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父母子女相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父母子女相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父母子女相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父母子女相處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8萬的網紅三立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自己的小孩自己顧啊,就算是親媽媽也沒有義務幫你照顧小孩(#住海邊)...

 同時也有6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的網紅義起幸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

父母子女相處 在 A編工事中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6-04 13:23:24

#編推書​⁣ #A編掛名推薦​⁣ #樹木希林​⁣ ​⁣ 大約一個月前收到這本書的推薦邀約時,樹木希林的作品之於我,就和她在許多影迷心目中的形象一樣。無論是有趣的藝名,或是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感受到她的演員魅力,還是她奇特的婚姻關係、出人意表的語錄等等。​⁣ ​⁣ 直到前幾天,我非常欣賞的演...

  • 父母子女相處 在 三立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06:00:08
    有 26 人按讚

    自己的小孩自己顧啊,就算是親媽媽也沒有義務幫你照顧小孩(#住海邊)

  • 父母子女相處 在 德國萬事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6 21:38:59
    有 26 人按讚

    【Lockdown快一年了!你身心靈都還好嗎?】

    德國從去年三月中旬開始的Lockdown,至今也將近一年了,其中雖然夏天有短暫解封,但隨著入秋第二波疫情嚴峻,又開始執行硬封城、MEGA Lockdown,一步步收緊人們可以行動的範圍。

    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發展數據下跌(德國2020年GDP下降了5%),稅收減少,餐飲、航空、旅遊等產業萎縮之外,在社會和心理各個層面發生的一些幽微轉變,卻不是那麼容易被注意到。

    近期一些研究統計出爐,相關議題的討論,才更受到重視。

    疫情以來,比較顯著的趨勢是:家暴案件增加、精神和心理疾病求助者增加,另外,因為學校關閉,採取遠距上課,受教權受影響,衍伸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發展和相關照護問題。

    因為疫情關係,Home Office、Kurzarbeit ( 縮短工時 ) 或失業,讓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夫妻相處、父母子女相處、老人和嬰幼兒照護、經濟問題,都造成生活壓力來源,無法排解或處理不好,導致家暴比率增加,除了通報數目,還有更多是沒有被發現、沒有社會機構介入登記的案件,在Lockdown期間許多家庭反而成為暴力暗池。

    Lockdown的社交限制,也將許多人陷入人際孤島,被寂寞、孤獨、無能為力的感覺吞噬,尋求協助的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也增加,尤其在歐洲黑夜漫長且寒冷的冬天。

    最後,是兒童青少年就學和人際發展等問題,雖然最近德國幾個邦已經開始恢復上學,但被疫情影響一整年的學生,對於遠距教學成效評估目前我還沒有看到研究報告,從去年秋天入學後,幾乎沒有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嬉戲和活動的這一屆學生,可能還需要追蹤一段時間才能有比較完整的角度分析。

    當然,Lockdown期間也推進了不少德國「現代化」腳步,公司因應Home Office 網路和系統升級、多了許多應用APP(比如外帶送餐)、部分政府業務終於可以線上辦理,對於非現金支付的接受度也增加了XD

    也許,上述的一些趨勢是疫情一開始爆發時就可以預見到的,有些則是隨著Lockdown時間加長逐漸成為趨勢(或正或負),但無論如何,我覺得即便疫情過去,很多事情也已經改變,該如何藉由此次經驗,發展一套更適應的政策流程,才是更重要的。

    #萬事包觀察
    #Lockdown一年的旅居遊子們有什麼其他觀察呢
    #台灣真的像另一個世界啊

  • 父母子女相處 在 A編工事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8 23:43:01
    有 114 人按讚

    #編推書
    #A編掛名推薦
    #樹木希林
     
    大約一個月前收到這本書的推薦邀約時,樹木希林的作品之於我,就和她在許多影迷心目中的形象一樣。無論是有趣的藝名,或是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感受到她的演員魅力,還是她奇特的婚姻關係、出人意表的語錄等等。
     
    直到前幾天,我非常欣賞的演員 #吳朋奉 猝逝,這本書也熱騰騰地寄到我手上。一切,突然變得不一樣了。
     
    一個日本人,一個台灣人,但他們給我的感覺竟奇異地相似,二人在演藝方面給人的印象或特徵,都是發源於他們不同一般人的生命經驗與價值觀,內化於他們的戲路表演當中,因而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我們很可惜無能再看到吳朋奉更多精湛演出,但樹木希林則已窮盡一生,在晚年的演藝事業中與癌症相處,挑戰極限。從年輕叛逆、年老反骨,到最後是洞看世間、淡然放下。本書作為她最後長達七小時的訪談精華,可以說是她一生一次最慎重的自我審視。她的靈性與哲思,透過記者的循序探問,閃爍著為自己而活的最後光亮。
     
    本書的另一看點,是收錄了她的女兒內田也哉子的訪談。這段訪談內容雖然不多,但某種程度卻最觸動我。
     
    身為藝人的女兒,面對一個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媽媽,卻也有很多父母子女相處之間的通常煩惱。這個家庭如何在世俗眼中的不凡當中,相互了解、相互體認,以及樹木希林在最後臨終前回到家中的場景,生死有命、了然於心的深刻道別。只能說,真的是一位不簡單的國民奶奶。
     
    「臨終前面對生死的超凡透徹,是她深沉的睿智與生命體悟,也是她如何演活『樹木希林』的祕密。」
     
    /////////////////////////////
     
    【書訊看這邊】
     
    讀 冊|紙本:https://reurl.cc/3DRjNV
    博客來|紙本:https://reurl.cc/vDoegA
    博客來|電子:https://reurl.cc/7Xne3l
     
    采實文化

  • 父母子女相處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2:28:15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 父母子女相處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09 21:00:17

    為人父母與子女都是一種學習,你跟爸媽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呢?

    金鐘導演陳慧翎拍攝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挑戰敏感的家庭議題,探討親子間的教育議題;導演黃惠偵用拍攝紀錄片的方式,紀錄自己與母親成長、和好的過程;Selina透過與家人一起旅行,找到相處的平衡點,讓全家感情更凝聚。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母親節​ #親子溝通 #陳慧翎​ #Selina #黃惠偵​ #母親節企劃​ #母親節快樂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 父母子女相處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09:47:13

    育有一子一女的Anda於2014年確診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後,2016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體面臨巨變,她心情被受打擊可想言之,更甚者,她更要面對家中只有數歲大的子女,「醫生話畀我聽嗰下我都接受唔到」,Anda憂心指如何可以將自己接受不了的事告訴子女。

    Anda的子女中,女兒更是「癡身」,會是想時時刻刻「癡」在媽媽身旁,這令本身要接受治療而身心俱疲的Anda更是矛盾,「每當自己一個人靜落嚟嗰陣,就會諗起自己嘅病情,跟住就會喊,經常都會覺得自己唔喺度,腦海經常都有呢啲畫面,但喺仔女面前要扮無事」,因為Anda認為子女年紀尚小,覺得不宜將自己病情告訴他們,因此在他們面前隻字不提自己患病。

    可是小朋友的觀察力超乎想像,那時是Anda病發的時候,女兒也似乎察覺了媽媽有異樣,「有時同朋友去生日會,係件好開心嘅事,佢都話佢好想去,但佢去完之後就會話,『點解會用咗呢啲時間去同朋友玩呢』,佢話如果可以嘅話,『我會想多啲時間陪你』,我唔知點解小朋友會唔想去玩,喺呢個年紀用嚟陪媽媽,我就開始觀察佢,覺得佢有啲奇怪。」

    Anda說女兒有時間中會問我些有關生死的問題,「譬如『媽媽你話人死咗會上天堂,你上咗天堂,仲可唔可以同我傾偈呀?又或者你可唔可以帶埋我去天堂呀?』我話人死咗先去天堂,我都唔知幾時會上天堂,如果我上咗天堂,你仲會有爸爸、有細佬、有其他親人,你都要好好生活,她就同我講,『唔啦,你死咗我自己喺度都無意思,我想同你一齊去天堂。』」

    女兒的反應令Anda覺得太誇張,「佢(女兒)夜晚會喊,話會發夢,其實我陪咗佢好多晚,我都嘗試用自己嘅方法疏導她嘅情緒,睇吓佢咩事,發覺佢唔會話我知係咩事,淨係識得喊。」

    Anda坦言那時不懂處理女兒的情緒,「每一晚你見到自己個女為自己身體狀況喺度喊,其實好很難受,嗰一刻其實我都好想喊,但我要好積極,我唔想畀負面情緒佢」,因此Anda成為一個嚴厲的母親,有時會責罵女兒,其實只時希望對方可以在自己在生時學會獨立,但女兒只是小學生,「依家諗返起佢都好無辜。」

    Anda之前都參加過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活動,覺得他們幫到患癌的家庭,就向基金會下協助兒童的彩虹會求助,及後女兒獲安排藝術治療課程,Anda同時也獲輔導。

    註冊藝術治療師海琳解釋指,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的獨特性在藝術創作方面,因為小朋友未懂說話時,已經可以塗畫,所以他們未表達到事情時可以繪畫輔助,加上治療師會邀請小朋友表達創作內容,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因而加強。

    海琳續指,治療過程與父母的溝通和相處很重要,因為他們處理到小朋友所表達的焦慮等情緒時,也可幫助小朋友與家長溝通,從而在家庭的層面上也可以處理問題。

    Anda指女兒很喜歡畫畫,卻沒想過藝術治療可以幫到女兒,「原來真係投其所好,因為佢係有啲慢熱,未必容易同人傾到自己內心世界。」Anda透過藝術治療師,得悉女兒原來知道自己有很嚴重的病,雖然她不知道是甚麼,但知道是有機會會死亡的病。

    Anda坦言那一刻自己才開始醒,因為她以為女兒一直都不知道患病,在她知道同時,自己又沒解釋清楚,令女兒覺得自己很快會離世,但其實情況未到如此惡劣,所以令她內心積壓了很多恐懼。

    Anda接受輔導員建議跟女兒坦白病情,「其實佢哋可能只係小學五年班,已經察覺到身邊很多嘢轉變緊。」女兒清楚母親病情後,情緒有所好轉,令Anda如釋重負,「我覺得好開心,佢會好關心我嘅病情,但又唔會好似以前咁負面,而係積極咁看待。」

    更令Anda窩心的是,女兒在接受藝術治療起,就已經會每晚製作小手工為自己打氣,現在更變成她的一個習慣,至今仍在繼續,Anda估計女兒為自己製作了約200份作品,「其實佢都幾犀利,可以一直維持咁做。」

    Anda現時定期服藥控制病情,她的願望當然是身體健康,但也把女兒記在心上,「媽咪梗係最最希望見到個女大學畢業,之後結婚生仔,但如果喺呢刻,我見到佢她大學畢業已經好開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的彩虹會旨在協助5-17歲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及青少年。彩虹會的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和社工等專業團隊,可擔當患癌人士和孩子的溝通橋樑,紓緩孩子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