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營建署北區工程處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營建署北區工程處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營建署北區工程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089的網紅魏嘉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花蓮市新興路增開支線開通| 自2018年起營建署北區工程處東工組開始進行「新興路景觀改善及興闢工程」至今已有1年的時間,很開心近日支線道路工程終於施作完成並開放通車,期盼此道路的開通能順利改善美崙地區、花蓮市區與後站地區間的上、下班交通壅塞問題。 而此項道路工程於施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營建署北區工程處 在 魏嘉彥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3 05:49:42
花蓮市新興路增開支線開通| 自2018年起營建署北區工程處東工組開始進行「新興路景觀改善及興闢工程」至今已有1年的時間,很開心近日支線道路工程終於施作完成並開放通車,期盼此道路的開通能順利改善美崙地區、花蓮市區與後站地區間的上、下班交通壅塞問題。 而此項道路工程於施作期間,嘉彥曾多次前往...
-
營建署北區工程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3-02-01 14:08:21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營建署北區工程處 在 魏嘉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蓮市新興路增開支線開通|
自2018年起營建署北區工程處東工組開始進行「新興路景觀改善及興闢工程」至今已有1年的時間,很開心近日支線道路工程終於施作完成並開放通車,期盼此道路的開通能順利改善美崙地區、花蓮市區與後站地區間的上、下班交通壅塞問題。
而此項道路工程於施作期間,嘉彥曾多次前往針對擋土牆、AC路面下陷等問題辦理會勘;現今雖此道路已完工並通車(寬度25公尺之雙向四車道)但嘉彥仍認為「道路標線」的部分存有相當改進之空間。
以目前國內主流道路設計為例,通常並不會於內側車道特別畫上「禁行機車」之標誌,且我國直轄市政府(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皆已陸續取消過去雙向四車道路內側「禁行機車」之限制,以提升行車動線順暢及安全。
但此新興路支線卻仍沿用過去過時之設計實在令人不得其解;與此同時施工單位將內側車道劃設「禁行機車」之標線又無劃設「待轉區格」的標線,如此的設計將會使得機車行駛至路口,無法依規定迴轉或左轉,應此由衷希望此道路之主管機關,得儘早針對標線瑕疵之部分加以改善。
________
20200312新興路會勘
https://reurl.cc/ran9V4
20200605新興路會勘
https://reurl.cc/WEVxYL
________
#會勘速報 #花蓮市 #新興路 #通車 #機車平權
營建署北區工程處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寮大道的飄砂問題已經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選後至今,已經有許多民眾向我們反應。
這條路上個月才開通,總經額花費1.2億,林智堅市長常自豪說這是「新竹人等了十四年的重要道路!」。
但根據報導,近日東北季風大,飄砂問題嚴重,市府每天都要封閉單側車道,花一到兩小時清砂。
每天清出多少砂呢?平均要整整五輛三噸半的卡車才載得完!
今天下午,我致電市府工務處養護科詢問狀況。科長說目前他們的應變方法,就是看道路攝影機,若起風了,就會安排當天下午或隔天一早去清砂。
那這樣每天出五台卡車去清砂,到底要花市民多少稅金?科長說目前還無法統計,因為每次請廠商出車都是逐次計點,要到結算後才清楚。
那麼,到底當初是怎麼設計的?南寮本就風大,怎麼會沒考慮到風砂問題?科長說,這個工程當初是營建署代辦,他也不清楚,要我去問營建署。
於是我再致電內政部營建署北區工程處新竹工務所,想了解道路設計的過程。但從四點開始打了三通,電話都無人接聽。
實在是相當無奈。
下週一上班,我們會立刻再致電營建署、新竹市府,並正式發文向他們要索取所有相關資料,要求徹底檢討;若當初道路設計有明顯失誤,我們也會追蹤咎責。市民的用路安全不是開玩笑,新竹市府應該更積極向市民提出解決方案。
提醒大家經過該路段時特別留意,也請繼續關注這個議題的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