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小妤婚前保養特輯 + 我的夢境EP.2🙈
.
聽說最近因為粉紅口罩事件,大家都要發粉紅文
那我就來分享我的婚前保養+粉紅色的夢境吧!
(因為是跟禮安的害羞夢境分享,害羞的放後面)
.
.
.
自從成為一個準新娘👰🏻才發現要做的事這麼多!!!!
當我一路忙到二月才發現許多保養都來不及了
但擇日不如...
#咩小妤婚前保養特輯 + 我的夢境EP.2🙈
.
聽說最近因為粉紅口罩事件,大家都要發粉紅文
那我就來分享我的婚前保養+粉紅色的夢境吧!
(因為是跟禮安的害羞夢境分享,害羞的放後面)
.
.
.
自從成為一個準新娘👰🏻才發現要做的事這麼多!!!!
當我一路忙到二月才發現許多保養都來不及了
但擇日不如撞日,立馬安排了許多保養行程!!!!
(然後發現保養的世界超深奧,我是超級菜鳥啊)
.
第一項保養行程,就是『身體抒壓-全身平衡礦石洗酸』😍
之前看到這個就覺得超酷,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讓我們更健康
自己一直都有在做全身油壓按摩(老妹的日常最愛)
所以還蠻好奇礦石能量洗酸,跟按摩有什麼不一樣
查一查發現他的原理是鍺在32度時會釋放負離子跟遠紅外線
按摩師利用鍺水按摩會促使我們排汗,有點像躺著運動的感覺😯
(敷完溫溫熱熱的鍺水,躺著就開始出汗,好熱哈哈)
.
洗酸的過程中,比較不像一般按摩,觸碰經絡會痛
而是比較像輕撫搓揉身體,幫我們把酸屑排出來
三小時做完,你身體的髒東西會在毛巾上留下痕跡
超像命案現場好可愛,好像身體裡的廢物都被排出來了!
有興趣的小羊毛可以去體驗看看,覺得紓壓!
聽說有些人做完身體狀況改善很多,腰痠背痛都沒有了!
.
.
▫️▫️▫️▫️▫️
.
.
最猛的還是,當天我同步把阿咩抓去做臉!
不只新娘要美,新郎也要帥啊XD
不過我都躺著流汗,完全沒參與到阿咩做臉的過程
最狂的是走出來的時候,我還以為阿咩有化妝XDDD
他整個臉膚質超好,而且根本在發亮!!!!!!(附上影片👉🏻
.
因為我們都沒有做過臉,所以我真的有驚豔到😳
幫他選了一個:臉部護膚-3V逆齡隱形線雕
他說只有清很深層的那幾個粉刺時有稍微痛一點,
其他幾乎都不會痛!害我也整個超心動的!!!
.
回家的沿路都在問他:欸你知道你皮膚現在超狂嗎!!!
整個跟上了美肌濾鏡一樣厲害,婚前再把他抓去做臉一次哈哈
因為他平常毛細孔算蠻大的~而且也沒在保養
.
📍美容師提醒大家:不可以用熱水洗臉而已喔!
要在洗澡前,用冷水先洗完臉再去洗澡,皮膚才會好
他整個記不得自己的臉到底被敷了哪些東西😂
但我特地跟美容師要了過程照片,番外篇分享給大家!
.
.
▪️▪️▪️▪️▪️
.
.
馬上分享上次大家莫名很喜歡,超害羞我的夢境!
.
故事是醬的,前幾天新聞爆出禮安跟交往11年的女友分手
我滑到的當下真的是尖叫捶桌的崩潰!!😭😭
大概從13年前就開始愛他的老粉我,真的有種超級複雜的感受
又心疼又難過,覺得他一定經歷了很多很難受的過程,
看到他哭我的心都要碎光了,故事怎麼可以這個走向QQ
一方面又覺得超崩潰!要分手怎麼不11年前就分啦Q_Q
現在我終於有機會了(???可是人家我也要結婚了啊嗚嗚
崩潰了一整個晚上,在床上打滾爆久,晚上就夢到禮安了。
.
.
我竟然夢見,
我跟閃閃 @shining_writing 跟禮安一起出去玩!!!
我們原本要去吃飯,結果竟然要等兩個小時
所以我們就決定先去溪邊玩水(?) 瞬間換成泳衣
溪水超級淺的,我們就呈一種爬蟲式在水中玩耍xD
(奇怪我怎沒注意禮安裸上身的樣子,看!我一點都不好色啊XD
.
兩小時後我們一起去圓山大飯店吃東西,
原本禮安說他只請三小時的假出來,要回去了~
我就跟他說難得出來放風,沒關係啦不用回去~
他就提議那去圓山俱樂部那邊,可以剪頭髮、背部保養、跟按摩
因為俱樂部離飯店有點距離,我還沒吃完(真符合現實🤣)
但預約時間到了,他就說,那他先去,我跟閃閃吃飽就過去~
.
沒想到當我們要移動過去時,就開始下起了超大超大的雨🌧️
沿路都是泥濘,走到濕漉漉時禮安還跑來拿傘幫我們撐😳
真的是超級暖男Q_Q(別人的(前)男友總是不會讓人失望(?
接著在做背部保養的時候,禮安剪頭髮速度比較快已經做完了
他就過來跟我聊天(心跳加速五倍)因為稍早他比較冷淡
.
聊天的過程中,我就開始默默跟他吐露我的心聲
跟他說他失戀我很心疼,而且我從13年前就開始喜歡他了...😳
但聊天過程中,我超級收斂的!
因為我很擔心太熱情會把他嚇跑,就都用半開玩笑的語氣
(這時閃閃在幹嘛我也不知道抱歉XD 整個見色忘友了🤣
.
.
夢的最後,我跟禮安在夜晚的欄杆旁聊天,
好像在等閃閃按摩完(謝謝閃閃,在夢裡給我們獨處的機會)
這時候我們已經聊到有點曖昧的感覺,對看的眼神真超融化😍
我還跟他說,他創立公司真的很辛苦,希望有機會去幫他忙
我們還互相加LINE,後來兩人有點太靠近.....這時閃閃就出來了
禮安就說要開車送我們回家,先送閃閃回家,再送我回家
因為那個氛圍實在太曖昧...
夢裡的我還在想等下會不會吻別...😳
結果…..................鬧鐘就響了(つД`)ノ
.
OK這個夢就這麼結束了!我的吻別勒!!!!
就不說我在前一天還夢見跟利正赫一起去夜遊了
但跟偶像約會的夢真的好真實又好幸福喔喔喔(無憾😍
.
.
.
請大家好好祝福我跟禮安(喂🤣
有後續的發展,會繼續跟大家報告的❤️
.
#咩式婚禮籌備中
大家有推薦的婚前保養,都可以跟我說喔!
快救救我這個平常懶到不行的新娘哈哈哈
.
📍身體洗酸&做臉店家資訊:軒SPA(復北店)
FB:軒SPA佩君老師 @pennyspa
.
#婚前保養 #軒spa佩君老師
#台北洗酸 #3V逆齡隱形線雕
爬蟲可以幹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兩天因為工作的關係
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出門玩了!
非常久違的小旅行
童童嗨翻了🤪
第一天表現可圈可點
但是今天,整個糟糕透了!
我今天完全找不到童童任何的亮點
滿滿的欠揍行為
在故宮裡頭奔跑、尖叫
提醒無效
整天「不要」「不行」掛嘴邊
偶爾再講個「💩」
說話瘋狂插嘴、約定也不遵守
毫無規矩
吃個飯扭來扭去
打翻媽媽的水杯,自己反而先生氣
坦白說,我們束手無策🤷🏻🤷🏻♀️
我們知道太過興奮也會進入爬蟲腦模式
簡單說,就是完全沒在思考
想幹嘛就幹嘛
但這也太OVER了!
一整天下來,我們盡可能的維持正向
畢竟她真的太興奮了,也不是故意的
而且出來玩總是希望能開開心心的
於是一直在過招
什麼啟發式問句、二選一、對話
積極暫停、情緒急救、鼓勵、感謝
能用的招全用了
通通無效!
好不容易一整天快結束
慶幸都沒有爆炸的時候
小孩就是有辦法激怒你
睡覺前
童童突然一個箭步跑去啾啾旁邊
對著她的耳朵大叫
真的忍無可忍 無須再忍
🧑🏻「欸!妳在幹什麼東西阿?」
👧🏻「沒有」
🧑🏻「妳剛剛做了什麼?」
👧🏻「沒有」
🧑🏻「妳剛剛做了什麼?!」
👧🏻「不知道」
🧑🏻「我問妳,妳剛剛做了什麼?!!」
👧🏻「沒有」
🧑🏻「⋯」
👧🏻「⋯」
🧑🏻「我不想跟妳講故事了」
👧🏻「要啦!」
🧑🏻「我不要!!」
講完,我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不只沒有故事
連睡前三件我都不想說!
五分鐘後,童童開始一直在我旁邊繞來繞去
就像蒼蠅看到💩一樣
時不時晃到我的眼前或是戳我一下
好不容易躺平了,門才剛關上
她又起來打開門,坐在門口偷看我們
然後又開始瘋狂繞來繞去
最後她開口了
👧🏻「我想要抱抱」
痾!這是一個大難題
抱?不抱?
最掙扎的拔河阿
一邊是羅老師的聲音
🧑🏻🏫「犯錯的孩子,值得被尊重、被愛嗎?」
一邊是慣性的思維
😈「抱?一整天搞成這樣,沒處罰就不錯了,還抱?」
兩邊拉拉扯扯、你來我往
🧑🏻「抱完妳就會睡覺嗎?」
👧🏻「嗯」
🧑🏻「那來吧」
我不希望她不開心的睡覺
但我也無法真心的抱她
所以心不甘情不願的抱了一下
抱完,她也真的跑去睡覺了
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過沒多久,我就開始愧疚跟自責了🤣
不過我也有一種輕鬆的感覺
我特別想把今天的事分享給你們
老師不是完美的,我們也不是完美的
孩子更不是完美的
羅老師告訴我,這就只是一個BAD DAY
一年中會有幾天Bad day呢?
發生就發生了
🧑🏻🏫IT’S OKAY TO BE NOT OKAY
這個我最近特別有感觸
常常會省思自己
身為正向教養講師,又有羅老師的指點
怎麼能生氣呢?怎麼能爆炸呢?
招術一定都要有效呀
沒效,怎麼寫貼文呢?😂
然後就陷入這種思維裡
當童童出現這種狀況
挫折感就爆炸💥
正向教養不是「不生氣教養」
不生氣只會變成內傷教養
太過愧疚與自責
反而會讓明天也變bad day
所以我要去靜心了🙏🏻
至於出來玩有沒有辦法讓她不要失控?
沒有辦法
🧑🏻🏫「帶6歲以下的孩子出去玩常常發生這種鳥事」
🧑🏻「所以唯一的辦法是等6歲後再帶出門?」
🧑🏻🏫「不是的」
🧑🏻🏫 而是「繼續帶她出去玩,繼續生氣,到了六歲過後就會好了」
好哦~還有兩年😌
加油吧😭
爬蟲可以幹嘛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找到你的為什麼》
這本書是由著名的激勵演說家賽門.西奈克所寫的. 之前在網路上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他的演講, 覺得深有共鳴但是卻沒有太大的感動… 一直到我看了這本書之後, 在從頭到尾把他所有的演講在看了一遍, 感受真的完全不同
其實閱讀順序是應該先看他的前一本書 “先問為什麼?” 接下來再看這一本書. “先問為什麼” 這一本書闡明了賽門所提出的”黃金圈” 理論, 而這一本書則是教我們由內而外, 如何來建造自己的黃金圈
什麼是黃金圈 (Golden Circle)? 由內而外應該是 為什麼 (WHY)- 如何做 (HOW)- 做什麼 (WHAT)
我們應該要先清楚自己的動機/價值觀為何, 接下來再明確目的是什麼, 最後則是思考具體手段有哪一些. 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商業行為則是反過來: 我告訴你我是幹嘛的? 我有哪些優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以我們這個產業舉個例子: 我是一名教練, 我有數張專業的證照/比賽經驗, 可以讓你有效的減脂/增肌/變強壯, 麻煩現在請付錢謝謝… 這也是大多數單位公司宣傳的方式. 感覺都是千篇一律, 就算你把自己形容得再厲害, 也很難打動人心. 因為消費者到處都看到到這種宣傳內容. 但是如果利用黃金圈的方式, 有內而外, 先說明我們的信念, 再延伸我們的方向, 最後再導入到我們的產品, 感覺會很不一樣. 例如: 我希望能夠提升全民的生活品質 (WHY), 所以會透過提供正確的運動概念以提升健康的意識(HOW), 這是我身為教練最主要的工作(WHAT). 聽起來就會非常不一樣
因為”為什麼” 是我們的中心價值, 是驅動我們一切行為背後的原因, 是有溫度與情感的.. 而”做什麼” 則是最後的結果, 是有架構, 有系統的. 在”誰會說故事, 誰就是贏家”這一本書裡面, 作者也提出了一模一樣的主張: 絕大多數公司官網上”關於我們” 的介紹中, 都在介紹自己公司的歷史, 服務章程與產品特色, 同時認為以這些資訊就足以讓客戶對於公司有足夠的了解.. 但是要能夠真正讓一位陌生人在短時間產生認同, 最有力道的方式就是說說創立這間公司的緣起, 也就是啟發了創始人/團隊產生行動背後的故事. 大家都愛聽故事, 因為故事有情感, 故事也可以具體說明這個團隊的”為什麼”
而”黃金圈” 理論也與我們人類大腦的構造相似. 在”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一書裡面就有提到, 由於人類的爬蟲腦, 哺乳腦, 以及靈長腦的功能不一樣, 因此在不同的狀況下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人類的行為. 黃金圈最內層的”WHY”對應到的是我們的”邊緣腦”, 也就是以海馬迴與杏仁核為主的部分, 主導情緒, 記憶, 信任與忠誠, 沒有語言的空間, 這一個區域連結到”為什麼” 與”如何做” ; 而最外層的”新皮質” 則是負責理性分析, 決策, 組織, 思考, 以及語言, 也就是”做什麼”
有的時候, 我們會說”我感覺不對勁” “就是少了些什麼” 甚至是“一見鐘情”. 這些都是邊緣腦活躍的回饋, 在我們還沒意識到什麼之前, 身體本能地會產生反應. 一般來說, 這都是最真實而直接的. 而我們在成長, 求學, 甚至是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各種外來的因素, 讓我們漸漸地遺忘了內心真正的熱情, 甚至有人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是什麼讓你每一天睜開眼起床以後, 迫不及待地願意投入一天的工作呢?” 賽門問. 賺錢是一個結果, 是”做什麼”, 而不是”為什麼”. “為什麼” 是出自內心的, 是一種信仰, 是利他的, 是成就這個世界的.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 在四萬年前尼安德塔人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習性是單打獨鬥, 因而被我們的老祖宗智人所滅. 而由於幾萬年的群居的生活方式, 人們開始學習互相合作, 成就彼此, 進而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這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原因
然而進入了工商社會以後, 反而變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就算我掛了也要拖你當墊背的思維, 彼此攻擊反而拖慢了社會永續發展的淺力.. 這一點在作者另一本書”無限賽局” 中有說明, 之後我會再跟大家分享這一本書 (老高梗)
這一本書就是教導大家如何找到自己的為什麼, 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首先, 你需要找到一位願意聽你說話的夥伴 (教練Coach), 他可以提出開放式的問題, 探索你的價值觀, 回應你的內容, 聽出你自己沒有察覺到的意象 (所以探索”為什麼” 需要第三者, 有很多思維自我是無法察覺到的), 並忠實將你訴說的重點記錄下來, 同時與你一起探索. 與此同時, 你需要配合搭檔的引導, 講述一生之中對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並且盡可能地描述細節
那要如何確定越來越接近 “為什麼” 的核心了呢? 就是雙方發現, 在對談當中, 描繪實際情景的細節越來越少, 而敘述情感的細節越來越多!
最後, 要整理出一句話:我想________, 這樣會____________ . 而這句話就是我們在黃金圈最內層的”為什麼”. 例如賽門本人的為什麼就是: 我想我想激勵別人去作感召他們的事, 這樣一來所有人就可以一起改變這個社會!
同樣的技巧, 可以運用在打造企業文化上, 主持人利用小團體活動, 帶領員工思索組織的中心思想與服務方向, 藉以提升整體向心力. 唯有整個公司擁有一樣的中心信念, 才可以勇往直前! 在賽門的一次演講裡, 他提到他曾同時受邀到微軟與蘋果兩家公司演講, 深深感受到了兩間公司氛圍的不同: 微軟每天想的都是如何研發出更好的產品打爆對手 (做什麼), 而蘋果則是不斷思考如何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為什麼). 有一次, 賽門剛結束微軟的演講, 接下來到蘋果演講的路上, 他故意跟來接他的蘋果主管說:誒, 微軟新出品的一款平板在功能上比你們的IPAD酷多了! 蘋果主管說: 嗯, 我同意 . 賽門認為, 這就是兩間公司的差別, 堅持 “為什麼” 而努力的公司不會在意他的競爭對手做了些什麼, 只是執行他們的理念, 反而不知不覺地拉開了彼此的距離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how you do it”: 人們不會購買你的商品, 他們購買的是你的信念- by 賽門斯奈克, 這句話就跟我之前在好幾位健身大咖的課程中聽到的一句話含意一模一樣 “People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 直到人們感受到你有多在意他們之後, 他們才會在意你有多專業!
這些年我的體悟就是: 當你自己沒有一些想法的時候, 只好等著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如此反反覆覆的, 很容易迷失了方向, 遺忘了對於生活的熱情. 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就可以真的體會到人家說的一句話: 每一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 是理想!!!
非常好的一本書, 與大家分享, Find your WHY!
爬蟲可以幹嘛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我原來以為這是一本處理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相關的書. 開始閱讀了以後才發現, 整本書是在解釋人類的大腦- 一台及其精密卻又原始的機器
根據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蘭所提出的理論, 他把大腦分成三層:
爬蟲腦 (底層): 這是最基礎的部分, 從幾億年前的生物繁衍就開始運作, 負責維持基礎的生命功能, 引發戰或逃的立即反應
哺乳腦 (中層) : 隨著生命的進化, 哺乳類開始發展輸了更複雜到大腦部份, 出現了邊緣系統 (海馬迴與杏仁核), 下視丘 (分泌激素與控制自律神經系統)
靈長類腦 (上層) : 這屬於最高級的大腦區塊, 擁有思考, 判斷, 語言的能力, 大腦皮質的構造發展是生物 (特別是人類) 最後衍生出來高級腦
縱使過了幾億年的演化, 人類主宰了地球, 發展了高度文明, 甚至還有能力進一步探索地外生命, 但是以時間而言, 靈長腦 (新腦) 出現的時間尚短, 人類很大一部分的行為在本能上仍然受爬蟲腦 (舊腦) 驅動, 而夾在兩者之間的哺乳腦 (中腦) , 則是裡外不是人, 常常會因為新舊腦的拉扯而崩潰..
所以作者將大腦比喻成我們家裡的電腦: 你的機器大概是二三十年前的型號, 可是在這之間你不斷的給它安裝了新的系統, 甚至不斷升級. 可是偏偏機器的運作方式常常會跟新軟體相互牴觸, 同時電腦內建的的演算法還會依照本身對於使用者喜好的判斷來直接執行所有功能… 如此混亂的結果常常導致機器過熱, 效能變慢, 甚至自動關機. 沒錯, 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這麼複雜而又矛盾的器官, 因此解釋了我們在思想行為上為什麼常常有這麼多不合裡的狀況出現
大腦的高級指揮系統相當是位於金字塔的頂端, 負責支配人體一切的活動, 但是這個系統及其耗能與脆弱, 同時來自於底層腦的基礎運作模式不亦改變, 需要很大的力量方能將其掌握. 只要高層腦在能量不足或是受到外在影響的狀況之下, 底能腦的生存本能操控就會干擾到高層腦的主導
例如我們為什麼會暈車? 當我們在行走 (甚至是騎腳踏車) 時, 透過外周運動系統 (高級腦) 與本體感受器官 (低級腦) 的協同運作, 大腦很明確的知道是我們自身在活動. 但是當我們坐在交通工具上時, 感覺訊號輸入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的高級腦知道我們在移動, 但是偏偏我們的低級腦並沒有接收到任何運動的命令. 兩者之間出現了資訊的落差, 身體當下判斷: 你明明雙腳沒有移動, 但是大腦接受到的訊號卻是身體在改變位置!? 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因為中毒而產生了幻覺, 所以第一時間, 爬蟲腦會讓你嘔吐, 趕快把吃進了什麼有毒的物質排出體外! 雖然對於確切暈船暈車的原因, 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確認, 但是目前這是一個普遍被接受的看法
你看看你看看, 這就是人類高級大腦所犯的低級錯誤…
人類為什麼這麼喜歡甜食? 因為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 大腦只佔了人類體重的2%, 但是卻使用了我們每天五分之一以上的能量, 而且都是糖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低血糖時會想睡覺, 運動甚至會昏倒. 所以當我們肚子極度飢餓時, 腦袋裡面絕對不會想著要吃清粥小菜會是水煮雞胸肉, 腦海裡面一定想的是炸雞薯條火鍋比薩之類的食物. 因為這是生物的本能, 能吃盡量吃, 誰知道下一餐是什麼時候? 因此當你吃到垃圾食物時, 多巴胺會分泌讓你覺得滿足, 而你受到獎勵了以後, 吃甜食的行為就會一再重複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的大餐明明已經吃撐了, 但看到飯後甜食總是可以再來一點. 因為即使胃已經被填飽了, 大腦 (高級腦) 辨識出甜食是可以讓人滿足的, 因此忽視了胃 (爬蟲腦) 發出已經吃飽了訊號, 接下來就是一球又一球的冰淇淋…
接下來談到了記憶. 我們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 有時一閃神, 突然忘了我是來這幹嘛的? 我幹嘛要說這一句話?
我們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互相依存, 但有時也會彼此干擾. 根據研究, 我們對於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 一般來說當下只能同時記憶四件不同的東西, 當再有新資訊進來時, 只好把前面四項東西裡面比較不重要的清掉, 以容納新記憶進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下子處理太多事物比較容易出錯 (但是四件東西不一定要是單獨的, 我們可以把同樣性質的歸類在同一件裡面, 因此可以延展記憶能力, 這也是很多超強記憶訓練方法的原理)
同樣的道理, 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靠大腦形成一個有序的”編碼”, 假如這個編碼越有效率, 那麼我們越不容易忘記. 就如同我們的手機或是身分證號碼, 前面一定是區域碼, 到城市碼, 最後銜接到生日之類的, 所以我們在手機電話可以自選號碼都只剩最後幾位數. 所以手機號碼是可以透露一些資訊的. 短期記憶先是儲存在海馬迴之中, 接著會被移往皮質區域. 基本上假如長期記憶形成了, 就不會被遺忘.. 可使為什麼我們就是有的時候偏偏要回憶起某些東西的時候死活都想不起來呢?
取決於記憶的方式, 也就是如何「編碼」
在”身體學習比大腦記憶更有效” 這一書裡面也強調了: 假如我們在記憶某些東西的時候, 配合上了情緒, 甚至是五感, 會讓我們的記憶更加的深刻, 同時在未來提取記憶時也會更加快速!
在這裡, 又再度提到了睡眠. 睡覺是身體休息的說法顯然已經滿足不了科學家, 因為一些勞力工作者每天回到家裡倒頭就睡, 平均是八個小時; 可是假如我們一天都宅在家, 什麼事也沒做, 基本上也會需要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 因此科學家研究發現, 睡眠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是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這也是為什麼睡眠不足的比較健忘, 甚至熬夜, 有睡眠障礙的人較易罹患老年癡呆症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討論到了人類完全不同的兩個反應: 疑神疑鬼與自我感覺良好
我們為什麼會對特定的事物感到害怕? 因為它有”威脅”. 我們的爬蟲腦為了維持生存, 因此會對具有威脅的事物感到害怕. 在史前時代, 人類必須對所有可能危害生命的威脅有所警覺, 不然就無法存活.. 同時, 人類的大腦傾向於以簡單的方式運作, 只要一有風吹草動, 就會開啟自保的本能, 如此才能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維持生存. 但當今社會, 真正足以影響存亡的挑戰已經大幅減少, 但是在大腦深處這一個原始的本能依舊存在: 你會先感到害怕, 以便於在腦內先行計畫出解套方案. 但是, 特別對於某些個性特別敏感的人而言, 就會感到極度的焦慮以及缺乏安全感
但是反過來說, 人們也酷愛害怕的感覺! 回憶一下看恐怖電影, 坐雲霄飛車, 或是高空跳傘之類的活動. 因為當我們安然度過了一次挑戰以後, 多巴胺會大量分泌, 進而使人上癮. 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極限運動家樂此不疲的挑戰他們的極限
如何判定智商? 從以前到現在所有的智力測驗有有局限性, 而且我們往往發現, 一般來說我們認定智商很高的天才, 很大一部分是生活白痴. 在另一個方面來說, 越有成就的人, 會因為本身知識與資訊的累積, 更加的沒有自信 (仿冒者綜合症); 而偏偏一知半解的人, 說話則會越大聲 (唐寧. 庫格效應)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 所以假如我們可以贏得更多人的認同, 那麼也代表在團體裡面的地位更加的鞏固. 因此絕大多數人想在短期之內搏人眼球, 就會使用誇張的方式表達自己, 越多人關注 (不管好的壞的), 越能提升自我效能; 反過來說很多專家會非常低調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人們會對於賣弄知識的人懷有敵意或是存有懷疑, 也就更加的不敢發表意見, 或是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持
我們的記憶是會被大腦所篡改的!
為了讓人類有效益的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大腦會把過去負面或是不利的記憶淡化, 讓人振作起精神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很多關於過去記憶的實驗中, 專家發現人們口述的回憶與實際上發生的兜不攏. 這個有可能是因為在平時, 我們在當下所有接收到的訊息, 本身就會被大腦經過一定程度的加工才形成了認知, 更不用說是回憶. 每一次我們回憶起同樣一件事時, 記憶都會被竄改掉一點點, 時間一久, 回憶就會與事實越離越遠… 心理學家認為大腦自我修改記憶的原因是由於在人類的社會中, 自我價值與成就感是支持自己有勇氣探索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所以自我感覺良好, 原來是身不由己的啊…
人類是群居動物, 孔武有力的尼安德塔人被我們智人老祖滅族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偏向單打獨鬥, 而智人則是群體合作. 為了能夠更加的與人共同生活, 我們的大腦 (特別是新腦) 偏愛讓人喜歡, 畢竟假如被群體拋下就有可能會獨自而亡. 因此, 我們天生不善於拒絕別人! 有時面對了一個天花亂墜的推銷, 我們就是會莫名其妙地購買一些我們明明不需要的東西… 因為拒絕了別人, 對方會難過 (即使我們並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一點…) . 因此有很多的銷售技巧, 就是利用了這一種反應, 特別是對於意志力比較弱的人, 格外容易上當! 也就是說, 很多時候大腦會強迫我們委屈自己, 作出妥協, 目的是讓他人喜愛我們
因為這本書裡面有一些資訊, 我在別的書中已經看過了, 原以為心得不會寫太多, 但是裡面有好多很有趣的部分值得分享,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長. 可是我覺得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提出了大腦的這些矛盾之後, 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來避免所產生的問題. 如果可以像 “端粒效應” 或是 “為什麼要睡覺” 這些書在每一個主題的最後, 提供讀者對應方式的具體建議就更好了
不過還是一本科普價值滿滿的書, 大大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