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熱水管明管施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熱水管明管施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熱水管明管施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熱水管明管施工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學校辦活動,繳了錢,小孩有午餐、水和冰棒可以吃,我樂得輕鬆。 今天完結篇,故事很長,有時間的慢慢看。 呼聲最高的B神雕俠侶組合,為什麼只排到第二順位呢? 他們的確賣出了本社區最難賣的房子,因為這個房子長期出租,所以室內的建材和保養上相較於一般自住房 比較不討喜。(這個房子open hous...

熱水管明管施工 在 Dingdong Le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3 14:30:55

新生命的誕生,讓我們從零歲的感知,重新檢視生活的需要。 . 實不相瞞,我們幾年來一直忍耐著讓冬天的風吹進來,窗子老,不耐風,但來裝修的人說以前窗戶的料好,換了可惜。我們直到小實要一起生活,才下定決心,要把冷風隔絕才行! 小實的到來,帶我們從零歲的感知,重新檢視生活需要的保護。 . . 鎖定要換氣密...

  • 熱水管明管施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8:01:11
    有 139 人按讚

    今天學校辦活動,繳了錢,小孩有午餐、水和冰棒可以吃,我樂得輕鬆。

    今天完結篇,故事很長,有時間的慢慢看。

    呼聲最高的B神雕俠侶組合,為什麼只排到第二順位呢?
    他們的確賣出了本社區最難賣的房子,因為這個房子長期出租,所以室內的建材和保養上相較於一般自住房 比較不討喜。(這個房子open house 的時候我們有去看)。

    而且open house 的時候,還有租客住在裡面,看似不滿屋主要賣房,所以房子雜亂,物品堆積,花園也沒整理,廚房也是沒有擦拭,此外,房客還一臉臭臉的坐在家中餐桌旁,讓看房的人頗尷尬。

    因為房客不配合整理,無法拍出美美的居住照,屋主只能用以前空屋時招租拍攝的舊照片來當廣告照片。實品屋現場真的不太好看。

    所以這房子最後比屋主預期多賣出了3萬元,卻仍是本區最低價格售出的房子。有可能剛好是搭了賣房熱潮和不錯的地段好運拋售成功。不然之前兩年換了幾個仲介都沒有賣出去,神雕俠侶也因此拿下本區其他物件。

    但大家有提到的「順眼」很重要。神鵰俠侶雖然一搭一唱,他們不是醜或怎樣,就是感覺上沒這麼「順眼」;人和人之間就是這樣,順不順眼就是一個感覺。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他們的銷售策略我不太能接受。

    他們估價後決定把底價壓得比市價低,然後尾數9990up,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人來看房。在這裏有點不好意思的說,老娘以前也是搞行銷的,我的想法是賣房子不是要找一堆人來看,(又不是賣預售屋)而是要找手上有錢的人來看,而且要有足夠預算的人來看,如果這個房子有100萬的行情,你以低底價吸引一堆手上只有7~80萬或90萬的人來看,只會拿到很低的出價,因為人家會依照你的定的底價為基準和他們自己的預算出價;這不是我要的行銷手法,雖然老公也欣賞他們一個服務買方、一個服務賣方的合作方式,但行銷手段太老派,而且完全不適用市場現況。(個人的看法),我太愛我的房子,我一聽到他的低底價策略,我就一把🔥想送客,雖然他解釋這只是行銷手法,但我無法接受。

    所以,我們並沒有選擇B。

    最後就是我們選擇的C了
    以我寫作的方式,壓軸通常最精彩。
    這個美女業務員臉上掛著最大的笑容,充滿精神和熱情,就是「順眼」。
    第一次約訪的時候呢,她跟著我科學家繞了房子一圈,看完之後,又要求再繞一圈,再一圈,一共繞了三圈。

    最後一圈的時候,她開始提出建議:「這個窗簾建議可以換掉」,

    科學家回:「好好的為什麼要換掉?不換」,

    她又建議「這個牆面漆可以重刷成亮一點的顏色,或是刷成白色,比較討喜」,

    科學家又頂嘴「我就愛他這個顏色,所以多年來都沒有重刷,喜歡的人就喜歡,不喜歡這個房子的人,換漆也不會買」,

    美女業務員不死心繼續建議「外面屋簷下的竹製遮陽棚可以拿掉」,

    科學家依舊沒附議「這個竹簾可以為我們遮擋夏天強烈的陽光,而且很漂亮,我不想拿掉」,

    女業務員:「拿掉會使空間感更好,而且你已經有遮陽棚了,拍照會明亮好看」,

    科學家只回「我考慮看看」,

    從頭到尾,美女業務員都是掛著笑容,沒有因為科學家的一再拒絕改造,而有任何退縮,坐下來談的時候,她告訴我們,房子的價值通常有兩個面向來看,一個是有形的價值,一個是無形的價值,有形的價值就是從廚房的建材,浴室廁所的建材是否用名牌,還有地毯的新舊,甚至屋頂是瓦片屋頂還是鋼板屋頂,價格都有影響,這些顯然這個房子裡面沒這方面的加分因素,當然你們有三台新型冷氣和太陽能板以及太陽能熱水器,這些是可以為你們加分,但如果你們能夠在投資一點錢做一些改變,來提高有形的價值,絕對可以加倍回收的。另外一個無形的價值就是Location了,你們現在這一區很搶手,你們有絕對優勢可以很快賣出房子,我的建議你們可以討論看看,她當時給了我們一個和我們心裡預估插不多的價格,然後真誠的表示希望我們可以把房子交給她賣,但當我們看到他提出的佣金比例和廣告費,我們就決定再考慮一下,可是他的行銷策略卻讓我非常心動,她主張現在是賣方市場,以我們房子的條件,讓買方自由出價可以爭取到比我們預期更好的價格,因為這個地段好,買家會依據自己內心喜歡這個房子的程度和他們所了解這附近最近出售價格做參考來出價,「你們也知道我前幾個月在這條街上賣出很高價格的一棟房子,他們一樣沒有游泳池,但是他們室內建材都是名牌 ,所以有那個價值。但誰知道呢?未來的買家也許根本沒看過那個房子,所以無從比較建材,只知道這一條街的房子已經有那樣高的價值,所以,我們很有機會賣出好的價格。」

    年輕人賣房,果然是比較靈活,會隨著市場變化而改變行銷策略,這才是對的。

    在面談過四個業務員之後,我們當時忙著花園整頓的工作,還沒有決定要給誰賣,當下得先把房子的花園,果園,菜園做一個大整理,那才是我們真正要把錢投入的地方。我們決定要把休耕多年的菜園推平,整理出一片草地,把生長過度密集的植物請專業的人來整理和疏枝,還有一些針刺類的植物砍除,方便下一個屋主好整理。預算非常有限,這也是我們為何抗拒美女業務員的建議的原因。期間,除了美女業務員時常打電話來關心我們花園的工作進度,並且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同時還積極的表示很希望能幫我們賣房子,當科學家告訴他,我們還沒決定時,她說:「不管你們最後決定給誰賣,我都希望你們可以在簽約前再見我一面,再給我一次說明的機會,再聽聽我的意見,就算最後你們決定不是我,我還是希望可以幫到你們。」到這裡,我們有一些被感動了,她態度讓人動容。其他三位業務員都沒有任何動靜。

    花園施工完成,我們夫妻開始坐下來討論房子要給誰賣,我們兩個都同時投票給了C,她不但專業,而且態度積極,光是看我們房子繞三圈舉動來看,她就值得這個合約了,許多專業的意見和分析,都是我們在其他三組仲介那邊沒有得到的資訊,另外三組仲介講的東西都大同小異,連行銷方式都雷同,只有C給了很多新的觀念,此外,我覺得她的笑容如果讓我覺得溫暖舒服,那麼,她一樣可以感染那些來看房買房的人,對她產生喜歡和信任感。

    決定前,我最後還有一個問題要問她,於是我們再次約她在家裡見面。

    當我們面對面坐下來,我看著她漂亮的眼睛:「我最後有一個問題要問,你知道你是我們接觸所有仲介抽佣和廣告費都是最貴的,我們不打算拿著別人的報價來向你砍價,但請你說服我,你這麼貴,我為什麼要選擇你?」

    她拉著我的手,語氣激動的說: 「因為我是最好的,選擇我,你不會後悔,我會向你證明你的決定是對的。」

    雖然,她的答案意思是會用行動和時間證明,但似乎要走到最後才能揭曉,但我相信她那真摯的眼神。

    我們簽約了,最後的結果,遠遠超出我們預期的好,破表的售價,我們真的做了最正確的決定。

    簽約後,神鵰俠侶才在某天突然來訪送了合約,但我們說已經簽約他人了,D打了個電話約簽約時間,我們也告知抱歉了,A 音訊全無。

    故事還沒說完,下一章說說,堅持不改造房子的我們,到底科學家犯了什麼錯誤,迫使我們將錯就錯的將房子改造了,這一改造也幾乎將我們逼到了絕境,但我們又如何從絕境中找到了生路。

  • 熱水管明管施工 在 智利人類觀察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2 20:00:47
    有 71 人按讚

    結束了五天在防疫旅館的隔離生活,轉移陣地回家再隔離五天。

    由於今年我跟摩艾有長達六個月的時間都不在聖地牙哥,所以我們把原本的公寓退掉了,找了一個短租公寓暫且待著。

    我對短租公寓的印象不是很好,最常碰到的情況就是公寓有一陣子沒人住,房東又沒有定期維持屋況,結果入住以後才發現WIFI連不上、熱水不熱、插頭沒電之類的。所以我在離開台灣以前,就再三拜託房東在我們入住以前確認公寓裡一切運作正常,而房東表示屋況超好,絕對沒問題。

    沒想到⋯

    我把行李搬進來安頓好以後,打開公司的電腦準備跟那一百封未讀的信拼命,結果竟然連不上網路。

    因為這週同事休假,工作量比平常更多,忙了一整天也沒吃午餐,終於到了晚上準備洗個熱水澡放輕鬆,殊不知熱水根本不熱。現在聖地牙哥早晚的氣溫也沒幾度,冷到我差點哭出來。

    還有超可怕的鄰居,從中午K歌到晚上,而且還不是普通唱唱歌而已,而是用超大型音響,整棟大樓充滿了環繞音效,我還打電話去管理室問說附近是不是有演唱會?(後來想一想誰唱歌那麼難聽還辦演唱會)

    最後,我半夜四點還因為鄰居Party實在太大聲而驚醒。

    我的第一天就這樣淒慘的過了。

    不過這一次我還是很幸運,跟房東反應各種問題以後,房東立刻派人來修理。

    而沒有熱水原來是大樓的幫浦出了問題,也在我入住的隔天就很剛好地開始施工維修,施工期間原本告知會停水,害我第一天已經夠慘還要四處找容器儲水,結果工程根本不影響用水。

    在國外這幾年學到最大的技能就是隨遇而安,還有溝通和協調的能力,時不時也要跟別人吵架,不論如何只有自己可以爭取自己的權益。

    現在一切都很順利,雖然四周的鄰居們還是跟野獸一樣不斷發出奇怪的吼叫聲,不過我決定要選擇平靜、選擇安定。明天的事情,就交給明天煩惱吧~

    ---
    時事|生活|文化|語言
    都在智利人類觀察計畫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hilehighigh/

  • 熱水管明管施工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3 09:03:50
    有 32 人按讚

    天下雜誌獨家直擊》台灣地小人稠的痛點,為何被比爾蓋茲、貝佐斯投資的公司看上?(05/05/2021 天下雜誌)

    在台灣談再生能源,「地熱」也許不會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選項。但兩年前開始,台灣的地熱發電潛力,卻吸引到比爾蓋茲創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瑞典團隊,進到花蓮鑽探地熱潛力,並預期在未來幾年內投資高達數百億美元。《天下》團隊獨家直擊,台灣的零碳電力潛力,究竟有多大?

    文:劉光瑩

    車行至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轉進一條小路,一座30米高、貌似鑽油平台的探勘井映入眼簾,台大地質系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地質師們,正聚精會神盯著鑽井作業,緩緩轉動的鑽頭,發出低沉的嗡嗡聲。

    這座地熱井探勘,已進行了幾個月。目前深度大約700公尺,工作團隊希望在六月要鑽到至少1200公尺深,看取熱狀況是否理想。如果一切順利,地熱電廠最快明年初能商轉。

    萬榮鄉鄰近瑞穗溫泉區,是太魯閣族人的家,但卻沒有著名的山海勝景或農特產品。

    儘管如此,這兒的地下卻蘊藏著寶藏,更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投資的基金,在台灣目前唯一相中的投資地,帶領台灣邁出穩定零碳能源的關鍵一步。

    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中,蓋茲提到他所投資的地熱開發公司Baseload Capital,在亞洲目前只有兩個開發據點,一個在日本,第二個就是台灣。

    2019年成立的倍速羅得台灣分公司(Baseload Power Taiwan),目前還很低調,但背後的投資者,卻大有來頭。

    比爾蓋茲創立基金投資的公司,看上台灣地熱發展

    倍速羅得瑞典總公司也在2019年獲得「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BEV)1250萬美元投資。而這筆基金背後,是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玆(Bill Gates)、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等人,專門在全球投資低碳能源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公司必須提出每年幫全球減碳1%,也就是5億噸碳的路徑。

    今年二月,跨國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也宣佈投資Baseload Capital 25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億多。

    這更是BEV投資的公司中,在台灣落地的第一樁投資項目。

    倍速羅得台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黃天德(Van Hoang),說著一口流利國語、華人臉孔,但其實他的背景非常多元:父母是來自澳門的客家人,在瑞典長大,曾在台灣工作5年,上海、香港工作十幾年。

    「我的中文是看電視學來的,」黃天德笑說。他2002年到交大讀了一年MBA,花了三個月學會中文對話,後來還成了台灣女婿。

    四月中,《天下》採訪團隊跟著黃天德視察工地,他把兩手圈在一起比出一個圓:原來地熱井的直徑,不過跟一個十寸的比薩餅差不多大。

    這口井也很有歷史。他說,瑞典的執行長當初在全台幾乎泡遍了所有溫泉飯店,之所以選中紅葉村來鑽探,一來是因為這口井位於私人土地上,土地使用單純,地主也曾為探勘溫泉鑽過井,二來就是根據地質熱源圖,指出這塊地有潛力。

    為何相信地熱?「我們相信這是全球目前最被低估的低碳能源,」執行長海林(Alexander Helling)在越洋受訪時說。

    說來可惜,台灣在地熱上起步並不晚,卻曾長年停滯。目前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的所有國家中,唯獨只有台灣沒有商業規模的地熱發電。

    同樣位於亞洲的多火山地帶,菲律賓與印尼的地熱發電都已超過GW等級。台電曾於八〇年代在宜蘭清水建立全台第一座、全球第14座地熱發電廠,卻在1993年後停止運轉,直到2016年才重新招標,由台汽電與將捷集團合資的宜元公司得標,預計今年將商轉。

    地小人稠的痛點,竟成了台灣發展地熱的優勢

    儘管如此,倍速羅得為何認為地熱適合台灣?

    台灣人的聰明才智與技術絕不落人後,唯獨只有一點,是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的:地小人稠。也因此難以如同澳洲或美國,發展大片太陽光電場或是陸上風場。

    而佔地面積小,剛好是地熱的強項。黃天德解釋,紅葉村的地熱電廠預定範圍僅2000平方公尺,預計可放16個瑞典地熱設備公司科萊蒙(Climeon)的地熱發電模組,每個裝置容量150KW,總共2.4MW,這將會是倍速羅得在冰島電廠規模的兩倍。

    由於不受天候與時間影響的基載電力,倍速羅得數據指出,以同樣時間內發電5MW計算,地熱發電只需270坪土地,只比一座網球場大一點,是太陽能所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一、更是風力發電的千分之一。

    他們相信,地熱持續發電、不需要大片土地的特性,能夠解決台灣最大的痛點。

    而地熱發電的技術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只取熱,不耗水」。

    這兩公尺立方的模組,運用的是低溫地熱(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發電技術。黃天德指出,過去主流地熱發電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水溫至少要160度以上,才能達到商業等級效率。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科萊蒙的ORC模組,水溫只要在80度以上,就可以達到同等發電效率。

    倍速羅得在日本的一座地熱發電設備,用的甚至是既有地熱機組已發電過一次的熱水,在兩次熱交換後溫度降至70度左右,溫泉水還能再回到飯店裡讓遊客泡湯,或是供暖給社區。

    熱交換的特性,即是只取溫泉熱,而不耗溫泉水。進水經過熱交換推動發電機後,又會透過管子注回到地底下繼續加熱循環使用,從頭到尾水都在管線內流動,不跟外界接觸,也沒有空污或水污的疑慮。

    村民從反彈抗議,到期盼帶來改變契機

    不過,倍速羅得一開始在台灣也遭遇不少挑戰。

    去年夏天,他們在紅葉村的鑽探工作開始不久,因為施工期間發出噪音,遭到村民拉白布條抗議,黃天德後來親自跟居民一個個敲門溝通,甚至親上火線,上原住民電視台談話性節目,與反對的村民面對面解釋工程細節,也在社區多次召開說明會。

    如今,紅葉村村長以及萬榮鄉鄉代表,不只對地熱技術如數家珍,甚至還滿心期待未來地熱開發後,能夠帶來就業與觀光機會。

    「我前陣子剛去宜蘭清水地熱公園,希望我們未來能有同樣發展,」60多歲的萬榮鄉代表嚴秋谷,出生就住在紅葉村,看到清水地熱以特殊自然景觀,搭配煮蛋、泡腳等溫泉觀光,假日吸引遊人絡繹不絕,近期還有湯屋即將開幕,讓他心生嚮往。

    「大家都知道台東有個紅葉少棒,但都不知道花蓮萬榮也有紅葉村,希望地熱可以給我們紅葉一個機會,」他說。

    而這個壯年人多半出外打零工的萬榮鄉,的確渴求發展的機會。衛福部統計,在花蓮縣各鄉鎮中,萬榮鄉低收入戶佔比高達9.45%,是花蓮縣13個鄉鎮當中最高,10個居民中,就將近有一個人的收入在貧窮線下。

    「這幾年真的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紅葉村長呂明堅說,原來山胡椒植株可以活6年以上,現在很多都到第3年就死了,以前冬天還可以看到山頭有雪,現在都沒有。」

    呂明堅廣泛攝取新聞資訊,看到減碳和綠能是世界的趨勢,也希望紅葉能扮演要角。

    對於村民一開始的反彈,呂明堅認為,是因為大家對地熱發電相對陌生。大家最擔心的不外乎是:水可能會被抽光、鑽探可能會導致山崩地裂,但在一次次的說明會之後,村民已經大都理解地熱發電原理。他也強調,等鑽探階段結束,到要設立電廠的開發階段,還是要經過部落會議溝通。

    台灣地熱開發法規、業管單位,有待整合

    此外,台灣在地熱發電的法規也有不少挑戰要克服。

    過去在台灣的地熱鑽探,都是由工研院、中油與台電等國營事業支持。花蓮紅葉村,是有史以來第一家外商公司在台灣鑽探地熱。

    「我們到每個單位去申請,他們都說:你們是第一個來問的!」黃天德說。

    黃天德說,在地熱發電較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冰島、紐西蘭,都有政府單一窗口專門處理地熱發電,幫開發業者做橫向溝通。

    他說,台灣因為沒有《地熱法》,開採地熱同時牽涉《溫泉法》與《礦業法》,但業管單位有交通部又有經濟部,業者得自己摸索流程,許多時間都花在溝通與試錯,他希望政府未來能有專法處理地熱發電,才有更多開發商敢投入。

    來自瑞典的倍速羅得,已經在冰島、美國與紐西蘭落腳,在亞洲的投資,目前除了日本之外,就是台灣。黃天德指出,未來不排除進軍印尼與菲律賓,但台灣還是目前經營重心。

    如今紅葉村的鑽探還在進行,不論最後「開獎」結果如何,全球首富投資的企業落腳花蓮,對於提高台灣零碳能源供給,都是關鍵一步。(責任編輯:吳廷勻)

    ★更多的台灣地熱開發最新進展實況,請參見天下雜誌722期系列報導:

    獨家專訪》比爾蓋茲零碳推手,為何看上花蓮?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8

    比爾蓋茲幫台灣減碳!直擊花蓮紅葉村,台灣零碳未來的關鍵一步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7

    比風、太陽能更穩定的電就在腳底!從宜蘭出發,台灣重回地熱行列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46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7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