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牛家莊麵食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牛家莊麵食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牛家莊麵食館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葉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 我是在民生社區長大的小孩, 一直想要好好介紹一下這個地方, 然後打開電腦會看到別人的文章都寫得很好, 就又作罷。 不過,好一陣子以前, 有個人跟我說, 我現在都不看那種風花雪月的小說了耶, 我只看對人有用的東西...... 這句話又莫名激起了我的鬥志, 到底我可以寫個什麼有用的東西來證明我...
牛家莊麵食館 在 葉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
我是在民生社區長大的小孩,
一直想要好好介紹一下這個地方,
然後打開電腦會看到別人的文章都寫得很好,
就又作罷。
不過,好一陣子以前,
有個人跟我說,
我現在都不看那種風花雪月的小說了耶,
我只看對人有用的東西......
這句話又莫名激起了我的鬥志,
到底我可以寫個什麼有用的東西來證明我是有用之人呢?
想一想就握拳來寫個民生社區私家小吃跟散心地圖!!
2.
首先,散心這種事情,
分成浪漫跟不浪漫,
沒小孩跟有小孩兩種。
大家都知道民生社區最美的就是富錦街,
可以從民族國小那邊停車開始散步(那裏的停車格蠻多的),
還有一家wooloomooloo的咖啡廳可以吃吃喝喝,
除此之外,我也挺推薦富錦樹台菜香檳,
有戶外座位也很愜意,還有鯉魚看。
散步的路線可以從富錦街走到新中街,
一大片樹海,
往外走到民生東路上的話,
中間有一家很棒的純泰國人的泰式按摩,
名字叫做Villa Thai Massage。
這家店的按摩非常舒服,
我都跟我爸說,
如果有人想自殺或是跳河,
我會想建議他先來按摩一下再考慮,
因為已經去過天堂了何苦再去呢。
我剛剛忘記這家店的名稱,
結果一查,
Google說我六年前來過這裡,
天啊是六年嗎是六年嗎?
我以前一個月就來一次的.......
#羅比快五歲了
#所以是總裁阻礙了我的天堂之路
3.
如果你是有小孩的,
我建議你跳過剛剛那一段,
直接從這裡開始看。
(現在才提醒有用嗎已經都看下來了......)
不管是泰式按摩或是咖啡廳都不要想了,
想要帶小孩放風又同時感到人生的愉快,
乾脆就從新中街這邊開始。
有個我自認是全民生社區最美又最大的公園,
我們家叫它大理石公園,
正式名稱是民生公園。
這裡到假日時刻,
會有孩子來騎滑步車,
老人在下棋,
很多不同的大小狗狗在散步,
還有一堆羽毛球,直排輪,
跟小小孩可以玩的溜滑梯。
我小時候很誇張,
還會有那種毛茸茸的大型的電動狗,
下面有輪子可以在公園騎,
騎20分鐘十元,
不是我在說,
當時騎起來超威風!!
關於民生公園,
我之所以推薦,
是我覺得自己在這個公園也得到了一番療癒的感覺,
以前國中讀書壓力大的時候,
我就會來這裡走個幾圈,
晚上的氣氛特別好,
如果你會下棋的話,
也可以來涼亭看老人下棋,
高手在民間。
4.
我喜歡的小吃店都在這個公園附近,
最有名氣而且很多人都會特別來吃的應該是財神擔仔麵,
我心裡覺得最好吃的是鯊魚煙,三層肉,跟清湯麵。
(相信我第一次來就是這樣點!!!)
不過每個人喜歡的不太一樣,
我爸好像都會點米糕,
我媽則是必吃虱目魚湯,
彼得說滷肉飯數一數二非常厲害。
#結果我今天興高采烈去吃居然沒開
#週日週一都公休大家別撲空啊嗚嗚嗚
5.
往前走一點,
就會碰到民生社區的三民圓環,
因為民生社區以前是空軍的宿舍區域,
所以講到外省小吃,
我覺得別地方都沒有這邊的好吃。
首推鹿家莊的山東白菜麵,
我跟彼得都喜歡吃乾拌的白菜麵,
可是同時,我又會單點一份白菜湯,
每次老闆娘都會說那你就點湯麵就好了,
我也不知道為何,
但我就是想吃乾麵然後再獨立喝一碗湯啊。
這家的牛肉餡餅好像也不錯的樣子,
彼得每次都吃,
不過好像是現作的關係,
所以只要點牛肉餡餅就要等比較久。
有趣的是,
鹿家莊旁邊的店一直在換,
我每次回去都是新的招牌。
我真心覺得不要在鹿家莊旁邊開餐廳比較好,
開個阿瘦皮鞋或是小林眼鏡這種可能比較持久。
#建議內用
#因為這家很佛心加麵加湯都不用加錢
6.
鹿家莊吃完,
過個馬路再往巷子裡走,
就可以吃我很喜歡的豆花伯綠豆湯,
豆花伯不太好找,
所以建議還是用Google地圖按圖索驥比較快,
以前住在附近,
我有一陣子不論吃什麼,
最後都以豆花伯作收,
他們家的花生豆花也很好吃,
位子很少,而且還會有一張桌子,
是他們家的小朋友在寫作業。
現在比較少回到民生社區了,
每次來,還是要吃懷念的豆花伯。
7.
走到新東街,
可以吃吃另一家名店蕭家牛雜湯,
我懷羅比的時候,
一直發癲每個禮拜都叫我爸媽去買給我吃,
我其實不敢喝牛雜湯,
我喜歡的是肉絲炒麵,
我爸喜歡炒米粉,
我妹則是牛肉炒麵加辣椒,
他們家的辣椒好像蠻好吃的,
我記得我妹都會要兩包。
另外,
蕭家牛雜湯是一個家族企業,
我跟我妹都私心覺得裏面的老媽媽炒的麵最好吃,
所以每次去買,
我都會偷看一下今天是誰在炒麵。
#可認明老媽媽是短髮大捲髮的女人
#哪個老媽媽不是這個髮型呢
8.
蕭家牛雜湯對面有一家晉園麵食館,
我還蠻常吃的,
番茄牛肉湯很鮮美,
還有肉絲炒年糕加高麗菜也很香甜。
另外,也是在新東街上,
有家我覺得超好吃的鴨肉店,
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它的名字,
總而言之在新東街20巷巷口,
它的鴨肉很嫩,切得很薄,完全去骨,
我會搭配竹筍湯一起,
如果有機會去嘗嘗味道,
請一定要點竹筍湯,
天堂啊天堂。
#我查到了原來這家叫作瘦哥擔仔麵
#這店名這麼搶眼為什麼不把招牌掛出來啊
後記:
今天的民生社區就先寫到這裡吧,
下回再繼續當個有用的人,寫寫別的地方。
至於我為什麼有時間寫呢,
因為本來全家要去大理石公園玩,
但是羅比在車上突然睡著了,
我跟彼得好無聊只好在民生社區裏繞來繞去。
而且很好笑,
我下車去拍幾張店舖的照片,
每次一舉起手機要拍,
旁邊就會有一兩個人,
很緊張地趕快衝到車子旁邊要開走,
我換個角度再拍,
又會有不同的人跑過來抓住車子的門把,
戒慎恐懼地看著我,
就這樣來回跑了好幾次。
咦我真的沒有要檢舉你們啊,
我只是想當有用的人難道看起來人有這麼差嗎!!!?
#歡迎民生社區人多多補充
#周末愉快 #有空來玩
牛家莊麵食館 在 阿咪生活亂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紀錄一下目前用環保餐具去買餐點沒大問題的店家,
那個,基本上我吃的店家比較局限,本人口味很麻煩,而且有些店家我都是以內用為主,所以能列出來的就不是那麼多,
但還是紀錄一下,給需要的人參考參考。
(可惜的是有些店家歇業,唉...可惜吶~)
【搖搖茶】
茶飲最簡單,畢竟有政府宣導,幾乎所有的搖搖茶店使用環保杯都沒問題,
而且現在搖搖茶店還能用載具、linepay、啥電子錢包的,可是走在環保前端(小鍾可愛用電子錢包付錢)。
一般搖搖茶大杯的份量在650cc~700cc左右,超大杯雖號稱1000cc,不過大概就是接近啦。
照片上的粉紅杯(690ml)拿去買大杯的搖搖茶是夠用的,但如果是50嵐,就會超過一點(裝太滿),大多時候店家會要我喝一口再蓋上蓋子,不過現在會用另外700ml的杯子去買。
現在固定會買的店家有:
50嵐(青茶)、可不可(綠茶)、新井茶(青茶)跟一芳(買綠茶的機率比青茶多)。
(當然也有拒絕往來戶,可是我不會講的...顆顆顆顆…)
【台中 中工二路、三路至忠勇路區域】
@廖媽媽粥
@八方雲集(小鍾如果忘了帶碗去還會被問「碗勒?」.. XD)
@媳婦小吃
@包子順(還是順包子,名稱不是很確定)
@幸念珍珠紅豆餅
@牛家莊
@五路鍋聖
@江家現炒
@麻醬小館
@鴨董當歸鴨
@黑豬排骨飯
@享喫麵線
【台中 永福路、福科路、TECH MALL、東海夜市、JMall區域】
@小阿姨腳庫飯
@永福豆花
@老唐揚古早味鹽酥雞
@阿木師赤肉羹
@南部肉燥飯
@李王麻辣專賣(涼麵)
@馥漫麵包(一般時間麵包都是裸賣居多,我用過矽膠袋、矽膠盒、牛皮紙袋等等購買過,店員也都很能處理)
@西屯路三段黃昏市場內的煎包等等(傳統市場還蠻好不塑的)
@老先覺(用1200ml的碗盛裝沒問題,只要請店家少給點湯就好)
@吉霸夯串燒(兩個年輕人把攤子弄得很乾淨,矽膠袋、矽膠盒、鍋子都買過,他們很能接受)
@吳記麵線
@品賀滷味(其他分店我們也去吃過,目前以國安一路的為主,因為比較近)
@炒滷味(餐車在國安一路金玉堂那個巷口,不確定何時會在)
@爆Q美式炸雞
@頂呱呱
@鬍鬚張便當
PS:
Sukiya不能用自備的餐盒,店家SOP問題,所以不用勉強;
至於吉野家我們曾經有用碗外帶過,可是基本上我們幾乎都是以內用為主,不太會外帶。
目前速食店我們不會自備餐盒,最多只有用自己的杯子去裝飲料(麥噹噹跟摩斯自備杯子還能集點),
雖然看過有人帶自己的餐盒去速食店採買,但也不是每間店都可以,
所以目前速食店的部份只有去頂呱呱買呱呱包時才用自己餐盒。
【台中 逢甲夜市區域】
@Q弟紅豆餅(目前店休,6/15後會在美妝店Innisfree旁開店)
@便當街內的地瓜球(陳媽媽燒烤旁)
【台中 勤美綠園道區域】
@Mr. Donut
【台中 中友百貨、一中街區域】
@麵包舞曲
【員林小吃】
@南門昌烤肉
@蕃薯市八寶圓仔冰
已經儘量的紀錄,以後或許會陸續增加。
在2016年6月之前就開始使用環保杯,幾乎每天會喝上1杯搖搖茶、有時候還喝到2杯,
粗略計算一年至少也喝到300杯飲料,用自己的杯子裝,不單單省掉300個一次性杯子、也省掉這麼多的吸管。
2017年9月開始用碗來買便當(或麵食等餐點),假設一個月買15次便當(或麵食等),一年下來就可以省下360個免洗餐盒(碗)(2人份的),累積下來的垃圾量也頗可觀的。
說真的,我沒有後代,所以地球以後變怎樣也不是跟我很有關係,
但是,我還是希望能給其他人的後代有美好的環境,所以能做多少就儘量去做。
其實這些也不是那麼困難做到,帶習慣就成自然,小鍾用得很順手呢,畢竟便當都是他去買,店家跟他很熟了.. XD
#減塑生活
#習慣會成自然的
牛家莊麵食館 在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政府周邊有一些開了很久的館子(算是老店),如江夏麵食我超過10年沒吃了,反倒這幾年跟家人吃飯還有上門過旁邊的牛家莊、雲泰館,所以這次便揪人來找回一點記憶。
朋友點的番茄牛肉麵我只喝了點湯,沒有很重的牛肉味,較多番茄的微酸輕甜讓人覺得舒服,蒸餃透亮的皮讓我聯想到台北亓家,亓家以當年印象是較之美味,江夏口感不壞帶有肉汁,就是調味少了點特色,容易感到無趣,粉蒸排骨同樣少了點個性,醃製口味也輕,不過底下的地瓜頗甜,餡餅則吃吃"老家"即可。
最中意的反而是蔥油餅,並非屬於一吃之下就會覺得特別好吃的那種,沒有濕潤多汁的滿滿蔥花、也沒有煎烙到酥脆的餅皮... 單純就是帶點Q勁的嚼度,可我特別喜歡那股少許蔥以及麵餅調和出來的香氣,不需沾醬單吃便有很好的感受,質樸好味型,這就很視個人喜好、欣不欣賞了。
http://thudadai.pixnet.net/blog/post/67986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