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父母教養方式文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父母教養方式文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父母教養方式文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2萬的網紅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未來「染毒」的風險 根據2011年刊登在《毒品:教育,預防和政策》雜誌的一篇文獻中,整理過去30年關於教養方式與染毒風險關聯性的研究,文獻中以父母溫暖的程度和掌握孩子的程度,簡單將家長對孩子的教養風格分為四種類型。 分別是又溫暖也掌握的「支持型」、不溫暖但掌握的「權威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05 15:28:48

孩子爭吵,父母想做判官?小心腦海中的「確認偏誤」 文: @scientificpapa ◤ 「阿妹頭先畫花晒我啲功課呀!」家姐氣沖沖向筆者投訴。阿妹平時的確常常亂畫,她整花家姐的功課一點也不奇,但妹妹卻說她沒有。 「家姐頭先推我!」妹妹也想投訴!家姐平時係比較粗豪,她撞開了妹妹也不怪,但姐姐也...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18:56:25

「只有我愛妳,沒有別人愛妳。」 -- 女兒一向知道我原生家庭的故事 她總是心疼我沒有一個夠幼稚的童年 -- 這兩週我比較忙 幾乎天天熬夜 有次還到凌晨4點才能睡覺 隔天我前額超痛 痛到快吐了 -- 女兒像個媽一樣 說:「妳不要為了賺錢,弄壞身體好不好?」 「我要養妳,有工作就得努力啊,不然怎麼辦。」...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3:50:07

得來不易的姐妹情深:放手才能讓大小寶貝的愛萌芽? 文:@scientificpapa ⁠ 只要你懂如何outsource,湊兩個就可以變成湊0個!? ⁠ ⁠ 「爹哋,家姐刷!」有一晚,小女兒提出了要姐姐幫她刷牙的小小要求。雖然,由七歲的姐姐幫忙,牙齒可能會不夠乾淨,但「讓愛萌芽,放棄排牙」都應該係值...

  •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7 12:15:02
    有 912 人按讚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未來「染毒」的風險

    根據2011年刊登在《毒品:教育,預防和政策》雜誌的一篇文獻中,整理過去30年關於教養方式與染毒風險關聯性的研究,文獻中以父母溫暖的程度和掌握孩子的程度,簡單將家長對孩子的教養風格分為四種類型。

    分別是又溫暖也掌握的「支持型」、不溫暖但掌握的「權威型」、溫暖但都不掌握的「迎合型」,以及既不溫暖、也不掌握的「放任型」,或稱為「忽視型」。猜猜看哪一種類型的父母,孩子未來接觸毒品的機率較高?↘

    #國泰永續校園計畫

  •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1 06:59:38
    有 94 人按讚

    【讓孩子經歷「必經過程」,才能真正學習成長】

    這天是我跟督導開會的日子。在蘇格蘭這裡的訓練規定,實習生每諮商六次就得跟督導見一面,聊聊實習過程遭遇到的困境。

    我的督導叫做「譚雅」。

    老實說,我每次等著跟他會談的時候,腦袋裡就會浮現紅色警戒裡面「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瘋狂大笑拿槍掃射的肌肉生化女戰士(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的人就算了,不用估狗,督導真的不是長那個樣子),一直到他圓潤的笑臉出現在螢幕上的那一刻,我才驚覺啊是這個「譚雅」,不是那個「譚雅」啊!

    人類的腦袋真的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搖頭)。

    跟督導談話的時候,我有時候有預備主題,有時候隨機發揮。今天我有備而來,想要跟督導討論「諮商關係的終結」,也就是「ending」這件事。我對著螢幕上的譚雅,先交代了一下前因後果:

    「就是啊,我實習的諮商中心,有諮商時數的限制,每一個個案最多可以諮商48次。我現在有一個個案,已經會談了42次,只剩下6次了。我想要談談怎麼樣幫個案做好結束這段關係的心理準備,還有我可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於是我們開始聊起我目前對「結束」的概念和經驗,譚雅也時不時補充他自己的想法。他提到每個個案對於「說再見」這一件事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人會表現得毫不在乎,好像這件事情對他毫無影響,時間一到就瀟灑離開;有的人一聽到「結束」兩個字就倉皇發冷,好像你打算要拋棄他一樣。

    「這些都跟個案過去和『結束』這件事的經驗有關係。」督導說,「如果他的經驗越負面,會需要越長的時間。我曾經花九個月幫一個個案準備好離開諮商,不過一般來說,我大概會抓個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幫個案做心理建設。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但是把這個探索的機會準備好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意識到一件事情要『結束了』,常常會引發很多強烈的情緒,需要仔細去引導。」

    「唉唷,好吧。果然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比較周全吧。三個月確實聽起來時間比較足夠啊啊啊,唉呀怎麼辦才好。」

    「怎麼了嗎?」

    「我其實記得48次這個上限啦,我也記得第一次會談時我有跟個案提過。可是,恩,已經過了一年多了,而且,恩,中間又因為封城什麼的發生好多事情,我整個忘記要追蹤會談次數,是因為我同學最近剛好提到這件事才想起來⋯⋯。」

    「你覺得你做錯事了嗎?」譚雅問。可能是看到我扭扭捏捏結結巴巴的,明顯很心虛。

    「怎麼說,我跟個案說的時候他整個大驚。我覺得我好像搞砸了。」

    我確實覺得很不安,畢竟記得這些規章是我的責任,我有提醒個案的義務,結果因為我「忘記了」,害個案必須在倉促之下很意外地結束諮商關係,這樣難道不是很失職嗎?

    譚雅笑了。

    「對實習生來講確實是很困難的的狀況。大家都聚焦在怎麼開始,怎麼跟個案建立關係,怎麼維持關係。雖然課堂上一直有提到「收尾」的重要性,但是沒人有那個心思去注意,往往都是當終點已經來到眼前的時候,才突然驚覺『啊,要結束了嗎?糟糕我該怎麼處理?』」

    我很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安,這是一個必經的學習過程啊。」譚雅溫和地說:「不管文獻上課堂上再怎麼反覆強調,只要你沒有實際的經驗,他們都只會是一些虛無飄渺沒有真實感的知識。正是因為個案那個大驚的表情,你才會理解「收尾」為什麼重要。那個表情會留在你的心裡,你以後再也不會忘記需要提前幫個案做心理準備。我們就是必須要經歷過這些事情才會學會的。」
    .
    譚雅給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語:
    .
    .
    We all learn by doing and experiencing, not by being told.
    我們都不是被道理「教」會的,而是透過實作和經驗才學習到的。
    .
    .
    我明白,但是還是有點罪惡感:「可是,這樣個案不是很衰嗎?被迫當我的試驗品?」

    譚雅看著我。

    「好啦我知道,個案也會因為這個機會明白他自己看待『結束』這件事情的觀點,是一個機會讓他去檢視過去的關係,也會讓他更明白今後他希望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其他需要『說再見』的狀況,你是要說這個吧?」

    譚雅笑了。

    ***
    在閉關的時候,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發生在眼前,而且一天重複多次。不止刺眼,也很容易引發家長「這樣下去還得了」或者「這種習慣不改不行」的焦慮。

    我家的例子並不是閉關限定,但是應該有很多家長也很受不了——蕃茄在早晨非常拖拉。

    他並不是不會看時鐘,但是他的個性非常遵照自己的步調。出門對我來說就是,刷牙,吃早餐,換衣服,穿鞋,十五分鐘內解決。但是蕃茄就是會刷牙,哼哼歌,吃早餐,突然想到什麼好笑的事情一定要講,換衣服又哼哼歌,跟玩偶講講話,在三雙鞋子之間考慮半天,穿鞋子又哼哼歌⋯⋯只要一開口手上的動作就停下來,耗費的時間就無限延長。

    搞什麼啦!!這樣是要幾點才能出門??要遲到了啊!!!

    而且他不給人提醒。跟他說他現在幾點了他會生氣,跟他說他要快一點他會生氣,跟他說我們在等他出門也生氣,而且還尖叫。

    「不要再提醒我了!!遲到又不會怎麼樣!!」

    跟他好說歹說舉例說明,遲到會自己一個人進教室很奇怪,會錯過一開始上課的活動,會麻煩老師特地跑出來幫他開門,但是他只覺得「那有什麼關係」。

    天啊!

    於是每天早上我都在「提醒」跟「不提醒」之間天人交戰。提醒又是一大早就吵架,不提醒看他在那邊東摸摸西摸摸抓屁股哼小曲真的會把我憋到中風。有時候忍到後來脫口而出:「拜託一下喔都幾點了??」就前功盡棄,又是一陣衝突收場。

    到底該管他還是不該管?

    在〈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這本書裡提到:「我們習慣原諒或最小化別人孩子的行為,並放大自己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的行為不如我們所願時,有沒有別的事情才是升高我們心中憤怒的因素?」也就是說,其實當父母的我們,經常會因為內心裡其他的事情,導致我們無法客觀判斷自己的孩子的行為的嚴重程度。

    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我到底在抓狂什麼,發現背後隱藏著「不可以添麻煩」的禁令,這個麻煩不只是對別人的麻煩,也包括對我自己的麻煩。這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心態,嚴重影響我看待「錯誤」的方式。只要是「錯誤」就需要花上額外的時間去「修正」,這樣就是增添額外的麻煩,所以當然要避免犯錯,難道不是這樣嗎?

    這個邏輯本身確實很合理,但是我想起我在日本的經驗。

    當我還在日本教英文的時候,學校的課程是全英文授課,著重在口說訓練。每一課的第一頁都是一個圖片,我們會要求學生說說看圖片裡發生什麼事。很多明明程度不錯的學生,就這樣看著圖發呆,奇怪的沈默持續了好一陣子。就算我問「怎麼了,需要幫忙嗎」,學生只會搖搖頭,然後繼續死盯著圖片。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去猜測,去逼問,才發現這些學生拼了命在腦袋裡排列組合,想要講出一個完美無缺的句子,偏偏有一些介系詞例如at/on/in/for之類的用法相當微妙,導致他們無法判斷到底應該使用哪一個才好,就直接卡在自己的思緒裡。

    當我終於理解他們的困境,告訴他們:「如果你思考了半天,真的被你猜對了,下次你又得重新猜一次了。這樣不是很沒意義嗎?如果你說錯了,我們一起再重新溫習一下所有介系詞的使用時機,是不是反而可以一次釐清所有的觀念?過度在意錯誤,擔心要麻煩我說明這麼簡單的文法,結果反而讓我們失去了更多吧?」
    .
    We learn from doing and experiencing, not by being told.
    .
    當老師的我可以明白這件事,可以對學生寬容,鼓勵他們犯錯,但是當家長的我居然就盲目了。也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錯誤並沒有給予相同的寬容吧。

    我想起譚雅的微笑,還有他對我的接納。

    蕃茄才五歲,對於「守時」這件事完全沒有概念是很正常的。如果我每天這樣催促蕃茄,就算我真的成功讓他從不遲到,等我一放手他一定還是故態復萌。而如果我催促了,他還是遲到,那他也無從體會遲到對他造成的影響,因為他滿腦子都在生我的氣。我想,他就是需要親身去經歷,然後從經驗當中去得到自己對於「遲到」這件事情的結論吧。

    於是,我深呼吸,把自己穩定下來。不催促蕃茄,也不告知他時間。我把兩人份的早餐準備好,吃完自己那一份之後說:「我去換衣服在玄關等你」。然後就坐在門口等待蕃茄任何時間出現。為了刻意讓自己分心,我還拿出手機來滑。

    蕃茄遲到了一兩天,準時一天,又遲到一兩天,到了某天下午,他發表了感想:

    「我不喜歡遲到的感覺。」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已經在玩了很奇怪,而且我不喜歡早上自己一個人進學校。」
    「那,早上的時候我提醒你好嗎?」
    「好。」

    那之後的早晨,溝通美好順利許多。
    .
    .
    「我們都不是被道理『教』會的,而是透過實作和經驗才學習到的。」
    .
    .
    閉關期間,一起學習寬心,讓孩子體會「必經過程」吧。

    ---
    歡迎到匿名塗鴉牆留言:
    [蕃茄家塗鴉牆--錯誤是必經過程](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gjufdvgaxs2mmnmp)

  •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1 23:17:58
    有 187 人按讚

    《Negotiating Opportunities :How the Middle Class Secures Advantages in School 》(Calarco,2018)書中,作者 Jessica McCrory Calarco研究美國小學裡,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分別採取哪些策略和學校老師及教育體制互動。

    同時,老師對策略與孩子的期待,如何沿著階級界線而變化,產生不同的回應。作者認為「階級」才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最主要的因素,而「種族」與「性別」相對較不明顯。換句話說,作者同意過往研究,認為相同階級擁有類似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與慣習,就會採用相似的實踐策略。

    近一步透過在家裡基於課堂文化需要的教導,讓孩子繼承這些資本。學校標準向來被認為與中產階級文化緊密相關,此場域剛好讓中產階級的孩子大展身手,將老師當成可使用的資本與工具,透過尋求協助、挑戰權威、吸引注意力、發揮創意、更改規定、要求方便及表現各種才藝等「影響力策略」(strategies of influence),再搭配家長威脅老師、後勤與金錢支援、解決學校及老師問題等手段,讓中產階級的孩子持續保有學業成績的優勢,進而鞏固自身階級的優越地位。

    這樣的結果不僅存在小學,而是一路擴展到中學、大學,甚至就業市場上,中產階級都能應用這些自小在家中學習的策略,不斷獲取好處滿足自我實現的目的。相對而言,勞工階級則因各種資本的不足,且從小生活場域培養出的慣習,其邏輯相悖於學校場域,導致勞工階級的孩子採用「尊敬策略」(strategies of deference),自己解決問題或被動等待老師發現,他們在學習與校園生活上陷入掙扎。勞工階級父母在家的教養腳本,更重視孩子的品格遠勝於學業成績。

    但這也導致,他們尊重老師權威及服從學校規矩,即便不公平的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大多選擇默默承受。這樣的慣習常導致他們學習上的障礙,進而造成成績表現不如中產階級的孩童。勞工階級父母以消極被動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他們希望孩子在校不要被懲罰就好,能順其自然地快樂成長。即使在收入有限的狀況下,讓孩子學習才藝的前提是他們快樂,而非中產階級以功能為導向。

    這本書的研究關懷與結論,並非淪為階級或結構決定論,且強調其中有不少階級裡的異例。同時,也補充經歷階級流動的人的慣習,相互滲透中產與勞動階級的既有邊界。但作者的論證仍堅持「階級」超越性別、種族是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最重要的原因。尤其透過教育體制複製上一代的階級,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裡又採取自身肯認的策略,持續鞏固自己的階級位置與未來的社會成就。

    但我好奇這樣的結論是否適用於台灣或是其他國家,地理位置、教育制度、婚姻制度、文化風俗、教養腳本不同的場域,「階級」是否仍就如作者所言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中產階級在學校就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及勞工階級都只能消極被動地被結構宰制,無法展現專屬於勞動階級的能動性?

    當勞工階級越努力想藉由教育制度達到階級向上流動,就得越用力否定自己的階級、父母、家庭與出身——這過程無疑是勞動階級異化的開始。但對於成功與美滿人生定義,在如此單一的主流敘事中,卻仍箝制著生活在裡頭的每個人。

    唯有,當結構因為一次又一次的事件發生,才能轉變文化與圖示,進而回過頭改變結構中能動者的意識形態,這也是我們社會學家為何聚集在此的原因。先發現學校的標準加深階級鴻溝與社會不平等,進而提出革新的辦法。

    這些研究中(我的文獻回顧報告)發現勞工階級可以透過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就有機會贏得中產階級才享有的紅利。雖然這樣的能動性只是對結構短暫的抵抗,終究,我們應該回到偏見的最源頭:「為何從事勞力、長工時又危險的工作,反而收入與地位最低。」現階段,這篇只是要鼓勵更多勞工階級的家長與孩子,透過上述的研究發現採取可行的策略,讓孩子在學校取得好成績,並擁有漂亮的學歷及證照以利未來就業。

  • 父母教養方式文獻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6-26 11:52:53

    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子分房睡幾乎是每個父母會面對到的。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分房睡可以讓孩子更獨立。錯!沒有根據,而且研究顯示,分房睡,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反而會可能讓小朋友更沒安全感,更喜歡吸手指。跟父母同房的小孩,反而表現出來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研究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為何?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但是歐美逐漸現在反其道而行,提倡跟父母同房(不同床)room-sharing.
    那麼應該要什麼時候才可以分房睡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據統計,美國有87%的小朋友跟父母是分房睡,在新加坡只有20% ,在北歐大約有50%。所以不同的家庭文化,有不同的狀況。其實在醫學上,還真的沒什麼文獻跟規則,告訴父母應該什麼時候分房睡比較好。這個問題因素太多,但是最重要,就是要等孩子跟全部人都準備好才實行,不要操之過急。
    有些網路上流傳著「性蕾期就最好要分房睡」、「不分房睡會性早熟」、「不分房睡以後會變媽寶」。其實都沒什麼相關。媽寶方面,那是體質關係…(不分房會導致性早熟,麻煩可以再扯遠一點、再離譜一點)
    這幾年流行很多育兒方法,其中一種是百歲醫師的隨他哭cry it out。隨他哭或百歲醫師的書中所提到的是比較偏教養的方式,本來教養就沒有什麼對錯,這個就不評論也沒有不對。但是其中的一點,在兒科界裹,最為人詬病的是「趴睡」。有多少個嬰兒因為看了相關的書籍與概念,而發生意外,沒有人統計過。但是統計發現,不要趴睡,要躺著睡(back to sleep),確實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後群S I DS的發生,這是一個事實。
    除了躺著睡( back to sleep)以外,現在還有一個概念,值得父母大家去留意。就是父母也要陪著孩子 #趴著玩 tummy to play:
    1️⃣建議每天陪著小朋友趴著玩(清醒的時候)
    2️⃣每天玩三到5分鐘
    3️⃣一天兩至三次

    這樣的目的在於,減少頭部的壓力(很多父母都很在意頭型),改善頭骨不對稱的發展。也可以訓練寶寶的頸部與背部的肌肉支撐力,萬一發生小朋友他想要翻身的時候,有能力處理。要陪同喔,不能放著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爬著玩。

    兒科醫學會也認為市面上的頭骨固定枕,或者頭型塑型產品,都沒有用。所以大家別浪費錢在哪些產品身上。

    另外其實也要分辨小朋友頭型歪的原因,是單純習慣的問題?常常頭轉向固定一邊?還是說有斜頸的可能?這就要由兒科醫師來幫忙判斷

    參考資料: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safe-sleep-recommendations-to-protect-against-sids.aspx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A-Parents-Guide-to-Safe-Sleep.aspx

    Mileva-Seitz VR, Luijk MPCM, van Ijzendoorn MH, Jaddoe VWV, Hofman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nighttime-sleep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no easy verdic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6; 37: 1-12. Infant Ment Health J. 2016 Jan-Feb;37(1):5-16. doi: 10.1002/imhj.21547. Epub 2015 Dec 31.

    Barajas RG, Martin A, Brooks-Gunn J, Hale L. Mother-child bed-sharing in toddlerhood and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Pediatrics 2011; 128: e339-47.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aap-press-room-media-center/Pages/Tummy-Ti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