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熱帶季風漫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熱帶季風漫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熱帶季風漫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熱帶季風漫畫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47的網紅大人的漫畫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直想寫 慢工出版 Slowork Publishing 的《熱帶季風》,這是近年台灣漫畫領域中,最動人的戰鬥的身影之一。2017年底出版的創刊號就非常生猛,鎖定在亞洲議題出發的紀實漫畫,作者從非虛構故事裡取材,共14位作者、147頁內容、超過10種用紙、驚人的設計裝幀,都是非常非常瘋狂的組合。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漫漫話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場很豪華 場地很氣派 午宴很好吃 期待頒獎典禮XD 2019第十屆金漫獎入圍作品名單 漫畫新人獎: 柚子、楊宛儒:《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原動力文化公司) 吳宇實:《海色北極星》(長鴻出版社) Gene:《魔法少女通緝中!》(長鴻出版社) 跨域應用獎: 跨域形式「IP授權食品、展覽、活動...

  • 熱帶季風漫畫 在 大人的漫畫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14 14:12:35
    有 40 人按讚

    一直想寫 慢工出版 Slowork Publishing 的《熱帶季風》,這是近年台灣漫畫領域中,最動人的戰鬥的身影之一。2017年底出版的創刊號就非常生猛,鎖定在亞洲議題出發的紀實漫畫,作者從非虛構故事裡取材,共14位作者、147頁內容、超過10種用紙、驚人的設計裝幀,都是非常非常瘋狂的組合。

    謝謝自由時報文化週報,讓001號社員得以小談一下心目中的《熱帶季風》。《熱帶季風》第三期主題是「安靜的戰地」,精準命題兜攏的是小人物在各個角落中的戰鬥。另篇文則聊聊裡頭的〈事前菸〉,從女性漫畫家 yashin 筆下,窺見酒店公關小姐職場上的商與傷。

    紙本真的很迷人,如果可以,今天(9月14日)記得到超商買份《自由時報》,然後到書店帶本《熱帶季風》。刊物裡的巧思,有許多是數位網路看不出來的,這是一本可以觸摸可以感受也可以理解一部分的世界的漫畫刊物,一起進入這個台灣漫畫新浪潮吧。

    📍 自由時報文化週報📍

    台灣的戰鬥姿態——《熱帶季風》漫畫華麗冒險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17625

    酒店公關哭工傷 打破桃紅色想像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17626


    ::::::::::活動看板::::::::::

    熱帶季風--亞洲紀實漫畫原稿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9525959727461/

    ☆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2 Art Center
    ☆ 參展藝術家:61Chi、Lefty、NOvia、一匹魚、小錢、阿多、奇哥、建築大叔、陳沛珛、曾耀慶、煙囪、歐泠

  • 熱帶季風漫畫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19 10:59:26
    有 40 人按讚


    【一杯咖啡診療日誌2_動漫與大眾的距離】

      還記得小時候看所謂的動畫,是一種全民運動,無論是【七龍珠】、【絕對無敵雷神王】、【神劍闖江湖】、【閃電霹靂車】等作品,我們都是氣喘吁吁的從校門口一路奔回到家門口,書包甩了就直接拿起遙控起轉開電視,全神貫注的安靜了半個小時。但曾幾何時,現在收看日本動畫的族群,被貼上特殊的標籤,看日本動畫變成特殊族群的嗜好。

      這次會談的對象,是某一間知名日本動畫代理公司的行銷,她面對的困擾是是如果要單獨行銷一部日本有名的劇場版電影,或許可以在這部電影既有的粉絲群獲得熱烈的迴響,但是如果要行銷到這個族群之外的客群就有些困難。換句話說,日本ACG迷跟一般客群真的是壁壘分明。

      若仔細觀察,也可以察覺那些會看皮克斯動畫的人,其實很多人不會認為自己和愛看日本動漫的是同一族群。或許會看【夏日大作戰】或宮崎駿作品的人,也不會認為自己和愛看KERORO軍曹是同一群的。

      一般來說,日本的許多電視動畫系列如果熱門到一種知名度,就會出一部劇場版(也就是電影版規格)作品,通常這劇場版也是相當粉絲導向,是從原來既有的電視動畫延伸出來的劇情,也就是說若非原本的電視系列的粉絲,很難再拓展出新的客群,因為動畫電影已經存在既定的門檻。劇場版的【名偵探柯南】之所以能普及化,原因在於每一部作品的片頭都會扼要的介紹世界觀,除了少數幾部有跟電視劇情有關聯外,每一部電影幾乎都是完整獨立的案件,一般觀眾也不用去了解電視動畫的劇情才能看的懂電影。

      台灣目前代理的日本動漫作品,如果要做到普遍大眾都能接受的,大部分都有一個親子能一起參與同樂的周邊,例如【精靈寶可夢】的卡牌遊戲或電玩,【戰鬥陀螺】的競技玩具,【機動戰士鋼彈】也是藉由模型達到跨世代跟族群的行銷,甚至更早期的【彈珠超人】以及【四驅車】都辦過官方的比賽,讓親子可以擁有共樂的空間。若是一般的少年漫畫,當這些作品缺少了讓家長主動接近的動機,他們自然無法理解這些作品的內容是什麼。

      台灣代理商甚至有考慮過研發在地化的周邊,但在日本相當龜毛的企業文化下,這幾乎是不可能放行的事情,甚至從日本空運到台灣的展覽品,都要由日本的企業人員來到台灣親自替物品拆封,這對於在台灣推廣代理作品來說又增加了難度。

      如果要在台灣推展代理作品,扶植台灣的原創作品其實是必須實踐的長久之計。

      重度日本ACG迷族群喜歡的作品,之所以很難打入非漫畫族群的原因,在於這些作品描寫的生活經驗對這些族群來說都很陌生,我想四五十歲的人都很難理解日本動畫裡天馬行空世界的樂趣。追根究柢,動漫族群之所以被貼上特殊的標籤,是因為我們沒有適當的題材,讓不了解漫畫的族群領略到漫畫的魅力。

    還記得年初風行一時的電玩【還願】嗎?它引起最特殊的現像,在於讓原本從來不接觸電玩的族群,因為這部作品玩了人生第一部的電玩作品,【還願】描述的故事主題,就是所有族群都可以理解的傷痕記憶。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雖然離美劇的水平還有段距離,但引用社會案例記憶的緣故,引起廣泛的共鳴。

      有時候相較於載體本身的推廣,內容的共鳴性會更重要。如果能用引起大家情感與記憶上共鳴的內容,消弭大眾對於動漫這個載體的陌生感,無論本土的創作或是日本代理的作品,任何喜歡動漫的族群都能受益。

      國內慢工出版社製作的【熱帶季風】雜誌,走的是紀實題材,很適合從未接觸過動漫的族群入門,蓋亞出版社協力製作的【CCC創作集】,漫畫作品大多也是跟台灣日常生或歷史記憶息息相關,這些以本土元素做主軸的動漫創作,正是拉近大眾與動漫距離的途徑。再提前面提到的柯南劇場版,該系列很多故事內容都有提到與日本文化息息相關的主題,也會適時在劇情裡機會教育日本的文化習俗,讓國外觀眾也能迅速理解故事裡的世界觀。

      曾經有一個擁有豐富漫畫編輯經驗的長輩,與我說過一句經典的話:「這時代如果要賣一本漫畫,你不能把漫畫當漫畫賣,有時候當成一本書來行銷會更好。」原本非動漫喜好的族群,用「圖文書」這種比較偏重藝術風格的形式來行銷與製作,或許會來的適合一些。也就是說,若直接用原本動漫的形式去行銷漫畫,或許題材本身很精采,但既定的偏見讓非動漫族群沒想要翻閱的動機。所以若製作成精緻的圖文書,或是先用所有族群都熟悉的記製作內容,這樣比較有可能撕去標籤,這也是台灣現在紀實題材的「熱帶季風」漫畫雜誌在努力的目標,用一些比較寫實的文學性題材,作為漫畫的文本,這樣更能吸引日漫ACG之外的愛好者。

      現在日本代理的動漫商,主要收入來源來是動漫的周邊商品,近年他們周邊的商品設計上也在朝跨族群的方向上努力,例如以往的T恤圖案都是直接印製動畫人物的造型,但近年的設計上都是用造型俐落的ICON為主,成為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圖徽,更能成為時尚感的圖樣。面對少子化,動漫的行銷一定要想辦法跨出過去既定的ACG族群,所以原創的題材內容上或許以所有世代都熟悉的背景為主,可能更有利。

      其實大家可以稍微思索一下,在台灣同樣都是星際太空題材,為什麼【星際效應】特別突出,【星際大戰】卻顯得相當冷清,【星際效應】裡面描寫的親情,是台灣大眾都可能面臨的抉擇,而且設定的世界觀也是大家熟悉的現代世界;【星際大戰】是一個相當浩瀚的史詩,因為【星際大戰】剛好迎接美國電影工業的另一段興盛起點,文化上有長遠的傳承,所以在每個世代都有共通的記憶,台灣從過去就缺乏這種歷史的傳承脈絡,對於非常天馬行空的事物比較難以接受,因此覺得【星際大戰】有種疏離感。除此之外,好萊塢目前排名前十名的電影,除了星際大戰之外,其實大多還是建構於現實世界的幻想故事,完全架空的奇幻故事基本上還是有點門檻。

    撕去既定標籤的偏見,也是行銷很重要的事。

  • 熱帶季風漫畫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18 08:00:00
    有 40 人按讚


    【一杯咖啡診療日誌2_動漫與大眾的距離】

      還記得小時候看所謂的動畫,是一種全民運動,無論是【七龍珠】、【絕對無敵雷神王】、【神劍闖江湖】、【閃電霹靂車】等作品,我們都是氣喘吁吁的從校門口一路奔回到家門口,書包甩了就直接拿起遙控起轉開電視,全神貫注的安靜了半個小時。但曾幾何時,現在收看日本動畫的族群,被貼上特殊的標籤,看日本動畫變成特殊族群的嗜好。

      這次會談的對象,是某一間知名日本動畫代理公司的行銷,她面對的困擾是是如果要單獨行銷一部日本有名的劇場版電影,或許可以在這部電影既有的粉絲群獲得熱烈的迴響,但是如果要行銷到這個族群之外的客群就有些困難。換句話說,日本ACG迷跟一般客群真的是壁壘分明。

      若仔細觀察,也可以察覺那些會看皮克斯動畫的人,其實很多人不會認為自己和愛看日本動漫的是同一族群。或許會看【夏日大作戰】或宮崎駿作品的人,也不會認為自己和愛看KERORO軍曹是同一群的。

      一般來說,日本的許多電視動畫系列如果熱門到一種知名度,就會出一部劇場版(也就是電影版規格)作品,通常這劇場版也是相當粉絲導向,是從原來既有的電視動畫延伸出來的劇情,也就是說若非原本的電視系列的粉絲,很難再拓展出新的客群,因為動畫電影已經存在既定的門檻。劇場版的【名偵探柯南】之所以能普及化,原因在於每一部作品的片頭都會扼要的介紹世界觀,除了少數幾部有跟電視劇情有關聯外,每一部電影幾乎都是完整獨立的案件,一般觀眾也不用去了解電視動畫的劇情才能看的懂電影。

      台灣目前代理的日本動漫作品,如果要做到普遍大眾都能接受的,大部分都有一個親子能一起參與同樂的周邊,例如【精靈寶可夢】的卡牌遊戲或電玩,【戰鬥陀螺】的競技玩具,【機動戰士鋼彈】也是藉由模型達到跨世代跟族群的行銷,甚至更早期的【彈珠超人】以及【四驅車】都辦過官方的比賽,讓親子可以擁有共樂的空間。若是一般的少年漫畫,當這些作品缺少了讓家長主動接近的動機,他們自然無法理解這些作品的內容是什麼。

      台灣代理商甚至有考慮過研發在地化的周邊,但在日本相當龜毛的企業文化下,這幾乎是不可能放行的事情,甚至從日本空運到台灣的展覽品,都要由日本的企業人員來到台灣親自替物品拆封,這對於在台灣推廣代理作品來說又增加了難度。

      如果要在台灣推展代理作品,扶植台灣的原創作品其實是必須實踐的長久之計。

      重度日本ACG迷族群喜歡的作品,之所以很難打入非漫畫族群的原因,在於這些作品描寫的生活經驗對這些族群來說都很陌生,我想四五十歲的人都很難理解日本動畫裡天馬行空世界的樂趣。追根究柢,動漫族群之所以被貼上特殊的標籤,是因為我們沒有適當的題材,讓不了解漫畫的族群領略到漫畫的魅力。

    還記得年初風行一時的電玩【還願】嗎?它引起最特殊的現像,在於讓原本從來不接觸電玩的族群,因為這部作品玩了人生第一部的電玩作品,【還願】描述的故事主題,就是所有族群都可以理解的傷痕記憶。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雖然離美劇的水平還有段距離,但引用社會案例記憶的緣故,引起廣泛的共鳴。

      有時候相較於載體本身的推廣,內容的共鳴性會更重要。如果能用引起大家情感與記憶上共鳴的內容,消弭大眾對於動漫這個載體的陌生感,無論本土的創作或是日本代理的作品,任何喜歡動漫的族群都能受益。

      國內慢工出版社製作的【熱帶季風】雜誌,走的是紀實題材,很適合從未接觸過動漫的族群入門,蓋亞出版社協力製作的【CCC創作集】,漫畫作品大多也是跟台灣日常生或歷史記憶息息相關,這些以本土元素做主軸的動漫創作,正是拉近大眾與動漫距離的途徑。再提前面提到的柯南劇場版,該系列很多故事內容都有提到與日本文化息息相關的主題,也會適時在劇情裡機會教育日本的文化習俗,讓國外觀眾也能迅速理解故事裡的世界觀。

      曾經有一個擁有豐富漫畫編輯經驗的長輩,與我說過一句經典的話:「這時代如果要賣一本漫畫,你不能把漫畫當漫畫賣,有時候當成一本書來行銷會更好。」原本非動漫喜好的族群,用「圖文書」這種比較偏重藝術風格的形式來行銷與製作,或許會來的適合一些。也就是說,若直接用原本動漫的形式去行銷漫畫,或許題材本身很精采,但既定的偏見讓非動漫族群沒想要翻閱的動機。所以若製作成精緻的圖文書,或是先用所有族群都熟悉的記製作內容,這樣比較有可能撕去標籤,這也是台灣現在紀實題材的「熱帶季風」漫畫雜誌在努力的目標,用一些比較寫實的文學性題材,作為漫畫的文本,這樣更能吸引日漫ACG之外的愛好者。

      現在日本代理的動漫商,主要收入來源來是動漫的周邊商品,近年他們周邊的商品設計上也在朝跨族群的方向上努力,例如以往的T恤圖案都是直接印製動畫人物的造型,但近年的設計上都是用造型俐落的ICON為主,成為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圖徽,更能成為時尚感的圖樣。面對少子化,動漫的行銷一定要想辦法跨出過去既定的ACG族群,所以原創的題材內容上或許以所有世代都熟悉的背景為主,可能更有利。

      其實大家可以稍微思索一下,在台灣同樣都是星際太空題材,為什麼【星際效應】特別突出,【星際大戰】卻顯得相當冷清,【星際效應】裡面描寫的親情,是台灣大眾都可能面臨的抉擇,而且設定的世界觀也是大家熟悉的現代世界;【星際大戰】是一個相當浩瀚的史詩,因為【星際大戰】剛好迎接美國電影工業的另一段興盛起點,文化上有長遠的傳承,所以在每個世代都有共通的記憶,台灣從過去就缺乏這種歷史的傳承脈絡,對於非常天馬行空的事物比較難以接受,因此覺得【星際大戰】有種疏離感。除此之外,好萊塢目前排名前十名的電影,除了星際大戰之外,其實大多還是建構於現實世界的幻想故事,完全架空的奇幻故事基本上還是有點門檻。

    撕去既定標籤的偏見,也是行銷很重要的事。

  • 熱帶季風漫畫 在 漫漫話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9-23 22:04:37

    展場很豪華
    場地很氣派
    午宴很好吃
    期待頒獎典禮XD

    2019第十屆金漫獎入圍作品名單
    漫畫新人獎:
    柚子、楊宛儒:《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原動力文化公司)
    吳宇實:《海色北極星》(長鴻出版社)
    Gene:《魔法少女通緝中!》(長鴻出版社)

    跨域應用獎:
    跨域形式「IP授權食品、展覽、活動、手遊、布袋戲、輕小說等應用」:韋宗成《冥戰錄》(未來數位公司)
    跨域形式「3D動畫、音樂、數位壁畫、角色公仔」:黃熙文《上海大少爺》(大辣出版公司)
    跨域形式「影視化」:AKRU(沈穎杰)《北城百畫帖》(蓋亞文化公司)

    漫畫編輯獎:
    黃珮珊,慢工文化公司總編輯,代表作:《熱帶季風 Vol.2》
    洪雅雯,大辣出版公司主編,代表作:《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
    陳建璋,東立出版社編輯處編輯長,代表作:《蜂蜜色的合奏》

    單元漫畫獎:
    〈吉利狗與怪怪貓:敖幼祥上癮的漫畫人生〉,作者:敖幼祥
    〈狂想在法國Fantasies in france〉,作者:Elainee藍尼
    〈紅配綠〉,作者:A ee mi

    兒童漫畫獎:
    《魯蛇少女的不思議神顏大冒險(03)~(05)》,周顯宗著,青文出版社
    《貓、妮妮一起玩》,崔麗君著,典藏藝術家庭公司
    《博物館大冒險3》,方秋雅著,康軒文教事業公司

    少年漫畫獎:
    《大仙術士 李白(5)》,葉明軒著,台灣角川公司
    《宅男打籃球 第九集~第十一集》,洪元建著,原動力文化公司
    《上海大少爺》,黃熙文著,大辣出版公司

    少女漫畫獎:
    《記憶的怪物 2》,MAE著,東立出版社
    《百花百色》,D.S.著,蓋亞文化公司
    《粉紅緞帶(全)》,星期一回收日著,東立出版社

    青年漫畫獎:
    《老爸練習曲》,小莊著,大辣出版公司
    《佛祖傳(全三冊)》,許貿淞著,原動力文化公司
    《魔幻時刻:THE ACTOR 第二集》,HOM、柯雁心著,原動力文化公司

    特別貢獻獎:
    游龍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