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特洛伊木馬比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特洛伊木馬比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洛伊木馬比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洛伊木馬比喻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護台胖犬 劉仕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外交烽火 】 2020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很精彩,國際政治的交鋒火花四處可見。 先來談談這個安全對話(security dialogue)機制的歷史。 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MSC)創立於1963年,每年二月有超過70個國家的...

  • 特洛伊木馬比喻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9 13:00:04
    有 650 人按讚

    【 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外交烽火 】

    2020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很精彩,國際政治的交鋒火花四處可見。

    先來談談這個安全對話(security dialogue)機制的歷史。

    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MSC)創立於1963年,每年二月有超過70個國家的元首、政要、國會議員、企業領袖及媒體等齊聚慕尼黑,歷年主題皆在探討國家安全,規格及重要性以其同性質的安全對話來說為全球之最,有人甚至將它稱為「全球外交菁英的Davos論壇」。

    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有兩個主要觀察軸線。

    第一個是「西方漸微性」,這個看似詭異的詞彙其英文原文為westlessness,它並沒有精準的定義,甚至可以這麼說,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就是要討論或辯論westlessness是否為真實的存在,或者只是一個錯誤的認知。

    在《2020慕尼黑安全報告》(Munich Security Report 2020)中,第一段便開宗明義討論這個現象。它是這樣寫的:

    “Is the world becoming less Western? Is the West itself becoming less Western, too?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world if the West leaves the stage to others? What could a joint Western strategy for an era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look like?”

    (中譯:這世界變得更不西方了嗎?西方陣營本身變得更不西方了嗎?如果西方陣營將舞台讓予他人,對這世界的意義為何?強權競爭時代的聯合西方策略會是怎樣?)

    這個聽似拗口的詞彙,事實上並不是今年突然出現。它指涉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美國與歐洲之間的競合緊張態勢。

    最明顯的例子是北約(NATO)。川普不只一次表達他個人對北約的質疑及不滿,包括北約成員國不願多負擔相關國防預算,以及北約憲章第五條「集體防禦」(collective defense)中「對單一會員國之攻擊,將被視為對全體會員國之攻擊」(an armed attack against one member state considered as an armed attack against all member states)。川普認為美國在這兩點上吃了虧。

    在這樣的國際氛圍之下,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有了westlessness這個討論。美國援例派出龐大代表團出席今年會議,除了國務卿Mike Pompeo之外,還有共和黨及民主黨成員。在2月15日的演講中,Pompeo開門見山針對westlessness這個詞提出駁斥,直陳「西方陣營正在勝出」(The west is winning)、「跨大西洋聯盟的式微被嚴重誇大」(the death of the transatlantic alliance is grossly over-exaggerated)。

    有趣的是,一同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德國及法國代表顯然不這麼認為。德國總統Frank-Walter Steinmeier說:「美國當前政府拒絕國際社群的想法」(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der the present administration itself, rejects the idea of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表示,西方陣營正逐漸變弱,歐洲國家需要一個沒有美國的獨立歐洲戰略。

    Pompeo的強勢演說,間接否認有關美國正從全球退出(retreating from global engagement)的說法,也再次強調川普政府願與歐洲盟邦合作的意願。

    第二個觀察軸線,是中國。

    長期友台的美國眾議長Nancy Pelosi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中針對華為的5G企圖提出強力批判,力陳歐洲盟邦陣營不該與華為合作,因為這如同是「在資訊產業上選擇了獨裁而非民主」(choosing autocracy over democracy)。Pelosi進一步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她說使用華為產品就好像「將國家警察放在消費者的口袋內」。

    Pelosi的重砲批評,引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不滿。他強力回擊,說Pelosi的說法是謊言,原因是美國不願接受社會主義國家的成功。

    華為及5G的戰略爭論,早就從科技層次提升到國家安全層次。就在慕尼黑安全論壇召開前幾天,美國司法部甫出爐的判決中,將華為及其兩家子公司過往的商業行為視為偷走美國商業機密的勒索及欺詐(rackteering and conspiracy)。所以Pelosi的發言完全不意外,王毅的回擊似乎也早有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Pelosi對川普總統有許多個人不滿情緒(還記得她在2月4日當眾撕掉川普的國情咨文講稿嗎?)但華為及5G,卻是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少數能達到共識的議題。Pelosi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有關中國的發言,與國務卿Pompeo基調一致。Pompeo在上述演講中將華為企業形容為「特洛伊木馬」。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5G有意見的還有美國國防部長Mark Esper表示,中國政府正透過華為執行一個「惡意的戰略」(nefarious strategy)。

    美國國防部長Esper及美國眾議長Pelosi兩人在華為議題上的表態,有重要的國際戰略意涵。怎麼說?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中,歐洲國家對於美中的5G爭霸一直避免採取選邊站的策略,一方面美國是北約的重要成員國,另一方面是華為的產品的確有價格競爭力,且對歐洲國家來說,與中國為敵可說是吃力不討好。歐洲國家的想法是,想辦法拖過川普的第一個四年任期,也許民主黨會拿下2020,屆時再視情況與民主黨政府來談。Pelosi及民主黨議員在華為議題的表態,某個程度上是對歐洲國家釋出訊號,勿等到2020年美國大選結束後再來處理華為議題,因為就算是民主黨上台也是相同立場。

    所以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歐洲國家似乎有個與往年不同的思維,亦即他們逐漸接受川普政府這個事實,甚至做好川普有可能會再度贏得大選的心理準備。這個心態的轉變,反映在荷蘭總理Mark Rutte所說:「我們不再批評川普,而是利用川普來改變國際結構,例如聯合國、北約及世貿組織。川普確實存在,我們就善用他的存在吧!」

    短短三天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似乎見證了國際典範( international paradigm)正蓄勢待發準備移轉。對國際關係觀察者來說,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時刻。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原文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1394

    #慕尼黑安全會議

    華爾街日報3折訂購優惠:

    https://reurl.cc/M7p8ev

    (訂閱之後,也歡迎私訊跟我確認一下喔!)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胖犬電子報】免費訂閱連結:https://reurl.cc/yypqq8

  • 特洛伊木馬比喻 在 李懂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02 19:31:54
    有 959 人按讚


    《英國埋在香港的核彈 - 林鄭夫婦》

    雖然本人時而嬉笑怒罵、時而一本正經,但必須強調,本文屬於嚴肅推論。

    首先我要向林鄭月娥女士鄭重道歉,一直以為她是北京傀儡,經過深入審視之前六個月的事態發展,我才猛然發現,原來鄭女士領銜主演的,是一套現代版《木馬屠城記》。

    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回歸前林鄭的身份。

    一家四口取得居英權,正式成為British Citizen,英國憲法上的義務如下:
    “On becoming a British citizen, I will be faithful and bear true allegiance to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the Second, Her Heirs and Successors according to law. I will give my loyalty to the United Kingdom and respect its rights and freedoms. I will uphold its democratic values. I will observe its laws faithfully and fulfil my duties and obligations as a British citizen.”

    林鄭月娥因為要擔任發展局局長,依例放棄英國國籍,但丈夫和兩個兒子仍然保留英國國民身份。

    本來,讓子女擁有外國國籍也不失為一種保障,但後來林鄭月娥貴為特首,林兆波為何仍然要保留英國國籍?

    原來,根據英國國籍法,除非林兆波和太太離婚,否則林鄭月娥無需任何批核便可以跟隨丈夫前往英國定居,表面上放棄英國國籍的林鄭,兩年後便自動回復英國人身份。

    看到這裏,讀者不難發現,林鄭兩夫婦早已鋪排好後路,而且她是回歸後唯一沒有在香港購置物業的特首,在在說明,林鄭一家從沒打算與香港同行。

    跟著發生的一意孤行攬炒焦土,已經是歷史...

    我曾多次撰文解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能辭職的崗位,不辭職的原因只有一個:完成「特洛伊戰爭」的任務!

    一個有正常思維的人,都不會故意玩弄那些什麼「暫緩」、「壽終正寢」的花言巧語,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小動作的效果就是加劇社會矛盾、保持社會動盪。

    區議會選舉之後,林鄭眼見社會漸趨平靜,立即透露考慮成立一個必定犯眾怒的「不調查警暴檢討委員會」,更加說明林鄭真正意圖,就是不想讓香港平平安安。

    為了避免偏見,我用抽離的角度作一個比喻:

    岳飛死後,民眾雖極度怨恨,但敢怒不敢言。
    半年後,宋高宗才突然下一道聖旨,要找出岳飛被陷害的真相,但特別聲明 :「秦檜無需被查!」

    此舉到底是要找出真相,還是要重新挑撥民間情緒?

    林鄭月娥,妳果然是高手!

    李懂媽

  • 特洛伊木馬比喻 在 數位時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7-30 16:14:02
    有 38 人按讚


    【Nokia:拖垮微軟後,自己死而復生!】
    2014~2015年科技產業最受到矚目的新聞,非Nokia和微軟之間的糾葛莫屬了。早在2010年的時候,Nokia還能靠為人稱道的功能機在市場上立穩腳跟。當時蘋果iPhone才剛推出iPhone 4,Android手機也還停留在早期的2.3版本,沒人知道智慧手機的未來的景觀是甚麼——恐怕在那時,更多人對於智慧手機的定義還是黑莓的BB OS和諾基亞的塞班。
    .
    就是在這樣一片大好的市場條件下,Nokia從微軟挖腳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擔任CEO。
    .
    埃洛普的傳奇經歷也被傳為佳話,最近幾年的職場人生可以被形像地比喻為「特洛伊木馬」:拖垮了當年的Nokia,將肉送到沒有智慧手機業務的微軟口中。
    .
    然而,吃下了Nokia手機業務的微軟,也並不是很順利。可是回過頭看Nokia呢?居然從踉踉蹌蹌地走,變成小步快跑了!來看看Nokia的重生之路:

    http://www.bnext.com.tw/ext_rss/view/id/84951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