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牆壁打洞費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牆壁打洞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牆壁打洞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牆壁打洞費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51的網紅元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普教育與經濟學教育果然重要。像這樣通篇全錯的文章,也是不容易啦。 1. 瓶裝水與沐浴用品的包裝所採用的都是可以回收的塑膠。 尤其多數沐浴乳、洗髮乳的瓶子都只是HDPE,堪稱是最容易回收再製的塑膠。 因此這類包裝存在如果能大幅降低衛生與營運成本,則一昧無知地減塑反而是浪費 -- 用更高...

  • 牆壁打洞費用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2-08 18:26:26
    有 156 人按讚


    科普教育與經濟學教育果然重要。像這樣通篇全錯的文章,也是不容易啦。

    1. 瓶裝水與沐浴用品的包裝所採用的都是可以回收的塑膠。

    尤其多數沐浴乳、洗髮乳的瓶子都只是HDPE,堪稱是最容易回收再製的塑膠。

    因此這類包裝存在如果能大幅降低衛生與營運成本,則一昧無知地減塑反而是浪費 -- 用更高的代價(包含社會成本)去完成同樣的任務。

    2. 一次性餐具的問題背後邏輯也是同上:如果用一次性餐具可以降低衛生風險,且只要成本合理,店家當然會選擇一次性餐具。

    作者顯然忽略了清洗餐盤的物料與人力成本,還有飲料店的客流量背後的機會成本。

    3. 飯店之所以多設計為不能開窗,是因為飯店承擔不起「跳樓自殺或小孩墜樓之風險」。

    因為此項風險一旦發生,對飯店收入有立即且可能相當長久的負面影響。

    空調投資與電費是旅館營運的重要成本之一,如果開窗通風可以節能,在自私假設之下飯店主早就有誘因這麼做。而當有誘因開窗通風省電費卻不如此,論者應該去探究背後的客觀侷限條件,而非拿著道德標準胡亂譴責。

    4. 核能這塊我想就不多談。

    以發電成本來看,不到2塊的核能跟5塊多的風電、太陽能發電比,作者實在吃米不知米價。

    更甭提我一再強調:綠能除了發電不穩定無法承擔基載任務外,綠能發電所需土地面積數十倍於核能電廠或火力發電廠。偏偏台灣地狹人稠,如果要大規模採用綠能,其邊際土地價格的漲幅恐怕會吃掉綠能所能帶來的一切好處。

    還有,主流的光伏太陽能版是「靠光發電」,不是「靠熱發電」。光電效應高中物理讀過吧?這位作者顯然弄混二者。

    結論:

    此作者科學基礎或經濟學基礎都不行,通篇文章就只是脫離現實的自我幻想。住在德國這點壓根沒增加文章的可靠性。

    https://www.facebook.com/1046255352/posts/10216215328829688?sfns=1

    <德國人遊台灣>之一< 環保感想>

    這次帶了兩個德國家庭一起返台度假,我們住了從北到南整整環島三週的飯店,對旅遊業不可不謂貢獻良有。

    1. 飯店提供的瓶裝水跟沐浴用品真是減塑大敵。

    為了讓客人賓至如歸,台灣飯店的飲料、零食、minibar都是免費不用錢的,補貨時也是阿沙力地四到八罐地補.....明明是雙人房而已。即使帶了沐浴用品,但有次「身體已經在shower底下卻忘了將沐浴乳從箱子裡拿出來」,就隨手取用了備品。事實證明「有放在那兒就會用」,產生的塑膠量相當可觀!我從小都是煮過自來水再喝,曾幾何時,台灣的自來水變得不能喝了?

    德國的旅館不提供buffet式的備品,即使五星級也一樣,旅客忘記帶的話可以問櫃臺。自來水直接可飲用。

    三週下來我們三大三小的塑膠量真是可觀,比起「同樣的人、同樣的觀念」,卻跟在德國會製造出塑量不一樣,可看出制度跟政策的影響。

    2. 一次性餐具應該減少__欠缺箝制以及環保觀念

    墾丁福華旁邊的星巴克,即使內用也一律給紙杯跟塑膠杯。
    明明有馬克杯啊!店員是沒罪惡感、還是沒洗碗機?

    凱薩兒童俱樂部的餐盒、所有外帶的食物跟飲料杯、訂購的千層派蛋糕、鳳梨酥芒果酥.....在包裝的時候只想著「漂亮、精緻、有質感」,沒有放進一絲絲環保的設計。

    最環保的是台中老派太陽餅,一包塑膠袋裝著一疊餅,而非一個個包裝,吃的時候覺得謝天謝地、鬆一口氣。

    比如俱樂部的餐盒:飯店知道「使用過的餐盒,拆兩個就塞爆房間垃圾桶」嗎?餐廳就在樓上,應使用可清洗的餐具。瑞士Pontresina Kronenhof的兒童俱樂部便是如此。

    3. 吵著要便宜電價的同時,卻沒有落實節能。

    飯店,尤其是高級飯店,「有錢就是大爺」。即使在舒爽的秋天,平均溫度二十二度、空氣清淨的東部,飯店的房間還是二十四小時空調。它的設計根本沒有考慮到「開窗通風」的生活方式。

    雅致的SPA,按摩的九十分鐘裡,隔壁的專屬梳妝室、淋浴、廁所燈,三間通通亮著!若非客人要求關掉,SPA根本沒在省的!

    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不該只想著「有錢就是大爺」的低階消費水準!「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環保是更有教養、更進步的價值觀!

    4. 台灣擁有豐富太陽能、地熱、風力、水力發電的天生麗質,卻在發展核能!

    連德國旅客看到墾丁落山風強成這樣,都問:「怎麼會在這裡蓋核三廠啊,台灣到底是多缺電?」
    因為黑森林風力發電相比之下,根本是微風徐徐。

    出火:「這裡的熱能沒有人想過要用來發電嗎?」

    太陽:「這裡應該太陽能很強吧?」弗萊堡跟墾丁就像是暖暖包比烤箱,卻是太陽能的發展重鎮。

    德國的建築有節能測試,老舊建築在易主時必須通過新標準,比如暖氣系統節能更新、牆壁打洞灌保力龍細球,以求房屋保暖程度增加、窗戶換新以求更高的隔熱能力,暖氣不外露.....這當然需要政府政策的提倡及要求,要民眾自發是不容易普及的!

    在發展綠電的同時,「開源」跟「節流」同樣地重要!

    政府如此懶惰,不檢測建築的環保節能程度、不教導民眾節流、不限制工業用電,只會吵火力比核能發電髒!

    (歡迎自由轉載分享!)

    ——////———
    感謝大家指教迴響!
    只是來酸的恕刪~

    政府跟媒體在用金錢恐嚇大眾:「如果用綠電,電費會上漲xxxx喔!」
    問題是漲幅被操弄了。
    從一千漲到九千,跟漲到一千二,人們會有不同的決定。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現在空氣跟水都變成要用錢買了。

    台灣人民,你要勇於要求自己的基本權利!

  • 牆壁打洞費用 在 滑雪小魔的慕尼黑台勞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4-14 21:06:33
    有 38 人按讚

    #新餐桌椅GET

    在煩惱了要一整周是要圓桌或方桌後,今天一早總算下單買了混搭風的餐桌加椅子,計劃把公寓裡唯一剩餘沒利用的空間補上。過程中忍不住加有的沒有的到購物車,看來這個月跟下個月都要吃土了。

    在國外買房搬入新家後常見的是屋主會找親友來開趴分享喜悅,稱之為Home Warming Party or Home Open,簡稱暖屋趴。在德國一樣有這樣的風氣,不過由於德國無論水電土木裝修或購入好家具...等過程都非常地耗時,所以暖屋趴在購入或屋主已進住後一年才多才舉行都是很正常的。畢竟這整個過程可說是超忙超耗心力,大家都會把家裡弄好也調整好生活步調再找朋友來。

    而我自己的暖屋趴歷時一年多後,就算餐桌還沒送來也總算要開始進行了。 灑花!! 😍😋😊☺️😚

    ---------------------------------------------------------

    《關於跟時間賽跑》

    以我自己為例,從簽約到正式搬入花了我6個月,細數一下進住前花的時間:
    1. 單單一個廁所整修從本來說好的2周拉長到6周
    2. 沙發從下單到送來要6周
    3. 刷油漆因為主力阿明哥認為要先上白色再上其它色,且時間一過八、九點多就要打卡下工並連我一起拉走,所以花了好超過2周才完成
    4. 廚房在Ikea下單後,到排到的運送日是一個月後
    5. 因為廚房只能在下班或周末動工,再加上是自己一個人施工更加耗時費工,本來估的時間是含要整夜組櫃子到睡著的我10點一到總要被call下工回家。每天動工時間超少進度也不快,最後總算有有一個周末堅持要組一整夜抽屜才有大進展。

    進住後買個電視櫃的第一家店,送來沒打洞所以沒法組的爛品質櫃子而要退回去。之後再換一家花double的費用買了好櫃子等了4-6周以上才送來,但因為發現其中一個櫃子一塊木頭有破損要求重寄的溝通花了一周,再等寄來又是再一個月。 😣然後我的精神也累到需要暫時休息,直到上周才又開始想餐桌問題,希望接下來的運送過程別再出錯了。

    若講好的日子送貨員因為工作量太大講好的時間到了沒出現也是正常,就算苦主原本特地請假在家也只能摸摸鼻子再跟客服另約時間,這就是德國呀! 摔筆~~~

    在德國因為任何的施工或牆壁鑽頭時間法律上都有限制ex. 只能在星期一到六,而且中午1點到3點及晚上10點至凌晨6、7點以前都不能施工,巴伐利亞來說限制似乎又嚴,可能是晚上6點或8點至凌晨6、7點都是不能施工的。

    我只能說在德國無論是自己施工或是花錢找人施工都是會勞心勞力到累死自己跟上火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