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煞車油杯漏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煞車油杯漏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煞車油杯漏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煞車油杯漏油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301的網紅余文彥 Wen-Yen Yu,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文很精彩,一定要深入其境地跟著Lou讀一次! === 引述內文最後一段: 「最後感謝IR Sports跑創,IR讓我的有限變無限!明明是個跑步訓練營,卻在短時間讓旱鴨子拿到鯨魚證、同時完成雙塔。 謝謝文彥教練用心並具「多元化」的訓練,感謝整個IR教練團隊(Neil、Ada、冠帆)...

  • 煞車油杯漏油 在 余文彥 Wen-Yen Y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05 11:54:29
    有 37 人按讚


    全文很精彩,一定要深入其境地跟著Lou讀一次!

    ===

    引述內文最後一段:

    「最後感謝IR Sports跑創,IR讓我的有限變無限!明明是個跑步訓練營,卻在短時間讓旱鴨子拿到鯨魚證、同時完成雙塔。

    謝謝文彥教練用心並具「多元化」的訓練,感謝整個IR教練團隊(Neil、Ada、冠帆)指導;尤其是Ada教練,每天盯我數據,溫柔又犀利的給予方向 。」

    ===

    我也沒想過跑步訓練營可以完成這麼多元的任務.... 😅😅😅

    拿到鯨魚證、完成雙塔 都沒有我的功勞(因為既不懂游泳、也不懂騎車XD)要感謝IR教練團隊以及Lou願意信任我們,有勇氣、大膽嘗試、細心規劃,總是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越跑越勇敢
    #有限遊戲vs無限遊戲
    #IR跑創運動

    為什麼一日雙塔?
    跑團開訓後腳依舊還未痊癒,
    日日等待,耐心像沙漏般傾瀉的細沙,但也不想重蹈覆徹的帶傷訓練。
    因此與教練討論後將跑步訓練改為游泳、騎車為主,跑步為輔。
    我是一枚旱鴨,同時已許久沒練車,
    所以設定目標為:游泳_考取鯨魚証、騎車_完成一日雙塔

    關於雙塔訓練:
    共六週,大部分里程落在中間四週,
    總計外騎約871公里(山路佔1/4);
    另,七次不同內容強度的功率課。

    過程中測試了五條車褲、二種輪組、多種營養、補給品。
    最重要是找尋屬於自己在不同路段的「有氧騎乘區」,
    並思考不同狀況下的騎乘策略。

    前置作業:
     裝備
    1. 「前車燈」共準備五顆,車上架設四顆,最後一顆“防水主燈”事先充飽抵達高雄時直接替換。(前車燈內容:防水主燈1000流明*2、廣角燈800流明*1、左下前燈500流明*1、右下前燈500流明*1)
    2. 「後車燈」四顆:(一顆閃+一顆常開)*二組,高雄撤第一組上第二組。
    3. 安全帽小燈
    4. 「反光條」:貼輪組、安全帽、前車袋
    5. 「魔鬼氈」:加強固定所有車燈、配備,避免路上撞擊彈跳
    6. 內胎、挖胎棒、隨身打氣筒
    7. 水壺四個:(一水+ㄧ櫻桃汁飲)*二組,一組隨身,另一組放補給車。
    8. 補給三套+備用補給:補給三套(咖啡因+bcaa+能量膠六個)*三組,一組隨身,另二組放補給車(中部拿一、高雄拿一)。備用補給(羊羹三組、能量包)
    9. 卡鞋、車襪、小帽、袖套、手套*2:氣象顯示出發時會下雨,所以可在中間點替換。
    10. 行動電源二顆:一顆隨身、一顆放補給車
    11. 各式電源線:車後袋
    12. 保險

     出發前
    1. 前一週:減量,休息
    2. 前五天:運動按摩
    3. 前一天:肌貼

    出發前幾日,熱心的鐵人巴拔問我要不要換Cadex輪組,內心掙扎一下,因為知道換了Cadex輪組速度會提升許多,我也喜歡那套輪組。
    但考慮那套輪組只練三次,一但換輪組連煞車皮都要換,到時路上破胎會沒輪可換,也無法裝回自己的輪組;再者,萬一側風太強,對板輪熟悉度不夠,掌控不好容易出事,尤其屏東落山風那段是我擔心的;所以只能割愛放棄!

    跑馬的人都知道,真正馬拉松在三十公里才開始;而我認為高雄以後才是真正雙塔的開始。因為那代表在一晚沒睡的四百公里後,你即將進入另一場漫漫長夜的一百多公里,在前頭等待你是坡、側風、甚至如猛獸般的落山風、與黑暗。

    於是整體策略:用自己最熟悉的工具,不求快、求穩。

    告訴自己:「跑馬沒人在停的,都是邊跑邊補給,你就當在車上跑馬,反正身體很習慣這樣的補給方式。」;如果有速度差不多的人(集團)可跟便跟,若無,就照自己的速度有氧跑(騎);速度不用快,只要不停、穩穩的以時間換取里程;若有風、有坡則順勢而為,如綠蠵龜配合大海的律動前進,運用你現有唯一的工具「耐力」完成雙塔。

    當日抵達富貴角一片黑,天空如氣象預報般的正在飄雨。

    檢查裝備發現前側車燈500流明一顆不亮(立刻拆下減重)。
    十分鐘後卡鞋踩空水溝,整個人向前噴出,心想:「隱形眼鏡不在身上,如果這副有度數破掉就麻煩了!」

    雖然這不是“比賽”,是場自我挑戰的“活動”,
    但還沒出發就犁田,感覺“氣”就怪怪,很像在牌桌坐到風水不好的位置,手氣很背。

    摔得狗吃屎的我躺在地上,急忙伸手抓住眼鏡檢查,
    「呼!」不禁笑了~「太棒了!沒破。」
    小心爬起,發現之前在山上練越野也累積了一些「噴出」經驗,所以沒大傷。

    但才拿到的鐵人拔巴風衣袖口竟破了,
    左腳也有一塊蠻大的皮肉傷正冒著血。

    當時趕著準備出發,所以稍微用清水處理後,鐵媽加油團中的朋友拿了一個沒看過的藥膏供我厚敷(而血依舊從藥膏中持續流出),就這樣,沒多想的啟程雙塔,出發至廖添丁廟。

    黑夜中,我依舊選擇減速通過每段無人車來往的紅燈,
    本來時速就不特快的我與前面主集團越拉越遠,中間還烙鍊(…“氣”真的怪。),幸運的是遇到車友主動停下協助把烙鍊處理好,在那之後共騎小聊,中間問了他三次名字。

    後來又遇見另一位上坡我超他,平路他超我的車友,我們像電玩人物不停來回錯身,過程間他告訴我他車上那組板輪CP值超高,我若有興趣他可以介紹老闆。

    但最後我的記憶就像小丑魚,這段路的相處時間太短,
    記不住問了三次的名字,也記不住板輪名稱。

    廖添丁廟後嘗試跟幾位車友形成小集團出發。
    集團時速三十七到四十左右,這樣的速度對我不是“有氧”騎,比較像“節奏”騎;衝了一段有人爆胎停下等,約五分鐘後再度出發(當下身體感覺又更累),於是邊騎邊思考後,決定到永安打聲招呼後便離開,遵循自己節奏繼續後面騎乘。

    離開永安的夜好黑好黑,有一段時間好像飄浮在深海中,
    前方自行車後燈三三兩兩閃耀著,像是海洋中發光的水母、或是古城中稀落的霓虹燈。
    我就這樣定速追逐前方光源,緩緩在深沈夜中不停超越、超越、超越…後來前方沒車,只剩一片寂靜。

    不知過了多久,後面遠遠的傳來音樂聲,然後越靠越近,心想:「難道是集團上來了嗎?(因為裡面有一位長腿車友CC,她車上有一台炫酷喇叭)」

    結果是一位操著香港口音的小男生,全身穿白衣,沒帶安全帽。
    他一派輕鬆地騎到我身邊:「妳看起來已經騎好遠啊!從哪騎的啊?」
    我:「基隆。你呢?你怎麼沒帶安全帽?」

    白衣男孩:「我從學校騎過來,我的學校在香山那邊~玄奘大學。聽過嗎?」
    我:「你是港生??什麼時候過來的?」(心想:如果是最近?我要閃遠點,本人現在免疫力超弱…)

    白衣男孩:「九月過來的,… 我從十二歲開始騎車,騎七年了。」(心想:九月?那應該還好。)

    「我觀察台灣,好像騎車的年輕人不多,大部分是像妳這樣的年紀…」(心想:這樣的年紀是什麼意思??你可以騎到前面破風嗎?我沒有很想聊天。)

    白衣男孩:「你要騎到哪?」
    我:「鵝鑾鼻。」邊說時發現後面有位活動車友跟在後面,感覺他已跟一段時間。

    活動車友:「你們這個速度,如果可以輪車的話,會很漂亮。」(心想:是啊!這個速度是可以輪,但你沒看見這位不懂事男童一直在我“旁”邊,不特別向前,也不特別往後?好吧,我自己先向前~)

    於是我抄到白衣男孩前頭,持續向前騎,但不到三分鐘,白衣男孩又一派輕鬆騎到我“旁”邊,我看了他一眼,降速下來到他身後,不到一秒,他卻又回到我身邊。

    回到身邊的他,青春洋溢看著我帥氣笑著:「我覺得妳這樣騎很厲害耶,台灣有好多地方可以騎…」然後持續自顧自的不停說話。

    我不知所措了,滿腹莞爾。
    突然覺得這樣也很好,聽著來自他車上的音樂,自顧自的話語,
    深夜騎乘有了另一番風味,他的陪伴令我毫無睡意。

    漸漸地靠近中部,天邊曙光從魚肚白,轉而清晨陽光灑向中部丘陵台地的美好清晰。我依舊在車上邊吃補給、邊定速的踩踏前進,身體毫無疲憊感,但左膝開始出現灼熱刺痛:「不妙,可能發炎。」想著在中部與大小偉褓母車集結後的第一件事,需要快速處理傷口。

    我在永安時,這對父子已抵達台中休息睡大覺,當時傳了一個訊息讓他們知道我腳受傷,請他們先準備生理食鹽水、消毒用品;希望他們醒來看到訊息,發揮補給車功能。
    出發前我還特別強調,這是F1賽車補給方式(像電影賽道狂人演的),
    後車廂有一個小型皮製行李打開攤平,裡面全是分類區隔好的補給項目。
    早上七點多,我打了電話請大小偉將褓母車移動往前,我則持續前進與他們會合。我希望提早吃止痛消炎藥,換卡鞋、小帽、袖套、手套,而且我的補給全耗盡,我需要第二袋補給包;終於會合後,快速的清創傷口,換裝備、不停歇繼續上路。

    好多時刻田邊白鷺鷥、美麗的稻禾景色都曾讓我出現短暫念頭,…想停下拍照。但採取有氧騎的我,只能以時間換取里程,「不、要、停!!」
    要求自己在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不要停,
    邊騎乘邊補給的不停,
    甚至連問路都很少停。
    唯一可停的時間就是不得已的看地圖找路,或打電話、上廁所。
    習慣迷路的我,也不怕迷路,抱持著只要向南一定會到鵝鑾鼻!
    這段時間遇見人最常說的便是:「我要趕快騎,不停了~」

    直到遇見龍教練,他悠閒喝珍奶,強力擋下說:「我請你喝一杯珍奶,喝了可以“擋”到高雄。」我笑笑回說:「這是今天的第一餐,現在我滿肚子都是膠~」

    喝完後的繼續向南,遇見一輛加油車,從窗內亮出大字報寫著:「加油!」,
    內心充滿感謝的覺得好可愛。

    我覺得此刻我需要的是「持續」,不需太用力,已經白天也更安全了。
    每一個踩踏想著往上拉,持續前進不要停。
    獨騎的好處是不受太多事物干擾,

    經過台南時,想著:「那對父子早上補給後就跑來台南吃喝玩樂,這時間應該在吃鱔魚麵或溫體牛了吧!」
    這段路我持續穩定踩踏,並沒有感受太大的疲累,心想:「我愛上這條車褲了,回去還要再買一條。」

    接著,遇見Jerry

    我不記得是在哪遇到?其實整條路我記得事物不多,我只催眠般的記得告訴自己:「不要停。」

    Jerry正在環台,我們不認識。
    但他恰好認識參與這次活動的其他車友,甚至我們也住同一間民宿。

    遇見他時,他親切的打招呼:「我朋友就在前面不遠的小七…一起休息吧!」
    我心裡盤算著:「好吧!下去上個洗手間就離開!」

    車子滑進小七,才發現,Jerry的朋友宗原~我認識。
    宗原參加雙塔活動,車子出狀況,所以跟著活動保姆車已在小七休息。
    上完洗手間,我即刻想走;宗原好心塞了食物:「先吃些吧!」(看著眼前的宗原與食物,我腦袋中的時針與分針開始轉動)

    我:「好,但我真的要趕快走,越黑會騎越慢,我要趁天黑前盡量騎。」
    Jerry:「高雄那邊的路有點複雜,一起騎比較好!」
    宗原:「對啊!Jerry騎過一次雙塔、二次北高,可以帶。」
    Jerry:「…我們可以直接往墾丁路上小七,不進高鐵站,不繞進繞出,這樣比較快!」
    我:「好,但我家人在高雄的高鐵小七等我,我要跟他們拿補給。…」

    短暫討論後我正式結束雙塔獨推行程,超迷你雙塔突破撞牆期的最後一百多公里集團產出,其實當下很矛盾,因為我不知道彼此舒適區的速度,擔心對方太快跟不上?也擔心萬一太慢,打亂頻率會很累;當時心態就是先試試,不行後面再繼續獨推;於是臨時成軍的三人集團,出發!

    集團Jerry領頭著,我一路跟在身後。
    中間到了一個大廟補水短暫休息、拜拜,我吃下第二階段補給包最後的能量膠,順便在Jerry確認路線後發送會合地址給大小偉褓母車(因為我們決定直奔墾丁,不繞去高鐵站小七。),這一路Jerry不時看著手機地圖、相關訊息,同時帶路破風。

    在經歷高雄市內不順暢的塞車迷宮路段,終於靠近五點時Jerry帶著我們繞出,三人集團直奔「7-11園中門市」,目標傍晚五點半左右抵達。
    到那邊,鵝鑾鼻燈塔就只剩不到一百公里;而此時,夜也翩翩降落。

    會合後,撤掉部分不必要裝備,再度整裝,最後補給上身。

    Jerry宛若總指揮,與偉哥溝通著策略行程;
    我們決定先拼一段,到距離鵝鑾鼻四十二公里的小七再吃晚餐。過程中間依據Jerry判斷指示,大小偉褓母車便在定點二十公里、十公里、或八公里等我們。我們會休息一、二分鐘,快速補給又上路。

    這段路,因Jerry的帶領,大小偉褓母車隨侍在側的陪伴、打光照亮前路,瞬間壓力變小,只要專注向前踩踏奔馳,不需思考太多。

    到了最後小七,我終於吃到今天第一個熱食“小七咖哩便當”,此站也是休最久的一站(大概十五分鐘),然後把車上所有東西都丟到褓母車,只留車燈、水壺。

    離開時,Jerry熱情招呼其它相遇的車友一起騎,
    邁向燈塔!

    最後的一段路很短,卻不知為什麼感覺上好長。

    Jerry說八公里休息一次。
    (心想:八公里,從大稻埕到社子島頭來回,很短的。)

    結果,我們著著實實每八公里停一次,大概停了二、三次吧?!每一次的八公里,我都覺得好累,雖然身體好像還OK,但就是累。

    腦袋好像住著來自魔界的咕嚕(史麥戈),身體產生雙重人格,一部分的身體快要爆炸,另一部分的身體在和諧有氧狀態。
    唯一不變的是我不想停止,我好想到達燈塔。
    到了最後面十五公里我跟Jerry說:「不用停!」,…二人默契的噴出。

    一日雙塔,二月二十八日凌晨十二點二十一分出發、當晚十一點十七分抵達。總花費時間:二十二小時五十六分 …我完成了。

    這趟旅程,感謝鐵人巴拔、鐵媽的召集、安排、組織;
    以鐵巴需要顧前顧後,我判斷他一日雙塔里程數應該是遠超過520吧!(但他原本就不是地球人,本趟行程他挑戰的三日環島。)
    而鐵媽是心臟最強大的智慧電腦,有這麼多的人、事需要關照,~ 感謝你們。

    感謝Jerry、宗原最後一段路的陪伴,尤其Jerry的破風引導、指揮調度,其實Jerry根本沒必要在當晚騎到燈塔的啊,~在此特別、特別感謝Jerry的熱心幫助。(To Jerry:沒有你,我應該還是會堅持完成;但二十四小時內?有難度。)

    謝謝偉哥、小偉中間二定點丟補給,以及最後一段的隨車陪伴。
    雖然這不是比賽,因為真的要比賽我是不會約你們的…
    也知道偉哥228當日想的是台南鱔魚麵、溫體牛,小偉想的是環島與海生館;但最後的一段路,大小偉褓母車充分發揮功能、同時間接也幫助到其他人,我真感到開心。

    最後感謝IR Sports跑創,
    IR讓我的有限變無限!
    明明是個跑步訓練營,卻在短時間讓旱鴨子拿到鯨魚證、同時完成雙塔。
    謝謝文彥教練用心並具「多元化」的訓練,感謝整個IR教練團隊(Neil、Ada、冠帆)指導;尤其是Ada教練,每天盯我數據,溫柔又犀利的給予方向 。

    雙塔結束後當晚,整個人依然亢奮,可能是咖啡因吃太多,所以延續了四十八小時沒睡。
    最後,又多給了自己一天假期,慢慢的從東岸環島回家,回到生命中真正的燈塔。

    #一日雙塔
    #IR Sports跑創運動
    #鐵人拔巴

  • 煞車油杯漏油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26 22:51:33
    有 477 人按讚


    我認識一個失讀症的男孩,也就是閱讀障礙,在八零的那個年代,鮮少人知道那是什麼。

    他和一般的孩子一樣,活力無限、笑容可愛,尤其男孩子,跑上跳下,父母對他的擔心沒少過,騎車摔斷手、跌破送醫院;鬼點子也很多,偷挖零錢罐去雜貨店買糖、拿姊姊的項鍊送喜歡的女生。他也超級貼心的,每次給他買養樂多或茶葉蛋,他總會指名說要再帶兩份回家,一是給哥哥、一是給姊姊。

    大家都說他太精、太聰明了。

    上了小一,讀寫識字的時候,他總是跟不上,簡單的ㄅㄆㄇ怎麼寫都向蛇行版的一ㄨㄩ;老師把交代的作業,要孩子們抄寫在聯絡簿,個頭最小的他,總是坐在第一排,可他每次抬頭看,不是那些字他不認識,而是那些字沒有要給他認識的意思,更別說一筆一劃,無誤地抄寫下來。連功課是什麼都不知道,要從何下筆學習?

    一個無學習動機的孩子,和無法排除學習障礙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失讀症的孩子是有學習渴求的,但他們跨越不過前方的玻璃,又像是跨欄選手控制不了自己的步伐,屢屢往欄架撲過去,也把自己搞得渾身是傷,久而久之,就在障礙前停住了。

    男孩練習一個字一百遍,會像鬼打牆,抄一課課文會錯好多字、漏好多行;事實更具體的說,是寫不到一半,他就會在「無字天書」前睡著,不是學習無聊,是腦袋處理那些費力的訊息,讓他既疲累又挫敗。用一般人的方式學閱讀識字,對他而言是毫無掌控感。

    別人難以理解男孩的感受,總是覺得「他不夠努力」、「他太懶散」、「他多花一點時間記就會進步了」⋯⋯我想,他的母親在那個年代應該很難向人解釋,甚至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我只比男孩大五歲,是沒有那些煩惱,倒是很單純,用孩子的方式幫他,「假裝」成低年級,幫他寫作文,替他寫罰寫,趕暑假作業的時候最好玩,可以盡情發揮,回到童言童語的年紀。

    男孩五年級,我出國了,再也無法陪他閱讀,或是替他寫作業,聽說被送到安親班,補數學老是搞不懂,被人家蔑視退貨。

    撐完小學,後來的他,中學進了體育班,失讀症伴隨在常態班級中的格格不入感降低,也就拓寬了生命更多選擇的可能性。很幸運的,有願意看他優點的貴人教練引領他,用「加倍努力真的可以有所改變」的體育,建立他的自信心。

    男孩開始住校,六年來,雖然因為練習而滿身傷,但是砥礪自己拿到好成績的態度始終如一。個頭不高,他用壯碩的肩膀補足;課業表現不佳,可是教練交代該交的作業不能少。週末回家,他還是給自己五百下伏地挺身、五百下仰臥起坐的功課,練習辛苦,但這是一條看得見付出的路,再也不會有人嘲笑他怎麼連這個字都不會,他有自己擅長的事了。

    前方的阻礙,他用別的方法繞過去,之後又是更長遠、精彩的人生跑道,不必執著於從眾的形式,儘管孤獨。拿過幾座全國獎杯的男孩沒有往體育之路發展,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職涯,最愛的興趣是玩車。前前後後改過五六台老車,他很有想法的說,把舊車改成性能高的賽車,這樣低調而有力量,超有成就感的。

    有次我坐他的車,想試著了解他玩車的世界,話不太多的他像是突然打開話匣子開關,眼睛發亮。我問他,這麼「危險」的興趣,未來自己的孩子想玩,你支持嗎?他告訴我,車子要快,絕對不是改引擎,第一要改煞車,如果煞車反應佳、功能好,開車過彎當然可以慢點踩煞車,速度自然就快了,第二要改輪胎,輪胎抓地力夠強,速度快時危險性就會降低,油門可以少放點,當然也就能贏過其他車。他說,如果他的孩子有這樣的安全觀念,而不是一味傻傻地求快,也就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很少聽到他侃侃而談,很少看到他如此充分的自信。我們在體制內「正常」的人,可能真正的學習力和創意發想,還不如一個失讀症的男孩,這些更貼近生活的知識,他懂得比我還多得多,我覺得他真的很棒!為什麼這麼遷就制度、僵化評論,而斷送孩子多元成就的光彩呢?我想他這一路的跌跌撞撞,心裡素質也一定很高。

    那些看似理所當然不過的事,對某些人來說卻是萬分辛苦才勉強達到社會的期望,但那些人,不一定需要那麼努力來讓社會肯定他,因為這些標準是「正常人」設立的,而特別的失讀症孩子,需要相信的,是自己天生就有與眾不同的頭腦。蕭敬騰、邱吉爾、愛迪生,在求學的階段,都被看成是頭腦壞了的傻瓜,可是誰才真正活出自我的呢?

    男孩是我的小弟弟。過去,我ㄧ直是讀書不太需要爸媽操心的孩子,學測分數還是他的三倍多,當時沒長他幾歲的我,自然不太能想像「閱讀障礙」的苦,我只知道,看著他因為失讀到失去學習的熱忱,因為閱讀障礙進而整個人被否定,那種心疼與難過是曾扎實的刺進心裡。但是很幸好,我們也學會去看見並保存他的好,讓生命的裂縫,一起開出堅毅的花朵。

    隨意謾罵評斷別人很容易,要理解同理他人很難。身為教育工作者,他敏銳了我的觀察、柔軟了我的眼光、增添了我的耐心、彈性了我的思維,這是對姊姊我的禮物。生命裡每個相遇的人自有各自的人生任務,各自的模樣,擁抱他們,感謝緣份,歷練自己,其他聲音,不重要也就不需要解釋了,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再看身旁這個溫柔的猛男子,一位載著懷孕姊姊車速自動降成二十的車手,過來人如他,能無視他人的眼光,善良有愛的繼續做自己,我相信,接下來的人生,一定也能無比幸福。

    結婚快樂,我最親愛帥氣的小弟,Jivan崇拜至極的舅舅。人生下個階段換人陪你,再多的困難也要把手牽緊。
    May happiness surround you always. I am so proud of you. Love.

  • 煞車油杯漏油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26 22:51:33
    有 479 人按讚

    我認識一個失讀症的男孩,也就是閱讀障礙,在八零的那個年代,鮮少人知道那是什麼。

    他和一般的孩子一樣,活力無限、笑容可愛,尤其男孩子,跑上跳下,父母對他的擔心沒少過,騎車摔斷手、跌破送醫院;鬼點子也很多,偷挖零錢罐去雜貨店買糖、拿姊姊的項鍊送喜歡的女生。他也超級貼心的,每次給他買養樂多或茶葉蛋,他總會指名說要再帶兩份回家,一是給哥哥、一是給姊姊。

    大家都說他太精、太聰明了。

    上了小一,讀寫識字的時候,他總是跟不上,簡單的ㄅㄆㄇ怎麼寫都向蛇行版的一ㄨㄩ;老師把交代的作業,要孩子們抄寫在聯絡簿,個頭最小的他,總是坐在第一排,可他每次抬頭看,不是那些字他不認識,而是那些字沒有要給他認識的意思,更別說一筆一劃,無誤地抄寫下來。連功課是什麼都不知道,要從何下筆學習?

    一個無學習動機的孩子,和無法排除學習障礙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失讀症的孩子是有學習渴求的,但他們跨越不過前方的玻璃,又像是跨欄選手控制不了自己的步伐,屢屢往欄架撲過去,也把自己搞得渾身是傷,久而久之,就在障礙前停住了。

    男孩練習一個字一百遍,會像鬼打牆,抄一課課文會錯好多字、漏好多行;事實更具體的說,是寫不到一半,他就會在「無字天書」前睡著,不是學習無聊,是腦袋處理那些費力的訊息,讓他既疲累又挫敗。用一般人的方式學閱讀識字,對他而言是毫無掌控感。

    別人難以理解男孩的感受,總是覺得「他不夠努力」、「他太懶散」、「他多花一點時間記就會進步了」⋯⋯我想,他的母親在那個年代應該很難向人解釋,甚至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我只比男孩大五歲,是沒有那些煩惱,倒是很單純,用孩子的方式幫他,「假裝」成低年級,幫他寫作文,替他寫罰寫,趕暑假作業的時候最好玩,可以盡情發揮,回到童言童語的年紀。

    男孩五年級,我出國了,再也無法陪他閱讀,或是替他寫作業,聽說被送到安親班,補數學老是搞不懂,被人家蔑視退貨。

    撐完小學,後來的他,中學進了體育班,失讀症伴隨在常態班級中的格格不入感降低,也就拓寬了生命更多選擇的可能性。很幸運的,有願意看他優點的貴人教練引領他,用「加倍努力真的可以有所改變」的體育,建立他的自信心。

    男孩開始住校,六年來,雖然因為練習而滿身傷,但是砥礪自己拿到好成績的態度始終如一。個頭不高,他用壯碩的肩膀補足;課業表現不佳,可是教練交代該交的作業不能少。週末回家,他還是給自己五百下伏地挺身、五百下仰臥起坐的功課,練習辛苦,但這是一條看得見付出的路,再也不會有人嘲笑他怎麼連這個字都不會,他有自己擅長的事了。

    前方的阻礙,他用別的方法繞過去,之後又是更長遠、精彩的人生跑道,不必執著於從眾的形式,儘管孤獨。拿過幾座全國獎杯的男孩沒有往體育之路發展,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職涯,最愛的興趣是玩車。前前後後改過五六台老車,他很有想法的說,把舊車改成性能高的賽車,這樣低調而有力量,超有成就感的。

    有次我坐他的車,想試著了解他玩車的世界,話不太多的他像是突然打開話匣子開關,眼睛發亮。我問他,這麼「危險」的興趣,未來自己的孩子想玩,你支持嗎?他告訴我,車子要快,絕對不是改引擎,第一要改煞車,如果煞車反應佳、功能好,開車過彎當然可以慢點踩煞車,速度自然就快了,第二要改輪胎,輪胎抓地力夠強,速度快時危險性就會降低,油門可以少放點,當然也就能贏過其他車。他說,如果他的孩子有這樣的安全觀念,而不是一味傻傻地求快,也就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很少聽到他侃侃而談,很少看到他如此充分的自信。我們在體制內「正常」的人,可能真正的學習力和創意發想,還不如一個失讀症的男孩,這些更貼近生活的知識,他懂得比我還多得多,我覺得他真的很棒!為什麼這麼遷就制度、僵化評論,而斷送孩子多元成就的光彩呢?我想他這一路的跌跌撞撞,心裡素質也一定很高。

    那些看似理所當然不過的事,對某些人來說卻是萬分辛苦才勉強達到社會的期望,但那些人,不一定需要那麼努力來讓社會肯定他,因為這些標準是「正常人」設立的,而特別的失讀症孩子,需要相信的,是自己天生就有與眾不同的頭腦。蕭敬騰、邱吉爾、愛迪生,在求學的階段,都被看成是頭腦壞了的傻瓜,可是誰才真正活出自我的呢?

    男孩是我的小弟弟。過去,我ㄧ直是讀書不太需要爸媽操心的孩子,學測分數還是他的三倍多,當時沒長他幾歲的我,自然不太能想像「閱讀障礙」的苦,我只知道,看著他因為失讀到失去學習的熱忱,因為閱讀障礙進而整個人被否定,那種心疼與難過是曾扎實的刺進心裡。但是很幸好,我們也學會去看見並保存他的好,讓生命的裂縫,一起開出堅毅的花朵。

    隨意謾罵評斷別人很容易,要理解同理他人很難。身為教育工作者,他敏銳了我的觀察、柔軟了我的眼光、增添了我的耐心、彈性了我的思維,這是對姊姊我的禮物。生命裡每個相遇的人自有各自的人生任務,各自的模樣,擁抱他們,感謝緣份,歷練自己,其他聲音,不重要也就不需要解釋了,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再看身旁這個溫柔的猛男子,一位載著懷孕姊姊車速自動降成二十的車手,過來人如他,能無視他人的眼光,善良有愛的繼續做自己,我相信,接下來的人生,一定也能無比幸福。

    結婚快樂,我最親愛帥氣的小弟,Jivan崇拜至極的舅舅。人生下個階段換人陪你,再多的困難也要把手牽緊。
    May happiness surround you always. I am so proud of you. Lov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