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特教資源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特教資源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教資源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教資源網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羅東親子館正式啟用 #奇幻的童話世界 #一鄉鎮一親子館 羅東鎮人口稠密,6歲以下幼兒約有3,200名,缺乏室內活動空間,本次結合公正國小場地進行規劃,以魔法森林為布置主軸,從克林姆生命之樹樹洞進入後,走進奇幻童話世界,變身魔幻哈哈鏡、人工草皮滑坡、爬梯、球池、鐵琴區,探索的有趣環境,增進親子...

  • 特教資源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0 11:41:35
    有 1,904 人按讚

    #羅東親子館正式啟用
    #奇幻的童話世界
    #一鄉鎮一親子館
     
    羅東鎮人口稠密,6歲以下幼兒約有3,200名,缺乏室內活動空間,本次結合公正國小場地進行規劃,以魔法森林為布置主軸,從克林姆生命之樹樹洞進入後,走進奇幻童話世界,變身魔幻哈哈鏡、人工草皮滑坡、爬梯、球池、鐵琴區,探索的有趣環境,增進親子互動與幼兒創造想像力,是一個非常適合親子們室內放心玩、開心玩的家。
     
    羅東親子館位於公正國小特教大樓1樓,由財團法人宜蘭縣私立蘭馨婦幼中心承接,一鄉鎮一親子館是姿妙的施政目標,感謝所有參與付出的團體與個人、縣府團隊也將持續打拚逐步實現,創造安心生育幸福親子、友善幼齡照顧的宜居宜蘭、幸福宜蘭!
     
    ●入館及活動報名請洽本縣育兒資源網
    傳送門→https://parenting.e-land.gov.tw/

  • 特教資源網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2-26 12:27:14
    有 621 人按讚

    反毒必須全面動員!

    毒品入侵校園一直是為人父母最擔憂的問題,即便是一次不小心的誤食,都可能造成孩子終生遺憾。特別是近年來新興毒品不斷推陳出新,藉由興奮劑、迷幻劑,再混參第二級至第三級毒品的方式,並透過精美的包裝、或是包裝成兒童及青少年喜愛的樣式,流串到校園裡,降低學生的戒心來騙取他們食用,孩子們根本無法第一時間判斷。所以教育部、法務部、學校的宣導與防制格外重要。

    但是看到教育部學特司所建置的「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資源網」上,雖然有針對大專院校、國中小、家長設計相關新興毒品的文宣資訊,但卻還是停留在去年、甚至是前年的資訊,顯見教育部在對孩子的教育宣導上,完全跟不上新興毒品崛起的速度。教育部每年編列近兩千萬的經費進行宣導,結果相關資訊卻沒有經常性的更新,這叫孩子、家長如何即時的因應與防範?

    再者,我們都說新興毒品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源頭管理,但是我國目前針對新興毒品的列管,相較聯合國已經列管多達934種,台灣竟然只停留在38種,等於有將近800多種沒被列管,我們不僅跟不上國際腳步,根本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雖然法務部已提出毒品條例的修正草案欲進行一次性的列管,但在修法通過前的過渡期間,面對毒梟趁此空窗期大舉將新興毒品原料報關進口,再大量製成零食、糖果、咖啡包等誘騙青少年,我們的法務部、教育部似乎仍束手無策?

    此外,校園通報學生藥物濫用的人數也是大有問題,近四年來各學制學生施用毒品人數看似逐年在減少,但主要原因在於新興毒品混合物質、純度大幅降低,以致在身體快速代謝掉後,根本難以驗出,顯見當中藏有許多的黑數並無法被通報。若再進一步檢視學生藥物濫用通報來源可發現,除了「學校自行發現」以外,近兩年根據「警方查獲」來通報教育部的比例已高達六成多,顯見對於在校學生藥物濫用的掌握,大部分仍必須倚賴警方來通報,至於沒被警方查獲的「黑數」,想必還有更多吧?!

    至於已經因為吸食毒品而進入少年矯正機關的孩子,更是我們不能放棄的一環。檢視近三年因毒品收容進入矯正機關的孩子,每年都將近一千多人、去年降至九百多人,看似逐漸在減少,但很大的原因在於少年法庭為避免青少年越早進入矯正機關,再犯風險會越高,所以大多被轉到社區的醫療院所或社福團體收容戒治,但相對的在後續追蹤與監管上反而更難去追查,究竟後續戒治是否有效?是否有再犯?這是相關單位應去權衡與重視的問題。

    另外,看到毒品收容的孩子在審判前,多數都會先進到少觀所收容,但裡面的專業輔導老師、特教老師卻是嚴重不足。教育部應進一步提供相關經費與人力協助,讓孩子在後續特教、輔導、復學、安置等,都能即時獲得幫助。

  • 特教資源網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2-25 08:00:00
    有 630 人按讚


    反毒必須全面動員!

    毒品入侵校園一直是為人父母最擔憂的問題,即便是一次不小心的誤食,都可能造成孩子終生遺憾。特別是近年來新興毒品不斷推陳出新,藉由興奮劑、迷幻劑,再混參第二級至第三級毒品的方式,並透過精美的包裝、或是包裝成兒童及青少年喜愛的樣式,流串到校園裡,降低學生的戒心來騙取他們食用,孩子們根本無法第一時間判斷。所以教育部、法務部、學校的宣導與防制格外重要。

    但是看到教育部學特司所建置的「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資源網」上,雖然有針對大專院校、國中小、家長設計相關新興毒品的文宣資訊,但卻還是停留在去年、甚至是前年的資訊,顯見教育部在對孩子的教育宣導上,完全跟不上新興毒品崛起的速度。教育部每年編列近兩千萬的經費進行宣導,結果相關資訊卻沒有經常性的更新,這叫孩子、家長如何即時的因應與防範?

    再者,我們都說新興毒品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源頭管理,但是我國目前針對新興毒品的列管,相較聯合國已經列管多達934種,台灣竟然只停留在38種,等於有將近800多種沒被列管,我們不僅跟不上國際腳步,根本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雖然法務部已提出毒品條例的修正草案欲進行一次性的列管,但在修法通過前的過渡期間,面對毒梟趁此空窗期大舉將新興毒品原料報關進口,再大量製成零食、糖果、咖啡包等誘騙青少年,我們的法務部、教育部似乎仍束手無策?

    此外,校園通報學生藥物濫用的人數也是大有問題,近四年來各學制學生施用毒品人數看似逐年在減少,但主要原因在於新興毒品混合物質、純度大幅降低,以致在身體快速代謝掉後,根本難以驗出,顯見當中藏有許多的黑數並無法被通報。若再進一步檢視學生藥物濫用通報來源可發現,除了「學校自行發現」以外,近兩年根據「警方查獲」來通報教育部的比例已高達六成多,顯見對於在校學生藥物濫用的掌握,大部分仍必須倚賴警方來通報,至於沒被警方查獲的「黑數」,想必還有更多吧?!

    至於已經因為吸食毒品而進入少年矯正機關的孩子,更是我們不能放棄的一環。檢視近三年因毒品收容進入矯正機關的孩子,每年都將近一千多人、去年降至九百多人,看似逐漸在減少,但很大的原因在於少年法庭為避免青少年越早進入矯正機關,再犯風險會越高,所以大多被轉到社區的醫療院所或社福團體收容戒治,但相對的在後續追蹤與監管上反而更難去追查,究竟後續戒治是否有效?是否有再犯?這是相關單位應去權衡與重視的問題。

    另外,看到毒品收容的孩子在審判前,多數都會先進到少觀所收容,但裡面的專業輔導老師、特教老師卻是嚴重不足。教育部應進一步提供相關經費與人力協助,讓孩子在後續特教、輔導、復學、安置等,都能即時獲得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