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無法退出安全模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無法退出安全模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法退出安全模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法退出安全模式產品中有7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立陶宛,這個瘋狂的小國!(稱讚意味)】​ ​ 標題絕對是正能量,來源是中國網友和官媒們現在一片狂罵立陶宛(https://reurl.cc/7rzNlb )。我們原本下的標題是:「從中國召回大使看立陶宛的價值外交。」在中國強大的壓力下要公然忤逆,的確很瘋狂而且很勇敢,不是嗎?且看我們分析立陶宛這樣...

無法退出安全模式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0 18:17:36

【@businessfocus.io】金融界加入「直播帶貨」行列? 粉絲數量可觀但轉化收入難關重重 . 短視頻和直播可以說是近年來的大熱,除了有Tiktok和抖音這些播放短視頻的平台外,大家比較熟悉的Facebook或者是在淘寶現在也有直播讓用家介紹和銷售商品。以往,直播多數是讓網紅在線上推銷產品,...

  • 無法退出安全模式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13:03:22
    有 4,142 人按讚

    【立陶宛,這個瘋狂的小國!(稱讚意味)】​

    標題絕對是正能量,來源是中國網友和官媒們現在一片狂罵立陶宛(https://reurl.cc/7rzNlb )。我們原本下的標題是:「從中國召回大使看立陶宛的價值外交。」在中國強大的壓力下要公然忤逆,的確很瘋狂而且很勇敢,不是嗎?且看我們分析立陶宛這樣的勇氣是怎麼來的。​

    今年六月份,立陶宛宣布捐疫苗給台灣,七月份,台灣與立陶宛雙方宣布將互設代表處,而且台灣要在立陶宛設立的代表處名稱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立陶宛外交部在新聞稿當中甚至以「國家」稱呼台灣(https://reurl.cc/og4Xaq )。當時我們就提到,中國一定會有動作反制,不然面子實在掛不住。​

    現在新聞來了。八月十日,中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

    「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都是很耳熟能詳的台詞)​

    ▍中國召回大使的解讀​

    本站住海編分析:撤大使的重要性在於大使本身的象徵意義;沒大使不代表兩國沒來往。美國不派駐中大使,美國照樣能派副國務卿訪問溝通。但是有大使的話,有什麼不滿就能隨時叫大使來罵了,畢竟大使本身就代表派駐國。說實在的,台灣在東歐不是只有立陶宛一個代表處;拉脫維亞和波蘭都有。就算真的以台灣為名,撤大使的確有點多了。這種動作除了有戰狼味道,也可能是欺負立陶宛小,想殺雞儆猴。​

    就撒回大使這個動作來看,以前常見到的案例是,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有什麼大動作的話,埃及和約旦就會召回駐以色列大使。這幾天因為衣索比亞拒絕蘇丹調停提格雷戰事問題,蘇丹也召回駐衣索比亞大使。​

    從美國的例子來看,就算美中關係緊張,最多也就是撤「領事館」,並沒有正式召回大使。而最近的方式是採用輕微一點的大使退休「延遲不派任」的方式,降低使館最高代表層級。撒回大使之後的下一步,理論上來看,如果關係再緊張一點就是撤使館甚至撤僑,那基本上就準備打仗了。​


    ▍立陶宛的回應​

    對於中方的要求,立陶宛也發出聲明表示:「對中方此舉感到失望(disappointing)」。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帥哥部長)說,「我們已經得知中方傳來的訊息,為此感到遺憾。我們還在考慮接下來會怎麼回應。我們尊重(respect)『一個中國』原則,但我們也有自己的政策要走,與台灣發展雙邊互惠的關係這樣的政策不只是立陶宛有,全球有很多國家都是如此。」​

    有趣的是,在路透社報導(https://reurl.cc/O0KR0r )當中,藍斯柏吉斯提到說「立陶宛有自己的政策要發展」,但在簡體中文版的報導(從北京發稿),這句話變成「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我們決心和歐盟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發展與台灣的互利關係」。​

    「一個中國原則」其內涵除了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表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個原則對台灣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而事實上,世界上直接明白「承認」(recognize)這個原則的國家並不多,而且所有主要大國也都沒有「承認」這個原則,多半只要表明「知道」(acknowledge)或是像立陶宛這樣「尊重」(respect)中國的立場。​

    🗞 美聯社的報導當中,藍斯柏吉斯的用語是「尊重」。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美聯社的原文報導,他們quote出來的部份比較長:The Lithuanian Foreign Ministry expressed regret over China’s actions, and stressed that while respecting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it stands ready to develop mutually beneficial ties with Taiwan, just as many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o.(https://reurl.cc/zenKAp )​


    ▍美國的回應​

    立陶宛和中國互撤大使的新聞持續發酵,在十日的國務院記者會上,記者也問發言人對於這兩國目前發展有什麼看法。國務員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美國將與立陶宛這個北約盟友站團結一致,且譴責中國的報復行為。普萊斯告訴記者,每個國家都應該要能在沒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制定其各自的「一中政策」,因為美國就是這樣。他進一步說:「我們支持我們的歐洲夥伴和我們的盟友和台灣發展互惠的關係,並抵制中國的恫嚇行為。」​

    除了回應記者問題之外,普萊斯不忘提醒大家,台灣在公衛、先進製造,以及民主治理上佔全球領導者地位,這些都是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和台灣往來能夠受惠的一小部分領域。​

    最後記者提問,如果其他國家考慮在其國內設台灣大使館,美方是否支持?普萊斯說:「我們支持交往」。​


    ▍立陶宛的價值選擇​

    我們先前提過,立陶宛面對一個外來強權侵略的經驗相當豐富。歷史上,立陶宛獨立了兩次,第一次是在1918年,只是當時獨立後立陶宛仍不斷受到蘇聯的騷擾,例如蘇聯一直試圖分化立陶宛與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關係。到了二戰期間,立陶宛在納粹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時被歸屬納粹德國,但又在後來的美蘇互不侵犯條約中改分給蘇聯。立陶宛的第二次獨立是在1990年,當時蘇聯的戈巴契夫一度出兵想要鎮壓這場運動並以經濟封鎖作為威脅,但過程中因為受到國內龐大的壓力而使立陶宛最終順利脫離蘇聯獨立。(外交部帥哥部長的祖父Vytautas Landsbergis即為宣布獨立時的國會議長,後來出任首任的國家主席)​

    立陶宛第二次獨立也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可能是不堪長期受到蘇聯的影響,立陶宛在獨立之後想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西方陣營的聲音就從來沒有斷過,這也成為他們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2004年立陶宛順利加入歐盟和北約,但也迎來與俄羅斯的衝突和誤解。令他們憂心的是,當時立陶宛是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和能源依賴最深的國家,此外即便立陶宛不與俄羅斯直接接壤,但俄羅斯在立陶宛的西南部有塊「外飛地」(exclave,一國領土部分位於他國國境內而與主要領土不相連)叫作加里格寧勒(Kaliningrad,這裡住著許多俄羅斯人也曾經高度軍事化),立陶宛似乎注定離不開俄羅斯的影響範圍。​

    即便在經濟和地緣上對俄羅斯十分脆弱,但立陶宛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2006年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立陶宛民眾認為俄羅斯對立陶宛不友善,而有超過六成的人對西歐國家抱持正面態度,這也使得親俄政黨在立陶宛幾乎沒有生存空間。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立陶宛向西方世界證明他們長期對俄羅斯侵略的擔憂是對的,此後立陶宛增加國防預算,在短短幾年便在2018年達到北約規定的2%門檻。而在能源問題上,由於立陶宛很早就開始解決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重度依賴與歐盟等西方國家合作,也大大增加了能源進口的多元性。​

    由此可見,立陶宛外交部長會特別強調「熱愛自由的人們要一起守護」,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在歷史上立陶宛始被迫面對有領土野心的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威脅。2020年六月,由兩位重量級的反對黨國會議員所寫的,題為「Lithuania- it’s time for choosing」的文章指出(https://reurl.cc/2rRVMa ),中國對政治異議份子及少數民族新疆人的迫害、對中國社會的監控、對香港施加的國安法、對台灣的軍事行動等,顯示中國正重蹈極權的覆轍。最後也提到立陶宛必須選擇可以讓國家安全跟繁榮的國際規範,包括二戰後所建立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決等規則。「中國,就像是俄羅斯的前身,正在挑戰基於國際法的和平秩序」,作者寫道。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文章一共提到台灣八次,並建議立陶宛應該全面與台灣建立關係並且在國際社群上支持台灣、承認她是一個事實上(de facto)的民主國家。​

    這篇文章當時在立陶宛國內受到熱烈討論,在經過十月份大選之後,兩位共同作者後來在年底時就任正副外交部長,一位即是藍斯柏吉斯,另位作者是時任國會議員、後來就任外交部副部長的Mantas Adomėnas。2020年末,立陶宛公布他們將追求「以價值為主」(value-based)的外交政策,似乎已預示了立陶宛接下來要走的道路。​

    台灣與立陶宛的狀況有些類似,在外部有一個強國威脅,對於這個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又無法完全脫離他的影響,也同樣被迫在西方民主自由與鄰國的威權國家間做選擇。只是在國內,立陶宛人似乎比台灣人更早接受相對較弱小的國家得選邊站的事實,而提早做了更多的準備。或許是因為類似的國家情結,支持台灣對立陶宛來說既合理也符合他們的外交路線。雖然立陶宛外交部的聲明中重申,在「尊重」一個中國原則的狀況下,他們「決意」如同其他國家與台灣建立互惠的雙邊關係,但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否等同於立陶宛所認知的一個中國原則(例如,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立陶宛將比照她在其他國家大使館的配置在台灣設立代表處,以及在多次場合將台灣稱為國家這點來看,立陶宛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不太可能是相同的,比較像是「一中政策」。再者,歐盟其實如同美國有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是全盤接受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歐盟對外事務部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表示,根據這個政策在台灣設立代表處(而非大使館)這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當然除了價值選擇,立陶宛在經濟上與中國相對疏遠(中國僅是立陶宛第22大出口市場)也會是她決定與台灣深化關係的原因之一。​

    最近,立陶宛和中國在白俄羅斯的議題上面針鋒相對,更加深了民主與獨裁對峙的價值分歧(文已太長,先簡略帶過)。今年五月,立陶宛宣布退出中國倡議推動的「17+1合作機制」,原因除了白俄羅斯的爭議之外,還有在互動過程中發現中國並未兌現投資和出口的承諾,再加上先前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和COVID-19疫情爆發,而讓立陶宛對中國產生戒心。立陶宛現在的態度很清楚:17+1會造成歐洲分裂。​

    正如中國在經濟上只要遇到有其他國家或公司對台灣「正名」便必定採取經濟脅迫手段,無論效果是否有限,中國針對立陶宛在台灣設立代表處所做的外交動作的「止血」意味可能遠過於「懲罰」,也就是中國不得不殺雞儆猴,以防更多國家採取立陶宛模式與台灣建立實質的外交關係。畢竟在歐中關係的惡化下,不是只有立陶宛一個歐洲國家會對台灣採取相似的政策(日前捷克宣布捐疫苗給台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未來,我們或許可以期待與更多國家發展實質的政治或經濟雙邊關係(當然,能夠用「台灣」為名是最好的)。​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 無法退出安全模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1:14:25
    有 27 人按讚

    不認真減碳就會完蛋!低碳、減排浪潮開始從電力部門逐漸擴散到交通運術部門! - 散裝船股王搶造節能船 不只環保,更是生存問題!(08/03/2021 商業周刊、風傳媒)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文/韓化宇 、 責任編輯/周岐原

    「以前我在訂造節能船時,同業笑我:肖ㄟ(台語:瘋子)!市場這麼差,你還不多存點錢,造什麼節能船?」散裝航運股王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與商周4個小時的訪談中,重複了10次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節能船不夠將退出市場」

    1999年成立的慧洋,是台灣船舶數最多的散裝航運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船東」之一。今年第1季,慧洋稅後淨利8億9千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19元,兩個數字,皆居所有上市櫃散裝航運公司中之冠。

    特別的是,針對未來趨勢的節能船,它們已先布局,預計到年底會有近5成的船,都配節能引擎。「這個比率在國內是最高的,」船舶設計及工程服務公司天星顧問總經理張長根說。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藍俊昇自信的說。

    藍俊昇與胞兄四維航運創辦人藍俊德,出生在澎湖的航運世家。退伍後就投身海運界的藍俊昇,跟大海搏鬥半世紀,古稀之年的他,雖年過半百才創業,卻建構了台灣散裝航運界最大的船隊。

    它擁有138艘船,主要競爭對手裕民、新興、中航、台航、正德的船加總起來,也不及慧洋多。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當前,航運界最大的挑戰,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對於減碳的規定越來越嚴格。今年6月,IMO通過新規定,2023年後,將限制船舶的碳排放量。這項新規,可說是船公司的「大魔王」,根據統計,2023年後全球的散裝船有高達47%無法達到標準,貨櫃船更有高達53%無法達標。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楊鈺池表示,不符合IMO環保規定的船,到了港口很可能被扣船,「船被扣,會留下紀錄,沒人敢租這艘船了,等於被宣判『死刑』!」

    張長根認為,IMO減碳規定「是玩真的」。這代表著,減碳不再只是停留在社會公益的層次,而是關係到一家船公司能否經營下去。

    多年前,慧洋為何會想布局?

    時間回到2013年。

    當時,散裝航運市場正處於低谷,同業都在大幅縮減造船的資本支出,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Clarkson統計,全球散裝航運公司的訂船數占現有船舶數,在2009年達到高峰,超過80%。但該比率在金融海嘯後如自由落體般下墜,最低時只剩8.4%。

    然而,藍俊昇卻也聽到,國際級競爭對手都在準備造節能船,布局未來,於是他決心投入,積極花錢訂新船,但也招來小股東反對。

    單看財務報表,他的資本支出和利息支出都高於同業。若看今年第1季,它的預付船舶款金額,還比營業活動產生之現金流入高。

    被股東罵 也要砸錢拚規模

    每次慧洋的法說會上,分析師都會關心,慧洋資本支出及利息支出如果能「少一點」,獲利表現是否會更好?每年小股東則會來抗議,慧洋太會花錢,導致股利配得少,在景氣谷底時期,慧洋的競爭對手裕民,其股利配發率平均高達9成以上,慧洋的股利配發率平均只有5成左右。

    由於他在慧洋持股比率高達近5成,在董事會上沒有人挑戰他「投資未來」的堅持。

    2009年,慧洋約有51艘船,現在擴張到138艘船,等於金融海嘯後,慧洋不但沒有縮手,船隊規模還逆勢成長1.7倍,其中不少是配置新世代節能引擎的節能船。

    其實,慧洋是最晚踏入散裝航運的航商,但能後來居上,也跟藍俊昇敢於投資的營運邏輯有關。

    多數散裝航運公司的營運模式,是自己攬貨,收取運費,或將船短租給租家。慧洋則是將高達9成的船長租(通常1年以上)給客戶使用。

    其主要租家是日本大型航商,如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等;也有國際大型糧商,如加拿大最大的糧商Viterra等。

    「包租公」營運模式雖有一個缺點,就是當海運市況大好時,因為是長租,沒辦法即時調漲運價,當下可能錯失賺「順風財」的機會;但當市況轉差,運價暴跌,它能避開重大虧損的風險。

    因此,慧洋2010年上市後,儘管航運市場委靡不振,卻沒有1年虧損。

    也有船公司想仿照慧洋的營運模式,但這個模式要成功,船隊規模必須夠大,也就是你必須敢投資、敢造船,光這一點,很多同業就卻步。

    「我每年賺到的錢,幾乎都投入造船,錢不夠我再向銀行借!」藍俊昇表示,他大可選擇,維持50、60艘船的規模即可,「這樣我管理起來反而比較輕鬆,」但問題是,航運業不像科技業,競爭力是來自技術創新,要領先別人,「規模經濟」是一大關鍵。

    他舉例,大型糧商長租船載運穀物,但有時景氣突然升溫,需要更多的船載貨,船舶多的公司,就有辦法臨時增派船隻給糧商使用,「久而久之,大型糧商覺得隨時能跟你租到船,就願意跟你長期往來,這是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

    願意看長期,人就會願意做麻煩的事。一名跟隨藍俊昇的老臣觀察,慧洋初入市場時,為了爭取客戶,別人嫌麻煩而不願提供的服務,它會費心思去解決。

    舉例來說,大多數船東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航行時必須繞開海盜多的海域,但刻意繞遠路,運送的時間拉長,對租家來說總是不便。

    但藍俊昇思索,穿越海盜出沒的海域,固然有風險,「但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嗎?」

    於是,他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保險公司協商,若遇上劫船,能幫忙理賠部分的金額,還在船上安裝對抗海盜的設備,並聘請海上保全護船。

    全副武裝後,海盜發現要搶慧洋的船「吃力不討好」,就改搶別的船。慧洋還發現,租家為了縮減航行時間,也願意承擔這些額外的安全費用。

    就這樣,租家覺得跟慧洋往來,限制較少,安全也不輸人,於是跳槽。口碑傳開後,慧洋有不斷增長的客戶做為支撐,才更放膽造船,呈現良性循環。

    現在,慧洋內部又養了50、60名工程師,專門負責研發節能技術,如何讓一艘船用最少的油,跑最遠的航程。

    慧洋是散裝航運股王,受惠今年散裝市場復甦,慧洋7月19日除息,但立刻就填息,顯見投資人的信心。元大投顧出具的報告分析,目前散裝新造船訂單量仍低,且造船廠要增加產能不容易,在船舶供給增加有限下,慧洋近3年展望樂觀,惟報告提醒,慧洋的歐洲線收入比重提高,歐洲客戶穩定性高,但要求也高,是未來挑戰之一。

    我們問,他這麼晚創業,為何沒有急於收成,反而要一直把獲利拿去投資未來?

    藍俊昇說,他對自己的期許,就像慧洋的英文名Wisdom。人得有看清未來的智慧,才不會被眼前的困境迷惑,而喪失領先對手的機會。

    「該做的就去做,時間,終會證明你是對的,」藍俊昇這麼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848553

  • 無法退出安全模式 在 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3 20:33:11
    有 457 人按讚

    【入住半年,下班女子盤點最愛的家電Top10清單(下)】
    #下集來囉 ‼‼‼
    #同時也是最受爭議的家電篇!
    📍裝潢日記 📍家電篇 📍IH爐 📍冷氣 📍冰箱 📍吸塵器 📍熱水器

    最愛家電Top10清單上集反應熱烈,趕快補上下集囉!新居最愛家電6-10項選手登場!登登登!

    大家搬新家時是怎麼選擇家電的呢?是「不管價格只要關於家電我一律建議頂規」?是品牌情結 ?下班女子有朋友就是LG粉,從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等一率都用LG,除了手機(對,因為他們退出市場了😆);還是東挑西揀,經過一番討論比較才割捨出來?

    下班女子有一陣子還真的用SWOT分析買家電,因為資源(錢😅)有限嘛!

    今天的 #Top6到10 家電清單,就是大家在討論時各執一方的家電們!最難抉擇之一!

    分享經驗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因為我們也同樣受廣大網友們的分享而得到幫助,人生已苦短,不希望留言變戰場,因為每種家電一定都各有擁護者😅每個人生命經歷、生活習慣不同,所以適合的也不一樣,如果跟你剛好不同,也可以分享給我們和網友瞭解;而如果你的使用需求跟下班女子相似,就可以列入參考清單啦!以下不分名次介紹:

    6⃣IH調理爐,會不會輸給瓦斯爐?
    #IH爐和瓦斯爐哪個好?
    選IH爐好還是瓦斯爐?是廚房裝修的月經文,答案當然還是看不同個人的使用習慣。瓦斯爐的信徒,喜歡明火、快炒、鍋氣的氛圍,是人類看到火就想下廚的原始慾望😅 擁護IH爐的人,則是信賴它的安全、方便、快速、好清潔。

    #國際牌IH調理爐
    好在這一題有選擇障礙的下班女子不用選,因為建商已經配好,使用的是Panasonic日本原裝IH爐(KY-E227D)(舊款,新款是KY-E227E,火力更強當然也貴一些)。一直以來住家都用瓦斯爐的下班女子是第一次長時間使用IH爐,不用還好,一用就回不去了,再也不用擔心LC鑄鐵鍋燒個焦黑(大誤!)

    #IH調理爐的優缺點
    Panasonic IH爐外型是全平面玻璃,邊緣有做圓角,很細緻,美觀、安全又好清理。很多人會擔心IH爐火力不足,問過業界的朋友後,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出在於等級價格 (#一切的根源都是錢啊 ~茶),有些廠牌之所以價格較低,就是因為火力功率較低,當然就會讓使用者覺得不好用,火力不足。

    好的IH爐在火力問題上,加熱速度可能比等級一般的瓦斯爐還快速。以下班女子正在使用的KY-E227D這款,火力最高是3000W,把水煮開,或是煮摩卡壺,都比以前使用瓦斯爐的時間少了快一半。

    另外,也有很多朋友會擔心料理時會不會無法大火快炒炒出香氣的問題,我自己的考慮是,除非家中習慣天天大火快炒,配上驚人的廚藝,那真的要瓦斯爐或熱炒店的炮爐更對味,但在我自己一般小家庭料理上,IH爐可處理的料理,不會輸給明火太多。以下班女子正在使用的爐子為例,有九段火力可以控制,還可以精準溫控(這點瓦斯爐就無法),油煎與油炸都很方便,甚至還有煮粥模式。

    這台IH爐的好處還有操作面板很直觀、安全,有防空燒和斷電裝置,我試過,按下去不做任何動作它真的會自己關起來。(再寫下去都變業配!?哪個誰來贊助一下!?)

    但有沒有缺點呢?還是有的,比如挑鍋,玻璃不能用(跟了我很多年我超愛每天用的康寧湯鍋只好收起來了),不沾鍋也要特地買IH爐能傳導的。還有一個最直接的缺點,就是價格!一個好用的IH爐還是有一定價格的,例如下班女子在使用的國際牌雖然是舊款,也要將近四萬,其實這款日本原裝價格和歐美大廠比起來是划算的,但瓦斯爐相較下單價還是低一些。

    不過如果預算夠,我自己是在建商配的這台IH爐上得到滿多幫助的。光是每日清潔就省下很多時間,也不擔心瓦斯爐中有湯汁小蟲子等要清除的問題了。

    7⃣冷氣機,冷專還是冷暖型?
    #冷氣機到底要不要有暖氣?
    北部的朋友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南部的朋友就有點疑問了,冷氣有人在裝暖氣??!!下班女子一開始裝冷氣時,直接請設計師配合的廠商處理,結果因為在北部習慣了,忘記特別註明要有冷暖氣功能,剛好去年遇到幾波寒流,按著冷氣機的暖氣功能,吹著冷風還因此凍了幾天😅。

    #日立有冷專型和冷暖型不要選錯
    後來請廠商來更換後,我又活了過來!寒冷的冬天室內有著正常的溫度,這才是人生啊!因為更換要加工錢所以起初很猶豫,上網查詢了各大暖氣機,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一台暖氣機比得上冷空調直接使用的效能,而且日立冷專型和冷暖型價差不到五千元,五千元的暖氣機坪效卻不見得有空調好,來一次大寒流就值得了!

    #空間規劃與分離式冷氣
    因為建商規劃空間的問題,只能放一台室外機,而我們需要三台室內機,所以必須用1對3的形式,無法多對多,理論上分離式多對多較好。

    #冷氣機廠牌的抉擇
    廠牌的傾向為 #三菱重工、#日立、#大金,爬了文發現各有優缺點,很難抉擇。比較想裝的三菱重工(很擅長大空間的冷房技術),因為三菱的室內機(71ZRT)適合的坪效為10坪,對於11.5坪的公共空間加上廚房料理的熱能來說有點吃緊而作罷。這裡有個概念是:冷氣機的坪效,可以抓大1到2坪。

    設計師廠商根據坪效比較推薦日立頂規尊榮系列,有凍結洗淨功能(目前還沒使用過,待夏天來試試)。使用到現在的心得是,冷房速度非常快,我幾乎沒有開過28度以下的溫度,聽說日立有改變設計讓風量更大,因此也犧牲了本身品牌所強調的寧靜,是不若從前那麼安靜無聲,跟同規格的大金比起來覺得大金似乎更安靜一些,不過坦白說兩個品牌都滿靜的。

    8⃣冰箱,雙門還是多門?
    #不要小看自己容量要夠大
    三機的選項很多,冰箱的選擇更是眾多,買冰箱時其實下班女子決定得很快,因為小空間也容不下太大的冰箱。不過有一點可以建議的是,冰箱跟電視都是,#能買多大就買多大!除非完全不使用它們。

    #雙開還是多門?
    上下開、對開、四五六門、甚至門中門(近來很紅),是購買冰箱最猶豫的地方!下班女子嚮往美式對開冰箱的隨性感,但也喜歡日系多門冰箱分層收納的美觀。於是,又陷入了選擇障礙(笑)。

    最重要還是要看使用習慣,如果喜歡隨手打開冰箱放東西的朋友,對開冰箱會比較適合,不然你可能多門冰箱一直猜錯格😂;而有分層分類習慣的,就可以考慮多門冰箱。

    #三菱電機電冰箱
    下班女子的最後抉擇是三菱電機的6門冰箱(MR-WX61C),容量605L,外型是鏡面美型設計。說到日系多門冰箱,進入準決賽的廠牌不外乎就是:#日立、#國際牌、#三菱 這三本柱。其中Panasonic的服務做得很好、Hitachi的廣告做得最漂亮,但為什麼是三菱呢?因為要彌補我家冷氣沒辦法裝三菱重工的遺憾(明明三菱電機跟重工就不一樣!😂)。

    這也是因為經過爬文,發現雖然國內三菱冰箱沒有和日本同步(可惡!),但是在規格技術和用料上,三菱電機確實有它一定的品質(難怪在日本的市佔率可以居高不下),製冰的清潔也容易些。使用到目前都很滿意,也很喜歡它的鮮摘蔬果室,放在起面的蔬果,確實比以前隨意丟在冷藏保鮮要久一點。

    9⃣Dyson吸塵器要買哪一台?
    #輕就是王道
    關於Dyson,非要買Dyson不可的話,一率建議直上Dyson Digital Slim系列就對了😂。Dyson百百款,從V7、V8到V11要怎麼選,坦白說打掃真的很容易受傷,下班女子的媽媽從年輕就是清潔控,中年後也因此衍伸了打掃動作造成的疾病,甚至需要開刀。打掃應該是要給我們輕鬆的生活才對,所以打掃用具十分重要,人的身體不是萬能,重量是錙銖必較的事,千萬別小看那一點點的重量,長期下來都是很大的負擔。

    #DysonDigitalSlimFluffyPro
    經過一番比較過後,最後購入的是Digital Slim Fluffy Pro這個型號,Dyson Digital Slim系列,台灣共有三種組合可以選購,分別是Dyson Digital Slim Fluffy(4吸頭)、 Extra(8吸頭)、Pro(8吸頭+收納架),是史上最輕的Dyson,才1.9公斤,比LC鑄鐵鍋還輕😅。這一款比往常更適合亞洲人的身形,搭配各種吸頭,能吸地毯、沙發、床鋪、車子等等,打掃起來確實很輕鬆。

    這是下班女子第一支Dyson吸塵器,以前常聽到Dyson有多威,本來是捨不得花錢購買這麼高昂的家電的,實際使用後,可以理解它的價格對應在它的方便萬用,且Digital Slim Fluffy Pro一次大升級,吸力與重量是值得的。

    對了!下班女子裝潢時有幫Dyson吸塵器事先規劃一個家唷!如此有專屬收納位置,又可以一邊充電!(請看最後一張照片)

    🔟熱水器,恆溫有必要嗎?
    以前租屋的時候,熱水器是傳統機型,洗澡時水溫調到熱太熱,冷又太冷,蓮蓬頭開關總是轉來轉去。後來使用恆溫熱水器後,才知道原來可以把水龍頭開在熱的那一邊,不用調來調去,水溫也很穩定,不會忽冷忽熱。

    #熱水器的選擇
    市面上熱水器的類型很多,雖然我們安裝地點在室外工作陽台,但仍然選擇「強制排氣型」(如果是室內更是一定要強排),在公升數的部分,要考慮 #人數、#樓層、#使用習慣。

    如果家裡是一間浴室的話,12公升足夠,但考慮到可能會兩間浴室,或是一間浴室+一間廚房同時使用,就要使用16公升以上,甚至20公升的熱水器(但需考慮家裡出水量),這部分mobile01論壇上有很多討論,可進一步查詢。

    #品牌的選擇
    市面上比較知名的熱水器品牌是 #林內、#櫻花、#莊頭北、#鴻茂,網路上的後起之秀有 #全家安(Famiclean)(石虎外型很吸引人)。考慮價格,最後下班女子選擇的是 #櫻花渦輪增壓恆溫熱水器 16L(櫻花跟林內其實不會差多少),使用起來也算滿意,水溫很穩定,不過在渦輪增壓部分,可能還是要看大樓本身的水壓,可以只買恆溫熱水器,不一定要有增壓渦輪。

    聲音的話,在室內幾乎完全沒有感覺,除非特地走去陽台,當然還是會有啟動運作的聲音,若很講究安靜無聲的話,有另一個日本牌子 #Paloma,但較格也高昂些。

    ***

    以上是最愛家電Top10清單的6~10項,跟你的一樣嗎?跟我們留言分享吧!

    另外家電的世界真是太大(燒錢)了,還有一些下班女子的「不能沒有他」,常常使用但還沒用的家電,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所以沒有把他們排在榜單上,打算寫成另外一篇《10大家電的遺珠之憾篇》,上榜的有:#智能電視與家庭劇院、#升降式烘碗機、#Dyson空氣氣淨機、#浴室暖風機、#Dyson吹風機,下次再分享他們的使用心得,祝大家順利,尋找到為你人生分憂解勞的好用家電!