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熱量換算千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熱量換算千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熱量換算千焦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趙強營養師這樣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利用細胞研究證實某些食物成份能抑制COVID-19病毒進入細胞,就代表吃這些食物有助對抗COVID-19病毒嗎? 早先是說含有 #單寧酸 的食物有潛力抗COVID-19病毒[註1],現在再說 #貝母素 #安石榴苷 #可抑制病毒 [註2] 甚至說 "每天吃60至100顆葡萄,或每天食約40至50公克...
熱量換算千焦 在 抹妹 >∂ 台北美食/台中美食/桃園美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01:38:05
. 店名🍵Domremy outlet上野不忍店 吃什麼/多少錢🍵 🍵焦糖布丁¥50 🍵布丁芭菲(抹茶/巧克力/水果)¥160 🍵期間限定-あわふわ抹茶櫻花¥150 🍵千層蛋糕邊邊¥250 在哪裡🍵#東京#上野 #不忍池 CP值🍵🍵🍵🍵 傳說中上野不忍池對面有個甜點屆outlet 專門販售著各...
熱量換算千焦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利用細胞研究證實某些食物成份能抑制COVID-19病毒進入細胞,就代表吃這些食物有助對抗COVID-19病毒嗎?
早先是說含有 #單寧酸 的食物有潛力抗COVID-19病毒[註1],現在再說 #貝母素 #安石榴苷 #可抑制病毒 [註2]
甚至說
"每天吃60至100顆葡萄,或每天食約40至50公克茶葉量,其含有單寧酸及聚合前花青素在人體內就會達到相當濃度,足以阻斷病毒入侵。但實際情況仍須視每個人體質、吸收程度不同而有差異。"
說起來,這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所帶領的團隊,所發表的抗COVID-19相關醫學研究成果確實很讓人振奮!
過去,看到這類研究報告時,我也會想~" #趕快推薦給大家 "!
但是~~
從事臨床營養工作愈久,愈覺的這樣的說法實在「太早了!」
新聞報導中所提關於單寧酸的研究報告 [註3] 結論這樣說:
"總的來說,我們的結果強調了挖掘天然資源作為安全和有效的補救措施的 #潛力,以遏制除腫瘤性疾病之外的COVID-19大流行病。"
"Overall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mining natural sources as reservoirs of safe and effective remedies to curb the COVID-19 pandemic besides neoplastic diseases."
但這研究使用的是 #分子生物層級的研究方法,觀察純化的物質(例如單寧酸[Tannic acid])是否能使培養皿中的標的細胞有變化。
#所以距離臨床實際應用還差十萬八千里哩!
因此叫民眾每天吃60-100粒葡萄?
若依照食物代換表的葡萄代換量:每份13粒重105克,其中含有15公克碳水化合物/60大卡,60-100粒葡萄換算約是4.6-7.7份的水果,可提供69-115.5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276-462大卡熱量!
而"每天食約40至50公克茶葉量"的建議也蠻離譜的!
若以3公克茶沖泡一杯150cc的茶,相當於每天喝13-17杯的茶!
這樣,對嗎?
簡單地說:
#實驗結果顯示單寧酸能抑制COVID19病毒進入細胞。
#但這不代表吃富含單寧酸的食物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貝母素、安石榴苷 也是相同!
很高興洪校長所率領的團隊為大家找出了「有潛力」對抗COVID-19病毒的食物成份[註4],但是,請不要做一些奇怪的飲食建議!
[註1]
《國內抗疫研究新突破! 單寧酸可抑制新冠病毒活性》
2021-01-25 20:38/自由時報〔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22064
[註2]
《貝母素 安石榴苷可抑制病毒》
04:102021/05/28 中國時報/林欣儀 、台中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528000467-260107
[註3]
Wang et al., Tannic acid suppresses SARS-CoV-2 as a dual inhibitor of the viral main protease and the cellular TMPRSS2 protease., Am J Cancer Res. 2020; 10(12): 4538–454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783773/
[註4]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抗新冠科研團隊 聚焦抑制英國和南非變種病毒株發表研究成果》
工商時報/文 許俊揚 2021.05.27
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cooperation/466340.html
熱量換算千焦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KitchenAid 啟用之後,就會一直想操它。今天做的是懶人版重乳酪蛋糕。
身處甜點王國,我其實只愛少數甜點:millefeuille千層酥,檸檬塔,焦糖布丁,小泡芙。這些我一定會買,也用來鑑定一家甜點店的程度如何🤪
昨天進城順手帶了兩塊蛋糕,一個開心果,一個覆盆子,不能算難吃,但套句型男主廚Cyril Lignac的話,就是少了點 『peps』,刺激味蕾的感覺。
這個重乳酪蛋糕其實很簡單,各食譜都說要奶油乳酪,在法國乳酪王國,下乳酪不能手軟,就用saint Moret 或mascarpone加酸奶油 crème fraîche épaisse。(做法跟材料我寫在照片裡)
早餐來一塊乳酪蛋糕配黑咖啡,可以補充一點生活能量(熱量就不要多想了,減肥永遠是明天的事🧏)。
----
蒲公英大開,正在轉化為輕飄飄的羽毛狀,隨風飄揚繁衍下一代。
---
前屋主留下的藤椅(fauteuil en rotin)很好坐,想說可以再買一張。上網查了一下,哇咧,現在一張新的動輒百歐元?
順手查了一下台灣製的藤椅,換算匯率也差不多百歐元😳。
熱量換算千焦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維持健康體位-別陷入微糖迷思,從減少含糖飲料做起】台灣人真的很愛喝手搖飲,為了健康、怕胖,許多人會選擇半糖、少糖或微糖來減低熱量攝取。「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選擇較少糖的飲料,的確能夠降低熱量的攝取;不過別忘了,所謂的全糖、少糖、半糖及微糖,是指額外加到手搖杯的含糖料,可不包含液體本身及配料的熱量。
■喝半糖、微糖飲料,糖量照樣暴表
假使你因為怕胖,點了「半糖」的大杯珍奶,換算下來,你大概吃進了30克的糖,以及4茶匙的沙拉油(因為奶茶含有奶精,屬於油脂類),再加上黑糖珍珠,可能吃進將近500大卡,直逼一個便當的卡路里。
也就是說,若你今天吃了一個便當,又搭配一杯半糖珍奶,熱量會直接突破1000大卡,肥胖與贅肉就是這樣來的。更令人擔心的是,許多人因為選了減糖飲料,以為可以多喝幾杯,忽略飲料及配料的原有的熱量,反而適得其反【註1】。
■糖對身體的6大危害
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註2】。
眾多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糖會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蛀牙、心血管疾病等危害;近來研究更指出,特別是經常使用在手搖飲的高果糖糖漿,攝取過量的危害比一般精緻糖更劇烈,糖對身體的6大危害:
❶ 提高三酸甘油酯
陳詩婷營養師解釋,果糖的代謝路徑不同於葡萄糖,很容易會直接經由肝臟儲存為脂肪,快速引發一連串的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阻抗等反應;一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大於50公克的果糖分子,餐後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會明顯上升。
❷ 肥胖及脂肪肝
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思考,攝取果糖對肝臟的危害,跟肝臟處理酒精的程序一樣,會提高脂肪肝發生的機率。這是因為果糖在消化過程中不受到能量的調控,很容易被身體轉化為脂肪儲存,尤其是內臟脂肪,跟果糖及醣類攝取過量有很明顯的正相關。
❸ 代謝症候群
一項研究測試,人體在喝下純果糖與純葡萄糖之後,身體的生化反應會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喝下葡萄糖的受試者,飽足感會上升,而喝下純果糖的人,則沒有明顯的飽足感;換言之,經常攝取果糖的人,因為身體缺乏飽足指令,容易攝取過量的果糖,而大量的脂肪在肝臟被代謝,可能造成代謝的紊亂,容易引起一連串的血壓飆升、血脂上升等代謝症候群。
❹ 尿酸飆升,引起痛風
果糖在代謝過程中,會快速消耗身體的ATP(身體的能量形式),因而造成細胞的尿酸濃度上升,造成高尿酸、痛風的問題。
❺ 心血管疾病
血液和組織的糖太多,很容易與體內的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生成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縮寫為AGEs),破壞血管的內皮細胞,加重血管壁的氧化壓力,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容易被氧化,造成身體大範圍的血管發炎及傷害,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❻ 愛吃糖,提早失智
流行病學發現,糖尿病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平常人高,這是因為葡萄糖及其代謝產物會黏在人體的蛋白質上,破壞我們的腦細胞(如同上述所說的糖化作用),使蛋白質變得異常,無法執行正常的生化反應;若大腦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在神經細胞週圍,除了使細胞逐漸死亡,也會破壞神經間的連結,人的記憶、認知能力會漸漸垮掉,而走入失智【註1】。
■戒糖對身體的好處!
近幾年,科學家開始注意到精製糖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從心臟、代謝到皮膚老化,精製糖的危害無所不在,偏偏很多人抗拒不了甜蜜的誘惑。營養學者艾波特(Brooke Alpert)說道:「糖讓你肥、讓你醜、讓你老。」
「糖」對身體而言,並非必需品,甚至是一種「有害物」,它會帶給你的負面影響包括:增加體脂肪,並罹患代謝症候群、使頭腦的運作鈍化,妨礙工作或生活、引發焦慮,招致不安定的精神狀態、誘發各式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增加罹癌機率、加速身體老化、更容易罹患失智症等。所以戒糖能夠幫助你遠離疾病,讓身體更健康有活力。
❶ 減少痘痘、皺紋,讓皮膚變得更好
美國營養飲食協會期刊的報告指出,高糖糖份飲食與長痘痘有密切的關係。
❷ 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
科學研究發現,血液中有57%的糖分都被癌細胞消耗,而流經腫瘤血液中的葡萄糖大約有80%被癌細胞吸收,若比較同樣重量的癌細胞和大腦,癌細胞所消耗糖的量為大腦的2倍。而且癌細胞增殖和分化的方法特殊,隨著擴散的範圍越大,所需求的養分也就越多,並且容易轉移擴散到富含血流和營養的器官。
❸ 減輕體重,減少體脂
糖會讓你想吃更多糖。大部份的糖都伴隨高脂肪或高碳,至少會含有很多不需要的物質。戒糖後,你的身體就不需要處理額外的熱量,不會覺得餓,然後就能減重 ,或至少維持穩定體重。
❹ 減少腸胃不適、頭痛等症狀
甜食,會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所以戒糖後,就能多少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狀況,把糖戒掉,讓腸胃能重整消化食物的能力。
❺ 減少憂鬱、焦慮,心情變得比較好
研究顯示,攝取過多糖分不會讓人快樂,反而容易罹患憂鬱症,甚至可能影響腦部對於壓力的應對,加重憂鬱和焦慮情況。
❻ 減少疲憊感,讓你更有精神
覺得疲倦時,很多人都喜歡加糖的食物,包括所謂的能量飲料和含咖啡因飲料, 但把糖去掉之後,我們更能自然擁有較多活力 【註3】。
如果認真看食物成分你會發現一罐330cc的可樂,總糖份就是35克。一天喝一瓶就接近添加糖超標了。而許多人認為很健康的乳酸菌飲料,糖份比例也極高,每100毫升常含有15克左右的糖,千萬不要以為上面寫著零脂肪或幫助消化就是健康飲品。想要健康飲食,就要注意自己每次做出的選擇,不要養成喜歡重口味的壞習慣,才能常保健康【註4】。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udn.com 聯合新聞網)【別陷入微糖迷思】:http://bit.ly/2MC3efs
∎註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糖的危害」:https://bit.ly/3e05l8g
∎註3
(Heho健康)擺脫甜蜜陷阱,戒糖對身體的好處!:http://bit.ly/3r9wQQv
∎註4
(元氣網)「不吃糖就憂鬱?不止體重變輕,戒糖後身體6變化」:http://bit.ly/3uNMWSa
➤➤照片
∎註3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迷思大解惑,遠離含糖飲料陷阱」:https://bit.ly/3kzPgr7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手搖飲 #手搖杯 #糖危害 #全糖 #少糖 #半糖 #微糖 #戒糖
康寧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