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無線充電模組電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線充電模組電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線充電模組電路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同欣電(6271) 隊長長期追蹤與推薦的同欣電今天表現出色,法人目標價也上修至300元!隊長不是要大家追高,而是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重新看報告,當你滿手有信心的好標的時,還怕沒有股價拉回進場的機會嗎? 同欣電 1.國巨(2327)集團(17.09%),全球最大LED陶瓷散熱基板廠,市占8成。 ...
無線充電模組電路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同欣電(6271)
隊長長期追蹤與推薦的同欣電今天表現出色,法人目標價也上修至300元!隊長不是要大家追高,而是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重新看報告,當你滿手有信心的好標的時,還怕沒有股價拉回進場的機會嗎?
同欣電
1.國巨(2327)集團(17.09%),全球最大LED陶瓷散熱基板廠,市占8成。
2.產品與客戶:
(1)LED陶瓷散熱基板:Philip、Cree、Lumileds、Osram。
(2)RF高頻無線通訊模組:Anadigics、Skyworks、Inphi、SpaceX。
(3)混合積體電路模組
(4)CIS影像感測器:OmniVision、安森美、Soyn、ST Micron。
3.產品用於:車燈、手機用閃光燈、5G基地台用、工業用雷射。
4.獲超音波感測器模組代工訂單,由於客戶搭配品牌手機銷售反應不錯,且應用範圍從專業醫療人員拓展至一般急救、臨時救護需求。
5.用於電動車充電器和馬達驅動器的車用DBC(直接覆銅)基板,進行客戶驗證中。
6.低軌道衛星收發模組產品打入SpaceX供應鏈。
7.受惠車用及手機多鏡頭趨勢,CIS廠豪威提高對台積電(2330)投片量,並釋出至後段封測廠,目前產能滿載。
8.去年EPS為7.88元;今年第1季EPS為2.68元。
🏆法人報告
研究部維持同欣電買進投資建議,並上修目標價至300元,係因:
✔️Q2營收優於預期,在產品組合轉佳下毛利率回升,EPS 3.1元。
✔️車市需求強勁帶動車用CIS產能滿載,新產能陸續開出營運動能可望提升。
✔️下半年進入消費性產品旺季,手機CIS稼動率將逐季回升。
✔️Hybrid業務隨疫情緩和,美系大客戶拉或動能回升。
展望2021年,同欣電3大產品線:CIS、Ceramic、Hybrid 今年都將維持成長,研究部上修同欣電2021年營收140億5,000萬元,年增38.1%,毛利率28.9%,年增0.4pt,稅後淨利23億6,100萬元,年增62.78%,EPS 13.21元,參考過往本益比(PER)區間15倍~25倍,考量公司資本支出持續擴大,長期營運動能趨勢明確,且車用營收佔比近4成有利評價提升,上修目標價至300元(約當22.5X 2021 PER),投資建議維持買進。
重點摘要
1️⃣2021年Q2營收優於預期,預期產品組合轉佳帶動毛利率回升,EPS 3.1元
同欣電6月營收11億6,600萬元,月增0.89%、年增48.58%,Q2營收34億3,500萬元,季增9.34、年增66.51%,優於研究部預期,雖手機CIS適逢淡季,不過在車用需求強勁與一期產能擴充下,營收連3月成長。展望2021年Q2,研究部預估產品組合轉佳帶動毛利率季增1.96pt至28.5%,主要來自於:(1)車用CIS占比提升、(2)陶瓷基板(Ceramic)產品組合轉佳,LED車頭燈滲透率提升與植物照明等新應用下,稼動率有所提升,陶瓷基板為公司過往毛利率最差之產品,預期在封存產能開出與產品組合轉佳下,毛利率可望持續改善。綜上所述,研究部預估同欣電2021年Q2稅後淨利5億5,500萬元,季增12.8%、年增86.3%,EPS 3.1元。
2️⃣新產能持續開出,消費性產品旺季,Q3獲利再攀峰,EPS 3.89元
展望2021年Q3,進入手機新品拉貨旺季,同時缺料問題緩解,預期手機CIS稼動率將較上季增加;車用CIS方面:隨著全球逐步解封與車用晶片缺料問題緩解,帶動整體車市回溫,同時ADAS升級與車用鏡頭數增加帶動車用CIS供不應求,目前公司車用CIS封裝產能滿載,2期產能再擴充10%,有助公司營運動能持續提升。綜上所述,研究部預估同欣電2021年Q3營收38億元,季增10.53、年增32% , 稅後淨利6億9,600萬元,季增25.42、年增78.41%,EPS 3.89元。
3️⃣2021年3大產品線維持成長,獲利將顯著提升,EPS 13.2元
展望2021年,同欣電3大產品線:CIS、Ceramic、Hybrid今年都將維持成長:(1)CIS:目前CIS貢獻營收逾五成為公司主要業務,隨著ADAS與自動駕駛趨勢明確,車用鏡頭數量提升,帶動公司在CIS封裝與RW晶圓重組需求提升,新產能自2021年Q1開出並逐季提升,同時手機下半年將進入消費旺季,拉貨動能可望回溫,預期帶動CIS業務逐季提升;(2) Ceramic:目前最大需求為LED基板,受惠於電動車多採用LED車頭燈帶動需求提升,同時熱電交換器與工業用Laser等產品放量出貨,價漲量增下,營收可望維持近年新高水準;(3)Hybrid:主要供應美國超音波感測頭客戶,受到疫情影響訂單趨緩,預期狀況於下半年好轉,綜上所述,研究部上修同欣電2021年營收140億5,000萬元,年增38.1%,毛利率28.9%,年增0.4pt,稅後淨利23億6,100萬元,年增62.78%,EPS 13.21元。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請撥打客戶服務專線:(02)02-25056789分機轉5720~572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例假日除外)
無線充電模組電路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同欣電(6271)
法人普遍看多,為什麼減資後還殺這麼深?
哎呀,原來是同為國巨(2327)集團的同欣電(6271)走凱美(2375)模式!
更多詳細內容,隊長會在報告中細說分明~
產業深耕,題材、族群、籌碼、線型缺一不可,
8頁,4,600字的同欣電深度報告,等您來參閱^^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e-subscription/article?c=GROUP00007584&p=PROD000010948&at=5&a=4000429
📝關於同欣電
1.國巨持有17.09%股權。同欣電為全球最大LED陶瓷散熱基板廠,市占約8成。
2.客戶:
✔️LED陶瓷散熱基板:飛利浦(Philip)、柯銳(Cree)、Lumileds、歐司朗(Osram)。
✔️RF高頻無線通訊模組:Anadigics、思佳訊通訊(Skyworks)、Inphi、SpaceX。
✔️混合積體電路模組:Butterfly Network。
✔️CIS影像感測器:OmniVision、安森美、Sony、意法半導體(ST Micron)。
3.產品:
✔️影像感測器產品用於車燈、手機用閃光燈、5G基地台用、工業用雷射。
✔️用於電動車充電器和馬達驅動器的車用DBC(直接覆銅)基板,進行客戶驗證中。
✔️低軌道衛星收發模組產品打入SpaceX供應鏈。
✔️受惠車用及手機多鏡頭趨勢,CIS大廠韋爾股份(豪威)提高對台積電(2330)投片量,並釋出至後段封測廠,目前產能滿載。
✔️獲超音波感測器模組代工訂單,由於客戶搭配品牌手機銷售反應不錯,且應用範圍從專業醫療人員拓展至一般急救、臨時救護需求。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https://reurl.cc/yZrGeO
#2021張捷產業冠軍全年班 👉🏻👉🏻👉🏻https://reurl.cc/7oLVyQ
無線充電模組電路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物聯網IoT #環境感測器 #半導體製程 #金屬有機框架MOF #石墨烯Graphene #氮化鎵GaN #奈米碳管SWNT #3D列印 #環境光源感測器ALS #能源採集EnergyHarvesting #EnOcean
【感測器的硬技術】
隨著物聯網 (IoT) 環境的成熟,可與智慧型手機或電腦連接的微型化感測器亦水漲船高。在各種感測器中,電化學因其高靈敏度、快速反應和使用壽命長而具有特殊優勢,但找到可增強標的物的電極材料是挑戰所在。因應微型化需求,感測晶片開始嘗試能兼容多種奈米材料與不同半導體、有機/無機導體的電路,製程亦出現重大演進。相較於傳統矽 (Si) 或氮化鎵 (GaN) 製程,電子印刷更便於製作軟性電路和異質結構,且成本僅需 1/10、乃至 1/100。
除了化學感測器進展神速,物理層面最受矚目的當屬「飛時」(ToF) 雷射感測了,更適用於 1 公里內的近距感測。蘋果 iPhone X 已為 3D 感測打響名號,但內建紅外線測距和光感測器的螢幕「瀏海」設計,卻也因容易遮住應用程式 (APP) 而為人詬病。藉由光波來回時間與光速推算精確距離的 ToF,可補足紅外線精度低、方向性差,有顏色辨識及易受環境光源干擾的缺點;且模組較小,在電路板有限的行動裝置較具優勢。
此外,能源採集 (Energy Harvesting) 搭配充電式電池與超級電容,將太陽能、機械能或射頻能量轉化成電能,已成新興供電途徑。世界首個符合「超低功耗無線通訊」ISO / IEC 國際標準規範的 EnOcean,可收集自然界的微小能量、借助開開動作將動能轉換為電能,免去邊緣節點 (edge node) 更換電池或充電維護的不便,迄今歐美已約有 40 萬棟建築物建置。中國重慶大學亦新研發出由風力驅動、可監測風速和溫度的無線感測器。
麻省理工學院 (MIT) 則藉環境溫度變化開發「熱諧振器」,可從稀薄空氣中採集環境熱能,不須依賴陽光照射、在陰涼處亦可工作。不過,此類「就地取材」的環境能源並非隨時可得,必須善加珍惜使用;此時,感測器的工作模式及參數設定格外重要。另一個須留意的問題是:即使設有超級電容,但它可能因為過度自放電,而浪費辛苦採集到的能量。如何提高轉換效率、盡可能降低晶片本身功耗、極小化啟動電壓並妥善管理採集進來的能量是關鍵所在。
延伸閱讀:
《材料、製程、供電大躍進 感測技術一日千里》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8/0415/38544.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Milara #全自動膠印系統NanoOPS #意法半導體ST #FlightSense #VL53L0 #VL53L1X #亞德諾ADI #ADP5090/5091/5092 #羅姆Rohm #恩智浦NXP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