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根據發布的消息提到,蘋果正在美國招聘擁有至少5 年在具有「另類支付」工作經驗的業務發展經理。蘋果正在尋找的替代支付的人才。 將來可能負責包括數字錢包,「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快速支付和加密貨幣等等的計劃。蘋果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已經轉變...
【@businessfocus.io】根據發布的消息提到,蘋果正在美國招聘擁有至少5 年在具有「另類支付」工作經驗的業務發展經理。蘋果正在尋找的替代支付的人才。 將來可能負責包括數字錢包,「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快速支付和加密貨幣等等的計劃。蘋果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已經轉變, 或者會加快投入對加密貨幣的相關計劃。亦可能為進軍NFT以及點對點支付埋下伏線。
.
根據發布的消息提到,蘋果正在美國招聘擁有至少5 年在具有「另類支付」工作經驗的業務發展經理。所謂另類支付供應商包括數字錢包、快速支付、加密貨幣等。關於招聘職位的描述,確實提到了蘋果正在尋找的替代支付工作的人才。而這位業務發展經理,可能需要負責領導包括數字錢包,先買後付(BNPL),快速支付以及加密貨幣等項目。日常工作可能會包括尋找潛在合作夥伴,談判及交易。它還將與Apple Pay團隊合作。 領導着Apple的電子錢包,支付和商務團隊展開新計劃。
.
非首次進軍 �9年來運營蘋果錢包發展許多支付服務
.
蘋果並非首次進軍金融領域,蘋果錢包於2012年開始運營,在iPhone中內置了一個名為Wallet的數字錢包應用程序。當時,它只可以持有數字登機牌。�9年來,它已發展為包括許多金融以及支付服務,以香港作例子例如非接觸式Apple Pay,八達通點對點支付和各大金融機構所發行的信用卡。 用法簡單用途廣泛, 而且Apple Watch都能夠支援, 使到很多人都能夠出門「零現金」。
.
蘋果可能宣布 用戶點對點支付
.
根據彭博消息指出,蘋果尚未宣布一項殺手級的應用,便是允許iPhone用戶通過以點對點服務付款。不過已經考慮了這個計劃。 除了去年,蘋果收購一家初創公Mobeewave,該公司開發的軟件可以使帶有NFC芯片的設備(如Apple的iPhone和iPad)成為支付終端。 不斷聘請「另類支付」的專才可能都要協助實行相關計劃。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 過往亦曾經公開表示他對沒有現金,只有數字支付的未來相當嚮往。
.
對自製加密貨幣「蘋果幣」 反應冷淡
.
對自製加密貨幣「蘋果幣」,2019的下半年,Tim Cook已經否決了推出蘋果的加密貨幣的想法。 本次職位招聘應該與自製加密貨幣的關係不大。蘋果早前對此提出了冷淡的看法 ,更表示發行貨幣的重責應該交由政府處理。 而Apple Pay高管在2019年表示,該公司看到了加密貨幣技術的“長期潛力”,但2019年時並未專注於此。 時至今日,招聘「另類支付」的人才, 可能顯示蘋果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已經轉變, 或者會加快投入對加密貨幣的相關計劃。
.
蘋果副總裁任顧問 進軍NFT埋伏線。
.
幾個月前,美式足球球星湯姆·布雷迪(Tom Brady)推出一個名為“ Autograph”的非同質化數碼藝術資產NFT平台。儘管蘋果還沒有直接參與加密貨幣或NFT的發展,但有趣的是,蘋果公司的互聯網服務高級副總裁埃迪·庫(Eddy Cue)已與DraftKings,Spotify等公司的其他高管一起擔任顧問。所謂NFT即獨一無二、無法以同類資產作等價交換的數碼藝術資產,常見例子為紀念品或收藏品。NFT是基於加密貨幣的資產,通過區塊鍊的特性,為人們保留數碼藝術資產 。
.
其實近年來NFT市場的投資激增,隨著區塊鏈科技持續革新,整個生態亦不斷蛻變。NFT可以與數字或物理項目聯繫,其例子包括藝術品,圖像和視頻, 以及創作者可以想到的內容。NFT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每出售一項資產,創作者就會獲得報酬。蘋果正在尋找的替代支付的人才。 將來可能負責包括數字錢包,「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快速支付和加密貨幣等等的計劃,加上蘋果高級副總裁的投入,亦可能為進軍NFT埋下伏線。
.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投資焦點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物聯網應用例子 在 3S Markets「全球科技智慧應用」市場資訊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種被稱為繆勒擬態的論斷,正是進化領域最古老的構想之一,其誕生於 1878 年 —— 也就是達爾文於 1859 年提出,自然選擇理論後的不到 20 年之內。這也是生物學家們提出的趨同進化理論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 不同的物種在類似的壓力下,會發展出相似的特徵,這有點像是兩個人,各自獨立地提出了相似的問題解決方法……
物聯網應用例子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做IoT?做SaaS?趨勢前端的「高大上」產品,為何難打動人
撰文者:王煜全
網民肥皂箱 2021.08.16
摘要
1.做IoT生態戰略、做SaaS一站式IT解決方案、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很多企業會用這些「高大上」的詞介紹自己。
2.事實上,這些概念性的模糊字彙,在企業介紹自己時,會產生很大問題。
3.本文以亞馬遜、特斯拉為例,解析企業「講故事」的3個重點:講清楚你的所在市場;證明自己有實力拿下市場;在市場基礎之上,不斷探索想像空間。
很多中國科技企業不會講故事,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有企業介紹自己做IoT生態戰略,我就想問了,這個物聯網未來是個多大的市場?到底有什麼具體的應用呢?有企業說自己是SaaS的一站式IT解決方案。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你在SaaS產業裡的佔比是多少呢?有人工智慧企業說自己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那可不得了,智慧城市是個多麼宏大的佈局啊!結果認真一看,發現只是做硬體傳感器的企業之一,自己的市場壁壘在哪裡呢?
那麼,如何講一個好故事呢?
當年亞馬遜對投資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線上銷售和線下是替代關係,總量應該不變。2000年的時候,線上銷售佔總零售的1%,現在還非常小。那你相不相信線上一定是未來,30年之後線上至少佔50%?好,如果你跟我一樣認同這個未來市場,今天我在線上零售處於壟斷地位,未來保守估計我能佔線上零售的一半,那就是全球整個零售市場的1/4,基本上是超過沃爾瑪的體量。
你聽著只是簡單的算術,但投資人是真正為這個未來故事買單的。2000年1月,亞馬遜的市值324億美金,20年後,亞馬遜已經突破了1萬億市值。
亞馬遜在電商市場的表現也驗證了它的故事。根據Statista數據,2020年的美國市場,亞馬遜的電商市場佔比為47%,預計2021年達到50%。而電商佔總零售的多少呢?2021年第一季度是13.6%,可見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亞馬遜至今成立了27年,前面十幾年基本上年年虧損,但一點都不耽誤企業的成長。大家都看得出來,電商一定是未來,亞馬遜掌握了先機,投資人下重注,相信它一定能成功就好。
真正好的科技企業,就是要能前瞻性思考
同樣獲得投資人認可的還有特斯拉。2020年9月,馬斯克(Elon Musk)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特斯拉未來十年的目標是每年替代全球1%的燃油車。現在全球汽車保有量20億台,也就是說,特斯拉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年產2000萬輛。
作為對比,2020年豐田在全球銷售了約900萬輛車,通用是600萬輛,福特是400萬輛。特斯拉的目標是通用加福特的一倍。
2000萬輛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嗎?要知道,硬科技量產的特點是,從0到1開發出產品很難,從1到10實現量產更難,但從10到100進一步放量就容易很多。電動車前期會經歷投入大、啟動慢,從研發到量產的階段,一旦突破量產關,把量產經驗實現規模化,產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
2013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是2650輛,2017年是10萬輛;2018年上海超級工廠投入運營後,2020年達到了近50萬輛。在7月份最新的投資者會議上,馬斯克提出了明年將達到年產100萬輛車的目標。
電動車智慧化的浪潮下,特斯拉不會永遠停留在只賣車,而是賣服務。每月訂閱制的服務模式不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可以與用戶長期綁定,收入長期有保障。2021年7月,特斯拉首次推出了訂閱服務,每個月199美元就可以獲得自動駕駛服務。2019年特斯拉的軟件服務收入是4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自動輔助駕駛服務貢獻的。
已經有研究機構公開給出預測數據,說到2025年特斯拉的軟體收入可以達到240億美元。雖然特斯拉官方並沒有給出任何指引,但足以看見投資人對特斯拉未來市場的認可。這麼分析下來你就明白了,特斯拉曾在2020年市盈率一度達到了1000倍,市值突破了8000億美金,這就是大資本用腳投票的結果。
透過亞馬遜和特斯拉的例子,你會發現一個好的未來故事應該這麼講:
首先,講清楚你所在的市場,並且這個市場體量足夠大、成長性足夠好。這個市場可以是全球汽車保有量、手機用戶數量這樣清晰的市場,但不可以是物聯網、智慧城市、SaaS平台這樣模糊的概念。
其次,自己有實力拿下這個大市場。如果你只是畫了一個大大的餅,但是沒有資格拿下這塊市場也是不行的。科技企業的優秀要體現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上:為什麼這個市場我能拿下來,別人做不到?
甚至在已經明確市場規模的基礎上,科技企業還能不斷探索未來想像空間,進一步打開成長的天花板。比如電動汽車可以靠軟體提升盈利,亞馬遜除了電商還可以佈局雲計算等等。
一旦講好這個故事,人們認同了科技企業的未來,獲得市場和資本的青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至於估值表現,只是企業自身實力的證明。如果你講了一個偉大的故事卻依然被低估,說明別人沒有認同你的未來,這往往不是因為別人缺乏遠見,而是因為企業自身的戰略不夠清晰。
這留給我們的啟示是,對於任何一家科技企業,不光要只顧眼前,還要有完整的戰略。企業也不能只講故事,故事不是拿來矇投資人用的,而是要腳踏實地去實現的,是企業戰略的詮釋。如果你想分析一家科技企業,從它講的未來故事裡去判斷,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家企業。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7511?fbclid=IwAR1LU5uoemD8wLVn_PzY3n0JUZ9NGA6yLuuhFssa2UbHWR1k45MoRyGe7-A
物聯網應用例子 在 3S Markets「全球科技智慧應用」市場資訊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縮時攝影也可以用於捕捉更大規模的空中交通。
在篇頭的縮時影片中,可以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看到歐洲每天 24 小時的空中交通。
看到這些飛行路徑移動得如此之快令人震驚,這有助於強調我們頭頂天空的人口密度。這是縮時如何改變我們感知某些事物的方式的另一個例子。
即使是最日常、最普通的事情,例如繁忙城市的交通流量,也可以成為視覺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