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照顧疏忽通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照顧疏忽通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照顧疏忽通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照顧疏忽通報產品中有5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期兒虐案件頻頻傳出,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去年兒虐通報案件有83000多件,比前年增加一成,平均每7到8分鐘,就有1名兒少被通報虐待或疏忽。衛福部表示,可能與新冠疫情影響家庭經濟因素有關,進一步分析,通報樣態最多者,為性虐待,占三成,其次是身體虐待,以及照顧上的疏忽。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照顧疏忽通報 在 William Hsie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23:32:24

緣分是奇妙又殘酷的 53歲的糖尿病患者 兩年前因不明原因呼吸衰竭 在本院氣切後行長期照護 唯一能照顧她的是她三十多歲的女兒 以及總是跟在她身邊的小孫子; 這一天來掛號的是那個小孫子 腹痛,嘔吐,甚至有點嗜睡 評估後是第一型糖尿病合併酮酸中毒 (Diabetes ketoacidosis) 詢問起來...

  • 照顧疏忽通報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07:30:11
    有 27 人按讚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照顧疏忽通報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1 19:56:51
    有 786 人按讚

    【春天農場別說謊,動保處認證馬匹有受虐之虞!】

    8月1日時,有民眾前往春天農場時發現馬匹身形孱弱疑似受虐,向智翔的團隊陳情後,我們在當天即請動保處前往稽查,動保處也於8月2日前往稽查後回覆,指現場馬匹共6匹,且確實消瘦,有虐待之虞。

    而動保處於8月9日,派員複查後再度回覆團隊,指稱場方有聘請獸醫師至現場看診,並依指示改善動物食糧及營養,而馬匹「食慾、精神尚佳」,唯體態恢復正常仍需要時間。

    今天(8/11)卻傳出已有馬匹死亡,顯然與動保處兩次稽查的結果有出入。

    其實在昨天(8/10),智翔團隊就有收到 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的緊急通知,指出有遊客於8月8日前往春天農場時,發現馬匹情況危急,要求智翔今日一同前往春天農場查看狀況。

    沒想到團隊與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前往農場探查時,恰巧遇到動保處已在現場,才知道原來馬匹已於昨日不勘負荷死亡,並被農場擅自掩埋,動保處今日到場,是要求場方將死亡馬匹挖出,進一步解剖查驗死亡原因。

    我們在現場與場方溝通時,也質疑場方是否因疫情之故,疏於照顧馬匹,沒有按時餵食,場方當場否認,並稱都有按時餵養,並沒有疏忽照料。

    但今日後續新聞中,陸續看到春天農場相關的說法,前一篇自由時報的報導中,有員工稱,兩匹小馬是今年的農曆春節前後陸續誕生,因為野狗成群驚嚇馬匹導致馬匹死亡,甚至說馬匹並沒有皮包骨;後一篇蘋果日報卻稱,專門負責照顧馬匹的員工在過年後離職了,說法莫衷一是。

    在陸續檢視民眾提供的資料後,智翔發現,在今日被安置的馬匹早在2020年7月與8月就有被民眾拍攝到向遊客討食的,顯示應已一歲多,並非春節才出生,何來半歲大小馬較為虛弱的狀況?

    且「但絕不是皮包骨,請外界不要以訛傳訛。」更是睜眼說瞎話,8月1日、8日以及今日拍攝,其中咖啡色馬匹身形削弱骨頭明顯可見,證據會說話,這不是皮包骨,什麼才是皮包骨!

    智翔在此強烈要求桃園市動保處,必須嚴正對待此事件,盡快釐清死因,其餘馬匹在安置送往他處之前,也必須要求農場照顧周全,切勿再出現馬匹瀕死甚至死亡的狀況。

    此案恐怕不只表面上與新聞上所見聞的事實,今日智翔團隊在現場也發現有其他動物有受傷的狀況發生,智翔保證會持續追蹤,並要求動保處必須通報相關進度,不能再讓憾事發生。

    今日馬匹移送飼養影片請見留言。

    相關新聞:
    春天農場遭控虐馬 農場澄清:是成群野狗嚇壞小馬(自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34873

    小馬骨瘦如柴疑遭虐 春天農場:飼養員因疫離職釀照護不當(蘋果)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0811/IRW6C56A2VAKTK2VIBFB6GN6JY/

    相關文章:
    https://reurl.cc/kZKzpL

  • 照顧疏忽通報 在 幹小事 林柏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5 18:40:11
    有 27 人按讚

    【是誰殺死那隻柴犬】

    14日下午四點多網友出門倒垃圾,意外目擊了一隻平常在社區走跳的沒有牽繩的柴犬,被垃圾車輾過頭部,抽了幾抽就不再抽動。只要是人,此情此景的衝擊力道非常之強,網友跟飼主告知此事,卻也是不溫不火的態度。但,我愛我的寵物自由自在,寵物到底該不該上牽繩呢?

    根據台北市的法規,寵物一旦要出門是必須有【防護措施】的,這個是屬於地方政府自治的法規。現行臺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中規定,應替犬隻繫上牽繩,或提供其他適當防護措施如牽繩、寵物推車、運輸籠或寵物揹帶,否則將依規定處新臺幣2,000至10,000元罰鍰。

    中央法規,是只有針對農委會頒布的【攻擊性犬隻】才必須要上牽繩,只有這比特犬等六類不上牽繩(或是防護)才會受到處罰,此處依據的法律是動保法第20條第3項,所公告「具攻擊性寵物及其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農委會法規】六種攻擊性犬隻
    https://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aspx?id=GL000078

    上面都是法律規範,接下來帶各位看看真實的現況。台北市的動保案件通報數量從 2016年 1170 件、2017年 1,263 件、2018 年 1,459 件、2019年 1,511 件到2020年 1-4 月就有 539 件,其中犬隻疏縱(疏忽縱放)案件通報件數 5 年來就有 1,882 件,佔所有動保通報案件之三成。

    動保處的作為如下:

    1、2018年(107)底拍攝完成「Kiki驚魂記!(寵物外出請給予適當防護)」,2019年(108)拍攝「搜救犬Eva帶你遊臺北」,透過影片推廣動物友善政策,同時宣導寵物外出禮儀及提醒飼主攜帶寵物外出應提供適當防護措施,更開放影片檔案予各區公所及里辦公處宣導利用,並於本府市政大樓、臺北捷運公司月台電視、臺北車站所屬電視等地託播;另2020年(109)已規劃製作「寵物4要」宣導短片,將繼續加強「寵物登記」、「狂犬病疫苗注射」、「絕育」與「遛狗繫牽繩」等飼主責任宣導。
    2、綜整本市通報飼主疏縱犬隻之20座熱點公園,並於各公園懸掛法規警示紅布條,加強飼主責任宣導。動保處另於2020年(109年)印製「狗狗照顧全攻略」摺頁共2000份,宣導飼主應遵守之動物保護法規範,如繫牽繩、植入晶片等,同時不定期於本處粉絲專頁「臺北毛孩趣旅行」宣導繫牽繩之重要性,另將視需求增加規劃印製宣導海報或褶頁等文宣提供各類活動等管道使用。

    #翻譯蒟蒻:

    總結一下就是拍片、摺頁、紅布條,其實這些東西也不能說是沒有用,真正有用的是要稽查以及執法,但是動保處的人力不足,遲遲不願意增加人手或是將業務外包,目前警政署也不願意推動動保警察制度。導致空有【比中央政府還要嚴格】的法規,卻沒有好好執行,在北市出門,隨處可以見到不牽繩的飼主在路上趴趴走。

    例如2019年的天母,飼主帶著小黃出門散步,遇到沒有牽繩的Rico,Rico衝過來攻擊小黃,導致導致小黃左前腳嚴重粉碎性骨折不得不截肢,事後受害飼主選擇給予改過機會並未提告,但仍告誡要求對方帶狗外出應繫牽繩並做好適當防護措施,但事隔不到一個月,Rico外出依舊未使用牽繩及做好防護措施,一月Rico又再次攻擊小黃,造成小黃胸口與截肢處撕裂傷。

    【來源 市議會質詢】 https://td3.pse.is/3gn6a6

    結論:拍片、紅布條、摺頁等預算,花費了台北市民的納稅錢大約一百四十多萬新台幣(2021年的台北市動保處預算),這樣的錢是花在刀口上或者是花拳繡腿呢?實際的執法難道不是最直接的社會教育方式嗎?

    是誰殺死這隻柴犬的?是矯揉造作的官僚,還是不執法的公權力?

    #幹小事
    #寵物不牽繩 #不配做主人
    #動保警察 #嚴正執法

  • 照顧疏忽通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1 15:28:19

    近期兒虐案件頻頻傳出,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去年兒虐通報案件有83000多件,比前年增加一成,平均每7到8分鐘,就有1名兒少被通報虐待或疏忽。衛福部表示,可能與新冠疫情影響家庭經濟因素有關,進一步分析,通報樣態最多者,為性虐待,占三成,其次是身體虐待,以及照顧上的疏忽。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551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照顧疏忽通報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1-10 16:09:26

    嬰兒搖晃症,兒童虐待:永遠的痛
    這次是受到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 Taiwan Society of Pediatric Emergency 理事 楊文傑 醫師的邀請,宣導一下嬰兒搖晃症跟兒童虐待的觀念
    前陣子有新聞說騎摩托車,造成嬰兒搖晃症,造成大家議論紛紛。
    偶爾在門診,就會有父母問奶爸詢問 :「抱著小孩輕輕搖晃哄睡覺,也會造成嬰兒搖晃症嗎?」
    答案是:輕微正常的輕輕搖晃,並不會造成傷害,嬰兒搖晃症,最近在美國醫學會跟台灣兒科醫學會,已經改名為受虐性腦傷 abusive head trauma,目的是要修正大家對搖晃的觀念,會造成腦部傷害,都是非常猛烈的搖晃
    有時候加害者的推托之詞,包括:從床上掉下來,跟小朋友玩,坐機車搖晃

    給新手媽媽的一些建議:
    一:小朋友吵鬧,是很正常的,父母要多擔待,撐過比較難照顧的嬰幼兒時期。
    二:可以奶嘴、哼唱兒歌、與孩子說說話來安撫,每個孩子個性、氣質不一樣,不否認,有些孩子很難照顧,而且我們父母都是正常人,不是聖人沒有情緒,但是都要耐住性子。
    三: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尋求協助,可以詢問有經驗的親友或者兒科醫師。
    四:如果哭鬧不停,請帶小朋友給兒科醫師排除其實是孩子身體的不舒服

    兒童虐待,或者成為兒童的不當對待,包括肢體的虐待,性侵害,精神/語言虐待,遺棄,疏忽照顧。絕大部分的加害者是父母、照顧者、親戚、同居人等等。其中以年齡來說,學齡前的兒童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因為沒有上學,沒有老師的幫忙察覺。但是他們會不會保護自己,致死率卻最高!
    所以如果察覺身邊的兒童,有所異狀,可能受到不當的對待,可以通報:113。會匿名通報,而且通報者,不需要蒐証,政府就會介入。

    前陣子新聞說有名父親陸續殺害三名自己的小孩,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才會想要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

    資料提供: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 楊文傑醫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