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2020回顧,寫咗7000字,分上下集。問我就上集嘅topic吸引啲,但2020大教訓在下集。所以睇晒佢吧。下面我會貼下集全文(上隻FB Post就呢度(https://fbook.cc/3K43)),但我建議你去Patreon睇,有圖有link 易睇啲,反正呢兩篇免費 open to all ...

  • 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1 22:44:00
    有 79 人按讚

    我的2020回顧,寫咗7000字,分上下集。問我就上集嘅topic吸引啲,但2020大教訓在下集。所以睇晒佢吧。下面我會貼下集全文(上隻FB Post就呢度(https://fbook.cc/3K43)),但我建議你去Patreon睇,有圖有link 易睇啲,反正呢兩篇免費 open to all

    上集 Patreon Link 呢度(https://bityl.co/52OJ)
    下集 Patreon Link呢度(https://bityl.co/52OI)

    另外,2020年雖則在我身上發生好多事,但整體都係不錯。想2021知得更多,同埋助養本人(畀人炒咗啦!),請訂Patreon,一星期至少六篇,一個月一舊水有找,已經近1000人 join(https://bityl.co/4Y0h)
    ==========================

    上集
    引言—我的2020,一個字,NBA。真係打籃球嘅NBA
    被炒記2.0—生涯第二次
    Patreon讀者救我全家,好人一生平安
    台證消—本人已拎台灣居留證,一切都係為了這一天
    投資 —股票總值升咗100%

    下集
    冇得一年去幾次日本,但我仲可以外遊兩次
    好似同我老母炒咗大鑊
    其他—睇書睇戲睇波,冇人想知。
    2020教訓:唔好杞人憂天。但機會留畀有準備嘅人。contrarian,不朋不黨,unherd.

    1. 2020回顧,寫寫下變咗7000字。分上下集出。另外呢篇文係免費的。表面好似上集好睇啲,但大教訓在下集。所以睇晒佢吧。你仲未訂Patreon嘅,即刻去吧,月頭訂抵呀。(https://bityl.co/4Y0h)

    上集在此,可以先睇。(https://bityl.co/52OL)

    冇得一年去幾次日本,但我仲可以外遊兩次

    2. 今年都有得外遊?係喎,真係有。不過回返帶,我係好大個先第一次坐飛機的。又唔係咩家貧,但細我老母去咩星馬泰叫我去,我都唔去,寧願留在定,睇老豆嘅鹹書同鹹帶,以及由朝打機(同埋打飛機)打到晚,好過去睇人妖花街roller餐廳

    3. 我第一次坐飛機,2000年,22歲。去英國讀Master,之後當年都因為廉航去咗唔少地方。然後返嚟香港做嘢,咁新鮮人嘛,假期又唔多,係去少咗的。直到2007年,去咗耆英證券,人工高左,假期又多咗,然後嗰時開始每年歐遊,亦都多咗出trip.到2015年,第一次去日本同韓國,自此變懶,冇再去長途(去過一次杜拜算唔算?)。

    4. 但有朋友講,話十幾年每年坐飛機(其實很基本吧?)嘅紀錄,2020年斷纜。我就冇事。2020年我依然有外遊。自2007冇斷纜。


    5. 除咗上集有講,年尾去咗台北,在嗰邊過埋聖誕外。仲有2月中我去咗次越南。先去河內,再飛胡志明市,再返嚟。今次去越南半工作半做嘢,十分開心。嘢食好食,洗費平,女仔靚。

    6. 不過嗰次去越南都幾乎去唔成,因為越南都算幾快手「封關」。甚至有架機半空都畀佢打回頭。後來先有搞清楚只係封大陸唔封香港。但,佢亦都停晒啲特區護照嘅簽證。不過本人用BNO係出到簽證嘅。

    7. 然後2月尾我原本去靜岡(算係做嘢),對家就取消(當時要飛仲有得飛),打後嘅事大家都知了。

    8. 2020應該好多人都有呢個想法:以前以為必然嘅嘢,並唔係必然。以前真係幾十蚊機票去快閃廣島長崎,有排都冇呢支歌仔。就算有得再去,都會貴好多(而,你準備好年假未?準備好銀兩未?)。

    9. 但我自問,已經盡晒力,I already gave my best, and I have no regrets at all。2020年我都仲去到兩次外遊,已經能人所不能。仲有,2019年我去咗4次日本(嚴格嚟講係5次),兩次韓國,一次台灣,一次泰國柬埔寨,一次越南。已無憾。唔好以為係必然,我舊公司真係有啲職場柯華田 workaholic,會放唔晒啲假益公司的。本人打死都唔會,寧願射落海。冇得外遊我都照請,甚至要返公司做嘢我都照請(我都試過)—至少我唔使8點返公司,至少有人催交嘢我可以同佢講「拿我放緊假架下」

    好似同我老母炒咗大鑊

    10. 其他方面,好似都不太特別。In case 有人想知。年尾我sort of 同我老母炒咗鑊勁嘅,就在我去台灣之前。詳情亦冇乜好講,反正我數落佢你都覺得只係我片面之詞,咁清官難審家庭事,幾廿年恩怨,點係幾篇文講到?但的確,我去台灣之前同佢食咗餐飯,不歡而散。食完飯回程我都已經完全冇理過佢,而到呢刻我都冇同佢講過任何嘢 send過message,包括我畀人炒咗嘅事。

    11. 會點?唔知喎。好似史上都冇試過真係鬧反到咁耐冇出聲。正路地團年總會食飯。咁我當然唔會走去問佢。佢可能都會當我透明,但我估可能會叫我阿妹叫我,以表明「唔係我叫你嚟」

    12. (你老味丫,但真係咁的。嗰次炒大鑊食飯都係咁,我話「喂你唔使句句窒住晒下話,唔係我話要食飯架喎」,佢一樣不甘示弱,表示唔係佢要食,好丫,而現實好似真係我同我妹講我去台灣,佢話臨去前食餐飯)

    13. 但又如何?我見好多人講「情緒勒索」,完全就係濫用。我覺得我係可以之後都唔理佢的。講真,我又唔係謀住佢副身家

    14. 而佢經常以為係咁,甚至用呢樣嚟兇我。雖然佢應該唔會睇到,但我再講一次:我就根本由頭到尾都冇預期佢會留錢或乜畀我。公平啲講句就好仔不謀爺田地。串啲講句:錢我冇咩?我買樓一個仙都冇問佢拎。現實啲講句:我老母好後生生我,生活又健康,我早死過佢嘅機會都唔細。務實啲講,就算佢早死過我,到佢死時,我應該訓緊老人院,或者已經不良於行腦退化。把撚咩。

    15. 上網講家事好似都唔係咁好。但的確,12月我發咗三次惡夢,都同我老母有關。似乎唔應該刻意唔寫。

    其他—睇書睇戲睇波,冇人想知。

    16. 其他東西,輕輕帶過,但亦in case 有人想知,我啲興趣嘢(其實我最大興趣都係寫文,搵錢,一年去幾次日本,食幾餐米芝蓮)

    17. 書方面,丫,托賴喎,好似睇多咗啲。吳克儉添呀,我在台北隔離期間,睇咗四本書。好似已經過過2019。真係羞愧,但寧可羞愧都不能造假。近年睇少咗好多書。搵食嘛,有時間都寫文經營下Facebook Page同 Patreon啦

    18. 電影呢?丫,當然成日都冇得去戲院。而雖然我12月,因為在台灣隔離14天,居然死死地氣join咗Netflix,但居然完全冇用過!

    19. 倒係我返到嚟香港,破戒,登登登登—睇劇!仲係睇韓劇!請屌。但,當然唔係啲狗血或情情塔塔嘢,呢套《沉默警報》都幾好睇。問題係睇咗6集,用咗我7個鐘,好唔化算。照計我都係唔會再睇劇。

    20. 仲有,今年《講 鏟 片》嘅十大港產爛片,我居然睇咗5套,都真係能人所不能。咁照舊,我當然係講入戲院睇啦!套《熟女愛漫遊》我同埃汾太一齊入場添呀!爛撚到丫!近十年都少見,真係直迫《笑詠春》。

    21. 最後,波。原本嘅歐洲國家盃2020取消,不過亦冇眼睇,反正德國(好多人知埃汾捧德國架可?)都係變炮灰。2021亦冇厚望。叫做有啲安慰係,拜仁慕尼黑拎咗歐聯冠車。淘汰賽我場場睇晒。但,始終我都係捧國家隊多過球會。

    2020教訓:唔好杞人憂天。但機會留畀有準備嘅人。contrarian,不朋不黨,unherd.

    22. 我諗,2020嘅最大教訓,應該以下幾樣:

    23. 首先,都係好老土,但人生無常。但反而唔使杞人憂天,你去估都冇用,好多嘢唔係你估到。而家你睇返2020年頭估嘅嘢,全部變垃圾

    24. 更重要係,就算你估到啲事情,唔代表你會做到好嘅決策,亦唔代表你會因為咁而得益。顯淺嘅係投資上,但其他事件都係。除非你講嘅係知道年尾股價年頭買,或者知道六合彩開乜嗰種。否則,就當你3月時知道好大鑊,疫情會重創全球經濟,又知道之後有疫苗,經濟會反彈。但又如何?知咗又點?所以真係唔使去擔心乜

    25. 但又,機會都係留畀有準備嘅人。本人被炒固然有啲意外,但個意外係「時機」,唔係件事「本身」。都係另文講,但冇乜「點解」,宏觀嘅你由疫情講都仲得,微觀啲公司本身生意,再微啲你話本人得罪人多(應唔算吧)嚴重overpaid(可能)都得。想講係,呢啲唔會全無先兆。當然我唔會因為咁而一早拎晒啲嘢返屋企,但,我8月搞得Patreon,都某程度上係舖定後路。然後估唔到咁成功—但亦估唔到咁快就失業。

    26. 另外,contrarian,不朋不黨,unherd.當然可能只係在我身上適用。我知做港式smart ass都係有啲乞人憎,亦都知個謬誤係好多人(你同我都係)成功咗就當自己實力唔係運氣。但,睇返呢十年八年,啲大事情上,我都算掌握得好。更加爽當然係走在其他人前面。

    27. 2012/3 年左右我開始諗移民台灣,當然得個諗字唔代表乜,但牫2014年已落手搞。當時仲係畀人恥笑,台灣呢啲地方真係狗也不屌。「其實我都同意」「但我更討厭香港」。呢,嗰時話走人,仲要畀人狂鬧狂屌狂笑的,我當時寫呢篇文《唔開心、討厭香港、有錢,點解唔走?》都畀人狂鬧。「愛香港應該低留改變佢」喎。

    28. 講「愛香港應該低留改變佢」嗰班而家一樣搞移民,仲問返我轉頭。所謂先知,就係知早你少少。知冇?往後甚麼送中呀國安法呀當然唔係我估到,但,個大方向係冇錯的。都話2014年我已經入紙搞,有晒紀錄為證。

    29. 同樣地,投資上,你可以諗返2020年3月係咩情況。當然係哀鴻遍野。我當然係stay invested,甚至有加碼,但講真手頭現金都唔多,而我亦冇走去加按層樓(事後諗返其實都應該,唔係因為見升先係,而係息太低)。咁要大家去嗰啲位加注,係難的,一來未必有錢,二來未必敢。但,撈唔到底(談何容易?)都好,但至少唔好低位打靶!但好多人都做唔到。小則停咗啲月供股票(何其不智,你唔諗下最初你月供嘅初心係乜?),大則低位沽貨。

    30. 但講到尾,明嘅,事後指指點點易,但身處其中嘅心理又唔同。我本身做股票,呢個係我工作一部份,就不能避免日日睇。但唔係做金融嘅讀者,根本可以唔使成日睇呢啲新聞。更差嘅係網上同人討論。

    31. 你睇,嗰時我叫人買股票,畀人狂鬧呀。話大鑊過金融海嘯呀(某程度係,所以機會更大),日日有人死緊呀(而家都係,咁所以我應該3月開始一路沽空?),印銀紙解決唔到問題呀(但解決到我嘅問題),聯儲局發明唔到疫苗呀(咁我要等有疫苗先買股票?)。

    32. 教訓好簡單,信嗰啲友,就仆得街了。但我有冇理嗰啲友?世界都係樂觀者長勝的。人類嘅基因亦都係咁,悲觀嘅人最後都被淘汰。好多時我自我介紹,都講自己係 外向嘅introvert,悲觀嘅樂觀啫,可以細味下。

    33. 唔計咩中學寫週記寫校刊,我真係公開寫文,都超過廿年(真老)。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自己都懷疑咗自己好多年,面皮太薄,總覺得自己未夠好。Patreon嘅讀者除咗令我溫飽,仲肯定咗我嘅能力—肯畀錢仲唔係認同你能力?

    34. 有人認同我能力,亦反而令我做決定時更加可以相信自己,唔理啲廢柴嘅雜音。

    35. 所以,總結:

    36. Contrarian/unherd/不朋不黨/ignore the boos(因為買平飛嘅人先噓得最大聲)。但呢部份唔係人人啱,而我呢啲性格,亦令我少咗好多樂趣,我並唔係有好多朋友,或者社交上好有嗰種charisma嘅人。有得有失

    37. 世事無常,唔好再花咁多時間估呢樣估嗰樣。我冇宗教信仰,但好多時謙卑啲,睇下自己往績,就知根本事情唔係你想像中咁發展。既然估唔到,做乜分咁多心神,日日睇幾個鐘估習近平係咪失勢 中南海係咪政變 大陸係咪打台灣?首先你估唔到,二來,估到又點?

    38. 但同時,又要做好準備。聽落同頭先一段矛盾。其實不然。我唔使去估到底開A定B,但準備下,開A嗰時點,開B嗰時又點。嘩,估唔到政府咁仆街。嘩,估唔到公司咁仆街。嘩,估唔到會跌幾千點。嘩,估唔到聯儲局咁仆街印銀紙。當然有啲情況下,真係發生,你咩都做唔到—但有呢個心理準備都係一種準備。唔好啲事情發生時你大亂陣腳 — 因為你在呢啲情況下,就會連做其他決定都做錯。

    39. 一般Patreon唔係寫呢類嘢,放心。呢啲算係 Extra的。

    40. 你仲未訂Patreon嘅,即刻去吧,月頭訂抵呀。(https://bityl.co/4Y0h)

    ==========================
    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蚊唔使,4個月已9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 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31 05:31:32
    有 245 人按讚

    我的移民台灣心路歷程(上)

    一見到個題咁正題你就知大鑊嘢啦!一萬字移民台灣心路歷程。分三篇出。

    1. 前言:呢篇文其實想寫好耐,然後結果係2019年6月寫完(你懂的)。但又結果去到今日先出。當中台灣移民門檻,又再提高咗(https://bit.ly/3cfN3uX),例又改晒。亦都多得有啲冇品香港人,周圍唱移民台灣好容易,甚至拎護照嗰日就同一架的士去執咗間公司。都算,仲要打卡上Facebook,所以你明白點解小朱可以36歲就做世界第三富豪。亦都有啲乜生意都唔做,搞埋啲乜乜網店,其實係吉公司,好彩過到骨都算,又係周圍教人。咁唱到周街知,人地咪搞你。

    2. 幾時都係手快有手慢冇,早去早享受。你話我串嘴仆街涼薄都好,而家先急急搞嗰啲,唔知過去幾年係做緊乜的,去咗委內瑞拉支持革命?定去咗盧旺達做義工?

    3. 同樣地,而家先急急做BNO嗰啲,計我話呢,全部唔好批。吾皇慈悲咋,否則如果我做首相(!),舊年年底前未拎住有效BNO嘅,全部截龍。真係喎,畀晒時間你啦。你又嫌貴又嫌煩,而家火燒屎忽,走去求吾皇 Don Corleone give me justice?至少都show some respect啦

    4. 見唔少啲政治阿叔(當然有資格拎BNO,青極有限),之前都冇續BNO。原因話貴。See?都唔好話配唔配有民主。即係,呢啲友就係買旅遊保險幾舊水嫌貴嘅人,安全帶嫌煩嘅人,安全套嫌唔爽嘅人。

    5. 好,屌完,入正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人並非移民顧問,個人經驗分享,例又改晒。如有錯漏實係正常。人生大事,請問專業人士,貴客自理。關我撚事,你一個仙都冇撚畀我。呢期都好多人PM埃汾太問佢嘢(始終佢先係熟手,況且因為知道我太惡),佢都覺得啲香港人混吉的,又唔自己上網爬文,飯都唔請你食飯,態度又差,仲要老撚奉。就係想慳幾皮嘢唔幫襯移民顧問,但又想包生仔。有啲問佢嘢又唔講,搞一大輪先話你知佢在大陸出世。話做護理,問公立醫院定私人定老人院,又唔肯講,覺得你套佢料。香港人正仆街

    7. 我再講一次,篇文係2019年6月寫,之後改晒例。唔好嚟抽我水話啲嘢唔update,雖然母親節過咗。改咗乜?自己Google啦仆街。

    8. 本文寫作背景。最最最初當然係5年前(2014)我自己搞移民台灣,再近啲係6月13號晚(按:2019年),我在自己Facebook出咗個post,並非玩笑。因為見好多人又講移民,所以我覺得可以免費畀啲不太專業嘅意見。本人並非任何持牌顧問,甚至唔係中華民國公民(下面會講),但亦冇任何利益衝突,志在分享第一身經歷,點都有用過你就咁Google,況且你可以約我出嚟面談(當然係你請食飯,求其米芝蓮兩三星得啦)。最後去到2019年6月17號淩晨寫呢篇文。

    9. 本人背景。只講關事嘅。香港出世,好快42(happy birthday to me).除咗英國讀過一年幾書外,差不多所有時間都在香港。已婚,持特區護照同BNO,太太都係。應該任何定義下都係中產。有未供完嘅樓一層。就我所知冇任何關事嘅親戚有外國護照,老豆老母都係香港出世,並非公務員或活躍政治。之前並不特別鍾意台灣,而家OK。教過書,打後咁多年都做金融,太太之前做地產行業,而家全職玩公仔。

    10. 本文唔係話你知我點解搞移民。我不介意分享,但唔係在呢篇文,亦唔係呢刻。唔想失焦。因為其實我點解搞移民(或者唔移),同你點解做,可以係完全無關,甚至相反。

    11. 本文亦幫唔到你決定搞唔搞移民。同上,條命你自己嘅,你一家大細老婆老公仔女都係你嘅。生命係由你一連串嘅決定造成。呢個係一個大決定,冇人幫到你。千萬唔好因為任何人叫你去或唔去。記住,條命你自己嘅。第日聽咗我講幸福美滿不妨多謝下,但十分後悔的話,真係冇人搵支槍指住你。咁大個人,盡小小責任

    12. 諗走嘅人,比你想像中多。當然諗同做係兩回事,可以爭好遠。正如我常用嘅比喻,我都計劃做C朗,我都計劃搞李佳芯。冇統計,但絶大多數問嘅人,最後都係唔會做嘅。但冇問題的,最多浪費我少少時間。詳談嘅我會屈你請食飯。交多個朋友,或者了解多啲自己,值得。

    13. 咁有幾多人諗?當晚我出完呢個post,半個鐘之內收到超過十個message。另外,我剛剛先發現我仲miss咗六七個message,係啲本身唔係FB朋友嘅人(我最初個post係公眾的)。其實都真係唔少人。(2020按:不過,好似都只係諗,結果去到而家,真係搞嘅,好似得一兩個)

    14. 本文讀者群。中產啦。首先我啲讀者多數係,而我自己都係。而我用嘅定義係相當廣義,基本上你唔係唔使做又唔係拎綜援,就係中產,由月薪萬幾到廿幾三十萬都係。你想知窮人點玩,可以問返窮人,係有得搞的,剛畢業嘅年輕人去創業呀去做藝術呀咁,甚至一開始去台灣讀書,或者娶台妹嫁台仔之類。

    15. 其實有啲小朋友嚟問我。咁我問佢有冇錢做投資移民,話冇。有冇專業技能,又冇。咁好啦,最簡單咪溝件台妹嫁件台仔。但佢地當我撚化佢。喂大佬,我very 認真。冇錢又冇技能嘅,呢個真係最好方法!唔係你想點呢?講到生死關頭,但同我講不能政治婚姻,而溝條台妹嫁條台仔都搞唔掂嘅(不妨諗下香港人嘅人工高台灣人幾多倍),我建議你都係專心返工啦。

    16. 有錢人嘅,我估唔會睇我呢度,二來,有錢人大把方法,大把契弟爭住出橋。三來,其實有錢呢,在香港就相當好的,真係唔使諗呢啲。問題係我冇。

    17. 利益衝突,應該係冇嘅。我對呢樣嘢有病態嘅執著。下文我會建議你搵移民顧問搞,你需要嘅我可以介紹,但只係比個名你。我一個仙佣都唔會有。我亦冇打算做移民顧問,我太太就可能有。第日真係好多人問嘅,可能我同佢改變主意,但呢刻冇。我亦唔會有生意介紹你去頂手,冇樓盤推介畀你,我甚至唔打算做(當然,有機會唔會拒絶,但呢刻冇)咩移民KOL顧問之類,況且大有人在。你睇呢篇文,我嘅得益係零。仲要分分鐘畀你屌老母(呢排都畀人屌過啦,話做乜教人走)。當然如果想識多個朋友面談嘅,就梗係請我食飯啦。

    18. 唔好意思,今篇好似都冇乜內容。怪就怪啲香港人。聽日出下一篇,記住睇。其實一早寫咗,mon住我medium或FB Page 可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另外,最新情況:講咗了,台灣改例,梗係收緊啦,等你班友趙完唱咁過癮。另一方面,又好似話「收容」香港人。隨你信唔信,我就當然唔鍾意蔡英文,但你選擇信嘅,咁你可以唔睇呢篇文。不過我認為,幾時都係自己掌握自己命運好,做乜要等佢發落?而家搞投資移民,就煩咗了。我亦都預移民顧問加價。但我仲識有朋友照樣去。都係嗰句,嫌煩嘅,唔好去咯。真係冇人迫你。而另一方面,亦有可能台灣會取消對香港嘅特別優待。咁如果當你係大陸人咁玩嘅,就煩好多了,我都可能被影響,變成「陸配」(台灣公民的大陸配偶)。唔好問我台灣會唔會,我唔知,你都唔知。所以最好都係主動出擊。

    20. 另外,本人情況。結果我去咗拎良民證,成功(所以真係唔好犯事,當然唔係一有案底實唔批,但為何搵自己麻煩?)。去咗台北做體檢,好似幾百蚊港紙,又成功,冇梅毒。另外講返,要你有德國麻疹抗體的!如果我年代呢,細個只有女仔打,男仔冇打,所以要去到打多次,好似一舊水港紙。但打埋針你就可能預多一日了。

    21. 驗完身後,我仲搞埋居留證。原本係要去台灣留七個工作天(佢會收咗你本護照,出唔到境的)。咁我原本係想復活節過去,但因為肺炎就冇得去了。所以而家都係未有居留證。而留意返,要拎護照,就點都要坐一年。但我個情況係叫做「依親」,因為我老婆已經係台灣公民(拎護照的),咁我個情況好似香港啲阿伯申請件北姑嚟團聚咁咯。所以我唔使又再搞一次投資移民之類。

    ———————
    版務:收費專欄已減價。支持埃汾高質文章。
    一星期三篇,$175睇到6月22號,加埋過去兩個幾月所有文章。

    請去呢度訂:bit.ly/2wVXndj
    課程編號填: CC01
    報完會有email通知,繳費後有Login及Password
    逢一三五入去 homebloggerhk.com (入到去就睇到《事先張揚》)
    亦睇得返以前嘅文。一般我都係會黃昏出文嘅。

  • 特區護照去英國可以留幾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22 22:14:05
    有 1,608 人按讚


    [#沈旭暉隨緣家書]林鄭月娥訪日賀禮之「東洋戰線」:日本也會醞釀《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嗎?

    上週應日本學者谷垣真理子教授邀請,到東京大學演講分享香港最新形勢和國際地位,連同同場的倉田徹教授、阿古智子教授,都是日本的香港通,當日出乎意料的座無虛席,足見近年日本學界、政界、社會對香港的關注越來越多。期間谷垣教授派了她一位來自香港的碩士生接待我們,交談下,深感後生可畏,他研究日治香港如何影響今天的香港身份認同,正正填補了當下理解的空白,顛覆可期。眾所週知的是我一直不鼓勵朋友讀博士,但總有個案例外,他是很適合讀博士的特例,目前的研究方向,也十分切合香港的需要,因為此時此刻的亂世,正是香港涉外關係研究開花結果之時。須知在眾議院已通過的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草案,最新版本有這樣一條:美國應鼓勵一眾盟國訂立類似保護香港的法案,其中一個被點名的盟友,正是日本。談及日本會否走向這一步,不少認識的日本學者都覺得不太可能、也研究不多,唯獨來自香港的錢君早著先機,認為無事不可能。當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也是在他的同齡人大力游說下才成氣候,「日本戰線」如何開打,自然應該多了解屬於新時代的視角。

    美國鼓勵各國盟友訂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其實日本版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是美國最新版本的草案出現後才有人回應,而是早就有團體提出。該日版法案是由Youth Democracy Promotion Agency、Pnika、Code for Japan的代表理事共同提出的,三個組織的成員都相當年輕,當中以YDPA規模最大,以八、九十後的青年議員、專業人士和知識份子為骨幹,標榜跨黨派、政治中立,以網絡原住民身分,關注政治議題和人材培養;至於Pnika、Code for Japan,則較關心地方自治體議題。」

    坦白說,這些團體,即使是日本人當中,除了關心政治的一群,大概也留意不多,但在政壇當中,他們對香港的關注,原來已掀起不少迴響:「6月13日,YDPA已發起聯署,要求日本外相表態反對香港的逃犯條例、及警察對群眾的暴力鎮壓;8月中,三個組織的代表理事共同發起聯署,要求國會議員就『日本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展開討論。直到9月2日,共有62名現職地方議員、7名前地方議員、10名知識份子及團體代表簽署,他們提到港日間也有《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或許能仿效美國,訂立日版的人權民主法案,雖然聲音還未正式到達國會,但『地方包圍城市』,正是日本政壇的常見操作。」

    那具體而言,他們提議的日版法案是怎樣操作的?「這些團體其實未有詳細說明,因為在現階段,重點是令日本領袖更關注香港,比起具體執行,輿論效果和姿態似乎來得重要。但當然,他們為港人拋出議題,我們也應努力想想。首先,我想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是框架性法案,配合現在的人權民主法案,令操作變得靈活,但仍是以取消政策法為殺手鐧;但日本沒有相關的對港框架性法案,只有航空、投資、刑事共助、租稅等協定,以及給予特區護照優待等零散的雙邊協議。透過日本政府的研判、該些協定和日常行政運作,香港才得到實然區別。假設制訂日版人權民主法案,而終極手段是取消各種協定,放棄對港實然區別,即使沒有框架性法案,也是可以的。但實際上,美國才是國際社會龍頭,她不承認香港,諸國跟隨,對方扣血;日本貿然行動,卻不見得各國會附和,對手無恙,反而自己扣血。」這觀察,正是上月我在這裏分析美國法案為何重要的佐證:一旦美國立法,其他盟友才有了仿效的框架,日本政府屆時無論是否願意、對自身利益有何影響,起碼也不得不回應。

    「另一個日本立法的考慮是歷史包袱。假如日本國會高調討論、甚或通過法案,中國大陸恐重掀反日浪潮,按近期中日關係走向,和越來越對華低姿態的安倍晉三,日本是不會冒險的。不過從另一角度看,『香港牌』在日本,可以成為繼釣魚台、靖國神社、南京大屠殺後,一張右翼政客有力製造嫌中情緒的功能卡,而且對日本及國際社會而言,『香港牌』本身沒沾上歷史的血腥和硝煙味,純是法治、民主、自由、現代合約精神的象徵。假設日本有謀士在選舉或想進一步修憲的情況下,以保障僑民、日資、自由、法治等名義打出『香港牌』,刺激中國反日情緒,製造國內一時嫌中的效果,政治家吃『人血饅頭』,那麼『香港牌』便確有其用處。」只是此法凶險,危及中國大陸的日僑和日資的安全,以此刻日本政客的老化和保守化,大概不會、也不應輕易鼓吹。背負歷史包袱的日本如要立法,還得先看美國,並須各國同時制定類似法案,以作掩護。

    日本也是香港重要持份者

    既然美國做才有效,日本跟隨又有風險,日本還有何動機考慮立法?「中共是何種性質的政權,香港是不是西柏林,中共在香港的行動跟日本在東亞、東南亞,以至世界的利益有何關聯等,他們必須有了研判,才能決定是否在可行範圍內幫香港,還是坐視不理。另一點是金融及企業據點的存活:雖然日本在香港的直接投資額僅佔其亞洲投資的4%,但日資銀行在香港的數量,差不多等於中韓台加起來的,在港日資企業數自2013年大概都排第一。這還未談檯底交易,像近年的《信用詐欺師JP:香港浪漫篇》、《馬賽克日本》等影視作品中,還是經常出現借香港『週轉』的想像,某程度上仍反映現實。假如日本朝野覺醒,明白到香港的真正功能,還是大有可為。」

    然而不少對日本官員有第一手了解的朋友,都發現他們對香港的情況不太了解,知華派近年也是親北京專才主導,期待他們改變,會否緣木求魚?「微觀而言,官員及國會議員在公式場合發言拘謹是可以理解的。安倍在G20的關心大家都知,之後如公明黨眾議員遠山清彥,在北京見到中共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都只能說香港議題希望盡快和平解決之類的說話。不過在非正式場合,用一下香港議題,卻會有利部份政治人物增加人氣。像自民黨的眾議院議員長尾敬,其實已在網台節目討論香港情勢,雖然看來他未有掌握足夠資訊,但他在節目中得知元朗白衫人的存在後,已即時說要把這類電視台不大敢播的資訊擴散開去,亦表示想支持香港抗爭。有趣的是,他本身支持參拜靖國神社,還會親自去釣魚台海域視察的。還有幸福實現黨,他們在國會沒有議席,是小政黨,但早於六月已遊行聲援香港。而他們的宗教背景也是耐人尋味的。當然不只是右翼,連左翼的日共也很關注香港,他們亦有搞聲援運動。地方級別方面,像神戶市會議員,自民黨的上畠寛弘,曾在Twitter批評中國駐日大使館的『香港暴力』影片,『香港』一詞都不用提,就足夠旺場了。若遇上日本選舉,而香港抗爭仍未止息,日版法案的討論,或概括的撐港言行,都有機會令少數候選人加分的。」

    日本打「香港牌」的四點建議

    假設日本真的有你所說的動機去推動法案,那麼法案具體應如何操作?「我認為即使有日版法案,操作都會跟美版差很遠。首先談雙邊協定,譬如那條《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香港的對日直接投資餘額是世界第八位,日資在香港又有大量業務,林鄭說美版法案損人損己,很易反駁;但如果說日版是損人損己,則不無道理。該《投資協定》是97年6月簽的,日本在1989年亦跟中國簽署同類協定,比較之下,日本跟香港的條約寫明雙方享有知識產權保障,還有仲裁方面,兩份協議都說如一方先授權本地司法機關處理,便不能交予國際仲裁。但明顯若遇爭端,香港司法比大陸的可靠得多。免簽待遇亦然,按2019年6月數據,香港訪日旅客數,除中韓台外,比任何國家都多。貿易懲罰方面,即使港日2018年簽訂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制度相互承認協議,方便部份出入口貨物通關。但取消這類協議,在對港維持貿易順差的情況下,恐怕日本損己多於損人,而且港府夠膽的話也可以耍小手段。2004至17年間,香港是日本農林水產物的最大出口地,港府可用行政命令,重新禁止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的農產品進口,相反又可解禁福島農產品。還是那句,玩雙邊協定的話,龍頭美國損己可以大大損人,日本損己則不會有相同效果,很不划算。凍結資產方面,日本不是英美澳加,效果不大,但此項具針對性,仍有象徵意義。接著是取消對港輸出敏感技術。按日本政府分類,香港與中國同屬group C,並非『白名單』26國之一,故未見香港之特殊地位。假如執行上對香港的規管較寬鬆,有實然區別的話,那政府內部當然可以調整。」

    如果分析正確,那日版法案即使能通過、又要無損自身利益,只能隔靴搔癢,那麼日本還能做什麼?「日本如果想保存香港,或在國內外打『香港牌』取利,現時應化整為零,不拘泥於一條法案:
    第一, 民間團體及地方議員要持續討論法案。展示討論姿態也是行動一種。由民間智庫做研究報告,找出可行方案,再向國會議員游說。國會議員可按時機設立超黨派聯盟和研究會,甚至提上國會。除姿態外,亦須實際地預備當各國跟隨美國立法,日本不會落後於人,不跟隨是一回事,但想跟卻缺乏準備的話則未免狼狽。
    第二, 禁止違反人權的香港公務人員入境,其親屬於留學、工作等長期在留,以及申請移民時,須跟一般人分開審核。此措施不牽涉整體經濟,針對性強,『香港少數公務人員不能去日本浸溫泉』這點,也難以刺激大陸民眾反日吧,而且「不去日本」本身就非常愛國了。即使日本不敢處罰,領事館及情報組應搜集和整理相關人物資料及其違反人權的證據,建立自己的情報庫。
    第三, 向香港長期發出旅遊警示。日本人去不了香港,只會有點『殘念』,卻可刺激國內消費,振興地方觀光產業。
    第四, 在留卡『國藉・地域』一欄,在『中國』(特區護照情況)或『英國』(BNO情況)後加括弧『(香港)』或直接改成『香港』,這是支持一國兩制的表現。外務省網頁在『港日關係的基本考量』中寫明,香港須要保持高度自治,貫徹法治精神,港日關係才有望繼續發展。故以『地域』去描述『香港』,政治正確,又彰顯日本對一國兩制的支持。而且據說97後初期,一直有寫『香港』的,卻不知何時被刪走了,你懂的。」

    那些年的日港關係

    比起游散的平民組織及其偶發聲援,除了發起聯署要求討論日版法案外,他們的具體行動,則要更宏觀的視野。「假設一般團體、公益財團,或大型企業研判,完整履行一國兩制有利自身長遠利益,他們須跟港人同步甚至要有超前的視野。坦白一點,就是萬一本土抗爭失敗,香港失去原有功能後的考量。所謂視野,也包含對香港內涵的理解,則支撐著制度的文化和現代倫理,如果他們明白這些內涵的移植和傳續對日本有利,那也是香港求存的其中一條小出路。初步可以增加專為港人學生而設的獎學金,吸引中層及基層人材來日。長遠應考慮設立港人國際學校。以朗誦背記教習中文的嶺南傳統、粵語跟漢文的言文分途、因粵語公用化、實然標準化而產生的,貼近書面語的雅正口語,都是漢字文化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擁有深厚漢學傳統的日本所能珍惜的。香港傳統英文學校的現代性格,也能吸引一定的國際系或本地日本人。最後,那天我們在東大的講座,有學者建議以日本為中介平台,供各方對話。如果做到,當然樂觀其成。但親北京的愛國人士願意放下面子,接受日本這外國勢力的介入嗎?香港青年又是否會在明知跟對家講多無謂的情況下上大台呢?感覺在日本建立東亞的香港支援基地,反而貼合近代中日淵源。」

    作為新生代學者,就整體的「日本戰線」,他百感交集。「我無疑是傾向同情及支持抗爭的,明白日本內閣官僚只能說些門面話,國會議員不敢多言,但地方議員可較自由表達,學術界盡可能把真實一面呈現和紀錄。日本民間有遊行、捐款、座談會,也有活動家上東京都廳展望層演奏《願榮光》,右翼的櫻花頻道也播出重編後的日語女聲版《願榮光》。無論如何,今次是重新令日本人了解香港的機會。一般平民無意識中感覺中港是有點不同的,但可以說他們對香港毫無認知。牙醫姑娘可以天真地問我香港不是國家嗎,很多人則無故問我台灣的事,因為你講自己是香港人,下一秒會被記錯成台灣人。東大精英也可以覺得港日關係研究好有趣,因為他覺得城市怎麼會直接跟國家比較呢。最普遍的,是直接當你是中國大陸公民。駐港日本領事明知很多港人不喜歡『被說普通話』,但我們每次入境,都被普通話同簡體字招呼,一般商戶更不用說。日本政府各部門有溝通嗎?企業有做市場調查嗎?還是入境旅客排第四的香港仍不足以獲得注意?以待客之道見稱的日本而言實在奇怪,當然跟日本接洽的香港部門也難辭其咎。日本政府應培養更多香港問題專家,遇上像今年的大事,總不能期待單憑中國問題專家,就能提供什麼真知灼見,畢竟香港是另一次元的問題。我想其他國家其實也是相差無幾的,只是我對日本抱有期望,總覺得他們是有能力和優勢,成為東亞中最了解香港的國家。」

    後記

    曾幾何時,登陸日本是香港、台灣各界的夢想,陳美齡、鄧麗君、翁倩玉在紅白演出,彷如今日GEM走上春晚,但隨著香港回歸、中國經濟崛起、韓劇也取代日劇,日本熱似乎早已淡卻。據說日本駐港領事館本來對林鄭政府頗有好感,乃至幾乎支持《逃犯條例》,幸好有一群新興日本「香港通」出現,才能令官員沒有那麼離地。「我們雙方都沒甚麼邪門的動機,日本需要高質素、具潛力,又擁抱文明價值的年輕人材,香港也需要能保存『香港人血脈』的地方。中國人材很多都能融入文明的日本,善良守法,但部份人有其心中的『國情』,政治人口學而言,畢竟仍拖著中共的長影。香港卻是台灣以外,最能符合日本知識型人材要求的地域:懂漢文善英語,學日文快,價值觀近,學歷及專業資格認受性高。在日本高等教育機構升學,要具12年正規教育學歷,香港轉三三四學制後,來日升學銜接更為方便。日本如能趁機開發人材供應源,現在對香港抗爭的各種善意表態,都能成為精神上的賣點。假如香港立法會全面直選,日本是否能透過支持某些黨派或議員,使自己在中國掌握下的領土中唯一一個普選議會有話語權,現在便是關鍵時刻。牌面上,當然說是為了兩萬多個僑民和千幾間日資的利益,但實際上,也要考慮一下作為東亞民主大國的戰略定位吧。」說來,我也曾在日本的大學短暫交流工作,一直相信日本也是香港身份認同的同路人,漫漫長路,裝備自己,學好日文,也是其時,香港に栄光あれ。

    答:錢俊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修士二年,正研究港日關係中的戰爭記憶問題及表象文化。

    星期日明報 2019年10月20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