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無牌機車停路邊法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牌機車停路邊法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牌機車停路邊法條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邱顯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會開車就會騎輕型機車嗎?關於輕型機車牌照駕照的一些數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路機車上的牌照種類?對,就是擋泥板(透露了年紀)上面的車牌。 除了最常見的白底黑字─普通重型機車牌照、大型重機的紅、黃牌,還有「綠底白字」的普通輕型機車牌照(「白底紅字」的小型輕型機車牌照已於2018年停發,今...
無牌機車停路邊法條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會開車就會騎輕型機車嗎?關於輕型機車牌照駕照的一些數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路機車上的牌照種類?對,就是擋泥板(透露了年紀)上面的車牌。
除了最常見的白底黑字─普通重型機車牌照、大型重機的紅、黃牌,還有「綠底白字」的普通輕型機車牌照(「白底紅字」的小型輕型機車牌照已於2018年停發,今年9月底只剩不到1000張。
前一陣子辦公室蒐集機車牌照的資料,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些發現。
根據交通部統計查詢網,截至今年8月底,有效登記的普通輕型機車,只剩81萬2046輛,領有普通輕型機車駕照的人數,則有76萬466人。2007年時,普通輕型機車至少還有418萬輛,僅僅13年的時間,路上的輕型機車數量銳減八成。
實際上,持有輕型機車駕照的人數也在減少:2016年起因輕型機車加考路考,造成考領人數及領照人數雪崩式下跌(2015年總計發出6004張、2016年則只發出282張輕型機車駕照)。各年齡層持有輕型機車駕照的人數也不斷銳減,過去5年間,40歲以下各年齡層民眾持有輕型機車駕照的人數,衰退比率已從10%加大至40%。
如果從性別分析持有駕照人數,女性持有比率為大宗,至少佔9成以上。從縣市區分,六都仍然是主要輕型機車分布所在地,佔全部車輛數79.21%。我們甚至進一步整理截至8月底,輕型機車在全台368個鄉鎮市區的分布現況。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在的行政區近5年輕型機車的數量,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來告訴你~。
其次,是近年來很多民眾的疑問:「持汽車駕照,是否可以逕行騎乘輕型機車?」查閱《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1條第1項第4款:「已領有小型車駕駛執照者,得駕駛輕型機車。」而根據各地監理站的官方說明,如果要持汽車駕照騎乘輕型機車,必須符合同法條第5項規定,機車駕照不能被吊銷。
我們詢問公路總局,得到的正式回覆是「完全沒有機車駕照,可以持汽車駕照逕行騎乘輕型機車」、「有機車駕照但被吊銷,不能持汽車駕照逕行騎乘輕型機車,會視為無照駕駛」(參照2013年5月交通部交路字第1020011550號函)。
大家怎麼看有汽車駕照,可以逕行騎乘輕型機車這件事呢?會開車就會騎車嗎?
再者,輕型機車看起來快要被淘汰了,相關牌照跟駕照制度是否應該逐漸整合呢?
關於輕型機車,關於機車考照,關於駕照牌照整合,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後續我們會再分享更多研究發現。
#交通議題研究
#牌照駕照分類制度
#道路安全
#普通輕型機車
無牌機車停路邊法條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上接到一個110的報案現場,
「機車騎樓違停,要求拖吊。」
到場發現報案地址是一處公寓大廈的門口,
乍看像騎樓,行人能走、也有遮蔽的天花板,
但仔細一看地板的磁磚款式跟前後地段不同,
明顯重新裝潢過,也在周圍做了不少綠色造景。
大廈門口的信箱旁的確停了一台普通重型機車,
距離機車旁約兩三步的距離則停了一台休旅車,
一位穿著汗衫的阿伯站在休旅車前激動嚷嚷,
要求警方「拖吊」這台普重機車。
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條所述的定義,
騎樓應屬「道路」範圍,且應暢通供行人通行,
而縣市自治條例則規定,騎樓應屬公有地,
任何人皆不得擅自圍堵使用。
所以,首要工作是打開「建築e點通」,
查詢後發現報案人阿伯所描述的「騎樓」,
其實是私有地,非屬道路,跟我想像的一樣。
既然非屬道路範圍,警方就無權作舉發的動作,
無法透過道交條例製作罰單,當然更無法拖吊,
只能告訴阿伯,我們可以協助通知機車的車主,
致電告知請他來移車、或是轉知私有地等資訊。
但此舉卻引來阿伯的不滿,霹靂啪啦更激動了。
「我不管甚麼私有地還是騎樓啦!」
「你們警察不是說騎樓不能停車嗎?」
「還設立什麼退出騎樓的告示牌不是嗎?」
「所以現在是說一套做一套嗎?」
我試著一邊安撫阿伯,一邊向他解釋職權範圍,
向他建議可以以貼紙條的方式告知車主、
亦或是將私有地周邊加裝欄杆或鍊條等物件,
用來防止無使用權限的車輛進出等等方法。
很多時候民眾有求於警察時,耳朵是關上的,
只要處理方式不如他的意,警察就是「沒用」。
「我就是管委會啦,你們派出所不知道我?」
「跟你說啦,這一塊地我們住戶都有繳費!」
「他又沒繳管理費,憑甚麼停這裡?」
眼看說服不了他,阿伯口沫橫飛地開著大絕,
剛好被我抓到把柄,落入了我的圈套之中。
「既然是住戶繳稅維護的,那就是私有地啊!」
我笑著回應他,欣賞他逐漸漲紅的臉繼續說道,
「況且要拖這台機車,那旁邊那台休旅車呢?」
「比起機車,這台休旅車完全擋住行人耶…」
我向搭檔學妹使了眼色,學妹聰穎的get到了,
「對啊,我們一視同仁哦,兩台一起拖!」
看著阿伯瞪大的雙眼,我在心裡跟學妹擊掌,
準備把這段不良性的溝通做個ending時,
阿伯又出招了。
「好啊,你拖啊,反正這台休旅車是我的車,」
「要拖吊前我開走就好,你們就拖那台機車。」
然後補充一句「反正要先勸導才能開單嘛!」
Well,天才有極限,愚蠢則無,
法律有明文規定哪些輕微違規是可「勸導」的,
當然,很多時候制定與實際操作上的確有落差,
只好好聲好氣繼續溝通、討論了相關法條後,
臉紅脖子粗的阿伯祭出第二大絕:
忍術─「你態度幹嘛這麼差」之術。
最後,因為通知不到機車車主,
還是硬著頭皮告知了阿伯相關權利,
就匆匆離開去處理其他現場了。
誰知道呢,過兩天等著我的,
大概又是張交查執勤態度不佳的交辦單了(攤手
騎樓人行道停車與否已經是個吵到爛掉的話題,
但在開始靠北警察不處理、不開單之前,
先搞清楚是不是道路,好嗎?
0716 1952補充 網友George Rex 表示:私人土地是能舉發的,精確用法是非屬道路範圍無法舉發。
非常感謝!
#我寫他們的故事
#他們過自己的人生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https://reurl.cc/20nLOa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延伸閱讀:
道交條例第3條 騎樓定義
https://reurl.cc/V69LMY
騎樓可以停車嗎? By吳于安律師
https://reurl.cc/yZq7va
騎樓是私人地還是公有地 Mobile01討論串
https://reurl.cc/WdnGAD
交通違規勸導作業注意事項
https://reurl.cc/WdnGAy
無牌機車停路邊法條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問哪一條法條規定身障停車格一定要離車站最近?
#新竹縣交通科的承辦人這樣回答我
【竹東新女力X弱勢代言人余筱菁】
【高鐵新竹站身障機車停車格爭取】
【 2018台灣簽署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新竹縣交通科說明身障車格外圍有標示,
身障機車停車格的指示牌。
(圖片中可以看到完全沒有)
以下# 的話語,都是新竹縣交通科承辦人所說,
絕無虛假,句句屬實。
到底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
還是與民眾爭辯? 同理心在哪裡?
#高鐵六路離車站哪會遠啊-->超過300公尺以上
#要近一些的身障停車位你就去付費的
#請問哪一條法條規定身障停車位一定要是最近的
#那裡就是我們公家停車場最近的
#因為只有那裏有斜坡
#我們兩年前已經會勘過了 --->還要等多久? 十年嗎?
#我們將來會做復興三路的停車格
#兩次去看都沒人停都空的
筱菁:我有拍照看到都被停滿了。
承辦人:我也有拍照啊,都空的。
#不是你要求我們就要馬上做
*我所觀察到的實際狀況---
在高鐵六路的天橋下有個停車場,
就在小馬停車場旁邊,交通科表示那是公家的免費停車位。
但我在8/15日再度會勘時,遇見168聯盟的員工(私人停車場單位),他們表明那個位置就是他們向高鐵承租的,用做停車場,8/16開始收費。
到底新竹高鐵有沒有身障機車的停車格?
在我表明距離六家台鐵超過300公尺的停車格太遠時,承辦的交通處小姐說出:那哪會遠啊!
筱菁:你知道如果小兒麻痺的朋友停好身障機車,要走三百公尺多累嗎?
小姐就跳針說,如果你要停更近的就停付費的高鐵停車場。
我再三表明立場,在公家的單位必須配有兩格的身障停車格後,
並且應該要離電梯與斜坡的距離相近,
並且解釋目前復興三路就有大量的普通機車停車格可以做改變。
小姐此時加碼說出:
「哪條法條規定身障停車格要離最近?」
「哪條法條規定身障停車格要離最近?」
「哪條法條規定身障停車格要離最近?」
小姐的聲音大聲的蓋過我的聲音,
也蓋掉了我對新竹縣政府好好處理問題的期待。
兩年前復興三路的會勘,
時至今日仍未在復興三路劃設身障機車停車格,
我們還要等多久??
第二次與新竹縣交通管理科溝通的實況-
筱菁:請問高鐵六路是你們的公有停車場嗎?
但我昨天去看,他們說是168聯盟的,
8/16要開始收費,那是私人的停車場。
交通科小姐:我說的是小馬租車旁邊那個喔!
筱菁:我就是說小馬租車旁邊那個。
交通處科:…….,我會再去了解。
筱菁:請問高鐵到底有沒有公有的身障停車格?
而且你說外圍有標示的牌子,根本都沒有啊。
交通科:我們瞭解以後再做回報。
筱菁:好。謝謝你!
附上會勘圖片,再次請問縣政府,
新竹高鐵至今已經開通12年!
12年! 12年! 12年!
到底有沒有公有身障停車格?
我至今沒找到過。
縣府交通科也沒有給我答案。
到底新竹人還要忍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