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煮水餃的水要多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煮水餃的水要多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煮水餃的水要多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產品中有16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07的網紅Denny吃吃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 果貿吳媽家水餃 | 宅配美食 🥟 吳媽家來自眷村的手工水餃,從眷村左營的小攤做到中央廚房,對水餃的品質和食材有一定的堅持,甚至口味多達9種選擇,讓你在家也可以吃到高雄好吃的水餃,除了水餃也有好吃的鍋貼可以選擇,文末還有優惠可以參考,喜歡他們家餃子的人不要錯過😍 / ⅅ 手工水餃 24入 ...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台灣大胃王丁丁/Ding-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網路美食的「涼拌鴨掌」超涮嘴!❤️ 想吃的人快去買跟我一起吃起來!🤪 https://www.laopengyu.co/laopengyu/?tag=DIN #老彭友秘制辣掌 訂閱我!🔔🙏😉😘❤️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jUwoNYMdRCZbDy_...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 在 AGA不專業食記&攝影 |美食|超商|宅配|開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4:12:39

🚩台北市 大安區⏩三合院港式飲茶 台北SOGO 三合院主打各種粵式料理及港式點心 忠孝SOGO手扶梯上到11樓就看到招牌 如果一個人來用餐也不用擔心不好點餐 有超值獨享餐幫你配好菜色 可加入Line會員享優惠 想自己在家吃港點,也提供外賣組合商品 點餐時用手機掃描桌號的QR code來點餐 可以不...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 在 卡安食記|台北、新北、桃園、台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10:38

「2021🥟0821」 肉棒舖湯湯餃 上班不要看x肉先生 韭菜黑豬肉(25顆)$200 韭菜沒有平常吃的那麼嗆 (是選用小韭菜) (平常不吃韭菜的我也覺得可以) 但又保留韭菜的香氣 配合中國的香料搭配得很好 豬肉是使用台灣的黑豬後腿肉 Q彈內餡搭配手工餅皮還不錯 韭黃鮮蝦仁(25顆)$300 ...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 在 claire │ 偽時尚料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6:52

一直想作的冰花煎餃終於完成了! ⁡ 講得好像自己費了多少功夫一樣🤣🤣,明明這個鍋貼(煎餃)也是買現成的,只是作成冰花而已。 ⁡ 網路上公認冰花煎餃的作法,就是粉類加水下去煮煎餃,以下簡稱澱粉水。 ⁡ 經我人體實驗後,以下總結心得 : ⁡ 1️⃣到底要用什麼粉? 不同粉類會造成不同的口感: ✅玉...

  •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 在 Denny吃吃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5 22:26:15
    有 6 人按讚

    .
    📍 果貿吳媽家水餃 | 宅配美食 🥟
    吳媽家來自眷村的手工水餃,從眷村左營的小攤做到中央廚房,對水餃的品質和食材有一定的堅持,甚至口味多達9種選擇,讓你在家也可以吃到高雄好吃的水餃,除了水餃也有好吃的鍋貼可以選擇,文末還有優惠可以參考,喜歡他們家餃子的人不要錯過😍

    /

    ⅅ 手工水餃 24入
    ⅅ 冰花鍋貼 12入

    不管是鍋貼還是水餃吃完都好喜歡,水餃口味有:高麗菜、韭菜、韭黃的鮮蝦與鮮肉,甚至還有干貝、獨創的四季豆與酸白菜口味。

    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沒注意到,切開時才發現裡面的配料有多麼飽滿,蝦仁很大一尾的在水餃裡面非常的幸福,每一口咬下都吃到新鮮食材。

    哦對了,他們家的水餃每一顆都是獨立包裝的,不怕拆封吃不完或是和冰箱其他食物交叉污染,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大火下水煮很快就可以吃了🤤,可以享用折扣碼整單打9折非常的讚(折扣碼沒有分潤可以放心的享用)。

    /
    📮:網路宅配
    💡:專屬折扣碼 denden(訂單9折超划算!)
    🔍:果貿吳媽家水餃 https://wuma.today/amF4a

    #taiwan #kaohsiung #dumplings #food #foodie #foodporn #popyummy高雄 #台灣 #高雄 #左營 #果貿吳媽家 #水餃 #鍋貼 #台灣美食 #高雄美食 #左營美食 #宅配美食 #眷村美食 #高雄小吃 #高雄美食地圖 #高雄餐廳 #高雄美食推薦 #丹丹食記 #丹丹吃宅配 #丹丹吃高雄 #相機食先 #吃貨人生

  •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 在 琳達公主的廚房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9 08:50:08
    有 144 人按讚

    【#日本一風堂拉麵、煎餃】 【 #果小薰雞腿排、舒肥雞胸】
    📌團購表單 https://gbf.tw/rxp4u
    📌直播 https://fb.watch/75cxszptj1/
    每次和士林周太雙直播冷凍食品,我都饞到猛吞口水,但再怎麼吞,我都還是能用意志力忍住沒有吃東西,但這次雙直播一風堂拉麵,看我弟火辣辣先生一口接一口吸著拉麵,我意志力崩盤只好拿一塊麻糬紅豆鬆餅雞夭。

    看起來也太美味了啊啊啊啊!

    先叉題一下關於我多愛吃日本拉麵的事,以前上班時經常和同事午餐時到日本人開的拉麵店吃拉麵,一碗湯頭濃郁的叉燒拉麵+一盤煎餃或炒飯,就是最經典的套餐。

    而且我不止上班日吃,週末有時還會叫歪嘴雞載我去吃。

    我們家不止我愛吃日本拉麵,歪嘴雞、姐姐很陳董也超喜歡吃,可是全家到餐廳吃一次不便宜,我們又常常吃,實在太傷重,於是有一年趁回台灣時我跑去上課學做日本拉麵,回到洛杉磯後,我認真按照上課筆記熬煮高湯、滷叉燒、炒味噌、熬香油。

    從採買所有食材、到煮好、到洗乾淨所有工具,總共花了我整整兩天,在廚房站到我鐵腿腰酸背痛兼TMJ發作,最後終於做出10碗拉麵,結果兩餐就吃完了。

    先不說材料、水、電成本花了多少,我付出的勞力完全不成正比,重點是,還沒有真正日本師傅做的道地。

    那次是我人生唯一一次煮日本拉麵,自己做過一次後累到再也沒有勇氣做第二次,從此心甘情願付錢給拉麵師傅。

    跳一下回到一風堂拉麵(跳)

    一風堂拉麵有名到士林周太女兒到日本玩時都要特地跑去吃,舍弟火辣辣先生雖然沒有到日本,但也到台灣的一風堂拉麵店吃過。

    本來我以為做成冷凍料理包味道會打折,沒想到他們吃完的評語是:「跟店裡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樣!」

    如果再加點豆芽菜和半顆便利商店買的溏心蛋,根本不用舟車勞頓跑去本店吃,而且分量頗大,好大一坨拉麵和一碗公高湯,一個餓肚子的大男生都可以吃飽飽。

    總共有三種口味:

    白丸元味:正統濃郁的豚骨原味,士林周太最喜歡這款,雖然這款只有高湯、叉燒、木耳絲,但因為湯頭特別濃郁,所以味道非常足夠,而且值得稱讚的是,有的店裡的豚骨拉麵吃到最後會膩,但白丸原味不會,是一款濃郁+清爽兼備的拉麵。

    赤丸新味:在豚骨湯的基底下再多加一包赤辛味噌和一包特製香油,有點微微的辣,所以湯頭的味道會比白丸元味更重一點,這三款拉麵,我對這款最有興趣,最想試吃。

    辣肉味噌:以白丸元味的豚骨高湯為基底,除了多加特製辛香料和特製香油,還多了一包用碎核桃和腰果做的辣肉味噌,是中辣程度,舍弟火辣辣先生最喜歡這款,喜歡吃重口味的人務必選這款。
    〰〰➰➰〰〰

    一風堂除了拉麵好吃,煎餃也是很美味,皮比一般的台灣水餃薄但卻更Q,肉餡微帶甜味又不會太鹹,可以沾醬油吃,是很道地的日本煎餃味。

    煎餃也可以煮成水餃,但我覺得用水煮就可惜了,吃日本拉麵就是要配煎餃才是完整的啊!

    冷凍煎餃不用解凍,可以直接煎,鍋子放油,煎餃屁股朝下,有距離的排開,加水到煎餃的1/3,蓋上鍋蓋,煮到煎餃膨脹,水收乾就可以起鍋了。

    喜歡冰花煎餃美麗賣相的人,可以用1小匙太白粉+水200克,做法非常簡單,連士林周太女兒都可以成功。

    〰〰➰➰〰〰
    只買拉麵需要運費,小編特地加入【果木小薰】雞腿排和舒肥雞胸讓大家省運費,只要購買$990優惠組,整張訂單就免運。

    雞腿排是不管任何時候,冰箱都一定要備的食材。

    已經醃好真空冷凍的去骨雞排,解凍後,氣炸鍋預熱180°6分鐘,兩面各氣炸5~6分鐘就可以了,用烤箱或鍋子煎也可以,用鍋子煎的話要用中小火就好,大火會讓醃醬容易焦黑。

    六種口味,一天吃一款,可以連吃六天不重複,有:日式照燒雞腿排、椒麻雞腿排、椒麻雞腿排海苔雞腿排、花雕雞腿排、西西里蕃茄雞腿排

    舒肥雞胸解凍後就可以直接吃,舒肥過的雞胸柔嫩多汁不乾柴,一樣有六種口味:泰式冬荫舒肥雞胸、西西里蕃茄舒肥雞胸、普羅旺斯舒肥雞胸、椒麻舒肥雞胸、柚子胡椒舒肥雞胸、西京燒舒肥雞胸

    特別提一下,「果木小薰」的舒肥雞胸和雞排用的是洽富氣冷雞,是吹冷氣的雞,沒有經過冷水浸泡,雞肉更鮮甜。

    ☘七八月團購排期都寫在這一篇 https://bit.ly/3BrrbKS

  • 煮水餃的水要多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4 08:00:01
    有 219 人按讚

    【家庭情緒勞動不失衡】1-3
    親愛的HIGH媽~
    很高興聽到妳說,想一起聊聊我們家圍爸和喵爸之間怎麼合作與情緒勞動?

    真是太難得有人願意一起聊聊家裡頭的情緒勞動了!
    也許「情緒勞動」這個詞,真的有這麼一點學術?但我卻覺得這是家庭照顧工作中,最最最核心的一環,既花費最多的時間,也花費最多的心力。情緒勞動就是得耐住性子,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無論怎麼不耐煩,就是得好聲好氣,或穩住自己完成的所有家裡的那些,好像不做也不會怎麼樣,但心情就是不太美麗的事。像是不想讓家裡看起來亂糟糟,總要做一些規劃,不管是採買或是什麼的,或是要記得家裡什麼東西在哪裡,還有有時得在伴侶溝通、親子溝通、家庭溝通時,就得耐下性子,為了維持關係好好溝通,就算當下不一定願意。
    我在學習成為家長的過程中,很常聽到有人對家庭主婦說這句話:「妳不就是整天在家,沒什麼事,怎麼東西不都整理整理?妳在家也沒什麼事,怎麼不……」
    喔!不!講這樣話的人,最該來體驗一下那種「在家工作」,所有的家事彷彿都是自己的事的感覺!我常說:「家事就是永遠做不完的事。」而且,好像永遠有可以挑剔或做得更好的地方,家事真的碎瑣到一個無遠弗界。
    我記得我讀研究所的時候,忘了是什麼狀況,秀了一張我和喵在家的投影片,我說我們家已經整理過了,我心底覺得整潔程度是滿意的「95分」,我沒有說出來。而現場的另兩位媽媽同學,直接了當地說:「這樣子不及格,連30分都沒有。」
    究竟,這些事要用誰的標準?

    ──
    妳問我:「防疫在家渡過了將近九個星期,你們和肉肉的這九個星期,過得如何呢?看你在粉專上分享跟肉肉的互動的時候,我經常想,你們和肉肉一起共渡的一天,不知道是怎樣的?你和喵爸,通常是怎麼一起合作的呢?」「我很好奇,同志家長的家庭,在這波疫情停課不停學之中,是怎麼運作的呢?家裡的主要照顧者是爸爸的家庭,在這波居家隔離之中,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很開心的是,防疫終於要降級,但我比較希望家務、照顧工作也可以跟著降級,說完這句話,只能乾笑。

    我們好像一直都沒有「典型的一天」,防疫這段期間,真的是太慌亂了。
    我和喵爸都是老師,我們都把學校的工作帶回來,突然WFH的時間,我們心裡是直接WTF。因為得照顧肉肉,有時候白天喵爸在另一個房間上課、辦公,我就主要照顧肉肉和處理家務,料理食物;到了晚上,喵爸下班,換喵爸照顧肉肉,我就開始工作上班。因為,這段時間我還得做研究寫論文,所以有時還得在趁喵爸、肉肉沉睡,夜深人靜之時,好好打開錄音檔、逐字稿、分析表,然後一字一字地敲著鍵盤。
    更別說,我得為了倡議「同志無血緣收養」家庭的事,忙著準備演講或聯繫倡議團體,為了讓肉肉在法律上能有兩個爸爸,努力爭取更多人的支持與理解。我想這是異性戀家長不用煩心的事吧。然後一邊忙著,也不總是這麼順利的,因為肉肉會隨時亂入,讓我知道,我的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論文和倡議,還有這個寶貝女兒。我很難拒絕她渴望我陪伴的眼神。我也清楚知道,我花多少心力投入在她身上,她就會和我建立多親密的關係。
    但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我只照顧到這些,那家裡還是會一團亂,也會讓我和喵爸的關係變差,我一定要多處理一點事,不然,喵爸也會很崩潰。
    我需要記得,桌上的杯子、碗盤不能都是喵爸收,自己要主動一點。地上的玩具,還是要叮囑肉肉撿一撿,不然我就得一直小心踩到地雷。或是,告訴自己:我得乖乖自己把玩具撿一撿,成為肉肉一覺醒來,就發現家中總有自動撿玩具的天使降臨。
    我一邊料理食物,一邊把能洗或過水的器具給洗了,盡量留給喵爸比較好清洗的部分,或是讓他可以不用一直待在廚房。
    要記得幫檢查尿布還夠不夠,要不要再買,溼紙巾還夠不夠,衛生紙還夠不夠,沐浴乳還夠不夠,洗衣粉還夠不夠,奶粉或要煮的食物還夠不夠(麵呀、菜呀、油呀、鹽呀)。夠的時候,沒有人會發現,不夠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發現。喵爸也會檢視夾鏈袋、垃圾袋、洗衣袋、洗碗精、密封夾、牙刷之類的夠不夠。不知不覺,我們形成我們各自的管區,他管的區域我只管用,我管的區域他也可以省點心。
    家中的情緒勞動清單好像無限長,永遠需要在我和喵爸的Line對話中記下,還要記得出門時順道買什麼,還有什麼事要再排入行程之中。無論外食要吃什麼,或是在家要煮什麼,好像總有規劃不完的事。

    對了,通常我是會規劃旅行行程,或是公園行程、博物館行程,那種需要交通移動行程的人,我總是得安排出一個我們三人都能滿意的行程,這也不太容易。記得有一次,喵爸帶肉肉去台北參加同志遊行,因為我還有工作沒跟去,喵爸才突然發現平常我會把所有車票準備、路線處理好,我沒在北上的現場,他才突然感受到我在旅行中的存在感。
    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喵爸不在,我看到堆積的衣服和碗盤,我就頭痛,我真的不偏好做這類的事。不是不會做,而是真的沒那麼喜歡做,如果要做,一定是不得不做了,或是為了讓喵爸開心一下,才做的。
    我通常是家裡挑書、買書、查育兒資訊的那個人,喵爸則是帶著肉肉買玩具的那個人,也是讓肉肉每一類玩具都能有一個家的那個人。喵爸有超強的收納能力,已然是收納達人,許多朋友來我們家是在參觀喵爸驚人的收納物及收納術!喵爸總是會規劃家裡還可以怎麼調整,可以讓玩具擺放得更好,或衣物、各種家裡的用品更容易被看得或取用。而且記得家中每一樣東西放在哪裡,喵爸就是我們家的SIRI,總能在我一開口詢問,就告訴我物件在哪裡。像這樣的事,我真的完全無法像他那樣傑出與花費心思,我比較喜歡面對文字作戰,就像現在寫這封長長的信一樣。喵爸會說:「太多字了,我不要看。」但我會說,那些收納的事,「太專業了,請跳過我。」

    這就是我們居家防疫期間的生活,但好像扣除輪流上班、上課的這件事,其他就是我們每日又每日不斷循環,又總有些不同的日常。
    沒有居家防疫的日子,我還得指導肉肉每週的作業,寫肉肉的聯絡簿(要在聯絡簿上寫上有意義的東西也不太容易),與學校作親師溝通,協助學校家長會的事務等等。
    我完完全全不敢相信,我上面說的這一堆事情,如果只有媽媽要負責,會怎麼樣不崩潰?怎麼樣不憂鬱?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喵爸的日子和生活。
    我常和喵爸說:「如果只能在肉肉和你選一個人,我一定是選擇你。因為你對我太好了,沒有你我怎麼辦。」(哈,放什麼閃?)

    謝謝妳說我們的合作像跳舞,我很喜歡這個形容。很美。但我們也不總是跳得曼妙,有時候也會拐到腳。我們腦子各裝著不同的東西,好讓彼此都少裝一點對方裝的東西,才不會什麼都要看頭看尾。我們有著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來分工把家裡所有的事張羅好。
    但關於肉肉的事,基本上,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所有肉肉的事,我們都盡量交流、討論,一起學著處理。不管是誰要去做自己的事,都能充份地相信對方能好好照顧我們共同的寶貝女兒。就算有時教養意見不同,先支持他就對了!
    ───

    妳又問我:「接肉肉回家之前,是怎麼樣一起面對和準備孩子的到來,中間的情緒勞動分擔,是怎麼流動的呢?接肉肉回家的第一天,是怎麼樣照顧和安頓,在那些兩個人都是第一次、兩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當時,我們為了把肉肉接回來,我們只有兩三天可以好好搬家,和佈置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因為社工覺得我們原本的家太小了,要我們租屋、買房,才能把肉肉帶回家。我們準備好的空間,需要有各種的安全檢視,我們完成了兩頁的檢核表,以及確認育兒用品全部備妥,社工師才會讓我們把肉肉帶回家。
    還好喵爸的同事、學生們一起幫我們很多忙,才在短短的時間,網羅一起整理一車又一車的恩典牌,準備好新家。幾天內準備了尿布、奶粉、奶瓶、嬰兒床、安撫娃娃、哄睡神器、防蚊紗罩、嬰兒枕頭、嬰兒棉被、防踢被、衣服、保暖衣物、洗澡盆、止滑墊、板凳、嬰兒用溼紙巾、嬰兒用沐浴乳、嬰兒用洗髮乳、紗布巾、屁屁膏、身體乳液、口水巾、擦澡巾、米精、奶粉分裝盒、溫乳機、保溫熱水瓶、食物罐、寶寶湯匙、學習碗、用餐圍巾、安全餵食椅、副食品保存盒、加熱盒、夾鏈袋、推車(傘車、戰車)、背巾、安全座椅、幫寶椅、趴行墊、防撞墊、固齒器、圍欄、健力架、布書、其他教玩具、醫藥箱、空氣清淨機。反正呢,我們一起準備與整理這些物品的過程,也是我們準備成為父親的過程。
    我相信我們第一次成為家長,都是一樣的慌亂。你們又是怎麼準備這一切的呢?
    接肉肉的第一天,老實說,肉肉是天使寶,朋友總叫我們不要立旗,就不多說了。我們只最擔心肉肉還是嬰兒,在轉換環境上,飲食、睡眠和排便的適應。肉肉算是滿重睡眠的孩子,原本的保母在前四個月也把肉肉照顧得很好。
    肉肉入家時,我正在心理師實習。很感謝當時我實習的診所,讓我有很大的空間,讓我近乎全職照顧肉肉。但全職照顧的過程,我也覺得滿崩潰的,經歷了一種彷彿產後憂鬱的過程。我好像失去了原有的人際關係,我打開眼睛就是照顧肉肉,那時肉肉每兩小時又會睡一次,我得趁那個時間去煮副食品,查詢育兒知識、準備接下來和他醒來要一起做些什麼,順道整理家裡,好讓喵爸在五點下班後回來接手肉肉時,不用再煩其他家務事。週間白天是我和肉肉主要相處的時間,週間晚上和週末主要是喵爸和肉肉相處的時間。一三五是我幫肉肉洗澡,二四六就是喵爸幫肉肉洗澡。星期日嗎?就都別計較了。

    後來這些日子,我和喵爸家庭照顧與育兒的分工,大概經歷了四五個週期的改變。有時候喵爸也會崩潰的,他會覺得我什麼都沒做,他做了好多。我就會告訴他,我明明了做了什麼什麼,我希望他能看見我有做什麼什麼。他會覺得我根本沒做什麼。
    抱怨一下希望對方多做的,覺得自己做太多。然後再一起抱著哭一下,也反省自己哪裡還可以調整,嘗試接受難以調整的部分,繼續行動找解方。我們再繼續從這個動態的過程,調整出新的平衡。

    正如妳說的:「凡是兩個人一起育兒,哪有完全平衡的呢?」「情緒勞動失衡是一種常態。」
    我是這樣想的。抱怨是健康的,有機地回應抱怨,聆聽抱怨,並從對方的抱怨看到對方的看重的部分。
    從對方的抱怨中,聽到對關係的需求,對於獲得更多支持的需要。從抱怨中,聆聽到:自己對對方的感恩。我一直都相信,會有抱怨,就是失衡了,抱怨是因為真的已經試了很多,也忍了很久了。因為這些情緒勞動真的向某一方傾斜太多了,該是再一次調整的時候了。
    如果家就像一個小孩,小孩會成長,家會成長,我會成長,我的伴侶也是,我們的關係也會成長。我們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創造更多彈性與調整的,不是嗎?
    我們兩個同志爸爸,都在賺錢工作,沒有人可以貶低對方的工作,無論是職場上的工作,或是在家裡這些難以計算的情緒勞動。我們很幸運的是,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可以成為從家庭照顧中逃逸的藉口。因為我們想讓孩子學習的是,「我們是爸爸,我們也是媽媽,我們都要一起為我們的家庭關係負責。」讓任何一方垮了,我要承擔的會更多,我一點也不想要讓這個局面發生。
    Gemma在書中說:「我很緊張,也很疲累,但我對羅伯的無所作為並沒有任何不滿。畢竟這種分工已經在我們心底根深蒂固,我們兩人從未想過還有別種分工方式。」
    我和喵爸在育兒的過程,也是小心翼翼,也都疲累。但是,我總覺得我為這個家做得不夠,因為我總是看到喵爸做了很多。分工永遠無法平衡,因為喵爸常有著比我高的標準,做得比我更好。但在我瘋狂投入論文的期間,原本只會煮白飯、水餃和玉米濃湯的喵爸,竟也學著做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菜餚(雖然過程中也有無數次可怕的調味和焦味,但有嘗試就值得一再鼓勵)。
    所謂「性別意識形態」,分為「鞏固」及「拆解」異性戀父權體制的兩種性別意識形態。我想,在這兩者間,我們沒有選擇,唯有「拆解」與不斷調整,我們才有辦法存活下去,並維持著這個痛苦並幸福著的家庭生活。誰叫家是我們最甜蜜的負荷呢?

    親愛的HIGH媽。心理師,
    我也有對妳們一家有很多的好奇呢!對妳們來說,育兒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情緒勞動,而會想不斷投入的會是什麼呢?對妳的伴侶來說,他可能感到最想投入的情緒勞動會是什麼?
    相同的,當妳和先生間,情緒勞動失衡會帶來妳們的關係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在溝通情緒勞動失衡的經驗中,什麼是對妳來說最困難的?什麼時候變得比較不困難?是怎麼創造出那一點,不容易的合作經驗的呢?
    這些問題,我也好想問問,和我們家不一樣的──異性戀的家庭們,妳們究竟是怎麼和伴侶一起走到現在的?

    平安自在

    圍爸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 #共同承擔情緒勞動
    #情緒勞動 #家庭情緒勞動
    #爸爸樣 #老子都不老子 #老媽子可不老媽子

    High媽。心理師
    蔓媽咪與他的小跟班們 一起闖天下go
    社團法人高雄市全人教育家長協會
    育兒性別實踐實驗室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