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東奧即時報【台灣再添一銅!女拳王黃筱雯摘首面奧運拳擊獎牌,台灣總獎牌達11面;標槍雙俠黃士峰、鄭兆村未能發揮,無緣決賽;多位奪牌英雄捐出獎金回饋社會】 把對台灣和家人的愛,紋在手臂上的我國刺青女拳王黃筱雯,日前在八強賽中強勢獲勝,因拳擊比賽銅牌採並列,所以進入四強即確定一定會有一面獎牌入袋。今...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21:25:16

【@girlstyle.mag】23歲半島千金上節目徵男友! . 富二代的生活你又知多少?來自半島酒店集團董士局成員Nicholas Timothy James Colfer女兒、英日混血千金Julia Colfer早前就進軍了日本演藝圈,近來更上日本綜藝節目《マルコポロリ》擔任嘉賓,大方分享了很...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 在 Elainetang.6mam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04:43:15

【#am730專欄】讓孩子看見父親的身影 繼兩年前創辦mameshare後,收到不少父親的留言,啟發我去年再創辦daddyshare,而其slogan 是「讓孩子看見父親的身影」。父親,未必像母親般細心、嘮叨、緊張,但他們恍若孩子的「說明書」,也給孩子站在老爸肩膀上,讓他們看得更高、更遠。 他們...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18:25:30

我是老板娘,家族六代經營一間叫「夜谷當舖」的押店。  當你走進當舖,繞過「遮醜板」,恭喜你,你可以獲得一樣你想要的東西。  但要記著,一物換一物,等價交換。 當押品的價值,由我說了算。 我給你什麼,你就拿什麼。  這個世界很公平,當你得到一樣東西,就會失去另一件樣東西。  關於當...

  •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16:47:43
    有 6,333 人按讚

    #東奧即時報【台灣再添一銅!女拳王黃筱雯摘首面奧運拳擊獎牌,台灣總獎牌達11面;標槍雙俠黃士峰、鄭兆村未能發揮,無緣決賽;多位奪牌英雄捐出獎金回饋社會】

    把對台灣和家人的愛,紋在手臂上的我國刺青女拳王黃筱雯,日前在八強賽中強勢獲勝,因拳擊比賽銅牌採並列,所以進入四強即確定一定會有一面獎牌入袋。今 (4)日她在四強戰主要是爭取進入決賽搶金牌,但遭遇第一種子的土耳其好手卡奇洛魯(Buse Naz Cakiroglu),力戰三回合,最終以5比0落敗奪下銅牌,也是台灣拳擊在奧運的第一面獎牌。至於田徑場上,標槍雙俠黃士峰與鄭兆村表現不如預期,未能晉級決賽;男子110公尺跨欄準決賽中,陳奎儒跑出13秒57無緣晉級,我國田徑賽事全數結束。

    截至今天為止,台灣代表隊累積獎牌數2金4銀5銅,總數達到11面,再推高奧運奪牌數歷史新高紀錄。

    ■「刺青女拳王」帶著台灣和對父親的愛上擂台

    拳擊女子蠅量級四強戰,台灣好手「刺青女拳王」黃筱雯面對大會第一種子土耳其選手卡奇洛魯,只要擊敗對手就進軍金牌戰,敗者拿下銅牌。今天一開賽,卡奇洛魯展現速度與閃躲,除了主動進攻之外,伺機等待黃筱雯出拳後閃躲反擊得到不錯的效果,幾次反擊都擊中黃筱雯頭部,首回合五名裁判一致都給卡奇洛魯十分,黃筱雯居於下風。

    第二回合黃筱雯展開主攻,多次利用身高優勢,右直拳擊中對方頭部,並加強腳步移動,迅速離開避免遭再遭狙擊;第二回合結束,五名裁判中有兩人給黃筱雯十分,已經追上卡奇洛魯。

    最終回合,黃筱雯試圖再加強進攻,但過於積極的結果也露出防守破綻,加上卡奇洛魯左勾拳與右勾拳都有相當威力,黃筱雯多次遭到對手確實擊中頭部,直到鐘響前黃筱雯沒有太多有效進攻,最終裁判判決土耳其好手卡奇洛魯以5比0獲勝。

    賽後黃筱雯掩面哭泣,受訪時說:「不滿意自己的表現,三回合都沒有做到最好,尤其是第一回合過於保守速度太慢,讓對手掌握開局,後面就打得很辛苦,還是有些遺憾。」不過黃筱雯還是表示,可以站上奧運殿堂,甚至拿到獎牌,也算是幫教練圓夢。

    雖然有些遺憾,但根據拳擊奧運規則,保護選手身體不再受到傷害,不舉辦銅牌戰,黃筱雯奪下台灣拳擊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她手臂和身上滿滿刺青成為特色,除了左臂上紋上台灣、還有「小美人魚」等圖案,胸口上也刺上了「拳擊女孩,記得你為什麼開始」。由於父母離異在破碎家庭中成長、父親也曾誤入歧途,黃筱雯在奧運打出成績後勵志的成長故事也備受關注,賽後黃筱雯特別說:「胸口的刺青是父親送給我的18歲生日禮物,不管父親以前做了什麼,他永遠都是我的靠山,也希望他以我為傲。」

    ■標槍雙俠實力未發揮,雙雙止步資格賽

    田徑場上,我國的「標槍雙俠」黃士峰與鄭兆村分別在A組與B組出賽,只要擲出83公尺50的成績就可以直接晉級決賽,總成績在兩組合計前12名也都能晉級。一大早9時05分A組開始比賽,黃士峰第一擲76公尺17、第二擲失敗、第三擲77公尺16,A組排名第14確定無緣晉級。

    另一場B組賽事,「黃金右臂」鄭兆村曾經在2017年世大運滿場國人加油聲中驚天一擲,擲出91公尺36的亞洲新紀錄,也是亞洲史上第一位跨越90公尺門檻的選手。賽前他也以先擲出晉級標準為目標,可惜今天狀況明顯不佳,第一擲68公尺18、第二擲71公尺20、第三擲失敗,無法晉級結束奧運賽程。

    賽後,黃士峰表示:「雖然4點就起來準備,希望早點讓肌肉進入比賽狀態,但仍沒有拿出好的成績,非常失望,但這些都不是理由。」鄭兆村則是表示,去年和前年狀態很好,延後一年確實增加更多訓練,但沒有比賽不知道自己的狀況是好是壞,每次到資格賽都會綁手綁腳,這次也是如此,依舊沒有跨越自己的心理關卡,明年亞運可能是生涯的最終戰。

    昨天以13秒53成績擠進準決賽的男子110公尺跨欄選手陳奎儒,今天早上出賽,一開始起跑速度展現不錯,但到了中段持續力不如其他跑道的對手,逐漸被超越,最終陳奎儒以13秒57完成比賽,沒有能再更上層樓,也以分組第6止步準決賽,台灣代表隊在田徑場上的比賽全數結束。

    ■奧運國手展現愛心,紛捐獎金回饋社會

    舉重好手謝昀庭在男子109公斤以上量級出賽,在B組賽事中,以抓舉172公斤、挺舉206公斤,總和378公斤完成比賽,在該組中名列第6,無緣挑戰A組選手。

    高球賽事則是從今天展開連續四天的賽程,第一天我國好手徐薇淩前九洞表現出色抓下4鳥,後九洞表現略有下滑,打完十八洞仍以低於標準桿與同胞好手李旻一起並列所有選手第7位。

    「高球一哥」潘政琮奇蹟式逆轉奪下銅牌後,隨即搭機到美國準備職業高球巡迴賽(PGA),今天視訊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規畫將捐出苗栗縣政府加碼提供的100萬元獎金回饋地方,可能考慮像「舉重女神」郭婞淳一樣捐救護車,幫助醫護人員或有需要的人。他同時也透露,計畫11月底回台灣,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募集善款。

    拿到羽球男雙金牌的李洋,其國光獎金為新台幣2,000萬元,可以一次領完,也可選擇月領12.5萬元的方式領一輩子。李洋的父親李峻淯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會建議兒子選擇每個月領12.5萬元,不僅不用再擔心後半輩子經濟問題,最重要的是,可以一輩子固定提撥部分獎金回饋母校、幫助貧困運動員。李峻淯更透露,自己曾開玩笑對李洋說,「你知道你的偶像郭婞淳是怎麼舉出這麼優秀的成績嗎?」他認為,「就是因為郭婞淳不只優秀又努力,多年來也做了許多善事,所以當她舉重時,神明也在默默地幫助她,」讓李洋了解行善的重要性。

    【今日(8/4)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高爾夫女子徐薇淩、李旻(第一輪暫時並列第七)
    田徑男子標槍黃士峰(未晉級)
    田徑男子標槍鄭兆村(未晉級)
    田徑男子110公尺跨欄準決賽陳奎儒(未晉級)
    舉重男子109公斤以上級謝昀庭(B組第六)
    拳擊女子蠅量級黃筱雯(0:5 銅牌)

    【明天(8/5)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高爾夫女子徐薇淩、李旻(6:30 第二輪)
    空手道女子個人55公斤級文姿云(16:00 淘汰賽)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

    #延伸閱讀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 https://reurl.cc/Q9g4QO
    【劉昌德/所有狂野的,都終將馴服:東奧、滑板與運動化規訓】https://bit.ly/3xkDqpr
    【東京奧運專題】https://bit.ly/3eWqFer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拳擊 #銅牌 #黃筱雯 #跨欄 #陳奎儒 #標槍 #鄭兆村 #黃士峰 #謝昀庭 #徐薇淩 #李旻 #潘政琮 #李洋

  •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0 19:00:01
    有 35 人按讚

    【恐懼使他想洗個澡】
     
    比身處困頓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什麼呢?也許正是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突然卻遭遇了橫禍。
     
    卡佛的這部〈洗澡〉就是描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幸福的家庭,只因為孩子出了意外,生活瞬間就崩塌了。
     
    而更殘忍的是,這樣的悲傷不是他人能同理的(不停響起的來自蛋糕店的電話),只有夫妻倆默默承受......
     
    來看看這篇故事吧。
    -

    洗澡 / 卡佛
     
    禮拜六下午,她開車來到市中心的一家麵包坊。
     
    瀏覽完一本頁碼鬆散,裡面貼有各種蛋糕樣品照片的冊子之後,她訂了一個巧克力蛋糕,她兒子的最愛。
     
    她挑的這個蛋糕表面裝飾著一艘太空飛船和發射台,上面還有幾點白色的星星。
     
    她兒子的名字斯科特會用綠色的糖霜寫在蛋糕上,就好像那是太空飛船的名字。
     
    當她告訴他斯科特就要八歲了時,那個麵包師若有所思地聽著。
     
    他是個老男人,穿了件樣式古怪的圍裙,一根用吊環系住的寬帶子穿過腋下,在背後繞一圈,再在前邊交叉,打成一個很粗的結。
     
    聽這個女人說話的時候,他雙手不停地在圍裙前面擦來擦去。
     
    當她在一邊研究樣品照片一邊說話時,他濕漉漉的眼睛盯著她的嘴唇。
     
    他隨她慢慢看。他有的是時間。
     
    她決定了要那個太空飛船蛋糕,然後她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給了麵包師。
     
    蛋糕將在禮拜一上午做好,在禮拜一下午的生日派對之前。這就是那個麵包師所有要說的話。
     
    沒有玩笑,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廢話,只有這小小的、最簡潔的資訊交流。
     
    禮拜一早上,男孩正走在上學的路上。他和另一個男孩一起,兩個人邊走邊把一袋薯條前後傳來傳去。
     
    過生日的男孩正在試著從另一個男孩嘴裡,兜出他會送給自己什麼樣的生日禮物。
     
    在一個十字路口,一不留神,過生日的男孩偏離了人行道,被一輛汽車飛快地撞倒在地。
     
    他趴在地上,頭伸進水溝,兩條腿在馬路上蹬著,仿佛他正在爬過一堵牆。
     
    另一個男孩手裡拿著薯條呆在那兒。他不知道自己是該留下還是該繼續去上學。
     
    過生日的男孩沒有哭。他也不說話。當另一個男孩問他被車撞到是什麼感覺時,他沒有回答。
     
    他站起來,轉身回家,另一個男孩朝他揮揮手告別,然後一個人繼續走向學校。
     
    過生日的男孩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媽媽。他們一起坐在沙發上。她握住他的手放在她的兩腿之間。
     
    就是在這時候,男孩突然抽出手,往後倒了下去。
     
    當然,生日派對再也沒有舉行。男孩住進了醫院。他媽媽守在床邊。
     
    她在等待他醒來。男孩父親從辦公室趕來。他坐在她的旁邊。於是現在是他們倆一起等待男孩醒來。
     
    他們等了好幾個鐘頭,然後男孩父親決定回家洗個澡。
     
    他從醫院開車回家。他開得比平常要快。迄今為止,他的人生一直都很美滿。工作,孩子,家庭。
     
    他一直很幸運、很幸福。但現在恐懼使他想洗個澡。
     
    他把車開進車道。他在車裡坐了一會兒,想讓腳動起來。他的孩子被車撞了,正躺在醫院裡,但他會沒事的。
     
    他下車走向門口。狗在叫,電話在響。電話鈴響個不停,他打開門,手在牆上摸索著找電燈開關。
     
    他拿起話筒。「我剛進門!」他說。
    「有個蛋糕沒拿。」
    話筒另一頭的聲音說。
    「你說什麼?」
    「蛋糕,」那個聲音說。「十六美元。」
     
    男孩父親握著話筒貼在耳朵上,想搞明白到底怎麼回事。他說,「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少來這套。」那個聲音說。
     
    男孩父親掛了電話。他走進廚房倒了點威士忌。他給醫院打電話。
     
    男孩仍在昏睡。
     
    趁給浴缸放水的時間,他在臉上塗滿泡沫刮了鬍子。電話又響起來時,他正躺在浴缸裡。
     
    他從水裡站起來,急匆匆地穿過房間,嘴裡說著「蠢,真蠢」,因為如果他好好待在醫院裡,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狼狽了。
     
    他抓起話筒吼了一聲,「喂!」
    那個聲音說,「已經做好了。」
     
    午夜過後,男孩父親回到醫院。他妻子還坐在床邊的椅子上。她抬頭看看丈夫,然後又轉過去看著孩子。
     
    床上方的一個裝置上掛著一瓶液體,液體通過一條軟管輸到男孩體內。
     
    「這是什麼?」男人問。
    「葡萄糖。」
     
    他把手放到妻子的腦後。
    「他會醒過來的。」男人說。
    「我知道。」
     
    過了一小會兒男人又說,「回家讓我來替你。」
    她搖搖頭,「不要。」
    「真的,」他說,「回家休息一會兒。不用擔心。他在睡覺,僅此而已。」
     
    一名護士推開門。她對他們點點頭,朝床走過去。她從被單下拿出男孩的左胳膊,把手指頭放到男孩的手腕上。
     
    然後她把男孩的胳膊又放回被單裡,在繫在床尾的筆記板上寫了點什麼。
     
    「他怎麼樣?」女人問。
    「情況穩定,」護士說。她接著又說,「醫生馬上就來。」
    「我正在說她應該回家稍微休息一會兒,」男人說,「等醫生來了以後。」
    「她是可以去休息一下。」護士說。
    「我們要聽聽醫生怎麼說。」女人說。她抬起手捂住眼睛,頭傾向前面。
    「當然。」那個護士說
     
    他凝視著自己的兒子,被單下他小小的胸部一起一伏。他感到更加害怕了。他開始搖頭。
     
    他在嘴裡像這樣自言自語:兒子會好起來的。他只不過不是在家裡睡覺,而是換成在這裡睡覺。
     
    而睡覺不管在哪兒都是一樣的。
     
    醫生進來了。他和男人握握手。女人從椅子上站起來。
     
    醫生對她點點頭。「我們來看看孩子怎麼樣。」他走到床邊,給男孩搭了搭脈。
     
    他翻開男孩的一隻眼皮看了看,然後是另一隻。他揭起被單聽了聽心音。他用手指在男孩身體各處按按。
     
    他走到床尾查看了紀錄表。他在紀錄表上標明時間,又潦草地寫了點什麼。然後他轉過來對著男孩父母。
     
    這醫生是個英俊的男人。曬成棕褐色的皮膚顯得很滋潤。他身穿三件套的套裝,色彩鮮豔的領帶,襯衫袖口上用的是鏈扣。
     
    男孩母親在嘴裡像這樣自言自語:他剛從哪個地方發言回來。他們給他頒了枚特別獎章。
     
    醫生開口了,「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也沒什麼好擔心。他很快就會醒的。」醫生又看了男孩一眼。「等檢查後我們會知道更多。」
     
    「哦,不。」男孩母親說。
    醫生說,「有時候是會有這樣情況。」
    「那麼,你們不把這個叫昏迷,是嗎?」男孩父親問。
     
    男孩父親盯著醫生,等待著。
     
    「不,我不想稱之為昏迷,」醫生說,「他在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修復。身體在做它必須做的事。」
    「這就是昏迷,」男孩母親說,「昏迷的一種。」
    醫生說,「不,我不會稱這為昏迷。」
     
    他拿起女人的雙手拍了拍。他和男人握握手。
     
    女人把手掌放到男孩的額頭上放了一會兒。「至少他沒有發燒,」她說。接著她又說,「我不知道。你來摸摸。」
     
    男人把手掌放到男孩額頭上。「我想這溫度是正常的。」男人說。
     
    女人在那兒又站了一會兒,牙齒咬住嘴唇。她走回椅子坐下。
     
    男人在她旁邊的椅子坐下。他想說點其它什麼。但沒什麼要說的。他拿起她的手放到自己腿上。
     
    這讓他感覺好一點。這讓他感覺仿佛正在說著什麼。他們就那樣坐了一會兒,望著男孩,沉默不語。他時不時地捏捏她的手,直到她把手拿開。
     
    「我祈禱了。」她說。
    「我也是,」男人說,「我也祈禱了。」
     
    一名護士進來檢查了吊瓶的輸液。
    一名醫生走進來,他自報姓名。這醫生穿著雙皮便鞋。
     
    「我們要把他帶下樓再拍幾張片子,」他說,「我們還想做個掃描。」
    「掃描?」女人反問。她站在這位新醫生跟床之間。
    「沒什麼的。」他說。
    「天哪。」
     
    兩個值班工人走進來。他們推著一輛像床似的東西。他們拔掉男孩的輸液管,把他輕快地移到那個帶輪子的東西上。
     
    過生日的男孩被推回來時,已經是日出之後了。男孩父母跟著值班工人進電梯上到病房。他們又一次在床邊的老位置坐下。
     
    他們等了一整天,男孩還是沒醒。醫生進來,檢查,又離開——在說了同樣的話之後。不同的護士,不同的醫生。一名護士進來給男孩抽血。
     
    「我不懂幹嘛要抽血。」男孩母親對護士說。
    「醫生說的。」護士答道。
     
    男孩母親走到窗邊,看著下面的停車場。開著大燈的汽車進進出出。她站在窗邊,兩手放在窗臺上。
     
    她在嘴裡像這樣自言自語:我們現在陷進去了,陷進大麻煩了。
     
    她很害怕。
     
    她看到一輛車停下來,一個穿長風衣的女人坐進去。她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女人。她想像自己正坐車離開這裡,去到什麼別的地方。
     
    那個醫生來了。他看起來氣色很好,顯得比以前更健康。他走到床邊查看了一番孩子。「他的狀況挺好。各項指標都正常。」他說。
     
    「但他還在睡。」男孩母親說。
    「是的。」醫生道。
    男人說,「她累了。她也餓了。」
    「她應該休息。應該吃點東西。」醫生說。
    「謝謝。」丈夫說。
     
    他和醫生握握手,醫生拍拍他們的肩膀,走了。
     
    「我想我們有個人應該回家看看,」男人說。「狗要餵了。」
    「打電話給鄰居,」妻子說,「有人會餵的,如果你叫他們餵的話。」
     
    她試著去想誰是合適人選。她閉上眼睛,試著想點什麼,隨便什麼。
     
    過了一會兒,她說,「也許我該回去一下。也許如果我不在這兒守著,他就會醒過來。也許是因為我守在這兒他才不醒。」
     
    「有可能。」男人說。
    「我要回家洗個澡,換身乾淨衣服。」女人說。
    「這才對。」男人說。
     
    她拿起包。他幫她套上外衣。她走到門口,回頭看看。她看看孩子,然後又看看孩子父親。他朝她點頭微笑。
     
    她經過護士站,走到走廊盡頭拐彎,看到一間小小的等候室。裡面有一家人,都坐在柳條椅上,一個穿卡其布襯衫的男人,棒球帽朝後戴在頭上,一個大塊頭的女人穿著家居服和拖鞋,還有個穿牛仔褲,頭髮編成許多古怪小辮的女孩,桌上亂七八糟地堆著輕薄的包裝紙,泡沫塑料,咖啡棒,和幾小包鹽跟胡椒粉。
     
    「尼爾森,」那個女人說。「是不是有尼爾森的消息?」
    那個女人的眼睛瞪大了。
     
    「現在就告訴我,夫人,」那個女人說。「是不是有尼爾森的消息?」
    那個女人想從椅子上站起來。但那個男人用手抱住她的胳膊。
     
    「別這樣,別這樣。」那個男人說。
    「對不起,」男孩母親說。「我在找電梯。我兒子在住院。我找不到電梯。」
    「電梯從那邊往下走。」那個男人說,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右邊。
     
    「我兒子被車撞了。」男孩母親說。「但他會好的。他休克了,但也有可能是某種昏迷。那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某種昏迷。我要走開一會兒。也許我會去洗個澡。我丈夫在陪他。他在守著。我不在時事情也許會有轉機。我叫薇絲。」
     
    那個男人在椅子裡動了動身體。他搖搖頭。
    他說,「我們的尼爾森。」
     
    她把車開進車道。狗從房子後面奔出來。它在草坪上繞著圈子跑。她閉上眼睛,把頭抵在方向盤上。她聽著發動機的聲音。
     
    她下車走到門口。她開燈燒水泡茶。她打開一罐狗糧餵了狗。她端著茶坐到沙發上。
     
    電話響了。
     
    「喂!」她說。「喂喂!」
    「薇絲太太。」一個男人的聲音。
    「是我,」她說。「我是薇絲太太。是不是有斯科特的消息?」
    「斯科特,」那個聲音說。「是有關於斯科特的消息,」那個聲音接著說,「是的,當然有斯科特的消息。」
    -

    ❤今年不追煙火了,1500人一起知識跨年
    http://s.accupass.com/Ky6rjG

    ❤明年不說道理了,三分鐘說18萬個故事
    https://hahow.in/cr/storyteller

  • 父母送兒子18歲生日禮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0 04:10:19
    有 367 人按讚

    某天腦中突然一直出現德布西的月光曲,決定查了樂譜之後來練。
     
    我從四歲多就開始學琴,講真的一開始真的很辛苦,還常被老師打手手,但是到七八歲的時候,這種「反覆練習」的事情竟然變成我的「個人特色」,書法、鋼琴、繪畫這種對這年紀孩子來說有點辛苦的安靜時刻,我竟然還蠻享受的。有時候雖然手停下來了,腦子卻不能,很期待自己隔天再回到鋼琴或桌前。
     
    當然啦!不想練的時間也很多。人總是不太可能每天都想做同樣的事,特別是我。今天畫畫、明天彈琴,後天寫書法,再來玩玩樂高。但是似乎回想起來,我在青春期之前喜歡做的事情還真的就蠻默默的,甚至不願意參加表演、比賽或檢定,就安安靜靜地練習。
     
    成年之後因為工作需要,我開始練習走入群體,甚至享受群體。其實和人在一起也很有趣!不過我也總還是需要有一個人的時間。
     
    大約八九年前,當我事業忙到一個段落了,終於開始在女兒學畫的畫室教室外頭偷閒學起油畫。到了德國,孩子睡了我也終於才能好好畫畫,寫書法。而鋼琴,是我去年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私心其實也是希望自己能重新開始,延續過去十多年的練琴歲月。
     
    同樣地,不用為了什麼原因,或證明什麼,也沒有什麼偉大的目標,就單單純純地享受自己獨處和學習的時間。好享受啊!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學這些「才藝」是孩子們的事,我們帶著他們去練習就好,但其實當我們樂在其中,孩子們也自然有自己選擇的興趣,會開心地單純地去做吧!
     
    兒子每次看我練琴,就央求著我教他,我就選了最簡單的「瑪麗有隻小綿羊」,才五個音符重複輪唱,我也不用「教」的,而是重複地彈給他聽、彈給他唱、彈給他看,結果今天他自己也用「一指神功」彈了完整的兩個小節呢!
     
    我從四歲練琴,但其實當時手指頭還未發展完成,用力和撐大的結果就是現在關節變得很大,而且冬天很容易疼痛,所以也不要操之過急,開心玩樂就好。等到真正想練習也足夠年歲的時候,就得要拿出認真的態度去熬過「困難」和「枯燥」。這也是當初學習這些「才藝」所給我人生的一個重要功課。很謝謝我的父母親當時又花錢又花時間地讓我學這些,沒想到老媽說的「會變成你成年後的休閒興趣」這種當時聽起來很假的話,竟然還成真了。
     
    我總在鋼琴前鬼叫「好難啊!」,然後繼續練習。
    昨天又在鬼叫的時候,五歲兒子跑到我身邊說:「媽媽,妳只需要一直練習,妳就會了。就是要一直練習喔!」
     
    好啦!媽媽會加油。
    這首曲子看起來譜不難,但怎麼這麼不簡單?!而且德布西還是在我女兒這個年紀寫下這首曲的,實在是折騰我的老手指!不過,我相信四十幾歲彈起來,會有十多歲沒有的韻味吧(自己安慰自己)!
     
    #我們老在搬家所以只買電鋼琴
    #每天練一點就覺得自己又進化了
    #還欠老公一幅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