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熱傳導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熱傳導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熱傳導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熱傳導定義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嗜糖成癮】:熱愛甜食「無糖不歡」 醫師:糖上癮機制與毒品相同:你知道你一天吃了多少糖嗎?根據推算,台灣每年吃掉56萬噸的糖,平均每人每日吃下67克糖,為建議量的2.7倍。由於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琳瑯滿目且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總是隨手可得,特別是香甜可口的點心,或是一杯清涼好喝的飲料總是讓人難以抗拒。然...

熱傳導定義 在 蔡 偉杰 Jo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14:35:13

我對筋膜派的小小理解: ▲ 水上木 漂也 解韁泛若不繫之舟 技也,匠之心 術也,人之品 智者明其所以然 不知者無所敬畏 知者循其道 虛而遨遊也 Somatic Mind:自然、流暢、舒服的動作是身體本身的需求、目標和方向,放鬆狀態下,身體的內感覺會引導我們找回更理想的運動控制。 我...

  • 熱傳導定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4 07:30:00
    有 66 人按讚

    【嗜糖成癮】:熱愛甜食「無糖不歡」
    醫師:糖上癮機制與毒品相同:你知道你一天吃了多少糖嗎?根據推算,台灣每年吃掉56萬噸的糖,平均每人每日吃下67克糖,為建議量的2.7倍。由於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琳瑯滿目且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總是隨手可得,特別是香甜可口的點心,或是一杯清涼好喝的飲料總是讓人難以抗拒。然而甜食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和增加肥胖、慢性病等風險[1]。
     
    現代人常因工作壓力大,喜歡吃甜食紓壓,但過量的話不但容易發胖,更容易傷身。身心科醫師楊仲豪分享案例指出,一名國中生因患有過動症,從小就熱愛吃糖,即便被父母禁止也無法壓抑吃糖的慾望,導致年紀輕輕即罹患糖尿病。這名國中生的父母轉而求助醫師,希望醫師能治好孩子對糖果的依賴[2]。
     
    ■「糖」,也會「成癮」?!
    一般講到會讓人成癮的東西,最先聯想到的通常是「毒品」類,像是海洛英、安非他命…等等的非法禁藥。也有合法的,不過就需要醫師處方的,像是鎮靜安眠藥。其他雖屬不良習慣,不僅合法也可自由購買,例如: 香菸、檳榔、酒類。至於茶與咖啡,則被當成提神飲料,休閒使用。
     
    然而,近來諸多科學研究結果指出,有一種成癮物質,它不僅會單獨出現,還會隱身在各種食物裡。只要您生活在現代社會裡,而且需要進食,幾乎無法避免吃到。它存在您天天吃的食物中,而且還有「卡路里」!
     
    ▶猜到了嗎? 印象中只是食物的「糖」,竟然也是成癮物質。
    依照「成癮物質」的定義:首先,攝取後會感覺愉悅;然後,使用量會愈來愈大。停掉不用後,會出現戒斷症狀,身心不舒服,因此很想再度使用。
     
    ▶我們來看看,「糖」有沒有符合上述「成癮物質」的定義?
    糖份進入身體之後,會刺激大腦釋放「血清素」(serotonin)以及「多巴胺」(dopamine),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會讓人「感覺良好」。這能解釋為何很多人一旦壓力大,就想吃甜的;吃了甜食,就覺得心情好多了。
     
    然而,陡然飆升的血糖會讓身體大亂,於是身體接著分泌「胰島素」,以讓血糖回穩。胰島素讓細胞從血液中吸收糖分,降低血糖值。然而,進入細胞的糖分要是沒有使用掉,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很多人雖然吃得不油,但是糖吃多了,還是會長胖。
     
    血糖濃度在胰島素的調控下,像溜滑梯一樣降到低點。血糖降得太快,人會覺得情緒低落、乏力,甚至感覺頭昏、手抖。這時,最好的解方就是伸手再拿一塊甜食…
     
    甜食就像雲霄飛車一樣,讓人的血糖值與情緒瞬間飆高又急墜,玩過一圈之後,還想再來一次,再一次…,口味愈來愈重,用量愈來愈大…,終於,上癮到無法自拔。
     
    「糖上癮」在台灣的盛行率,恐怕是嚇人的高。君不見整條街的飲料店,幾乎開到三步一間,便利商店的冰箱裡,也永遠有各種含糖飲料待售。再觀察一下周遭有多少人幾乎不喝白開水,手上總是提著飲料杯,或是拿著汽水瓶,只喝有甜味的液體[3]。
     
    ■糖、毒品、成癮、大腦獎勵機制
    糖與古柯鹼不僅外觀有些相像(都是白色的粉末),對大腦的作用也有些相似!我們攝取的糖能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與大腦中的獎勵機制有緊密關聯。
     
    什麼是「大腦獎勵機制」呢?您是否曾在飽餐一頓、吃下一大碗冰淇淋、或是抽完早晨第一根香煙後感到心滿意足,充滿活力呢?這就是多巴胺啟動了大腦獎勵機制,讓人感到愉悅的結果。
     
    天擇讓人類大腦演化出這套獎勵系統,鼓勵我們去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追求異性、繁衍後代。在自然環境下,大腦獎勵系統驅使人類去做出對存活與繁殖有益的行為。但在人類文明發展後,各種刺激性物質如糖、尼古丁、毒品開始出現。這些物質能夠激發比天然食物更強烈的獎勵訊息,讓大腦一試成主顧,難以自拔。
     
    ▶糖與毒品都會:
    「過度攝取」:成癮後的老鼠會需要越來越多的糖來得到滿足。
    「戒斷症狀」:停止供應糖給已經上癮的老鼠會使得他們焦躁不安。
    「強烈渴望」:戒斷糖的老鼠再接觸到糖時,大腦會產生異常強烈的獎勵訊息。
    「交互作用」:成癮的效果會交互影響,例如過量攝取糖的老鼠也更容易酒精上癮。
     
    更糟的是,腦部獎勵中樞會對糖的刺激越來越不敏感,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吃更多的糖才能得到與之前相等的效果。這個情形也出現在酒癮、咖啡癮上,經過長期訓練,人們能增強對酒精與咖啡因的耐受力,而越喝越多。
     
    糖對大腦的獎勵機制也能解釋為什麼我們雖然肚子不餓,但還是會有那種「嘴饞」的感覺。就是這類「高度獎勵」食物對大腦的刺激,才讓我們在熱量足夠的飲食下,仍然吃個不停[4]。
     
    ■糖與肥胖及慢性疾病的關係
    說到肥胖,大家都會想到攝取過多的脂肪,但其實「糖」也是默默的幫兇,而肥胖同時也是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因素之一。小時候常聽到一句俗語:「能吃就是福」,要吃什麼?吃多少?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是不正常的飲食習慣,或者過量的進食易導致肥胖,就可能為慢性疾病埋下危險因子。
     
    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卻也發現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隨之增加。也觀察到導致這些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為「代謝症候群」,而肥胖更是影響其中的重要因子。
     
    所謂肥胖是指體內脂肪不當或過多的累積。由於肥胖會使體內過多脂肪釋放出游離脂肪酸或發炎因子,影響胰島素降低血糖的功能,另外肥胖也易造成胰島素阻抗,引發高血糖的發生,則可能會誘發糖尿病,若再加上血脂高易使周邊血管阻力增加,可能誘發高血壓的問題。
     
    所以當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又合併有肥胖的問題時,就要監測體重,並且好好控制飲食了!因此降低食用精製糖類,不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取,也可以避免造成肥胖的風險[1]。
     
    ■糖上癮對身體的傷害
    權威期刊《自然》(Nature)上在2012年發布的《公共衛生:糖的毒性真相》一文指出,在依賴性心理和生理上,糖和酒精,甚至是和毒品上癮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很多科學家都把糖稱為「合法的毒品」。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調查結果指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飲食的人減少10到20年,世界組織還因此提出了「戒糖」的口號。事實上,過量食用糖不只是會發胖,的確會對人體的8個器官組織(牙齒、血管、皮膚、眼睛、骨骼、膽囊、肝臟、胰臟)造成嚴重的傷害[5]。
     
    ■戒糖的6大好處
    這裡要說的戒糖,是要請大家從「額外添加的精緻糖」做起。先戒掉額外添加的精緻糖哪些食物是有添加的精緻糖呢?其實除了天然的蔬果、牛奶、穀物之外,如果你吃到會甜的東西,常常都是額外添加精緻糖做成的。
     
    不管是手上拿著的大杯珍奶、飲料、調味的牛奶、可樂、冰糖滷味、各類醬汁、冰淇淋、糖果、餅乾、各類麵包蛋糕等烘焙品,都是額外添加的糖份,這就是我們需要戒掉的。無論廣告告訴你這是用黑糖、蜂蜜、楓糖漿、玉米糖漿、還是蔗糖,這些額外添加的糖份都會豐富食物的風味,但同時也是增加熱量,卻沒有其他的營養成分。
     
    戒糖者會說,剛開始點無糖的飲料後,腦袋瓜像被蒙上一層薄霧,更容易覺得疲憊不堪、頭痛,內心有說不出來的焦躁感呢。然而,請堅持下去,戒糖的好處即將出現。
     
    ▶腦袋更清晰
    戒糖之後,會讓頭腦裡正常分泌化學物質,讓思緒更清晰。
     
    ▶皮膚變好
    很愛吃甜甜時,比較容易長皺紋,或有酒糟性皮膚炎、青春痘等問題,而這些狀況在戒糖後會獲得改善。
     
    ▶睡得更好
    根據研究,精緻加工糖會影響「慢波睡眠」與「快速動眼期」。「慢波睡眠期」是我們睡覺時的深度睡眠期,這段時間沒睡好,精神就比較差,意識鈍鈍的,比較沒辦法清醒過來,白天學習到的知識、記憶都更難存好放在腦袋裡。而「快速動眼期」屬於我們夜間作夢的階段。擺脫糖分的影響後,戒糖者半夜突然醒來的次數會變少,睡眠時比較不會那麼淺眠,整體來說都能增進睡眠品質。
     
    ▶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機會降低
    開始戒糖後,就可以減少熱量攝取,體重會降低,血壓、血脂也會跟著降低,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根據研究,每天熱量來源中,糖分占了25%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每天糖份佔熱量10%人的兩倍。
     
    ▶牙齒更健康
    口腔內有糖份時,細菌就容易滋長。就算每天有好好刷牙,假使隨時來一杯可樂或珍珠奶茶,就會讓口腔成為細菌生長的好場所,就很難維持口腔衛生[6]。
     
    身心科醫師楊仲豪指出,人們對於許多事物上癮皆有一個過程,起初是喜歡,接著就是渴望得到;而當攝取糖分後,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身體感覺「非常渴望」。他提到,糖上癮機制其實與毒品大同小異,差別僅在於糖果可以少量取用,但毒品則完全碰不得。
     
    然而,糖果造成的副作用除了蛀牙、罹患糖尿病還有肥胖等,卻是不可抹滅的事實,建議民眾不論再怎麼喜愛吃糖,仍應適量為宜[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彰化基督教醫院)「活力營養季刊(82期)」:https://bit.ly/3mAvBrZ
    ∎[2]CTWant 熱愛甜食「無糖不歡」 醫師:糖上癮機制與毒品相同:https://bit.ly/3d0gTr4
    ∎[3] 賴奕菁醫師專欄No.25-「糖」,也會「成癮」?!:https://bit.ly/3dNiGik
    ∎[4](天下雜誌)「螞蟻人注意!嗜糖成癮,小心脂肪肝、痛風、高血壓找上門」:https://bit.ly/3rWSZkn
    ∎[5]( Heho健康)糖上癮不僅易胖,身體8器官也受傷!:https://bit.ly/3t3RbaW
    ∎[6](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精緻糖給你的快樂很短暫!戒糖的6大好處:頭腦清楚、睡得更好」:https://bit.ly/31SIdRL
      
    ➤➤照片
    ∎(YouTube)How sugar affects the brain - Nicole Avena:https://bit.ly/3uKycTh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康體位 #嗜糖成癮 #熱愛甜食 #無糖不歡 #糖上癮 #成癮物質 #糖 #毒品 #成癮 #大腦獎勵機制 #肥胖 #慢性疾病 #代謝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熱傳導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8 21:49:30
    有 84 人按讚

    #美食加選物 #麻布紋鑄鐵烤盤

    圓弧的邊角,厚實的手感,麻布紋質樸可愛,沒想到鑄鐵廚具也能展現如此溫潤的姿態。

    這二款 #麻布紋烤盤,我一見鐘情!

    不光是好看。實際入手後,煎魚煎肉烤蔬菜,發現其輕鬆好用的魅力:加熱迅速、導熱均勻,完成開鍋後就不沾,焦脆的表面、炙烤的香氣,得來簡易。還有防燙專用的把手與隔熱墊,非常貼心!

    鄭重向大家介紹:#OIGEN及源鑄造!

    #及源鑄造 是日本知名的 #南部鐵器 品牌,總社就位於南部鐵器最著名的 #岩手縣奧州市水澤區,當地可有「鑄物之街」的美名。及源鑄造的母品牌是歷史悠久的「南部盛榮堂」,創立於1852年,傳承至今已是第五代社長及川久仁子女士,及川女士力求創新,有感於與時俱進的需求,才在2015年延伸出子品牌「OIGEN及源鑄造」。

    麻布紋烤盤就是在這樣創新的理念下誕生。

    有在注意廚具潮流的各位,相信都有發現最近一股鐵板熱。不妨就將及源鑄造的麻布紋烤盤當作是更簡便、輕量的鐵板,適合製作小份量的料理,清洗也相對省力。優異的加熱、導熱、保溫性質,讓你把梅納反應玩弄於股掌之間。

    💡具體來說,及源鑄造的麻布紋烤盤擁有哪些特點?

    🔸裸製技法

    復刻三百年前鑄造技術,超過十年以上的鑽研與改良,擁有專利的 #裸製技法,透過高溫加熱,使鑄鐵 #無需化學塗層,因此稱為裸製。

    🔸食用安心

    裸製技法有何厲害?

    僅需在烹煮前 #開鍋,#即可避免沾黏與鏽蝕,再也不用擔心長期使用後,將不明塗層成分吃下肚;清洗時也僅需使用 #清水 與 #棕櫚刷 輕刷鍋面、將髒污與食材殘渣去除,保留油護膜 #養鍋,亦毋須擔心化學洗劑殘留。

    🔸烹飪高效

    裸製技法麻布紋烤盤 #增加2點5倍輻射熱,搭配表面 #凹凸紋路設計,能將熱源平均、有效率地傳導到食材上,就算處理較厚的排類,也不用擔心受熱不均、食材不易熟等問題。

    🔸使用方便

    能在不同熱源中使用,無論是戶外炭火、室內爐台、烤箱都能進行料理,大幅提升烹飪多樣性;每個烤盤包裝內,皆附有一只 #燒杉木台 與一付 #專用可拆式把手,輕鬆好用不怕燙!

    🔸設計貼心

    烤盤深度為4.5cm ,能放置較厚的食材,並有效的將肉汁留存在鍋中,讓料理風味更佳;既是烤盤、#也是餐盤,底部四角防滑凸起設計、增加穩定性,避免滑動影響用餐品質。

    麻布紋烤盤分為大、小二種尺寸,小的烤盤,廠商定義為魚料理專用。其實不論大、小,都能用來烹調各種食材,只是視數量多寡而定,像我就拿小烤盤煎單塊豬排,用大烤盤煎三條肉魚,功能相同只是大小不同;小烤盤則是 #家中小烤箱 也能輕鬆放入。都很適合拿來烤麻糬、烤飯糰喔!

    而且,現在買烤盤 #即贈日式棉布餐巾!

    #同場加映
    🔹美觀的 #鑄鐵隔熱墊(二款)
    🔹專門用來清洗鑄鐵鍋的 #棕櫚刷

    🛒價格也很好入手喔!歡迎來 #美食加的口袋名單 逛逛: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2637727923039

  • 熱傳導定義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2 07:06:00
    有 7 人按讚

    變成工作狂而不自知?- Fanny Ngan

    OT時間沒完沒了、周末都想WhatsApp 同事處理公事?這些不一定是熱愛工作的表現,反而可能是變了工作狂而不自知!心理治療師莫浣雯(Katy)為大家拆解工作狂原因及擺脫工作狂方法,還有1分鐘工作狂自我測試,你也可測試一下。

    工作狂定義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提升快樂。某部分行為可觸發多巴胺獎勵制度,使我們在短期得到快速和放鬆,形成一個循環。有些人習慣於在完成工作後從checklist中剔除,這行為也能增加多巴胺。

    現時學界未有對工作狂定下官方定義,但可大致指一個人有action addiction ,因工作而超出了一般平均的工作時間,會不停想工作層面,完成不了就睡不著覺。即使他人未有給予壓力,他/她依然會給予自己很大壓力,漸漸對個人精神、社交關係及身體健康構成負面影響。

    1 分鐘工作狂自我測試

    根據挪威卑爾根大學對工作狂的測試,定出7條問題,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符合。

    1. 您會研究如何擠出更多時間放於工作上。
    2. 您在工作上花費的時間比最初預期的要多。
    3. 你努力工作是為了減輕罪惡感,焦慮感,無助感和/或沮喪感。
    4. 其他人曾勸你減少工作量,但你不聽他們的話。
    5. 如果被禁止工作,您會感到壓力重重。
    6. 由於工作原因,您不喜歡其他嗜好、休閒活動和/或運動。
    7. 由於工作量大,您的健康已有負面影響。

    工作狂原因 1. 社會不安感

    尤其在現時COVID-19疫情下,經濟不景,很多公司都在開源節流。面對裁員或減薪危機下,工作狂對社會產生不安感,唯有靠擠出更多時間放於工作上,希望努力工作,穩固自己的地位,減少社會不安感。

    工作狂原因 2. 太負責任

    有種人性格比較負責任,樣樣事都較上心,包括工作,所以樣樣做到足。

    工作狂原因 3. 在意跟同事、上司的關係及對自己的評價

    形成工作狂的原因,可能跟你在意外界目光有關。你重視工作關係,非常著緊老闆、同事、下屬如何評價你,所以想在公事上做到滿分,以為有助打好關係。同時你也有些焦慮、敏感,覺得可以靠工作撫平不安。

    工作狂原因 4. 完美主義者

    如果是完美主義者,就會花更多時間去處理公事。有些人天生就會仔細處事,要是要求他/她不用事事仔細,他/她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抽出哪些是重點,更加費時失事。

    工作狂原因 5. 不懂處理壓力及Say NO!

    求職時經常見到僱主要求求職者可在壓力下工作,但打工仔未必識得紓緩壓力,以為在壓力下繼續努力完成工作,等同可以處理壓力,結果變成工作狂而不自知。這種人甚至不懂得和老闆say NO。例如有打工仔要同時向多位老闆匯報,人人期望及要求都不同,要滿足不同老闆,自然只會say YES,不會say NO。

    到底工作狂可以怎樣學會放鬆,不過份執著於工作?

    擺脫工作狂方法 1. 與同事建立互信

    工作狂把所有事攬上身,很大多數是不懂分配工作,對下屬及同事不信任。建議你把部分工作逐一往外發,了解同事長處,並慢慢建立信任關係,學識與人溝通,周旋、交代,而非獨自埋頭苦幹。這樣既可提高效率和表現,又可令自己放鬆。

    擺脫工作狂方法 2. 找回自己的底線

    中國人養成say YES 習慣,凡事只懂妥協、讓步,以為這樣對事件最好。其實不論工作狂與否,都要清楚自己的底線,別被人牽著鼻子走。遇到不合理的事,要有自信地說不,才不會被工作淹沒。

    擺脫工作狂方法 3. 整體都要追求完美

    對於完美主義者,要了解到不應單純從工作上決定完美,要顧及身體和家庭,整體得到平衡才算完美。你可以為自己設定目標(或由他人為你訂),例如工作幾多個小時就要緩一緩,如能達到,就有獎賞。

    擺脫工作狂方法 4. 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

    一個人有多重身份,別被工作決定了你的價值。你不能因為工作上沒有滿足感,就沒了自信和方向。建議你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尋回角色身份,投入其他興趣,例如在家庭角色做好稱職的媽媽,正視關係和情緒,就會可擺脫工作狂的情況。

    #職場 #事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