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牛津樹怎麼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牛津樹怎麼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牛津樹怎麼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牛津樹怎麼讀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娛樂圈捱大,讀書不多,深明大義,不為名利所動 文:薯伯伯 當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藝人相繼轉軚,忽然愛國,忽然建制,有人不禁會問,如果梅姐梅艷芳還在,她又會如何取態?這個問題,即使是她的忠實追隨者,沒有人能代她去回答,但始終可以說一些客觀事實,可作憑證。 民主派元老級人物華叔司徒華過身後,其回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

牛津樹怎麼讀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23:49:11

跟大家分享幾個同學的錄音作業 #英國腔 #梅姨週末跟讀 #shadowing #聽寫練習 #dictation 2021年的第六次 #梅姨週末聽說訓練營 又來了!上週有至少20個人交了口說錄音檔到IG給我(大概有10個不認識的人,另外有一堆是我好久以前的學生已經考過雅思甚至目前人在國外,或者根...

牛津樹怎麼讀 在 DaisyWong王迪詩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18 00:21:55

#新書 #簽名版 👉🏻 www.daisywong.com.hk 👉🏻 click入「簽名書」即可。這條link 很多 #絶版 ,書店已買不到 👉🏻每個order會收取HK$30郵費,無論買1本或10本,任何新書舊書或絕版書,同樣只收HK$30。 👉🏻海外讀者可到 YesAsia.com 搜尋關鍵...

牛津樹怎麼讀 在 Jolam 林作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6-16 23:59:01

我不是刻意在炫耀,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營商的成功之道。眾所週知我是個十足的slasher斜槓族,做許多不同的工作,但堪稱每一樣都做得不錯。最近我做的是保險,同時有在網上賣二手產品、補習、幫人寫履歷等。 於是不同行業的人問我成功之道。保險人最多,但最多誤解:你有知名度,人家當然相信你。 我不相...

  • 牛津樹怎麼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09:24:40
    有 3,338 人按讚

    在娛樂圈捱大,讀書不多,深明大義,不為名利所動

    文:薯伯伯

    當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藝人相繼轉軚,忽然愛國,忽然建制,有人不禁會問,如果梅姐梅艷芳還在,她又會如何取態?這個問題,即使是她的忠實追隨者,沒有人能代她去回答,但始終可以說一些客觀事實,可作憑證。

    民主派元老級人物華叔司徒華過身後,其回憶錄《大江東去》出版,第 26 章〈「黃雀行動」的秘密〉提及梅姐,司徒華是這樣形容被稱為「香港女兒」的歌手:

    「梅艷芳也同樣有情有義,出錢出力。當年,我們曾打算在美加,再舉辦類似香港的『民主歌聲獻中華』,為海外民運團體籌款,支援流亡在海外的民運人士。籌備過程中,梅一口答應到美加義演,分文不取。

    「雖然海外義演最終搞不成。但為了抗議六四鎮壓,她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以她那時的高身價,在眾人的心目中,正是返內地掘金的黃金機會。」

    華叔司徒華在書中還提到:

    「梅雖然自小在娛樂圈捱大,讀書不多,但深明大義,不為這些名利所動,真是難能可貴。可惜天妒紅顏,我們也痛失一位難得的戰友。」

    (見《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41 頁)

    我想起「梅雖然自小在娛樂圈捱大,讀書不多,但深明大義,不為這些名利所動,真是難能可貴」這幾行字,總覺動容。

    當傳媒的聚焦逐漸消失,當年在「民主歌聲獻中華」的舞台上流過汗的、打電話來支持的人,有多少會像梅姐那樣,繼續默默參與後續的黃雀行動。當幾近倒台的政權,忽然變成搖錢樹時,梅艷芳卻為抗議六四鎮壓,除了辭演《阮玲玉》,亦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

    這些事情,尤其涉及「黃雀行動」的細節,以前無人知曉,梅姐更沒借機博取掌聲或光環,她只是默默地把應該做的都做了。到了華叔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其遺作中公開讚揚梅艷芳這位演藝圈中的良心人物,梅姐也早已作古八年。說起來,怎麼又不令人唏噓?

    如果有人問,梅姐若然在生,今時今日,到底會持甚麼立場。我只能說,一個在沒有利益時依然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念而付出的人,一個在充滿利益的大前景前卻毅然卻步的人,我深信有此風骨的人,絕不會走上高牆搭建的舞台。

    🔑 【超務實長清單整理:Do not make it easy!(2021年9月更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578887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 牛津樹怎麼讀 在 三寶媽艾莉絲的生活紀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3 00:41:44
    有 52 人按讚

    最近開始唸牛津樹6,弟弟看到哥哥可以測驗,也吵著說要測,所以就讓他先用哥哥帳號測,也教他怎麼操作滑鼠🖱️,教他如何答題,其實看完一本書 還是會有1-2個不知道的問題(因為有些可能不是非常重要的片段)所以後來測驗媽媽我就教他 先讀題目 ,不是還沒看完題目就點答案這種,請他先看完題目 所有答案都看一次再作答 就很棒了,即便錯1-2題又如何?
    我還是大力稱讚他 太棒了四歲會操作滑鼠跟測驗,幫助媽媽了解孩子對書本的了解有多少,也蠻棒的。
    #Ar測驗系統
    #L值約300的書籍
    目前看完 Fly guy ,餅乾狗,小豬小象,汪培珽企鵝系列… 他很愛動物就從動物開始下手 知識科普背景補充,如果在牛津樹裡看到青蛙王子的情節,我們就去讀青蛙的科普書,中文的青蛙蝌蚪。

  • 牛津樹怎麼讀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9 23:26:29
    有 807 人按讚

    “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我沒有能力去平伏大海的風浪,但我可以把我的船造得更堅固,不容易沉。船一日未沉,一日都有機會駛到目的地。我為香港人而寫的──《活著 就有如果》。”

    第1章──就算世界讓你失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第2章──今天的境況屬於今天,誰能肯定明天世界不會改變?
    第3章──冷靜應對 戒掉情緒
    第4章──難過得想死,就拿出你的幽默感
    第5章──當善良會被懲罰,地球就只剩人渣
    第6章──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
    第7章──沒關係,還有下次……你肯定?
    第8章──對於工作,最理想的態度是認真而不沉重
    第9章──有些人,疏遠更好
    第10章──將自己放得太大,是很難快樂的
    第11章──我不想變成自己看不起的人
    第12章──日子難過,quality of life卻在於我
    第13章──凡事走過總留痕,刻在眼球琢於心
    無論如何,生存下去

    👉🏻這條link所有書都係簽名版、很多 #絶版 ,書店已買不到:
    http://www.daisywong.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62&product_id=158

    👉🏻海外讀者如需訂購,請私訊

    📚第1章──就算世界讓你失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做童話公主,還不如做貼地港女
    - 再聰明的女人,也曾經相信「唯獨我是不可取替」
    - 已婚男人哄騙年輕女子上床一定情深款款地說:「你好特別!」
    - 還以為「可一不可再」,後來卻遇上比他好千倍的人

    第二個生日
    - 你不能勉強一隻豬去思考
    - 當時覺得世界末日,今天回首只當笑料一則

    看見真命天子
    - 你不需要跟所有人成為朋友
    - 自己很介意,但原來別人根本毫不在乎
    - 尋找「對的人」像紅酒blind tasting,不問產地來歷,味道好的就是好酒

    📚第2章──今天的境況屬於今天,誰能肯定明天世界不會改變?

    12歲入牛津的神童,為何竟當上妓女?
    - 時刻記住「嘩我IQ勁高」會變得視野狹窄,容易陷入偏見的盲點,所以有高學歷的人相信假新聞
    - 能否成功和幸福,在於性格而不是智商

    將來的事在我想像之外再之外
    - 那些年,大家都說王迪詩是男人扮的
    - 有些人適合做同事,有些人適合講心事
    有些人可以做好兄弟,一起工作卻激到吐血
    - 不要站在今天去給明天判死刑

    我交不到女朋友
    - 我很努力希望大家喜歡我
    - 你簡直悶到嘔
    - 港女就算「膚淺」,也有觀點,而且不害怕隱藏這些觀點
    - 是什麼令你痛,痛到寧願讓自己隱形?

    如何忘記一個人?
    - 過去365天,我每一秒都在想著他
    - 已成過去,回味來有個屁用?
    - 失戀跟減肥一樣。不要在手邊放滿零食,不要重複又重複看前度的訊息

    📚第3章──冷靜應對 戒掉情緒

    天氣不似預期
    - 發現丈夫有外遇就徹底崩潰,再也站不起來
    - 別人的丈夫出軌是家常便飯,我的老公卻與眾不同
    - 將幸福的控制權交給別人是很危險的,好比自己跑進監獄然後自己關上牢獄的門
    - 要用鎖鏈才留得住的人有什麼值得稀罕?
    - 女人必須經濟獨立才有應變的本錢

    醫生也有覺得自己是廢人的時候
    - 能在毒草旁邊生存,必有它的本事
    - 「劇毒」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毒婦、毒男、邪惡的制度
    - 嚎哭滾地不會令問題消失,只會令本來已經很惡劣的狀況加倍惡劣
    - 驚愕過後懂得調整步伐是一種成熟
    - 不管多毒都一定有抗衡之法。表面愈霸道張狂,內裏愈脆弱不堪

    即使這樣的日子,也終會過去
    - 擁有一個合規格的口罩,感覺就像戴著一隻勞力士
    - 那件事超出你的控制範圍,你擔心得三天睡不著又能改變什麼?
    - 愈沉重的事,愈要用輕盈的心態去面對

    📚第4章──難過得想死,就拿出你的幽默感

    妻之報復
    - 抓住笑點才能相處下去
    - 女士們,你試過偷偷讓老公吃過期食物嗎?
    - 男士們,老婆勸或罵或求你多少次不要做某件事,而你仍繼續做?
    - 錯的明明是他,怎麼他卻若無其事躺在梳化看電視?
    - 既抱怨吃虧委屈,丈夫有難時卻第一個飛身撲出來維護,這就是女人
    - 其實女人的矛盾幾好笑,太認真有太認真的喜感

    一樹梨花壓海棠
    -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堂堂宰相被家暴,納妾等同自殺
    - 一首歌改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
    - 蘇軾貪玩寫的詞,一千年後印在Lolita電影海報
    - 別以為今天做好事沒成果,也別以為傷天害理沒報應

    📚第5章──當善良會被懲罰,地球就只剩人渣

    型到核爆的音樂巨人
    - Unfriend擦鞋仔歌德
    - 那些助紂為虐、毫無廉恥的權貴!
    - 有實力,得罪米飯班主又如何?
    - 在絕境才看出一個人的風骨

    唯一的男神
    - 完美如此真是人類嗎?
    - 世上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 無論你多好,也一定有人不喜歡你
    - 假如他在十年低潮時期認輸,就不會有後來的巨大成功

    人為什麼要變老?
    - 衝突與代溝無關。關個「人」事,唔關「年紀」事
    - 日本有一群老人專門打劫
    - 年紀大了心智卻沒有同步成長,這輩子就如同沒有活過

    亂世中的俠客
    - 有能力一個打十個,仍堅持不肯傷人
    - 乞丐成了一代英雄,富二代成了過街老鼠
    - 不要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鄙劣的人沒有資格影響你

    醫生的難處
    - 壞人依然壞到沒有底線,善良的人依舊善良
    - 付出所有,仍會有人怪責你付出不夠

    📚第6章──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

    講一千句還不如一個action
    - 粗口流利過地盤工,生仔後卻成了道德重整會會長
    - 10A狀元變成鬱鬱不得志的中年大叔
    - 「大人點同呀!」孩子怎會服你?
    - 價值觀就像船的舵,就算風大雨大,只要方向正確一定去到目的地

    你在逃避什麼?
    - 人們總是想要tangible的成果
    - 你連自己有多好都不願承認,那又是為什麼?
    - 誰不是傷痕累累?What makes you an exception?
    - 時間流逝,一天天老去,仍在給自己找藉口

    📚第7章──沒關係,還有下次……你肯定?

    重遇初戀情人
    - 感覺返曬嚟
    - 最愛是那個人,最終卻分開了
    - 25年來明明一次也沒見過,卻感覺你一直在我身邊
    - 不如不見?
    - 即使過客,也有他出現的原因

    改變真的很難
    - 美女未必比相貌平凡的女生婚姻幸福
    - 任何一秒都可以揀另一條路,自己命運自己寫
    - 雖然很討厭目前的工作,卻還是留在這裏捱到退休
    - 就算我願意改變,so?保證一定成功嗎?只有老千才會保證必賺
    - 你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要仰賴任何人的承諾

    📚第8章──對於工作,最理想的態度是認真而不沉重

    找到喜歡的事就盡情去做吧!
    - 世界沒有給你苦澀,苦澀的源頭是自己
    - 有幽默感的人懂得自嘲,笑咗佢,生活就不會太沉重
    - 世界不斷改變 ,唯一永恆的就是忠於自己喜歡的事

    不擦鞋仍能生存嗎?
    - 太多人為了利益做小丑,出賣良知,毫無廉恥
    - 醫學界《半澤直樹》
    - 讀得書多又如何?若貪名利權勢,幾核突都爭住做
    - 要令自己無可取替,不只是體制內的一顆螺絲

    自信心
    - 如何做到完全不理別人的看法,我行我素?
    - 要建立自信,就得停止與人比較
    - 欣賞自己不是很自戀嗎?於是慣性將自己看得很低,以為這是「謙虛」

    📚第9章──有些人,疏遠更好

    身外物
    - 善待自己就由扔掉舊物開始
    - 衣櫃是女人的黑盒,藏著女人成長的秘密
    - 從前覺得缺少了就無法生存的人或物,後來發現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重要
    - 不能失去的是初心,因為如果連初心也棄掉,你已經不是你了
    - 不要被可有可無的人事牽累,人生匆匆,一分一秒都要留給值得的人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 突然翻車,竟因為一顆小石

    📚第10章──將自己放得太大,是很難快樂的

    怕死
    - 醫生非常害怕被其他醫生在自己身上施手術
    - 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是苦是樂,唯有自知

    得不到的,都是不適合你的
    - 我明明是筍盤,你怎可能不喜歡我?
    - 我真係唔鍾意你㗎!
    - 死心眼是最弊的性格缺點

    木村光希的代價
    - 最強星二代「木村公主」
    - 全日本最討厭的女孩
    - 做好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11章──我不想變成自己看不起的人

    職場欺凌
    - 一個人要是圓滑再圓滑到完全沒有原則,連狗都不會尊重你
    - 在企業裏生存,最難是裝作平庸以免招人妒忌
    - 表現出眾即被中層管理人投閒置散,及早將你孤立以免被你爬頭
    - 養妻活兒的負擔與留在大企業的虛榮
    - 吃過苦才會有同理心

    唔要面,一定可以搵到錢
    - 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有些錢不是我賺的
    - 顧客中伏一次,不會中伏第二次

    Decent Man & Indecent Man
    - 不是noble,只是decent而已
    - 為攞著數去扮狗叫或舐鞋底
    - 無論環境如何艱難,一定有decent people

    過不了自己
    - 有時不是不想做好人,而是其他人實在太壞
    - 不是自命清高,純粹頂唔順自己咁cheap,照鏡想嘔

    日光之下無新事
    - 八百年前的街頭騙案同今日一模一樣
    - 人類幾千年都那麼壞,不意外。奇在無論演化多少年仍是那麼蠢。男女感情到社會大事,人類從未汲取歷史教訓
    - 二千多年前虛偽的法利賽人,「金盆洗手」聲明釘死耶穌「唔關我事」的官員彼拉多,今日比比皆是
    - 想預知未來,讀歷史就可以了

    📚第12章──日子難過,quality of life卻在於我

    真正的優雅
    - 民國兩位風靡上海的金枝玉葉,各在歷史關口上做了不同決定,結果一個下了地獄,另一個徘徊於人間與天堂
    - 由千金小姐到倒馬桶清潔工
    - 遭逢時代巨變,即使環境艱難仍堅持注重儀表,安靜從容,一生精緻

    生日快樂
    - 天下太平時,其實日子也不過是重複返工、去日本旅行、返工、再去日本旅行
    - 疫情期間,香港人到底在家焗了多少個蛋糕?
    - 既然無法改變「必須留在家中避疫」的現實,那就令這段日子變得有意義吧

    隨遇而安
    - 本來,世界是那麼好
    - 只要依然活著,任何一種挫敗都可以放低,任何一段已逝的感情都可以放低
    - 好景不常,壞景也不常,我從歷史領悟到的不是好壞,而是沒有任何一種狀態會永恆
    - 保存內心的善良,轉機一定會來

    📚第13章──凡事走過總留痕,刻在眼球琢於心

    當鐘擺盪向極端
    - 除了等死,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 歷史的發展就像鐘擺,由一個極端晃去另一極端
    - 原來幸福簡單得很,拿走一些你本來擁有的東西,然後還給你,你就會覺得好幸福

    終於輪到我們打逆境波了
    - 何必再放大悲情,人生已夠沉重
    - 二十幾歲是女人的「氣質真空期」
    - 好彩當日分咗手!
    - 對於會反省的人,災難不是災難,而是解謎的暗號
    - 茫茫人海,難得同路,能一起走多遠就盡量走,哪怕有沙石紛爭,就是不要遺憾

    性格很重要
    - 見工遲大到居然獲聘?
    - 成就是自取的,滅亡也是自取的,是為「自取滅亡」。性格盲點令人一次又一次錯過懸崖勒馬的機會,直至錯到無可挽回依然不覺得自己錯,推諉過人,賴天賴地

    I Will Protect You
    - 上天給他二十年bonus陽壽加一雙陰陽眼
    - 你想活一場怎樣的人生?跟錢無關,跟學歷無關,是你的價值觀
    - 我不愛錢嗎?愛。但要叩頭才賺到呢?Bye。值得愛的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錢給我們的自由
    - 尼采:「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你找到你的why沒有?

    叮噹
    - 人生呀,本來就是一台戲
    - 身不由己嗎?可這明明是你的舞台啊,你是導演也是演員。當你認為某位演員不合適可以換人,何必委屈自己?

    無論如何,生存下去

  • 牛津樹怎麼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28 19:00:09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BBC有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片名叫做《BBC跟拍49年:窮人跟富人的人生七年》。

    這部片的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從他們的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2年,他們56歲的生活。

    導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有點難過的事實喔,那就是「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這部片子150分鐘,基本上證明了這個觀點,那就是「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跨越的。然而,是因為這些窮人不夠努力嗎?是他們沒有機會?還是他們的基因不夠好?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專欄作家,叫「胡偉良」先生他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喔,在這邊特別要跟你做分享。

    其實在這些窮人的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拚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歸根結底喔,真正的關鍵在於,沒有人幫他們正確的規劃人生;以至於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跟判斷。

    這裡呢,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跟你做解析~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人生路徑的規畫」。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非常讓人難過、但卻又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在7歲的時候,當富人的家長,已經告訴這些孩子要常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這一類的專業財經期刊了!

    這讓他們開始對於社會的財富的運行,還有其中的規律,有了一個重要的啟蒙。

    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的中學,考上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一切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反觀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基本上都還為自己很基本的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些問題所困擾著。

    這時候的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這樣的想法跟意識。

    在這些孩子56歲的時候,富人家的7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上了私立學校,可能是讀牛津、劍橋;接著成為律師、教授,自然的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

    然而這些底層社會的孩子呢?他們後來很不意外的,也都做著很普通的服務性的工作,像是修理工啊、保安這一類的。

    並且他們也常常陷入失業、貧窮、酒精、毒品、肥胖…這些問題的影響。甚至於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的生存處境真的是很令人憂慮的。

    然而,這些情況也不乏「寒門出貴子」這些故事,這些寒門的子弟,之所以能夠翻轉他們的命運;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他們願意主動的去規劃人生,盡力跳脱原本的圈子,有意識的去跟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往、並且學習。

    其實啊,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是技能,而是認知。

    這些能夠超越階級的人,他們首先對於「成功」都有所渴望,在確定目標的前提底下,去制定他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對於財富的積累、創造被動收入、和有效的自我管理,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把抓住。即使沒有辦法一次翻身,他們也會積極的去創造,跟等待更好的機會。

    能夠主動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他們只是現在沒有錢,但不代表未來會一直窮下去啊!

    可是缺乏規劃、沒有目標意識的這些窮人,即使一個機會掉在他眼前,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自然日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憤恨跟嘆息而已。

    而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就是「關於身體和欲望的規畫」。

    一個人成功與否,「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其實還是其次;知道「不該做什麼」,有時候是更加的重要。

    這些不該做的事情,有好多是你以為喔,只會出現在戲劇裡面,但是卻很真實的發生在這個社會上啊!

    說到底,很多年輕人都是抵抗不住欲望的誘惑,然後又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最後可能染上了像是愛滋啊!

    或者是毒癮;或者是陷入了比如說賭博的心態、一心想就只想要賺快錢,於是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

    很容易看出差異的,就是關於「健康」跟「身體」的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能不能藉著運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控制自己的飲食?

    還記得嚴凱泰曾經說過:「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夠控制什麼呢?」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喔!

    在這部紀錄片裡面的精英階層「Andrew」跟「Jone」。他們在56歲的時候,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體態。

    屬於中產階級的公務員「Peter他們夫婦」,他們的身材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然而,在那些底層的那些個案,他和他們的妻子,就顯得肥胖、臃腫。

    然而他們有好幾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帥氣、非常英俊的啊!

    其實呢,優秀的家庭背景不只代表著更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事情,是會傳遞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管理。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抵抗誘惑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有毅力,也會更能夠自律跟自強。

    從年輕開始,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和管理自己的欲望。「規劃健康」是為了讓你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跟享受生活的條件,讓你能夠有更強的毅力和活力。

    而「管理欲望」是為了讓你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去做那些毀掉了你要用一輩子的身體。

    而第三個層面,叫做「刻意的學習跟練習」。

    大家都知道學習和練習的重要性,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遇上什麼就學什麼,並沒有系統性與重點的規劃。

    你可能聽過葛拉威爾,曾經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

    如果每天八個小時,一個禮拜五天,大概你要花五年的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資歷超過五年,甚至於十年的工程師到處都是啊!然而有幾個人成為比爾蓋茨?還是祖克柏呢?

    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多數人的學習,都沒有真正的聚焦,更缺乏了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處境,進而進入深入思考的一個理解。

    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底下,通過實踐不斷的去強化自己和所處領域的認知,同時又能夠不間斷的接收他人的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計畫。

    而更具體來說,你可以用「改善率」這個概念出發。過去啊!你可能很習慣去想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而「改善率」的概念,就是要你聚焦在你到底改正了多少錯誤?你彌補了多少短處跟缺失?根據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去評估你學了多少新東西。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談到祖克柏的時候,他就說道:「如果你有機會跟祖克柏這樣子偉大的CEO相處,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啊!」

    「他們對本行業,或者是其他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瞭解,這些都是透過刻意的學習、焦點式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的。」

    你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改善率」的思維,這樣子才能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有重點的瞭解相應的知識;而非自我安慰式的,停留在「有學習的感覺」裡。

    而第四個層面呢,「對於家庭的規畫」。


    其實除了身體以外,能夠陪伴我們最久、給予我們最大支持的,就是我們的家庭了!

    有人說過喔:「一生中跟我們有密切聯繫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0個人;甚至於30到60人這個數字,都是很正常的;而親人就是其中最親密的人之一。」

    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這部紀錄片裡,有一個叫「Sue」他的女孩,她離婚之後自己帶著孩子獨自的生活,經歷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後來再婚的夫妻生活是很和諧的,事業跟生活也都有了起色。

    而另外一個女孩,是嫁了兩次、又離了兩次,生下的幾個孩子,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自己的身體不好也就算了,還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打擊,到後來只能靠救濟金過她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女性,男人找到一個好老婆之後,對人生的改變也是非常顯著的。

    一段糟糕的婚姻,會影響你的心情、事業、父母、生活。而且即使是你遇到了下一段感情,你也要費心費力的,去處理上一段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還要應付婚姻問題帶給孩子的傷害。所以呢,在面對親密關係的經營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考量,什麼是對你最好的;而什麼是對你另外一半最好的?

    在處理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的能力,避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是過去經驗的投射,卻傷害了自己珍惜的感情。

    胡偉良先生在經過以上的解析之後,下了這樣的結論:「有些人生規畫還是愈早做愈好,很多時候當你醒悟過來,到底是什麼把你跟別人區分開來的時候,你往往已經沒有去追趕,跟彌補的餘地了!」

    他說的其實沒有錯,然而我想要延伸去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總覺得這樣的結論,有一點停在「無能為力」的挫折感裡,好像當自己發現了什麼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個時代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資訊落差幾乎已經消失」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你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學習的資源跟機會。

    雖然要改變思維的慣性是很難的,因為你的思維慣性,是結合了你的先天性格啊、家庭環境啊、重大事件啊、主觀詮釋啊、社會文化啊…這些的總和,形成一個堅實的系統,幾乎會不存在那種「畢其功於一役」這樣的短期特效藥。

    但是呢,在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的前提底下,「時間」的累積效應,就很容易放大,就像是「滴水穿石」這個道理一樣。

    過去的人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水」,也就是沒有學習資源的世界裡,但你並沒有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我多年以來,也是用這樣的思維跟這樣的實踐,從2005年的「有聲書評」,一直到2016年的「一天聽一點」。

    在堅持分享的背後,其實是持續的學習跟自我修煉,這樣子讓我看見了超越原生環境的風景跟世界。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也被稱作一聲「老師」,我提供了很多朋友翻轉命運的學習機會,無論是從人際到溝通、從時間管理到人生規劃;透過實體的課程,或者是線上課程的形式,讓我見證到很多朋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我一回頭啊,我發現這些朋友的改變,卻引發了我自己更深刻的學習和前進。到頭來喔真正被改變的,其實是我自己。

    在這裡,無論你有沒有參與我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接收我所製作的內容,我都想要跟你說一聲「謝謝」~因為,是你圓滿了我的生命。

    最後呢,「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跳脫宿命的安排,那麼歡迎你「現在」就加入學習,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你不是生來是什麼就得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創造出了什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關於我們的原生的環境、關於我們的天賦、關於階級翻轉的部分。

    我想你一定很關心,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渴望,如同我說的,其實現代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沒有資訊落差的時代。

    只要你有心學習,到處都有資源;當然也包含「啟點線上學苑」為你推出的【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不只是會讓你打破一些面對生涯、面對生命的迷思,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你具體的作法。

    翻轉命運,從學習開始!歡迎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