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牙瘡抗生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牙瘡抗生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牙瘡抗生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牙瘡抗生素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藥事知多D】暗瘡藥知多D:抗生素 暗瘡藥有很多種。 其中一種便是抗生素。 至於抗生素到底又跟暗瘡有什麼關係呢? 哦,在相當程度上,暗瘡其實算是一種細菌感染,主要源自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這種厭氧菌(Anaerobes)。 痤瘡桿菌較容易生存在一個低氧、...

  • 牙瘡抗生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4 10:13:03
    有 102 人按讚

    【藥事知多D】暗瘡藥知多D:抗生素

    暗瘡藥有很多種。

    其中一種便是抗生素。

    至於抗生素到底又跟暗瘡有什麼關係呢?

    哦,在相當程度上,暗瘡其實算是一種細菌感染,主要源自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這種厭氧菌(Anaerobes)。

    痤瘡桿菌較容易生存在一個低氧、無氧的環境。要是毛囊出現堵塞,便可能會製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刺激痤瘡桿菌大量繁殖並分解皮脂成為游離脂肪酸誘發暗瘡。

    所以理論上,只要能夠KO這些痤瘡桿菌,便可能會減少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的產生,治療暗瘡。

    至於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兩類:

    一、四環素(Tetracycline),例如Doxycycline、Minocycline、Tetracycline

    除了可能會KO痤瘡桿菌外,四環素原來還可能會減少皮脂腺(Sebaceous Gland)裡的角蛋白(Keratin),減少毛囊角栓(Follicular Plug)的產生,減少毛孔堵塞。[1]

    在副作用上,因為四環素能夠跟鈣質結合,所以較容易會沉積在一些鈣化進行中的組織裡,例如正在處於發育時期的牙齒、骨骼,從而可能會造成色素沉澱,讓牙齒發黃、染灰、變啡,影響外觀,所以一般不建議孕婦、10歲以下的兒童使用,一來避免妨礙胎兒的骨骼成長,二來減少兒童的牙齒出現變色的機會。

    還有四環素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光敏感性(Photosensitivity),俗稱「光敏感」,簡單說,便是「見光死」……不、不、不,更正,應該是見光便致敏。所以一般建議需要做好防曬措施。

    在用法上,因為四環素能夠跟鈣質結合,自然不宜跟奶類製品、豆類製品、乾果果仁、綠葉蔬菜(例如波菜)這些蘊含豐富鈣質的食品同服,避免裡面的鈣質妨礙四環素在消化道的吸收。

    所以最理想的服藥時間當然是餐前服用,目的在避免兩者在消化道裡相遇。

    相較Tetracycline而言,Doxycycline的藥效較佳。

    至於相較Tetracycline而言,Minocycline的藥效同樣較佳,因為Minocycline擁有較大的脂溶性,所以較能滲進皮脂腺裡面提升藥效。[2]

    在副作用上,相較Doxycycline、Tetracycline而言,Minocycline的副作用較多[3],這或許是因為Minocycline的結構跟Doxycycline、Tetracycline略有不同吧?

    所以Minocycline還可能會出現其他副作用,例如皮膚色素過度沉著(Hyperpigmentation)。[4]

    二、Macrolide,例如Erythromycin

    除了可能會KO痤瘡桿菌外,Macrolide還擁有消炎的技能,紓緩暗瘡的炎症症狀。

    說到暗瘡,相較四環素而言,兩者的藥效沒有明顯的差異,不過Erythromycin的抗藥性一般較高。[5][6]

    針對抗藥性,常用的對策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要是Erythromycin結合鋅(Zinc),便可能會促進Erythromycin進入毛皮脂單位(Pilosebaceous Unit)提升實力。[7]

    第二,要是Erythromycin配合Benzoyl Peroxide這種外用暗瘡藥,內外夾擊,雙管齊下,理論上,或許可以減低出現抗藥性的機會。

    在副作用上,主要是腸胃不適,所以一般建議餐後服用。

    在使用上,相較四環素而言,Erythromycin一般是後備。簡單說,一般只會在四環素這個正選不能上場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例如用藥者不能適應四環素的副作用,或者痤瘡桿菌已經對四環素出現抗藥性。[5][6]

    (如欲了解更多用藥資訊,歡迎看看「小小藥罐子」網誌。)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MojMd6q7XnESMWwldPhQ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Reference:
    1. Sadick NS. Antibiotics: unapproved uses or indications. Clin Dermatol. 2000;18:11-16.
    2. Chosidow O, Poli F, Naline E, et al. Comedonal diffusion of minocycline in acne. Dermatology. 1998;196:162.
    3. Sturkenboom MCJM, Meier CR, Jick H. Stricker BHC. Minocycline and lupuslike syndrome in acne patients. Arch Intern Med. 1999;159:493-497.
    4. Mouton RW, Jordaan HF, Schneider JW. A new type of minocycline-induced cutaneous hyperpigmentation. Clin Exp Dermatol. 2004;29:8-14.
    5. Ross JI, Snelling AM, Carnegie E, et al. Antibiotic-resistant acne: lessons from Europe. Br J Dermatol. 2003;148:467-478.
    6. Eady EA, Gloor M, Leyden JJ.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resistance: a world wide problem. Dermatology. 2003;206:54-56.
    7. Tan HH. Topical antibacterial treatments for acne vulgaris: comparative review and guide to selection. Am J Clin Dermatol. 2004;5:79-84.

  • 牙瘡抗生素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9 16:46:10
    有 359 人按讚

    🍼 #鵝口瘡 (口腔念珠菌感染)🍼
    寶寶嘴巴出現白白一塊一塊的,是 #奶垢❓還是鵝口瘡❓
    為什麼會有 #念珠菌 感染❓ #奶嘴 沒清潔乾淨⁉ #黴菌藥不能隨便停,會無法根治⁉

    --
    📣 Q1. 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八成是白色念珠菌造成。念珠菌其實 #廣泛存在於人體,皮膚、腸胃道、產道都有。沒有鵝口瘡的人, 60%口腔其實也有念珠菌。🤔

    嬰兒出生後經由產道及接觸照顧者就會獲得 #念珠菌的移生。其中2-5%的寶寶因 #免疫力還未成熟,加上口腔清潔不佳等因素,會得到鵝口瘡,尤其 #6個月以下 寶寶常見。👻

    --
    📣 Q2. 和 #奶垢 怎麼區分❓鵝口瘡會有什麼 #症狀❓

    奶垢可以 #擦得掉,並且黏膜 #完整不出血。✨
    鵝口瘡白色斑塊刮除會 #有出血,因為念珠菌有吃到黏膜表層。😱

    口腔黏膜、顎、舌頭、口咽等都可能會佈滿白色斑塊。從 #沒症狀 到 #嘴巴痛、#食慾減低、黏膜燒灼感、吞嚥困難…都可能。😢

    --
    📣 Q3. 怎麼治療呢❓

    首線會使用 #抗黴菌藥物 (Nystatin) #局部擦拭
    📌一天四次
    📌劑量依年紀增加調整
    📌一般治療7-14天
    💥 #白色斑塊消除後,仍要 #再使用2-3天才能根除 (因有看不到的感染)

    局部擦拭 #效果不好,或有免疫功能缺乏的人才使用口服黴菌藥🎯

    --
    📣 Q4. 奶嘴清潔超重要💥

    發生鵝口瘡後,請 #立即更換奶嘴、奶瓶奶嘴、牙刷。📢

    #親餵的媽媽,雖然不一定有感染念珠菌症狀 #乳頭也是要擦拭黴菌藥治療💓

    (乳頭感染念珠菌會有紅、裂痕、癢、灼燒等症狀)

    注意2-3個月 #更換奶嘴 (加拿大兒科學會建議),有破損、質地改變或霧化提早更換。🦠

    平時用完奶嘴以 #清潔劑搓洗乾淨、再使用沸水 or 蒸氣 or 紫外線 #消毒、最後 #烘乾 或晾乾。🌟

    --
    📣 Q5. #反覆 鵝口瘡要注意什麼⁉

    📌 #口腔衛生不佳 (到處亂抓亂吃、沒刷牙)
    📌 奶嘴、奶瓶 #清潔不乾淨 (或還有其他感染源)
    📌 吸入性類固醇 (使用完噴劑要漱口)
    📌 常使用 #抗生素 (反覆感冒、抗生素使菌叢改變)
    📌 #免疫力下降疾病 (糖尿病、HIV…)

    --
    我們家的弟弟小時候也因為嘴嘴用太久沒更換,長過鵝口瘡,#嘴巴流血疼痛,#食慾變差😭

    經過這次經驗後,每次都會認真清洗消毒嘴嘴,並且2-3個月就更換💪不再偷懶😳這邊也提醒各位忙碌的家屬喔~💗

  • 牙瘡抗生素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01 22:11:38
    有 2 人按讚

    《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

    曾被宣告只能再活半年...臺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李豐》醫師,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

    返回台灣後,曾任教臺大醫學院及擔任臺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

    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

    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

    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當我40多年前被診斷罹患癌症,並被預估只能再活半年時,我有接受手術,無數次電療,還有一次化療,但是腫瘤始終屹立如山。

    當我改變主意不再治療以後,我做了很多改變,堅持下來的結果,我的細胞的自癒系統發揮了功效,讓我與我的癌細胞和平共處。

    而且,如果我繼續努力,我相信我的癌症不會再發。

    當我30多年前因為背傷,一再復健都好不起來,甚至要靠輪椅過日子的時候,主治醫師認定,我的背傷會越來越壞,一直到我死的那一天。

    那個時候,我才警覺,我又要靠自己了。於是我非常辛苦地開始學瑜伽、靜坐、並一點一滴地在進步,

    如今,我不但不需要輪椅,可以走來走去,常常爬山,還爬上過玉山。

    當我把我的經驗,及細胞自癒功能的理論,與病人分享後,如果病人肯認同,又肯靠自己的力量去幫助自己的細胞的話,細胞的自癒功能,自然會顯現出來。

    很多癌症病人的癌症因此沒有再發,很多症狀不再依靠藥物。也有高血壓的病人血壓下降,可以不再吃藥。

    也有皮膚病,像紅斑性狼瘡之類的病症,可以因為改變體質而緩解。

    我的專業是細胞病理,當我對自己的專業研究越深,研究越透徹,才發覺,生病幾乎都是咎由自取,自己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不給它超生的機會,身體才會沒有機會復原。

    如果透過自我反省,努力作飲食、生活及心態上的改變,建立起善待自己的細胞的習慣,細胞自然會樂意地配合,讓細胞的自癒功能茁壯,有病的人自然會獲得改善,沒有病的人也會更健康。

    人可以不生病!

    我的身體本來還蠻好的,可是罹患癌症以後,又是手術、又是電療、又是化療,體質便慢慢變差,很多副作用都一一出現,我也免不了在住院又出院的模式中過日子。

    1986年10月,我又因為肺炎而住院,卻在治療的第3天,因為受不了藥物的毒性而發生了中毒性肝炎,主治醫師不敢再用藥,又不敢讓我出院。

    因此我在醫院裡住了一個月,每天的活動只有靜坐與睡覺,一個月之後,肺炎竟然不藥而癒。

    現在看來,這不就是細胞自癒能力的明證嗎?

    當時我沒有想到這個,卻明白,藥不能再吃下去了。

    因為一向生病或疼痛所用的藥,已經使我變成肚量很大的藥罐子。

    藥吃太多,肝臟早就到了生病的邊緣,輪到這次住院才吃幾顆抗生素,便成了最後一根稻草,肝臟抵擋不住,於是呈現中毒的現象。

    果然從那以後,我沒有再吞進任何一顆藥丸,包括維他命丸。

    設定「要健康」的目標,努力就有可能達到 !

    肝臟如果不加以照顧,以後還會再出事。可是在西醫的眼裡,肝中毒之前,我的肝功能檢驗是正常的,也就是他們認為我的肝臟是正常的。

    在肝中毒之後,再抽血檢驗,肝功能又已回復正常,所以西醫是認為沒有什麼需要照顧的。

    這件事情,讓我看到了西醫的極限,我決定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索醫療問題,並以自己為實驗對象,去嘗試,目標是:不要再住院。

    我的嘗試,有成功、有失敗,但總的來說,健康的情形是在進步,體質在慢慢的改好。20多年來,我沒有再住院。

    這次住院,果真是我的最後一次住院。而且,這些年來,我也沒有再看過西醫,沒有做過癌症追踪檢查,除了看幾次牙齒以外,我也沒有用過健保卡。

    現在我的目標是:臨終無障礙。也就是說,我不要再生病,不要再住院,到臨終的時候,笑笑地跟大家說再見。

    辦不辦得到呢?

    如果我不定下這個目標,我是鐵定辦不到,定下這個目標,有了努力的方向,也許就會辦得到。

    何況20多年來我都辦到了,近幾年來我的健康狀況進步更多。我已經滿70歲,隨時說再見,我都非常快樂了。

    《生活要規律》

    在細胞世界裡,細胞在不同的時段,會進行不同的工作,這點非常特別。

    因為體內任何工作,都需要血液,可是血液有限,不可能同時提供給所有組織,於是在設計上,血管會在不同的時段,依不同的頻率而共振,讓某一經絡上的所有組織,氣血特別充盈,工作更加順利。

    一、早上5~7點,是解大便、排廢物的最佳時段

    譬如早上5~7點,大腸的氣血充盈,大便應該這個時間排出,把昨天生產的廢物排光。如果這個時段不排光,廢物堆在腸裡,便會變成宿便,或者養細菌,或者產生毒素,都對身體不利。

    又譬如早上7~9點,胃的氣血充盈,這個時候吃什麼都容易消化。

    到下午3點以後,腸胃道的氣血便比較不足,吃下去的東西,比較不易吸收。

    古語說:早餐要吃得好,中餐要吃得飽,晚餐要吃得少。其實就是指出,早餐中餐吃得好,身體比較容易得到養分,晚上吃的,卻往往成了身體的負擔,所以要吃得少。

    可是,現代人剛好相反,早餐常常不吃,或者吃得很簡單,但是晚上卻吃大大的一頓,堆在腸胃裡,不易消化,也不易吸收,於是變成廢物,到處堆積,久而久之,身體怎麼可能不生病?

    二、晚上11點到早上3點,應熟睡讓細胞專心工作

    又譬如晚上11點到早上3點,肝膽系統的氣血最充盈,這個時候,最好已經睡熟,讓肝膽系統的細胞可以慢慢把白天所造成的廢物或者毒物解決,以便利排出去。

    同時,這個時段也是造血的時候,因為血液細胞的耗損率很高,不隨時製造新的細胞來補充,便會不敷使用。

    所以,這個時段,應該是熟睡的,細胞才能專心工作。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是古人傳下來的教訓,誰都讀過,可是現代人卻顛倒做了。

    自從發明了電燈,電燈普及的地方,人們開始晚睡,電視出來之後,又更晚了,上網聊天、網路遊戲流行後,連學生與兒童都睡得越來越晚。

    晚上該睡卻不睡時,所有氣血便硬是被抽調去大腦、去眼睛、或者手腳,肝膽系統及造血系統的工作便沒法順利進行,久而久之,誰能不生病呢?

    三、把吃飯睡覺時間調好,細胞自然給主人好的回饋

    知道了細胞的運作方式,如果我們想不生病,或者是現在已經身體很衰弱、體質很不好的人,想要改善體質,起碼就有了個下手處。

    把吃飯的時間與方式改好,把睡覺的時間調好,完全配合細胞世界的規律,那麼,慢慢地,細胞自然會給主人很好的回饋。

    不過,要看到效果,這樣的生活規律,便必須持之以恆,日日如是,時時如是。不可以做做停停,或者常常犯規,或者一日捕魚,十天晒網。這麼做,都會給細胞世界帶來困擾。

    在軍中,要把所有軍人的心都帶到萬眾一心的境界,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為每一個軍人都有各自的一顆心,雖然在同一時間,有可能卻在想不同的東西。

    可是,在細胞世界裡,情形便完全不一樣,細胞不會有二心,不用考慮到細胞的層次,只要想辦法把念頭管好就好,這比軍中管軍人們的心要簡單得多。

    要把念頭管好,說容易很容易,說難也很難。

    說容易是因為念頭的主人就是自己的心,只管一個人的心,要比管那麼多軍人的心,當然容易得多。

    可是,要管好一顆心,其實也不容易,因為外面的誘感實在太多了。

    晚餐的時候,人最放鬆,太太又煮了一桌好菜,說不定還有孩子在旁邊,說著說著,便吃撐了。

    或者面對著電視,看到好節目,又逢週末,明天不用上班,於是放任自己,看著看著,便天亮了。

    這樣的情景很熟悉吧?

    以前,病人也常常跟我討論,要如何才能做到生活有規律,以及到底怎樣才算規律這一類問題,不過還是很難克制自己。

    一直到我向他們說明細胞世界的運作情形,要求他們要尊重細胞及悲憫受苦的細胞之後,很多病人就做到了。

    他們說,一想到那些細胞又要受苦了,他們的念頭便回來了。

    我維持規律的作息。

    我每天清晨4點起床,先喝一杯水,再準備早餐,把早餐放進電鍋去蒸之後,便有便意,要去解決這件大事。

    解決之後,開始做運動,包括拍打、拉筋、瑜伽與啞鈴等。

    之後是靜坐,吃早餐,8點多出門去上班。如果是週末,運動免了,靜坐、早餐之後,六點不到便出門去爬山。

    每天晚上8點多,當大部分的都會上班族還在辦公室裡加班,我已開始靜坐,準備9點多睡覺。

    我維持清淡的飲食,我都是自己煮午餐,通常是糙米飯和蔬菜。吃午餐時另外裝一小半碗,有三口飯、有少許菜,那就是我的晚餐,這樣我一定不會吃過量。

    這也是我現在感到最舒服的份量,我也知道,有一天我會連晚餐都不需要。

    至於電視,我家連電視機都沒有,很土吧?可是,這卻是避免誘惑最好的辦法。

    生活不但要規律,而且要有恆心地持續做下去,身體的健康才會越來越好。

    作者簡介
    《李豐》醫師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三年時罹患淋巴癌。

    返回台灣後,曾任教臺大醫學院及擔任臺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
    現為李豐病理中心負責人。

    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

    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

    她每天清晨四點起床做運動,包括拍打、拉筋、做瑜伽與舉啞鈴等。

    之後是靜坐、吃早餐,然後出門上班;週末時,則會出門爬山。每天晚上八點多,李豐已開始靜坐,準備九點多睡覺。

    她的飲食清淡,以五穀雜糧加蔬菜為主;時時保持心情愉快、常懷感恩心,最愛哈哈大笑,也常帶著病人一起笑出健康。

    她最大的健康目標,就是「臨終無障礙,走得自在」。

    本文摘自《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