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熟稔業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熟稔業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熟稔業務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活絡場館,免淪蚊子館!】 桃園市客家文化局新任局長黃傅淑香甫上任,對業務尚在接觸熟稔階段。對議會附帶三條件(時間展延、既有場管使用、永久性場館興建)通過3億元經費。對場館活絡(客家文化園區、崙坪地景文化園區……)、活動宣導、活動效益,春來籲請客家局均需加強運作,避免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再者,...
「熟稔業務」的推薦目錄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厭世咪子流×塔羅占卜×魔法藥草 | Miko Blossom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T.L. 江天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熟稔業務 在 泰坦官方頻道TITAN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熟稔業務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05 06:10:49
足本睇片👉🏼:https://bit.ly/2NMzQmX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料自古在中國飲食文化有一定地位,能增添食物風味。現有逾100萬名潮州人聚居香港,是本港第二大族群,潮州菜開到成行成市,而「架己冷」煮家鄉菜式,必定用上潮式醬料佐味增鮮。 第四代接手 重振昔日風光 香港有多...
熟稔業務 在 厭世咪子流×塔羅占卜×魔法藥草 | Miko Blossom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16 14:48:57
前幾天的po文因為提到 #詛咒 魔法,有朋友在私下閒聊的時候,打趣地說「啊我之前不就發生了oooo事,你知道的啊就超衰,我是不是被詛咒了🤣」 #咪子塔羅占卜 #塔羅牌 #占卜預約 #占卜課程 #魔法課程 #圖片來源是網路 我是覺得啦,如果把自己運氣不好的原因歸咎於被詛咒,只要能有效轉移「為什麼我...
熟稔業務 在 T.L. 江天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3:51:48
[週末螞蟻日] 又到了每週同一時間,螞蟻秀! 今天這傢伙更進階、變態,甚至病態。 我台灣的食譜網站已經看到一個瓶頸, 常常已經從YouTube老外上菜秀跨越時空愛上你看到老美食譜網站去; 奇怪您爸爸(伶北)我英文不好,洋人食譜卻如同母語一般熟稔,上輩子肯定是只會吃的洋人豬,而且是火力全開的大胖豬!...
-
熟稔業務 在 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4-08 21:00:58【活絡場館,免淪蚊子館!】
桃園市客家文化局新任局長黃傅淑香甫上任,對業務尚在接觸熟稔階段。對議會附帶三條件(時間展延、既有場管使用、永久性場館興建)通過3億元經費。對場館活絡(客家文化園區、崙坪地景文化園區……)、活動宣導、活動效益,春來籲請客家局均需加強運作,避免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再者,與民政局聯合於109年12月23日辦理的殯葬研習證書,遲遲未發下。春來籲請客家局加速作業,盡早讓研習人員領到證書,方便就業。
──
📬 按讚➙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pDnNGZ
📺 追蹤➙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VaL5NY
🔎 加入我的Telegram,接收春來最新訊息:
https://t.me/chuchunlai -
熟稔業務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19 17:00:10【智翔的議會質詢-地政局(3/19)】
#預售屋契約事前審查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面對建商提供密密麻麻的定型化契約,作為對於專業用詞不熟稔的民眾,若發生契約上的糾紛,或是聽信建商提供優惠,卻買到與廣告不實的房子,該如何自保呢? 我們桃園市政府的主管機關有沒有更積極的改善空間,是今天智翔質詢地政局的重點。
由於桃園近年來新建案很多,近來智翔服務處也多了不少民眾對於預售屋合約的陳情或法律諮詢,我們服務處對此搜集了一些資料,想詢問看看地政局在未來審核定型化契約上,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目前桃園市對於預售屋定型化契約的審查,是採取抽查的方式,地政局表示過去嘗試與公會合作,請建商主動提供契約,但效果不彰,幾乎沒有建商主動提供契約供地政局審查,所以主動抽查,去年抽查了47家建案,請建商改正契約中缺漏之處。
而智翔也考量到,依目前桃園新建案的數量以及地政局的人力負擔,確實難以做到如台北市對所有預售契約做全市納管的措施,所以想建議地政局,是否可以將審查定型化契約的業務,外包給民間的事務所呢?
一來可減輕人力上的負擔,二來強制建商送審,可以確保購屋者的消費權益,也省下了事後抽查的成本,畢竟桃園的房子相對雙北親民,福利也好,因此成為人口移入的誘因,那麼保障市民的消費權益,就是政府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希望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 -
熟稔業務 在 泰坦官方頻道TITAN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3-17 14:55:062017 顛覆華語樂界-超偶像嘻哈男團《泰坦》TITAN
以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泰坦」為名,象徵著超越人類力量和開創傳說的精神,也代表著四位團員即將投下的震撼彈,他們所跨出每一步,都會留下像巨人的腳印般,永不磨滅的印記。
首張EP《泰坦計劃 TITAN Project 》
1/16 本勢娛樂製作 種子唱片發行
-----------------------------------------------------------
[數位音樂連結]
🎧KKBOX: https://goo.gl/o7cTW5
🎧myMusic: https://goo.gl/VKJdAk
🎧Omusic: https://goo.gl/ohWI39
🎧iNDIEVOX: https://goo.gl/nRGjjI
🎧Hami: https://goo.gl/tIwbk4
🎧Spotify: https://goo.gl/zDgCNi
-----------------------------------------------------------
個人資料:
漢之 JOSH 馬來西亞出生,台灣長大,有著一半馬來西亞和一半台灣原住民的特殊血統,因其優美的聲線而得到製作人大隸的賞識,成為團裡的主vocal;熟稔的歌唱技巧,讓他能夠駕馭各種不同的曲風。陸軍特種格鬥戰技隊退伍的他,平時也喜歡鑽研各種格鬥技。
暱稱: 霸道總裁
生日: 4月 9日 血型: AB
星座: 牡羊座 生肖: 羊
身高: 180 CM 體重: 70 KG
個性: 直接、衝動、單純、大男人、愛恨分明、慢熱
嗜好: 看展覧、衝浪、研究格鬥技、電競
專長: 唱歌、跳舞、股票分析
TITAN Facebook 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itanTaiwan/...
TITAN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D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tan_ooffi...
TITAN MEMBER:
比利:
https://www.facebook.com/billythedope...
奧斯丁:
https://www.facebook.com/TITAN-Austin...
正義:
https://www.facebook.com/DancesoulYao...
漢之:
https://www.facebook.com/TITAN-%E5%8A...
工作事項&業務窗口:
經紀人- 大隸:mcphiliphung@hotmail.com
執行經紀-思穎:tiann0329@gmail.com 0905150095
本勢娛樂事業有限公司:(02)2751-2868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425之1號3樓
熟稔業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公開分享是獻給自己和別人最好的禮物
熟稔業務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剛過完禮拜一,你已經在期待禮拜五了嗎?
《WOL大聲工作法》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我要大聲推薦《WOL大聲工作法》這本書,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語錄 #名言 #格言 #閱讀 #勵志語錄 #書評 #讀書筆記 #名言佳句
熟稔業務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WOL大聲工作法》x2本
#第一本掛名推薦的書 #竟然在唐鳳隔壁 #名字要取筆畫少的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我要大聲推薦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是什麼?】
根據作者的定義,WOL(Working Out Loud)指的是一種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工作方法。他在以下這段獻給台灣讀者的影片裡,詳細說明了這件事: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給予人們機會,一個貢獻一己之長的機會,這是一種貢獻及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是為了追求人氣、出名或炫耀,而是為了助人。你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當你這樣做時,你為自己塑造了聲譽、獲得其他機會、培養他人的信任與關係。」
作者在書中用了五個章節說明WOL的重要元素,他也在每個章節後面提出許多問題,讓你用一種做練習題的方式,回答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及把一些建議付諸行動。
1.有意義的探索: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2.人脈關係: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的關係。
3.大方分享: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4.工作能見度: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5.成長心態: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出版社也將這些行動步驟和練習題目,濃縮成一本練習小冊子。因此,這本書其實可以分為「書籍本身」和「12週練習隨身本」,這篇文章先跟你分享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在數週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你分享我使用12週練習隨身本的步驟和心得。
【這本書掛名推薦者的共通點】
大聲工作法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公開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我是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分享自己透過閱讀之後的「所學、所想、所做」。底下延伸介紹其他掛名的推薦者,他們都是聲量和經歷百萬倍於我的厲害人物:
具有「天才IT大臣」美譽的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她完全公開透明自己所有會議記錄、發言,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詳見工作紀錄)。她也善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讓自己成為連結各方、解決問題的開放平台。最近天下親子推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新書,直接排進我的待讀書單。
我很欣賞的自雇者 劉奕酉,是一位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他持續公開分享離開高科技業幕僚之後,成為自雇者以來的心路歷程,內容涵蓋他鉅細靡遺的思考步驟,以及不斷蛻變、不斷進化的獨特市場價值。他最近出版《高產出的本事》書中紮實的思考脈絡讓我感到佩服不已。
知名學習平台「大人學」的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以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的角度,分享許多對職場新鮮人帶來深刻啟發的文章,在著作《大人學選擇》裡面更分享了身為一個大人,該如何運用獨立思考的方式做出人生選擇。最近瓦基的文章也受到「大人學」的青睞,即將轉載過去幫助更多的年輕學子。
全台最大線上閱讀社團「閱讀人」的創辦人 鄭俊德,他曾在Podcast分享經營閱讀社群一路上的甘苦談,讓我深受啟發。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創立的Facebook社團「閱讀人同學會」,聚集了許多熱愛閱讀和分享的讀者,促進了無數的交流和討論,是每個愛書人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他們都透過公開分享的方式「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這不但塑造了自己的聲譽、創造更多的機會,也建立了群眾的信任與更深刻的人際關係。為什麼這種「大聲說出來」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帶給人們內心的滿足,還能建立外在的成就?
【強調大聲說出來的用意】
作者引用知名的「自我決定論」來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充滿動力?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歸納起來,人類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需求,分別是:專精(competence)、自主(autonomy)、關聯(relatedness)。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時,我們就會獲得激勵、充滿生產力、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最棒的地方在於,「公開分享」剛好可以同時促進這三件事情:
【1.專精】
你可以透過公開分享的方法,表達你正在學習與改善的事情,還有你正在發展的新技能。並且,採取一種「成長心態」去面對所有的新事物。不用擔心分享還不擅長的事情會被取笑,因為你只要記得「你並非不擅長,你只是還沒擅長」,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隨著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一年半前,剛開始公開分享閱讀筆記的時候,也曾感到非常生疏跟擔憂,我不知道自己分享的東西是否有人要看。直到我偶然讀到國外筆者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激勵了我:「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隨著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的產出,我治療了自己對職場上例行公事的煩悶,我彷彿抬頭看見世界的廣大,像個興奮的小孩子到處尋找有意思的書來讀。在我重拾生活的動力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職場技能,透過閱讀導入更多元的思考策略,精進自己的領導與管理風格。
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獲得許多關於寫作技巧和職場經驗的讀者回饋,讓我再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步調。回顧來看,公開分享不但讓我得到了寫作專精的提升,也得到了職場技能專精的提升。
【2.自主】
擁有「自主」的心態,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這種心態可以讓人擁有自信、動能和動機。如果你覺得凡事都是別人指派好的,是自己被強迫這麼做的,那麼你很難感覺到任何的快樂。因此,盡可能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轉換念頭成:「是我決定這麼做的,是我選擇這麼做的」。
在我選擇公開分享閱讀的收穫和職場的經驗之前,我的心態偏向於「任由生命替我做安排」。這種念頭就像是電影《黑暗騎士》反派小丑說的「追逐公車的小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管追的上眼前的事情就好。那種對工作感到「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發現自己有權選擇挑什麼書讀、挑什麼話分享、挑什麼主題延伸討論。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文章產生出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傳達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內容。
因此,我意識到自己所做出的挑書和文章選擇,甚至是職場上策略的調整,都是我審慎評估後的決定。我也變得會去思考這些決定的背後,是基於什麼考量和取捨。用這種公開分享的思考脈絡,讓我知道自己擁有完全自主的掌握度,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令人感到開心和無悔。
【3.關聯】
直到我開始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網路上的閱讀社群,來自各地的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心得與樂趣。許多前輩分享和回饋的觀點更是我以前從沒想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總是讓我感到十分雀躍。
我一開始是在「PTT書版」和「閱讀人同學會」上面分享讀書的心得和收獲。能夠跟許多愛書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是一件很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發表文章之後的留言回饋,有時候也會讓我發現許多專業領域之外的好書,從一本書,延伸閱讀到其他的經典好書。
透過公開分享自己的文章,讓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我以前不曾想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有一種找到同伴的熟悉感,心想「有其他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一起發揮影響力」。公開分享讓我跟人們和社群產生了關聯,我的貢獻可以幫助別人,別人的回饋也讓我受惠無窮。
【對我最有啟發的段落:讚美即貢獻】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段落地深深震撼了我。這是我曾經忽略的一件事,現在看來卻十分重要。作者提到,商業作家史考特.伯肯(Scott Berkun)在成為暢銷作家和熱門演講者之前在微軟工作,他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離職前跟同事的一段交流。作者節錄了文章裡三個完整的段落,: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受邀做了最後一次演講。那場合很棒,我有機會向一群好友好的聽眾談重要的事情。後來一位我很敬重的同事走了過來,感謝我做的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以前不說呢?他說他以為我早就知道了。他覺得,我可能經常聽到那些話。基本上,他不希望我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耶!」還有什麼說法比這句話更荒謬的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自己看過或讀過很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卻很少回以任何讚美。我喜歡的書(或讀過幾十遍的書)、我喜歡的講座、我收到的好建議等等,但我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人。或者,我從來沒有花心思支持別人的成果。數十人說了實話,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或是在別人不支持我的時候,繼續支持我,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話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無數的行為對我產生了影響,而我卻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事,我因此受害而不自知。**原來我比這位在我即將離開公司時才感謝我的人還不如,他做了一件對他重要的事。他直接走過來,正眼看著我,表達感謝。我這才發現,那種感謝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我以前從來沒有學到要記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簡短的電郵、網站上的留言、握手與一句謝謝。我意識到,在我那扭曲的小小心靈閣樓裡,在一個布滿灰塵的黑暗角落,潛藏著一種想法。那種想法覺得,在那些情境下給予讚美,有損我的自我評價;讚美別人就是承認自己的某種失敗;也就是說,我把那種讚美與拍馬屁聯想在一起。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愚蠢,因為承認別人的好比自己做得好更難。任何人都可以批評或接受讚美,但啟動正向交流才是有影像力的人的特色。
這段話,我重讀了很多次,回想起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讚美令我感到愧疚,打破自己吝於給予讚美的內心糾結,意識到有時候連一句讚美都懶的說是多麼的可惜。直到現在,我才體認到「原來給予讚美也是一種貢獻」。希望我發現得不算太晚,我終於學到,發自內心給予讚美可以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情。
【後記:大聲說出來】
如同作者所說:「成功不是一條精心規劃步驟的整齊路線,也不是順著許多人走過的路前進,而是有意義的探索,每一步都產生學習效應與連結,並增加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回顧了自己公開發表文章的心路歷程,每次的分享,對自己而言都是微小的成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中深感共鳴的一句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你什麼時候開始「大聲說出來」都不嫌遲,因為:「不管你年紀多大,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可能在你眼前,包括你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你的人生意義不需要和未來某個遙遠的目標有關,而是和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它可以是某種實踐,而不是結果。」
經營〈閱讀前哨站〉之後的時光對我來說,簡直美好得不像真的,「公開分享」或許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
【抽獎辦法】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1、抽出「2本」《WOL大聲工作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第一個想到「大聲工作法」的代表人物?你有什麼想法?例如:「我覺得 唐鳳 公開會議逐字稿的方式,讓政府更加親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1(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