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無痛膀胱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無痛膀胱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痛膀胱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痛膀胱鏡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臨床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ancer #screening 癌症篩檢 篩檢:「你覺得很好(無症狀),所以你有問題」。 「老鷹」是速度太快、來不及救的癌症,「兔子」是如果不治療就會傷害你的癌症,「烏龜」是惡化很慢、不會傷害你的癌症,治療是「圍欄」。 癌症篩檢能: 1、找到能治療、會傷害你的癌症(你能用圍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完整內容繼續看:https://youtu.be/IeOS-XaBldc 近日關於子宮鏡檢查是否過於浮濫的問題,躍上媒體版面。 特別是有的個案居然三年做了25次子宮鏡,不免讓人產生是否浪費健保資源的疑慮。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有人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在子宮部位原本毫無異狀。卻在半年後,做子宮鏡居然發...

  • 無痛膀胱鏡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8 10:13:56
    有 48 人按讚


    #cancer #screening
    癌症篩檢

    篩檢:「你覺得很好(無症狀),所以你有問題」。

    「老鷹」是速度太快、來不及救的癌症,「兔子」是如果不治療就會傷害你的癌症,「烏龜」是惡化很慢、不會傷害你的癌症,治療是「圍欄」。

    癌症篩檢能:
    1、找到能治療、會傷害你的癌症(你能用圍欄把「兔子」關起來)
    2、「過度診斷」、「過度治療」:
    找到不能治療的癌症(「老鷹」)
    找到不會傷害你的癌症(「烏龜」)
    把沒有癌症的病人誤認為是癌症(假陽性)
    把有癌症的病人誤認為沒有癌症(假陰性)
    https://twitter.com/vprasadmdmph/status/1212840987363442689…)

    除了胎兒蛋白以外,不要用「腫瘤指標」篩檢癌症。

    有幫助:
    • 乳癌:美國 USPSTF 建議年紀 40-75 歲的婦女每二年做一次乳房攝影。
    • 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每 3 年至少接受 1 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注射能預防。
    • 肝癌:有 B、C 型肝炎或有肝癌家族病史者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胎兒蛋白。
    • 大腸癌:每二年做一次糞便潛血反應,每 10 年做一次大腸鏡篩檢。75 歲以上或餘命少於 10 年的人不需要做大腸鏡篩檢。CEA 只能用來追蹤確診/治療後的病人。
    • 口腔癌:國健署建議有吃檳榔者(30 歲以上,原住民 18 歲以上)、吸煙者每二年做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 膀胱癌:無痛性血尿、肉眼可見血尿、沒有蛋白尿、有血塊、有危險因子(男性、年紀 ≥ 35 歲、抽煙、某些化學品如苯類,aromatic amines 或染劑、止痛劑、骨盆腔放射線、某些免疫抑制劑如 cyclophosphamide,alkylating agent、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重金屬(砷)、放射線等)者做膀胱鏡、腹部/膀胱超音波 ± 泌尿道 CT。

    有爭議:
    • 肺癌:USPSTF 建議每年以 LDCT(不是胸部 X 光、痰液細胞學)篩檢50-80歲,20 pack-year且未戒菸,或已戒菸但不到15年者。
    https://www.facebook.com/1484893288/posts/10223483549145274/?extid=mOugg8Zlezfa7Fet&d=n
    • 食道癌:胃鏡 for Barrett's esophagus、吸煙?喝酒?
    • 胃癌:日本、韓國有建議用胃鏡篩檢。
    • 甲狀腺癌:USPSTF 建議沒有症狀者不需要用觸診及超音波篩檢甲狀腺癌,除非有危險因子:放射線、遺傳性癌症、一等親有甲狀腺癌。症狀:異物感、吞嚥困難/痛、容易嗆到、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發聲障礙、疼痛。
    • 前列腺癌:USPSTF 建議 55-69 歲的男性要用醫病共享決策決定是否要用 PSA 篩檢。
    • 卵巢癌:USPSTF 建議不要篩檢沒有症狀的人,除非她有遺傳性癌症家族病史。台灣醫界的建議是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30 歲以上的婦女每 1–3 年做一次)時,順便做骨盆腔內診及超音波檢查,如果陽性再進一步做 CT、MRI 等檢查。
    • 鼻咽癌:EBV。

    台灣的十大死因: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和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國人十大癌症的排序:
    男性: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淋巴癌、膀胱癌
    女性: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癌症的危險因素:抽煙、喝酒、加工肉(肉鬆、肉乾、肉脯、香腸、火腿、醃肉、培根、熱狗等)、紅肉(豬肉、牛肉、羊肉)、檳榔、肥胖、不運動、感染(B/C 型肝炎、HPV)、放射線(游離輻射)、免疫抑制、家族史。

    https://medium.com/…/%E5%90%91-%E4%B8%83%E9%BE%8D%E7%8F%A0-…

    https://medium.com/…/%E5%B8%AB%E7%88%B6-%E5%A4%A0%E4%BA%86-…

    https://medium.com/…/%E8%81%96%E8%AA%95%E8%80%81%E4%BA%BA-a…

  • 無痛膀胱鏡 在 潘俊亨醫師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17 17:36:16
    有 75 人按讚

    『初衷』世界衛生組織拒絕台灣參與的事情

    我有話要說

    大家聽聽看有沒道理

    因為這次的疫情🦠嚴重,

    使得全世界🌍進入了恐慌,

    但其實有很多地區的空氣反倒變好了,

    連海龜🐢都願意到海灘上產卵了~

    許許多多自然界的動、植生物又開始有生機
    漸漸恢復原始的大自然的繁榮面貌

    反觀,我們在政治上是否應該學習反璞歸真更單純一點呢?

    使醫療🏥問題回到最原始的初衷

    這個世界醫療組織最原始是以善為出發點✈️

    設立的初衷是要救濟全人類,

    不分種族、性別、膚色、政治因素

    更不該因國家間的矛盾、僵硬而產生對立

    因為現在全球人類共同的敵人是病毒🦠

    所有的國家領袖們是否應該放下法律的框架

    想出一個辦法讓台灣更有彈性的參與這個組織

    這對於全世界以及住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可愛民眾都更有意義、幫助💪🏻不要讓惡意的對立抹殺了人性裡面的善

    希望能回歸到人性最初的善面

    就好像把大自然最純淨的空氣還給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最後,真的要特別感謝全台灣和全世界的醫護人員,你/妳們真的是辛苦了🙏

    #westay #stayhome #forme #forus
    #按讚 #愛麗生 #關心全球 #阿滴
    #世界衛生組織WHO
    #謝謝全世界醫護人員🙏
    #女性 #懷孕 #剖腹產 #自然產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無痛分娩
    #術後舒麻 #子宮肌瘤
    #腹腔鏡手術 #子宮外孕
    #漏尿膀胱手術 #子宮懸吊拉提手
    #陰道整形手術
    #蒙娜麗莎雷射手術

  • 無痛膀胱鏡 在 Diana loves Daydre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6-21 07:37:17
    有 84 人按讚

    #孕期第一次崩潰
    從懷孕到現在,我沒有因為荷爾蒙的關係情緒不穩,有人會容易哭,易怒……我都跟平常一樣。然後從中期就恥骨痛跟肚子嚴重下墜感,我都可以忍,別人中期可以出國趴趴走,我寸步難行連走到捷運站都很痛苦。奇妙的是28週以後恥骨竟然不痛了~但卻換來瘋狂宮縮。走路沒幾步肚子就變緊變硬,晚上再也無法一覺到天亮,一個小時起來一次,不是膀胱被刺激到想上廁所就是宮縮……不然就是被寶寶瘋狂的震動驚醒,但這些我都可以忍……
    更恐怖的是“呼吸困難”,六個月的時候就不太能平躺睡,把枕頭墊了兩倍的高度勉強可以呼吸,但現在連坐著都喘,昨天晚上一度覺得自己要窒息昏倒。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想著是否要去急診,但仔先生在台中,我媽今天要做無痛腸胃鏡已經拉到虛脫,我爸身體也不好,不好大半夜把兩個70歲老人叫起來陪我去急診。
    傳line給仔先生抱怨他為何不在身邊然後就哭了😭😭😭
    還好之後呼吸有比較順一點,但也是無法睡好,累積的不適到了個臨界點,真的好讓人崩潰厭世……
    但,還有兩個月要熬……
    #你們的孕後期也這麼不舒服嗎

  • 無痛膀胱鏡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0-23 10:32:27

    本集完整內容繼續看:https://youtu.be/IeOS-XaBldc
    近日關於子宮鏡檢查是否過於浮濫的問題,躍上媒體版面。
    特別是有的個案居然三年做了25次子宮鏡,不免讓人產生是否浪費健保資源的疑慮。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有人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在子宮部位原本毫無異狀。卻在半年後,做子宮鏡居然發現一顆腫瘤!為什麼兩種檢查結果的差別如此之大?其實,只要用對了時機,有所謂的「5大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及時揪出很多早期病灶,
    即便是惡性腫瘤,也能大幅度提高治癒率及存活率,讓癌症變成所謂的「慢性病」!到底是什麼檢查這麼厲害?有哪些人能做?哪些人不能做?播出日期:2017/10/22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