好相反,北美核工業絕非進步的象徵,而是立基於社會和環境壓迫。

    核電背後的政治絕對不該化約為技術問題,而核工業的壓迫要從核燃料鍊源頭看起:採礦。坎普斯認為,發展核工業的過程中,政府、業者迫害北美原住民的事件並非個案,而是層出不窮的常態。

    早在1930年代,曼哈頓計畫尚未開始前,加拿大第一民族(First Nation)(即原住民族)就飽受礦業的輻射危害所苦。加拿大於1930年在西北地區大熊湖(Great Bear Lake)發現鈾礦,鐳港(Port Radium)是大熊湖東岸的一個重要礦區,業者僱用第一民族甸尼人(Dene)開採鐳礦,結果甸尼族曠工因受到輻射曝露病故,身後只留下了寡婦村。

    在二戰後美國大量製造核武,鈾原料需求持續增加,也使得開採鈾礦的公衛後果如影隨形。

    艾利特湖(Elliot Lake)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是一個以湖泊命名的城市。該市於1950年代大規模開採鈾礦後,具有氡氣的鈾尾礦堆積如山。因採礦時酸性徑流污染土壤森林,亦使氡氣釋放到空氣中,造成礦工肺癌和環境浩劫。由於工人多為經濟弱勢的原住民, 所以坎普斯引述當地部落領袖觀點,指稱:「用金錢收買飢餓之人,何來道德可言?」

    加拿大開採鈾曠壓迫社經弱勢群體的情況也持續至今。加拿大常年以來是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出口國,自發現鈾礦後,境內的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北地區都有鈾礦場,境內更有24座反應爐。

    不只加拿大,核能、核武為同一燃料鍊和產業鍊,持續造成巨大壓迫也在美國上演。坎普斯分析, 美國官方認定原住民善良可欺之事早在1942年時見於官方記戴。美籍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Enrico Fermi)是世界第一座核子反應爐芝加哥1號機(Chicago Pile-1)的製造者。該反應爐是曼哈頓計畫的一部分,首度於1942年12月2日產出鈾裂變連鎖反應。 當時曼哈頓計畫主事者以「發現新大陸 」比喻製造出全球首座反應爐的冷酷對話,已經預示了北美印地安人未來的命運。

    「義大利航海家已經登陸新世界。」
    「當地原住民如何?」
    「非常友善。」

    美國核工業迫害原住民族之事,從新墨西哥州教堂岩(the Church Rock)鈾礦廠災害可見一斑。該廠區於1979年7月16日發生放射性尾礦處理池決堤的洩漏,池內具有酸性、重金屬、硫酸鹽等質物的輻射污水不僅污染了地下水,更使得居住於普埃科河(Puerco River)下游的亞利桑那州納瓦霍族(Navajo Nation)牧民首當其衝,當地人平日灌溉、畜牧、飲用和賴以維生的河水成了輻射污水,卻從未獲得賠償。

    1970年教堂岩鈾礦廠污染事件,與二戰期間輻射污染事件有著相近的模式。

    坎普斯指陳,美國於1945年7月16日首次於新墨西哥州試爆原子彈,該次試爆是曼哈頓計畫的一部分,行動代號為三位一體(Trinity)。美軍在7月16日所試爆的原子彈與日本長崎原爆的原子彈同型。兩個不同年代的事件卻殊途同歸。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核武試爆,輻射落塵下風處的印地安人與1979年7月16日受輻射廢水毒害的下游牧民,至今並未得到美國政府和核工業的賠償。

    然而處於核武試爆、核武工廠、鈾礦場、鈾燃料廠等污染場址的核子落塵下風處或下游處的居民,並不僅止於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美國境內尚有內華達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 、猶他州、南卡羅來納州和愛達荷州等地的居民,分別曝露於核武和和核能燃料鍊不同階段的輻射污染。受害民眾除了美洲原住民,尚有經濟弱勢的美國民眾。

    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西屋核燃料廠污染場址就是一例,廠區的鈾洩漏持續污染當地的土壤、地下水長達數十年,但核管會和西屋卻一再坐視污染發生。更有甚者,南卡羅來納州境內除了西屋鈾洩漏的災難尚有其他核子設施污染。聯邦政府早在1950年代就在該州建立薩凡納河基地(The Savannah River Site)生產核武所需要的核子材料。基地附近居民多為非裔美國人。

    基地鄰近尚有液態核廢料棄置場、薩凡納河國家實驗室製造核武的氚設施、乃至於位於巴納韋爾(Barnwell)的低階核廢貯存場收受來自康乃狄克州和紐澤西州的核廢。而南卡羅來納州與與喬治亞州交界處,還有一座全美最大的沃格特爾核電廠(Vogtle 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廠內有4座機組。

    核能、核武燃料鍊同出一源

    坎普斯力陳,艾森豪於1953年所宣傳的「原子能和平用途 」根本是以核電掩飾核武的手法。首先,當年的反應爐是由美國海軍興建和營運,再者,美國在1970年代前只有少數反應爐真正用於發電,所以不論是開採鈾礦與發展軍事民生兩用的反應爐都是為了發展核武。

    關於核能、核武同出一源之事,美國官方說得再清楚不過。莫尼茲(Ernest Moniz)曾於歐巴馬主政時期擔任能源部長。他近年明言,美國政府必須持續補貼核能產業,方能維持核武優勢。這種共生關係也說明了核工業為何會一再申請老舊機組延役,堅持要運作至80年、甚至於100年。

    即使核電廠設備老舊、無法與再生能源競爭,核工業都因政府大方補貼,而有恃無恐。坎普斯直言,美國核工業向來能用錢買到最好的民主(The best democracy money can buy)。核工業者以6000萬美金賄賂俄亥俄州議會議長、議員,使得州議會為境內兩座危老反應爐通過10億美金的「紓困」計畫,而核工業買通州議會的作法也是該州有史以來最大的醜聞。

    坎普斯相信,核工業產官一體的現象不是美國獨有,各國皆是如此,例如日本國會所公布的調查報告直指,福島核災是日本政府、東京電力公司與管制機關間的勾結、腐敗和犯罪(collusion, corruption, and criminality)所導致的人禍。所以反核運動就是抵抗體制的力量。

    核電無法與社會、環境和平共存

    美國原住民和非裔人口在核能與核武工業發展過程中首當其衝,但其他人口密集和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也同樣面臨輻射危害的威脅。例如鄰近紐約市的印地安角核電廠(Indian Point Energy Center)雖然已經在2021年4月30日關閉,但高階核廢乃持續污染地下水。

    坎普斯表示,身為密西根人,他非常熟悉核子設施遍佈五大湖區、形成核子熱點的情況。目前核電廠、核燃料加工設施、核廢料處理乃至於鈾尾礦場址圍繞於休倫湖、密西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

    五大湖所組成湖泊為全球面積最大的淡水水域。坎普斯憂慮,湖區四週遍佈核子設施,一旦遭遇天災、人禍,輻射危害影響所及會是地球表面21%的淡水和全美84%的淡水。

    因坎普斯長年關注美加邊境五大湖區的核電和核廢議題,所以他曾代表美加環境團體,於加拿大核能安全委員會所辦的聽證會作證,說明核電和核廢的跨境影響。

    川普雖然已經下台,但坎普斯對拜登政府所說的氣候承諾卻不表樂觀。目前拜登政府已任命新墨西哥州的勒瓜那普韋布洛(Laguna Pueblo)印地安女性哈蘭德(Debra Anne Haaland)擔任內政部長。哈蘭德深知,該州的傑克派爾(Jackpile)鈾礦區緊鄰當地部落所致的健康和環境危害。

    坎普斯判斷,任命哈蘭德之事應與拜登政府的其他高層人事安排相互對照。例如拜登的氣候顧問麥卡錫(Gina McCarthy)於2013年至2017年間擔任歐巴馬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卻坐視密西根州弗林特市(Flint)飲用水受到鉛污染的災難,傷害當地經濟弱勢的非裔美國民眾。

    拜登政府高層也多與核工業、化石燃料業交好,如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這也呼應坎普斯先前所提的事實,抵抗美國核工業的過程會是個與體制對抗的漫長過程。

    當日聽眾線上參與和提問相當踴躍。坎普斯在短講前多次表達想與聽眾交換意見,以下為他演講活動當日的答問記要。

    問:美國意圖發展小型反應爐、比爾.蓋茲等人聲稱新一代反應爐更加安全、可當成暖化解方,講者的看法為何?

    坎普斯答道:所謂的「新型反應爐」其實都是老舊設計。「新型反應爐」過去研發屢屢失敗,未來也是所費不貲、重蹈覆轍 。蓋茲的反應爐計畫並不是自己拿錢去投資,而是藉著核能和核武為同一個產業鍊,想方設法爭取美國能源部的補貼。

    1979年三哩島核電廠發生核災時,反爐爐正是當年的新型設計(三哩島2號機於1978年12月30日運轉,1979年3月28日2號機發生部分爐心熔毁)。車諾比核災發生時,反應爐也是當時的新型設計。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爐心熔毁後,核管會不僅拒絕採取管制作為,更聲稱發生爐心熔毁的機率微乎其微。

    此外,美國核管會允許小型反應爐省去安全設計以節省成本,想走捷徑只會使「新型反應爐」比更過往更危險。

    問:台灣的核四廠已經是40年前的設計,在尚未完工階段封存至今,如果要啟用會有哪些風險?

    坎普斯答道:台灣核四廠為40年前的舊設計,無法針對35年前車諾比核災、10年前福島核災所面臨的挑戰做出改善。美國田納西州瓦特斯巴核電廠(The Watts Bar Nuclear Plant)是個類似案例。兩座反應爐始建於1973年,2016年2號機才完工商轉,但之後卻多次停機。

    此外,反應爐無論新、舊一樣無法解決核廢問題。新型反應爐更依賴以核燃料再處理技術分離鈾、鈽等核種,這類高危險的技術,不僅昂貴、高污染,更增加核武擴散的風險。

    問:對台灣的核一、核二廠區核安有何建議?例如加強鋼板和水泥?對於核四位於斷層帶的看法?

    核電廠坐落於斷層帶附近或斷層帶上本身就令人憂心,因為不論用任何技術強化廠區安全都無法阻止地震發生。

    美國過去已有管制機關勾結業者的醜聞,如核管會的前身、原子能委員會(The United State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確知維吉尼亞州的北安娜核電廠(The North Anna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 )就位於斷層帶,卻隱匿斷層帶事證,業者更企圖使核電廠延役運作至80年。
    司法部原先想起訴原能會官員,但真要追究,只會使政府顏面掃地,所以事情就不了了之。

    維吉尼亞州於2011年8月23日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當時震央距離北安娜核電廠只有15英哩(約24公里)。地震卻已經造成核電廠冷卻系統損壞和冷卻池洩漏。這也顯示,美國核電廠常與核災擦身而過。福島核災的教訓就是:要確保核安絕不能只憑運氣。

    問:上週看到美國漢福德核廢料貯存桶破裂外洩的新聞,請問講者可否說明為何會有外洩事故、影響為何?

    坎普斯答道:位於華盛頓州漢福德基地(The Hanford site)的地下高階核廢料儲存槽已多次發生洩漏,目前該處有177個儲存槽 ,並放置了高達5000萬加倫的液狀高階核廢。

    漢福德基地因曼哈頓計畫的需要於1943年啟用,並生產核子武器所需要的鈽,長崎原爆中美軍所使用的鈽就是在漢福德生產。漢福德不僅為全美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更破壞了哥倫比亞河的生態環境。政府多次想要固化液態高階核廢,卻屢屢失敗,目前當地核廢大多是液態,雖然一部分核廢已固化,卻因美國高階處置設施付之闕如,使得核廢仍然留在當地,無法移出。

    類似的情況,也在我先前提到的南卡羅來納州薩凡納河基地發生。能源部選擇在經濟弱勢的非裔美國社區,興建地下高階核廢料儲存槽,棄置核廢污泥,這使得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薩凡納河不堪飲用。

    反核運動每次的抵抗都與環境運動者和當地居民攜手合作,但是對手是軍事上、經濟上極為強勢的核武暨核能工業。而美國的能源部與核管會永遠只為核工業的利益服務,而非為民眾利益服務。

    問:美國為何至今都沒有成功設立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如果暫時找不到適合的場址,應如何處理與保存高階核廢料?

    坎普斯答道:美國核工業所擁有的129座反應爐目前已累積高達10萬立方公噸的高階核廢,其中93座反應爐持續運作並製造高階核廢。能源部過去30年一直鎖定內華達州猶卡山(Yucca Mountain)為最終處置設施場址,但因選址欠缺科學依據,引發當地的印地安原住民西休休尼族(The Western Shoshone)挺身抵抗30年。過去全美超過1000個環境和團結組織加入西休休尼族的抗爭。為阻擋各地高階核廢運送至內華達州,沿途各州的人民也加入抗爭。

    美國目前面臨核廢難題時,既不能永遠留存核廢於核電廠內,但又欠缺最終處置設施。我認為採3個步驟可以處理這個問題:

    首先,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停止繼續製造核廢。

    其二,在沒建立最終地質處置設施前,先建立強化現場儲存(hardened on-site storage),這也是全美的環璄團體所提出的要求 。實際做法是使冷卻池回歸冷卻功能,非而核廢儲存池。經一定年限後,池內用過的燃料棒必須改以乾式儲存。

    福島核災時4號機於4月11日發生火警事故,若當時冷卻池起火,日本政府就必須疏散5000萬人,而非疏散16.4萬人。日本首相菅直人承認,若真要疏散5000萬人,就相當於終結日本這個國家了。不過,美國的冷卻池用以儲存用過的燃料棒的密度還遠高於日本,一旦發生核災時,危害也會更為嚴重。

    第三,美國必須建立一個符合科學與技術要求、環境正義的最終地質處置設施。該地質設施必須達成核廢應與生物圈安全隔離數百萬年要求,還要能因應極端氣候、恐攻的挑戰 。目前計算核能碳排時,從不計入數百萬年最終處置所涉及的高量碳足跡。這也使核電看似低碳,實則不然。

    內華達州猶卡山設施若真用於最終處置,輻射洩漏問題遲早會發生。要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高階核廢,就是不要使用核電。我的環境導師——五大湖非核聯盟(Coalition for a Nuclear Free Great Lakes)領導人奇根(Michael Keegan)指出,核廢就是詛咒後代長達萬年,所以應該停止製造核廢。

    問:目前擁核人士希望以核能當成基載,解決氣候問題,請問是否可行?

    坎普斯答道:洛文斯(Amory Lovins)指出,為了減緩氣候危機,我們必須以最少成本、最短時間內減去最多的碳,因此我們必須權衡碳、成本和時間等三個因素,方能評估氣候有效性,就也是每花費一美元時能多快減少多少碳排,而非只看碳排一項。

    在同時衡量三項因素後,再比較核能和再生能源何者才是氣候解方,我們很快發現,投資核電不僅昂貴、耗時,更使有限資源無法投入用於符合氣候效益的再生能源選項,所以核能絕對不是解方。

    問:各國民眾和政府針對日本政府決定排放「稀釋的」福島核電廠廢水入海,可以如何採取行動?

    坎普斯答道: 排放核廢水入海就是以海洋為垃圾場,構成危害海洋罪(crimes against the ocean)。

    核廢水入海侵害了洋流行經之處的所有人,核廢水含氚,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因過濾不掉,排放「稀釋的」輻射廢水後會生物集中於食物鏈高層,既破壞海洋生態,也影響生物和人的分子細胞、組織、器官,造成癌症和先天缺陷。福島廢水中尚有如銫和鍶等放射性同位素,日本政府因無法處理,索性隱匿事實,直到消息曝光,難以再抵賴。

    日本政府應有的做法就是儲存輻射廢水125年,直至氚對人體真正無害為止。

    日本政府自欺欺人的作法與美國政府、核工業如出一轍。美國政府與核工業因無法處理漢福德輻射污泥,所以一概宣稱該場址的「污泥對人體無害」。日本漁業合作社聯合會多來強烈反對排放核廢水入海,中、韓政府、台、韓民間團體也強烈反對。我們必須繼續強化反對力道。

    主辦方–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演講最後總結表示,從坎普斯的分析,使我們警覺到美國看似先進,核工業卻習於侵害印地安人權利,壓迫底層、而政府則是管制失靈。

    從美國的結構性問題反觀國內,類以的場景也在台灣發生,講者不僅提出了與美國官方論述大相逕庭的進步觀點,也使台灣民眾了解美國核工業加速氣候崩壞的情況十分盤根錯結。不論身處任何一任政府治下、20或21世紀,反核之路註定漫長艱辛,而北美最缺乏社會資源的原住民和底層挺身抵抗核工業的跨國壓迫、官資一體,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當可為台灣各界帶來許多啟發。

    (本文為2021年5月15日綠盟主辦【如何抵抗核工業的環境不正義?從美國環境運動談起】之講座紀錄)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2140

  • 狄俄墨德斯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4-05 11:26:25

    伊俄爾科斯之王埃宋的兒子,原來的名稱是狄俄墨德斯,凱隆收養了他之後,便改名伊阿宋。
    擔當阿爾戈號的船長,展開了許多冒險。

    身高/體重:181cm・76kg
    出典:希臘神話
    地域:希臘
    屬性:秩序・善   性別:男性
    啥?我是Saber?怎麽不是Lancer或者Rider?

    伊阿宋向父親埃宋的同父異母兄弟珀利阿斯,索要他篡奪的王位,作爲條件他得去尋找黃金的羊毛。
    爲此他造了一艘船,從希臘募集冒險者。船名爲阿爾戈號,船員則稱爲阿爾戈英雄。

    海格力斯、凱尼斯、阿塔蘭特、卡斯托耳(譯注:這是雙子座裏的弟弟)、波魯格斯、奧菲斯等各式各樣的英雄濟濟一堂,他們坐著這艘船,最後伊阿宋奪到了羊毛。
    然而,當時伊阿宋籠略了美狄亞且娶了她。不幸娶了她。

    ......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不言而喻。
    嫉妒引起憎惡,憎惡招致仇恨。
    伊阿宋的地位和名譽毀於一旦,
    傳説在他想在阿爾戈號船頭上吊自殺時,就被船頭掉下來給壓死。

    ○尋求的金羊之皮:無
    他冒險結束的時候找到的羊皮,毛髮金黃。摸上去感覺格外柔軟舒服。

    ○絕境生智:A
    當他深陷絕境時,像是要捨棄自身一般,做到絕境逢生。
    這種急中生智的方法,他人無法效仿。
    但是,伊阿宋本人卻非常討厭這個能力。
    因爲只有遭遇險境,他才會有靈感迸發出來。

    ○與友共往的漫長海路:B++
    讓過去搭乘阿爾戈號的人變得勇氣滿滿。
    就算是沒在上面的人,也不知爲何總感覺充滿了勇氣。
    可以説是超級限定的亞種領袖魅力。

    『撕裂天際的輝煌之船』
    等級:B++ 種類:對軍寶具
    範圍:1~10 最大捕捉:50人

    Astrafte Argo
    來自阿爾戈號的救援。在船上的英雄們發動總攻擊。
    在戰鬥中,若伊阿宋的立場越是正確,贊同的英雄便越多,攻擊次數也會增加。

    相反假如他的立場明顯是反派,
    則會演變成“令人吃驚的是,船上一個人也沒有(故意曠工)”的情況,
    威力顯著下降。
    #FGO #伊阿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