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熟齡留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熟齡留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熟齡留學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942的網紅單媽美國奮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來美國結婚去 你該考慮什麼?》 身為留美再婚前單媽 Grace 除了常常被問留學問題 還有時會被問熟齡異國戀、二婚的問題 畢竟離過婚或大齡的女性在台灣 本來就是不容易找對象的族群 還常常被異眼相看貼標籤 好些女性就跟美國男人談了網戀 最終決定飛來美國閃電結婚 這幾年身邊異國聯姻看得多了 也幫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0的網紅不列顛娘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NO #英國皮膚保養 #宅家護理 #熟齡 #皮膚乾燥 #T字混合 #熟齡 #打工度假 #留學兼職 #海外面試 #學英文 到英國的第一個月,就把全部從台灣帶來的保養品和清潔用品都丟了,因為完全沒屁用了! 今天來分享一下身為一個海島來的台灣大嬸,如何在英國照顧皮膚,達到減齡八歲的實戰結果,超...
-
熟齡留學 在 不列顛娘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06 05:08:06#BNO #英國皮膚保養 #宅家護理 #熟齡 #皮膚乾燥 #T字混合 #熟齡
#打工度假 #留學兼職 #海外面試 #學英文
到英國的第一個月,就把全部從台灣帶來的保養品和清潔用品都丟了,因為完全沒屁用了!
今天來分享一下身為一個海島來的台灣大嬸,如何在英國照顧皮膚,達到減齡八歲的實戰結果,超級懶人保養,那我們就開始吧!
沒有任何業配的純心得分享,還是要強調一下這些照顧的方法,很難說誰對誰錯,每個人膚況會因為氣侯還有年紀產生不同的變化,當然我自己是英國的雷射美容師,就盡量淺白的說說原理囉
知根知底一下,娘子我今年36歲,但上個月的VISIA檢測來到28歲(拍拍手),皮膚是最大眾的T字混合(沒有任何底妝+紋眉+紋眼線+接睫毛,16天前做了海飛秀)
今天的內容主要著重,我在英國的日常保養方法,其中和之前台灣的最大差異,就是大量減少清潔步驟,重點放在保養!
今天第一重要的資訊,在英國,我只有晚上才洗臉了,第二重要資訊,洗臉不超過30秒,這個時間包括把臉打濕,上不會起泡潔面露,還有沖水,通通在30秒內完成,水溫不想聊,因為我家暖氣壞了!我才不想用涼水洗臉!!所以,我每天花在洗臉的時間,只有30秒(驕傲)騙人?36歲的大嬸怎麼可能這樣就夠了?其實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會卸妝加清潔,但真的要因地制宜
分享一個叛逆的觀念,常拉扯的地方,必定會鬆弛下垂,所以生活中要盡量減少扯動皮膚的機會,舉兩個例子
最經典的就是慢跑!你們知道有些不讓胸部晃動的運動內衣吧,但是臉上沒有這種東西啊,就算有,你敢戴嗎?臉上雖然有肌肉,但他撐不起你的皮啊!你跑得越凶,他越敢鬆給你看!另外還有美容按摩,我們診所有員工福利高級按摩,我通通放棄,什麼小臉啊、提拉啊!NO!自從我踏入這行,就知道這和醫美的光電治療完全不一樣喔!所有外力的扯動,只會隨著年紀讓你越來越鬆!洗臉,30秒,足以!
用什麼洗?英國所有會起泡沫的產品,都會讓我的臉太緊太繃,有的人可能喜歡這種乾淨清爽的感覺我自己在台灣的時候也很喜歡,真的很有安全感!但是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啊,這裡可以魔王級別的乾燥英國呢!我戴眼鏡快速介紹一下,洗臉的目的是要洗掉髒東西,但是如果你洗完臉緊繃,就是把好東西「皮脂膜還有保濕因子」洗掉啦~英國水分蒸散超快!這樣的過度清潔,會讓你的皮膚失去保護屏障,後面做什麼保養都只是屁!連想要做醫美也都會被拒絕的喔!(摘掉眼鏡)
我目前用的是NYR的 Rose Facial wash,中文叫做玫瑰保濕潔面露洗臉,原價17鎊,但用量非常節省,100ml絕對可以用半年以上,按出來就是凝露狀,臉濕濕的直接上就可以,不用搓泡泡!阿~說到這裡,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難道你們不覺得搓泡泡的時候,比較像是在洗手嗎??
另外是卸妝,不管是油、水、膏,再怎麼說,阿~就是一些化學特性,要不要我再戴眼鏡?阿!喔算了!反正都是另外一種「需要再被清洗掉的外來物」秉持減少扯動皮膚的原則之下,我目前就用含有界面活性劑的潔面布或是化妝水而已,之後再用潔面露就很乾淨了但是!如果是特殊日子,需要濃妝或是抗油水的防曬,就是說,用到第二張潔面布都還不能擦乾淨,那你乖乖卸妝產品,這時候不用太堅持
總之呢,對我來說的風險是,「化妝品和卸妝品一起殘留在皮膚上=沒洗臉」所以我能不用油或膏就不用!我現在都是用Simple的Skin Facial Wipes Cleansing,25片,原價3.25鎊,沒香精沒酒精,中規中矩的小東西
阿~講這麼多,沒有講到起床的清潔,因為我早上不洗臉,頂多就是化妝水擦一下口水和眼屎而已,前一天晚上已經洗好了啊!在臺灣睡覺起來,臉會有點油,所以我會清水洗一下,但是!這裡是英國,我不洗!如果你在英國起床也會油的話,我建議用化妝水擦一下就好,再強調一下皮脂膜~是好東西!清潔的部分就是這樣!非常簡單吧,潔面露30秒,其他用潔面布或化妝水擦拭,搞定
以上是我自己在英國三年總結最適合的皮膚清潔方法,我是一名在英國職業的醫美雷射美容師,等下講保養啊
☀️☁️☀️☁️☀️☁️☀️☁️☀️☁️☀️☁️☀️☁️☀️☁️☀️☁️☀️☁️☀️☁️
►UK賺錢分享系列
‧英國|全整理必看|美甲 美睫 美髮 美容 按摩【CC字幕】https://youtu.be/ZCo8UBnjFC0
‧英國|兩年存到60000英鎊首付【CC字幕】https://youtu.be/OgaxSd2MpV0
‧英國|30歲找正職的四個方法【字幕】https://youtu.be/jJyW-KIo3KE
►
‧英國|開箱我姐寄來的空投物資【字幕】https://youtu.be/T3SvuGFknxo
‧英國|3種別碰的戀愛對象【字幕】https://youtu.be/LzBB0Rn8Ctc
‧英國|完全改變的10個生活習慣【字幕】https://youtu.be/F9yimrnqDEg
►
‧英國|Room Tour|月租4萬海邊花園公寓【字幕】https://youtu.be/r8LsaVXnipU
‧英國|Room Tour|月租8萬的倫敦兩房公寓【字幕】https://youtu.be/3qhdd6c3Al8
‧英國|Room Tour|月貸8萬的倫敦聯排別墅【字幕】(預計發表)
►
‧英文|聽和說的自訓方式【字幕】https://youtu.be/0XyfNtcm358
‧英文|聽和說的自訓素材【字幕】https://youtu.be/y0dUGXnWpLM
☀️☁️☀️☁️☀️☁️☀️☁️☀️☁️☀️☁️☀️☁️☀️☁️☀️☁️☀️☁️☀️
FB:不列顛娘子的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Lady30Y
IG:Lady30Y
https://www.instagram.com/Lady30Y
其他臉書社團請搜尋關鍵字【台灣女生在英國】
熟齡留學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美國結婚去 你該考慮什麼?》
身為留美再婚前單媽
Grace 除了常常被問留學問題
還有時會被問熟齡異國戀、二婚的問題
畢竟離過婚或大齡的女性在台灣
本來就是不容易找對象的族群
還常常被異眼相看貼標籤
好些女性就跟美國男人談了網戀
最終決定飛來美國閃電結婚
這幾年身邊異國聯姻看得多了
也幫好幾位台籍新娘適應美國生活 找工作
來聊一下Grace 這幾年來的觀察
首先一定要說
抱持著「嫁給美國人搬到外國後
從此可以住漂亮的大房子
外國老公像電影一樣浪漫體貼
家裡只需要老公工作單薪收入
自己英文不好沒關係 在家相夫即可
美國老公會把收入乖乖上繳
美金很好賺也很好用
在美國可以遊山玩水上館子
還可以每年回台灣探親」
這種想法大多數時候是錯誤的
因為大部份的美國男性
都是基層勞工或是中產階級
當然絕對會有少數亞洲女性
她們嫁給優秀的美國或是華裔男性
老公有份非常穩定收入又好的工作
婚後夫妻倆「有共識」後
為了小孩的教育讓太太顧家
但這樣的情形大多數發生在初婚
且女方本身也是同樣優秀
或是有無可取代的長處
簡單來說就是女方可以在美國獨立生存
而好男人們也被他們的妻子牢牢地抓著
很難再回歸到婚姻市場上
一般為了愛情才來美國的女性
尤其是本身英文能力不夠好
或是在美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
未婚夫即使情話綿綿說你來他會照顧你
請先冷靜想想…
所謂的照顧是指供基本三餐
還是可以幫你買車甚至給你零花錢
老公的家累有多少
扣除之後有多少時間跟精力
可以幫助你學開車 練英文
幫你跟公家機關打交道 找工作等等
來之前別被愛情沖昏頭 最好先釐清
因為雙方的期望值如果差距過大
來了女方要坐一年以上移民監
在家無人可作伴又不會開車
在在考驗老公的個性跟耐心
下班後可以聽你用破英文叨叨絮絮
討論思鄉 雞毛蒜皮 挫折幾個小時
一個認為家裡多一張嘴只有自己在工作
還不體諒我整天找小事憂鬱或生氣
一個認為你都不陪我 又不體貼我
非常容易吵架
再者 美國二婚男性若前段婚姻有小孩
那麼他收入的25-40%會直接成為扶養費
同時小孩如果未成年
他的一半時間也必須照料前婚的小孩
也因為共有監護權
必然跟前妻「常常」有聯繫
這就是考驗中西方教養觀念
以及東方女性安全感缺乏的關鍵
很多時候婚前女方覺得沒關係
婚後忽然覺得世界變了樣
受不了老公亂養亂教寵溺小孩
前妻勾勾纏 或是沒事就生事要錢
小孩沒規矩 對我不尊重
老公沒時間陪我 對我小氣
還嫌我教小孩太嚴格
還有居住環境
美國男性有房的其實不多
很多單身男性都是租房
尤其是出租公寓的空間
會比你在電影裡看到的小很多
更糟的是你會發現
很多美國男性並不急著買房
因為他們沒有成家立業
或是有土斯有財的概念
再者因為不儲蓄
一半以上的美國人
就算想買房
也根本拿不出頭期款
再來說說姻親
一般來說
如果你跟姻親住得比較遠
(車程兩小時以上)
距離會產生美感跟陌生感
即使產生什麼不愉快
一年只見一、兩次
見面時忍忍就算了
產生問題的機會會比較小
但如果住得很近
(一小時車程內)
又在生活上的聯繫很多
尤其是如果男方在某方面依賴公婆的幫助
如果姻親哪裡看你不順眼或有誤解
美國人的直爽就會出現了
他們不會在背後講你
他們會直接在你面前講你
這時候請把東方的溫良恭儉讓放下
該辯解的事情就辯解
否則情況只會更壞 不會變好
更甚者 如果對方不可理喻
如果反正你們夫妻倆也不依賴他
簡單地告訴對方 你們的婚姻不歸他管
mind your own business 即可
臉皮厚點 如果過失不在你
可以暫時斷掉聯絡
你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最後Grace 想提醒遠嫁美國的朋友們
想要在美國住得開心的方法無他
就是努力「入境隨俗」
既然決定把美國當第二故鄉
那麼請放下台灣的習慣、觀念
別想著掌握老公的所有金錢和時間
別想著改變美國老公種種的生活習慣
例如早上才洗澡 喝可樂當水 吃垃圾食物
或是老是囤積很多雜物 金錢上及時行樂
你們在他的主場
不論是人事物絕對都站在他那邊
同時 美國崇尚個人主義
美國老公會改變絕對是因為他自己想要改變
不會是因為你脅迫或嘮叨被迫改變
美國男人自尊心很高
咒罵大吵決對只會把他推更遠
再者美國人沒有丈夫應該「照顧妻子一生」的觀念
美國老公跟你結婚單純因為他愛你
如果要離婚也絕對是因為跟你相處不愉快
他認為自己不想再繼續跟你一起生活
分開後 他會想負責的人是孩子 不是你
可以說愛的很純粹 分的也很徹底
總之雖然每段婚姻都是不同的
但是大體上來說
美國的婚姻比較像合夥人關係
兩個人沒有誰決定所有的事情
有爭議也要互相妥協
像兩個人翹翹板各坐一端
談判過程一邊高 另一邊就低
沒有人可以永遠在高處
要怎麼創造談判的條件呢?
那就是提升你自己的價值
你越讓美國老公不捨得跟你分開
他願意為你妥協的事情就越多
千萬別害怕表現你自己
Grace 也鼓勵你儘量發展自己
不論是各種能力或是表達意見
美國人崇拜強者
你害怕踏出家門發展事業 又不願意學習
沒有自主能力 生存能力 經濟能力
到頭來只能處處退讓 被軟土深掘
就像打遊戲沒人想一直帶新手一樣
你越強 身邊的人羨慕尊重的眼神就越多
你的美國老公就越有面子
他的日子越輕鬆 也越愛你
有人問:那不是很實際嗎?一點也不浪漫
婚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 糖衣裹洋蔥
這點不分中西 大家難道還沒參透嗎?
而說到底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份
要用婚姻去改變或是逃避自己某部份的缺憾
以為婚姻可以帶給你什麼或讓自己變的不一樣
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每個人都需為自己的成就跟人生負責
如果心態不跟著改變
你還是你自己 只是換了個環境
更糟糕的是 你還換了個你不熟悉的環境
別忘了 飄洋過海結婚或再婚 是你自己選的
用最積極的態度 在這個第二故鄉生根發芽
尊重這片土地的信仰 習慣 價值觀
即使不喜歡的地方請用理性的態度面對
這樣你才能在第二故鄉過得愉快
圖:Grace 的房子即將在年底完工,到時候再開箱跟大家分享喜悅喔🥰
熟齡留學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世代樂齡族群的市場與需求】(上)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顧問 高雅玲
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邁進(20%人口超過65歲)。大家都很期待這一新興市場的商機,也都躍躍欲試。但面對這些即將樂齡的族群,企業在進軍市場之前,首要之務應該是對此一族群有深入的瞭解,才能掌握其痛點與需求,做好產品及服務的規劃與準備。
不可諱言,隨著年齡增長,高齡人士的身體機能、經濟收入、移動力等等方面都逐漸弱化,因此一般人對高齡者多有健康弱者、生活弱者、移動弱者,以及當災害發生時,需要他人協助避難的災害弱者的刻板印象。不過這是源自於我們對上一代高齡者的群體特徵之印象而來,但即將形成龐大高齡市場的嬰兒潮世代,跟過往的高齡族群有很大的不同,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的研究,這些族群擁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質:
1.刻苦、耐勞又抗壓:自1945年始,臺灣每年新生兒數量便達25萬人,且連年創新高。最高峰時期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數量還一度超過40萬人,是2019年(僅有18.1萬人)的兩倍多。嬰兒潮世代因為經歷戰後百廢待舉、物資缺乏的階段,雖然能有更多的受教育的機會,但幼年成長時期多半生活貧窮,養成吃苦當吃補的個性,如此的世代成長經驗,影響此世代人的消費動機與價值觀。
2.學識高、能力強,多為產業中堅:戰後因為教育普及,人數眾多的嬰兒潮世代,在求學階段面臨了激烈的競爭,大約只有7%可以考取大學,且由於當時臺灣沒有博士班,大學畢業後若有意想繼續深造,只能選擇出國留學,因此選擇出國進修的人數也屢創新高。學業告一段落後,或定居美國海外,或返台投入產業,成為臺灣各個領域的中堅,更是台灣產業及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量,臺灣的校園民歌、民主運動、社會運動等,都可看到嬰兒潮世代參與的軌跡。
3.受到新事物、新文化及新科技衝擊洗禮的世代:嬰兒潮世代,是受到新事物、新文化衝擊最大的世代,從孔孟、老莊,到康德、尼采,從轉盤式電話到智慧型手機,從黑膠唱片到卡式錄音帶、隨身聽、iTunes,從膠卷相機到數位相機,電腦也從桌上型電腦到筆記型電腦、iPad平板電腦,作業系統也從DOS進化到Windows,美式速食餐飲文化的進入,飲食習慣西化…種種生活事物的改變,讓嬰兒潮世代成為對新事物包容度極高的世代。
4.相對較有能力追夢的世代:嬰兒潮世代因為參與並創造了臺灣的經濟奇蹟,累積了大量財富,多擁有房產。現下紛紛退休,有錢、有閒、又更健康的嬰兒潮世代,進入到退休後可以放手追尋夢想的階段,不管是玩模型、騎重型機車、買農地,蓋民宿、還是彈電吉他組樂團、出國旅遊環遊世界、騎自行車環島,上世代熟齡人士來不及做、無法做的夢,嬰兒潮世代都勇於實現。
(….未完待續)
#婦女專欄
#新世代樂齡族群
#嬰兒潮世代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熟齡留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遇見一個比自己更勇敢的人時,我是充滿敬意的。四十歲追逐夢想的決心,在根本上也絕對對應出重設人生的恐懼,而擁有決心還能克服恐懼,對我來說是真正的勇敢。
這本書,並不逃避中年的孤獨,還包含鋪天蓋地的自我質疑~屆臨而立邁向知天命的轉換時刻,增長的年歲有時候對人生的迷惑只是從具象更顯無形,
被制約在年紀匹配位階的迷信,到頭來那個所謂”熟齡的自在”是不得不成為一種表面的安撫,安撫周遭人的擔憂,社會結構的期待,安慰自己沒有偏離一個中年人所在的正軌。
身為一個四十歲擁有人人稱羨工作的前社長,講的不是成功學,而是拋下所有穩定的生活,飛到紐約重新開始。於是造就這不是一本單純的留學雜記,而是透過一個戴著老花眼鏡的大叔,望向未知的擔憂夾雜期待,把紐約大蘋果一口口嚼出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哲理~~許多篇章總讓我忍不住會心一笑,也有那麼點鬆了一口氣,原來我們這個上下不明的世代,其實還有彼此可以相互理解,原來,也沒有那麼孤單。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
#黃俊隆著
#正面負面交織的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