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疫情看見城市的無光角落——無家者的困境與汙名》
作者|吳佳佑
校正|王劭翔
-
自疫情爆發後,無家者作為高危險群被政府機關與相關NGO 組織關注著。
台北市長柯文哲赴議會報告時表示:「還有一組人要全部打完疫苗,就是街友。街友人不多,但政府要每天盯著太痛苦,乾脆全部打掉。未來凡是...
《透過疫情看見城市的無光角落——無家者的困境與汙名》
作者|吳佳佑
校正|王劭翔
-
自疫情爆發後,無家者作為高危險群被政府機關與相關NGO 組織關注著。
台北市長柯文哲赴議會報告時表示:「還有一組人要全部打完疫苗,就是街友。街友人不多,但政府要每天盯著太痛苦,乾脆全部打掉。未來凡是有族群太難處理,就想辦法撥出疫苗,全部打掉,不用煩惱」。
日前於艋舺公園、台北車站等無家者經常聚集的場所,有14名無家者接連染疫。目前政策將無家者列為優先施打對象,同針對特定場所加強宣導與物資補給等。使得疫情之下政府對於無家者的防疫措施與情況再度於主流社會中掀起討論。
-
❙ 無從翻身——隱身與汙名
從上述背景中不難發現,防疫措施與無家者身份的衝突。既然面對疫情,並非接種疫苗後便能不受感染,對於無家者而言,相對治本的防疫措施,應是給予一個不必暴露在群聚與戶外染疫風險的空間。
無家者作為臺灣社會普遍存在之現象,直到經歷2003年的SARS 危機後,政府對於無家者的管理才從放任轉為積極地轉介相關機構與輔導。而無家(固定住所)的成因眾多,從經濟變遷下的受害者、家庭組織崩解的疏離者,又或是各式無常意外的載體皆有可能導致人失去能安置家當和「自我」的空間。
作為脫離主流社會的邊緣群體,其身份的成因往往容易被忽視,同時被化約成「經濟組織縮編的失業與低度就業者,或達不到標準,具有瑕疵的消費者」。
同媒體強化其刻板印象與污名標籤,成為非我族類的「他者」,進而忽略了許多無家者連同家當在外流浪,難以冒著失竊的風險去另尋工作或勞動。
多數無家者同時也作為老者、身心障礙者、精神疾患、毒癮、酒癮者等弱勢身份,在失業或工作貧窮的窘境中徘徊。
無家者的平均收入偏低,多半從事不穩定的營造業或服務業,以勞力密集的3D(Dirty. Dangerous. Difficult )工作為主,卻沒有能安穩休息、回復體力的空間,亦沒有足夠的工作保障。
又因福利方案多為階段性的以工代賑,在機會「供不應求」而只能輪流分派給底層無家者的情況下,其得不斷面對工作與無工作交替的困境,陷入低層勞動的惡性循環。
如此,迫於現實而跳脫「努力工作、成就自己、貢獻社會」的劇本後,棲身在犯罪風險與外界歧視的無光角落。留在大眾眼中的僅剩「懶惰、逃避、不正常」的污名。
-
❙ 無家者的生活困境
無家者必須露宿街頭,承受流浪的各種危險,在騎樓下可能被攻擊或驅趕,於是棲身在公園,用公廁簡單地盥洗。
露宿街頭所帶來的各種不便使無家者的身體素質無法負荷龐大的勞動,導致其無法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更別提享有勞健保的保障。他們常冒著中暑與車禍的風險蒐集的一車回收,變賣可能不值一個便當的價格,於是成為(資源)匱乏的都市漫遊者,面對無止境的閒暇卻也沒有能力運用。
過程中還包含了與社服機構之績效或富人之博愛的共演,酬勞可能是一個便當、麵包或一瓢飯菜,日復一日地在公共空間中排隊展示。透過這樣被大眾凝視著的「伸手要飯」的羞辱,以鞏固外界勞動價值的重要。結束了一天,卻結束不了對身心的無盡消磨,回到公園一隅,等待睜眼後又一場無光漫遊。
在不穩定的就業市場中隱身,在殘補式的社會福利中被污名。對於無法想像「明天」的無家者而言,不同與中產階級所擁有的地位象徵或自我累積的價值觀,而是生存與自尊間的拉扯,「無家」者作為一種跨越情境的身份,能找到的工作無法提供安全也不會提供尊嚴。
-
❙ 無光漫遊——名為「正常」的暴力
以上,我們不難發現無家者所面臨的困境有其錯綜複雜的脈絡。容易隱身在社會的角落,而當重新受到關注時,卻也是作為疫情之下的「風險與破口」。政策與措施的難以管理與實踐、主流社會對於污名標籤的根深蒂固與不諒解,皆源自對於「正常」的錯誤想像。
何謂正常?「身形康健、生活健康、獨立自主、全職工作、具一定教育程度、能組織家庭亦有空間居住等等」。這些對於正常人的典型想像,僅是被習慣了的尋常,而近乎粗暴地忽略了無常也是日常的部分,並將深陷無常的人分類為「他者」,同時賦予有著罪罰意味的道德判斷——使社會不斷重複著污名與壓迫。
因此,我們所能做的便是破除對於正常的錯誤幻想,唯有試著去了解受污名者的困境與脈絡,才能找到真正能幫助到被排擠至暗處的他們所需的方案與措施——修補社會的裂痕。
營造業分類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共同關注與記憶太魯閣號事件
先說說感想
花蓮地檢的起訴書,只能呈現近因,無法全面梳理與解決台鐵長年結構性問題。只見近期大家的焦點又轉移到善款的運用,但真正該投入且長期關注的,應該是如何協助讓台鐵從小處改善,徹底提升品質與安全,讓旅客能夠真正有感,洗刷或扭轉對台鐵的印象。
—————
太魯閣號事件發生後隔幾天,#報導者 宣稱獨家取得台鐵內部照片,2016年10月,有一顆巨石掉落在和仁隧道與清水隧道、東西正線之間的空地(隧道口外),一名北上的普悠瑪號司機經過後緊急通報。從2016年事發後至2020年4月1日,台鐵為了避免再有落石掉落衍生意外,處置的方式是要求工務段 #派人瞭望、以人工方式進行監控有沒有落石或外物進入軌道,夜間則是改由監視系統監看。
2019年3月,台鐵以「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的經費招標,斥資1.27億元興建西正線的明隧道工程。此計畫是2015~2020年的招標案,台鐵直到計畫結束前不久才順利發包。明隧道工程進行後,台鐵員工說隧道內長期亂堆雜物,「即使慢速通過都很擔心會不小心擦撞到,這個工地施工紀律非常差,連最基本該淨空軌道周邊的觀念都沒有。」
👉新聞連結
https://reurl.cc/mqbWl7
軌道上突然冒出的工程車,是這次令太魯閣號出軌的主因,肇事的李義祥為了怕工程延遲被罰款,在台鐵要求停工的清明連假仍找人來施工,操作不當下導致車輛掉落。而在今年1月間便曾出事的便道,並未讓施工、監造與台鐵人員心生警覺,輕忽、姑息、拚運氣的結果則是近因。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104至111年)是行政院在2014年10月14日核定的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台鐵先匡列220億2260萬元總預算(截至目前來到275億元),再逐項分年編列去執行。主計處曾點出,這幾年來,這個計畫因招標作業延宕,流標狀況頻仍,致執行率太差,還曾遭立法院凍結預算。
太魯閣號發生事故的上方正在施作的邊坡安全維護工程,正是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的執行項目之一。我把這個計畫的相關標案整理成表格,從這些資料中,確實看見計畫因招標作業延宕,完工期程一直拖延的情況。
火車出軌的位置大致是在崇德=和仁間東線(k51+250)、清水隧道北口。現場看到施工告示牌上,工程名稱是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北迴線 K51+170~500 山側邊坡安全防護設施工程)、施工廠商是 #東新營造,由#聯合大地工程顧問 負責監工。施工時間是2019年4月26日至2021年1月20日。經費是1億2987萬元。
🤔邊坡工程從設計到完工竟需花上四年以上時間
台鐵在2016年7、8月間先後進行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邊坡全生命周期維護管理(委託專案管理技術服務)和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邊坡全生命周期維護管理(委託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中棪工程顧問公司和聯合大地工程顧問公司同時參與兩個標案,最後中棪拿到委託專案管理技術服務,聯合大地取得委託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標案。
直到2018年2月26日,台鐵材料處才公告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北迴線西正線K51+300~500山側邊坡安全防護設施工程)招標案,預算金額9658萬9101元。案子流標了兩次,最後還與其他計畫併案執行,不再按照原案繼續公告招標。
2019年1月31日,台鐵材料處公告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北迴線 K51+170~500 山側邊坡安全防護設施工程)招標案,預算金額1億2987萬9348元。期間流標一次,3月11日開標後當日立即決標,預定在2020年5月24日完工。
兩案的最大差異是,#標的分類 從其他土木工程,改為橋樑, 高架快速道路, 隧道及地鐵,應該就是明隧道工程,併案後預算總金額增加了三千多萬元。由東新營造得標。這個案子採最低標方式決標,但從決標金額來看,約莫是預算金額的96%,且只有一家投標,看不出有 #低價搶標 的跡象。
📌疑點一
上億元的工程,為何只有一家來投標?照理,有甲等綜合營造業資格的廠商比比皆是,負責設計與監造的聯合大地開的規格,難道是高難度,嚇跑一堆廠商?檢方的起訴書中,李義祥給付工程總價4%價金予東新公司。500萬元算是不小的金額,一般工程案件的利潤落在5%,李義祥借牌就給出了4%,自己從中賺了多少?預算金額和底價金額是不是一開始高估了?才讓廠商 #有多餘的利潤可均分。
📌疑點二
隧道口的落石是在2016年10月發生的,距離台鐵明隧道工程的招標作業完成大概過了兩年半,這段時間幸而未再發生落石,但工程從設計到招標,各種的延宕,雖是監造和管理單位應負起最大責任,但台鐵列車每天行經該路段,肩負旅客的安全,員工看到工地的各種亂象,難道一直冷眼旁觀,不曾有人上報或警示嗎?施工現場的四周沒有圍籬防護,難道一直都是 #正常的現象嗎?這樣的施工設計圖,招標機關從未置喙,處之泰然嗎?
👉起訴書新聞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416/1961767.htm
#太魯閣號
#通車
#台鐵
#起訴
營造業分類 在 林岱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關昨日貼文「職安衛生管理人員」之貼文,民眾們所擔心之技能檢定全面改為測驗題及筆試改為電腦測試並非岱樺提案,其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於109年10月6日已開始實行電腦測試。
但透過本次事件,岱樺也聽到了勞工朋友們的心聲,歡迎一起給予指點與建議,岱樺虛心檢討。
詳細補充說明如下:
一、
將乙級技術士學、術科測試改以電腦測試,此為勞動部的既定政策,職安署希望藉此改變,看是否提升錄取率後,再研究是否推動社團法人台灣中小型營造業協會陳情,將乙級技術士分類【工廠類管理人員】、【營造類管理人員】等。(如附件)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109.10.16公告「110年度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實施計畫」,「110年度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預計辦理三梯次140職類,其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職業安全管理」、「職業衛生管理」等三職類,自110年起,學、術科測試全面改採「電腦測試」
二、
目前社團法人台灣中小型營造業協會反應,營造業管理人力需求現況之規定,舉例如下:
1、受限於一例一休,導致必須配置雙倍人力。
2、工程已完工,但尚未驗收完成,仍須留置職業安全衛生人員;但另一場已開工,但不得兼任,導致必須配置雙倍人力。
3、各個工程主辦機關設置比法規更嚴苛之人力配置。
三、
倘各界對於社團法人台灣中小型營造業協會之訴求有不同意見,請提供建議及看法,本辦公室彙整後再向相關單位建議反映。
本次研討是以,依各行業實行分類考試,以提高職安人員在各業的專業領域,職安觀念,專才專用,以減少工安意外為主。
#術科筆試改為電腦測試,於會議中職安署副署長及技能檢定中心副主任向委員及與會人員提及110年要實施之決策。
【公告修正「勞動部110年度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實施計畫」第5點】https://reurl.cc/9Zrkon
【會議記錄】https://reurl.cc/DvgW0R
【媒體彙整】
〔自由時報〕https://reurl.cc/nnEVEe
〔蘋果日報〕https://reurl.cc/WEkd6Z
營造業分類 在 台灣夯創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公司登記數飆高
經濟部9月7日表示,疫情下的創業潮再2020年平均每月3506家,截止於8月底的登記數約28048家,總數也達到712156家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然後截止於8月底的專利版權申請數量,商標49032件、專利18387件、版權16344件。
如果從種類型態來說比例約承攬承接(4.17%、1168家)、公司行號(12.5%、3506家)、連鎖加盟(25%、7012家)、SOHO族(25%、7012家)、創新創業(33.33%、9350家),所以真正屬於創新創業的只有SOHO族(25%、7012家)、創新創業(33.33%、9350家)共58.33%、16362家(58.33%) 4.65.145。
若是加上倒閉歇業(歇業)5980家、解散清算(廢止)11959家,整體剩下10109家(34.682%),而16362家3~5年後碩果僅存大概只剩下10908家(整體比例38.89%、存活比例66.66%),就算把停滯停擺加入計算僅剩8181家(整體比例29.167%、存活比例50%)。
以登記資本額來說,台北(51.5%、1633億元)、新北(9.4%、317億元)、高雄(8.4%、436億元)、台中(7.4%、379億元)、桃園(6.3%、511億元)、台南(3.8%、195億元)、彰化(3.8%、395億元)。
台灣因為疫情控制得宜,未實施封城且活動如常,不過有學者示警,創業潮吹起雖然短期有穩定社會功效,但是長期太多分散的「微型企業」恐不利經濟成長。
其中以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佔22.4%)、製造業(佔16.8%)及營建工程業(佔13.7%)之新設立公司家數最多。若依地區別前六大分別為台北(6039家)、新北(4235家)、桃園(3065家)、台中(4203家)、台南(3788家)、高雄(2188家),且均集中於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
然後再依照總數712156家的產業行業分類,以生產製造業(工業工廠)(27.4%、19.5萬家)最多,其次營建營造業(營建營造)(15.4%、11萬家)、批發零售業(實體店面)(14.5%、10.3萬家),前三大行業合佔公司登記總家數57%。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老闆佔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過去公司負責人一向以男性居多,但近10年女性公司負責人佔比呈逐年上升,2020年8月女性負責人公司有9350家(佔33.33%),差距逐漸縮小顯示女性老闆已漸成為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