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杏昌--醫療耗材代理商
杏昌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從事任何研發、生產、製造
唯一的業務是從歐美日進口醫療產品
到台灣、中國、東南亞市場販售
其中台灣銷售為主(99.57%)、亞洲銷售為輔(0.43%)
代理銷售四大類產品:
1.人工腎臟、血液迴路管(佔總營收44.94%)
2.透析藥水、紅血球...
1788杏昌--醫療耗材代理商
杏昌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從事任何研發、生產、製造
唯一的業務是從歐美日進口醫療產品
到台灣、中國、東南亞市場販售
其中台灣銷售為主(99.57%)、亞洲銷售為輔(0.43%)
代理銷售四大類產品:
1.人工腎臟、血液迴路管(佔總營收44.94%)
2.透析藥水、紅血球生成素(佔總營收29.37%)
3.洗腎機、機器用消毒藥水(佔總營收5.61%)
4.其他像牙科材料、租賃、醫材保健等等(佔總營收20.08%)
上游製造商:
主要來自品質較好的歐美、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公司
以下列出杏昌上游重要的製造商
(已與杏昌簽約並負責銷售經營)
(日本)TORAY:人工腎臟、洗腎機、心導管、肝癌導管
(美國)BAXTER:人工腎臟、洗腎機、透析藥水
(瑞士)ROCHE:紅血球生成素
(日本)OLYMPUS:牙創保護材、人工真皮
由於杏昌長期經營績效良好
客戶與代理產品幾乎年年穩定增加
如果你去翻杏昌的年報會發現
從1989年代理TORAY的血液透析產品起家
之後幾乎每年都有新增產品和上游客戶 我真的列不完
因此不難看出這公司積極經營的企圖心
以下為近三年新增的產品:
2018年新增代理Drager呼吸器產品
2019年推廣KEYSTONE口腔修復膜產品到中國市場
2020年增加經銷ABBOTT心臟支架及JOIMAX脊椎微創內視鏡設備 和正式進軍印尼
公司基本資料
1.股本:3.7億元 2.目前市值:40.7億元
3.目前本益比:14
4.ROE:連續五年在13.46%~ 15.84%之間徘迴
5.EPS:稍有上下波動 但長遠來看是逐年增加
上游客戶都是歐美日廠商 今年由於新台幣的強升
貢獻杏昌在Q1、Q2的業外上有部分匯兌收益進帳
預測今年EPS又可以回到7元以上(目前股價110.5元)
每年的配息從2008年至今跟隨著EPS的上升越配越多
6.籌碼: 董監持股高達29.14%、外資10.61%、投信0%
董監持股比例跟其他績優股的比例可說是非常相近
(好樂迪:38.26%、花仙子:22.96%)
代表公司內部人對自家公司的信心度
而從年報來看會發現大董東名單裡
有兩檔國際級基金分別是
渣打託管富達北星基金(擁有1952張佔5.42%)
渣打託管富達清教信託:
富達低價位股基金(擁有1489張佔4.14%)
其中富達低價位股基金由知名的Joel Tillinghast 掌管
1991 ~ 2020年間此基金年複合報酬率高達14.55%
這兩檔基金就佔了外資10.61%中的9.56%
顯示籌碼相當集中阿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 每年的新增洗腎人數逐年成長
從97年的9,387人到106年11,887人
這只是每年的新增人數喔
再來看洗腎的總人數則是
從97年58,163人增加至106年的82,031人
為什麼呢? 因為醫療的進步
讓需要洗腎的人能夠延續生命 死亡率低
但是飲食不健康 不斷把新的人送進洗腎俱樂部裡
如此不斷有人進來 但離開的人少
自然累積的洗腎需求就越來越大了
未來海外市場的部分:
杏昌已經於2020/02完成印尼的分公司設立
部分產品都順利取得了銷售許可證
估計今年底可以開始貢獻營收
至於洗腎概念股只有這檔嗎? 台灣有三大洗腎概念股
分別是位於上、下游的4104佳醫
位於中游的4107邦特和上游的1788杏昌
[上游:洗腎機(血液透析機)、中游:醫療耗材、
下游:洗腎中心]
因此想投資此商機的人也可以去研究另外兩檔呦
大家都認識ic通路商大聯大
而在醫療耗材也有著相似的營運模式就是杏昌
最後我希望秉持著巴菲特的精神: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
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這檔唯一的顧慮就是市值太低 交易量小
因此風險考量下列入衛星持股
但我仍然認為它會繼續成長
雖然我持有洗腎概念股
不過還是希望大家多注意飲食健康
一但要開始洗腎 人生就會辛苦了
#存股 #台股 #股票投資 #洗腎 #杏昌生技 #投資理財 #個股 #股票分析 #股票
牙科消毒藥水 在 牙科太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事情有時候不是這麼表面」
這種事情真的層出不窮
你多說了,被誤會眼紅
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住要說一下
#不然患者很可憐
#我也會內傷
我曾經遇見一個,
非常非常非常焦慮的阿姨
連他自己都說他快要瘋掉要吃藥了
一開始諮詢,
就不斷的跟我抱怨之前的醫師都不聽他的說(指)話(揮)
造成她種種不舒適
*但我聽起來醫師的處置,中規中矩。
然後止不住的誇獎她找的
沒有牌照的,
人家口碑介紹的密醫,
幫她拔牙,就不痛了
(如果拔牙不痛就好,我每個都拔掉,輕鬆愉快❤️)
但她來找我的主訴就是
「牙齒被拔掉了,她沒牙齒怎麼辦」
欸~因為缺牙缺太多
連牙橋都沒辦法做了
只能做活動假牙或是植牙
然而,
建議活動假牙阿姨覺得麻煩
建議植牙覺得超級超級超級害怕
說他看過報導說:植牙有縫隙會細菌感染
#牙科人應該都知道我說的那個常常出現在長輩line群組的文章
#真的是解釋的好累
於是,
在鬼打牆無限迴圈的第三百萬次後
我實在是忍不住,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後說:
「我能理解阿姨很害怕感染」
「不過,除非現在全世界讀到的所有論文,課本,臨床研究都在騙人。不然,植牙在專業妥善的處置下,是可以信賴的療程」
「但,我想要提醒阿姨。像是妳之前在密醫做的拔牙,屬於侵入性療程,感染的風險相對高出很多。我建議還是要小心感染控制的問題。」
「我們診所使用的器械都需要無數流程,浸泡在進口消毒藥水,超音波震盪,人手大量清水再度刷洗。特殊消毒袋單獨包裝。每一包都寫上消毒日期,進醫療中心等級消毒鍋,預抽真空高溫高壓消毒後。再度紫外線消毒。才會使用在患者身上。」
「還需要定期檢測消毒鍋的效能。超過期限未使用的器械再度消毒。診療椅的管線每日使用進口特殊消毒水清洗,所有的出水口用水,定期檢測,合乎生飲標準」
「我們在看不見的地方,需要花非常多的人力物力時間,務求患者安心就醫」
「你真的了解密醫的消毒流程?以及會到密醫就醫的患者群的身體健康狀況嗎?跟他們共用可能沒有標準消毒的器械,放心嗎?」
阿姨瞬間瞪大了眼睛
無法相信,
原來有這種事情
他最擔心的事情
居然恰恰可能發生在她身上
#牙科太太
#看牙齒跟結婚一樣
#結婚前瞪大眼睛仔細評估
#結婚後好好相處
#不要看著人家有錢就搶著嫁進去
#哪有這麼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