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牛奶入境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牛奶入境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牛奶入境香港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很多手足被趕盡殺絕,死傷無數。 倖存的手足們紛紛說要移民,離開這個傷心地。 每個手足離開前,我都逐一跟他們道別。 「為什麼你不走?」他們總是問我。 「不了,香港的魚比較對胃口。」我。 「留下來會死啊!」 「我想死在香港。」 我沒有怪責離開的每一個手足,只希望他們走了,就別再回頭。 忘記跟...
牛奶入境香港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5 14:54:39
最後一次跟香港朋友們 @instaden @psyche.po 在台灣見面的時候就是草泥馬🦙這裡。 以前很輕易地常常相約無論是在台灣或在香港都是很方便的、總有理由飛來飛去無論是工作的理由、拍攝的理由、轉機的理由(反正就是一堆藉口跟理由😂)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都是很容易的。 義順牛奶公司的燉奶也一路...
牛奶入境香港 在 m a r c o s o r a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4:04:24
🇯🇵 話說今次日本去成差唔多半個月帶得太多衫褲所以個喼都唔多夠位買嘢,手信都買得好少,仲要大部分都係朱古力xD . 去日本必買嘅kitkat,今次去好似冇乜特別吸引嘅新嘅口味,係個柚子酒幾得意,發覺佢哋酒味嘅款式份量都係特別少,平時一盒有十二粒佢就得九粒個盒仲要特別大,食落有柚子香但同時都好重酒味下...
牛奶入境香港 在 90's HK????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8:27:50
蛋糕布丁 . 日本真係好多唔同款式嘅布丁,而且好多都出神入化咁,去一次旅行都真係要食返幾杯❤ . ·牧場牛乳蛋糕布丁 (288yen稅込) 呢個布丁造型白雪雪,面層仲印咗隻牛牛圖案,好cute😍,點解話係三重滋味,因為佢頂層係牛乳蛋糕,中間係一層cream,最低係牛乳布丁,蛋糕好濃牛奶味,好軟熟,牛...
牛奶入境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手足被趕盡殺絕,死傷無數。
倖存的手足們紛紛說要移民,離開這個傷心地。
每個手足離開前,我都逐一跟他們道別。
「為什麼你不走?」他們總是問我。
「不了,香港的魚比較對胃口。」我。
「留下來會死啊!」
「我想死在香港。」
我沒有怪責離開的每一個手足,只希望他們走了,就別再回頭。
忘記跟大家介紹,我是一條中華白海豚,正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
早在幾百年前,香港仍未被英國殖民之前,我們一班手足就在香港定居了,我們世世代代都在屯門和大嶼山的海域生活。
首次在1637年被一名英國的旅行家及商人在航海時發現,當時他在日記中記錄,他看到一條「劍魚」,皮膚白得像牛奶,有部分皮膚比較紅潤。
的確,我們奶白色的身上帶有深色斑點,初生時全身呈深灰色,隨著年齡增長淡化為獨特的粉白色。
對於香港的漁民,我們是不受歡迎人物,哈哈哈。因為手足們一出現,海裏的魚都跑光了。我們的主要糧食是魚、魚、魚還有魚。我們休息或遊玩都會在淺水海域活動,等待潮漲時覓食。
所以漁船出海時看到我們的蹤影,總會搖頭嘆氣,更有俗語說我們是「烏忌白忌」。
香港的發展迅速,漁民也紛紛上岸,香港人對我們一直以來都認識不深。其實有沒有受到人類關注,我們一點也不在意。
但直至1990年初,香港環保人士突然將我們保育起來。為什麼呢?
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興建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我們才得到大眾關注。另一方面,因為興建機場要大量填海,我們的居住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白海豚被選為「回歸吉祥物」,更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和「海上國寶」等稱號。
吉祥物?是什麼東東?!可以吃嗎?
我只知道在1998年7月6日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正式啟用,我們的手足只剩下250條。
雖然數量銳減,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表示,因為在台灣西岸、越南、泰國、印尼和印度都有我們手足的蹤影,所以沒有被定為瀕危物種。
然而,在香港海域的手足已所剩無幾。但我們這「吉祥物」的減少,並沒有阻礙香港經濟發展進度。
海上交通日漸繁密,統計每七分鐘就有一艘船經過,高速客輪船引擎的高頻噪音,妨礙我們在海裏溝通與導航。2015年,一位年輕的雄性手足,不慎被螺旋槳葉片幾乎割斷尾巴。
當時的普查團隊編定手足編號為WL212,海洋公園派人將手足撈起送往公園救治,並將六歲的手足為名「希望」。
諷刺的是,「希望」在四日後傷重不治。
人類總是這樣,口喊著保育,所做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又過了幾年,機場決定增建第三條跑道,彷彿誓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反對聲音愈來愈強烈,2014年香港機場管理局就在宣傳單張中解釋,在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有「39至339平方公里不等」的水域作為中華白海豚棲息地。
請問,我需要說謝謝嗎?單單是第三跑道,就讓我們喪失6.5平方公里。
政府說,他們所行的政策是「先建興,後保育」。
真可笑,我們都死了,還保個屁啊?!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在廣東珠海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其中一篇文宣寫:『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這個承諾我們保住了。』
而我們在香港海域只剩下32條。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終於都迎來轉機,因為肺炎疫情的關係,各國都封鎖出入境,海上航行班次大減,在2019年底,數量回升至52條。
手足們回來了,但我知道這只是短暫的時光。
我只想說一句:「手足,走了就別回頭啊。」
喜歡歷史故事?花半秒like & share
在香港被消失前,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全書以故事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繪畫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牛奶入境香港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那些中國方言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朱思思
馬鈴薯、薯仔、土豆、洋芋,哪個說法是對的呢?
答案是以上皆是,因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使用習慣而有不同的名稱。一般來說,「馬鈴薯」(potato)是統稱;而「薯仔」是香港、廣東等粵方言地區慣用的稱呼;「土豆」則是東北一帶等使用官話方言地區的流行稱呼;而「洋芋」的叫法常見於台灣地區,在吳、湘方言中也是常用叫法。關於「馬鈴薯」稱呼不止於此,有興趣的同學可参考項夢冰、周焊培〈漢語方言裏的馬鈴薯〉等文章,今期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甚麼是「方言」。
方言,以字面而言就是「地方使用的語言」,據《漢語大詞典》中「方言」詞條解釋:「語言的地方變體。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通行於一個地區的話」。「方言」可以說是相對於「標準語」,同時又是集中在一個地區發展成具特徵的「通行語言」,如王維〈早入榮陽界》詩言:「人見風俗,入境闻方言」。
十大地方通行語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同時有着悠久歷史,故而發展出不下數百種方言,有的隨着時間而消失,有的則合而為一,發展成更趨成熟的語系。時至今日,各種方言仍不斷地在發展、變化。早在1900年,學者章炳麟於《書》提出將漢語方言分為十區;後有不少學者提出「七分」的說法,長時間為方言學界普遍接受。就官方而言,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除確定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外,也依此說,將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閩方言。但如上文所言,語言無時無刻都在變化,故2017年教育部發布《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中(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將漢語方言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方言、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
普通話VS方言
說到方言之間的差異,一般體現於詞彙、語法(如語序)、句式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前文提及的「馬鈴薯」,就是方言詞彙使用差異的典型例子之一。諸如此類,常在生活中引起不少的趣事,例如「土豆」在東北地區是馬鈴薯,但在台灣或福建等地區,因「土豆」和「花生」在閩方言的發音類似(近似粵音「拖逗」),所以有時「土豆」在當地指的其實是花生。
不過方言皆源自共同的母語——古代漢語,因地理、歷史、社會等種種因素而漸漸有異,可謂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詞彙、語法方面彼此都存在一定的對應規律。
小總結
每種方言均承載着特別的歷史、文化等內涵,繼而組成博大精深的漢語言系統,這是決決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雅俗之別,卻無優劣、高低之分。如今隨着時代發展,人口流動更勝從前,即使不必到訪當地,也能在生活周邊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講着不同的方言,對此我們應予以尊重、珍視每一種不同的方言。
(本文曾於2020年12月11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悅讀語文 #方言 #土豆 #馬鈴薯 #薯仔 #洋芋 #土豆仁湯 #牛奶煮花生 #七大方言 #十大方言
牛奶入境香港 在 空姐報報Emily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空服員在外站做什麼?
我個人覺得空服員在外站最愛做的有兩件事!
1️⃣吃飯店自助式早餐
空服員其實認真說起來,最常吃的就是飯店的自助式早餐🍳
原因是飯店會給我們優惠價,打完折都比一般客人少付很多👛
比如之前飛歐洲11歐的早餐吃到飽,對組員來說根本天堂!
我們又有一餐就要吃夠本的心態,所以大多數組員也都會早餐故意吃很飽,然後下一餐就是晚餐了
我們心中都有各飯店自助式早餐的排名📊
像法蘭克福的自助式早餐就很受歡迎,除了有現做手工巧克力牛奶以外,現炒歐姆蛋,麵包都很好吃,早上竟然還有香檳耶!🍾🍾
可以讓有些同事一早就免費買醉~😂😂
難怪大受歡迎啊!
2️⃣狂掃超市的食物
組員必去的地方就是超市,不過有些超市在比較遠的地方,飯店有安排接駁車就更貼心,大包小包也不用提得上氣不接下氣!🚌
據我的觀察很多同事非常愛買菜,香港入境可以帶很多東西,在國外買如果比較省,大家就會扛回來。
像是水果、西班牙生火腿(但台灣不能入境)🍖
我自己在超市都會買當地好吃的零食餅乾,然後就是水果和優格🍎🍇
國外的優格根本超無敵又便宜,買回來在飯店冰箱冰著,兩天把它嗑光!
現做的餐點或微波食品,組員也很愛買,如果不想出房門就會一次去超市買完,接著三餐都在房間搞定了!🍲
國外的酒也很便宜,所以喜歡喝的同事也會買回家
有沒有很意外,不是去知名景點打卡拍照,也不是一直買精品等等,這些都是刻板印象啊!🇫🇷📷
你們還有好奇空服員在外站的哪些事嗎❓
#休假來點輕鬆的主題
🎧這裡聽:https://lihi1.com/4bZf7
本集精華:
📍外站津貼的外幣怎麼領?
📍空姐在外站最喜歡做的2件事是什麼
📍飛外站的好處&缺點
📍疫情中的外站生活有哪些變化
✈️這集節目的航空小知識單元:Cockpit Crew
聽了這集有任何的想法,歡迎告訴我喔❤️
對了對了提醒一下大家
想看更多有關有趣飛行或是激勵的故事,我會先放在IG上
記得可以追蹤我的IG喔,有時候還會有臉書沒出現的彩蛋
🎬Emily IG: Instagram.com/emily_c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