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萬的網紅林務局-森活情報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許多愛山的朋友們都知道【無痕山林運動】的概念與重要性。 小編今天就來介紹「應用篇」,跟大家分享「無痕山林的食衣住行」。 山林的環境維護,仰賴你我的行動支持👊 ☘️無痕心生活-LNT之食衣住行 https://goo.gl/kpuyLZ ☘️【知識】登山食材的攜帶方法 https://...
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 在 睡外面貓毛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21:58:04
#亂丟你的人品爽了嗎? 台灣再美,也敵不過人們的摧枯拉朽。 走了幾趟登山健行的行程,楊媽媽在下山時總是自動拿起塑膠袋(外掛在我的背包上…),然後一路撿拾垃圾帶回平地。這是再平常不過的舉手之勞,學習自有緣一起到瓦拉米山屋露營的那位山女孩,因為喜愛和珍惜這片山林,所以更不捨它們被自私弄髒了表情。 ...
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許多愛山的朋友們都知道【無痕山林運動】的概念與重要性。
小編今天就來介紹「應用篇」,跟大家分享「無痕山林的食衣住行」。
山林的環境維護,仰賴你我的行動支持👊
☘️無痕心生活-LNT之食衣住行
https://goo.gl/kpuyLZ
☘️【知識】登山食材的攜帶方法
https://goo.gl/w7MhqS
☘️【裝備】健行三大裝備之營帳篇-輕量化宿營
https://goo.gl/CUXUKm
☘️【裝備】健行與登山裝備檢查表
https://goo.gl/sy1r3A
☘️【裝備】單日行程的衣著-洋蔥式衣物穿著
https://goo.gl/brTyj3
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 在 睡外面,露營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亂丟你的人品爽了嗎?
台灣再美,也敵不過人們的摧枯拉朽。
走了幾趟登山健行的行程,楊媽媽在下山時總是自動拿起塑膠袋(外掛在我的背包上…),然後一路撿拾垃圾帶回平地。這是再平常不過的舉手之勞,學習自有緣一起到瓦拉米山屋露營的那位山女孩,因為喜愛和珍惜這片山林,所以更不捨它們被自私弄髒了表情。
這是個追求自己爽的年代,到秘境拍美照打卡分享獲得讚很爽、看美照跟風衝秘境打卡也很爽、到處野餐烤肉抽煙都很爽,甚至留下一堆垃圾和煙蒂也只是因為爽。那麼在爽完了之後,是否可以撿回你亂丟的人品,別留下你撒野的痕跡,即使秘境已然門庭若市,能否讓它至少乾淨如昔?
愛山林的人總是提醒垃圾帶下山,也許你們不是愛自然,只是愛上打卡分享的爽感而已。
-------------------------
#無痕山林運動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
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
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尊重野生動植物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http://blog.xuite.net/daimixer/sleepoutside/523503885
無痕山林運動行動概念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痕山林 登山健行友善土地生物
中央社-2016年11月20日 上午11:58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0日電)第九屆「無痕山林登山趣」活動,今天在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山區舉行,民眾趁著好天氣一同探索戶外,也推廣保護山林的觀念,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
今天活動由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指導、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協辦,於新北中和烘爐地登山,虹谷樂團也感動獻唱,為山林發聲。林務局生態解說員定點解說,為生態教育努力。
主辦單位表示,推廣無痕山林理念的「歐都納無痕山林登山趣」活動,自西元2008年起,每一年都會舉辦,希望藉此關懷及回饋社會,更要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要友善對待環境,協助無痕山林。
「無痕山林運動」源於美國無痕旅遊(Leave No Trace)的概念,在1960年代,美國大眾旅遊對環境產生嚴重衝擊,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逐漸造成地表植物的損害和消失,甚至侵蝕土壤、影響樹木成長。
為了避免動物的生態及棲息地被迫改變、縮小和遷移,及人文史蹟遭受浩劫,發起者自1980年代起,美國各政府、環境教育學者、保育團體、戶外用品的製造商與銷售商、登山健行團體,及社會大眾共同發起「無痕旅遊」的行動概念。
無痕山林推動主要項目為,做好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進入自然環境前,事先蒐集相關資訊,充實戶外知識與技能,降低危險及傷害。
另外,漫步在親山步道,在已建置好的林道上行走,不要踐踏植被,造成土壤侵蝕與地表的流失;不走捷徑,儘可能留下最輕的足跡。
自備容器盛裝飲水,不產生垃圾,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享受森林的芬多精,但不摘採一草一木,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吃完早餐再參加活動,不在山上煮食,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準備好望遠鏡觀賞,尊重野生動植物,讓牠們可以在山林裡繁衍、茁壯。讓路線保持順暢不擋道,考量其他參加活動的山友,與他人分享山林環境,尊重他人獨處所需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