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經濟一週 EDige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鬼👻有蟲🐛恐怖啲,抑或冇屋住捱貴租恐怖啲? #樓市點睇 #公屋 #特快公屋 #申請公屋 #輪候時間 #凶宅 #ED_S3 #EDAPP13 #經濟一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前凶宅沒有人敢住,但現時土地問題,大家怕窮多過怕鬼。連「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都申請爆滿,有樓住真係猛鬼都唔怕?說到公屋凶宅,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有荔景邨情殺案,此案於當年轟動一時,多年來更傳出不少鬧鬼傳聞。 荔景邨情殺案發生於1984年5月8號,當時一名退役警員與女友感情生變,有說他曾綑綁女友於家中,...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23:00:26
    有 4 人按讚

    有鬼👻有蟲🐛恐怖啲,抑或冇屋住捱貴租恐怖啲?

    #樓市點睇 #公屋 #特快公屋 #申請公屋 #輪候時間 #凶宅 #ED_S3 #EDAPP13 #經濟一週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12:00:20
    有 26 人按讚

    無屋住先最驚!

    #樓市點睇 #公屋 #凶宅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經濟一週 #ED_H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7-13 10:32:43
    有 24 人按讚


    講道理,擺事實,就不會殺錯人。

    //全港的劏房單位為66900個(2014年12月統計處更新為86400個),居住人數為171300人,其中35.4%的劏房住戶成員是居港少於7年的新移民,居住7年或以上的有64.6%,即新移民約佔三分之一//

    //新移民人數佔輪候冊比例一直下降,由2010年的25%,跌至2014年的13%,有意安排內地家人親屬來港定居的個案比例則一直徘徊於6%至9%,即大部分公屋申請者仍是居港滿7年人士,而計劃將來加入內地家人親屬的也是少數。//

    //也順帶指出,領取綜援,不是輪候公屋快慢的考慮因素,而公屋輪候冊中,綜援人士所佔的比例亦由2010年的11%,跌至2014年的5%//

    //以2014年為例,內地新移民來港後,83.3%是與家庭成員同住、15.0%居住親友家中,獨居的只有0.6%,新移民或會令原有居所更擠迫,但未必全部都需要一個額外單位//

    //無論是左翼右翼、本土還是大中華,都應以數據資料認清事實,減少誤判形勢、誤傷群眾//

    //以事實數據作為基礎,減少犬儒式的批判,可避免不必要的社會矛盾,也能對症下藥改善民生問題//

    信報財經新聞
    A23 | 時事評論 | By 陳紹銘 | 2015-07-13

    房屋問題是否新移民問題

    近年,每當涉及房屋或福利的資源運用時,不論傳媒或網絡討論,都有不少人把問題扯到新移民之上,例如有指由於劏房居民大多是新移民,因此不用援助;或是公屋大都是給新移民居住所以不用興建;又或政府給予新移民住屋特權造成不公等等,彷彿房屋問題就是「新移民問題」,這些說法是否合理?住屋問題與新移民關係有多大,是否主要因素?筆者嘗試以數據及現行政策進行分析。

    新移民,或新來港人士,主要指居港少於7年的香港居民,與內地旅客或雙程證人士不同,前者是已申請來港團聚、已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後者則為內地居民,本文集中探討新移民的情況。

    居住劏房及輪候公屋

    近年,劏房問題受到社會關注,環境惡劣、租金昂貴、濫收電費、工廈迫遷,問題多多,但到底居民背景如何?有多少為新移民?近年最大型的劏房調查,是政府委託政策二十一進行的「香港分間樓宇單位的調查」,於2013年6月公布,調查全港1860幢樓宇(不包括工廠大廈),推算全港的劏房單位為66900個(2014年12月統計處更新為86400個),居住人數為171300人,其中35.4%的劏房住戶成員是居港少於7年的新移民,居住7年或以上的有64.6%,即新移民約佔三分之一【表1】;而針對工廈劏房,則沒有全港性的調查報告,現存主要有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2012年工廠大廈居民住屋狀況及需要研究報告》,調查100名居於大角咀及觀塘的工廈居民,發現家中沒有「來港不足7年人數」佔73.8%,即有新移民成員的家庭約兩成多。

    另一常見說法,是公屋大部分留給新移民,也成為地區人士反對附近興建公屋的原因之一;亦有說法,是新移民比永久居民或綜援戶能更快獲得公屋,是否屬實?首先,房委會設有基本公屋申請資格:「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現居於香港並擁有香港入境權,其在香港的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制」及「配屋時,申請表內必須有至少一半成員在香港住滿7年,而且所有成員仍在香港居住」,即內地居民不可能獲配公屋,新移民亦不會獲任何優待或「打尖」,他們雖然可以申請,但未足一半成員滿7年,申請則要被「凍結」,期間不會獲得配編。房委會數據指出,2014年6月,因居港年期規定而被凍結的個案有6980個,佔當時255800個輪候個案中的不足3%【表2】。

    此外,根據2014年的輪候冊申請人統計調查,新移民人數佔輪候冊比例一直下降,由2010年的25%,跌至2014年的13%,有意安排內地家人親屬來港定居的個案比例則一直徘徊於6%至9%,即大部分公屋申請者仍是居港滿7年人士,而計劃將來加入內地家人親屬的也是少數。也順帶指出,領取綜援,不是輪候公屋快慢的考慮因素,而公屋輪候冊中,綜援人士所佔的比例亦由2010年的11%,跌至2014年的5%【表2】。

    一般而言,能較快獲配公屋的有不同因素,包括申請個案中有長者成員、透過「特快編配計劃」接受不受歡迎單位、或是透過「體恤安置」(Compassionate Rehousing, CR)上樓等,但現在這類申請非常嚴謹,每年房署只預留約2000個單位作「體恤安置」,有前線社工經驗指出,即使面對家庭暴力、身體殘障、露宿街頭,申請「體恤安置」亦非常困難,佔較大比例的是醫療因素,而是否新移民或申領綜援不會作特別考慮。

    新移民的住屋需求

    還有,坊間常說每天150個新移民來港是房屋問題的「元兇」,的確,人口的增長固然會帶來住屋需求,但以每天增加150人來衡量似乎未必準確。首先,每天150個單程證名額一般未有用盡,近年徘徊在每年4萬多人。

    此外,已申請來港的單程證持有人未必長期於香港居住,例如2005至2011年的單程證持有人總數為319341人,但2011年人口普查的主題性報告指出,在2011年居港未足7年的人數為171322人,比單程證持有人總數少約46%【表3】,這部分與人口普查的調查方法及時間有關,但同時也反映單程證持有人總數未必能直接反映住屋需求(如有部分家庭於內地居住)。

    其實,絕大部分的單程證持有人都以家庭團聚為由來港,根據民政事務總署及入境事務處的數字,以2014年為例,內地新移民來港後,83.3%是與家庭成員同住、15.0%居住親友家中,獨居的只有0.6%,新移民或會令原有居所更擠迫,但未必全部都需要一個額外單位;而當中75.2%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政府援助為8.5%,親友援助為9.5%,大部分新移民來港「領綜援、等上樓」的說法似乎也不成立【表4】。

    以上的分析,絕不是要否認新來港人口會帶來額外的住屋需求,而旨在分析其影響有多大,推測是否標準(也可參看筆者2013年10月17日《信報》A20「『新移民』是房屋問題的元兇嗎?」)。

    對症下藥 拒絕犬儒

    將房屋問題簡單歸咎於「新移民問題」,難免有點像梁振英將民生問題約化為「土地問題」;兩者的確有關,卻未必是最主要因素,背後也其他複雜的問題,約化的說法未必有助處理問題。

    筆者認為,無論是左翼右翼、本土還是大中華,都應以數據資料認清事實,減少誤判形勢、誤傷群眾,例如,若然公屋並非專為新移民而設,因討厭新移民而反對興建公屋則不成道理;又或如果新移民的確是房屋問題的主因,擁護新移民權利的人士亦應務實回應香港資源分配問題。當然,筆者理解,社會上有些論者或行動者,認為一個新移民也嫌多,又或相反,再多的新移民也要協助,這涉及更複雜的意識形態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討論,但非本文所能處理。

    另外,關於房屋問題,「新移民」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不少「中港」或「內地」因素值得繼續探討,包括過夜旅客、內地學生、內地買家等等;也有其他更大影響的因素,如土地囤積、丁屋特權、房屋炒賣、放任租管、重建清拆等等,社會亦應以更大的力度關注。

    以事實數據作為基礎,減少犬儒式的批判,可避免不必要的社會矛盾,也能對症下藥改善民生問題。

    影子長策會成員、香港政策透視執委、社工復興運動成員

    #時事評論 - 房屋問題是否新移民問題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時間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1 22:00:16

    以前凶宅沒有人敢住,但現時土地問題,大家怕窮多過怕鬼。連「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都申請爆滿,有樓住真係猛鬼都唔怕?說到公屋凶宅,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有荔景邨情殺案,此案於當年轟動一時,多年來更傳出不少鬧鬼傳聞。

    荔景邨情殺案發生於1984年5月8號,當時一名退役警員與女友感情生變,有說他曾綑綁女友於家中,令他與女友及家人關係惡化。事發當日兇手長跪門外求女友原諒,經報警勸喻離場後,他折返現場,女友媽媽通知兇手父母到場勸說。其後有說女友媽媽跟兇手父母說兇手可能有精神病,建議求醫。兇手突然拿出一把利刀脅持女友媽媽到事發單位門口,要求單位中的兩姊妹開門。兩姊妹開門後,兇手第一時間襲擊女友,妹妹上前相救同被襲擊,最終兩姊妹同死於單位內,媽媽則重傷。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8/OGBEXLY4OJHZPD552S7GIQP6I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都市傳說 #公屋 #凶宅 #荔景邨 #精神病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