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特教系 大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教系 大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教系產品中有1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一定要懂「法」。 關於孩子在校課業與成績等權利的爭取,一切都先從「法」開始。因此,長期以來一直提醒特殊生的家長,一定需要熟悉《特殊教育法》。 實務上,經常會面臨以下的一些情狀。例如兩個孩子一樣都在同一家醫療院所就診,一樣都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一樣醫生都開立了診斷證明書,甚至於一...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榛愛幸福」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吳穎榛 內容簡介: 穎榛的第一本書,內容有生活散文、新詩、圖畫、旅遊心得和食譜,裡面也記錄著他多年的教學心得和給自己小孩的話,溫馨感人,值得介紹給大家。 ◎作者簡介 吳穎榛,自然名榛果,愛 玩,愛夢想,愛旅行,是童 心未泯的好奇寶寶...
「特教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教系 在 換日線 Crossi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特教系 在 前方有㜙?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特教系 在 Taiwan手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特教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教系 在 自由高雄-即時火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特教系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特教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教系 在 陳俊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特教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特教系 在 換日線 Crossi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1:25:18
【填完志願,等待放榜中】我的未來我決定!你也想要念這些科系嗎? 「填志願」是人生幾個階段的大事之一,越是抉擇的重大時刻,越難做出令人滿意或難保不會後悔的決定(人生好難~)。 你最想念的科系有哪些?你對這些科系了解多少呢?念完了這個系,對於職涯、未來,又有哪些想像呢? 編輯部精選,為各位送上各系...
特教系 在 前方有㜙?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9:02:31
#20210822 #一㜙長談 #10 今天來談談關於師大的新興科系! 感覺不少人對這個系有些困惑~ 我邀請了前室友aka.教育愛爆棚的月桃姍姍來替大家解惑! 之後如果有補充也會陸續更新! - 什麼是教育學院學士班?|俗稱教育學院的「不分系」! 學生剛進入臺師大時,並不屬於教育學院所屬的任一學系,學...
特教系 在 Taiwan手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20:08
昨日圖片誤區已更正,非常抱歉🙇♀️ 也感謝大家認真的閱讀文章指出錯誤 📍(陸續補充)有在教手語課的大學: 台師大 特教系、高師大 特教系、臺南大學 特教系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補充更多正確資訊! 我們會增加到補充區! —————————————— #signlanguage #deaf #deaf...
-
特教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5-18 18:22:54本集主題:「榛愛幸福」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吳穎榛
內容簡介:
穎榛的第一本書,內容有生活散文、新詩、圖畫、旅遊心得和食譜,裡面也記錄著他多年的教學心得和給自己小孩的話,溫馨感人,值得介紹給大家。
◎作者簡介
吳穎榛,自然名榛果,愛 玩,愛夢想,愛旅行,是童 心未泯的好奇寶寶,喜歡看 電影,閱讀,有感動時提筆 寫點詩、寫篇小品、玩塗 鴨,閒來喜歡做點心,下廚 做料理,樂於分享好東西。
◎學經歷: *佳興老師全亞洲徒弟之一 *台北市敦化國小資優班教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教系資優 組畢業 *曾任北極星幼童軍團團長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及綠活圖推廣講師 *學校社團點心烘焙指導老師 *北科大烘焙營指導老師 *國父紀念館公益講座主持人及分享人。
◎獲獎記錄: *2011 SMART 盃-互動式電子白板「創意教學應用競 賽」創意互動教學組第二名 *2010 年全國創意教師 *2007-2009 年台北市特殊教育國小組自編教材獲獎。 -
特教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5-17 13:22:32本集主題: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藝術家黃武芃專訪 #母親涂伊屏專訪
黃武芃,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資優美術班學員,展覽經驗豐富,作品也廣為國內外美術單位典藏。生於台中的他,因為母親從事貿易工作,而跟隨著母親於國外奔波,直到上小學才固定在台北唸書。對於國高中體制學習無法適應,就讀大安高工時,獲支持實行「在校自學方案」。學校曾協助舉辦油畫個展,而展現其美術天賦,在校師生們亦為之驚豔。於今,悠遊於台師大中自選文學與藝術課程,並共修英﹑法﹑日三門語言,不斷的學習並精進自我。
藝術家黃武芃從小喜好閱讀文學作品,從國中開始對漢文學產生極大興趣
,並希望從漢文學延伸出一種帶有其特色的創作方法。創作古詩詞作品,從五言至七言絕句到破除格律書寫賦文,並融合日本文學及西洋文學等,開創屬於全新視野的新詩文作品。而我們也可以時常見到詩在武芃的畫中出現。
美術天分優異
在美術性向上,雖從未正式接受過任何師資培訓,但卻得到很多藝壇畫家前輩的關懷指點,對於武芃的作品相當讚嘆於其本身自由奔放的個性化且自信的創作力﹑不受限於體制格局﹔加上喜愛的北宗重彩等亞洲元素薰陶下,注入其繪畫中自成獨特藝術語言,畫風自由度中亂中有序,表達主題明確而不用古法,每一成長時期皆有其隨性之鮮明特色。目前對於台灣社會政治運動風氣下,開始藉由時事作一系列人物特寫與事件紀錄,作為現實藝術與現實融合之生活體現。近年來,更嘗試創作立體作品,藉由不同媒材的承載,訴說自己對於這個事件的想法。
小學的時候,曾經塗鴉過漫畫,以當時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朋友齊打交」為主題延伸,而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接觸素描。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武芃的媽媽因大學同學的介紹將武芃引薦予楊永福老師,進入楊老師家中時,恰巧老師正在做畫,油畫的特性,引起武芃的興趣並時常練習。
「母親應該要做個水龍頭,不一定要依循體制,需要的時候再打開,不要的時候再關起來,不要加以限制」楊永福老師這麼說。這番話也像是為武芃的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她了解到「原創性的理由是非常簡單的,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也不要用現有的體制去加以規範,這樣反而侷限了武芃的發展。」
細說展覽主軸
此次個展的主軸為「論現實與神話在作品中的異形性」,在大大小小的『
事件』中,發現了台灣的獨特性,創作開始注意到與現實接軌的可能性,因為神話學的研究,體悟『神話』是一種精準的語言,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神話』就會產生或是改變,相當地反映現實,甚至應當直接形容:「神話就是現實」。
當『現實』被以變形的方式記錄下來時,它已成為了『神話』。神話中有
『帝』,現實亦然,當下創作祈能連結起一個現代版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述說的神異世界,就可以是我們所處的當下。創作表達旨在連結神話與現實的關係,使其現代化,從而試圖建立起一個『台灣現代神話』。
武芃對《山海經》這樣的神祕文化非常感興趣。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
,「逐鹿之戰」最終是黃帝獲得勝利,但在武芃的作品裡,「炎黃大戰」是以「學校
進行民主選舉的形式」呈現,『炎帝』為數屆當選者,『黃帝』則以挑戰者的姿
態出現,世上無處不帝。相同的概念應用到我們所處的世界,現實亦可能成為神話,以畫作「百億縣長」為例,「百億縣長」處在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住在越住會越大的房子裡,手舞足蹈,自為歌嘯﹔當現實被武芃以變形的方式記錄下來時,它已然成為了神話,神話中有『帝』,現實亦然,當越來越多『帝物』被武芃集合起來時,武芃希望將此連結起一個現代版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述說的神異世界,就可以是我們所處的當下。
古人的文化不僅僅是古人的,也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武芃旨在連結神話與現實的關係,使它不單能以古人的型態出現,還能現代化,現在我們做了這些,仍還沒結束,這僅僅只是開端而已,透過武芃的創作﹑讓觀者得以理解他的理念。
特教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一定要懂「法」。
關於孩子在校課業與成績等權利的爭取,一切都先從「法」開始。因此,長期以來一直提醒特殊生的家長,一定需要熟悉《特殊教育法》。
實務上,經常會面臨以下的一些情狀。例如兩個孩子一樣都在同一家醫療院所就診,一樣都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一樣醫生都開立了診斷證明書,甚至於一樣醫生都開立了藥物,無論是利他能、專思達或思銳。好吧,如果這兩個孩子在學校讓老師頭痛的狀況都一樣。
但是,擁有醫療診斷,並不等同於是特殊教育學生,除非孩子經過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簡稱鑑輔會)鑑定、通過,而取得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
假如,這兩位孩子,一位經過特教鑑定取得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另一位則沒有通過鑑定,一般會建議轉為由校內輔導系統協助,或者家長因各種理由拒絕接受特教鑑定(一般是擔心孩子被貼上所謂的「標籤」)。
以往,取得特教身分的孩子,例如ADHD孩子取得「情緒行為障礙」,接著他的相關學習權利往往可受特殊教育法的支持與保護。例如《特殊教育法》第19條:
特殊教育之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應保持彈性,適合特殊教育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而這一點,往往是過去未取得特教身份與資格的ADHD孩子無法爭取的。
但現在通過的《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第7條(發布日期:民國 104 年 10 月 15 日),則詳列了以下的內容。
學校應針對介入性輔導及處遇性輔導之學生,列冊追蹤輔導。
學校得召開個案會議,針對前項學生之個別特性,訂定輔導方案或計畫等相關措施。
學校得邀請學校行政人員、相關教師、輔導教師、專業輔導人員、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參與訂定輔導方案或計畫等相關措施。
學校得視學生輔導需求,彈性處理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課業,不受請假或成績考核相關規定之限制。
特別是這一部分:
學校得視學生輔導需求,彈性處理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課業,不受請假或成績考核相關規定之限制。
關鍵是,那麼對於未取得特殊教育學生身分的ADHD孩子,如果屬於學校「介入性輔導及處遇性輔導之學生」,且有課業與成績需求,這時候則有了法源的依據。
但有意思的地方也在這裡。一般來說,校內對於特殊學生最為熟悉的人員,主要為資源班老師或特教老師。對於輔導系統來說,這部分相對會是陌生一些。未來,如果孩子的條件是:在醫療上,擁有ADHD的診斷,未取得特教身分。但他卻符合《學生輔導法》裡的「介入性輔導及處遇性輔導之學生」,那麼關於孩子日後在課業與成績的輔導上,特教系統與輔導系統如何合作與區隔,將會是一場微妙的互動。
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課業與成績的權利又多了一條法律來支持。當然,未來家長是否為孩子爭取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特別是ADHD或其他情緒行為議題的孩子又將會有另一番的考量。
關於相關法律條文的解釋,請特別留意在「應」和「得」之間。前者提供了相對的法律保障或義務,例如《特殊教育法》第19條 :「......『應』保持彈性,適合特殊教育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後者則反映出,在親師溝通上所需說服力的重要性。例如《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第7條:「......學校『得』視學生輔導需求......。」—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特教系 在 自由高雄-即時火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全國師鐸獎得主!
特教系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網課不專心? #居家小運動提升專注力
研究證實,無論長時間或短時間的運動,藉由精準度的控制跟訓練,都能有效提升專注力。注意力的控制,需要靠有效的大腦運作跟成熟的神經功能。而運動能增加腦部血液循環、讓大腦的運作更順暢,也能促使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增加,確實可以有效提升專注力。
台北教育大學特教系副教授詹元碩,主攻兒童運動與認知神經科學,長期研究運動醫學、兒童注意力等。他強調,運動除了能提升肌肉與心血管功能,對腦部也有實質影響。防疫期間,家長不妨每天帶著孩子做10~15分鐘,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未來Family電子週刊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1273?utm_source=Newsletter&utm_medium=MF_post&utm_campaign=2106021100&utm_term=List%20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