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臺灣不只是棋子——《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 ​ 本推薦文作者:涂豐恩/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創辦人​ 原出處:https://reurl.cc/bn2GGv。​ ​ 我是在 2017 年第一次認識「美國台灣觀測站」。當時剛成立的他們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以「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華麗登場。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愛瑞鵝?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23:08:00

這篇實在有夠赤裸,猶豫很久要不要做這主題呢... ⠀⠀⠀ 因為疫情已經在家工作30天了,好像真的滿適合這種生活型態的我。每天用自己的早餐、上網買的甜點洗版大家,就這樣過了宅在家的30天,悄悄的發現 IG 上的使用者行為好像跟之前也不太一樣了,為此打開了後台數據與 engaged.ai 稍作比對,發現...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波波研究室|Popo Lab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34:18

🔎 「管管,粉專可以賣我嗎?」:資訊戰開打,滲透你我生活 ⠀ 上面 #買粉專 災情可以說是幾週前,鬧得最轟轟烈烈ㄉ事。其實除了買粉專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資訊戰手法,像是 #培養支持兩岸統一的網紅 或是 #盜用藝人名義開假帳號 等等。 ⠀ 🏃‍♂️究竟 #資訊戰 會帶來什麼影響勒?就讓研究員用他國的例...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Krist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06:15:34

《從噁心到同理》 ⠀⠀⠀⠀⠀ ⠀⠀⠀ 直到昨晚為止才真正驚覺,自己平時周遭與社群網站上所謂的同溫層,竟然比太平洋還深,比中央山脈還高,公投結果出來的那一刻,原來這個社會竟然與認知中的差之千里,當下不假思索,馬上傳訊息給一個長期不遺餘力爭取婚姻平權的好朋友,這大概是一輩子也講不出幾次的話語,跟他說:「...

  •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0:28:37
    有 468 人按讚

    【因為臺灣不只是棋子——《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

    本推薦文作者:涂豐恩/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創辦人​
    原出處:https://reurl.cc/bn2GGv。​

    我是在 2017 年第一次認識「美國台灣觀測站」。當時剛成立的他們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以「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華麗登場。喔,不,其實並不華麗。觀測站的起點,不過就是幾個熱情的年輕人。​

    2017 那年夏天,他們和我一樣,都去參加了美國台灣同鄉會所舉辦的「美東夏令會」。這個活動歷史悠久,一年一度,由新英格蘭地區各地台灣鄉親輪流籌辦,在幾天時間內,美東地區的台灣人會攜家帶眷,共聚一堂,並有許多大小講座,搭配聯誼活動,甚至不少台灣政界人士都會參加。(除了美東,美南、美西各區域也有自己的夏令會。)​

    台灣同鄉會中有許多上了年紀的長輩,他們年輕時赴美,或工作或讀書,然後因為各種原因留了下來——其中不少是因為關心台灣政治,在威權時代追求民主自由,而意外上了黑名單,好長一段時間無法返回故鄉。(他們其中有些人還會把自己小孩取名叫Tim,台灣獨立運動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的英文縮寫。)​

    但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對台灣的關懷有增無減。對於我們這些從台灣赴美求學和工作的年輕人,更是時常關愛有加,彷彿在對待自家後輩。​

    那幾年,隨著國內政治環境的變化,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台灣政經與社會議題又有了高度的熱情。這兩個世代,同樣從台灣到了美國,同樣掛念故鄉的未來,而在夏令會上有了交流的機會。​

    那時開始,夏令會也與時俱進,推出「黑客松」(hackathon) 的計畫,延續台灣零時政府(g0v)的做法,開放自由提案,鼓勵各種能改善社會的異想天開(俗稱「挖坑」),然後尋求志願者加入,群策群力,各顯神通。​

    在那次黑客松,我得知有人提出構想,希望發揮技術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美國國會對台灣各種法案的討論,也是理解美國政界與民意對台灣議題的思考。​

    這樣的構想,其實有前例可循。1980年代,一群在美的台灣人,組成了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簡稱 FAPA),長期從事美國國會遊說活動,將台灣議題帶進華盛頓政治圈。幾十年來,他們努力不懈,在台美關係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幾十年後,一群年輕人注意到同樣的議題,但也有了新的工具與做法。他們整理資料、架設網站、開立臉書專頁。沒錢沒資源,他們就寫提案,去申請補助,然後吸引越來越多的夥伴加入,有資訊背景的負責技術,有學術背景的負責論述,「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就這樣上路。​

    那幾年中美關係陷入急凍,但台美關係卻是風風火火。在美國國會,議案一個接一個提出;在台灣社會,各方意見領袖的評論和討論更是熱熱鬧鬧。有人大聲叫好,有人高聲批評。從那時起,「觀測站」一本初衷,在每個事件的發生當下,立刻發表數千字長文,娓娓道來每項法案的來龍去脈,從國際局勢、國內政策,深度解析新聞背後的影響與意義。​

    這作法看似違反網路生態——大家上社群網站,求得不過就是一時情緒的滿足,三秒鐘決定按讚或按怒,誰是有耐心看幾千字的文章呢?​

    但事實證明,有非常多人,不只想看熱鬧,也想看懂門道。「觀測站」的深度解析,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看懂門道的蹊徑,所以他們每一篇文章,都引發了大量的閱讀、討論與轉載。隨著讀者群擴大,他們所觸及的議題越來越廣,守備範圍越來越廣,所以「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進化成了「美國台灣觀測站」,不再為國會所限。除了文章,他們也跨足不同形式的媒體,開始製作影片與 Podcast。​

    作為他們長期的讀者,我在去年九月,甫到聯經不久,就與他們開始了出版計劃的討論。而後,在主編黃淑真操刀下,歷經一年努力,終於完成這本《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將他們這麼多年來透過網路文章想要傳達的資訊,去蕪存菁,重新整理,抽離特定事件的脈絡,而成為一本可長可久的知識讀本。​

    台美關係洞見觀瞻,不時也要引發尖銳辯論,在2020年美國大選前後,各方交火尤其激烈。「觀測站」自然不能迴避,也不想置身事外。他們雖非無役不與,但對許多議題也都做出回應。​

    《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一書,雖然意在提供台美關係的基本事實與資訊,但字裡行間,想要表達的觀點也是鮮明:面對詭譎多變的美中關係與國際局勢,台灣可以不只是棋子。但要做到這一點,還有賴台灣社會的共識,以及我們對台美關係更多的認識。​

    因為他們相信,Taiwan matters。​


    *《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從外交、制度、重大議題全面解析台美關係》現正預購中!​
    ✨ 連結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臺南市議員鄭佳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9 10:48:59
    有 123 人按讚

    「#感謝防疫人員辛勞」、「#紓困與振興」
    臺南市議員鄭佳欣第三屆第五次市政總質詢
    佳欣在質詢時,代表鄉親向前線防疫人員、市長及市府各級官員表達感謝,感謝他們這段時間不眠不休為防疫努力。

    會中論及前段時間 #疫苗施打,市府在數量分配方式與施打通知流程等問題,民眾多有怨言,市府應記取教訓,所幸此次反應迅速,在怨聲四起後能儘速改善,應給予衛生局鼓勵。另外針對 #莫德納 #即將到期之疑問釐清,市府回應並非如媒體所指「打不完」,台南能給予施打速度保證,且本市該批分配量是優先施打孕婦與醫護人員第二劑,尚未輪至於網站上選取志願為莫德納之一般民眾,請民眾不用擔心疫苗會過期問題。

    並且在 #面對未來解封,佳欣也提醒市府應妥善規劃各種突發狀況因應,以及不同行業別解封程度不同,應使業者、民眾容易理解,避免誤觸法規,傷害人民財產權。

    最後,針對 #本次紓困 的條件,佳欣實接獲許多不符條件、卻未能支領的特殊案例,希望市府能再多想辦法增寬,特別在未來振興政策的建議上,應要讓大家都領得到,別讓有需求的民眾被遺漏,求受惠以廣!
    市長也回應振興券仍有 #振興方向 難以控制的問題,有如打彈珠台,較難控制消費者消費落點,難以集中幫助特定需求產業,但也向佳欣承諾會協助爭取。

  •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0 18:08:25
    有 106 人按讚

    請發揮同理心 尊重體諒戶外工作者的辛苦 給他們一條路走
    -
    今日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在臉書發文「大家應該有吃早餐吧?但是,有吃過3000元的早餐嗎?」、「這種濫權,真的毋湯!」指出:有一位水電工人向他反映,上工前蹲在店門口的柱子旁邊吃蛋餅,結果警察走過來,要他交出身分證查一下,接著拿出紅單要他簽名。經他解釋已維持安全距離,警察仍回應「去跟衛生局申訴」,讓議員深感警方所為擾民又浪費行政資源,而引發討論。
    -
    到底,防疫期間能不能在戶外用餐呢?
    -
    雖然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已考量部分勞工群族的工作條件特殊,有飲食需求時,得在保持社交距離或備有適當阻隔設備的狀況下,暫時取下口罩用餐。其他時間仍需全程配戴口罩。
    -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亦表示,在戶外工作者,如工地施工人員、食品外送員等,得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暫時取下口罩,但其他時間仍須配戴口罩( https://pse.is/3gcmt6)。原則如下:
    👉 空曠、通風良好的地點。
    👉 保持適當社交安全距離。
    👉 用餐期間勿交談。
    -
    只要符合以上原則,戶外工作者應可於室外用餐,警方開單裁罰並不妥當。
    -
    所幸,高雄市長陳其邁得知後已表示,假如這名水電工是因工作的關係,總是要吃飯,「他已經注意到且保持社交距離」,這部分裁罰上會斟酌,不要擔心等語。
    -
    看起來很有可能撤銷罰單,令人為這位水電工鬆了一口氣。也呼籲大家發揮同理心,只要符合原則,請多尊重體諒戶外工作者的辛苦,保障他們的生存空間。
    -
    以下圖片分別引自蘋果新聞網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網站。

  •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16 22:00:09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28 13:49:30

    今天針對警察局的業務部門質詢,我提出兩點建議:
     
    #推動巡邏箱電子化系統
     
    台北自2018年3月開始推動巡邏箱電子化系統,將過往的巡邏箱簽巡流程電子化,改善了以往紙本簽巡花費大量時間、遇雨易潮濕破損、使用大量紙張及每日人工換表的缺點,截至目前為止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效。
     
    北市府執行電子化的過程中,從試辦到上線,每月會召開檢討會議並依基層巡邏員警的意見來做檢討與修正,而目前各所屬外勤單位也會定時透過系統或現地督導,以避免未確實簽核的狀況發生。
     
    我建議警察局可以參考北市的作法建置電子化系統,不但能增進員警在執行巡邏勤務時的簡便性,也更方便未來這些巡邏紀錄的歸檔、備份,最後更能達到台南追求智慧城市、無紙化的目標,簡直是一舉三得,何樂不為?局長也回應會持續研擬建置相關的電子系統,同時也會根據大數據重新規畫巡邏路線,期待最快能於年底前上線。
     
    #建議製作車禍後權益及救濟管道便民手冊
     
    台南長年以來在車禍排行都是榜上有名,之前統計的數據中,每十萬人口死傷人數上,台南以1766人居冠,成了許多人心中認定最容易發生車禍的城市。
     
    民眾在發生車禍當下,會報警請警察至現場協助處理,但在做完簡單的紀錄後,後續還有哪些權益可以申請卻往往不得其門而入,必須額外花費精力來逐一檢視,造成車禍當事人諸多不便。我的辦公室也常常接到許多與車禍相關的法律諮詢,民眾多半的問題都是「我接下來還可以做什麼?」顯見民眾對「車禍後自己能採取哪些舉措來維護自身權益」這件事確實有需求。
     
    車禍處理頗為複雜,在事後還可能需要跑完各式各樣的流程、領取各種資料,比如在筆錄完成,開立報案三聯單後,可向轄區警方調閱資料,在特定時間點內可申請現場圖、照片及初判表等。民眾如果當下沒被口頭告知,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後續還有這些屬於自己的權益,特別是第一次出車禍的民眾。
     
    這些車禍權益資訊在台南的警察局網站都有公布,但重點在於,要怎麼讓車禍當事人能迅速接觸這些資訊?除了最簡單的宣導外,我也建議警局,可以製作簡單的圖卡,上面包含民眾在車禍後續能夠行使的權力等,例如所謂的「交通事故333」,包含:當事人可能面對的三種責任、可以向警察機關申請的三種資料以及解決紛爭的三種途徑等,這些簡易又明確的資訊能夠幫助當事人更快進入狀況,減少雙方的糾紛。我也建議若這些資訊量過多,可以考量用掃描QR code的方式來呈現。

  • 特定網站回應時間過長 在 Vicky Fung馮穎琪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9-20 20:45:30

    《彳亍》是眾多馮穎琪與周耀輝合作過的歌曲裡面其中一首Vicky覺得最能夠代表她這個階段的作品。
    「彳亍」是慢慢走路的意思。對馮穎琪而言,「彳亍」就好像她現在人生的狀態,從她1996年正式開展音樂創作旅程,到今天在行業裡擔當不同的角色,無論是live house搞手、眾籌網站創辦人、經理人、製作人、或是音樂策劃,讓她最醉心的仍然是由零開始創作、無中生有、天馬行空的空間。同時是媽媽的她,經歷了人生的不同階段與起跌,今天的Vicky彷彿找到平衡點,只希望默默地繼續為自己最愛的人和事繼續向前走,就好像《彳亍》這首歌一樣....「很想到無邊搜索 然後與歲月摔角 為了知生存過不生存過 很想在桂花飄下時 去過 看過」。

    這個版本的《彳亍》由孔奕佳(Edgar Hung)與馮穎琪共同監製,Vicky特別找來Edgar以鋼琴及長號(Trombone)編曲,樂手與Vicky同步演繹及錄音。這是市場上比較少的做法,因為要做到歌手與樂手同步錄音,在錄音空間及設備上都有特定的要求,而且必須各單位在預設的時間內做到特定水準,任何一個單位部份的出錯,也有機會影響整個錄音及後期製作。雖然有不少技術和時間問題要預先克服,但Vicky與Edgar也希望能自主這個難得的機會,製作平時不容易發生的可能。



    ***********************************************************************

    《彳亍》
    曲:馮穎琪
    詞:周耀輝
    編:孔奕佳
    監製:馮穎琪 / 孔奕佳
    唱:馮穎琪

    風和風之間隔了風波 無數風波
    如你信我 換過絲的衣著行入每顆心臟
    天和天之間隔了天荒 地老天荒
    踏出啞的感覺 行入幾多個軀殼

    若你說東風破甚麼 西天降甚麼
    只想一覺瞓天光
    若你說已到了天堂 太快樂
    神遇到 佛碰到 但我希望碰到我

    很想抱月光 很想鑽漩渦
    可否跟我沿著甚麼邊走邊看藏著甚麼
    方知一切故事在遊蕩
    很想到無邊搜索 然後與歲月摔角
    為了知生存過不生存過
    很想在桂花飄下時 去過 看過

    山和海之間永遠蒼蒼 雲雨蒼蒼
    如你信我 望向瘋的孔雀行入赤色的浪
    身和心之間永遠剛剛 眉眼剛剛
    認識新的乾涸 行入浮泥仍在喝

    很想唱驪歌 很想探洪荒
    可否跟我沿著甚麼邊走邊看藏著甚麼
    方知一切故事在遊蕩
    很想到無邊搜索 然後與歲月摔角
    善惡多 生命更多 味更多 道更多 路更多

    經書向前翻 薪火向上燒
    初生的我緩慢站起彳亍走向十方
    在我的無邊搜索 然後與歲月摔角
    為了知生存過不生存過
    很想在雨點崩裂時 去過 聽過 華麗與沮喪

    Piano by 孔奕佳
    Trombone by Tony Tsui
    Recorded by Ako Cheung @Avon Studio
    Mixed by Eric Tam @Frenzi Music Studio
    Mastered by Victor Tse @ Frenzi Music Studio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Edited by HenryCK

    Vicky特別挑了一首與耀輝合作的作品重新演繹,作為他們倆與區雪兒導演為新視野藝術節2016創作的全新跨媒體劇目《剎那的烏托邦》的前奏。

    ********************************

    《剎那的烏托邦》

    時代催人老, 生活逼人啞,但,偶爾,剎那間,可以遇上烏托邦,又青春了,又放肆了,即使只有剎那。

    區雪兒、馮穎琪、周耀輝

    結識於流行音樂圈,至今, 碰撞在被衰老被沈默的城市裡,

    呼喚不同的身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像,想創, 一次叛逆生長的實驗。
    誰說我們沒有烏托邦?

    林二汶、岑寧兒、馬沛詩、黎玉清、陳雅珊、禤天揚、葉興華,以及眾聲陸續回應:有!特別聲音演出:黃耀明、麥浚龍

    影像創作 / 導演:區雪兒

    音樂創作 / 作曲:馮穎琪

    文字創作 / 作詞:周耀輝

    編舞 / 形體指導:姚詠芝

    監製:張可堅

    製作經理 / 助理導演:李浩賢

    -------------------------------------------------------

    4-5.11 五-六 Fri-Sat 8pm

    6.11 日Sun 3pm

    葵青劇院演藝廳 Kwai Tsing Theatre Auditorium

    $120 - 380

    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Tickets now available at www.URBTIX.hk

    節目查詢 Programme Enquiries : 23701044

    主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Presented by: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新視野藝術節2016節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