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營造工程管理丙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營造工程管理丙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營造工程管理丙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營造工程管理丙級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意外的有被推爆 那我們就來聊聊為何我會擔心今年台灣工地管理會有重大風險 因為有版友可能不是相關產業或科系 先介紹一下台灣幾個營造現場比較特殊的狀況 (營造業每個國家都有各自遠早的發展歷程和特殊法規 所以獨特性比多數產業高) 1.層層分包特殊文化 先說一下轉包和分包不同 轉包是拿到案子後...

  • 營造工程管理丙級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20:48:21
    有 912 人按讚

    『意外的有被推爆 那我們就來聊聊為何我會擔心今年台灣工地管理會有重大風險

    因為有版友可能不是相關產業或科系

    先介紹一下台灣幾個營造現場比較特殊的狀況
    (營造業每個國家都有各自遠早的發展歷程和特殊法規 所以獨特性比多數產業高)

    1.層層分包特殊文化

    先說一下轉包和分包不同

    轉包是拿到案子後抽管理費或業務費用後

    就把主要部分或整個工程再轉給其他廠商施工

    但分包則是主要得標廠商將一部分工程與其他廠商分工施工

    分包這件是在全球營造業都是普遍的

    但是分包的方式 規模 切分方式 層數 及分包後權責歸屬則有很大差異

    台灣的特色是營造業普遍規模很小

    (這點跟很多人的印象應該是相反)

    https://reurl.cc/KxL6D9

    全台灣營造業在109年第4季共有19,028家

    大約一萬四千家是丙級營造和土木包工業

    這還沒有計入材料行 設備廠商 資材公司等

    可能沒登記在營造業但會出入工地協助工程的廠商

    還有到處走跳的師傅(個人 夫妻檔 師徒)

    會有這樣的狀況是 營造工程很少有較長的持續性

    每個工地完工後 是否有相近的工程能續接 不確定性很高

    不像很多產業人員可以固定編制持續生產或提供服務

    所以營造廠會保留主要的主管和核心的技術人員

    等拿到下一個案子時 再依工程案的特性和規模 將工作分配給協力廠商

    協力廠商同樣有一樣的問題 所以會再把人力和機具不足的部分再分給下一級廠商

    這樣的層層分包 安全責任如何整體控管

    就跟最上面承攬工程的營造廠觀念 能力 制度有很大關係

    另外也跟各分包廠商有無合作經驗有關 有共同合作的經驗

    再效率 信任度上都能提高 也能降低一些工程風險

    .
    2.施工人員的非制度學習

    台灣早期多數施工人員的訓練都是師徒制為主

    師傅用他當徒弟受到的訓練方式再複製一次來訓練自己的徒弟

    這樣的現象一直延續到現在

    很多工序和工種 仍然是以師徒制為主要學習方式

    技術學校教的工種數量有限 而且經常與現場及時代有落差

    這也導致很多工法在操作上會有各種不一致的說法和見解

    甚至在安全的管理上 也缺少一致的認知和操作方式

    .
    3.工務及工地管理的大學教育

    大學教育主要還是以理論和學科知識為主

    實務經驗和實習 台灣的大學對其重視度反而低於歐美

    也就產生許多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與誤解

    因為缺少實際工地與操作經驗

    所以師傅一開始並不會信任大學畢業幾年 擔任工地管理人員的指令

    有時會聽從 也只是因為位階權力的關係 而不是從心底聽進去

    所以只要一沒有人督導 很多安全措施和流程就鬆懈了

    而大學畢業擔任管理的工程人員 對於工地的適應性通常也不高

    也不少人不願意與師傅和工人搭話 自然雙方更不了解彼此的顧慮和立場

    無法用師傅能理解的方式傳達重要的安全事項或調整安全管理方式

    直接用學校或機關理想的方式來管理 自然事倍功半......

    最後實際對工地工務管理影響最大的 還是由工地出身的管理人員為主

    但也因此許多觀念可能還停留在很早期的年代

    .
    4.公家機關的制度流程與認知

    公共工程許多的制度流程訂定是為了達到規範要求而做的

    多是參考國外的資料後再加以修改定案

    但國外的條件往往和國內有很大的落差

    也因此許多制度如果直接移入執行 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弊病叢生

    後來有許多學者和高階公務人員發現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會參考多國制度後 再拼裝修訂執行的流程與相關管理制度

    不過這裡又發生一個大問題

    多數參與修訂的學者和高階公務人員

    很少是工地出身 他們大多經常造訪工地作查核

    但查核那天的準備好的狀況和平常的工地運作狀況往往很不一樣....

    而且走馬看花的查核 無法看到很多實際進行的細節和環節

    所以將國外的制度拼裝後 再由缺乏基層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和公務人員修訂後

    產生更詭異的制度 而這樣的制度和流程往往不但不能有效達到規範要求

    反而產生更多的虛工和紙上作業 以及越來越多的督導成本

    層層督導 高層督導去督導督導的督導 就會變成這種梗圖的情境....

    https://imgur.com/o3g9r8f

    這種狀況反而最容易發生危險 因為大家的注意力會放在文件上

    而不是現場 而且出事後 90%以上的時間和重點放在檢討和推託責任

    而不是討論如何避免下一次意外或特殊情況的處理方式

    .
    5.外籍勞工的管理

    外籍勞工可申請投入國家建設屬大規模的營造工地

    此外也有許多外勞學成後 會跑到私人案場工作

    與很多人的觀念再次相反

    外籍勞工如果在一開始就給與完整的安全訓練和觀念指導

    反而是最有機會持續維持的群體

    因為他們很怕違反相關規定會被遣送回國

    所以只要是聽起來合理 不影響他們收入的措施 大多會有意願配合

    這個情況在緬甸也很明顯

    緬甸在最近動亂前 有一陣子和平的日子

    很多地方都開始由外資投入 設置小型工業園區 想運用當度充足又便宜的人力

    那時聽去緬甸勘查的工程師說 當地主要投資的外資來源有

    台灣 新加坡 日本 中國

    而且只要看園區工地工人的打扮和配置大概就能猜到是哪個國家投資的

    安全帽反光背心備齊 還請好幾個人固定在路邊指揮交通(即使幾乎沒車子)

    這園區多半是日商投資

    工地工人有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 車輛進出時會有一組人跑出來指揮

    但沒車輛時沒人在外面的 通常是新加坡投資的工業區

    工地工人安全帽戴著但沒有扣好或看起來破破爛爛 背心有人有 有人沒有

    車輛進出時有一人不情不願 出來看看的 大概是中國投資的光業區

    至於沒有安全帽 沒有背心 擺一個電動左搖右晃的破爛假人在門口的

    大概就是........

    工人同樣都是緬甸當地人 但穿著和動作卻會因為不同國家的管理

    而有很大的差異.... 這情況在台灣也同樣適用於外籍勞工的管理

    .

    以上是台灣營造工地幾個特殊的狀況

    這樣的狀況在過去還能維持一些微妙的平衡

    讓工地事故的機率大概略高於工地外交通事故機率

    (考量從業人數和交通工具使用人數差異後的機率)

    但今年因為嚴重缺工的問題 恐怕會讓許多工地事故機率暴增

    嚴重缺工的原因就在於人力供需嚴重失衡

    需求面上的問題:

    1.科技廠快速大規模擴廠

    2.房地產熱潮增加大量建案興建

    3.前瞻計畫多以工程為主 短期過多工程案件需要執行

    供給面上的問題:

    1.年長工人退休或傷病缺工

    2.工地風險衛生隱憂和起步待遇難吸引年輕人

    3.缺少工地實際技術的技職訓練教育單位 (如果已經有訓練 不用從起步待遇做起)

    4.新冠肺炎造成外籍勞工來往狀況不確定性

    上述問題就造成今年恐怕得面對台灣營造歷史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缺工潮

    而上述的所有問題又會和台灣營造特殊的狀況 產生更致命的結果

    這部分也蠻複雜的 明天會再開一篇文來描述

    --------

    另外很遺憾的

    昨天找了一下兩年多前在八卦版的發文

    那時就有提到一些台鐵內部的問題

    雖然這次直接原因是工程外包廠商出了問題

    但這也反應到台鐵在管理上 偏向把風險管理的部分也全都外包出去的心態

    https://reurl.cc/NXLjGQ

    對風險管理的觀念和心態如果不修正

    台鐵事故仍然會頻繁發生 頂多是不同的人輪流砸鍋.....』

    Re: [問卦] 營造公司有沒有評鑑制度 https://disp.cc/b/27-doaf

  • 營造工程管理丙級 在 張渝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09 08:00:00
    有 47 人按讚


    201905營造廠找主任技師

    苗栗丙級營造廠找主任技師,主要作”鋁門窗裝修工程“(風險不高),也期待技師參與投標計算工地管理,時間彈性。

    意者請與

    張渝江技師0933160499或

    聯絡直接留訊來訊!

  • 營造工程管理丙級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1-18 16:09:29
    有 126 人按讚


    【訪視南港區東明公共住宅智慧社區工程進度 預定今年8月第一座智慧型社福設施將優先啟用】

    今(18) 下午訪視南港區東明公共住宅智慧社區統包工程案,南港區王先黎區長、南港區東明里曾漢祺里長、本府都市發展局章毅專門委員、社會局黃清高副局長、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曹彥綸副處長、工程承包廠商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吳文樵協理、喻台生建築師、福清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江正治榮譽董事長、陳信樟建築師、承龍水電有限公司陳小龍董事長、中華電信梁冠雄協理、ACER黃梅珍經理也都一同出席。

    南港區東明公共住宅智慧社區統包工程案,是本府第一個落實智慧社區構想之公共住宅,也是公辦民營全智慧化之福利機構首例,全案統包工程契約金額約新台幣26億6仟6佰萬元,分為甲、乙及丙3塊基地,規劃興建甲乙基地為地下4層地上21層建築物,可提供700戶公共住宅,丙基地占地985平方公尺將興建地下1層地上5層的社會福利機構,其中規劃48床24小時照護及22床之日間照顧,並導入智慧科技系統如護理資訊系統、遠端監視系統、體溫檢測監視、離床感測、智慧尿溼感知等技術,以增進照護服務品質。考量社福優先,故該棟社福設施也預定107年8月開幕使用,全案預計108年2月竣工,如期取得智慧建築銀級標章、綠建築黃金級標章、耐震標章及無障礙住宅標章後,並預計109年3月起籌備招租作業。

    東明公共住宅在單純住宅的建築形制中,期望透過規劃設計,開創新的城市生活新居住概念,開創極大的優質生活空間,另本案將為智慧社區,規劃納入基本之智慧三表(水表、電表、瓦斯表)外,另設置社區app、電動車輛充電、公共區域wifi、中央監控、物業管理、防火、防水、門禁、停車等系統管理、節能之太陽能發電及蓄電池之使用等智慧設施供住戶及民眾使用。同時在甲乙基地公共住宅的低層部提供鄰里多元的社區服務分別為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老人長期照顧機構、托嬰中心、就業服務站、商業空間、區民活動中心等社福系統、建置完善的公宅管理制度,成為混居共生的好所在。

    另外,比鄰東明公共住宅之東明公園,我去年(106)10月訪視時就已責成本府公園處應盡速同步進行整修維護,感謝本府同仁的積極協助與努力,東明公園已完成了整體翻新工程,除了改善園內動線及老舊設施,更創造獨具社區特色、舒適安全的休憩環境以活絡里民情感,並於去年(106)11月開放予民眾使用,

    感謝都市發展局及社會局跨局處之通力合作,以及由福清營造股有限公司、陳信樟建築師事務所、承龍水電有限公司所組成之統包團隊共同承攬,進行規劃設計與施工,特別感謝臺北市議會於公共住宅興建預算上支持本府相關政策之推動,也感謝里長與里民的支持協助,加速本案之推動,本案亦獲內政部營建署社會住宅補助方案補助費用7億6,476萬9,300元,為中央與地方齊心推動公共住宅興建計畫之良好範例,在此也特別感謝營建署大力贊助,期待為每一位市民與國人帶來耳目一新的公共住宅智慧化社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