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產品中有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60的網紅Taipei Ethereum Meetu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專欄新文章] 給忙碌人的 EIP1559 簡史 ✍️ Ping Chen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以太坊倫敦升級將大幅改變交易手續費的收取方式 1. 要解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烏烏醫師 #SBD女力Podcast #邱個Podcast 本集節目由SBD 2021夏季限量款 Phoenix 鳳凰系列贊助播出 SBD史上最好看系列 #沒有之一 ➤ 官網傳送門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新品上市官網優惠7/16 - 7/23 ❤️ 輸入折...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ℭ???? ℭ????張珮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0:37

隨筆。 久沒發文了,匯流一下最近的日記。 我喜歡作為一個聆聽者與觀察者,匍匐在社會的暗潮中,看見光未君臨之處存在的騷動。 歷史本身就是一種權威,有光、有筆、有鏡頭,才有歷史產製並保留。 作為一個人,就是一道光。 / 我之所以那麼愛新聞,對我而言是各個偶遇,事件連結起素昧平生的人們,也更傾向...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BIOS monthl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1 12:04:57

很多人來看《萬華世界》展,覺得這不是他們看過的萬華。對李政道而言,這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但「蕪」指的不是雜亂無用,而是指難以被外人接受、乍看政治不正確的事。 ⠀ 曾熙凱舉例:「像阿公店超健康的好不好!想寫腳本的人就去阿公店找姐姐,每個人背後故事都爆滿。」政道接力,「對,花街,大家會覺得髒髒的,...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14:40:10

#父母自我探索系列 #第十四集 「灰底」不是天生,來為孩子建構正面信念吧! 文:Karen Chow@parentingforapeacefulworld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每個人的人生信念可以很南轅北轍?A君相信努力就會成功,B君卻深信努力都是徒然、最終自己還是會一事無成;C君認為世上所有...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1 23:53:05
    有 14 人按讚

    📜 [專欄新文章] 給忙碌人的 EIP1559 簡史

    ✍️ Ping Chen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以太坊倫敦升級將大幅改變交易手續費的收取方式

    1. 要解決的問題

    交易手續費競爭

    目前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在內的區塊鏈都有效能的限制,比特幣的 TPS(每秒交易數)是 7,以太坊大約是 15,而一旦待處理的交易數量超過區塊鏈的處理上限,負責產出區塊的驗證者(礦工)就會從中選擇手續費高的交易打包,讓「誰的交易先被處理」的問題交由市場機制解決。

    這樣的設計乍看之下合理,卻會對日常使用者造成額外的認知負擔。

    礦池直接告訴你目前待處理交易的手續費分佈,加深使用者的焦慮

    一般來說,當我們送交易的時候都是希望越快被處理越好,但是付的錢要越少越好,所以這時候出價的策略就會變成「先看看別人都出多少」,再用略高一點點的價格贏過別人。這件事會要求使用者去「預測」區塊鏈的擁擠程度,才能用最少的錢擠進下一個區塊,徒增困擾。而且當很多人都急著發交易的時候,手續費會被無情的推高,直到多數人付不起為止,而這些爆高的手續費進到礦工口袋,在利益分配上也不是最佳的。

    區塊資源缺乏彈性

    另一個 EIP1559 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區塊鏈資源的尖離峰調度。

    手續費有明顯的尖峰時段

    目前,每一個區塊能夠塞的交易量是固定的,但使用的需求卻會有高低起伏,通常是週間比週末多,亞洲時間的晚上到深夜又比白天多。偶爾也會出現像 ICO 或 NFT 發售之類的突發需求,短時間內大幅推高手續費到非常誇張的境界,對於不願意出那麼高價的使用者而言,相當於區塊鏈暫時癱瘓。

    2. 解決方案的演進

    第二價格拍賣

    原本的交易手續費是你出多少就會被收多少(第一價格拍賣),所以導致大家要處心積慮的選出一個不高不低的數字。如果換成第二價格拍賣法,也就是「不論原始出價多少,同一個區塊內的交易,統一收取相同的費用」,手續費由這批交易中的最低價者決定。這樣一來,使用者不用多想,只要出自己真正願意付的最高價就好,反正超過最低價的部分會被退回。

    燒毀手續費

    然而,第二價格拍賣有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會被礦工操縱。當礦工由高到低排好了要打包的交易之後,他可以把出價最低的幾筆交易換掉,故意自己製造一些高手續費的無用交易,反正手續費最後都會回到礦工身上,而且墊高最低手續費後,排在前面的交易也要付更多錢給礦工,礦工賺。

    https://vitalik.ca/files/misc_files/EIP_1559_Fee_Structure.pdf

    為了解決礦工操縱手續費的問題,最乾脆的解法就是這筆錢誰也不要拿了,交易手續費通通燒掉!礦工用自己的錢去墊高手續費只會虧更多。

    系統手續費 + 小費

    EIP1559 最後定了一個有趣的方案:系統根據需求自動調整手續費。

    首先把原本的區塊大小上限變成目標的兩倍,如果希望一個區塊用掉 15,000,000 gas,就把上限設成 30,000,000 gas。礦工還是可以盡情塞滿區塊,但是這個區塊的滿溢程度會決定下一個區塊的系統手續費,每個區塊可以有正負 12.5% 的手續費調整。

    舉例來說,如果系統手續費原本是 20 Gwei,區塊剛好裝到半滿的 15M gas,下個區塊的系統手續費就保持 20 Gwei;如果這個區塊是空的,下次的手續費降到 17.5 Gwei;如果這個區塊塞滿 30M gas,下個區塊的手續費提升到 22.5 Gwei。

    新系統的設計立意和第二價格拍賣的市場供需決定論類似,但是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礦工操弄的空間,而且讓整個區塊鏈對突發的高需求有更多彈性去應付,系統可以暫時以兩倍速處理交易,雖然會快速墊高手續費,但是等到離峰時段自然會慢慢降下來,等於是跟未來「借」了一些容量來用。

    不過如果遇到像是 NFT 開賣這種瞬間壅塞的情況,兩倍的空間可能還是不夠用,而且每個區塊 12.5% 的手續費漲幅也許不足以熄滅買家的熱情,所以 EIP1559 還是保留了「小費」,也就是給礦工塞錢的機制,讓你在極端狀況時還是可以靠買通礦工來加速交易。

    3. 社群反應

    礦工好生氣好生氣

    這搞不好是開發者們意料之外的發展也說不定。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礦工起爭議也不是第一次,包括之前降低區塊獎勵,以及取消 ProgPoW 升級都曾讓礦工揚言搞事。而且在可見的未來,PoS 也會讓礦工徹底失業。相較之下,這次只是拔掉手續費收入,礦工理論上應該已經習慣逆來順受了才對。

    但恰好 2020 年適逢 DeFi 流動性挖礦起飛,交易需求飆高,經常有破百甚至好幾百的手續費持續很久,讓礦工的收入結構的手續費佔比從本來的 5–10% 忽然升高到幾乎跟區塊獎勵 1:1,甚至超過,這時後說要燒掉手續費收入,礦工當然就非常有感覺了。

    崩潰的礦工開始在社群上各種哭鬧,一下說開發者搶錢,一下說這樣會破壞區塊鏈的安全性(實際上相反,高手續費佔比會導致區塊重組),與礦池友好的區塊鏈專欄作家也在此事上無情批判提出 EIP1559 的人的經濟學應該要當掉重修云云,最後大礦池們甚至再度連署號召硬分叉頑抗到底。

    不過勒,現在以太坊上有超防叉的 DeFi,信標鏈又已經在跑,PoS 也是隨時準備上線的狀態…

    礦工想搞分叉? ¯\_(ツ)_/¯

    通縮迷因

    另一個有趣的戰場在以太坊的 Twitter 意見領袖群。

    過去,當比特幣和以太坊社群互酸互嘴的時候,以太幣沒有發行量上限這件事常常被比特幣擁護者調侃,說你有智慧合約有 DeFi 又怎樣,這種亂印鈔通膨的幣根本比不上有總量限制的數位黃金比特幣。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EIP1559 看起來似乎能改變以太幣的發行趨勢,如果每次交易都會燒幣,那豈不是要比總量固定更讚,直接變成會通縮的超稀缺資源嗎?如果比特幣是 sound money(健全的貨幣),那改版後的以太幣根本就是 ultra sound money(超音波…貨幣?)了呀。

    於是這些以太坊的網紅公知,像是 Bankless 的兩個創辦人和 EthHub 的兩個創辦人,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區塊鏈世界的朱學恆或周玉蔻吧,便開始帶起這個吹捧通縮迷因的風潮,在名字旁邊放上蝙蝠和聲音的 emoji(🦇🔊),說以太幣這下肯定要起飛啦,又 DeFi 又 2.0 又通縮,市值遲早超越比特幣。

    不過呢,EIP1559 實際上並沒有保證通縮,交易手續費是會被銷毀沒錯,但區塊獎勵還是會印出新的幣,有可能多也有可能少。長期而言,最穩定的情況應該是在通膨和通縮間擺盪才對。

    有些腦袋清醒的人選擇不隨通縮迷因起舞,比方說 MyCrypto 的創辦人就跳出來力戰群雄,勸那些網紅收斂一點,以太坊本來就很好,不需要用誤導性的說詞。另一邊,開發者社群倒是沒什麼聲音,可能幣價和跟比特幣輸贏本來就不是關心的重點,有 EIP 狂粉幫忙在氣勢上壓制礦工也不錯,他們更在乎測試鏈運作的狀況,以及專心為主鏈升級做好準備。

    4. EIP1559 實際影響

    以太幣會不會漲

    不知道。

    0 gas 交易死去

    原本在 Flashbot 和 ArcherDAO 的研究之下,有幾個用 MEV searcher 發免手續費交易的方案出現,概念上就是你發交易的時候 gas 欄位填 0,但是在合約執行期間直接送錢到礦工地址(block.coinbase),藉此讓沒有以太幣但是有 ERC20 token 的錢包也能發交易。

    這個做法升級後將變得不可行,因為 0 gas 會違反系統強制收手續費燒掉的限制,只能暫時退回比較原始的 meta transaction relayer,也許等未來帳號抽象的方案做出來再看有沒有機會了。

    手續費設置自動化

    這應該才是 EIP1559 的本意,升級後,使用者發送交易不太需要再觀察區塊鏈 mempool 的狀況,只要參考上個區塊的手續費再多加一點,就有很高的機率會在下幾個區塊被執行。不過對於那些想要設得比目前市價更低、願意慢慢等來省錢的人來說,交易打包的時間還是要看運氣就是了。

    給忙碌人的 EIP1559 簡史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7 11:46:16
    有 374 人按讚

    「健身,也健心:傳奇教練丹約翰的人生與肌力訓練講堂」推薦序

    肌力訓練,是一段豐富的旅程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官 何立安博士

      沒有比旅程更適合形容訓練這件事了,沒錯,在不同的場合裡,我們會說肌力訓練是科學、肌力訓練是技術、肌力訓練是人類文化的資產,不過,如果你真的想要形容肌力訓練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那真的很像一段曲折離奇的旅程。丹.約翰很知道這件事,所以,他選擇了用小品文集的方式,述說這趟旅程。

      這對於想要接觸硬底子訓練科學的人來說,這種切入點可能會讓人覺得十分錯愕,新訓練時代之所以來臨,正因為運動訓練成為一門獨立科學,我們有實驗室、研究所、博士班,甚至幾乎要有自己的象牙塔,這時候突然把一個這麼科學的東西,透過描述生活的點點滴滴的過程,以感性的口吻來述說,彷彿背離了所有科學的鋼鐵規律。但是,如果你願意細細品味,你就會發現從這種口述經驗的小品文集裡,你很可能獲得比教科書更多的有用知識。你可以熟讀所有運動科學的教科書,但是仍無法解釋為什麼某種以前有效的訓練方法突然對你無效了,但是另一種看似無用的方法卻突然奏效。你也可以抬出所有恆心毅力,遵守所有科學原理卻一無所獲,但隨性輕鬆訓練一陣子卻開始突飛猛進。訓練就是這樣,有時看似很科學,但是卻又不太規律,看似很沒道理,卻又不是全然不可預期,這現象像極了旅程,你可以上網搜尋所有的相關知識,甚至調出最艱澀的水文地質氣候人文資料,但是怎樣都無法取代親自走一趟的經驗。

      為什麼訓練這件事如此捉摸不定呢?不是因為訓練不科學,而是因為牽涉的因素太過廣泛,同一時間檢視每一條道理的細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後退一步,從宏觀的角度著手,反而可能同時做對了無數的細節。舉例來說,肌力訓練不外乎刺激、疲勞、恢復和向上適應這幾件事,所以理論家會跟你說:「你現在呢,就是要找一個『適當』的刺激,之後你可能會感覺到『有限度』的疲勞,不過別擔心,如果你有『好』的恢復條件,那你就可以獲得『顯著』的向上適應,於是你就進步囉。」這樣的敘述一點都沒有錯,也絕對不會沒有用,但是,每個真正扎扎實實訓練過的練家子都知道,在你找到那個『適當』的、『有限度』的、『好』的和『顯著』的什麼和什麼之前,那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你會經歷失敗、挫折、成功、驚喜,偶爾會恍然大悟,但接著又無比困惑,這並不表示前面那些對於訓練的科學論述有任何錯誤,而是這個論述底下隱含的變因實在太多,你幾乎不可能同時完全掌握。

      那丹.約翰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呢?舉個例子,他會告訴你說,在你打算開始一個訓練計畫的時候,你要記得「出席」、「不放棄」和「問問題」這三件事,因為這是要做成功任何一件事的必經之路。出席:你必須親臨現場,挽起袖子真的做你該做的事;不放棄:很少有事情只需要做一次就結束,訓練是一個累積性的功夫,你必須要不斷重複再重複;問問題:事情不會百分之百如你預期,訓練也不會,而你必須要持續問自己,現在到底是在面對怎樣的問題?可以怎樣修正?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因此,「出席、不放棄、問問題」這三件事,變成冷硬的運動科學和追求真實人生的運動表現之間最重要的橋樑,你不再硬闖那個死守教條但做不出成果的死胡同,也不會因為人間世事無常變幻莫測,就認為一切虛無飄渺無從掌握,乾脆放棄。

      在丹.約翰的訓練版圖裡,肌力訓練從來就不是獨立在人生之外的一件事,反之,肌力訓練有賴整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風格和思想習慣去配合,你不可能吃得很糟、睡得很糟、不注重衛生甚至不注重交通安全,然後期望肌力訓練可以給你帶來福祉,事實上,你需要把生活的各個面向調整好,讓身體充分的恢復到可訓練狀態,然後進行下一次訓練,並且期待這樣的循環可以為你帶來真正的改變。而這看起來像是把已經夠複雜的訓練科學,擴及到變項更多的整個人生,好像越來越脫離你的掌握,實際上,這樣反而更貼近了現實,而這現實就是:訓練像一個旅程,你不僅僅需要水文地質氣候和人文的科學調查資訊,你更需要一個識途老馬來告訴你,哪些準備要做足,哪些風險該避開,哪些風景不該錯過,如此一來,你會有一趟最滿足的旅程。

      丹.約翰對「簡單肌力」的詮釋,簡直可以用精彩絕倫來形容,雖然簡單肌力另有一本專書,但是在這本內外兼修的文集裡,真的不能不提到簡單肌力。如果你不曾接觸過這樣的概念,那麼它對你可能會有革命性的影響。傳統的肌力訓練法則裡,都充滿了對「未來進程」的規劃,「你如果把你最大肌力的百分之多少,做個幾組幾下,每週做個幾次或幾次,經過幾週之後,就可以將強度提高到百分之多少到多少,然後再進行幾組幾下的訓練,這樣一來,在幾個月之後你就可以舉起多少或多少的重量。」這樣的敘述屢見不鮮,有些時候幾乎像是算命仙一樣,試圖鐵嘴直斷你的未來,但是實際上我們經常發現,預測的數字與真實的事件總是有些距離,這些差異往往被忽略,或是被隨便歸因,或甚至被視為正常的誤差值。許多時候誤差之大,幾乎到了讓人懷疑預先規劃的必要性。但是很少人發現,預先規劃之所以往往變成過度規劃,是因爲我們少考慮了一個因素,就是我們的身體對重量刺激產生的實際反應。

      「簡單肌力」的原理,正是反其道而行,它完全不規劃你應該要從多重開始訓練,它只給你幾條簡單的規則,然後讓你持續一直去「摸」重量,不預先規劃,所以純粹憑感覺,尋找你覺得輕鬆愉快的重量,然後在還沒累、還沒喘,甚至有點不過癮的情況下,結束一天的訓練,其他明天再說,如果練著練著覺得輕,就加重量,如果覺得重,就減重量,然後就這樣一直練下去。然後,就在不經意的某一天,你破紀錄了。

      關於簡單肌力的細節,當然你要從書裡仔細閱讀,但這種訓練看似隨性,其實卻扎扎實實抓住一個很多人都忽略的重點,就是既然肌力訓練的基本原理,是對身體施予刺激,然後期待恢復後的向上適應,那我們為什麼不讓身體來決定怎樣的劑量我們恢復得最好?畢竟無論教科書說多少的重量有助於提升最大肌力,如果你無法從這訓練中恢復,結果還是只有停滯甚至退步。讓身體決定訓練強度,讓身體決定何時往前進,讓身體決定何時減量休息,讓身體永遠都處於沒傷沒痛且精力充沛的狀態,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成功率遠高過用盡恆心和毅力去艱苦完成的課表。

      總之,看這一本書,像是一位識途老馬,在述說著訓練旅程上會發生的一切,你可以用簡單肌力的概念去「簡單閱讀」這本書,在不知不覺之間,你會發現許多過去艱澀難解的問題,在丹.約翰的陪伴下豁然開朗,其人,其書,就是這麼神奇。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23:27:49
    有 3,352 人按讚

    說起菁英的傲慢,我舉個我一直遇到的情形 ...

    這三年,我把重心放在服務社福機構上。紐約的社福充滿著菁英。他們來自資源豐沛的家庭、頂尖大學高學歷、在其它產業發光發熱後退役來到社福界。

    他們都很善良,不然也不會主動做社福領著微薄薪水 + 看人臉色。以他們的能力和背景,根本不需要來到機構給社會糟蹋。

    可我與他們之間,偶爾會發生摩擦。說到底,還是觀念問題。

    因他們是帶資加入,所以做了沒多久基層就跳級了。當他們在規劃活動、與個案互動、或調整機構發展方向的時候,會忽略一個最基本的事情:不同階級的人思考的面向不一樣。

    譬如,個案之所以會貧窮、需要我們的協助,是因為他們卡住了。而機構的菁英小夥伴們會很天真認為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脫貧,班長也是這麼想的。

    當個案們顯露出來已經放棄努力的時候,這些小夥伴會百思不得其解,有時會講出充滿優越感的話語。他們不是故意,也不是缺乏同理心,是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那般處境,同理不了。

    網絡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毛病。舉例昨天我看到一個人在問,假如手上有一萬元台幣應該怎麼投資。留言區好幾人是我認識的,絕對稱得上菁英。他們給予的答案皆是:拿去吃掉,因為一萬元做不了什麼。

    這就是無意間、非故意流露的傲慢。你的一萬元可能只是一餐飯,別人的一萬元卻是存了很久,得來不易。

    何況一萬元當然可以投資啊,只因你經手的金額都超過這個數字,不等於一萬元無用。

    在投資市場裡,時間是我們的好朋友。時機不是人人抓得住,時間卻可以。

    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要是每年都能投入一萬元,買點個股、ETF、index fund,絕對好過吃掉花掉。這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他的救命錢。

    許多人的生與死,就差那點錢。

    多了解其他階級的難處,有助於消滅菁英的傲慢。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19 16:30:10

    #烏烏醫師 #SBD女力Podcast #邱個Podcast
    本集節目由SBD 2021夏季限量款 Phoenix 鳳凰系列贊助播出
    SBD史上最好看系列 #沒有之一
    ➤ 官網傳送門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新品上市官網優惠7/16 - 7/23
    ❤️ 輸入折扣碼【SBDNEW】滿$5,000送$500,滿$10,000送$1,000!
    買新品享全台免運!購買T-shirt 組合再折$100元!

    #47 你也打AZ英倫牛津疫苗?烏烏醫師新書《無框身體》【SBD女力Podcast】
    ➤ 疫苗之亂?聊聊疫苗衛教,打疫苗應該注意什麼?
    ➤ 權貴小心肝??插隊打了疫苗還嫌疫苗?三小
    ➤ 施打疫苗優先順序?政府難為
    ➤ AZ?莫德納?BNT?通通都讚的,都可以打。
    ➤ 請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要知道自己的疾病限制與疫苗的關係,請教自己的專科醫師。
    ➤ 老年人施打疫苗,如同淹水時將低處的蠟燭移動到高處的舉例。
    ➤ 假新聞有的沒的。
    ➤ 女生打莫德納?男生打AZ?真的假的?
    ➤ AZ血栓?其實懷孕的血栓機率比打AZ疫苗還高?生產後的肺栓塞更高?
    ➤ 推薦電影:《為父進行式》
    ➤ 科興疫苗就是廢。
    ➤ 注意:打完疫苗之後,強烈頭痛,腹痛,視力模糊,很喘,出現不明斑點/出血點,請盡快就醫。
    ➤ 疫苗對於月經週期的影響?
    ➤ 打疫苗對於不孕的假新聞!氣死😡

    推薦烏烏醫師新書《無框身體》👍
    婦產科醫師寫給妳的身體指南,破除性別迷思,陪你一起愛自己。
    2021/7/21開始預購
    📍 博客來:https://reurl.cc/4a8XLK
    📍 誠 品:https://reurl.cc/3am3yM
    📍 金石堂:https://reurl.cc/MADX24
    📍 讀 冊:https://reurl.cc/VEeRmY
    📍 MOMO:https://reurl.cc/noXZX6

    《無框身體》序:原來是從一杯冰水開始的
    Part 1. 了解妳的身體,就不會委屈自己
    Part 2. 你真的懂月經嗎? (月經迷思)
    Part 3. 生不生,妳是有選擇的
    ➤ 女人生產的年齡分割線?30~35,35~40歲
    ➤ 子宮老化?卵巢老化?
    ➤ 生小孩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 拖延生小孩對女生來說是某種吃虧?
    ➤ 同性家庭/異性戀家庭
    ➤ 《無框身體》也非常適合國中/高中的學生課外讀物,更推薦給所有健身教練。
    ➤ 解封之後,要小心受傷。
    ➤ 私密處商機?陰道炎?私密處保養品
    ➤ 膠原蛋白無用論,本頻道永遠不會有膠原蛋白的乾爹了~~
    ➤ 人體不缺膠原蛋白的『原料』,是人體製造的細胞老化,吃的擦在臉上的,都沒用啦~
    ➤ 食藥署有公佈膠原蛋白無用的證實。
    ➤ 女生身體常見疾病的介紹。

    小額贊助,請邱個喝杯咖啡~~謝謝大家~❤️
    https://pay.firstory.me/user/chiougrr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舉例 在 賭Sir【杜氏數學】HermanToMa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2-22 21:00:03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賭Sir 幫你急救 DSE 數學: https://HermanToMath.skx.io
    ----------
    ?️賭Sir是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的始創人
    ?全港唯一「完爆」【DSE Core+M1+M2】、【IAL 12科Maths】、【AL Pure+Applied】、【CE Maths+A.Maths】的數學導師
    ?全港第一最多訂閱粉絲的數學教育YouTuber
    ?YouTube觀看次數超越700萬、訂閱粉絲超過50000人
    ?著作:《YouTuber新手到網紅》、《5**數學男人嫁得過》、《碌葛男人嫁得過》、《賭波男人嫁得過》(獲Google嚴選2018年度50大最佳書籍)
    ----------
    賭Sir收集著數派街坊:

    ❤️YouTuber Go網絡課程 全港最平+獨家 報讀優惠:
    ?報讀初班 $600 (原價$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hermantomath-0600.html
    ?報讀初班+中班 $1500 (原價$1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m-hermantomath-1500.html
    官方網頁:https://www.youtubergo.com/

    ❤️無限操數王(epractice) 全港最平+獨家 優惠(可同時使用):
    ?50%OFF 半價優惠碼:MC83-AI93-NFW0-331E
    ?25%OFF 額外邀請碼:J7N9-RDRP-NFAH-OH13
    官方網頁:https://www.dsemth.com/

    ❤️Tidebit全港最穩妥的比特幣(Bitcoin)交易所:http://bit.ly/2LIWA4J

    ❤️Uber免費送你$25優惠:https://www.uber.com/invite/2utyzr
    ----------
    杜氏數學 國際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
    Title:
    賭博無數計?定係唔識計?
    ----------
    Sub-title:
    為何賭仔需要運氣,但大莊家永無倒霉?
    ----------
    Script:
    有兩種賭客,會否定數學提升賭博利潤的功能:

    第一種人,認為賭局隨機,數學無法預測,計數只是計死數,故弄玄虛;

    第二種人,甚至進一步認為賭博是邪門偏門,講運氣,超出科學的研究範圍。

    有數學家批評這兩種人想法膚淺,缺乏數學觸覺,對於這一點,我並不同意。

    樂觀地看:第一種人看得出賭博隨機的性質,第二種人看得出賭博可以受控制的性質,而這兩種性質正是賭博數學入門的基石。所以,當這兩種人有朝一日開竅了,便有能力理解賭博數學,繼而於賭局減少虧損,甚至穩定掏利。他們之所以不相信數學的賺錢功能,只是因為看漏了以下一點而已:

    「隨機的遊戲,長期會變成定然的事實。」

    舉例說,歐式輪盤有0至36共37個號碼,因此開出0的機率是 ,亦即2.70%。雖然下一局攪出的號碼是隨機,但長期來說,總共會有非常接近、甚至恰好有2.70%的賭局,會開出0這個號碼。

    現以Microsoft Excel做一個電腦實驗……

    這就是大數法則(Law of Large Number)。

    再以擲毫為例,從另一個觀點切入解說:假設你認為手上的一枚硬幣沒有被動手腳。當你不斷隨意擲這枚硬幣時,你發現有超過99%的局數,均是擲到正面朝天。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開始懷疑這枚硬幣有沒有被人動手腳。由此可見,其實一般人於骨子裏都已經有這個sense——對於一枚「正常」的硬幣,長遠來說,擲出正面和反面的次數,應該是不相伯仲才對的,否則你也不會認為硬幣沒有被動手腳。因此,其實誰人心裏都明白:隨機的遊戲,長期都會有一定的確定性。

    明白大數法則,就會明白賭博何以能夠成為事業——因為,長遠來說,賭局賽果的的確確是一件確定的事情!就好像購入每本$10的二手書,再以每本$50出售,確確實實地賺取$40,獲得穩定收入。

    這也是莊家必勝、賭場不朽的原因——長遠來說,每一張賭枱都確確實實地賺取固定的盈利率。以輪盤(Roulette)為例,明明有37個號碼,賠率卻只有1賠35,根據大數法則,長遠來說,賭枱有2.70%的賭局開出0號,即是有2.70%的賭局賠35注,而有97.3%的賭局殺1注。

    莊家賺:
    莊家蝕:
    因此,長遠來說,莊家穩定地淨賺:

    現回到電腦實驗覆核這個數字……

    莊家贏錢,另一邊廂,也就代表賭客輸錢了。賭客長賭的話,便會淨蝕2.8%。這個數字又稱作「EV」。

    莊家的
    賭客的

    明白大數法則,便可解答標題的問題——為何賭仔需要運氣,但大莊家永無倒霉?

    因為賭局規則本來就有利莊家,只要時間夠長(賭客多、局數多)便可以鎖定盈利率;相反,賭客面對不利規則,就如賽跑後十米起步、踢足球打少個、格鬥讓雙拳,求勝自然需要運氣,方可求短期內有所突破。

    回應文章開首提到的第一種人:賭局的確是隨機,數學的確無法預測下一局開什麼,但並不代表數學無用,因為數學計算的並非任何一局之賽果,而是長期盈虧。

    賭場把注意力放於賭局的長期盈虧(EV),而一般賭客卻把重心放於眼前的短期賺蝕。諷刺的是,不擅計算的賭客只顧短期利益,卻會長期賭博,最終落入賭場的計算範圍以內。隨機遊戲,卻得到確然的下場。

    至於文章開首的第二種人,則無法一概而論。科學無法確立邪門之說,也無法否定之。大數法則能夠提供的忠告是:要是偏門之說真的能夠提升賭客的贏面、令賭客的EV由負變正的話,根據大數定律,該偏門方法應該會使你「長期」輸少贏多,只有長期如此,該方法才值得採用,否則難逃誤信僥倖之說。

    由此,不論是第一種人,抑或第二種人,想跨過賭博數學的門檻,便要由「奢望預知下一局賽果」改為「爭取長期穩定收入」,思考如何提升賭局「EV」,使其由負數變成正數,仿如你與賭場交換角色,乘著大數法則賺取長期穩定利潤。
    ----------
    杜氏數學 Herman To Math 考試戰績:
    A ── 會考 Math 數學
    A ── 會考 Additional Math 附加數學
    A ── 高考 Pure Math 純粹數學
    A ── 高考 Applied Math 應用數學
    5** ── DSE Math 數學
    5** ── DSE M1 數學延伸部分(一)
    5** ── DSE M2 數學延伸部分(二)
    A ── IAL Core Math 1 2
    A ── IAL Core Math 3 4
    A ── IAL Further Pure Math 1
    A ── IAL Mechanics 2
    A ── IAL Mechanics 3
    A ── IAL Statistics 1
    A ── IAL Statistics 2
    ----------
    《賭Sir數學戒賭》糸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L-dRcIN5I&index=1&list=PL_CM4U5au2k1cfK2zSph8XOLqIjOPQmv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